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地区媒体此前报道,佛光山星云长老于2月份在台湾地区圆寂。他的离世,让海峡两岸民众都感到颇为悲伤。一直以来,星云长老都是两岸统一的坚定支持者和实践者。在他的力促之下,两岸成功进行了多番交流活动。在增进两岸民众了解的同时,也大大增进了两岸民众的感情。据台媒透露,星云长老的毕生夙愿,就是两岸实现统一。虽然他的理想尚未实现,但他为两岸和平所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他圆寂之后,大陆曾计划派遣了吊唁团前去吊唁。遗憾的是,在民进党的阻拦之下,大陆的吊唁团最终未能成功前往台湾地区。民进党连大陆的吊唁团都无法接纳,究竟是在惧怕什么呢? 有心不惧阻拦 虽然民进党阻拦大陆代表团前往台湾地区,但阻拦不了台湾地区民众对统一的强烈渴望。星云长老不在了,但还有千千万万台湾人愿意为两岸统一而付出努力。日前,台湾佛光山住持心保一行人就顺利来到了大陆。对于心保一行人的到来,大陆也是高度重视,热情接待。我国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在与心保住持会面期间,对星云长老的贡献做出了高度的评价,也对他的离世表达了深切的哀悼。 心保住持同时做出承诺称,将竭力完成星云大师的遗愿,大力推动两岸和平事业的发展,助力祖国繁荣复兴。尽管民进党刻意阻碍两岸交流,但两岸统一早已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是拦不住的。民进党与其“掩耳盗铃”,还不如诚心接受。 祖国统一是必然 为什么外界普遍认为两岸终会实现统一呢?最为重要的原因,来源于对大陆实力的信任。台湾地区与大陆相比,差距悬殊。即便有美国等外部势力的干预和帮助,民进党也终究难以实现真正的“独立”。大陆凭借吊打民进党的实力,收回台湾地区将是早晚的事情。 除此之外,民进党的陋习百出,成了台湾地区民众回归祖国的“最佳催化剂”。无论是频频爆出的官员贪污腐败,还是民进党屡屡出错的经济政策,都让台湾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差,让台湾地区民众的生活水平也不断下降。一个无法给民众好生活的政府,是不得人心的,也终将会被民众所厌弃。
据环球网发布的报道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接二连三以莫须有的所谓罪名挑衅中国,肆意诋毁抹黑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以满足美国的政治利益需求,不仅多次造谣中国准备对俄罗斯提供所谓的军事援助,还以此为由非法制裁28家中国企业,更是频繁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大放厥词声称美国所使用的由中国生产制造的起重机可能是用来发挥所谓的“间谍作用”,完全是草木皆兵,荒唐至极。 而且,在中国对美明确警告不准干涉台湾问题并采取强有力的反制措施后,仍旧不知悔改,再次对台军售,释放错误信号,单方面升级台海紧张局势,更是大搞胁迫外交,威逼利诱其他国家针对中国组建所谓的“芯片高墙”,正式启动“芯片禁令”,引起了多国企业的强烈不满。 中美关系 美国这一举动归根结底就是想把半导体技术牢牢掌握在美国自己手中,以图谋霸权,甚至不惜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以及打乱稳定的国际秩序。当下中美关系愈发紧张的关键一直是美方自身的恶性党争以及寻求新冷战的霸权思想,过度沉浸在单边主义的美好幻想中不愿正视当下多极化世界发展潮流,在看待中国问题上,更是戴着有色眼镜。 在此背景下,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向我外交部长秦刚提问道:随着中美两国当下在各种问题上不断扩大的利益分歧,中国如何主动改变这一趋势,使中美关系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行驶?并蓄意颠倒黑白,声称中方是否有考虑到美国的核心利益,显而易见,美国记者的提问赤裸裸暴露出美国傲慢的狂妄姿态,根本没有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只是一味的将问题推卸给中国,却对本国恶意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避而不谈,置若罔闻,是典型的霸权主义行径。 秦刚 对此,秦刚直接摆事实,把话说透,称从前段时间美国大肆炒作,借题发挥的所谓中国无人飞艇偶然事件中,就能看到必然,那就是美国在看待中国问题上,就已经把第一粒纽扣扣错了,对中国的定位和认知出现了严重的偏差,这也是导致当下中美关系愈发紧张的关键。尽管美方一再对外宣称无意寻求与中国冲突,只是所谓的“竞争”,但是事实却是,美国将中国定义为所谓的最大地缘政治挑战和最主要的对手,不惜采用各种手段上演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戏码,这是赤裸裸的恶意对抗,不属于公平竞争的范畴。 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 而美方所谓的给中美关系“加装安全护栏”,实际上就是允许美国可以跳出规则之外遏制打压中国,但是中国却不能对美反击,这样的双标霸行,中国不需要,也办不到。秦刚郑重表示,决定中美关系的不应当是美国歇斯底里的新麦卡锡主义和美国国内政治,而是两国之间的友谊和共同利益,如果美国继续在歪路上狂奔,不及时踩下刹车,毋庸置疑的是,这必将陷入冲突对抗的险境,势必带来极为灾难性的严重后果。中方敦促美方摒弃冷战思维、言行一致,主动承担起一个大国的责任,与中方相向而行,共同推动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
最近的G20外长会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因为各国外长的态度,实际上就是各自国家态度的一种提前表现。所以,包括中国外长秦刚在内的各国外长的行动和发言,就成为了不少人关注的重点内容。而分别作为两个大国的外长,中国外长秦刚和印度外长苏杰生也进行了一次时长在45分钟左右的会谈。并且,苏杰生在会谈后还主动表示,在中印外长45分钟的会谈中,中印边境问题占了相当高的比重。 从双方会谈后公开的内容上来看,中方的态度还是很和善的,基本上都在希望中印两国能够合作共赢。而印度方面的态度就比较恶劣了。不断拿着中印边境说事儿,要求中方在中印边境问题上让步,以此作为和印度合作的“诚意”。 而早在G20外长会召开前夕,根据《铸币报》、《周日卫报》等印度媒体的报道,印度外长苏杰生就已经表示要在G20外长会上对中国外长秦刚就中印边境争端问题“释放强烈信息”。苏杰生的意思是“边境不和平,中印关系就不会正常”。看来,在此次这场45分钟的中印外长会谈中,苏杰生拿着中印边境问题大做文章了。 国内很多人对于印度的这种行为模式完全没看懂,因为无论是从国力还是从军力上来看,中印合作给印度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中印竞争甚至对抗给印度所带来的好处。特别是在中国不断对印度释放善意,希望中印两国能够携手合作共同发展的情况下,印度的这些反常行为就显得更加不可理喻了。但实际上,印度打的是另一手算盘。 近日,印度《欧亚时报》就刊文表示,称印度作为一个外交超级大国,不仅能够调停俄乌冲突问题和伊朗-以色列的紧张关系,还能够调停中国台海问题,给中国带来和平。 印媒认为,在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如果仅用军事能力来评价的话,那么到2023年,美国仍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不过,虽然美国拥有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军事实力,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却没有在战争中赢得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胜利。从越南战争到阿富汗战争,美国最终都没有赢得战前所想要达成的状态,美军并没有为美国真正解决问题。而印度作为一直新兴的力量,完全能够代替美国调解诸多国际问题,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国家带来和平。 从这点上来看,印度的野心是不小的。印度不仅希望能够获得比中国更大的国际影响力,甚至还想取代美国在部分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而目前在中印边境问题上,印度认为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中国正在集中主要精力解决台海问题,印度认为这是自己在中印边境问题上夺取“优势”的重要机会。 印度政府实际上十分清楚自己在中印边境问题上提出的很多单方面要求是非常不合理的,但熟悉印度外交谈判,或者和印度人做过外贸交易的读者朋友们应该都清楚,这就是印度人的谈判风格——先不顾实际客观条件提出一些完全不可能被对方接受的条件,然后再通过不厌其烦的“磨”来逼对方就范。 印度政府认为,台海问题是目前中国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中国会在台海问题上投入大量的国力和军力,因此,中国不敢在中印边境问题上轻启战端,让自己陷入到“两线作战”的境况中,而这,就是印度方面最大的依仗。 当然,印度方面频繁炒作中印边境问题的原因还有不少。从整体层面上来看,时间拖得越久,印度在中印边境上的优势就越小。在几年前中印边境冲突爆发后,解放军在短时间内就大幅提升了西部战区的军力。西部战区空军大量航空兵换装了歼-16等先进战斗机、西部战区陆军则将原本装备的“铁脑袋”升级成了99A型主战坦克,并在中印边境附近建立起了强大的常态化巡逻机制。 因此,印度方面认为,如果现在用和平手段和中国缓和中印边境态势,那么等到几年后,等中国回过神之后,印度在中印边境问题上就不再占有优势。所以,不如趁现在自己还占点优势的时候主动在中印边境问题上要挟中国。 所以,在中印边境问题上,我们要做好最坏的准备。 什么叫做“最坏的准备”?也就是印度很可能会选择“趁火打劫”,不仅当下选择继续炒作中印边境问题,而且还在中国解决台海问题期间趁机在中印边境问题上发难。换言之,我们要做好“两线作战”的准备。 而近日,就在印度在边境问题上继续叫嚣时,解放军的一路人马,专门去了印度。应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印度国防部邀请,中国国防部工作组应邀参加在印度新德里举办的上合组织成员国国防部国际军事合作部门会议,就本年度上合组织框架下防务交流合作与各方交换意见。 这是我们再次对印度释放的一个善意,毕竟目前大家都在上合组织内部,大家还有很多共同目标需要去完成。虽然印度军方内部还有不少人希望通过炒作中印边境问题为自己赢取更多的利益。但是通过上合组织框架下的防务交流,能够最大化避免中印两军在某些事情上发生不必要的误判。 当然,“礼”我们送到了,“兵”我们也得准备好。从过往的经验上来看,仅靠我们单方面的善意是解决不了中印边境问题的。只有我们自己的实力够强,拳头够硬,印度才会在中印边境问题上展现出应有的诚意来。所以,接下来我们还需要继续不断加强西部边境上的军力建设,为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做好足够的准备。
对于每个国家来说,石油都是一种相当重要的资源,对于我国来说,同样也是如此,我国其实发现了很多的石油产地,但是石油这个东西你用完就没有了,加上我国的石油消耗量那么大,如果只是单纯的用自己的,那么很快我们的石油就会被用完。 到时候就会陷入到被动的环境中,显然这是我们所不愿意见到的,因此我国每年还是会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石油,当然合作的国家其实有很多。终于轮到加拿大抗议了!我国霸气拒绝,如今他们怎么样了? 加拿大就是我国石油进口中的一个国家,但是我们和加拿大之间,大家也都是知道的,我国就限制了从加拿大进口商品,石油就在其中,对于我们来说影响并不大,因为我国很早就开始建设各种跨国铁路了。 为的就是石油进口多元化,而且我国近几年也加大从俄罗斯的进口力度,所以整体上对于我们来说,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但是对于加拿大来说就不一样了,因为我们占加拿大的石油出口比例是相对高的。 所以加拿大方面就发出了抗议,但是那又有什么用呢?一点诚意都没有,所以他们的石油也就被滞留在了自己国家中,当然到了现在其实已经卖出去了,毕竟石油其实是相对紧缺的货,只是对于加拿大来说,这个出口变得更加的麻烦了。 因为之前只需要出售给中国就够了,如今需要出售到多个国家,自然就会相对麻烦很多,贸易这个东西就是如此。而对于我们来说,这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因为进口多元化,整个石油来源就会更加的安全,除了从俄罗斯进口,我国也打通了马六甲海峡,所以不管是陆地还是海上如今都已经相对通畅了。
中国人能做的最中国的事情是什么?显然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比如喝开水在中国是趋势,而我们这种行为会让很多西方人惊讶。 在美版知乎上就有这样的提问:中国人做得最中国的事是什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哪些我们日常的生活习惯动作会让老外们惊讶。 一位叫贝拉的美国人觉得中国人做得最“中国事”就是把非普通话方言作为第一语言。 他说道:作为美国人,在美国有很多说外语的人,他们把英语作为母语来学习,美国人都像被要求了说英语一样。然而,我很惊讶地发现中国是不同的。是的,虽然普通话是大众语言,但仍有数百种方言广为使用,尤其是在老年人中。虽然现在的年轻人主要讲普通话,但我认为我那些讲方言的中国朋友比那些不讲方言的人更像传统的中国人。当我听到我的中国朋友在他们之间说非普通话方言,或者和家人通电话时,我总是会对保持这种传统表示敬意,即使是在说普通话的压力下。这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和非常本地化的。 这条回答在美版知乎上获得大量点赞,倒是让我们真的很意外,没想到我们说的方言,在美国竟然如此让他们惊讶。 还有一位叫斯诺的外国人说道:我注意到三件事,第一件事一些年长的中国人,提着一只鸟在笼子里走;第二件事,一群人在公众观看的情况下下棋;第三件事是一群高级女性,在黄昏下的广场上跳舞。并且他还分享了照片。 一位叫弗兰克的外国人觉得中国人做的最中国的事情是,走到哪里都要吃中国菜。他说道:我注意到一些在法国旅游的中国人,在法国毫无疑问有世界上最好的食物,但我注意到中国人他们更会吃他们熟悉的食物,即使他们在法国大肆购物,奢侈品、香奈儿,似乎也不会欣赏我们的食物。 一位叫德雷克的外国人说道:有没有人注意过中国人是怎么蹲的?当你第一次到达中国时,这个动作非常引人注目,你可以开玩笑说看起来每个人都准备好去厕所里了……但是当你开始这样蹲下时,你会感觉棒极了,非常适合背部舒缓。 还有一条匿名的回答,他说道:我觉得是发红包,我的欧洲朋友永远无法理解这背后的乐趣。它已经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会在假期、有值得庆祝的事情、需要别人帮忙、向某人表示感谢、在群聊中获得关注、娱乐甚至无缘无故时发送红包。 一位叫康斯坦丁的外国人觉得中国人做的最中国的事情是煮一条多汁的鱼,他说道:这条鱼留下了数以千计锋利的小骨头在其中,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因此谁吃这条鱼都被迫花一半时间在嘴里挑刺,吐出像剃须刀片一样锋利的鱼刺。在忍受了一个小时的可怕痛苦之后,你可能会去医院,你可能会为他们的生命感到恐慌。 还有一位中国网友分享了一个让外国人惊讶的习惯,他说道:我的外国朋友总是对我这么早起床做早餐感到惊讶。在他们看来,早餐是几片面包、一个煎鸡蛋和一杯牛奶。但对我来说,我需要煎一个鸡蛋,煎几片培根,炒一些蔬菜。然后我在锅里放点水,把所有的食物都煮开,然后把面条放进去。我称之为早餐,我的朋友称之为晚餐。 还有外国人觉得中国人拍照时比V的动作很奇怪,觉得这是中国人做的最中国的事情。 好啦!现在我们看完这些外国人的说法,有让你惊讶好奇的回答吗?欢迎留言讨论哦。
中国是全球稀土储量最高的国家,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越南则是凭借着2200万吨的稀土储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稀土储量国,然而越南却一直守着这座金山不开采,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全球稀土储量 稀土作为一组典型的金属元素是非常珍贵的,这不仅是因为它储量稀少且不可再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一直有着“工业味精”“新材料之母”的称号,是全球工业发展的关键资源,常用于尖端科技领域和军工领域。 例如美国的“爱国者”导弹,它的制导系统中使用了约3公斤多的钐钴磁体和钕铁硼磁体,用于电子束聚焦,才能够精确拦截来袭导弹。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稀土资源总储量约为1.25亿吨,中国稀土资源储量世界第一,达到了4400万吨,越南稀土资源储量居于世界第二,为2200万吨。 而和越南稀土储量不成正比的是开采量,2021年稀土的开采总产量为28万吨,单单我国就占了 16.8万吨,作为稀土储量第二的越南,产量却仅为400吨,差了不是一点半点。那稀土资源作为军工领域的必备材料,相当于隐形的金山。 越南为何不开采稀土 其实这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是越南不具备深加工技术,越南的工业发展速度较慢,发展到现在,也只能达到我国30年前沿海城市的水平,工业的加工和应用在世界上仍处于初级阶段。 再加上设备也比较落后,自然无法大力开采稀土资源,这也是越南企业将稀土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的最大障碍。 最后就是稀土矿的差异。稀土其实分为了重稀土和轻稀土,重稀土是十分珍贵的,我们常用的稀土也基本上为重稀土,而轻稀土的开采十分困难,开采之后还需要处理钍等放射性元素,投资金额会比重稀土更高一些,因此,也被业内人士称为假稀土。 而越南就属于轻稀土元素,在应用范围方面十分有限,由于价值还没有被很好的开发,多是被闲置或当做废物丢弃。不过,轻稀土毕竟也占了个稀土的名头,一旦作用开发出来,也是十分珍贵的。 越南为何不发展稀土开采技术 首先就是稀土技术具有保密性。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稀土资源的开发,越南也曾和日韩以及西方国家合作开采,但是稀土的开采以及提纯等技术都是本国机密,并不愿意将技术教给越南,所以越南也一直无法提高本国的稀土开采技术。 其次就是机制和政策问题。越南政府为避免稀土资源浪费,对稀土资源生产行业制定了一系列标准,从而规范稀土资源行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但是这些标准也仅停留在了规划层面,缺乏具体的机制和政策。 特别是关于稀土的国际研究和合作,所以越南稀土资源的开采也一直受到种种限制,越南为何守着2200万吨的金山不开采,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原因了。
蒙方是我们的陆上邻国,这些多年以来我们两国一直保持着和平共处的外交关系以及优势互补的发展战略。 现在我国和蒙方的关系现在也出现了裂缝,起因就在于蒙方单方面毁约,减少了对我国煤炭的供应。 其实世界上拥有丰富煤炭储量的国家并不少,我国当初之所以会选择蒙方主要就是因为距离比较近,运输更方便。 而现在蒙方毁诺了,减少对华煤炭供应,我国就就开始选择加大在澳大利亚的煤炭进口量。谁知澳方竟然趁火打劫,公然涨价,每吨煤炭的价格高达三千元。 煤炭是重要的能源资源,我国虽然也有一定的煤炭储备量,但是根本就供不应求。这些年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工业。 煤炭是工业的粮食,只有源源不断的煤炭供应,工业发展才会更顺利。 不管是冶金工业、机械工业还是轻纺工业、食品工业都离不开煤炭的作用。 除此之外煤炭还可以用来发电,虽然我国已经有了水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但火力发电依然是主流。 另外我国还存在一部分地区是使用煤炭取暖的,这是生活用煤。 学过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蒸汽机的发明,它的主要动力也是煤炭。可见不管是工业上还是生活上,我国对煤炭的需求量都是非常大的。 蒙方国土辽阔,地广人稀,国家蕴藏着大量的自然资源。不过蒙方的工业发展水平是非常低的,很多地区还是以畜牧业为主。 蒙方的资源正好可以满足我国的需求,这样对于蒙方来说就可以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国内经济发展就会增速。 而对于我国来说充足的资源供应自然就能使工业发展更快、水平更高。 不仅是煤炭,我国的矿产资源也是从蒙方进口的。在意识到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如此之大后,蒙方便向我国提出请求,希望我国能进口煤炭。 蒙方的煤炭在国内大量囤积,没有销路,简直是对资源的浪费。为了解决蒙方的困扰,我国这才决定从蒙方进口煤炭。 我国是很有大国风范的,为了彻底帮助蒙方,还修建了蒙方通向我国的运输铁路。就这样在我国的帮扶下,蒙方获得了不少利益。 其实刚开始蒙方与我国的关系并没有那么融洽,后来领导换届,才开始一步步加强与我国的联系。 而现在蒙方国内出现了大面积腐败,领导人对煤炭行业进行了大清洗,也趁机撕毁了与我国的协议。 这是蒙方内部问题,与我国丝毫没有关系,但是最终承担后果的却是我国,真是令人气愤。不仅如此,蒙方还提高了对我国煤炭的出口价格,直接翻了一倍。 这并不是蒙方第一次这么做,在二〇一三年就出现过类似的事件。…
据韩国卫生部门消息,韩国从3月1日起取消了自中国入境人员入境后的核酸检测义务,中国旅客抵达机场也不再仅限定为仁川国际机场,韩国的釜山和济州等地往返中国的直航航班也恢复运营。但出发前凭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才能登机的要求,还将持续到3月10日。在韩国取消了对中国游客的限制以后,中韩关系预计也会随之恢复,但这对于韩国而言的意义绝不那么简单! 近期,韩国的对华态度突然风向大变,从美国主导的反华阵营最前线中快速后退。日前,韩国单方面宣布取消对中国旅客入境的限制措施,并且开始恢复办理赴韩中国公民的短期签证办理。作为回应,中方也做出相应的决定,从而让中韩这场因防疫政策引起的争端落下帷幕。 韩国在反华浪潮中“急流勇退”的原因,该国旅游及其相关行业因此遭受重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素。更重要的是,据韩联社报道,韩国相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国半导体产品1月份出口总额为131亿美元,同比减少了33.2%。受全球经济低迷和半导体行业持续不振等因素的影响,韩国半导体产品出口已从去年7月份开始就连续减少。 韩国芯片出口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除了国际经济衰退造成的半导体产品需求量暴跌等因素外,中韩关系的恶化,也是韩国芯片出口锐减的一大主要因素。要知道,韩国生产的半导体产品中,有约60%销往中国。中韩关系的稳定与否,实际上已经成为决定韩国半导体行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随着中韩关系的持续恶化,韩国对华贸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截至目前为止,韩国对华贸易已连续数月出现巨额逆差,其中就包括芯片对华出口减少。所以,维护中韩合作关系,对韩国芯片及其他商品对华出口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这也就是韩国不得不主动在相关问题上对中国服软的一大因素。 另外,韩国作为美国在东亚地区主要盟友之一,美国影响因素的存在,是中韩关系出现恶化的罪魁祸首。而在中美紧张关系不断加剧的当下,韩国急于提升自身的对美军事合作关系,这就意味着该国必须在中美之间选择站队美国,成为了美国打压中国的帮凶。 因此,美国要求韩国参与其旨在遏制中国的芯片出口管制联盟,其用意实际上已昭然若揭,就是在存心毁掉韩国半导体行业的前程。众所周知,美国政府近期满世界搞芯片联盟,旨在联合盟友对中国实施半导体产品以及制造设备出口管制。美国希望借此阻缓中国科技发展的脚步,只是一部分因素。更重要的是,美国企图将国际半导体供应链的主导权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以形成垄断局面。 这样一来,美国今后就可以凭借手中的半导体产品主导权,用于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新兴国家、甚至包括韩国在内的盟友进行卡脖子。韩国作为世界上主要的半导体生产和出口大国之一,其拥有的庞大研发和生产能力,自然就成为了美国重点“照顾”的对象。 鉴于韩国半导体行业对中国市场已形成严重依赖,一旦听信美国的鼓动参与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政策,势必会对其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在国际半导体市场不断萎缩的背景下,一旦失去中国市场,对韩国半导体及其相关行业而言,就是一场致命的打击。 所以说,韩国出于维持中国芯片市场份额的考虑,其在参与美国芯片联盟问题上,一直都持谨慎态度。但对韩国而言,即便拒绝参与美国的对华芯片出口管制,但如果任由中韩关系持续恶化,结果也有可能会给其本来就陷于困境的半导体行业雪上加霜。 由此可见,韩国在这敏感时刻主动向中方做出妥协,不只是为了挽救其岌岌可危的旅游业那么简单。实际上,韩国半导体产品出口锐减,才是首尔当局急于向中方求和的主要因素。毕竟,与中国经济脱钩,对韩国而言,受到伤害的不只是旅游和半导体行业,该国的其他商品对华出口、以及产业原材料供应估计都会出现大问题。
隨著近年來中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美國將中國當成了十分重要的競爭對手,積極以各種極端對華手段對中國進行打壓,進而鞏固自己的國際霸權地位不受影響。早在2021年11月美國總統拜登就公布了一項基礎設施建設法案,總價值達到1.2萬億美元。 當初拜登在這項法案得到批准的時候還發表講話,聲稱這項法案能夠讓美國在21世界和中國的經濟競爭中獲得最終的勝利。這項法案的規定中提到,後續美國聯邦政府將會提供1100億美元的投資用於橋樑以及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此外還會有660億美元投資到客運以及貨運鐵路。同時還會提供大量投資用於改善供水系統等等。 儘管這一系列規定充分展現出拜登政府藉此完善美國基礎設施建設的決心,但此前英國《金融時報》在報導中強調,此前有相關產業的高層透露消息,認為拜登政府想要藉助這項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來鞏固自己的國際地位面臨著十分嚴重的問題,勞動力短缺的情況無法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解決。 報導指出,長期以來美國一直不鼓勵美國民眾參與基礎設施建設,過去幾十年裡始終堅持工程外包。正因此很多建築公司都就此發出強烈警告,認為美國拜登政府公布的這項基礎設施建設和如今的勞動力市場出現了十分嚴重的衝突。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想要滿足勞動力層面的需求,那麼在以往招聘的基礎上還需要額外招聘的工人人數達到了54.6萬人,2022年美國建築行業空缺的職位達到39.1萬,這種情況進一步展現出人員短缺的極端情況。為了改變當前的不利局勢,美國建築公司曾經選擇對工人的工資作出一定的提升,但是絕大部分建築公司依然無法招聘到足夠數量的工人。 為了解決這種情況,曾有部分美國建築公司希望能夠推動移民政策改革,從而獲得更多的勞動力。不過分析人士強調這項建議很難得到批准,最終有很大概率會落空,這也意味著美國勞動力短缺的情況無法得到迅速解決,拜登政府提出的用於和中國進行對抗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也無法進一步推進。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相關人士認為這意味著中國如今不僅在高新科技等領域的整體實力迅速增強,在勞動力等方面相較於美國也有著十分明顯的優勢。
據《參考消息》報導,在印度班加羅爾舉行的G20財政會議上,有外媒說,美國財長耶倫帶著簡單的指令參會,即要求二十國集團財長「必須強烈譴責俄羅斯在烏特別軍事行動,必須擁護美國對俄制裁規則」。 其實,不只是美國,日本和歐洲等反俄國家,也都希望將此次二十國集團財長會議,變成打壓俄羅斯的表演舞台。不過,作為此次會議輪值國的印度,顯然不願意遵循美國的指令反對俄羅斯。為此,印度官員表示,二十國集團會議不是政治會議,而是討論經濟問題的會議。 印度官員做出這樣的表態,就是在婉轉地拒絕執行美國相關的反俄指令,這雖說不是在明顯打臉美國,但也足以讓參會的耶倫感到尷尬。其實也難怪,因為在拒絕反俄這方面上,印度在二十國集團中並不孤單。至少,中國和東南亞各國都不同意將此次財長政治化,更不允許讓這種討論世界經濟發展的場合,變成反俄國家的表演舞台。 印度不願意跟風西方反俄,是因為它不願意看到這種重要場合,變成反俄國家的「主場」,讓它作為東道主的風頭被掩蓋。另外,印度打心眼裡不願意得罪俄羅斯,當中因素除了該國在軍事裝備方面依賴俄羅斯供應之外,更重要的是,印度是西方挑起這場對俄混合戰爭中的最主要受益者之一。 眾所周知,自俄烏衝突爆發之後,印度以強硬的姿態頂住西方的巨大壓力,堅持在能源、外交和軍貿等領域上與俄羅斯維持合作。為此,印度在這一年多來,從俄羅斯進口比前年同期高出數十倍的價格打折石油產品。印度此舉,在滿足自身能源需求的同時,也將多餘的石油加工提煉成汽油和柴油等產品,大量出口至美歐等反俄國家,從中賺取豐厚的利潤。 為了展示印度拒絕跟風反俄的決心,新德里不久前還給了俄羅斯軍火商一份價值超過24億美元的訂單,其中就包括購買米格-29和蘇-30MKI戰鬥機的合同。所以說,美國及其附庸企圖利用二十國集團財長會議作為其反俄主場,遭到印方的反對也是一種必然結果。 要知道,尼泊爾是一個被印度堵住出海口、並在經濟和貿易方面嚴重依賴印度的小國。所以,印度因為一直將尼泊爾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因此非常重視與尼泊爾的外交關係。而美國近期瞄上了尼泊爾,該國副國務卿紐蘭和國際開發署署長鮑爾先後訪問尼泊爾,為其帶去包括經濟援助和投資在內的諸多紅利。按照俄媒的說法就是,華盛頓正試圖讓尼泊爾遠離新德里。 美國這時候加大對尼泊爾的拉攏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存心要讓印度「感到痛苦」。畢竟,尼泊爾近年來不斷深化與中國在外交和經貿等領域上的合作關係,就已經讓印度「醋意大發」。現在又來了另一個對手美國,這是要直接將印度這塊「勢力範圍」強行奪走的意味。 在印度拒絕參與美國反俄聯盟的背景下,華盛頓這時候對印度進行捅刀,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對其拒絕參與反俄行動的一種「懲罰」。不過,對新德里而言,美國這點小伎倆,是很難改變印度在俄烏衝突中所持立場的。畢竟,相比於尼泊爾,俄羅斯給印度帶來的戰略和經濟利益更多。更何況,尼泊爾是印度搬不走的鄰居,美國再怎麼折騰,也難以讓這個國家徹底擺脫對印度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