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美国军力评价机构“全球火力”公布了一组世界各国军力排行榜,排行榜中,不起眼的朝鲜却位列第18名,这意味着以朝鲜如今的“武力值”,基本可以吊打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实力不容小觑。 提起朝鲜,年轻人的第一印象多数都是经济不怎么样,总是埋头发展先军主义,但年长一点的人都知道,朝鲜能练就今天这么硬气的“胸膛”,并不是全靠运气,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朝鲜核武器的研发。 21世纪初,朝鲜咸镜北道吉州郡地区突然传出巨响,巨响炸得韩国人人自危,连日本都开始惶惶不安,巨响之后,朝鲜正式对外公布,成为继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之后的第9个有核国家。 那么,当时朝鲜是怎么拥有核武器的呢?为了研制核武器,朝鲜又承受了哪些难以想象的压力呢? 众所周知,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在东北亚的战略地位就尤为突出,它既是亚洲大陆在远东获得太平洋的出海口,也是向亚洲大陆扩张的跳板,所以历史上,朝鲜半岛免不了要受大国欺凌,尤其是生在“东亚怪物房”中,朝鲜的处境更加艰难。 近百年以来,朝鲜一直想要打破这样的处境,但面对俄国、日本和美国的轮番奴役,朝鲜不仅没能成功摆脱,甚至还在近代被大国一分为二,导致原本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就这样被一分为二。 朝鲜妇女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给日本送来了“小男孩”和“胖子”,两声巨响之后,全世界都被核武器的巨大威力所震撼,从此“大国”的定义发生了质的改变,朝鲜在面积上虽称不上“大国”,但如果能拥有核武器,也足以摆脱被奴役的命运。 朝鲜想要拥有核武器的决心有多强呢?朝鲜曾对外声称:“朝鲜国家虽小,但别国拥有的东西都应该有,包括原子弹。” 只不过,研制核武器并不是嘴上说说就能实现的,没有足够的人力、财力、时间和原材料,连核武器的门槛都迈不进去,当时朝鲜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核开发的进程非常缓慢,朝鲜政府只能一边先研究,一边培养技术人才,直到朝鲜战争爆发。 1950年,朝鲜战争突然爆发,因为美国的介入,这场内战的规模而迅速扩大,虽然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帮助下,美军最终被打回了三八线,但在交战中,美国多次威胁朝鲜要使用核武器,这让朝鲜领导人意识到,拥有核武器已经迫在眉睫。 而且当时美国虽然已经签了“停战协定”,但停战之后,朝鲜境内还有大批美军驻扎,对于朝鲜而言,这是非常不安全的,很难保证美国不会哪天单方面撕毁停战协定,所以拥有自保能力是当时朝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能让美国有所忌惮的,只有原子弹。 1955年,朝鲜在完成了基础的战后重建工作后,开始向苏联“取经”,作为当时能和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苏联的帮助对朝鲜的核开发进程有着莫大的好处,为此,金日成亲自访问莫斯科,并在一番游说后,与苏联签订了《关于成立联合核研究所的协定》。 有了苏联的帮助,朝鲜的核开发进程终于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此后苏联的技术人员开始源源不断的进入朝鲜,而随着这些苏联技术人员一起过来的,还有一车又一车的核设备、设计图纸以及研发资源。 当时朝鲜经过战争,国内人口仅剩1000多万,人才储备远远不足,资源资金更是少得可怜,但在苏联的援助下,朝鲜不仅快速恢复了元气,还筛选出了一大批留学生前往苏联学习核物理知识,这其中就包括了朝鲜日后的“原子弹之父”徐相国。 只不过,即使有苏联的帮助,朝鲜的核开发进程依旧困难重重,朝鲜面积不大,自然资源储备有限,而且朝鲜还多山地,这使得朝鲜的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阻碍,核开发项目所需要的资金和资源都无法在第一时间补充到位。 除了自身的压力以外,当时还面临着很多外部压力,其中最麻烦的就是来自美国的压力,和很多国家的核开发进程一样,朝鲜的核开发也无法绕开美国,为了阻止朝鲜拥有核武器,美国几十年来用尽各种手段,这让朝鲜压力倍增。 1965年,美国人首次从侦查卫星传回的图片中获取到了朝鲜核反应堆的相关信息,只不过那时候美国并没有重视这件事,在美国看来,朝鲜这样的“小国”还不足为惧,而且当时正值冷战时期,美国的目光主要集中在中苏两国,根本无暇顾及朝鲜。 然而,到了八十年代以后,眼看着朝鲜的核开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取得了质的发展,此时美国终于坐不住了开始下场干预,并敦促苏联将朝鲜开发核武器的情况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视之下,同时要求朝鲜必须立刻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对于美国施加的压力,朝鲜却直接选择不予理睬,此后仍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核开发项目,虽然进展缓慢,但朝鲜却十分坚定地推行自己的核战略,后来朝鲜又从苏联购置了米格-29歼击机用于后期投掷原子弹使用,至此,朝鲜的核开发已经初具规模。…
文 | 科普10克 编辑 |科普10克 前言 激光武器作为目前各国争相研发的重要武器,它的射程距离极为重要,据悉,美国的激光武器射程已经达到了5000米。 那么相比之下,中国的激光武器LW-60能打多远? LW-60激光武器 美军三军激光武器射程揭秘 说起激光武器,美军可谓是激光武器的“先行者”,它们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这一领域,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美军已在陆海空三军全面布局激光武器。 陆军方面,美陆军测试了一款车载激光武器原型,安装在斯特赖克装甲车上。 该系统配备一门26千瓦的激光炮,它号称能在3000至5000米范围内击落各类无人机,不过这款武器的机动性受到了发电机和冷却装置的影响。 作为激光武器的重要推手,美海军已在驱逐舰上部署了大功率激光炮,虽然具体射程尚未公开,但考虑到海上视野开阔、能量充足等因素,其射程可能会超过陆军和空军。 美国海军驱逐舰激光炮 此外,美海军还计划在未来战舰上搭载更强大的电磁炮。 凭借雄厚的经济和技术实力,美国在激光武器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海陆空三军已初步具备实战能力,部分型号射程可达5000米。 不过,散热、供电、天气适应性等问题依然制约着美军激光武器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常说“远水不解近渴”,面对“近身肉搏”的无人机,激光武器的射程可以说是至关重要,那么相比之下,中国激光武器的射程又是多远呢? LW-60 中国 LW-60激光武器有多强?…
近日,俄罗斯宣布击落了一架F-16战机,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讨论,F-16战机作为美国主力战机之一,被击落的消息引发了对战机性能,俄罗斯方面军师能力以及背后的政治博弈的深刻思考,到底这次事件意味着什么?是否真如俄方所称?我们从三个方面分析这件事。 1、战机技术层面的挑战 F-16 战机那可是西方装备的先进家伙,因为高机动性和强大的空中打击能力出了名。就算俄方宣称击落了 F-16 ,但你想想,F-16 通常都装着先进的电子对抗系统呢。所以俄罗斯要真把这种战机打下来,就得有更强的空对空作战本事,特别是得有先进的 S-400 防空系统来帮忙。但是,从公开的数据一瞧,F-16 的隐形性能和机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让它很难被打下来。这就给俄方的声明带来了更多让人怀疑的地方。 2、俄方军事能力的验证 这次的事儿说不定是俄罗斯展示它空中防御力量的一个机会。自从乌克兰战争开始以来,俄罗斯在好多战场上都承受着国际社会军事援助带来的压力。打下一架西方的战机,特别是 F-16 ,很明显是俄罗斯给外界传递的一种军事信号,就是为了展示它仍然有足够的防空本事来抵挡西方的技术挑战。通过这次宣称的击落事件,俄罗斯肯定是希望能提高自己在军事方面的威慑力。 3、政治与信息战的角度 俄方宣布 F-16 这事儿,不单单是个军事事件,更是信息战的一部分。在这场全球的信息战里,各方都通过媒体给外界传递自己对这场战局的看法。俄罗斯的这个声明有可能故意把事实夸大或者给弄扭曲了,就是为了对国际舆论造成影响,特别是在西方国家对乌克兰军事援助的决策方面施加压力。战机被击落的这个消息,可能是为了在外交上争取到更多的有利条件,特别是1月20日特朗普上台,为今后的在谈判桌获得更多的筹码。战争不仅仅是炮火的较量,更是智慧与信息的博弈。” 战争不仅仅是炮火的较量,更是智慧与信息的博弈。”同时也是政治的延续。
近日,一个震撼的消息在国际舞台上掀起了波澜——六代机的问世,让西方世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惊。这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的突破,更是一次力量格局的重塑。自大航海时代以来,西方一直以军事优势自居,而如今,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东方的崛起,正在改变这一切。这不禁让人疑惑,西方的军事霸权,真的要成为过去式了吗? 想象一下,当西方世界还在沉浸在他们几百年的军事优势中时,东方的巨龙已经悄然觉醒。六代机的问世,就像是一声春雷,惊醒了沉睡的大地。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一次飞跃,更是对西方一元论的一次挑战。西方的军事优势,一直是他们殖民扩张的基石,没有武力的压制,就没有统治的优势。但如今,这个优势似乎正在被东方的力量所撼动。 美国,这个曾经的超级大国,一直依靠其海军和空军的绝对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耀武扬威。他们在全球部署了数百个军事基地,表面上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实则是为了攫取全球的利益。他们通过海外驻军,一方面向驻军国家索取高额的“保护费”,另一方面则对所谓的“敌对国家”进行武力威慑,这种“天下布武”的策略,让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如鱼得水。 然而,随着六代机的出现,美国的这一策略似乎遭遇了挑战。这不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是对美国全球战略的挑战。如果美国失去了军事优势,那么它的全球战略就会变得岌岌可危,那些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也将从优势变成负担。这次六代机的出现,让美国的噩梦成真,也让西方的信念坍塌,让他们的走狗们迷茫。 但这一切,只是开始。东方的崛起,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更是经济、文化、科技全方位的崛起。十几亿人口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加上五千年文明的底蕴和优秀制度的加持,这个动能是摧枯拉朽的。这种力量,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更是文化和科技上的,它将推动世界向着更加多元和平衡的方向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角色尤为重要。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我们不喜欢战争,也不喜欢争强好胜。我们的目标是做大蛋糕,和平发展,推进世界多极化发展。我们发展军事国防,只是为了保障自身的国家利益不受他国侵犯,我们不谋求取代美国,而是希望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事实证明,美国那一套不断制造冲突自己渔翁得利的方式,是世界的灾难。而这一次,科技掌握在文明的手中,我们必然用它来创造光明,而不是制造黑暗。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
短短一年半,运20B就开启爆兵模式,一年前的2023年4月6日,央视首次公开运20B运输机投送重型装备的画面,标志着运20B在当时就已经服役。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官方再也没有公开透露运20B的相关信息。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我们本以为搭载涡扇20的运20B能够公开露面,展示国产大推力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但令人意外的是,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我们并没有来运20B,仅有运20A进行公开展示。为此,有不少人认为,运20虽然已经服役,但可能还存在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尚没有实现大批量服役,同时也让外界对涡扇20发动机的可靠性和产能提出了质疑。 运20B 然而,珠海航展刚过去不久,国外卫星就拍摄到位于某机场,运20B成群结队出现,还刷上了正式涂装的画面。从下面两张不同场景拍摄的卫星图片来看,第一张图片中出现了5架运20B运输机,第二张图片中则出现了11架运20B,共计16架运20B运输机。这说明运20B运输机的已大规模成军,实现了大批量生产和装备。目前根据外界的预测,认为运20系列运输机的生产数量可能已达到100架,平均每年量产数量在10到15架之间,两张图片中出现的16架运20B就是在过去一年半量产的。 运20B同框 运20A和运20B有何区别? 从设计、定位和尺寸上来看,两者似乎没有大的变化,运20B依旧沿用运20A的设计方案。最大的区别就是搭载了不同的涡扇发动机,运20A搭载的是来自俄罗斯的D-30KP-2涡扇发动机,之所以搭载该发动机,究其原因就是在立项研制之初,我国没有配套的发动机可用,加上我国又是D-30KP-2涡扇发动机的使用大户,轰6K及以后型号的轰炸机使用的就是该发动机,运用数量在200台以上,同时该发动机也是早期伊尔76运输机早期的配套型号,有着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和成本低的优势, 上为运20B,下为运20A,发动机差距明显 为此,在运20研制之初,中国空军选择使用从俄罗斯进口的D-30KP-2涡扇发动机以解决发动机有无得问题。其第二步再对D-30KP-2涡扇发动机进行仿制和改进(涡扇18),以解决国产化的问题。第三步再发展出推力更大,真正适合配套运20的涡扇20。D-30KP-2涡扇发动机最大的问题就是推力较小,无法满足运20运输机220吨最大起飞重量和66吨运载能力的设计指标,它的最大推力仅有12.5吨,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产物。 装备D-30KP-2涡扇发动机的运20 而早期装备该发动机的伊尔76最大起飞重量仅有190吨,最大运载能力50吨,远无法达到运20的设计指标。就连最新的伊尔76运输机也换装了推力达到了16吨的PS-90A-76涡扇发动机,使得伊尔76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210吨,最大运载能力60吨。而美国空军的C17“环球霸王”运输机使用的F117-PW-100涡扇发动机,最大推力达到了18吨,发动机上的推力是显而易见的。而俄罗斯又不对外出口PS-90A-76涡扇发动机。运20要想达到最初的设计指标,就必须装备大推力涡扇发动机。 装备D-30KP-2涡扇发动机的伊尔76 装备PS-90A-76发动机的伊尔76 为此,在运20立项研制之时,涡扇20的研制工作也提上了日程,但与研制飞机相比,研制发动机预计要多用10年以上的时间,不得已使用D-30KP-2涡扇发动机作为过渡。2014年,涡扇20进行飞行测试,并装配在伊尔76试验平台上进行试飞,2020年11月23日,装配涡扇-20的一架编号7810的运20完成首飞,到2023年4月6日被官方公开,再到如今运20B大规模同框,标志着涡扇20的研制已经完成,并实现了大规模量产,运20B也正式进入到了满血状态。 运20B 运20B的出现对中国空军有何影响? 首先就是解决有无的问题,航空发动机是作战飞机的核心部件,也是研制难度最大的部件,往往发动机的水平决定着一架飞机的设计方向和性能,基本相当于基础建筑物,由它来决定作战飞机的发展方向。同时,涡扇20的出现也让我国在大涵道比发动机上实现了国产化,彻底摆脱了对俄罗斯的依赖。未来,外界保守估计中国各领域对运20运输机的需求将在400架以上,在整个寿命期内,对发动机的需求将达到2000台以上,如果全部采购俄罗斯的D-30KP-2涡扇发动机,再加上后勤设施的配套和建立,其价值将达到千亿美元的规模,也是也将失去千亿级别的中国航发市场。 其次,涡扇20的成功,对提升中国航空工业水平有着实质性的帮助,对未来发展推力更大的涡扇发动机,发展300吨级和400吨运输机打下扎实基础,同时也将为中国民航发动机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第三就是运20B的量产和出口不再受到限制,在使用D-30KP-2涡扇发动机的情况下,可能会因为国际关系的变化,而导致俄罗斯停止提供发动机,使得运20的产能受限。特别是出口上,要想走向国际市场,就必须要俄罗斯的同意和授权。所以,涡扇20的出现,产能和出口将不再受到限制。 除了涡扇20以外,中国空军近些年还在涡扇10系列发动机上取得了成功,国产歼10、歼16、歼20、歼35和歼15等作战飞机相继换装了国产发动机,中国空军摆脱了对俄罗斯AL31F系列发动机长达20多年的依赖,心脏病问题全面得到了根治,受制于人的局面成为历史。下一步,中国还在向世界发动机强国靠拢,发展高水平、大推力、耐用性和可靠性达到世界一流的航空发动机,从航空大国走向世界航空强国。
继巴基斯坦采购歼-10CE后,隔壁孟加拉国也表示将可能采购16架,合同一旦敲定金额将高达100亿人民币。近日孟加拉国媒体爆料称,该国空军司令哈桑·马哈茂德·汗上将对外表示,正在寻求从中国采购16架歼-10CE战斗机。考虑到埃及订单还没有最终确认,那么孟加拉国将成为巴基斯坦之外,第二个装备歼-10CE国家。这笔军购如果顺利完成,可以有效提升孟加拉国空军实力,同时也可以让部队歼-7、米格-29退休。 孟加拉国媒体报道 16架歼-10CE说多不多,对于一个中等强国来说可能不够,但对于一个区域小国家来说已经非常霸气。就像印度买了36架“阵风”,立刻腰杆子都直了,感觉可以吊打一切,这就是强悍性能带来的心理优势。当然性能如何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歼-10CE作为国产四代半战机,综合性能已经达到全球先进水准,可以和F-16、“阵风”等相匹配甚至更强,完全超过孟加拉国军事需求。 歼-10CE战斗机 “阵风”战斗机 虽然是单发中型机,但经过多年改进升级定位更加多用途,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配备先进的数据链和电子对抗系统,能够执行空对面多种任务。而且从俄制发动机改成国产涡扇-10B之后,动力更强配套复合挂架后载弹量大增,制空模式常规情况下携带四中两近三个副油箱。甚至在有些些模型画面中,可以携带4枚中距弹、2枚近距格斗弹、2枚500千克级激光制导炸弹、2枚100千克级制导炸弹,以及2个电子吊舱和1个800升副油箱,总计4-5吨歼-10CE完全可以轻松挂载。 由于有源相控阵雷达足够先进,可发现超视距外多种目标,再加上配套PL-15E空空导弹射程非常远,公开宣传最大射程145公里,实际有可能超过200公里。仅就制空作战来说,完全可以满足超视距作战需求,如果加上其他精确制导武器,制空、对地、对海作战全部都能安排。 歼-10CE复合挂架 歼-10CE复合挂架 不仅性能优秀,价格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同样吸引人,要知道此前巴基斯坦采购20架歼-10CE配套10台备用涡扇-10B发动机,和240枚霹雳-15E远程空空导弹等。合同总额仅128亿人民币,其中贷款101亿(年利率4.15%),从2021到2031年共分11年还清。考虑到合同签订于2021年,以当时汇率计算101.7亿元约等于15.25亿美元,相当于单价7600万美元成交,其中还包括了培训、发动机、导弹等各种配套,绝对是不可多得的良心价。 参考巴基斯坦采购价,推算孟加拉国16架歼-10CE,订单总价约为100亿元人民币。全套配件和售后服务培训都包括,单价也不过才6.4亿元人民币,对经济不怎么好的中小国来说很受欢迎。这个价格在国际军贸市场竞争力很强,而且中方卖武器从来没有附加条件,交付速度又快参考巴基斯坦,首批歼-10CE仅用时几个月就完成交付,相当于现货交易连美国也做不到这一点。 歼-10CE战斗机 歼-10CE战斗机多用途配弹 歼-10CE战斗机 孟加拉国空军历史上和中国有着深度合作,长期以歼-6、歼-7战斗机充当主力,目前现役拥有60架战机,包括47架歼-7和8架米格-29。性能型号显然已经严重落后,特别是和拥有“阵风”、苏-30MKI战斗机的邻居印度相比,包括性能规模完全处于下风,空军现代化已经是重中之重。歼-10CE已经得到巴基斯坦实战检验,可以抗衡五代机之外所有战机,价格又这么便宜孟加拉国当然很心动。
有一项难题,已经困扰世界80年。但万万没有想到,这个难题却被我国率先攻破。甚至有相关专家称:技术方面的突破,意味着我国第6代战机将不再是梦。 那么这个难题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黑障难题”。 “黑障难题”这个词汇,对于不太了解军事的网友来说,可能第1次听说,甚至根本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实际上,“黑障难题”就是指如何在高速飞行时,可以有效的控制飞机的热量以及雷达反射信号,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飞机的隐身性能以及生存能力。 因为从传统意义上来说,飞机在高速飞行时,必定会遇到很多方面的问题。比如,空气摩擦产生的高温、雷达反射信号暴露位置等等。 如果在战场当中,很可能在某一个程度时就是致命点,因此这些问题也会限制飞机的性能以及使用范围。所以,只有真正解决这些难题,才能为下一代战机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长期以来,世界各国一直在努力攻克“黑障难题”,可是一直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但是,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率先攻破了这一难题。这意味着中国第六代战机将不再是梦想,而是即将成为现实。 了解到彻底,可能有一些国人感觉都不敢相信,为什么最终是我国突破了这一难题呢?实际上,我国在此方面的突破源于持续的科学研究投入,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毕竟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在研发飞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以及技术。 尤其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科技领域的不断壮大,再加上政府也加大对军事科研方面的投入,还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以及人才。所以在此方面才有了进一步突破,并且还在飞机制造领域当中取得显著进展。 而我国攻克“黑障难题”的背后核心技术其实是飞机材料以及隐身涂料方面的创新。我们要认识到:传统飞机在高速飞行时,是会因为空气摩擦而产生高温,这种现象不仅会对机体造成损伤,还会增大雷达反射信号,从而暴露飞机位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科研人员通过改进飞机材料,从而使其能够有效的散热,并降低温度。与此同时,他们还研发了一种新型的隐身涂料,能够有效地减小飞机的雷达反射信号,提高隐身性能。对于这些技术的突破,确实为我国第6代战机的研制提供了坚实基础。 虽然我国现在也在进行第6代战机的研制,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同样会带来巨大的军事以及科技方面的突破。 第1点。新一代战机必定会具备更高的隐身性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逃避敌方的雷达监测,提高生存能力。 第2点。同时还要具备更快的速度以及更远的航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迅速的到达目的地,并且执行任务。 第3点。还应该具备更强的作战能力以及更多的武器装备,因为战机的主要目的就是携带大量武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执行各种任务。 因此,了解完这些优势和性能之后,相信你会有更多的国人知晓:我国第6代战机的研制不仅可提升我国的军事实力,还可带动整个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 但是战机在研制过程当中,必定要投入大量的科研资金,以及技术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并且带动国内高科技产业的崛起。与此同时,第6代战机一旦成功,并出口,将成为我国的一张名片,可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以及地位。 我国却率先突破了困扰世界80年的“黑障难题”,并且为我国第6代战机研制打下了坚实基础。然而,对于新一代战机的要求,必定是要具备更高的隐身性能、更强大的作战能力、更快的速度等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我国的军事实力,还有国防科技工业方面的发展。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战机的研制仍然需要面临着一些挑战以及困难,并且需要科研人员以及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下才能真正的完成。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第6代战机将成为现实,并且为我国航空事业以及国防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不到24小时!中国六代机首飞,首艘076下水,我们已在全球之巅! 12月26日,中国试飞了全球首款第六代战机!不仅刷新了世界对中国军事实力的认知,也瞬间震撼全球,成了美媒争先报道的焦点! 要知道,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在航空领域远远不如美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解放军大批量先进装备相继问世,在填补了技术空白的同时,也让外界的评价从曾经的“大小个子”转变到“不分伯仲”。但从12月26日开始,我们不仅再次创下中国速度,更是引领了全球航空史! 12月26日下午,在歼20双座型战机的伴飞下,一架造型科幻、全翼身融合、无尾三角布局的飞机在成都上空呼啸而过。远远看去,整体造型就像是一片银杏叶子,轻盈感十足!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显得格外亮眼!能够让歼20都甘当绿叶的,想必就是我们的下一代战机,也是全球首款六代战机! 从画面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款六代机没有垂尾,整体就像一个平面一样!可以说传统尾翼是雷达反射的重点区域,无尾设计大幅减少了飞机的雷达截面,极大的提升了战机整体隐身性。 再有,尺寸远大于歼20,这也意味着可以携带更多的燃料和武器,不仅增加了作战半径,续航时间也更长!美媒《军事观察》分析认为,成飞六代机的作战半径至少有3000千米! 同时飞机上有三个发动机,不仅是全球首创,在没有垂尾的阻力下,增强了战机灵活性,飞行速度更快! 在千里之外东北空域,另外一款六代机在歼11/16的伴飞下也映入眼帘! 沈飞的六代机,虽然看起来没有成飞六代机那么“科幻”!两个发动机,角度更为锐利,尺寸与歼20也相差无几!但尾翼同样都是无垂尾,这也表明了六代机的标准将是三角翼布局,无垂尾。 事实上,大家对于六代机的概念只有一个模糊的感知,因为连号称“世界军力第一”的美国至今都摸索不出个所以然,甚至认为这仅仅只是一个概念。毕竟全球首款第五代战机,美国的F-22于1997年首飞,至今已经过去了27年! 早在十几年前美国就开始超过六代机,所谓的钻石机翼、无尾布局等设计特教,美国各大航空巨头更是纷纷提出六代机的概念想法,甚至提出了“下一代空中优势计划”(NGAD),但在2024年7月,美国宣布暂停项目,因为成本研发是F35的三倍以上,而且有钱也没用,根本找不到解决方案!如今中国人不声不响,把美国人吹的牛给实现了。不过应该要反过来劝劝美国人,从歼20的首飞开始,你们就应该要逐渐适应中国的全面崛起。不是所有国家都会跟在美国后面模仿,如果还是一味的觉得“朕即天下”,那么接下来还会有越来越多让美国“难以想象”的场景出现!只有摆平心态,抱着谦卑学习的态度,方为正道! 澳大利亚军事专家葛兰姆对路透社说,不管它的优点或缺点是什么,不可否认的是,它是六代机的原创设计,他们应该为此获得荣誉!而美国及其盟友也应该摆脱自满情绪,因为中国已经走在前面! 美国研究员格里科指出,中国在六代机领域已经赶上美国,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也必将会影响到美国的原来看法!美媒指出,美国国内正在就“下一代空中优势计划”(NGAD)展开辩论,但未来该如何决定已经推给了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换句话说,美国的六代机项目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然而,除了空中装备之外!在12月27日,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举行盛大仪式,在掷瓶礼和喷射彩带后,中国新一代076两栖攻击舰首舰成功下水,命名为“四川舰”,舷号为“51”! 据悉,这艘076两栖攻击舰排水量四万余吨,双舰岛设计,并创新应用了电磁弹射与阻拦技术,可搭载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和两栖作战装备等,“四川舰”不仅结合了两栖登陆舰和航空母舰的元素,电磁弹射系统也能够发射航程更远,更具杀伤力的舰载飞机,甚至可以搭载隐身无人机!目前全球只有美国“福特号”航母以及中国的“福建舰”采用了电磁弹射系统,而在全球两栖攻击舰当中,“四川舰”是唯一一艘配备了电磁弹射系统,也可以变身为“轻型航母”或“无人机航母”,也凸显了这一巨舰在全球独一无二的分量! 对此,多家外媒也做出分析解读! 美联社报导称,“当中国与美国军力竞相抗衡时,中国首艘新一代两栖攻击舰的下水,为解放军海军增添了一艘强大的尖端战舰”。 美国CNN指出,中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海军大陆,并且正以惊人的速度建造航母和大型军舰,已经追赶上美国的军事优势。…
近期,一段疑似中国新型隐身轰炸机的试飞画面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这款被称为“歼轰-26”的神秘战机以其科幻般的外形迅速引发热议,甚至被网友戏称为现实版《星球大战》中的“歼星舰”。尽管官方尚未对其进行明确命名和性能说明,但通过试飞视频与军事专家的推测,歼轰-26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网友拍摄的画面 今天,我们将带你深入解读这款中国可能的未来战略轰炸机:歼轰-26的设计理念、技术猜测、战略价值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潜在影响。 一、震撼外形:未来感满满的歼轰-26 从网络上曝光的画面看,歼轰-26的外形设计令人过目难忘。 网友拍摄的画面 飞翼布局 歼轰-26采用飞翼式布局,类似于美国的B-2轰炸机,但细节更为科幻化。整体呈现无尾翼设计,机身与机翼完美融合,这种设计极大提升了飞机的隐身能力与空气动力学效率。 匿踪式进气道 视频中显示,其进气口采用了隐身化处理,与机体融为一体,减少雷达反射信号。这种布局与美军B-21“突袭者”的进气道设计风格相似。 未来科幻风格 无论是棱角分明的线条,还是独特的尾部设计,歼轰-26都给人一种“外星飞船”的视觉冲击感,像极了电影中的歼星舰。网友甚至调侃:“这是中国空军直接从科幻片里拿出来的模板吧!” 二、技术猜测:从轰炸机到战斗轰炸机的跨越 目前歼轰-26的具体技术参数尚未公开,但根据其外形设计和军事专家的推测,可以初步了解其核心性能。 歼20伴飞 1.多任务隐身能力 隐身技术:采用最新一代隐身涂层与吸波材料,其雷达反射截面积可能仅有传统战机的千分之一。 电子侦察与干扰能力:据传配备先进的电子战系统,具备强大的电子对抗能力,可以有效压制敌方防空雷达系统。 网友拍摄疑似中国六代机 2.远程打击能力…
2024年初,美国国防部再次抛出对华核力量”威胁论”。在最新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军力报告》中,美方声称中国核弹头数量相比2023年增加了整整100枚,总数达到600枚规模 。 美方还特别强调,中国拥有400发可随时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 。这份充满偏见的报告,再次暴露了美国对华军事遏制的战略意图。 “中国的核力量发展完全是为了自卫,我们已经郑重承诺绝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对美方报告予以严正驳斥。这一表态再次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核政策立场。 国际军控专家普遍认为,美方报告存在严重的战略误判。著名军事问题专家、莫斯科卡内基中心主任德米特里·特列宁指出:“美国此举意在为其扩充核力量寻找借口,这对全球战略稳定极为不利。” 纵观全球核力量格局,美国的指责显得尤为荒谬。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最新数据,仅美国一国的核武库就拥有超过3000枚核弹头 。 美国海基核力量规模惊人。14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每艘可搭载24枚洲际弹道导弹,仅海基核力量就部署了288枚核弹 。 而陆基核力量方面,美国部署了数百枚民兵3型洲际弹道导弹。空基核力量上,美国拥有世界唯一的隐身核轰炸机编队。 俄罗斯的核力量同样不容小觑。根据俄国防部媒体《星》2022年1月披露的数据,俄罗斯战略火箭军拥有306套载具,1185枚核弹头 。 俄罗斯战略火箭军下辖3个导弹集团军、12个导弹师,总兵力超过6万人 。这支部队的规模和实力在全球范围内首屈一指。 美俄两国的核武器总量占据全球核武器总量的85% 。相比之下,英法等国的核武器数量都仅有数百枚规模。 从技术层面看,中国在某些核技术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以战略核潜艇为例,英法等国的核潜艇已经取消了会增加噪音的”龟背”设计,而中国的战略核潜艇仍保留这一特征。 这一技术细节表明,在核弹头小型化等关键技术领域,中国与世界领先水平还有一定距离。因此,美方对中国核力量的夸大性评估,既不符合事实,也缺乏专业性。 国际战略问题专家、英国皇家三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亚历山大·尼尔指出:“美国此次报告显然具有战略误导性质,其目的是为了维持其全球核优势地位。”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认为:“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坚持核力量最小化原则,这与美国不断扩充核力量形成鲜明对比。” 深入分析美国此次发布报告的战略意图,可以发现其背后隐藏的多重目的。首先是为其庞大的军费预算寻找合理化依据。 美国2024财年国防预算高达8860亿美元 ,其中500亿美元 专门用于核力量现代化。为证明如此庞大的军费开支”合理性”,炒作所谓”中国核威胁”成为最佳借口。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军事专家马克·坎西安指出:“美国对中国核力量的评估往往带有预设立场,这种做法不利于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近期获得的外交圈独家消息显示,美国国防部正在加速推进”三位一体”核力量现代化计划。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五角大楼高级官员透露:“未来十年,美国将投入超过6000亿美元用于核力量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