軍事

央視官宣了!全新戰機將在珠海展亮相,三款全新戰機備受關注

珠海的天空将再次成为全球航空爱好者的焦点,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将在2024年11月拉开帷幕,这场被誉为"中国航空界的奥运会"的盛会,将展示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在这场为期6天的航展中,有三款战机格外引人注目:歼-20B、歼-31B和运-20B,这三架飞机不仅代表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最高水平,更象征着我国在全球航空领域的地位和实力。 中国航空工业走过了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从1951年的沈阳飞机制造厂成立,到1956年第一架国产歼-5战斗机试飞成功,再到如今的歼-20,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航空人的心血和汗水。 这次航展上亮相的三款战机,无疑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它们不仅展示了中国在航空领域的技术进步,更体现了我国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的决心和能力。 歼-20B作为中国第五代战斗机的升级版,其性能提升备受关注,这款战机采用了最新的涡扇-15发动机,大大提高了推力和电力供应能力,这意味着歼-20B不仅能够更好地执行空中作战任务,还能更有效地应对电子战环境。 在未来的空战中歼-20B以超音速巡航携带先进的电子设备,轻松应对敌方的电子干扰,这样的场景不禁让人想起了《星球大战》中那些令人惊叹的太空战斗场面。 但歼-20B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已经跻身全球顶级战斗机制造国行列,能够自主研制第五代战斗机的国家在全球屈指可数,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里程碑,更是国家实力的象征。 再说说歼-31B,这款战机的前身FC-31"鹘鹰"曾经饱受争议,甚至被一些人戏称为"没人要的战斗机",但是经过不断的改进和优化歼-31B已经脱胎换骨,成为了一款极具潜力的中型五代机。 歼-31B的设计理念是"一机多用",既能在陆地基地起降,又能在航母上执行任务,这种灵活性让它成为了真正的"全能选手",在未来的某次军事行动中,歼-31B从内陆机场起飞,完成任务后直接降落在远海的航母上,这种场景简直就像科幻电影里的桥段。 这里不得不提一提美国的F-35战斗机,这款被吹得天花乱坠的战机,在实际表现上却让人大跌眼镜,它号称是五代机,但在超音速巡航能力上却连四代机都不如,F-35飞得快了还会掉皮,就像我们小时候骑自行车太快会掉链子。 相比之下歼-31B在多项性能指标上都显示出了超越F-35的潜力,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当年中国乒乓球队超越日本队的历史,从追赶到并驾齐驱,再到超越,这种进步的轨迹似乎在中国的各个领域都在重复上演。 再来说说运-20B这个大家伙,作为运-20的升级版,运-20B在动力系统上有了质的飞跃,它装备了新型的涡扇-20发动机,推力达到了惊人的16吨,简单来说这意味着这架飞机能搬运的东西更多了,飞得更远了。 也许在未来的某次国际救援行动中,一队运-20B载着大量救援物资,跨越千山万水,迅速抵达灾区,这种场景不正是展现大国担当的最好方式吗? 运-20B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220吨,这个数字可能有点抽象,打个比方这相当于20辆重型卡车的重量,而它的有效载重量为66吨,差不多能装下一列地铁车厢,这样的运力在全球大型运输机中都是数一数二的。 更厉害的是运-20B还能快速转换角色,变身为加油机或预警机,这种多面手的特性大大增强了中国空军的作战灵活性。 中国在大型运输机领域曾经是一片空白,上世纪60年代我国曾试图研制运-10大型运输机,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这个项目最终搁浅,直到2013年运-20才完成首飞,填补了这一空白,而今天的运-20B已经远远超越了当初的设想。 这三款战机的亮相不仅仅是军事实力的展示,更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缩影,从最初的仿制到自主创新再到现在的引领潮流,中国航空工业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充满了艰辛和曲折,但也不乏令人振奋的时刻,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我们的飞机制造业可以说是从零开始,1951年沈阳飞机制造厂成立,这是新中国第一家现代化飞机制造厂,当时的条件可想而知,连个像样的机床都没有,全靠工人们用手工操作。 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航空人硬是凭着一股子韧劲儿,在1956年搞出了第一架国产歼-5战斗机,这个成就虽然还很稚嫩,但却蕴含着无限希望。 再往后中国航空工业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期,文革时期很多项目被迫中断,人才流失严重,但即便在那样艰难的时期,我们的航空人依然没有放弃,他们默默地坚持着,为以后的发展积蓄力量。…

1 year ago

伊朗被騙了!以軍突然殺入敘利亞爆炸導彈庫:中國激光炮迎來首戰

伊朗被骗了!以军突然杀入叙利亚爆炸导弹库:我国激光炮迎来首战 中东的夜空,火光冲天,爆炸声震耳欲聋。加利利地区的宁静被120多枚火箭弹的呼啸声撕裂,黎巴嫩真主党对以色列的袭击,如同导火索,瞬间点燃了中东这片火药桶。世界屏住呼吸,注视着这片充满变数的土地,新一轮的冲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危险。 以色列的报复来得 swift and decisive。战机呼啸着划破夜空,目标直指叙利亚境内的武器库和导弹阵地。爆炸的火光映红了夜空,也映照出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势力纠葛。这不是简单的军事冲突,而是地缘政治的博弈,是大国角力的缩影。 伊朗,这个中东地区举足轻重的国家,在这场冲突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和黎巴嫩真主党的紧密合作,400枚导弹和12400发火箭弹的倾泻而出,足以证明其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更引人注目的是,伊朗的激光防空炮首次亮相实战,这不仅是对其军事实力的展示,更是对地区力量平衡的挑战。 美国的影子,也在这场冲突中若隐若现。和以色列的频繁空袭,对叙利亚和伊朗的军事压力,都预示着其在中东地区的战略意图。平民的伤亡,是这场冲突中最令人痛心的代价。加沙地带的哭喊,是对战争残酷性的无声控诉。在权力和利益的争夺中,人道主义的呼声显得如此微弱,却又如此振聋发聩。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强硬表态,预示着这场冲突不会轻易结束。“抵抗阵线”的团结,是对外来压力的回应,也是对自身权益的捍卫。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对抗,更是一场意志的较量。 以色列的战略调整,对叙利亚打击力度的增强,显示出其在冲突中的决心。而伊朗的激光炮,则代表着新技术的应用,也预示着未来战争形态的改变。双方都在寻找突破口,都在试图在这场复杂的博弈中占据主动。 “阿克萨大洪水”的爆发,是中东局势剧变的标志性事件。它不仅展现了抵抗阵线的凝聚力,也凸显了地区国家捍卫自身利益的决心。这场“洪水”的冲击力,将深刻地改变中东的政治格局。 决战的阴云笼罩着中东,双方都在厉兵秣马,准备迎接最后的摊牌。以色列的空军和地面部队严阵以待,试图通过快速打击取得优势。而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则枕戈待旦,誓言抵抗到底。这场决战,将决定中东地区的未来走向。 战争的硝烟弥漫,和平的希望却依然存在。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战争终将结束,和平才是最终的归宿。在利益的冲突和人性的挣扎中,我们更需要呼唤和平,呼唤理性,呼唤共同的未来。 这场冲突,是中东地区长期矛盾的集中爆发,也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各方能够保持克制,通过对话和谈判,找到和平解决争端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更大的灾难,才能给中东地区带来真正的和平与稳定。 这场冲突也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共同珍惜和维护。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更要尊重其他国家的权益,维护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只有通过合作与对话,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世界。 中东的棋局,远比我们看到的更加复杂。宗教、民族、资源、地缘政治,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让这片土地充满了火药味。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冲突,持续了数十年,至今仍未找到和平的出路。而伊朗的崛起,又给这个地区带来了新的变数。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矛盾,也让中东的局势更加扑朔迷离。 叙利亚内战,更是将中东的乱局推向了高潮。各方势力介入,代理人战争愈演愈烈,让叙利亚人民深陷战火之中。数百万难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他们的苦难,何时才能结束? 恐怖主义的威胁,也如同幽灵一般笼罩着中东。极端组织利用宗教和民族矛盾,煽动仇恨,制造恐怖袭击,给地区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国际社会必须携手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才能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在错综复杂的局势背后,是大国之间的博弈。美国、俄罗斯、欧洲各国,都在中东地区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他们的角力,也深刻地影响着中东的未来走向。 和平,是中东人民共同的渴望。但和平的道路,却充满荆棘。如何才能打破仇恨的循环,如何才能找到共存的智慧,这是摆在所有中东国家面前的难题。…

1 year ago

中國唯一一個兵城,城內有一半人口是軍人,被稱為最安全的城市

《——【·前言·】——》 在中国,有这样一座特殊的城市,它被誉为“兵城”,因为这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是军人。无论你走到城市的哪个角落,都能感受到那份独特的安全感。 这座城市的独特地位和强大的军事力量,使得它被广泛认为是全国最安全的地方。然而,这里的“兵城”称号不仅仅因为军事驻扎,还有更深层次的历史渊源和战略意义。 为什么这座城市能够拥有如此多的军人,它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这个被称为“最安全”的城市,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背景? 格尔木:从蒙古语到"兵城"的蜕变 格尔木,这个名字源于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之地"。然而,谁能想到,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镇,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变成一座独具特色的"兵城"?它的变迁不仅体现了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更折射出国家战略的深远影响。 格尔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朝。公元609年,隋炀帝杨广北上征讨吐谷浑,在战后的土地上设立了四个郡县。其中,西海郡就是今天格尔木市所在的地方。 这个偏远的西北小镇就这样悄然进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从那时起,格尔木就开始了它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西北地区的沧桑巨变。 然而,真正让格尔木蜕变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系列重大决策。1954年,这里还只是青海省都兰县的一个小村落,人口稀少,经济落后。 但就在这一年,一个重大的工程改变了格尔木的命运。这个工程不仅改变了一座城市的面貌,更为中国西部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篇章。 一条公路,一座城市的崛起 1953年,西藏面临严重的物资短缺问题。为解决这一困境,一支由2.8万头骆驼组成的运输队踏上了艰难的进藏之路。 然而,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大量骆驼死亡,这种运输方式的局限性暴露无遗。这次行动不仅暴露了交通落后的问题,更凸显了加强西藏与内地联系的紧迫性。 =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位名叫慕生忠的将军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修建一条连接青海和西藏的公路。 这个想法得到了时任西北军区司令员彭德怀的大力支持。彭德怀敏锐地意识到,这条公路不仅关乎西藏的发展,更是关系到国家西部战略的重要举措。 1954年5月11日,在格尔木河畔,慕生忠带领1200多名工人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筑路工程。他们不畏艰险,用简陋的工具在世界屋脊上开辟出一条生命线。 仅仅7个月零4天,这条跨越高原、穿越峡谷的青藏公路就全线贯通,创造了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这条公路的修建不仅改变了格尔木的命运,更为整个青藏高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慕生忠:荒原上的拓荒者 慕生忠将军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更是格尔木市的开拓者和建设者。在青藏公路建成后,他并没有止步于此。 作为新成立的青藏公路管理局局长,慕生忠带领大家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播下希望的种子。他的远见卓识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为格尔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 year ago

400架?第13批殲16開始交付後,美媒徹底炸鍋:中國再創世界紀錄

歼-20是中国战机的顶端,很多人以为我们的战机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至少也都是F-15这个级别,但是有时候现实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艰难。 今年的8月中旬新机交付之前,中国的南部战区某旅依然使用的歼-7E战斗机,这样的军事设备如果真的有一天面对到美军的先进战机会是如何局面呢,真的不敢想象。 为什么中国依然出现这样在“寒酸”的一幕呢,其实原因很简单,相对于庞大的解放军部队来说,他们的需求是非常广大的,海军需要新军舰,陆军需要新的导弹体系甚至是陆航战机,而空军方面要求更多,运输机要升级,武装直升机也要,轰炸机更是如此。 因此虽然说中国的战机技术已经来到世界领先地位,国内部队新型战机的情况依然是供不应求,在这个背景下,南部战区某旅使用歼-7E也是情有可原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款战机,作为一个仿照苏式武器的战机。 其在研发之初确实让很多军迷感觉到兴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别说是歼-7E这款战机了,就连他仿制对象苏-21也同样跟不上历史的脚步,这些战机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是一款老爷机了。 在没有合适的选择之时,南部战区用他们作为主力机型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此次我们注意到美媒再次释放出惊人的消息,据美国《国家利益》在8月19日的报道,南部战区某旅全部要鸟枪换大炮,并不是将歼-7E换成歼-10,而是一步到位换成歼-16。 而且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此次交付的歼-16是中国第十三个批次的产品,根据既往的情况推断,每个批次歼-16交付的数量在24架次到36架次。 从2014年开始我们开始生产歼-16,如今十三个批次算下来,已经达到了400架次歼-16左右,这意味着中国的这种四代半战机已经开始超越美军。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款战机已经运用上了部分歼-20的隐身涂层,这意味着这款战机在某种适当的情况下,同样可以作为隐身战机使用,这样的武器出现,对中国军队的实力提升是无比巨大的,在一些场合我们并没有办法派出自己的五代战机进行作业。 比如对一些国外战机的抵近侦查,如果直接派出歼-20,那么中国战机的信息很可能就被这样泄露出去,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对一些外机的驱离任务,往往不会派出尖端的歼-20。 而作为第二批次的歼-16,则是出场次数比较多的战机,原因也很简单,一来这是四代半战机,对于如今的国际环境来说,虽然某些国家四代战机已经十分先进。 但是他们没有那个实力靠近中国领空们,而能靠近中国领空的战机又并不缺少四代战机的技术,因此也就不用考虑什么技术泄露的问题。 当然了在歼-16这款战机被如此重视的主要原因,便是作战半径比较远,作战半径据透露出来的消息来看,在1500公里到1850公里,如果有加油机的配合,这款重型战机的作战范围还可以进一步扩大。 同时在航发方面,这款战机也并没有和当初的歼-20一般,采用过俄罗斯航发,而是完全是中国国产的涡扇系列发动机,国产航发的加持下,中国这款重型战机的机动性将会更强。 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款战机是比较少见的双人机位,其主要目的是利用无人机配合的模式来进行协调作战,一些空战场合如果有一架合适的僚机,那么空战能胜利的几率就会大幅加强。 我们注意到,中国的无人机领域本身就十分突出,当年美国在贸易战的时候,对中国的无人机进行制裁。 结果可想而知脱离了中国无人机的美国市场迅速的暴露出来问题,产能上也存在巨大的差距,此时美国将中国无人机从制裁名录中取出,目的就是为了弥补自己这方面的短板。 而此次歼-16的作战模式和无人机结合起来,无疑是要发挥出1+1大于2的效果,这个背景下,中国的战机作战能力必将得到大幅的提升。 另一方面我们来观察一下歼-16的武器系统,众所周知,这是一款重型战机,最大负载能力据称可以达到八吨,而且单枚武器的携载上限是四吨,这给歼-16获取到了炸弹卡车的称号,看到如此强大的火力,就不得不提及当年的火力不足恐惧症。 在中国刚开始使用歼-7系列的战机的时候,虽然说有了自己的国产战机,但是性能方面存在有很大的问题,…

1 year ago

世界最愛打仗的兩個國家,幾乎年年都在打仗,卻都打成了超級大國

战争是一件太过劳民伤财的事情,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深有体会,战争之下,是无数受苦受难的民众,需要经历流离失所,经历妻离子散。 百姓生活尚且如此的水深火热,作为国家,自然也是会受到各种影响,经济实力乃至综合实力的下滑,这些都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然而,在这世界上有两个国家非比寻常,从他们的发展史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打了400年的仗,一个则打了200年。 他们几乎每年都在战争中度过,但是即便如此,这两个国家在经历无数的战争之后,如今却成为了超级大国。 究竟是哪两个国家?在战斗的同时,他们又是如何做到提高国力的呢?今天笔者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这两个超级大国,其中之一自然就是美国,在美国240多年的历史中,其中200多年都在打仗,中间只消停了16年,实在是令人震惊。 美国人好战一向是有目共睹的,这也是美国的传统,美国的成立就是从一场持续了整整八年的战争开始的。 八年的独立战争,使得美国终于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独立。然而,获得独立之后的美国丝毫没有和平的想法。 转身便对周边的小型部落开始了打击,这场战事更是持续了二十年之久,美国在此期间,也是成功实现了领土扩张。 在此之后的两年间,美国才短暂地进入到了和平阶段,没有发生战事。 然而,这样的现状并没有维持多久,美国就与昔日的同盟国法国决裂,双方之间多次爆发了冲突和战争。 公元1801年,美国更是开启了它的第一次海外战争,击败当时的巴巴里人,占领了如今的利比亚首都黎波里。 但是随后随着英法等国的介入,美国不得不从北非撤军,这也就使得美国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都没有再次发起战争。 但是自公元1810年开始,美国就进入了长期的战斗阶段,整整持续了100年,在此期间,美国通过战事也是掠夺了大面积的领土,实现了扩张。 当时,在美国南北战争几近结束,国内刚刚趋于稳定之后,美国便将矛头对准了境外国家。 于是,自从1898年开始,美国便先后与德国、英国、古巴等众多国家开启了战争,使得古巴、菲律宾等地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国家。 之后,更是无休止以战争的手段对殖民地实行了镇压,于是,在反抗与镇压中,这场战事又持续了多年。 从1935年到1940年的这六年间,也就是二战前夕,虽然欧洲战云密布,但是美国却实实在在地进入了一段和平期。 直到随着珍珠港事件的发生,美国宣布彻底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 然而,二战之后,美国的军队并没有全部从我国撤离,尚且还有五万美军,以遣送日军战俘回国的名义,一直在我国驻军。…

1 year ago

50萬大軍壓境這是要幹嘛?900架五代機掛彈待命:開戰就是決戰

军情如火箭般升温,东欧地区正在上演一场紧张的博弈。 50万大军集结,900架五代机摩拳擦掌,这让人不禁要问:这股大势究竟要干嘛? 局势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战略意图? 北约的行动展示了其强大的军事肌肉,似乎正试图以此遏制俄罗斯的扩张。 钢铁般的防线上,一座座堡垒似的军事布置已成形,其强大的威慑力不容小觑。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正全力以赴地加强国 美国和北约不仅展现军事力量,还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影响力。 美国加大对盟友的支援,意图在这场对抗中站稳脚跟。 此举不仅是为了对抗俄罗斯,也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其在欧洲的领导地位。 对于欧洲国家来说,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确保安全和维持经济联系成为他们面临的双重难题。 在这种背景下,他们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经济和安全的天平何时能平稳,谁也无法预料。 随着战争形态的演变,现代战争逐渐超越传统疆域,变得更加复杂。 网络战和高超音速武器的崛起,使得战场迅速扩展,打破了过往的疆界。 科技的进步提高了战争的不可预测性,也使得小国在大国的博弈中更加举步维艰。 许多国家都在担心,一旦激怒了强大的邻国,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样的局面迫使每一个国家都在重新思考自己的战略应对。 战争的阴影尚未消退,和平的钟声迟迟未响。 在这场复杂多变的国际棋局中,每一名参与者都需要步步为营,以求在这场博弈中得到最优解。…

1 year ago

以色列心目中的六大軍事強國:第一不是美國,中國排名墊底?

9月25日8时44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向太平洋成功发射1发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准确落入预定海域,震惊了全世界,连美国也重新审视中国。 然而,作为美国的小弟以色列却不这么看. 在他们心中,中国不足为惧,甚至为此还排了个武力排行榜,中国在这份榜单里是倒数第一。这不禁让人疑惑,为何以色列要这样排名? 是自信?还是偏见?这样的评价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思考和逻辑?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团。 中国为何排在最后? 在以色列的“六大军事强国”排名中,中国居然位列最后,那么为什么我们通常认为“军力全球前三”的中国,到了以色列人眼里就排了末尾呢? 其实,中以军事合作很早就开始了那个时候,中国正处在现代化军队建设的起步阶段,需要向外部借鉴很多先进的军事技术。 以色列呢,正好是西方武器技术的一个重要窗口。 两国在这方面互有所需,于是便逐渐建立起了一些深度合作。 举个例子,中国从以色列引进了“怪蛇-3”导弹的生产技术,这可是当时西方非常先进的一款空对空导弹。 这项技术后来成为了中国国产“霹雳-8”空对空导弹的基础装备此外,中国还从以色列获得了一些用于升级歼-7战机的雷达技术,这些合作奠定了中国空军现代化的基础。 不仅如此,1990年代末,中国几乎成为以色列费尔康预警机的第一个海外用户。 当时以色列和中国签订了协议,要把费尔康的预警雷达系统装到中国的伊尔-76运输机上。 虽然中以之间有过这些合作,但对于以色列来说,这些年他们的技术进步显然比中国要快一些。 以色列觉得,在军事技术上,中国还处于“追赶”状态,而他们已经是西方技术的前沿了。 这也是以色列把中国排在末尾的一个重要原因。 说到底,以色列对中国的看法也带着一些傲慢成分。 他们习惯了在中东地区的绝对军事优势,常年面对着周围的阿拉伯国家,靠自己一手先进的武器和美国的支持站稳脚跟。 这种长期被威胁、又能不断战胜的经历让他们产生了一种特别强烈的自信心。 在这种背景下,他们认为中国虽然军事力量在不断提升,但技术的核心部分很多还是从外部引进。…

1 year ago

為何說中美之戰打不起來?美學者:中國有一武器,美國根本不敢打

前言 近年来,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经济复苏乏力、多边主义受挫,国际社会不禁议论纷纷,中美之间是否将陷入冲突的漩涡? 美国的一位学者曾表示,认为中美之战打不起来,原因是我国拥有一种强大的武器。 那么,究竟是何种神秘武器,让美国如此忌惮?中美关系又将走向何方? 东风的强大威慑力 东风导弹家族的发展历程可谓波澜壮阔,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开始研制东风-1近程弹道导弹,这标志着我国在导弹领域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从那时起,我国的导弹技术人员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创新精神,不断推动东风导弹家族的发展壮大,经过多年的努力,东风导弹家族如今已经涵盖了多种先进型号,成为中国国防的坚实力量。 从东风-2的中程地对地战略导弹,到东风-3、东风-4的不断升级,再到东风-5真正意义上的洲际弹道导弹,我国在导弹技术上不断突破,随着时代的发展,东风导弹家族迎来了新的成员。 东风-21、东风-26等中远程弹道导弹,以及东风-17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国防实力,这些导弹不仅在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且在战略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东风-26导弹是我国研制的先进固体中远程弹道导弹,它最大射程可达4000公里,覆盖范围广泛,作为常规弹道导弹,可以通过无依托机动发射,能够进一步提升陆、海、空联合火力打击能力。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2020-08-26——《美学者:中美之战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有一种武器足够强大》的报道 东风-26使用固体推进,相较于液体推进剂,固体推进剂的生产工艺要求高,但成品可预装于弹体,简化了发射准备,仅依托简易阵地或不依托阵地就可发射,使技术状态完好的导弹具有较长的战备期。 东风-17是一款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综合性能极为强大,它采用助推-滑翔复合的钱学森弹道,与传统弹道导弹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东风-17配备先进乘波体弹头,此弹头能使导弹飞行时持续产生升力,如打水漂般滑翔与水漂式行进,可机动变轨,轻松躲避敌方反导系统拦截。 东风-17的射程达到2000公里以上,从我国大陆发射一枚东风-17,足以覆盖整个台湾岛,相较于东风-1号,它的战略优势显而易见,相较于东风-1号的低温液体推进剂而言,它更容易保存,也更容易携带。 东风导弹家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是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提升的重要标志,这些先进的导弹不仅具有强大的威慑力,更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有力武器。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东风导弹系列为中国提供了可靠的战略保障,它们的存在,让任何企图侵犯我国国家利益的势力都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我国不仅东风系列导弹威力卓绝,在其他军事领域亦实力强劲,能从容应对一切外来威胁,彰显出坚不可摧的国防力量。 我国强大的军事实力 我国人数众多,每年服役的军人数以万计,目前,我国拥有两百万现役军队,包括陆军、海军、空军和火箭军等多个军种,各军种之间协同作战,形成了强大的综合战斗力。…

1 year ago

難怪中國著急試射洲際導彈,原來是因為高層看出了一些危險的信號

从东欧平原上的炮火轰鸣,到中东地区弥漫的硝烟,再到朝鲜半岛上空回荡的狠话,战争的阴影正以前所未有的浓度笼罩着这个星球。此时此刻,任何一次擦枪走火,都可能引爆人类文明的自毁程序。 全球安全形势的恶化,将核武器这一终极威慑重新推到了舞台中央。各国领导人,或出于维护自身安全的考量,或出于地缘政治博弈的需要,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这种足以毁灭世界的武器。一场没有硝烟的核武竞赛,正在悄然打响。 美国这个认为自己是世界“警察”的国家,认为自己是全球霸主的国家。然而,这个超级大国的核武库并非坚不可摧。近年来,美国新一代洲际导弹项目“哨兵”就深陷成本飙升和进度延误的泥潭,引发了国会和公众的强烈质疑。 “哨兵”项目旨在成为美国“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的中坚力量。然而,该项目自启动以来就麻烦不断,预算一再超支,进度一拖再拖。根据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的报告,“哨兵”项目的成本已经比最初预计高出数百亿美元,而且服役时间也将推迟数年。 更令人担忧的是,“哨兵”项目的技术可靠性也存在巨大隐患。美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多起洲际导弹意外事故,其中不乏核弹头爆炸的惊险场面。1980年,一枚“大力神”Ⅱ型洲际导弹就在发射井内爆炸,造成1人死亡,21人受伤。如果不是核弹头的保险装置及时启动,后果将不堪设想。 面对“哨兵”项目的重重问题,美国国内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一些国会议员和专家认为,在当前财政紧张的情况下,美国应该优先发展其他更具性价比的核武器,例如战略核潜艇和战略轰炸机,而不是将巨额资金投入到一个问题缠身的项目上。他们建议延长“民兵3”导弹的服役寿命,或者寻求其他替代方案。 然而,美国军方和一些鹰派政客却坚持认为,“哨兵”项目对维护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绝不能轻易放弃。他们声称,随着俄罗斯和中国等国不断加强核力量建设,美国必须保持核优势,才能有效威慑对手,维护自身利益。 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核博弈,一直是国际安全领域最令人担忧的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乌克兰危机和叙利亚战争的爆发,美俄关系急转直下,双方在核武器问题上的对抗也日趋激烈。2022年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将俄罗斯战略威慑力量置于特殊战备状态,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除了美俄之间的核对抗外,朝鲜半岛的核问题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执意进行核试验和导弹试射,其核能力和导弹技术不断提升,对地区和平与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 2023年9月,朝鲜宣布成功试射了一枚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并声称该导弹能够打击美国本土任何目标。朝鲜的挑衅行为,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也加剧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 在全球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中国也加强了自身的核力量建设,以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2023年9月,中国成功试射了一枚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该导弹的射程超过12000公里,能够覆盖美国全境。 中国此次洲际导弹试射,引发了西方国家的广泛关注。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炒作“中国威胁论”,声称中国此举意在挑战美国霸权,破坏国际秩序。 然而,中国政府多次强调,中国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自卫,不寻求与任何国家进行核军备竞赛。中国始终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并主张最终实现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中国此次洲际导弹试射,是对当前复杂国际形势的回应,也是对那些试图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势力的警告。中国有能力、有决心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任何国家都不要低估中国的决心和能力。 不同于西方媒体渲染的“中国威胁论”,中国此次洲际导弹试射,在很多地区国家和国际观察家看来,更像是一种“维护和平”的信号。中国,这头古老的东方巨龙,在世界局势的风雨飘摇中,发出了自己的低吼,不是为了挑起战争,而是为了维护地区稳定,避免更大的冲突爆发。 在东亚,日本近年来在军事上的野心日益膨胀,不断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积极寻求发展进攻性武器。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下去,这里的和平与稳定将受到严重威胁。中国此次洲际导弹试射,无疑是对日本和美国的一种警示,提醒他们不要轻举妄动,否则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与此同时,中国周边还存在着南海争端、台海问题等一系列不安定的因素。一些别有用心的周边地区,试图挑起事端,扰乱地区局势。中国这次洲际导弹试射,也是对这些国家的一种警告,表明中国在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啥的问题上,绝不容许任何国家侵犯。 我们明白核武器可以用来抵挡敌人,也有可能会对我们造成伤害。因此,中国此次洲际导弹试射,不是为了炫耀武力,更不是为了威胁其他国家,而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发展利益,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然而,维护世界和平,不能只靠中国一家努力,需要全球人民共同努力。当前,全球核裁军进程停滞不前,核武器扩散风险依然存在,核战争的阴云依然笼罩着人类。 美国作为全球拥有核武器数量第一的国家,在这方面自然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近年来美国的行为已经完全让大家看不到他们应付出的责任,反而他们还为国际的安全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美国还退出了《中导条约》、《开放天空条约》等一系列重要的军控条约,给国际军控体系造成了严重破坏。…

1 year ago

美司令:一旦中國在台海設禁飛區,美軍就只能擊沉解放軍的戰艦了

前言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可美国空军司令肯尼斯·威尔斯巴赫却曾说过,如果中国胆敢在台海设立“禁飞区”。 那么,美国将会启用航母战斗群,将解放军的战舰给击沉。 此话一出,瞬间便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美国这番言论,似乎并没将中国解放军放在眼里,甚至还话里话外还不允许中国在台海地区设立“禁飞区”。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威尔斯巴赫说的这些话,似乎有些不太妥当。 美海军司令禁止中国在台海设“禁飞区” 就在今天凌晨,东部战区组织海陆空三军以及火箭军等多个兵力,在台海附近领域展开了一场名为“联合利剑-2024B”演习。 而此次台海演习,距离上一次仅仅只过去了几个月的时间。 这背后所要传达的信息,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最近几年,台海关系变得日益紧张,这背后多少都有美国的影子。 尤其是在今年9月份的时候,美国的几个盟友,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这个三个国家的军舰还擅自进入了我国台海领域。 此种行为,无异是在挑衅我国领土主权的完整性。 然而,美国的行为还远不止此。 根据环球网的报道,这个事情刊登于2024年10月14日发布的《东部战区凌晨发起,解读来了!》 2023年的时候,身为美国空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的肯尼斯·威尔斯巴赫便曾禁止中国在台海设立“禁飞区”。 随后,有记者向他提问,如果中国在台海设立“禁飞区”,那么美国将采取怎样的措施。 关于这个问题,威尔斯巴赫表示,如果中国胆敢这样做的话,那么美国将会派出航母打击群,对中国解放军的军舰发起攻击,直到将其击沉。 威尔斯巴赫的这番话,像是在威胁中国,试图用自己的武力来让中国乖乖听话。 同时,也从侧面印证了美国是不会轻易放弃台湾的。…

1 year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