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大快人心!美制裁中企欲逼迫中國選邊站,中方直接打出“兩連擊”

美国为了针对中国,通过制裁手段逼迫中国选边站。没想到中国不吃这一套,对着美国一连直接打出“两连击”,可谓是大快人心。 1月30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被问及,美国政府掌握的证据显示部分中国企业可能向俄罗斯提供了非致命性军事或经济援助用于俄乌冲突,美政府也已就此质询中方,以确定中方是否知情,中方如何评论。对此,毛宁做出了一番振聋发聩的回应。其中有两大信息最为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毛宁指出美国是乌克兰危机的始作俑者和最大推手,持续向乌输送重型武器和攻击性武器,不断抬升冲突“长度”和“烈度”。 第二,毛宁喊话美方,如果美方真心希望危机早日结束,真的在意乌克兰人民的生命安全,就应当停止输送武器、发“战争财”,以负责任方式推动局势尽快降温,为当事方和平谈判创造必要环境和条件。 中方在外交渠道,将美国的所作所为简单列了出来,这对于一直在俄乌冲突当中,以“正义”立场自居的美国而言,不啻于重重的“两连击”,可谓是颜面扫地。但美国要怪也只能怪自己咎由自取,我们刚才提到,外交部方面做出这样的评论,是在被问及如何评论美国政府掌握证据,显示中国有部分企业可能向俄罗斯提供了非致命性的军事或经济援助云云的情况下做出的回应。 如果大家仔细注意一下,就会发现美方的说法本来就很奇怪。首先,美国政府掌握了证据显示,中国企业可能援助了俄罗斯,既然美方掌握了证据,那么中国的企业要么就是援助了,要么就是没有援助,何来“可能”援助一说?所以事实上,美国政府很大可能是在“放空炮”,根本就没有掌握切实证据证明中国援助了俄罗斯。再者,美国政府说的很好听,声称已经就此质询中方,以确定中方是否知情,仿佛美国很讲道理,掌握了证据还是选择和中方展开对话,但事实上,近期美国政府已经以支持“瓦格纳”集团为由,制裁了中国一家航天企业。 我们这么一剖析,相信大家就能看得出来,美国对中国做出了多么过分的事情,在根本没有实质性证据的前提下,美国就贸然指责中国企业为俄罗斯提供了支持不说,还对中国科技企业发起制裁。然而事实上,中方已经屡次强调自己是恪守客观中立立场,不会援助俄乌任何一方,所以美方的行径,不仅仅是无理取闹,更是对中国的构陷和抹黑。 而往深层次来思考,美国这么做,无非就是出于两大目的,第一,通过制裁中企,意图逼迫中国在美西方和俄罗斯之间选边站,美国很清楚中国其实是坚守客观中立立场的,但是美西方希望中国能够站在自己这边,否则美西方现在恐怕已经没有把握能帮助战胜俄罗斯,所以使出这种手段;第二,以俄乌冲突为由,遏制中国科技产业,尤其是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毕竟中国航天领域的发展有目共睹,“天宫”空间站堪称本世纪至今最令人瞩目的航天领域成就之一。 美方出于私心,假托俄乌冲突的名义,诬陷、栽赃中国,进而对中国采取行动,这个手段,已经可以说是比较“下作”的了。在这种情况下,中方当然不会再客气,索性在外交场合,对美直接打出“两连击”,将美国制造俄乌冲突,并持续拱火,借此大发战争财,令欧洲局势与和平渐行渐远的战争贩子本质昭然于世。 这样的反制,不仅有效展示出俄乌冲突一切危机的始作俑者,更能够让美国围绕俄乌冲突的所谓“正义”立场荡然无存,有助于启发国际社会,要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首先就要摆脱借俄乌冲突大发战争财的美国,可谓是大快人心。  

3 years ago

​一個讓美國紮心的數據出來了!

作者:纵横十 来源:种花城(ID:hqsycn) 根据媒体报道,2022年中美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约7600亿美元。 这是一个让美国挺扎心的数据。 ▲拜登 视频截图 要知道美国自2018年来,一直大打贸易战,想逆转美中贸易逆差,想摆脱中国供应链; 拜登上台后,明知90%以上的关税成本由美国消费者承担,严重伤害着美国人,但依旧不肯取消关税; 甚至,拜登还大力推进“购买美国货”和《通胀削减法案》等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大搞“脱钩”,以减少对华依赖。 但现实却严重打脸,来看自2018以来的中美贸易数据: 2018 - 6335.19亿美元; 2019 - 5415.60亿美元; 2020 - 5869.79亿美元; 2021 -…

3 years ago

誰也沒有想到,美國的“臉皮”竟然如此之厚,竟公開表示美國正面臨中國“步步緊逼的挑戰”

谁也没有想到,美国的“脸皮”竟然如此之厚,近日竟公开表示美国正面临中国“步步紧逼的挑战”。据美国方面有关报道,既然你,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希克斯公开表示,美国现在正面临的“步步紧逼的挑战”就是中国,中方是全球唯一一个既有意愿,又有资源和手段来重塑国际秩序的战略竞争对手。 不得不说,希克斯这番话,明眼人都看出是在倒打一耙,任何尊重事实的人都不得不承认,近年来,一直在步步紧逼,挑起恶性竞争甚至是恶意围堵,不断发起贸易战、科技战、军事调训,甚至是直接动用国家力量针对他国企业的人,就是美国自己。现在的美国,动不动就要拿所谓的“重塑国际秩序”说事,但事实是,美国才是世界和平稳定秩序的最大破坏者,甚至就连世贸组织做出的裁决,美国都可以不遵守,美国又有什么脸来说其他国家破坏了国际秩序? 当然,对于美国来说,所谓的“国际秩序”其实就是西方统治全世界、剥削全世界的那一套霸权主义体系,所以美国才会如此担心我们对西方的这一套构成挑战,若是美西方口中的“国际秩序”是真正符合全人类对未来美好生活愿景的,就根本就不会有任何阻力,现在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网友:应该彻底揭露美帝国的“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的丑恶嘴脸!

3 years ago

美企可以做的事,中國企業不行?中國又一家科技公司,被美國制裁

  俄乌冲突这么长时间,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星链”卫星系统,一直在帮助乌克兰获取军事情报。在去年因为资金不到位,马斯克甚至差点和拜登撕破脸。可就在日前,美国却以相同的行为,为理由,向我国又一家科技公司下手进行制裁。 从美国国务院和财政部的公告显示,针对我国一家商业卫星公司“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制裁,而该公司位于卢森堡的子公司,也在制裁范围内。而制裁的理由,是天仪方面“帮助”了俄罗斯雇佣兵集团瓦格纳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向俄罗斯一家科技公司提供了乌克兰多个地点的卫星图像,这些卫星图像帮助了瓦格纳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   很快,天仪公司方面回应称,该公司及子公司,并没有与美国所谓的俄罗斯公司和瓦格纳集团有业务往来关系,也不存在资金往来记录,旗下产品和服务也都是民事和商业用途。 我们且不说长沙天仪到底有没有做这些事情,一个很直接的问题是,在不久前,大概1月中旬的样子,乌克兰“数字化转型部”的部长费多罗夫,却公开向外界吹嘘,目前数十个“星链”卫星通讯终端,被移交给了在巴赫穆特前线的乌克兰军队。而在去年12月20日,费多罗夫还曾经吹嘘,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将向乌克兰提供1万个“星链”卫星互联网终端,以便当俄罗斯摧毁乌军电力系统和网络系统的情况下,依旧让乌军各部保持联络。 美国企业可以做的事情,中国企业就不行?甚至还极有可能是个编造出来的莫须有情况,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就是美国人所谓的“自由开放市场”?是那群公知吹嘘出来的“人类灯塔”? 从相关数据上来看,美国之所以要用这种手段打击我国的天仪,恐怕就是因为天仪的技术实力,带来的竞争力,已经威胁到了美国企业的国际市场垄断。从相关报道来看,天仪是我国首家运营SAR遥感卫星的商业公司。曾经多次助力我国航天事业和空间研究,并且还是中国率先实现国产商业SAR卫星批量生产、组网和在轨商业化运营的企业。某种程度上来说,美国的制裁,其实恰恰证明了该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发展方向。 直白地说,美国又一次制裁我国科技公司,其实不过是上一场贸易战的延续,其核心依旧是中美竞争的时代背景。而类似的事件一次又一次发生,也已经证明,中美之间已经没有可以回旋的余地,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国不可能放弃发展,美国也不可能放弃霸权,中美之间只有一场决定性的战争,才能让美国放下种族傲慢,正视自己的衰弱。而那些依旧对美国抱有幻想的人,还是省省吧。(听风吹荷)

3 years ago

24小時之內,美國對中國發起三次行動

执笔/斩魄刀&九命刀 在24小时之内,美国在经贸、高科技领域策动了至少3次大的行动,其密集和严重程度都是自美国推行遏华战略以来罕见的。 而且,这发生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即将访华之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华盛顿真实的对华态度。对布林肯访华会不会带来中美紧张关系的缓和,国际社会的期待因为这3个行动遭到削弱。 对我们来说,美国如此表现,是不令人意外的。 01 当地时间1月31日,美国和印度的国家安全顾问在华盛顿宣布启动“关键与新兴技术倡议”(iCET),承诺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通信及太空等领域强化双边合作。两国还将制定新的国防工业合作路线图,建立“具有韧性的半导体供应链”。 虽然白宫事后公布的倡议详细内容并未提及中国,但国际舆论依然嗅到了这一倡议的明显针对性。 路透社、德国之声等纷纷认为,这意味着美印组建“高科技抗中同盟”,将在军事装备、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领域联手同中国展开竞争。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31日接受采访时也承认,iCET的启动有同中国进行地缘政治竞争的背景。他还进一步渲染“中国威胁”,声称中方的经济行为、军事行动以及在产业和供应链上采取的举动,都深刻冲击了印度政府的想法。 另外一个没有透露姓名的美方官员说得更加直白。他表示,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是塑造iCET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认为,支持印度成为全球大国符合自身的战略利益。 按照美方的设想,当务之急是要打造一个所谓“深化民主的高科技生态系统”,将关键技术产业链、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出来,而印度则凭借劳动资源丰富且成本低等优势,成为了其中一个重要的“替代选项”。 美印双方都对iCET的达成评价颇高,也寄予了相当大的希望。 沙利文表示,这将成为继2016年达成核电合作协议后,美印关系的“下一个重要里程碑”。印度主流媒体也普遍评价,这将使得“两国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个美国政府高级官员还总结了4个令iCET“独一无二”的因素,即对话由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导,是高层政治谅解的结果;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包含商界和学术界在内的利益相关者深度参与;基于战略联盟。 但对于iCET的落地实施,不少分析并不看好。路透社直言,美国致力于同印度在高科技领域展开合作,但无论是在军事科技转移还是移民工人签证方面,都存在诸多障碍,可以说“白宫在每一条战线上都面临着一场硬仗”。 此外,印度对俄罗斯的依赖,以及印度虽然身为“印太经济框架”的成员国,但没有参与贸易支柱谈判,都成为了双方合作进一步深化的“隐忧”。 一位印度问题专家告诉补壹刀,美国想通过“友岸外包”,让印度承接大规模的产业链转移,甚至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即便两国政府达成了倡议,真正要实施还是要靠企业。 然而,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许多跨国企业由于印度关税高、基础设施不完善、法律对外资企业不友好等原因,赴印投资的意愿仍然不高。即使政府推动,甚至提供大量的补贴,想要把大部分的产业链都转移过去,依然难度很大。 此前奥巴马政府时期签署的美印核电合作协议,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印度法律规定较为严苛,企业需要承担的责任过多,迄今为止也没取得太大的进展。 专家表示,对于iCET,美国政客肯定会渲染得特别“美好”,但是经济规律是不以政治驱动为转移的,想要通过拉拢印度,在高科技领域彻底围堵中国,没有那么容易。…

3 years ago

美日荷達成協議後,兩個奇怪的現象出現了

美方对我们的芯片限制措施一直在不断收紧,早些时候一直想推进芯片四方联盟,拉上日、韩和中国台湾,对我们进行围堵,后来进展不顺,独自推出最严芯片新规。 之后,又觉得力度还不够,于是想拉上日、荷,从先进芯片设备方面进行封锁,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后,近日三方似乎已经达成了协议,不过两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 协议达成后罕见低调不宣   美、日、荷三方达成了共同实施限制向我们出口先进芯片制造设备协议,目前只是美方媒体放出消息。会谈结束后三天,三方均没有发布任何相关消息,也拒绝置评。 可能因为其敏感性,所以协议的细节尚不清楚,媒体称之为“这是一个神秘协议”! 这似乎并不符合美方的风格,按正常来讲,一旦达成协议或取得某些进展,美方都会迅速高调地公开,并进行大肆宣扬,以彰显他们取得的一些成就,扩大相关影响。 即使没有取得进展,有时美方也会先行放风宣扬,美媒也会积极配合,促进事件的进展。在这次达成协议之前,三方还在讨论时,美媒就曾表示三方已经达到了协议。 然而,这次三方虽然已经达成协议,但是表现得异常谨慎。据相关专家表示,美方之所以会如此,应该是协议达成并不容易,不想进一步激怒盟友,担心会因此生变。 由此可见,此次协议似乎并不牢靠,日、荷两方应该是在极不情意的情况下才答应。 因此,日、荷两方当然也不会公布相关消息,他们都要考虑自己企业的利益,因为跟美共同实施相关限制,直接导致本国企业受损,还可能面临市场被其他企业挤占。 尽管日本一向积极跟随,但日企却并不太乐意,日媒还直接表示有可能会受到反制。 荷兰方面本来就不愿意跟随限制,之前荷兰官员态度很强硬,不会照搬美限制,连首相跟拜登会谈,都没有取得进展。如今,虽然还是答应了,但需要考虑如何实施。 ASML率先确认协议达成   这次美方拉上日、荷共同实施限制,其中重中之重就是为了限制DUV光刻机,重点是浸没式ArFi光刻机。目前,全球能够生产此类光刻机的只有荷兰ASML和日本尼康。 不过,尼康虽然也能够生产ArFi光刻机,但产量却很小。2021年全球共出货ArFi光刻机85台,其中ASML出货了81台,尼康仅仅出货4台,可见尼康的差距还很大。 因此,限制DUV光刻机对ASML影响最大,所以ASML对于限制DUV 反应很强烈。 早此时间,美方有此想法,ASML就直接拒绝,表示那会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后来,荷兰官员不会跟随美限制的强烈态度让ASML更有底气,表示它们是一家欧洲企业。…

3 years ago

100億美元變「一地雞毛」?國產強勢崛起,富士康的美夢白做了!

自從郭台銘將富士康工廠給帶入到大陸以后,富士康就快速的在大陸市場生根發芽,如今在國內的很多省份我們都能看到富士康工廠的身影,而這些年來,富士康的發展也剛好趕上了中國人口紅利的釋放期,這也讓富士康在國內市場上賺得是盆滿缽滿! 100億美元變「一地雞毛」? 值得一提的是,在郭台銘從蘋果公司的手中拿下了iPhone手機和ipad等產品的訂單以后,富士康工廠很快就發展成為了全球第一大的代工廠;有了蘋果公司的訂單,富士康就再也不用為沒有訂單而發愁,相反為了給蘋果公司代工,富士康還一直在想方設法的擴大規模,并討好蘋果公司,為此郭台銘此前甚至還直接去美國投資建廠,但如今好幾年時間過去了,富士康在美國投資100億美元建廠也變得「一地雞毛」!   富士康赴美建廠 這些年來,美國一直在對全球的電子產業鏈進行各種利誘,希望富士康等工廠能夠搬出中國,并到美國建廠;而蘋果公司也曾被要求在美國本土建廠,在這種情況下,郭台銘也直接受邀前往美國建立工廠;在美國的威斯康辛州,郭台銘計劃投入100億美元(約合670億元人民幣)左右的資金建立一座高科技工廠,并主要生產10.5代LCD顯示屏,而這一工廠建成投產以后,也將直接為當地帶來13000個就業崗位!   國產強勢崛起,富士康的美夢白做了 為了拉攏富士康建廠,當地市場也承諾將給出高達30億美元的稅收和土地等補貼,在看到富士康前往美國建廠以后,當時的川普還稱富士康美國工廠是「世界第八大奇跡」;富士康在美國建立工廠,主要是想要生產LCD液晶顯示屏,但讓人沒想到的是,隨著國產屏幕的強勢崛起,讓這第八大奇跡也并沒有變成現實,而富士康的美夢也直接是白做了! 如今5年多的時間已經過去了,而富士康位于美國的工廠則是空空蕩蕩的,只有兩棟建筑,并沒有什麼人氣,到處雜草叢生,更別提所謂的為當地創造13000個就業機會了,可以說富士康的這100億美元也變成了「一地雞毛」;而這主要是因為在屏幕領域里,如今市場上主要流行的是OLED、mini-LED和Mocro-LED屏幕,在這些屏幕領域里,韓國的三星和我國的京東方則直接強勢崛起,讓富士康也無從下手,所以其工廠也遲遲沒有新的進展! 隨著國產屏幕的強勢崛起,如今京東的OLED 屏幕已經打入了蘋果供應鏈,京東方也成為了iPhone手機和ipad等產品的屏幕供應商,市場留給富士康屏幕工廠的份額并不多,更不需要落后的10.5代液晶顯示屏,所以富士康的美夢也是白做了,隨著國產比亞迪等代工廠的不斷崛起,在代工領域,富士康的份額也在不斷被擠壓,現在的富士康也可謂是腹背受敵了,不知道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

3 years ago

美國要中國購美債,升級制裁中國通訊技術,英媒:取消出口許可證

进入2023年的美国,已经在积极准备2024年总统大选,为此美国民主党和美国共和党都在制造话题从而试图获得更多的支持。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并没有将美国带回过去的辉煌,如今的美国已经陷入了多重危机,并且需要中国的拯救,最为明显的是美国要中国购买美国的国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外汇储备,因此具备购买美国国债的实力,之前中国接连减持美国国债,让美国不得不重新审视与中国的紧张关系,因此就有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中国的计划,美国财长耶伦访问中国的计划。 在美国寻求中国拯救的时候,并没有放弃对于中国的围堵和遏制,美国总统拜登公开了其对于中美关系的定义,也就是“对抗、竞争与合作”的“三分法”,对于美国总统拜登的定义,全球防务观察认为,美国还是在坚持了对抗的主旨,所谓的竞争与合作是在美国有求中国的时候的行动,如今在美国需要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时候,美国就来寻求对话与合作,从而暴露了美国始终是“美国利益优先”的原则。美国围堵和遏制中国的动作是全方位的,美国阻止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是为了维持美国的霸主地位。 中国的高端通讯技术已经成为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特朗普时代,美国就开始对于中国的5G技术和设备进行制裁,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蓬佩奥出访国外,会不厌其烦的抨击中国的5G通讯技术,并且还迫使其他国家放弃中国的5G设备和技术。美国在限制中国5G技术在全球推广的同时,还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端手机使用的芯片,从而成功击垮了中国的高端手机产品。实际上美国不仅仅对于中国的高端通讯设备动手,对于其他高科技领域也是采取了咄咄逼人的态势,最为明显的就是限制高端芯片的出口。 根据英国媒体的报道,美国已经升级了限制中国通讯技术的制裁措施,英国媒体表示,美国已经取消了大部分对于中国通讯产品的出口许可证,所谓的许可证是允许国际厂商向相关产品提供部件,包括芯片等。从美国政府的动作来看,是要全面封杀中国的高端通讯设备和技术,因为不仅仅针对5G技术,而且还包含了4G相关的设备,另外也包括远端处理的设备和技术等。美国对于中国的通讯技术如此“感冒”,是因为中国的通讯技术让美国无法设置监听的后门,为此美国是“如鲠在喉”一般的难受。 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要访问中国之前,美国要用“一锅端”的手段来遏制中国的通讯技术,再次暴露了美国没有放弃敌视中国的战略。美国口口声声要寻求与中国的对话,却还是要坚持围堵和遏制中国的战略,因此对于美国是要有清醒的认识,对美国不能有任何幻想。

3 years ago

俄羅斯押寶亞洲後,蒙古國突然向中國送上厚禮!美國霸權遭重創

俄乌冲突爆发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迅速将矛头对准俄罗斯,俄罗斯也迅速采取行动,开始执行战略东转,借此和亚洲、中东等地区的国家建立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摆脱西方国家的依赖,维护自身利益不受影响。 中俄两国作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近年来双方在经济、能源等领域一直保持着密切交流,尽管美国等西方国家曾将矛头对准中国,要求中国加入极端对俄行动当中,但中国并未改变自身立场,而是选择维持中立态度和俄罗斯保持交流与合作。随着中俄两国的合作进一步推进,蒙古国作为中俄两国之间的国家,其战略意义就变得更为关键,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工作也在不断推进。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蒙古国突然向中国送上厚礼,消息公布后迅速引发广泛关注。     根据媒体报道,中蒙两国的二连浩特-扎门乌德公路口岸已经于本月初恢复了人员通关工作,据悉该口岸是中蒙两国之间最大的陆路口岸,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管剑桥头堡,该口岸恢复人员的正常往来,能够很大程度上为国际经贸活动提供便利,进一步优化当前的营商环境。不仅如此,在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上,蒙古国同样积极进行配合,据悉“东方联盟”天然气管道将会从蒙古国境内穿过,就此成为俄罗斯“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的延长线。 俄罗斯方面表示,这个项目对中俄两国的合作有着十分关键的意义,如今俄罗斯依靠战略东转已经获得了来自新市场的经济收入,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西方国家单边制裁的损失和负面影响。事实上,随着俄罗斯的整体局势不断缓和,中俄两国得到明显发展,美国等西方国家反而遭受重创。 能源危机和通货膨胀给美国等西方国家带来了十分庞大的压力,整体局势还在进一步恶化,对于欧洲国家而言失去俄罗斯廉价的天然气能源后,其工业体系很难继续维持下去,生产制造成本大幅度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会进一步下降。 部分消息参考来源:环球网

3 years ago

台海有事就干涉?法澳「2+2」會晤聯合聲明:不許解放軍統一台島

法國外交部長科隆納和法國國防部長佛洛朗斯,與到訪的澳大利亞外交部長黃英賢以及澳大利亞國防部長馬爾斯在巴黎舉行了所謂的「2+2」雙邊會晤,法國和澳大利亞就亞太地區的局勢進行了討論,1月30日會後,雙方發表了聯合聲明,根據外媒的報導,法國和澳大利亞的「2+2」會晤聯合聲明對於台海問題橫加干涉,態度明確不許解放軍統一台島,頗有台海有事就干涉的節奏。法國和澳大利亞的「2+2」雙邊會晤不僅僅矛頭直指台海問題,而且在南海問題上也對中國發出了威脅。 法國和澳大利亞通過聯合聲明,強烈反對中國在南海「威嚇與破壞」的行動,結合台海問題,法國和澳大利亞一致同意持續在亞太地區運送和部署軍事力量。法國和澳大利亞的軍事部署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實打實的軍事行動,法國海軍是南海的常客,此前就有公開進行了核潛艇、兩棲攻擊艦和飛彈護衛艦在南海的戰鬥部署。法國海軍還有動用飛彈護衛艦穿越台海,也有在琉球嘉手納基地部署偵察機,從而可以在第一島鏈內海空域執行情報搜集任務。 法國在2022年出動戰鬥機,在南太平洋進行了部署,並且參與了多國聯合軍演活動,此外法國海軍在2022年再次動用戴高樂號航空母艦打擊群,在印度洋和印度海軍展開了聯合行動。在法國動用軍事力量部署亞太地區的同時,澳大利亞也沒有閒著,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的P-8A海王海上反潛巡邏機頻繁在琉球嘉手納基地部署,從而可以在東海和黃海空域進行偷窺活動,此外還會利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從事在南海的軍事行動。澳大利亞還會通過空中加油機的配合,在本土起飛P-8A闖入南海執行任務。 法國國會參議院最近就通過了挺台的報告,也是明目張胆不許解放軍統一台島,並且還呼籲法國和台島加強合作。法國是美國的盟友,也是北約組織的成員國,在北約試圖介入亞太事務的時候,法國也沒有閒著。202302001/全球防務觀察/阿力,澳大利亞也是美國的盟友,在諸多問題上都是衝到了第一線,作為澳大利亞莫里森政府國防部長的達頓就有發出威脅,如果解放軍統一台島,澳大利亞就會跟美國一樣武力干涉,暴露了西方政客敵視中國的態度。 在美國不斷動用台島牌來試圖阻止中國崛起的時候,其他西方國家也是蠢蠢欲動,紛紛效仿美國,也要在台海問題上發起挑釁。法國和澳大利亞距離中國都非常遙遠,並且和中國都沒有領土和領海的糾紛,但是在台海問題上卻要咄咄逼人,顯然這是跟著美國的風向的戰略,在美國打壓中國的時候,法國和澳大利亞都沒有閒著,全球防務觀察認為,對於西方是要有足夠的警惕,面對中國的崛起,西方還是無法接受,因此有著複雜的心態。

3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