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造核动力航母,还要电磁弹射!”印度国防部一纸雄心勃勃的计划,瞬间引爆国际舆论。但现实是,印度连常规航母都造得磕磕绊绊,如今直接挑战“地狱难度”。 背后究竟是无畏还是无知?中美谁可能卖技术?中国因素如何影响局势?本文将深度解析印度的航母迷梦与残酷现实。 一、从“维克兰特”到“维沙尔”:印度的航母执念与惨淡现实 印度海军至今仍念念不忘2012年提出的“维沙尔号”核航母计划——6.5万吨排水量、电磁弹射、核动力推进,理想配置直接对标美国福特级。但现实是,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从动工到服役拖了13年,预算暴涨4倍至30亿美元,本土化率仅76%,关键系统全靠“买买买”。 更讽刺的是,2022年印度海军突然改口称“优先保障潜艇部队”,维沙尔计划被悄悄搁置。 如今旧事重提,无非是看到中国93阅兵和福建舰电磁弹射成功,心态急了。但光着急没用,印度造船厂至今连大型舰用核反应堆的技术储备都没有,电磁弹射更是零基础。 二、3大致命难题:技术、资金、地缘政治一个都绕不过 1. 技术黑洞:核动力+电磁弹射=“地狱难度副本” 印度现役航母“超日王号”是俄罗斯改装货,“维克兰特号”是万国牌拼装货,而核航母需要的舰载核反应堆、电磁弹射器(EMALS)、综合电力系统,印度一项都搞不定。 全球仅中美掌握电磁弹射技术,而核动力航母技术更是五常级别的“顶级机密”。印度若想外购,根本不可能买得到。 2. 资金无底洞:300亿美元起步,恐拖垮军费 “维克兰特号”4万吨常规动力耗资30亿美元,而6.5万吨核动力航母+电磁弹射,初步预估造价62.5亿美元(印度官方数据),但以印度军工的传统,最终翻倍到120亿以上毫不意外。再加上舰载机、护航编队、后期维护,没有300亿美元根本玩不转。 对比印度2024年军费总额仅750亿美元,这笔钱足以买下整个空军一年的装备预算。若强行上马,必挤压其他军种投入,引发内部分裂。 3. 地缘困局:中国因素成最大变量 印度执着于航母,本质上是为了在印度洋对抗中国“珍珠链”战略。但现实是,中国福建舰已实现电磁弹射,004号核航母也在路上,而印度连蓝图都没画完。 更关键的是,中国造船工业实力全球第一,一年下水一个法国海军;印度连造艘驱逐舰都要延期5年。这种代差不是“买技术”能弥补的。若印度强行推进核航母,反而可能迫使中国加速印度洋布局,结局适得其反。 三、中美谁可能卖技术?答案可能是“谁也不卖”…
韩国的KF-21战斗机项目,说起来挺有野心的,早在2001年就冒出头,当时半岛局势有点紧,金大中政府想搞一款双发隐身战机,性能得超过欧洲的阵风和台风。这计划一开始叫KF-X,韩国航空航天工业公司挑大梁,但他们技术底子薄啊,得拉伙伴分担风险。 到了2010年10月,印尼跳进来,签了谅解备忘录,答应扛20%的开发费,大概1.7万亿韩元,换技术转移、一架原型机,还能在自家生产线造48到50架。这事对印尼来说,本来是想借机提升空军实力,毕竟他们岛屿多,国土广,需要航程长的家伙。 没想到,2011年1月中国歼-20首飞成功,这下韩国那边急了眼,项目组赶紧加速。韩国空军死活要双发设计,说载荷大、航程远,尤其印尼那地形,用单发得天天加油。印尼代表也附和,说单发不靠谱。折腾两年,到2013年定下双发方案。 同期,韩国花8.3万亿韩元买40架美国F-35A,想从洛克希德·马丁那儿要技术转移,包括有源相控阵雷达啥的。可美国人2015年卡住四项核心技术不放:雷达、红外搜索、光电瞄准、电子干扰。 这下韩国计划泡汤,只能用以色列的雷达凑合,红外用转球,光电外挂吊舱。结果隐身性能大打折扣,干脆放弃内置弹舱,加外部挂点,KF-21从五代机梦降成四代半。 项目总预算8.1万亿韩元,印尼初期付了点钱,工程师也过来帮忙。可核心部件基本靠外购,航电、座椅、雷达全进口,发动机用通用电气F414。2021年4月9日原型机亮相,2022年7月19日首飞成功。 韩国空军打算装备120架,首批20架2024年签合同。可印尼一看这飞机隐身涂料不行,没内置弹舱,光电外挂,性能跟四代机差不多,远没达到预期五代水平。从2016年起,印尼就开始拖款,只付了2270亿韩元,资金缺口让韩国头疼。 这合作一开始雄心勃勃,谁知技术瓶颈和预算问题就把事儿搞变味了。韩国自个儿技术积累不够,靠美国又被卡脖子,印尼投钱本想拿先进货,结果等来个半成品,这事儿搁谁都不乐意继续砸钱。 印尼拖款这事越闹越大,到2024年,欠款堆积,韩国那边急了。印尼国防部说财政吃紧,预算有限,得优先买现成装备。结果2022年2月,他们签下42架法国阵风,2024年又批24架美国F-15EX。 这些飞机成熟,马上能用,不用等KF-21慢慢测试。韩国媒体一看,火气上头,开始甩锅,说印尼这么干是因为南海形势紧张,外部军事活动让印尼觉得空军得赶紧升级,才撤资转向欧美货。有些报道直指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设和巡逻活动,增加了印尼的压力,导致他们不想在KF-21上多花冤枉钱。 这锅甩得也太随意了,韩国自家技术短板摆那儿,KF-21隐身设计一塌糊涂,涂料剥落,外部挂点增加雷达反射,跟世界顶尖四代机比都费劲,更别提五代标准。印尼投了2000多亿韩元,本想买五代机,结果等来个四不像,相当于堆废铁,谁不翻脸? 2024年1月,韩国警方还抓了印尼工程师,说他们用U盘偷数据,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印尼否认,指责韩国小题大做。这下关系彻底撕破,印尼提出减份额,韩国国防采办局只能商量。印尼减资主要还是自家预算问题,外加KF-21进度慢,性能不达标。 韩国媒体非要拉南海说事儿,转移视线,不从自己军工弱点找原因,这么操作也太没担当了。中国在南海维护主权,正常活动,印尼采购决定更多是务实考量,不是谁逼的。韩国空军实力表面强,实际问题多,去年底无人机事件还摔了架KA-1,轻型机都能出事,素质堪忧。印尼撤资合情合理,韩国甩锅中国,只暴露自家底气不足。 闹腾半天,2024年8月韩国松口,同意印尼减份额。谈判拖到2025年6月13日,终于签修订协议,印尼贡献砍到6000亿韩元,飞机数从50架减到48架,技术转移范围缩小,但保留联合生产。印尼说行政手续在办,剩余款会付。 韩国继续推KF-21,2025年6月26日印尼试飞员首飞原型机,7月20日又飞一架。韩国空军2026年收首批飞机,总项目费8.8万亿韩元,韩国多扛点。2025年6月27日,韩国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签2.39万亿韩元合同,造20架追加机。印尼保持参与,项目没黄,但规模小了。 这事儿结尾算平稳,合作虽有波折,但没彻底崩。韩国探索KF-21变型,双座教练和电子战版,2025年8月确认研究。印尼空军整合计划,基地建机库。话说KF-21对韩国是里程碑,自研战机梦,但技术依赖外方,出口前景不明。印尼得了实惠,少花钱拿飞机,还买阵风F-15补短板。 中国军工稳扎稳打,歼-20装备涡扇-15后,只剩数量少这缺点。韩国媒体那甩锅言论,没啥道理,中国南海行动维护权益,跟印尼决定没直接挂钩。整个事件提醒,军工合作得看实力,韩国想领跑亚洲,得先补课。印尼务实选择,韩国自省不足,前路还长着呢。总的说,这2000多亿没白花,教训值钱。
美国《国家利益》9月7日刊文,提到了2024年珠海航展上,中国展示的一款名为“白帝”的第六代战斗机模型,并煞有介事地分析了一番。这架战机在外形上极具科幻感,属于“南天门计划”的一部分。 美媒在文章中明确指出,这架飞机从设计到结构都存在大量不切实际之处,例如翼面过小、雷达反射面积大、控制面布局不符合隐身要求等,几乎可以断定是一件完全不可能飞的模型作品。 报道甚至将其与电影中的虚构战机相提并论,称其不是现实中的技术方案。 同时,文章还提到,真实的中国第六代项目——比如成都的三发动机J-36,沈阳的J-50——在气动布局和尺寸上与白帝完全不同,因此白帝显然不在正轨研发序列之中。 白帝战机模型 白帝是咋回事,都知道,美媒为什么还要再分析一波,说白帝是假的? 事实似乎比想象更复杂。 白帝战机之所以让人感到奇幻,正是因为它压根就不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武器系统。 它隶属于一个科幻文化工程——“南天门计划”,其目的是通过构建虚拟空天世界观、设计未来装备概念、撰写小说与视觉叙事,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航空科技的兴趣。 白帝作为其中的一架主角战机,它的任务不是飞上天空,而是象征性角色。 它的外形致敬了大量流行文化作品,而非遵循空气动力学工程逻辑,不是真的要造出来装备解放军的飞机。 白帝战机模型 讽刺地方在于,美媒也知道白帝是在玩梗,强调它是假的,但又一副担心它以后真的飞起来的样子。 在否定白帝真实性的段落里,语气坚决,但又说,不能排除这是一种战略性误导。 认为它的存在也许意在掩护中国真正的第六代战机工程。 甚至怀疑南天门计划可能不仅仅是幻想文学项目,它也许包含中国航空战略的部分线索。 说白了就是担心,我真把你当成是在开玩笑,结果你不是在开玩笑。 一方面他们必须维持技术上我们仍领先的叙事框架,不能真的承认中国在六代机上已经具备前瞻优势。 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这类模型背后真的藏有技术路径或者认知战逻辑,不敢全盘忽略,唯恐哪天假的变成真的。 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种舆论姿态:嘴上说着假的一塌糊涂,内心却不敢放松警惕。…
加勒比海风云再起。面对美国海军舰艇持续抵近自家海域的军事施压,委内瑞拉不忍了。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多位美国国防部官员透露,当地时间9月4日,委内瑞拉的两架挂载武器的F-16战斗机飞掠美国海军“杰森・邓纳姆”(USS Jason Dunham)号驱逐舰。这一在自家门口捍卫国家安全的防御性行动,被美方定义为“武力展示”,让美委两国本就紧张的关系进一步升温。 法新社报道指出,委内瑞拉F-16战斗机是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购买的,当时委内瑞拉尚未与美国交恶。 而“杰森·邓纳姆”号是一艘“宙斯盾”驱逐舰,隶属于近几周美军派往该地区的舰队。美国国防部宣称,部署这些军舰旨在打击犯罪组织和毒品恐怖主义。不过,CBS新闻部尚未确定“杰森·邓纳姆”号针对此次飞越是否采取了应对举措。 当前,美国海军舰艇被派往委内瑞拉附近海域,正值特朗普总统誓言打击贩毒集团,且他与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之间的紧张关系不断升级的敏感时期。 据美国媒体8月20日报道,特朗普决定以“打击拉美贩毒集团”为由,在委内瑞拉附近加勒比海域部署一支两栖舰队。美国军事媒体说,美军先前已在这一海域部署数艘装备“宙斯盾”作战系统的导弹驱逐舰,并正在追加部署1艘导弹巡洋舰和1艘攻击核潜艇。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国防官员告诉美联社,三艘两栖攻击舰,包括一支由4000多名水手和海军陆战队员组成的部队,将于本周进入加勒比地区。 彭博社称,该行动包括硫磺岛两栖作战群和第22海军陆战队远征部队。这支部队具备打击陆地目标的能力,相比通常负责拦截毒品货物的海岸警卫队巡逻艇,更具进攻性。美国官员表示,他们针对的是一个据称“由委内瑞拉军官在马杜罗支持下运营”的贩毒网络。 但报道同时提到,特朗普一直有意针对马杜罗政府。在其第一任期内,特朗普政府就对委内瑞拉实施了全面制裁,承认反对派领导人胡安·瓜伊多为委内瑞拉临时领导人,并极力推动马杜罗下台。8月初,美国司法部长邦迪将马杜罗称为“恐怖分子”和“世界上最有权势的毒贩之一”,还悬赏5000万美元逮捕他。 彭博社援引分析称,特朗普并未准备入侵,武力展示可能旨在破坏走私路线,阻止马杜罗逮捕反对派人士。但即便如此,这也已是美军自1989年入侵巴拿马以来在拉美最大规模的军事集结。 美军袭击船只 视频截图 对于美方的一系列指控,马杜罗于本周早些时候(9月1日)明确予以否认。他称,目前美军“8艘载有1200枚导弹的军舰以及一艘潜艇,正瞄准委内瑞拉”。他抨击美国试图对委内瑞拉“极限军事施压”,并强调面对美国的“血腥威胁”,该国已为保卫国家做好“最大程度”准备。 马杜罗还点名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称鲁比奥试图将美总统特朗普拖入一场“血腥屠杀”。 与此同时,马杜罗表示愿意进行对话,希望恢复与美国官员的“破裂”沟通渠道,并承诺继续向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运送移民航班。此前,委内瑞拉政府释放了政治犯,并继续配合从美国的遣返行动。 次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美军对一艘涉嫌“与委内瑞拉贩毒集团有联系”的运毒船进行了致命军事打击,有11人在行动中死亡。 特朗普声称,“此次袭击发生时,恐怖分子正在国际水域海上运输非法毒品,前往美国”。鲁比奥则宣称,美国掌握的情报显示,这艘来自委内瑞拉的船只据称与黑帮“阿拉瓜火车”有联系。今年2月,特朗普政府曾将委内瑞拉“阿拉瓜火车”犯罪组织等列入全球恐怖组织名单。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当时指出,对拉美贩毒集团使用军事力量标志着特朗普政府的一次重大升级,可能对该地区局势产生严重影响。 9月3日,鲁比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将加大打击贩毒集团力度,并放话“拦截贩毒船只没有用,只有炸毁他们、消灭他们,才能阻止他们”。…
本届九三阅兵式,一个很大的看点就是中国在这场阅兵式上展示了一款全新的激光武器系统,与以往的激光装备进行致盲或反无人机作战不同的是,这款名为LY-1的新型激光武器系统,在公开的介绍中称其为一款“具有精准毁伤、持续打击的舰载激光武器,是打造海战攻防新规则的光之利刃”!外界普遍认为,LY-1是一款高功率激光武器系统,除了可以拦截无人机这种小型目标,还具备对巡航导弹的反舰导弹的拦截能力,是全球第一款堪称主力装备的激光武器系统。LY-1的公开亮相,也代表我国在激光武器领域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中国LY-1高功率激光武器系统 而就在中国九三阅兵结束后,美媒“Defence-Blog”网站发文表示,沙特方面对引进自中国的激光武器系统表达出了不满意的地方,沙特方面称从中国引进的激光武器系统“存在一定局限性”。文章称,沙特从中国引进的激光武器系统存在展开缓慢、容易受到沙漠环境干扰、对山地起伏地形的适应性不强等问题。其实,沙特指出的这些问题,是此前激光武器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有的是激光武器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无法改变,比如对山地起伏地形的适应性不强这一问题,激光武器的作战路径是笔直的直线,当然会受到山地起伏地形的影响。 美媒相关报道 而另外几个问题,则属于初代激光武器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毕竟任何新型武器系统在最初的版本中,都会存在技术成熟度、对战场适应能力等问题,这些需要经过实际装备甚至实战后,针对暴露出的问题加以改进,才能发展出更先进成熟的升级版。美媒发表这篇文章的目的,其实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沙特引进中国激光武器让美国感到很不舒服,现在沙特指出了这些武器系统的几个问题,美媒立即进行大肆报道,有种就想看中国激光武器系统出糗的意思。 “寂静狩猎者”激光武器系统 那么,沙特指出了中国制造的激光武器的一些问题,是对这些武器系统不满意吗?其实根本不是沙特不满意,而是沙特对中国制造的激光武器系统非常满意,沙特指出这些问题,是希望中国能迅速对其进行升级!沙特从我国引进的第一款激光武器系统是“寂静狩猎者”,这是我国初代具备实战能力的出口型激光武器系统,沙特引进这款武器系统经过实际列装后,又迅速从我国引进了第二款激光武器系统“天穹卫士”,如果沙特对“寂静狩猎者”不满意,后续就不会再引进“天穹卫士”了, 沙特接连引进两款中国激光武器系统,恰恰说明沙特军队对中国激光武器系统的认可。 “天穹卫士”是一种综合防御系统,其中集成了激光武器模块 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明,那就是今年六月份沙特曾经宣布从中国引进的“天穹卫士”激光武器系统,在实战中取得了21发21中的优秀战绩,这足以说明只要部署、运用到位,沙特从中国引进的激光武器系统是极具威力的!那么现在沙特为何指出了这两款激光武器系统存在的问题呢?其实沙特说的这些问题,在引进初期进行考察的时候必然都已经了解到了,因为这是初代激光武器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沙特军方一定是相当专业的,不可能摸不透这些明摆着存在的问题。 沙特“天穹卫士”实战中取得了21发21中的战绩 沙特之所以现在说出来,个人觉得主要原因就是,沙特方面看到中国在九三阅兵式上展示的LY-1激光武器系统后,意识到短短几年时间中国的激光武器系统又先进了很多,此前沙特引进的“寂静狩猎者”和“天穹卫士”,相比于LY-1就有点低端了,沙特现在指出本身就存在而且在引进之初就非常了解的关于“寂静狩猎者”和“天穹卫士”的几个问题,显然是想让中方迅速拿出升级方案,对沙特的这两款激光武器系统进行重大的升级,甚至不排除沙特现在其实已经有了引进中国更先进激光武器系统的计划。 沙特显然是想从中国引进更先进的激光武器系统 也就是说,美媒想看中国出口型激光武器系统的笑话,肯定是看不到了!沙特指出此前引进的两款激光武器系统存在的几个问题,表面看像是在“找茬”,实际上沙特是把自己的实际列装经验公布了出来,这其实是一种技术方面的交流方式而已,沙特的意思就是:中国技术这么先进,赶紧想办法给我升级一下吧,或者直接卖给我更先进的!也就是说,沙特对中国的激光武器系统满意着呢! 激光武器系统发展潜力巨大, 在这方面中国无疑已经拔得头筹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前言 你敢相信,直到今天,还有一支来自外国的军队驻扎在北京,而且赶了50年都没赶走! 有人可能会问,这都建国七十多年了,怎么还有这样一支“漏网之鱼”在中国境内? 这支部队究竟是怎么留下来的,又是什么来头,接下来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 美国海军陆战队 海军陆战队驻扎中国北京 中美两国的外交关系曲折复杂,起起伏伏,时好时坏,但有一点,就是双方军队几乎从未踏足过对方本土。 但鲜有人知的是,在中国北京,至今却仍有一支美国海军陆战队警卫队驻扎于此。 这支部队自1973年起便一直驻扎在美国驻华大使馆内,成为了中美外交关系的独特见证。 它的存在不仅仅是安全保障的象征,更代表着两国复杂历史与微妙外交关系的缩影。 美国大使馆警卫队 尽管中国曾多次提出异议,要求撤除该部队,但国际惯例、外交协议以及历史背景使得这支部队至今仍在北京安营扎寨。 估计有人会想知道,所谓的国际惯例、外交协议和历史背景又是个啥? 这就得从美军海军陆战队的历史开始讲起了。 美国海军陆战队自1775年建立以来,历经多个阶段的演变,逐渐发展成全球最精锐的部队之一。 最初,这支部队的任务非常简单,主要是应对海盗的威胁,保护美国商船的安全。 美国海军陆战队 在海盗横行的大西洋和地中海,海军陆战队通过卓越的航海和战斗技能,打击海盗,保障美国的海上贸易通道。 而随着美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局势的变化,海军陆战队的职能也发生了改变。 他们逐步从简单的海上防卫力量,转型成了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全能战斗部队。…
中俄经常联手反对美国霸权主义,但是有一件事,三国的意见却出奇地一致,那就是宁愿这个国家从地球上消失,也不能让它造出来核武器,毕竟在全世界只有这个国家真正体会过核武器的厉害,而这个国家就是日本。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刚刚举行的抗战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让日本的语态瞬间发生了变化,那么该国还会有拥核的打算吗? 核阴影下的“两面派”:日本的无核承诺藏着多少猫腻 1945年广岛和长崎那两颗原子弹,本该是日本刻在骨子里的教训——毕竟它是全世界唯一挨过核打击的国家。 1967年的时候,日本首相佐藤荣作提出了“不拥有、不制造、不运进核武器”的“无核三原则”,1971年还通过国会定成了国策,表面上一直以“反核先锋”自居。 可过了半个多世纪,这事儿慢慢变了味,日本暗地里玩的“两面手法”,谁看了都得捏把汗。 最让人不放心的就是它囤的核材料。2014年日本自己承认,给国际原子能机构报材料的时候,漏报了640公斤没经过辐射的钚——别小看这堆东西,够造80枚核弹头了。 更吓人的是,加上这笔漏报的,当时日本手里总共攥着45吨能造核武器的钚,按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算法,这量能造5500枚核弹头! 你说一个天天喊着“要无核世界”的国家,存这么多敏感材料干啥?说是民用核能,可民用根本用不了这么多,明眼人都能看出不对劲,谁能不怀疑它心里的小算盘? 日本的核政策本身就矛盾得很。就说前首相岸田文雄,他是广岛人,公开场合总说要“全面销毁核武器”,听着特别正义;可转头呢,又死死抱着美国的“核保护伞”不放。 俄乌冲突之后,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更敢说了,居然公开讨论要跟美国搞“核共享”——意思就是美国把核武器部署到日本,或者日本能参与核决策。 到了2023年,日本给《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交报告的时候,干脆把以前每次都提的“无核三原则”给删了。嘴上喊着反核,仓库里囤着造弹的料,态度还这么暧昧,这“反核”的幌子根本站不住脚。 大国都划了红线:美中俄为啥难得一起拦着日本 平时在国际上,美中俄仨国家经常有分歧,吵吵闹闹是常事,可在“不让日本有核武器”这事上,态度出奇地一致——都是硬邦邦的“不行”。能让这三个大国达成共识,不光是因为历史上的教训,更怕现在的安全局势真出乱子。 中国为啥反对?道理很简单。这些年日本军费涨得厉害,2024年的防卫预算都超过7.7万亿日元了,明显在扩军。 要是这么个一直在军事上“搞动作”的国家拿到了核武器,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肯定被打破,万一历史悲剧重演,谁受得了? 俄罗斯的态度也一点不含糊,外交部直接放话:要是日本敢部署核武器,“亚洲长期稳定的地缘格局就崩了”——这可不是空话,俄罗斯跟日本在北方四岛还有争议,日本有核了,俄罗斯的安全利益直接受威胁。 最有意思的是美国的立场。它是日本的军事盟友,平时对日本挺纵容,可在核问题上却把线划得特别清。 美国政府好几次明说,绝不允许日本发展核武器——因为一旦日本有核,亚太地区肯定会掀起军备竞赛,到最后美国自己的利益也得受损。 虽说美国给日本提供“延伸核威慑”(就是说美国的核武器会保护日本),但它心里门儿清:当年二战时日本是敌国,现在真让日本攥着核按钮,美国自己都得慌。…
加勒比海的形势愈发紧张起来,前几天美军在南加勒比海攻击了一艘所谓“从委内瑞拉出发的运毒船”,将船上的11人当场打死,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美军对这艘运毒船只的攻击,可能只是大规模行动的第一步,美军在空中、水面都有手段,这对美军来说是一项极其严肃的任务,这项任务不会仅仅止于这次对“运毒船”的攻击!赫格塞斯这番表态无疑说明:五角大楼可能已经制定了针对委内瑞拉更大规模的行动计划, 甚至不排除这次美军试图借着“打击毒品贩运”的幌子,趁机推翻委内瑞拉马杜罗政府。 美军舰队 面对美军摆到家门口的这种威胁,委内瑞拉也全面部署准备应对,委内瑞拉已经下令动员数以百万计的民兵等武装力量,同时委内瑞拉的S-300VM远程防空系统、道尔-M2野战防空系统、C-802A反舰导弹系统等主力武器装备都已经部署就位,随时准备反击美军可能发动的进攻,无论美军从空中还是从海上对委内瑞拉采取军事行动,委内瑞拉都做好了全面准备。就在9月4日,部署在加勒比海的美军舰队被两架战斗机贴脸飞越,美军舰队可谓是当场吓出了一身冷汗! 美军舰队在加勒比海的部署情况 目前部署在加勒比海的美军舰队,包括3艘伯克级驱逐舰、1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以及2艘大型船坞登陆舰和1艘两栖攻击舰,这支舰队的吨位远超委内瑞拉海军全部家底,不过面对美军这一看起来“非常强大”的舰队,委内瑞拉却完全不惧!9月4日部署在加勒比海的美军舰队发现两架F-16战斗机从自己的头顶贴脸飞越,这可让美军彻底慌了,因为这两架F-16不是美军自己的!据美媒报道,当时这两架委内瑞拉空军的F-16战斗机,具体是从美国海军杰森·邓纳姆号驱逐舰上空飞越! 委内瑞拉F-16战斗机 为什么说美军会被这两架贴脸飞越的F-16战斗机吓出一身冷汗呢?因为对于这样的事情美军没有任何准备!美军部署在加勒比海的这支舰队,吨位加起来接近20万吨,这支舰队的实力超过加勒比海附近几个国家的海军之和,并且美军这支舰队还搭载有数千名海军陆战队士兵,可以说在美军的心里,他们会觉得自己的这支舰队出动后,已经把委内瑞拉彻底震慑住了,美军万万没想到,委内瑞拉不仅完全不惧美军这支舰队,还做出了“主动出击”的姿态。 委内瑞拉F-16战斗机 委内瑞拉空军这两架F-16战斗机出动,一是向美军表明委内瑞拉的决心,那就是坚决不会向美军的威力威胁低头!现在的委内瑞拉可以说已经全面动员起来,各种作战力量和装备都已经部署就位,如果美军发动对委内瑞拉的军事打击,那么委内瑞拉一定会反抗到底!委内瑞拉空军装备有十几架F-16战斗机和22架苏-30MKV战斗机,其中苏-30MKV战斗机可以挂载Kh-31超音速反舰导弹,具备对水面的舰队发动远程打击的能力,委内瑞拉空军的实力,足以应对目前美军部署在加勒比海可以升空作战的军事力量。 美军舰队 其次,委内瑞拉空军两架F-16战斗机飞跃美军舰队上空,这也是一种主动侦察行动,委内瑞拉就是要看看美军在加勒比海的部署情况,用这样的侦察行动全面摸清美军的部署和动向,为自己的军事防御准备做好基础。此外,这次委内瑞拉空军两架战斗机的主动前出侦察行动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大胆的行为,毕竟从美军舰队上空飞过的风险非常大,委内瑞拉显然是摸透了美军并没有做好动手的准备,这次行动也证明了这一点:面对飞越自己舰队上空的两架F-16战斗机,美军舰队中的防空驱逐舰毫无反应! 委内瑞拉苏-30MKV战斗机 同时有消息指出,委内瑞拉与美国之间的局势紧张起来后,俄罗斯已经紧急向委内瑞拉提供了大约200架无人机支援。俄罗斯此举也算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美军在东欧对乌克兰提供大量军事支援,俄罗斯就对委内瑞拉提供无人机支援,让美军也尝尝其中的滋味!同时,俄罗斯向委内瑞拉提供的200架无人机,也能够从实战角度对美军舰队构成有效威胁,毕竟现在美军舰队距离委内瑞拉海岸线非常近,一旦动起手来,这些无人机或许能够让美军舰队付出一定的代价。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引进苏联技术开始,中国空军一步步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轰炸机体系,几十年间,轰-6从最初的中程轰炸机,逐渐演变成能挂载高超音速导弹的战略平台,覆盖第一、第二岛链甚至触及美国本土。 如今,轰-6K和轰-6N已成为反航母作战和远程打击的核心力量,而更具隐身和全球投送能力的轰-20也呼之欲出,可以说,中国空军正从“区域威慑”走向“全球威慑”。 那么,在这一系列快速发展的背后,中国究竟在谋划怎样的空中战略?而美军又该如何应对? 轰-6K横空出世 说起轰-6,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老掉牙的图-16翻版”,因为它最初就是照着苏联的图-16学的,上世纪50年代,中国刚起步,西安飞机厂在1961年接下任务开始生产。 最早的轰-6,说白了就是个中程轰炸机,飞不了多远,主要活就是扔常规炸弹,顶多算个“空中运弹工”,但中国人没打算一直照着别人的样子用,而是一点点给它升级改造,打造成了能撑起战略威慑的硬家伙。 1965年中国搞原子弹试验的时候,轰-6就已经登场了,还参与了模拟核投放,这事说明,它打一开始就被埋下了“战略角色”的潜力,不是只能干杂活的普通机型。 到了80年代,轰-6A终于能投核武器了,不再是只扔普通炸弹的小角色,从这时候起,它才算真正迈过了战略打击的门槛,有了能扛大事的本事。 真正的大升级发生在2000年代,2007年轰-6K首飞,2009年正式服役,这一型是整个系列的转折点,它做的最大改变,就是换了心脏,装上了俄制D-30KP-2涡扇发动机。 眼看轰-6的动力一上来,续航能力直接就上去了,最远能飞8000公里,作战半径也超了3000公里,就拿第一岛链来说,还有周边那些敏感地带,它想去就去、想回就回,完全没啥压力,轻松就能覆盖到。 不只是飞得远,它的攻击方式也彻底变了,轰-6K机翼下有六个外挂点,可以挂各种远程巡航导弹,和早期那种“飞过去扔炸弹”完全不同。 现在它是“空中导弹库”,人不用冒险飞进敌人防区,远远就能发射导弹,安全性和威慑力都大幅提升,同时它的雷达和航电系统全面换代,不再是“瞎子摸黑”,而是能实时融入现代信息化作战体系。 2018年前后,中国又亮出了轰-6N,这一型外形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机头多了一根空中加油管,别小看这一根管子,它让轰-6N的航程直接扩展到9000公里,作战半径能到4000公里,比轰-6K更进一步。 更关键的是,轰-6N能挂载空射弹道导弹,这东西核常兼备,打击力远远超过普通巡航导弹,这意味着轰-6系列从此彻底坐稳了战略武器的位置。 到现在,轰-6家族依然在不停进化,现役数量超过231架,规模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轰炸机部队之一,别看它的原型老,但通过一轮轮升级,它已经完全脱胎换骨,从最初的“投弹手”,进化成了现代化的远程打击平台。 轰-6彻底翻身 轰-6的升级,不只是性能提升,更是直接改变了它在战场上的地位,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6年台海危机时,中国空军的轰-6航程太短。 那会美军航母一旦靠近,中国轰炸机压根飞不到,更别说威胁,可如今情况彻底变了,轰-6K和轰-6N的作战半径能轻松覆盖第一岛链,甚至第二岛链,这让西太平洋的军事态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6年南海局势紧张时,中国空军就派出新升级的轰-6亮相,直接展示了守护主权的硬实力,更典型的是2023年6月,在南海,中国某轰-6K机组对美军“里根号”航母战斗群进行了一次超低空突防。 那是实打实的实战演练,不是走过场,机组成功完成任务,还因此被授予“时代楷模”的称号,这说明轰-6已经具备了现实的反航母能力。…
不仅削尖最锋利的矛,还要铸造最坚硬的盾。9.3胜利日阅兵场上同时出现的两大方队,足够让美西方抓狂——大家都还在摸索的无人机攻防,中方就这么“成体系”地亮出来了? 在刚刚成功举行的9.3胜利日大阅兵里,中方大方亮出武器库,出现了足以震撼西方某些势力的两大武器方阵。 率先出现接受检阅的,是反无人机方阵。打头的,是整齐排列的高能激光武器。紧跟着安排部署在第二排的,则是很有可能配备了反导防空装备的近防炮。 居中的一排,从外形上看,很可能是一款配备了机炮和近程导弹的系统。另外,它毕竟被划分进反无人机方阵,这说明相关配备,很可能具备反无人机功能。 第四排,从外观上很难判断。有分析称,这是微波武器。但结合方阵的总体配备看,这一“未知装备”很可能具备电子干扰的功能。在最后压阵的,则是一排反无人机雷达。 虽然还没有公开具体参数,但也足够了。光是结合这“五排”配备,就能至少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首先,有反无人机雷达和激光武器在,这说明我们的反无人机部队已经具备了锁定目标之后一击毙敌的能力。 其次,有防空导弹。要知道,按照国际标准来说,即便是“手最短”的近程防空导弹,其射程也能达到10公里到20公里左右。这也就是说,我们的反无人机部队,具备了远距离克敌的目的。 最后,有机炮,还有电子干扰设施。这意味着,即便在雷达因为各种突发情况失灵,导致导弹未能正常发射或射偏的不利局面下,我们的反无人机阵地依然能通过机炮攻击,在防御敌军无人机近距离攻击的同时,保证自身安全。 也就是说,敌机距离远的情况下,我们能够动用激光和导弹摧毁,稍微近一点的,则可以用微波攻势以及电子干扰搭配起来对付它。 而当敌军无人机真正意义上抵近了,我们也能通过近防武器齐发打出弹幕,给己方阵地安全筑牢最后一层保险。 这意味着,倘若对上中国,时至今日已经在俄乌、巴以、印巴等军事冲突中大发神威的,以小、快、灵、难缠四大特点著称的无人机部队,在中方反无人机体系已成的前提下,没了用武之地。 而在带有防御性质的反无人机方队驶过后接踵而至的,是极具攻击性的无人机“本体”方阵。它们亮相所带来的亮点,比之反无人机方阵,也是不遑多让。仍旧是挑几个重点讲吧。 首先登场的是攻击-11。这款机型已经有过阅兵经验,算是“老熟人”了。之前官方已经定下基调,它的作用,主要在于突破防御加精确打击。 接下来相继亮相的,虽然此前没有公开报道过,但从机体机型上不难看出,这是一款功能定位类似于“翼龙”系列的新型查打一体无人机。 最后,有一款整体形象和去年年底亮相的六代机相差无几的机型。 从机翼身和机身融合,且看不出有垂尾等存在等几个明显特征来看,这款形似六代机的无人机,有可能是当做僚机来用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整体上看来宽频全向的构造,让专用于隐身战机的涂料有了用武之地,让这款赋“未知机型”的无人僚机,拥有较高的战场生存能力。 总体来看,经过解放军和不计其数军工工作人员数年之久的努力,现在在无人机攻击领域,我们终于可以挺直腰板地讲,中国已经打造出了一个机型多样、功能完备且颇具战力的体系。 如此一来,在整个无人作战层面,我们不仅有了最厚实的盾,更打造出了最锋利的矛。在全世界还在摸索无人机作战奥秘的当下,中方这套攻守兼备的体系,潜在对手们又该如何应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