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突然下“戰書”?英國忍無可忍做出重大決定,美國欺人太甚

美国的《通膨削减法案》引发了诸多美国盟友的不满,日前,欧盟,韩国以及加拿大等都纷纷表示抗议,指责美国违反世贸的相关规定,批评美国的举措会影响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有欧洲议员指出,没办法再相信能够通过谈判来解决跟美国之间的经贸冲突,所以欧盟必须考虑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向世贸提出相关诉讼,必须向世界明确表明美国的行为是完全不符合世贸规定的。欧盟的不满已经无法掩藏,而眼看着欧盟迟迟只动嘴皮子不付诸行动的英国也开始按耐不住了。 英国忍不可忍了 英国自从脱欧后对美国可以说是忠心耿耿,但就算如此,也得不到美国的“偏爱”,美国的《通膨削减法案》并没有因为英国足够“狗腿”而绕开英国,英国面临跟欧盟等美国盟友同样的困境。最近,英国终于也加入了对美国政府抗通膨法案的批评队列,指出美国这些补贴完全就是保护主义,将会对全球多个经济体的利益造成损害。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国贸大臣凯米已经亲自致函美国贸易代表戴琪。 英国致函美国的目的自然也是为了抗议这个损害了诸多盟友利益的法案。在信件当中,凯米直言不讳地指责美国的法案损害了多个经济体利益,同时还对诸多全球供应链造成影响。凯米警告称,美国不应该为了本国制造业而牺牲自由贸易。最后,凯米还提醒美国,应该尊重国际贸易体系的规则。显然,美国确实是欺人太甚,而这一次英国是真的忍无可忍了,一改此前的谄媚讨好态度,直接对美国“下战书”。 美国终将自讨苦吃 美国颁发的法案自然是基于美国利益的,而美国向来推崇“美国优先”政策,为了自身利益向来是对其他盟友的利益不管不顾。如今美国最大的盟友欧盟正在考虑采取反制措施,但仍旧寄希望于能够通过谈判来达成双方都满意的结果。但外界普遍认为,就算美欧能够通过谈判来就该法案的实施达成一些小的修改,本质上却无法在一个大的方面达成一致,因为法案已经通过了。 有分析指出,最大可能是欧盟等美国盟友强硬起来,对美国实施导致,只有这样,恐怕才能够让美国做出让步。

3 years ago

不看臉色,法國公開叫板美國,馬克龍或開始意識到中法關系重要性

最近这段时间里,欧洲各国与中国的关系出现了一些变化,特别是在朔尔茨访问完中国,盆满钵满地回到欧洲之后,作为欧盟另外一头领头羊的法国,再也按捺不住了,屡屡向中国发出了积极的信号。除了马克龙本人希望访问一次中国之外,法国外交部部长科隆纳,近日在与中国外交部部长进行视频会谈时,还释放出了,法国不愿做美国附庸,要跟中国联手的信号。 科隆纳表示,法国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持乐观态度,愿意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而法国也愿意与中国一道,为制定合作道路和加强,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做准备。显然,美国政府最近一系列的操作,彻底惹恼了法国人。以至于不满美国优先政策的法国,这次挺直了腰板,要跟中国一起,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而美国人之所以会惹恼法国,这跟拜登政府出台的通胀削减法案脱不了干系。这一法案中充满了美国优先的味道,一旦出台之后,众多欧洲的新能源公司,就会成为被收割的对象。现如今,欧洲各国本就遭遇了能源危机,很多公司都陷入了危机之中。而美国作为盟友,不但向欧洲兜售昂贵的天然气和石油,还推出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想把欧洲的公司都搬到美国。为此,作为欧盟的领头羊,法国自然是要站出来,带头反对拜登政府的。 事实上,自从马克龙执政后,法国为了领导欧盟走向独立,就一直在刻意疏远美国,甚至还多次不看拜登政府的脸色,公开叫板美国。其次,这也说明了在疏远中法关系后,马克龙终于感到了后悔,想要采取一个积极的态度来弥补。要知道,自从两国建交后,法国同中国的关系就一直很好。然而,近年来,法国为了配合美国的政策,各种对华脱钩声,可以说是不绝于耳。在这种舆论之下,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量,确实也出现过短暂的下滑。 可这种下滑,损害的可不仅仅只有中国的利益,欧盟在其中损失也不小。所以说,如果法国要想带领欧盟走出困境的话,那马克龙就离不开中国。此外,如今全球局势瞬息万变,面对单边主义,法国也需要来找中国抱团取暖。近年来,美国为了维护自身霸权,重塑单极格局,不断地在国际关系中,展现出霸道的一面,煽动区域间的矛盾,造成了国际社会的动荡。在这一恶劣的国际形势下,法国必须坚定其战略自主权,同中国共同努力,制止单方面和霸凌的行为,才能促进中欧之间的合作,实现世界的稳定。【三土】

3 years ago

美國引發眾怒,歐日韓加齊聲抱怨後,英國也抗議:搞貿易保護主義

美国通货膨胀指数创历史新高后,为了缓和这种状况,拜登政权拿出《通胀削减法案》,打着“清洁能源支援”的旗号进行环境保护,拿出3690亿美元实施所谓的“绿色补助金计划” 电动汽车代表了这个行业的未来,美国又市场巨大,白宫这一支持不公平竞争的举动,立刻激怒了盟友。 事实上,美国的通货膨胀法案已经引起了众怒,在欧日韩齐声抱怨之后,英国最近也受不了了,提出了抗议。 据参考消息,今年8月,美国公布《通胀削减法案》,对绿色技术实行免税优惠后,欧盟、日本、韩国、加拿大一致反对,指出美方行为违反世贸组织规则,而美国“铁杆盟友”英国 但是,最近英国方面受不了了。 英国国际贸易大臣巴特诺赫已致函美国贸易代表戴齐,抗议美方的绿色补贴计划是贸易保护主义,将打击英国电动车相关行业。 据观察,美国的这些盟友也是汽车生产巨头,德国、法国、日本、韩国、英国等都有自己的知名汽车品牌,但电动汽车潜在市场巨大,原本大家都打算在美国市场这块蛋糕上画上一笔这样的结果是欧日韩加英所无法承受的。 欧盟首先表示不满,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德国总理肖尔茨达成协议后,代表欧盟前往华盛顿“寻求公平”。 结果,美方不给面子,称该法案不能再修改了,拜登也表示“美方不会就此道歉”。 在这种背景下,欧盟打算最糟糕的——与美方采取同样的措施,补助自己的企业。 简单地说,就是有可能和美方进行贸易战。 随后,日本也发声表示,美方的举动使日本企业在北美市场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与日美合作建立灵活供应链的目标不相符”。 警告美方,电动汽车税收优惠政策可能会阻碍日本进一步对美投资,最终影响美国的就业环境。 “最听美国话”的日本也觉得拜登政权不地道。 据来自首尔的消息,韩国也派遣代表团,就“韩国系电动汽车受到歧视的问题”与美方进行讨论,以谋求自己的利益。 与此同时,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表示,将密切关注美方是否有“改善”动作,与欧洲同行保持接触,确保大家共同努力。 然后,英国,在最后的表达中,来了,伦敦觉得够美国方面的面子了。 其次,像美国这样的举动,对英国这个老牌汽车生产大国来说也是不可接受的。 这样的话,美国的同盟国们就对华盛顿进行了“群发攻击”。 拜登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团结盟友”。…

3 years ago

中方紅線不容挑釁!王毅接到一通電話,布林肯:美不支持“台獨”

据央视新闻报道,12月23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 王毅在通话中表示,双方团队按照两国元首共识开展了一系列接触,总的看是有益的。但必须指出的是,美方不能一边要对话,一边搞遏制;一边谈合作,一边捅刀子。这不是合理竞争,而是无理打压;不是管控分歧,而是激化矛盾,实际上还是搞单边霸凌的老套路。这在中国过去就行不通,今后更行不通。中方将继续坚决捍卫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美方必须重视中方正当关切,停止遏制打压中国发展,尤其不能以“切香肠”方式不断挑战中方的红线。 王毅还表示,新年应有新气象,两国和世界人民都普遍希望中美关系止跌回升,零和思维只会导致两个大国相互消耗、迎头碰撞。孰是孰非,一目了然。何去何从,事在人为。双方要按照两国元首指明的方向,探索中美两个大国的正确相处之道,为两国人民福祉和世界和平稳定作出应尽努力。 对于王毅的表态,布林肯回应称,美方愿同中方探讨两国关系指导原则,负责任管理美中关系,在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合作。此外,布林肯还重申,美方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湾“独立”。 不过,外界注意到,就在北京时间12月24日,美国“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通过成法。其中包含为台提供“军事融资”、加速对台售武等内容。对此,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指出,这表明美国内有一股势力挺台遏华贼心不死,企图在军事上武装支持“台独”分裂势力,为其“递刀子”、“送枪炮”,鼓动两岸对抗,在台海拱火,把台海推向战争边缘,将台湾民众推向生灵涂炭的境地。我们正告美方一些人,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美方一些人应立即纠正在台湾问题上错误言行,回到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正确道路上来。

3 years ago

美國小算盤不要打太響,中國不接受胡蘿卜加大棒,務實對華是上策

如今美俄之间的紧张氛围是肉眼可见,而且从普京的种种行为上来说,称之为大战一触即发也毫不为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前脚提点土耳其,后脚又打电话给中国就十分引人注目了,美国打的是什么主意? 按照美国国务院的说法,这次通电话主要谈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维护中美关系的必要性,双方有必要保持顺畅的沟通;另一个则是俄乌局势的相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电话是布林肯主动打的。结合最近局势,很明显布林肯是为中俄合作而来的。 就在最近,中俄的动作着实有点重磅,就比如中俄海军联合演习,虽然这是中俄惯例演习,可在美国人的心里这是中俄联合抗美,以及对美国的军事威慑。再比如,俄罗斯二号人物梅德韦杰夫突然访问中国,与中国保持了高效的合作沟通,在当前的局势下,美国怎么可能坐得住。 值得一提的是,布林肯最近还给土耳其打了一通电话,从表面上来看,布林肯这通电话是提点土耳其的,因为土耳其依然拒绝为瑞典和芬兰入约签字。12月美国才打包票称一定会让瑞典和芬兰尽快加入北约,结果土耳其这边又卡住了,美国面子挂不住。 不过从布林肯提点的话中,我们其实可以看到,美国已经开始为北约对上俄罗斯做准备了。布林肯对土耳其外长是这么说的“北约团结十分重要,特别是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北约作为一旦俄罗斯全面发起攻击第一个会对上的势力,美国自然要把不稳定因素剔除。 所以,打电话给土耳其为的是“安内”,而打电话给中国则是为了“攘外”,在当今局势下,中俄一旦合作,别说美国了,就是北约来了都不好使,所以在开战前,美国必须要安抚中国,分开中俄,这也就是为什么布林肯上来就拿“中美关系”说事,重点强调中美必须保持沟通顺畅,以及还试图说服中国接受美国视角的“俄乌局势”。 不得不说,美国的小算盘打得不要太响,然而中国可不接受胡萝卜加大棒,美国企图利用最近中美关系缓和来说事,中国却也记得,美国在寻求与中国合作的同时,还屡次挑衅中国,如此一边谈合作,一边捅刀的行为中国可不接受。中国的态度十分明确,正如王毅外长所说,回归务实的对华政策才是真正的上策。 况且,中俄合作归中俄合作,与美国没有什么关系,美方有时间关注中俄合作,不如好好关注中美关系,作为全球两个大国,中美关系关系到世界人民的福祉,希望美国能够发挥一个大国应有的建设性作用。(涂苏)

3 years ago

俄羅斯的分量,中國已看清,“無上限”這個待遇,它或許配不上

中国外长王毅近期发表演讲,同时提到美国和俄罗斯,不过,他对中俄关系少说了一个词,对中美关系强调了一个词,这当中或许暗含,中方对俄罗斯和美国的态度已经发生变化……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 王毅称深化中俄关系,但少了个词 在2022年的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表示,中俄关系坚如磐石,不受干扰挑拨。明年中国将继续深化与俄罗斯的战略互信与互利合作。中国对于俄乌冲突一贯秉持公正立场,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不过,王毅还指出,在未来,中国的经济,仍然与美国和欧洲的市场与技术密切相关。中国将努力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正轨……王毅强调,事实一再证明,中美两国不能“脱钩断链”。中美两国在新形势下,共同利益只会更多,不会更少,双方寻求合作是必须而不是选择。 不得不说,王毅这段话有点意思。因为要注意的是,在中俄关系方面,中方最近有一个很重要的表述:就是“无上限”。但实际上,这个“上限”还是很灵活的,毕竟冲突爆发至今,中国始终没有军援俄罗斯。而且中方今年也提过几次“无上限”的表述。不过,王毅这次的讲话,没有再提中俄关系“无上限”,只是强调中俄还要继续合作。对美国,他也没有强调斗争,而是强调共同利益,中美不能脱钩。 这当中暗含的意思,就是中方有意对俄罗斯降低调门,对美国缓和关系。中方走平衡外交路线的趋势,变得更加明显。而且,王毅提到中俄,又提到中美关系,这显然也是一种平衡,意味着中国不会为了俄罗斯,忽视与美国的关系。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傅聪接受专访 不光中俄,中欧关系也可以“无上限” 对于这种细微但重要的变化,近期,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傅聪大使也有类似的表态。他说,外界不应该过度解读中俄所谓的“无上限”关系。中国几乎和所有国家都建立了伙伴关系,这也包括俄罗斯和欧洲国家……中方很愿意说,中欧关系也是“无上限”的。他这一番话,这也是要降调,要把中俄关系,降到中欧关系的水平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在中美关系恶化的情况下,欧洲成为我国的重要技术来源,对中国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如果中俄不降调,那么中欧之间,就没有办法改变过去两年螺旋式下降的趋势,欧洲有进一步对华经济制裁的可能性。而且,除了欧洲卡着技术的“脖子”之外,中国对欧盟和英国的出口,加起来几乎是对俄罗斯的10倍。相比之下,孰轻孰重就一目了然。 哈尔科夫地区,乌军向俄军开火的同时拍照 实际上,中国和俄罗斯本来就不是“亲兄弟”。国与国之间,本来也不应该有这种概念,说成是“天冷抱团取暖”更恰当。国际关系的本质就是利益交换。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在国际形势的变化下,中方出于维护国家利益的需求,适时调整对外方针,是明智务实的选择。 王毅指出,中俄关系不受挑拨,这是一个重要的表态,但俄罗斯本身也该对中俄关系上点心,不要有非分之想,指望中国支持打仗。设想一下,一旦中国答应军援俄罗斯,势必打破战局平衡,中国与西方关系的关系会大步倒退,这一幕绝对是不符合中国利益的。 中美关系目前虽冷,但无论如何不应该到“闹掰”的地步,保有战略定力十分关键。至于欧洲,那就更是中国需要加强笼络的对象。所以说,中国不会让欧洲在中美之间站队,也不会在欧洲与俄罗斯之间站队。如果真的要站队,也不会站到俄罗斯的一边。中方不再提“无上限”,是因为这可能会让一些国家作出没必要的误读,不符合当下中国的国家利益。

3 years ago

狗都嫌棄!德國外交部長否認與俄羅斯保持“正常關系”的可能性

德国外交部长安娜莱娜·伯博克否认与俄罗斯保持“正常关系”的可能性,俄罗斯对乌克兰进行了全面入侵。据《欧洲真相》报道,她在接受罗马尼亚门户网站Digi24采访时表示了这一点。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与现在的俄罗斯不可能有正常关系。像许多俄罗斯人一样,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和平民主的俄罗斯,不会对邻国构成威胁。但我们不要抱有任何幻想——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同的国家。”德国外交部负责人说。 她强调,只要“残酷的侵略战争和违反国际法的行为”继续下去,西方就会继续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因为“乌克兰也保护欧洲的自由”。“这就是为什么只要有必要,我们就会在她(乌克兰)身边——提供武器、人道主义和财政支持,”部长强调说。

3 years ago

罕見,俄羅斯竟對烏克蘭一名旅長下達通緝令,他犯了啥大事?

12月22日,俄侦查委竟然罕见的对乌克兰的一名旅长下达战犯通缉命令,而被缉拿的对象则是担任乌武装部队第110机械化旅的旅长米科拉·库马克上校。 根据俄罗斯方面公布的信息显示,这名旅长亲自对自己部队下达对一家医院的炮击命令。而这个医院在顿涅茨克州。这一次炮击造成的损害非常严重,包括多名病人和医护人员在内的人员被炸死炸伤。 而根据乌克兰方面的消息显示,这名叫做米科拉·库马克的上校资历很深,早在2014年的顿巴斯战争中,就开始参与作战,而且历经多次惨败。俄乌开战之后,米科拉·库马克先后担任过第53,第72旅的营级指挥官。 之后才升任第110机械化旅旅长。2022年12月5日,库马克被授予了“乌克兰英雄”称号。不过说实话,档但凡被俄罗斯盯上的乌军军官基本不会有好下场,我们这一回看他能撑多久吧。

3 years ago

沒把中國拖下水,西方還是不死心,想讓中國給西方爭取時間?

德国总统对中国喊话,希望中国能劝劝俄罗斯,让俄罗斯结束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看来没把中国拖下水,西方还是不死心。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就一直在向中国施压,动不动就是中国可能帮助俄罗斯绕过制裁,动不动就是中国可能对俄罗斯发起军事援助。为此,美国自己都说没有找到证据的情况下,愣是以中国帮助俄罗斯绕过制裁,而对中国实体发起了一系列制裁!归根结底,西方就是想要逼中国加入反俄制裁行列,不给俄罗斯缓冲空间的同时,破坏中俄之间的友好关系。 西方打的什么算盘,中国自然是一清二楚,所以即便西方威胁不断,中国也始终保持着中立立场,拒绝掺和进俄乌冲突这潭浑水。或许也是看到中国的强硬立场后,西方也是消停了一段时间,在针对俄罗斯发起包括石油限价一类的行动时,西方也都不再认为中国会加入进来,于是就把中国排除在外,卖力拉拢印度等其他选择中立的国家。 本以为看到中国的态度后,西方会就此消停下来,结果现在想想还是不甘心的西方,又想把中国拖下水,让中国对俄罗斯施加影响。西方不断强调,只有中国能劝住俄罗斯,也只有中国能促进俄乌冲突停火!西方的说辞倒是很一致,但是局势不同了,西方虽然说辞没有变,目的却是有些不一样了。 西方现在想让中国对俄罗斯施加影响,想要将中国卷进俄罗斯与西方的对抗局势,这个目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与刚开始不同,西方现在语气不再强硬,而是强调中国跟欧洲的想法是一样的,都是希望俄乌冲突能够结束。西方别以为语气缓和了,跟中国玩玩同理心的游戏,我们就不知道西方想干嘛。 在俄罗斯积极备战,准备来一场大战的时候,西方却让中国劝俄罗斯结束军事行动,只怕是想要利用中国,来给乌克兰和西方争取时间罢了!西方很清楚,即便有西方的支持,乌克兰的实力与俄罗斯也不在一个层面上。而俄罗斯现在动员了30万部队,将越来越先进的武器运往前线,不断对乌克兰军事设施发起袭击,并轰炸乌克兰的关键基础设施。这不仅极大地消耗了乌克兰的军事潜力,还给西方的军事援助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而无论是西方开始给乌克兰提供更先进的武器,还是袭击俄罗斯领土,用克里米亚的安全来威胁俄罗斯,都无法改变俄罗斯要打一场大仗的决心。所以,西方就把主意打到中国头上了,无论是中国的实力,还是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西方都认为中国能影响到俄罗斯,从而给乌克兰和西方一个缓冲时间。 西方的想法是很不错的,中国确实希望俄乌冲突结束,甚至中国不希望全球任何一个地区出现冲突。而欧洲虽然也希望俄乌冲突结束,这样欧洲就不用在俄罗斯的兵锋下战战兢兢。可是,欧洲想要的和平,与中国想要的和平不一样!中国是希望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能真诚地谈一谈,缓和彼此的矛盾并结束冲突。 但是,西方想要的却是俄罗斯在战场上的失败,乌克兰用一场胜利彻底加入西方阵营!西方想要的和平是一方击垮另一方,中国想要的和平是两方友好相处,所以道不同不相为谋。(纸飞机)

3 years ago

美對華發起三輪攻勢,美高官稱中方不會猛烈報覆,他在掩飾什麽?

布林肯访华前夕,美国对华发起三轮攻势,美高官叫嚣中国不会对美发起报复,还称美国在中美关系中“付出的更多”,中方早就有言在先。 胡萝卜加大棒,是美国惯用的霸权式外交手段,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在即,美国再次用起了这一老套的手段,接连对华发起了三轮攻势。 第一,“尼米兹”号航母前出西太,直奔中国。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平台近日公布的消息显示,美军“尼米兹”号航母已经进入西太地区,目前位于关岛附近。接下来预计将继续前行,接班“里根”号,实现在亚太地区的常态化部署。 美国如此急切的将“尼米兹”号派遣到亚太地区,显然是不想削减自己在中国周边的军事存在。此前“尼米兹”号在亚太地区部署时,就曾多次在南海以及台海附近对我国发起过挑衅。如今还未等到“里根”号离开亚太,“尼米兹”号就已经准备赶赴亚太,充分说明美国在我国周边的军事任务部署非常密集。尤其值得我们警惕的是,按照美国近几年几乎每月都会派遣军机或军舰闯入台海的习惯来看,下个月初布林肯访华前后,“尼米兹”号编队中的军舰或军机,很有可能会趁机穿航台海,为其访华行程造势,所以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尼米兹”号以及我国周边其他美军机舰的动向。 第二,美国欲加速将台湾地区打造成“豪猪”。据环球网消息,近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新一财年的“国防授权法案”,其中有大量涉台内容。例如美国计划将在未来的五年时间里,向台湾地区提供价值高达100亿“无偿军援”。此外,美国还将向台湾地区提供至多20亿美元的“军援贷款”。美国如此急切的往台当局手里“塞钱”,其目的就是为了加速武装台当局,从而将台湾打造成“豪猪”,以尽可能的给大陆实现两岸统一制造阻碍。 第三,继续在科技领域围堵打压我国。据《环球时报》消息,近日美国政府再次对我国半导体产业下黑手,将我国36家芯片产业相关的企业纳入“实体清单”。这是继10月中旬那次单边制裁后,美国再一次对我国半导体产业发起的猛攻。不难看出,美国这次是铁了心要像当初封锁我国航空航天领域一样,彻底扼杀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不过美国的图谋并不会得逞,美国现在在半导体对我国用的招数,其实也是当年打击日本半导体产业时所用的伎俩,不过中国不是日本,我们拥有绝对的自主权,更懂得走自主化道路的重要性。 布林肯访华在即,美国却疯狂的围堵打压中国,不仅如此,美国高官近日竟然还公开声称,即使美国针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打压措施,布林肯访华行程也不会有变,中方不会发起猛烈报复。这位美国高官还称,这是因为美国为了实现中美关系再平衡作出了“诸多努力”。 美国高官显然是想要利用媒体抢夺话语权,让外界误以为在推动中美关系的进程中,美国付出的“努力更多”,从而将中美关系无法正常化的锅甩给中国,以掩饰美国的种种对华恶行。不过中美关系的演变,国际社会都看在眼里,佩洛西是在全世界的关注下窜台,这是美国无论如何通过媒体引导舆论都无法改变的基本事实,所以两国关系陷入如今境地的责任在美国。 事后,中国也一直在以负责任的态度处理中美关系,在巴厘岛会晤中,中方也曾强调推动双边关系重回正轨的重要性。而美国方面却一直是说的多,做的少。一边表态要修复中美关系,另一边却又穷尽手段打压中国。所以说到底,在中美关系中,美国一直都是好话说尽,坏事做绝。 中方早前曾多次提醒过美方,对话需要拿出诚意,创造氛围,制造条件。美国不能一边与中国寻求对话,另一边又在对话前挑起事端制造谈判筹码,我们不吃这套。眼下正是美国有求于中国之际,美国应该端正态度,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再以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度与中国对话,更不应该在访华前对我国频频发起攻势,否则即使布林肯访华之行能够成行,中美关系也无法得到实质性改善。面对美国的围堵打压,中方必然会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反制。美国应当清楚,中美关系是对等的双边关系,美国只要敢侵犯我国利益,就必然会为此付出代价。

3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