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澤連斯基老婆說,烏克蘭人民只要能加入歐盟,不怕沒有暖氣和電力

泽连斯基的老婆观点很出奇,她说乌克兰人民只要能加入欧盟,就不怕没有暖气和电力使用。 泽连斯基的老婆能说出这种话,据她自己说,她是做出了民意调查的,受访的乌克兰人民几乎都是这样的想法,就是不知道那些民众是不是请的剧组演员? 因为现实的情况是,现在冬天到了,乌克兰人民要忍受着、饥饿、没有正常的水和电的供应,还要随时躲进防空洞,不知道这真的是乌克兰人民希望看到的吗?

3 years ago

俄媒:梅德韋傑夫稱,美國和歐盟正走向“難堪的分手”

“俄罗斯前总统称,美欧联盟正走向‘难堪的分手’。”“今日俄罗斯”(RT)电视台网站28日以此为题报道称,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当天在社交平台Telegram发文,这样评价了当前美欧关系。他表示,在美国这个“大男子主义者”明显的“经济欺骗”下,美国和欧盟之间的“婚姻”可能将结束。   俄罗斯前总统称,美欧联盟正走向“难堪的分手” “(美国)不打算分享他的收入。相反,他偷走了他上了年纪的伴侣最后的积蓄,毫无顾忌地把钱装进自己口袋,”梅德韦杰夫写道。他表示,美国政府逐渐增加自己国内商业环境对欧洲企业的吸引力,并鼓励其他国家购买他们的产品,但与此同时,欧洲商品市场正在萎缩,部分原因是欧洲决定与俄罗斯脱钩。 “你真的不能相信那些富有的赞助人。就像这样——欧洲的福利要没了!”梅德韦杰夫称,欧盟可以“与欺骗(他们)的…… 伙伴分手,开始新的自由生活”,但他们很可能没有足够的决心和“睾丸激素”去做这件事。RT称,作为对“政治正确”的认可,梅德韦杰夫拒绝在自己的这番比喻中界定当事角色的性别。 梅德韦杰夫资料图 图源:外媒 梅德韦杰夫发表这一评论之际,RT称,多家媒体报道欧盟国家对美国在俄乌危机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感到越来越愤怒,欧盟的公开声明和西方媒体的报道都反映了美欧之间日益加深的裂痕。 据美国政治新闻网此前报道,多名欧盟高级官员对美国政府感到愤怒,他们指责美国在俄乌冲突期间大发横财,而欧盟国家却在冲突中“失血”。报道指出,欧盟因俄乌冲突而通胀飙升,经济濒于衰退边缘。欧盟各国减少对俄罗斯能源依赖转向美国寻求天然气供应,代价却是四倍于美国国内价格的支出。另外,随着欧洲国家援助乌克兰武器,致使本身武器短缺,美国军用装备订单可能会随之增加。报道还提到,更让欧洲陷入集体焦灼的是,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法国总统马克龙认为该法案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对欧洲国家是“不友好”的。美国政治新闻网引述欧盟官员的话称,数周以来最大的胶着之处在于,这些不公平的做法将威胁欧洲工业的生存。

3 years ago

德外長稱中國是“富有的七十七國集團成員國”,中方糾正:中國不是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8日主持例行记者会。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提问:日前,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在《南德意志报》“欧洲经济之夜”活动上发表演讲,称中国和沙特等“富有的七十七国集团成员国”对其他国家施压以攫取绝对利益;在谈及所谓“对等”问题时,她还称外资企业无法在中国投资包括机场、港口、电网等在内的关键基础设施。近段时间,一些德国政客反复警告德企要降低对华依赖。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表示,德方的官员有关言论不符合事实。 她提到了几个问题。首先,中国并非七十七国集团成员。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始终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实现互利共赢,而不是像有些国家那样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施压攫取私利。     第二,中国在机场、港口、电信等领域是开放的。我可以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全球最大的航运集团之一丹麦马士基在中国大连、天津、青岛、上海、深圳等地都投资了码头。2012年还曾获得宁波港43亿元人民币项目25%的股份。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发展态势》报告,截至2020年6月,在华获得批准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共266家。去年中国已经将民航外资准入政策调整为负面清单模式。我们一贯主张,发表评议应该尊重基本事实,秉持客观公正立场,而非根据错误信息或者主观臆测横加指责。 最后,所谓她提到的“对华依赖”,这就是个伪命题。因为合作从来都是互利的,“依存”从来都是相互的。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不断扩大开放领域,致力于为外国投资者提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我们愿与世界各国进一步深化合作,共享机遇。

3 years ago

趙立堅回應德國外長涉華言論:不符合事實,並強調了3點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8日主持例行记者会。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提问:日前,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在《南德意志报》“欧洲经济之夜”活动上发表演讲,称中国和沙特等“富有的七十七国集团成员国”对其他国家施压以攫取绝对利益;在谈及所谓“对等”问题时,她还称外资企业无法在中国投资包括机场、港口、电网等在内的关键基础设施。近段时间,一些德国政客反复警告德企要降低对华依赖。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表示,德方的官员有关言论不符合事实。 她提到了几个问题。首先,中国并非七十七国集团成员。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始终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实现互利共赢,而不是像有些国家那样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施压攫取私利。 第二,中国在机场、港口、电信等领域是开放的。我可以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全球最大的航运集团之一丹麦马士基在中国大连、天津、青岛、上海、深圳等地都投资了码头。2012年还曾获得宁波港43亿元人民币项目25%的股份。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发展态势》报告,截至2020年6月,在华获得批准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共266家。去年中国已经将民航外资准入政策调整为负面清单模式。我们一贯主张,发表评议应该尊重基本事实,秉持客观公正立场,而非根据错误信息或者主观臆测横加指责。 最后,所谓她提到的“对华依赖”,这就是个伪命题。因为合作从来都是互利的,“依存”从来都是相互的。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不断扩大开放领域,致力于为外国投资者提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我们愿与世界各国进一步深化合作,共享机遇。 加拿大有关战略渲染炒作所谓“中国威胁”,外交部:中方已严正交涉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8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加拿大政府近日发布“印太战略”提问。 赵立坚表示,加拿大出台的有关战略涉华内容充斥意识形态偏见,渲染炒作所谓“中国威胁”,对中国无端指责攻击,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经向加方提出严正交涉。中方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倡导开放包容,践行合作共赢,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究竟是谁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谁在煽动冷战思维,渲染阵营对立,国际社会看得清清楚楚。不干涉内政原则,是国与国交往的黄金法则。台湾、新疆、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不容外部势力指手画脚。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加方曾多次表示重视对华关系,愿本着向前看的态度,致力于改善和发展对华关系,加方应言行一致,拿出诚意和善意,秉持求同存异的精神,奉行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用行动将承诺落到实处。

3 years ago

大批俄奸被策反,企圖爆破管道,俄強力部門火速抓人

「北溪-1」、「北溪-2」兩條天然氣管道被炸一事,到現在都沒查出結果,沒想到很快又有人盯上「南溪」天然氣管道,這條天然氣管道要是也被炸了,那俄羅斯出口歐洲的天然氣管道就真的堵了。俄強力部門在獲知消息之後火速抓人,結果卻發現抓到了大批被策反的「俄奸」。 (俄媒發布的抓捕畫面) 據環球網報道,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已經確認挫敗了爆破「南溪」的圖謀,地點在伏爾加格勒州,在鎖定嫌疑人之後,俄方人員迅速出動,成功抓住多名執行爆炸任務的人員,這些人均為俄公民。 不過俄媒認為,此次事件的幕後黑手實際上是烏克蘭情報部門,因為俄方安全人員在繳獲爆炸物的同時,還發現了一些用於聯絡烏克蘭情報部門的通訊器材,而且還有爆炸物組裝使用的說明文書,顯然這是一起有組織有預謀的行動。 (發現的爆炸物等裝置) 相比較「北溪-1」、「北溪-2」而言,「南溪」天然氣管道取道黑海,可以向歐洲和土耳其運氣,從這個方向走線,更容易獲得安全保證,因此此次爆炸主要針對的應該是陸地管線。如果「南溪」也中斷的話,那麼俄羅斯就真的缺少向歐洲出口天然氣的渠道了。波羅的海爆炸發生以後,普京和埃爾多安達成共識,土耳其想做俄氣出口歐洲的轉運樞紐,如果「南溪」被炸,這項計劃也會受到影響。 (「北溪-1」、「北溪-2」爆炸一事也讓俄羅斯鬱悶不已) 所以,俄安全局對此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就抓到了嫌疑人,不過抓到的都是俄公民,這說明烏克蘭情報機構對俄羅斯的滲透已經很深入了。類似的情況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之前俄安全局也曾抓獲一名莫斯科公民,這名公民被懷疑向烏方提供航空工業機密信息。就連俄安全局也出現過「內鬼」,據說普京曾親自下令整頓安全局,可能有150多人面臨拘捕和指控。 另外,烏克蘭方面直接策劃操作的襲擊事件也非常多,上個月的時候俄安全局就曾指控烏方發起超過100次襲擊,其中不少襲擊都是暗中進行的,俄社會學家杜金之女被炸身亡一事,就被俄方定性為烏克蘭特工所為。另外,在克里米亞、沃羅涅日州等地,俄羅斯也多次抓獲烏克蘭特工。   雖然俄羅斯的反應算是比較迅速的,但是因為俄羅斯自身地域遼闊,而烏克蘭特工的活動又十分頻繁,所以有時候也是防不勝防,比如克里米亞大橋爆炸一事,雖然俄羅斯也認為是烏克蘭操作的結果,但是確實很難防範,最終俄羅斯也只能通過打擊烏克蘭的基礎設施,來進行復仇,表達不滿。

3 years ago

美國還沒「點頭」,加拿大「飄」了,發布報告要對中國下「狠手」

背靠美國的加拿大開始「飄了」,在沒有獲得美國大哥「點頭」的情況下,加拿大開始發布報告,想對中國下「狠手」。據路透社日前消息稱,加拿大啟動了期待已久的印太戰略,承諾將投入更多資源應對中國,同時又稱,要在氣候和貿易領域與中國展開合作。在那份長達26頁的報告中,加國準備投入19億美元,增強加拿大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感,收緊外國投資,以保護知識產權,防止中國企業搶購關鍵礦產,加國認為,中國已成為一個「具有破壞力的世界大國」,「中國正在重塑國際秩序」。從上述報告來看,加拿大有繞開美國單獨挑戰中國的戰略意圖。 在本月初的時候,加拿大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中企對加拿大主要礦產實施投資,加國還認為,中國企業在加國的投資威脅到了礦產供應鏈。加拿大一邊喊着應對中國,一邊又希望在氣候方面與中國合作,其矛盾的心態可見一斑。問題是,加拿大有那個實力挑戰中國嗎?首先,加拿大外強中乾,根本沒有能力叫板中國。加拿大雖然領土比中國大一些,國內資源豐富,但人口稀少,其在軍事上和經貿上高度依賴美國。一個在軍事和經貿上受制於他國的國家,如何與中國叫板! 其次,加拿大所謂的應對中國「挑戰」,更像是在配合美國,討好美國。加拿大提出啟動印太戰略,而這個所謂的印太戰略完全是美國一手構建出來的,美國希望拉攏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主要國家一起圍堵中國,加拿大作為環太國家,又是美國重要的盟友,當然不甘示弱,願意跟隨美國,配合美國遏制中國。事實上,加拿大旨在討好美國,進一步取得美國的信任,獲得更多戰略好處。   再者,中美博弈,會對世界產生衝擊,加拿大提前站隊,給自己找「後路」。美國針對中國的圍堵日漸增強,美國精英們擔心中國崛起會取代自己的世界領導地位,於是想方設法打壓我們。一旦中國實施反擊的話,那麼兩個世界大國將會碰撞,勢必衝擊現在的世界秩序。加拿大為了自身利益,提前站隊美國,尋找出路。在加國精英們看來,美國至今是世界超級大國,美國勝算的可能會更大。其實,在美國戰略布局當中,加拿大是一個戰略後方和棋子,一旦真的爆發衝突,美國將利用加拿大的位置維護自身的安全利益,而不是保護自己的盟友。 不過,加國可能錯估了形勢,今天的世界秩序在變化,中美兩國的實力在此消彼長,要知道,中國將在經濟軍事科技等各個領域超越美國,而美國歇斯底里的圍堵中國,恰恰體現了美國的不自信。一旦中國超越美國,那麼美國將從霸主寶座上走下來。加拿大作為一個資源相對豐富的大國,本應該保持獨立自主,不看美國臉色行事,完全可以在世界上有一番作為。現在看來,加拿大深受美國「蠱惑」,試圖與美國一道遏制中國,但中國絕不會向霸權妥協,相反,最終站穩腳跟,並長期屹立在世界之上的將是中國,而不是橫行霸道的美國!

3 years ago

加拿大制定新印太戰略針對中國,稱中方為破壞性全球大國

加拿大制定新印太战略针对中国,称中方为破坏性全球大国。就在27日,加拿大对外公布了一份26页的印太文件,根据该文件显示,中国正在寻求塑造新国际秩序,并逐渐偏离西方的利益和价值观。加方尽管需要和中方保持合作,但更要利用更多资源来应对中国的破坏性。 按照该文件的说法,加拿大准备通过增加26亿加元的支出,增强该国在印太的军事存在,并收紧外国投资以保护知识产权受到中方侵害,此外,加方还准备防止中方抢购稀土等关键的矿产供应。 加拿大作为北美洲国家,却学美国将手伸向印太,这显然是不正常的,这不仅加深了其“五眼同盟”跟班的地位,还说明特鲁多正碍于选情利益,准备在对华问题上彻底转向。而随着加拿大态度加速转变,未来“五眼同盟”对华格局或更加鲜明,而矛盾也将更加尖锐。

3 years ago

英國排名第一的企業:年入1.98萬億,在中國發展百年,員工超10萬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发展越来越紧密了,尤其是各国之间的品牌之间的联系也愈加紧密。 根据数据显示很多品牌由于在其他国家经营多年,所以导致不少人以为该品牌本身就是自己国家的本土品牌。 而由于我国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为各国品牌提供相对合适的销售平台,所以就导致一些品牌在我国发展时间变得很长,这其中英国第一企业壳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要知道壳牌在最开始的时候是在英国创办的,并且随着这些年的发展,他已经成为了英国排名第一的全能型企业,几乎涉猎了英国大大小小的行业。 这也就导致不少人疑惑,那为什么壳牌能在中国发展超百年?他又有着怎样的优势? 壳牌现在在中国已经发展了120年了,最初的时候壳牌在我国做的是煤油的生意,当时就直接垄断了我国大多数的本土企业的市场。 1890年在荷兰成立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长到能够和当时的美国石油公司相抗衡的局面,可以说壳牌是完成了一个神话式的壮举。 也正是归功于壳牌如此迅速地发展,所以它才能在毫无根基进入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之后,在一定时间内就被多数消费者所接纳。 可以说,依靠荷兰皇室的支持,壳牌在发展期间几乎没有遇到过太大的波折,在中国经营了大约120年之后,所涉及的业务更是从单纯的石油变成了石油、天然气和石油化工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补充业务。 范围越来越广的业务也让壳牌组建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的企业,在英国是属于排名第一的企业,就连公司员工的数量也是将近要达到10万人了。 还有一个成就那就是,壳牌虽然目前的地位已经很高了,作为荷兰和英国两国合资控股的公司,壳牌拥有者别人所没有的两个总部的机制,也就是说壳牌在英国有一个总部,同样在荷兰也有一个总部。 这样的公司运行方式一直以来都没有出现过,而壳牌却做到了。而且就目前壳牌的整体经营情况来看的话,壳牌按照这种模式发展得也很好。 壳牌公司不仅帮助超过万人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因为其涉及的地区庞大、业务广泛,所以壳牌早已在荷兰和英国两地成为了著名的石油生产公司。 而且早在2012年的时候,壳牌就在当时的世界500强公司中占据第一名的宝座。 壳牌是国际上有名的生产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主要业务衍生出来的其他业务的公司。 壳牌是全球唯一一个由两个国家共同控股,并且设有两个总部的石油生产公司。 壳牌是唯一一个在中国发展百年,员工超10万的公司。 壳牌公司最初是由荷兰皇室支持才创立出来的,但是最后却因为要和更强大的对手进行市场的占领,所以荷兰和英国联手将壳牌公司变成了壳牌集团。 而现在的壳牌公司也依旧是由这两个国家的总部共同管理,和之前人们预想的不同,两个总部并没有让壳牌公司变得分裂,反而是两个总部各自将自己国家所擅长的部分做到极致,构建了如今强盛的壳牌公司。 根据壳牌公司去年的营收数据来看,现在的壳牌公司一年的营收高达1.98万亿元,是属于我国目前市场上最大的国际能源公司之一。…

3 years ago

美國承認了?參議院發布報告:新冠病毒大流行或因研究事件引發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美参议院卫生、教育、劳工和养老金委员会不久前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承认新冠病毒大流行很可能与研究相关的事件引发,称新冠病毒自然起源的假设不再具有“可信度”或“准确推定”。 美方此次的报告结论并不新鲜,此前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新冠病毒委员会经过两年的调查研究,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不排除新冠病毒来源于实验室,今年10月份,由三名德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经过分析认为,新冠病毒99.9%为天然病毒的人工复制品,是一种来源于实验室的蓄意的基因改造病毒。 既然新冠病毒是研究事件引发,那么来源于哪国的实验室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此前美国声称病毒来源于中国武汉的实验室,并联合西方多国向中方“泼脏水”,遭到了中方的反对,去年1月份,世卫组织派出专家组抵达武汉,从流行病学、分子溯源等多方面展开了28天的细致调查,最终得出结论:新冠病毒从武汉病毒实验室泄露是极不可能的。世卫组织的权威调查令美国的污蔑不攻自破。 美国在全球30多个国家控制了336个生物实验室,根据美国自己公布的数据,在乌克兰今有26个生物实验室,今年3月份,俄罗斯国防部发布声明,指出美国在乌克兰建立和资助的生物实验室内,进行了蝙蝠新冠病毒样本的实验,俄方还称,美国在乌克兰还实施过针对迁徙鸟类病原体转移的研究。   美国在韩国设立了4座生物实验室,从2009年至2015年,这些实验室进行了15次的炭蛆杆菌研究实验,如果说新冠病毒最有可能从哪里泄露,美国有最大嫌疑。 美国生物实验室的病毒泄露早有先例,从2011年至2016年,美国本土的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曾发生过多起病毒泄露事故,导致数千人身亡,2019年7月,在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附近区域,出现了大量不明原因的“电子烟肺炎”病例,其症状同新冠病毒感染极为相似,随后美方在没有任何解释的情况下,突然关闭了该实验室。 国际社会多次要求美国开放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由世卫组织进行调查,中国也呼吁美国回应国际社会关切,但美国一直保持沉默,在澳大利亚提交提案要求世卫组织独立调查时,美国罕见地没有签字,特朗普政府还宣布退出了世界卫生组织,如果美国的生物实验室没有猫腻,为何在国际社会遮遮掩掩,公然“退群”呢? 美参议院此时公布新冠病毒研究的中期报告,一方面可能是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做出的一个交代,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为了进一步污蔑中方,以“实验室泄露”的研究结果向武汉实验室再“泼脏水”,施压世卫组织对中国进行新的调查。 目前美国的新冠病毒肺炎的累计确诊人数已突破1亿人,每天的新增人数也高达万人以上,无数的美国人在为拜登政府糟糕的疫情防控政策买单,对美国而言,如何解决自身问题是重中之重,推卸责任、混淆视听的做法只是掩耳盗铃。

3 years ago

哈里斯剛走,菲方放消息,美軍將重返蘇比克灣,南海方向暗流湧動

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刚结束访问离开,菲律宾方面就放出消息,美军将在时隔30余年后重返苏比克湾,重启这个曾经的美军在亚洲最大的军事基地。结合哈里斯在访菲期间多次向马科斯政府承诺,美军将坚决向菲方提供“军事保护”来看,美国加大力度的介入,让目前相对平稳的南海方向再次暗流涌动。 (菲律宾在苏比克湾建造的新海军基地) 哈里斯此次访问就是打算重新加强美菲之间的军事同盟关系,并提出要在菲建设5个军事设施,还亲自前往南海前沿的巴拉望岛,企图拉拢小马科斯政府加入美国对华围堵的小圈子。 日本共同社发布消息称,负责监督苏比克湾自由港区的当地机构的一位高级官员表示,美军可能会在撤离苏比克湾基地30年后,重返这个曾经在亚洲最大的军事基地。而除了这家日本媒体外,《南华早报》、“德国之声”等媒体也都对此进行了报道。综合消息显示,这个面向南海的前美国海军基地,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自由港,拥有大约15万名当地员工,由苏比克湾大都会管理局管理。   本月初,刚上任不久的美国驻菲律宾大使卡尔森,参观了苏比克湾和美国企业今年收购的一座造船厂。而菲律宾海军也开始占用造船厂的一部分区域,作为新的海军基地。保利诺表示,美国大使的访问证明了苏比克湾对美国的重要性。而一名菲律宾高级官员称,曾有两家中国企业想入股该造船厂,但被美国的介入给搅黄了。 (美国副总统哈里斯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 在哈里斯访菲期间,美国根据《加强防务合作协议》的内容,提出要在菲律宾新设立五个军事设施,来储存武器装备等军事物资。日前,苏比克湾管理局主席保利诺表示,非常希望美菲能继续保持军事同盟关系,并补充说,由于美军曾经长期驻扎,周边城市的大多数居民都是“亲美的”。如果苏比克湾不包含在《加强防务合作协议》规划的军事设施之内,自己会“非常惊讶”,因为“在战争期间,时间至关重要”。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苏比克湾的地理位置,如果美军重新在这里设置基地,近入南海等中国周边地区的时间将会大大缩短。 曾经的苏比克湾海军基地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在美国的亚太军事体系中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这里位于菲律宾吕宋岛中西部的三描礼士省苏比克湾,该基地是美军此前在亚洲最大的综合性海军基地,总面积达到了678平方公里,已经快赶上新加坡的国土面积了。而且是拥有深水港,具有维修、保养、补给等能力,还能够停泊核动力航母等大型水面舰艇。   (苏比克湾战略位置重要) 由于这里是天然良港,战略位置重要,逾百年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苏比克湾海军基地是由西班牙于19世纪末建设的,此后美国对西班牙开战并占领了该基地。在二战中曾短暂地被日军占领,随后麦克阿瑟重返菲律宾又从日本人手中夺回了基地的控制权,之后一直是美国海军主要的海外基地之一,越战中也发挥了重要的后勤保障作用,而且海军在亚太的主力第七舰队就曾经驻扎在这里。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美军结束了94年的使用,撤出了该基地和克拉克空军基地,港口移交菲方成为了自由港经济特区。 近年来,无论是美国政府提出的“重返亚太”还是“印太”战略,已经将围堵中国视为优先战略。如果美国重返苏比克湾基地,就可以控制包括中国在内,整个东亚的重要国际航道。同时,美军从此基地出发可以对我国东南沿海形成直接威胁,对我们实现对台岛的完全统一来说是很大的障碍。 (马科斯上台后与美国在防务合作上越来越紧密) 因为菲律宾马科斯政府上台后,一改前任杜特尔特的政策,与美国在防务合作上越来越紧密,菲美之间的共同防御军事同盟全面复活,使得南海方向的局势暗流涌动。菲方虽然口口声声说南海争端不会阻碍菲中关系发展,但却言行不一,在实际行动上仍然走依靠美国这个外力在南海生事的路子。 (面向南海的苏比克湾曾是美军的重要基地) 不过,虽然苏比克湾位置很好,但是就凭美国现在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已经无法与二战时的快速修复能力相比了,10年以后都未必能恢复当年那个苏比克湾基地的强大功能。另外,我国黄岩岛离苏比克湾的出海口很近,只有200多公里,如果美军真的在未来借苏比克湾基地威胁我们的南海,甚至进一步威胁到台海,我们可以效仿之前在南海“填岛”的模式,也在黄岩岛施展一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黄岩岛建成新的大型人工岛基地,充分发挥黄岩岛扼守苏比克湾出海口的地理优势,遏制美军的野心。

3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