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對華收緊防疫?新馬泰等東南亞國家說不!印尼稱要“鋪紅地毯”歡迎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10日报道,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9日表示,在新加坡所有输入病例和重症病例中,从中国入境的仅占到一小部分,因此该国暂不会针对来自中国的游客增加新的入境限制。 王乙康当天在新加坡国会发表部长声明称,在2022年的最后四周里,有大约200名从中国入境的人员感染新冠病毒,在新加坡输入病例中的占比不到5%;同期发现的7例重症输入病例中,仅有一人来自中国。 他表示,自2023年开年以来,新加坡还没有出现从中国入境的新冠重症患者,也没有检测到任何毒性更强的新变异毒株,因此新加坡目前不需要调整相关防疫措施。 “如果我们要求所有从中国入境(新加坡)的人员实施行前检测,那么对于确诊和重症病例更多的地区,我们是否要一视同仁呢?” “如果一有地方经历感染高峰,我们就要求在行前检测,会不会促使形成对感染高峰地区旅客都这样做的国际惯例?” 王乙康还说:“如果新加坡遭遇新一轮疫情,其他国家和地区又会如何对待来自新加坡的游客?” 王乙康强调,新毒株可能源自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因此监测新毒株需要有效的全球监测系统。中国各市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在积极监测新毒株,并且每周上传最新的病毒基因组序列,由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设在新加坡的办事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在中国传播的主流毒株BA.5.2和BF.7,数月前在新加坡和其他地区已发现,而全球各地已探测到超过650种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开放公民出国后,东南亚国家与欧美日韩形成鲜明对比。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均表明不会对中国旅客收紧防疫管制。 在泰国,对外国旅客的防疫规定引发混乱后,政府星期二终于确定,所有入境者不必出示疫苗接种证明,但来自疫区的旅客须购买保额至少1万美元的新冠治疗保险。 泰国上周末宣布,星期一(9日)起所有入境者都必须提供两剂疫苗的接种证明。旅游业者随即纷纷请愿要求政府收回成命。卫生部长星期一证实决定不这么做,可是民航局过后又宣布,所有入境者必须提供两剂接种证明,让旅客与旅游业者无所适从。印度尼西亚则表明不会对中国旅客收紧防疫管制。 印尼旅游与创意部长桑迪阿加9日在记者会上说,印尼将“铺红地毯”欢迎中国旅客。

3 years ago

哈佛教授:別高估中國,美國對華有5個優勢,美軍已掌控中國命脈

美国相对中国有5大优势?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威胁论”已经成为诸多美国专家与政客的口头禅,似乎中国追上甚至超越美国是未来几年必然发生的事情。但是也有一些美国学者反其道而行,认为中国“不过如此”。 近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前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约瑟夫奈就撰文评论中国,他呼吁美国政府别“高估中国”,因为美国对华有5个明显优势,特别是在能源方面,美军已经掌握中国经济的命脉。 约瑟夫奈认为,尽管在过去两年新冠疫情的防控表现看来,中国拥有的社会动员能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协调处理能力非常优秀,让外界不得不重新评估中国的实力。但即便有朝一日,中国的经济规模超越美国,也仍旧无法与美国抗衡,因为美国始终具备5个优势。 首先是地理优势,美国只与两个国家接壤,在美洲处于“独孤求败”的状态,而中国却与其他14个国家接壤,在多个地区存在边界争议,其中不乏印度、日本这样的强国。 其次是能源优势,美国在过去十年间的页岩油革命中,已经顺利成为能源净出口国,而中国却越来越依赖能源进口。 第三是金融优势,美国拥有多家跨国大型金融机构,同时,美元是世界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这两个条件让美国拥有冠绝全球的金融优势。尽管中国近年来有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但至今看来,仍收效甚微,不可能在短期内取代美元。 第四是相对人口优势,美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会维持当前人口排名的发达国家,在世界前十五大经济体中,有七个在未来将出现劳动力萎缩,根据数据预测,美国将增加5%,而中国则将减少9%。 第五是关键技术优势,美国在纳米、生物、信息技术等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些技术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中国同样有意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以期摆脱对西方技术的依赖,但美国阻止中国获得最新半导体设备的做法,会有效拖延这一进程。 中国能源命脉已被美国掌控? 此外,约瑟夫奈还宣称,中国的能源供应链暴露在美国海军所掌控的印度洋和波斯湾,如果中国在亚洲突破美国岛链封锁,或是以武力收复台湾,美国海军就会立刻切断中国的贸易线,美军已经掌控中国的命脉。 约瑟夫奈所言的前五个优势还算理性分析,最后关于中美军事的荒谬描述,则完全暴露了美国帝国主义的本质。美军以维护安全的名义,在全球各地所建造的数百个军事基地,不过是恐吓全球的“帝国之鳞”。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不应该需要在一个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当中,获得安慰和满足。 实际上,作为世界顶级名校哈佛教授,约瑟夫奈应该明白,凡事都并没有绝对的优与劣。从地理上来说,美国远在北美洲,孤悬于欧亚大陆之外,所以能够免遭两次世界大战的威胁,从而发展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但如果今后欧洲和亚洲不再发生大规模战争,放下对彼此的仇恨和偏见,建设一个安定繁荣的世界岛,海权时代逐渐向陆权演化,那么美国就会被边缘化,成为不重要的国家。今天美国之所以不遗余力地干涉全球各地区事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害怕出现美国不再重要的一天。 200多年历史的美国不懂5000年文明的中国 中国虽与14个国家接壤,看似在地缘环境上不如美国安定,却拥有着欧亚大陆世界岛最重要的核心地带,未来无论是陆权时代,还是海洋的未来,中国都将不会缺席。此外,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议,大多是由美国的控制挑拨而产生,只要美国停止从中作梗,这些矛盾自然迎刃而解。 因为中国地理环境特殊,数千年来,中国文化一直影响着亚洲诸国,形成所谓的“中华文化圈”,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华文明能够延续数千年的重要因素。美国作为一个仅仅二百多年短暂历史的幼年国家,无法理解地理位置对于文明存续的关键意义。 从能源上来说,美国的确已经是能源净出口国,但这种优势却并未惠及普通美国人民,即便是被称为“能源心脏”的美国德州,也存在着产业结构复杂,资本逐利推卸责任的状况。在每年冬季的寒潮中,美国常常爆发涉及数百万人的大面积停电,居民用电困难导致被冻死的现象经常发生。…

3 years ago

多國歡迎中國遊客:針對中國的旅行限制是一場鬧劇

中新网北京1月12日电 “我们很想念中国游客!”自1月8日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方案起,中国的出入境旅游逐步恢复。泰国、俄罗斯、柬埔寨、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新西兰、新加坡等多国,热情欢迎中国游客的到来。 “非常欢迎中国游客的到来” “中泰一家亲”“美丽的泰国永远欢迎我们的中国家人”——1月9日,泰国素万那普机场迎候大厅内,悬挂着欢迎中国游客的横幅。 泰国副总理兼卫生部长、交通部长、旅游与体育部长一道亲自到机场接机,迎接中国出入境旅游逐步恢复后第一批抵达泰国的游客。收到花环和礼物的中国游客笑意盈盈,表示“感觉很好,感受到了泰国人民的好客之情!” 据美联社报道,泰国副总理阿努廷9日在接机现场称,中国游客无需出示新冠疫苗接种证明。他表示,中国游客赴泰旅游“是一个好兆头,这将增加收入,推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并带来其他机会。” 一位泰国导游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表示:“我敢肯定,旅游业的任何人最希望看到的都是中国游客。” 同样“想念中国游客”的还有俄罗斯。从2022年12月开始,俄罗斯就一直在等待中国开放出境旅游的信息。阿穆尔州州长奥尔洛夫介绍,阿穆尔州已经与中国旅游公司就接待中国游客进行了积极准备,并为中国游客准备了特别的旅游项目。 柬埔寨对中国游客的到来也充满期待。首相洪森近日表示,柬埔寨“不要求中国游客做任何事情,只需作为普通游客来”。他希望在2023年迎来200万中国游客,并表示“东南亚国家非常欢迎中国游客的到来”。 马来西亚内政部长赛夫丁8日表示,针对外国游客入马的标准作业流程不变,目前的防疫政策对所有国家的入境游客都一视同仁。马来西亚入境旅游协会主席也称,政府不会对1月8日后入马的中国游客施加特别限制,“如果马来西亚阻止中国游客入境,那么国家将蒙受巨大损失”。随着中国游客的回归,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已做好了准备,将增加相应的航班次数。 沙特阿拉伯旅游大臣艾哈迈德·哈提卜希望有更多中国游客到沙特旅游,了解沙特的风土人情。他表示:“中国是沙特阿拉伯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多年来,我们一直欣赏中国的文化和遗产……现在,我们希望中国人到沙特来旅游。” 据著名旅业媒体Skift报道,新西兰对中国游客敞开了大门。新西兰政府11日表示,不会要求中国游客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该国此前也曾发布声明称,对国际入境者的防疫要求保持不变,并指出额外的入境限制“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 在越南,医学专家敦促政府不要限制中国游客入境或强制对中国游客进行核酸检测。当地的旅游公司已经迅速开始筹备,迎接中国游客到越南旅游。 和越南一样,巴基斯坦也热情邀请中国游客到巴旅游,并积极促进巴基斯坦游客到中国旅游。巴基斯坦旅游发展公司总经理表示:“对巴基斯坦来说,中国开放旅游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他还称,计划将于2023年举办中巴旅游交流年,促进人文交流和旅游合作。     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9日表示,新加坡目前不必调整对华防疫措施。他说:“当新加坡经历另一波疫潮,其他国家和地区又会如何对待新加坡的游客?” “友善自然会让中国游客感受到温暖和欢乐、宾至如归,成为他们选择出境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1日指出,中方将继续因应疫情形势,不断优化调整有关措施,与各方共同保障中外人员安全顺畅有序往来,为国际团结抗疫和世界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针对中国的旅行限制是一场闹剧”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9日指出,中国游客的回归将给全球经济的重振带来希望。…

3 years ago

想拉歐洲介入亞太,要跟美國強化安保,岸田訪問G7五國針對中俄?

当地时间1月9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乘政府专机从东京羽田机场出发,将访问七国集团(G7)中的五个成员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和美国。岸田此次出访主要是为了今年5月在日本广岛举行的G7峰会相关议题与相关国家首脑举行会谈。据日本媒体透露,为应对俄乌冲突及中国的动向,岸田此次访问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与G7其他成员国,特别是与美国加强安保方面的合作。岸田行前对媒体强调:“这是在安保三文件修改后举行的日美首脑会谈,将借此机会巩固日美同盟。”近来,日本出台与国家安全保障相关的三份政策文件,宣布将防卫预算翻倍,还大肆炒作要“拥有反击能力”。对此,德国《国际政治与社会》称,日本正在打破二战后70多年来的和平主义传统,其国家安全战略从单纯的防御转向军事集结和进攻。报道称,许多批评者认为“这将使日本回到其过去黑暗的军国主义之中”。1月9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乘专机启程访问G7五国。 (视觉中国)在G7框架下发出明确信号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9日,岸田文雄乘专机抵达法国巴黎,开启此次外访行程。法国是他出访G7五个成员国的第一站。当地时间9日下午,他将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作为今年的G7轮值主席国,日本正式启动围绕5月广岛G7峰会的首脑外交。报道称,在此次访问期间,岸田文雄将与法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美国首脑再次确认加强对俄制裁和继续支持乌克兰,同时,针对中国,岸田文雄将为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呼吁G7各国深化合作。   共同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话透露,岸田将在同马克龙的会谈中,针对台湾问题表明反对“试图通过武力单方面改变现状”的立场,双方还将确认为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太”进行紧密合作。针对中国日益强化海洋活动的趋势,日本和法国将在东海等海域加强日本海上自卫队和法国海军的联合海上演习。另外,围绕俄乌局势,双方将讨论继续实施对俄经济制裁和对乌克兰的援助。岸田还希望在广岛峰会上就实现“无核武器世界”发出强有力信号,为此他将请求有核国家法国的理解。 日本时事通讯社称,岸田文雄8日晚在首相官邸就此次出访举行记者会。他表示,此次出访“最重要的是在G7框架下发出明确信号,绝不允许依靠武力改变现状、绝不允许核威胁”。他称:“将与G7各国敞开胸襟坦率讨论,加深个人信赖关系,确认坚守基于法治的国际秩序的基本态度十分重要。”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刘江永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这次出访G7五国是其2023年外交的重要步骤,其主要目的是:首先,今年5月,G7峰会将在岸田的家乡广岛举办,岸田希望通过这场峰会巩固和提高其在日本的执政地位,同时提高日本的国际影响力。其次,此次出访在日本内阁发布了新版安保三文件之后,安保三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日本战后对华战略发生根本性改变。日本将中国定位为“迄今最大战略挑战”,这在G7成员国中是最激进的。日本希望自己的对华定位能在国际上获得支持。在5月的G7峰会上,西方七国可能进一步就此达成共识。 将访美定位为“宝贵的机会” 在岸田此次出访中,与他和法意英等国首脑举行的双边会谈不同,岸田文雄尤其看重与美国总统拜登的会谈,他把日美首脑会谈定位为“宝贵的机会”。对于13日将在华盛顿举行的日美首脑会谈,岸田8日强调:“这是在安保三文件修改后举行的日美首脑会谈。我们将借此机会巩固日美同盟……为了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此次会谈将成为使日美同盟越发牢固、确认紧密合作的宝贵机会。” 共同社9日称,日美首脑会谈的主题将是有关“加强威慑力”战略。报道称,日本此举是针对中国把军事活动扩大到西太平洋,日美双方将为共同应对数年内可能发生的“台海有事”进行“战略磨合”。共同社当天的另一篇报道称,据多名外交消息人士透露,日美两国政府在13日于华盛顿举行的首脑会谈中将确认加强太空领域合作。日本将通过参加美国主导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力争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有宇航员登陆月球的国家。报道称,此举意在与推进太空开发并考虑建设月球基地的中国相抗衡。   美联社称,岸田文雄此次访问,关键重点是凸显日美同盟的力量,以及两国如何在日本新的安保战略下更紧密合作。日本去年12月通过《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和《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三份安保政策文件,文件中明确写入日本拥有所谓“反击能力”等内容,新的安保三文件打破战后日本一直遵循的“专守防卫”原则。根据新的安保战略,日本将在西南部靠近台湾的岛屿上增加军事部署;日本计划加快部署能打到中国境内潜在目标的远程巡航导弹,并把防务预算增加一倍,从目前占GDP1%左右提升至北约标准的2%。 为了给日美首脑会谈打前站,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和外务大臣林芳正将于11日先行赴美,和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国务卿布林肯进行“2+2会谈”。共同社透露,鉴于日本政府在《国家防卫战略》中决定创建一元化指挥陆海空自卫队的统合司令部,美军为了加强与自卫队的新合作机制,已展开探讨,有建议提出把印太司令部的一部分指挥权移交给驻日美军司令部。 《日经亚洲》称,日本政府正在打算在距离中国台湾最近的几个岛屿上建立数十个军火库,目的是为将来“台海有事”做准备。 刘江永表示,美国是此次岸田出访最重要的一环。这是日本在出台新安保文件后日美首脑之间首次战略协调,日美将在军事、战略等一系列重大变化过程中加强协调。过去,在美日同盟中,日本是“盾”,而美国是“矛”,日本只能协同美国作战;现在,这种战后以来传统的日美军事分工发生了质的变化。 刘江永认为,在与中国的关系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日本比美国更迫切地想要阻止中国和平发展,阻止中国完全统一,阻止中国在国际上发挥影响力,因为它有地缘战略需求,以及和中国之间的领土问题、历史问题等一系列纠葛。与此同时,日本更需要扩大中美之间的战略矛盾,借此谋求日本自身的利益。这可能导致日本未来从东亚地区和平发展的战后国家的模式,转向走上具有进攻能力、以邻为壑的扩军道路,这对亚太地区来说是一个警讯。 “日本的转折点” 除了与美国加强协调以应对中国外,岸田此次出访也将与其他西方盟国讨论加强军事安保合作。美联社称,日本将和英国、意大利合作开发下一代战斗机FX,计划2035年部署,这将是岸田10日和11日访问意大利和英国的首要议程。日英还将讨论一项让自卫队与英国军队顺畅往来的《互惠准入协定》,该协定将消除两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的障碍,此前日本仅根据《日美安保条约》和日本-澳大利亚相关协议,与上述两国间存在这样的合作。 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如何应对俄乌冲突带来的影响是摆在西方,尤其是欧洲国家面前的重大问题。岸田此次出访显然是利用这次机会进一步表明日本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支持欧洲国家对俄罗斯加强制裁等决定,以此换取欧洲在所谓“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上对日本的全力支持。辽宁大学美国与东亚研究院院长吕超9日对《环球时报》表示,岸田出访G7五国的重要目的之一是针对中国,遏制中国发展。岸田企图借此次出访为美国“印太战略”打头阵,充当马前卒,一方面换取美国同意对日本扩军松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争取欧洲国家的支持,让它们为日本在亚太地区与中国对立作后盾,为美国推动“印太战略”扫除障碍。…

3 years ago

奧地利政要詆毀中國“動態清零”政策,外交部:中方堅決反對

在1月10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法新社记者提问,据报道,日前有奥地利政要称,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是“灾难性的”,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说,这种说法完全罔顾事实,将新冠疫情政治化,背离科学精神,反映出时至今日,一些人仍然满脑阵营思维,对中国充满傲慢与偏见,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科学、有效,符合中国国情,经得起历史检验。 汪文斌说,正是因为过去一个时期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我们避开了德尔塔等毒性较大的毒株,最大程度降低了新冠病毒感染造成的重症率和死亡率,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正是因为过去一个时期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我们为推进疫苗接种赢得了宝贵时间。 截至2023年1月4日,中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4.8亿剂次,接种总人数达13亿988.6万,已完成全程接种12亿7585.5万人,覆盖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92.9%,有效降低了新冠重症率。 汪文斌表示,也正是因为过去一个时期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三年来中国经济保持约4.5%的年均增长,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在全球抗疫最吃劲的阶段,我们成为全球抗疫物资的大后方,为世界各国抗击疫情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科学精准优化防疫措施,在中方取得的防疫成果面前,任何政治操弄都是苍白无力的。

3 years ago

罕見!中國買家搶購俄羅斯北極原油,原本是賣給歐洲的?

在上个月中国的原油和凝析油每日进口创下历史第二高之后,北极原油的异常购买量就出现了。这些采购可能会取代中东的石油。 据外媒报道,中国正在进口更多种类的俄罗斯原油,包括鲜为人知的Arco等级。 据VortexaLtd.称,买家抢购了三批来自北极的原油,包括将于本月或2月运抵的高硫高密度Arco品种,数据显示这些原油于去年11月首次运往中国。交易员表示,这些采购可能会取代中东的石油,例如伊拉克的巴士拉重油。 另一家数据和分析公司Kpler表示,中国最新一轮的采购包括一种名为NovyPort的轻质原油以及Varandey原油。Kpler驻维也纳的首席原油分析师ViktorKatona说: “俄罗斯的北极原油绝对正在重新寻找买家。它们本来是卖给欧洲买家的,12月5日之后几乎就是流向印度和中国。” 根据Kpler的数据,在上个月中国的原油和凝析油每日进口创下历史第二高之后,北极原油的异常购买量就出现了。自去年年底中国放松疫情管控之后,独立加工商一直在试图用完进口配额,这可能有助于提高需求。 交易商称,卖家表示3月到货的Arco原油交付价格比ICE布伦特原油价格至少低10美元/桶,比同类等级的原油价格更实惠。 Arco是从北极的Prirazlomnoye油田抽取的,它是从摩尔曼斯克运出的三个等级的原油之一,另外还有Varandey和NovyPort。外媒追踪数据显示,上个月从摩尔曼斯克装载货物的六艘船正前往印度,印度是俄乌冲突期间俄罗斯石油的一个大买家。Varandey已成为印度用户偏好购买的原油等级。 中国本周在其今年的最新分配中,向炼油厂和贸易商发放了约1.12亿吨原油进口配额。这是相当大的配额,加上早些时候公布的慷慨的燃料出口特许权,可能会支持该国未来几个月的原油采购和炼油厂开工率。

3 years ago

韓外長對華喊話,要求中國對齊韓國價值觀,否則中韓關系無法密切

據《環球時報》發布的報道稱,韓外長朴振於八號當天接受採訪時,就韓國的對美、對華外交政策作出回應。朴振認為,韓國在處理涉美、涉華議題上,並不會天然地傾向於某一方,也不會採取針對性的策略,因為韓國是以「價值觀」去評斷合作對象。朴振宣稱,相較於重視普世價值的美國,中韓之間存在着很多差異,這導致雙邊合作存在着「局限性」。朴振揚言,韓國雖然不排斥與中國進行的而合作,但除非中國能夠「遵守國際規則」,並且以符合韓國價值觀的方式,發揮「負責任的作用」,否則中韓關係無法變得更加密切。 韓外長的這段表述,其實是在回應國內輿論,對於去年12月28號發表的韓版「印太戰略」涉及中國的內容,在這份文件里,尹錫悅政府將中國定位成「主要合作夥伴」,並強調印太地區的和平、繁榮、穩定,必須有中國的參與才能實現,同時文件還強調,應追求基於「國際規則和秩序」的相互尊重以及互利互惠。 當時文件一經公開,就引起了西方輿論的高度關注,紛紛猜測尹錫悅是否有意擺脫美國的對華外交基調,轉而用更符合韓國國家利益的方式維持對華關係。但朴振的此番解釋就已經說明了一切,尹錫悅政府非但不會脫離美國的對華戰略框架獨立行事,反而要效仿美歐的外交敘事,用所謂的「價值觀取向」來構建今後的中韓關係。 這種極度務虛的做法,只能為中韓關係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特別是當尹錫悅政府無視「一中」原則以及中韓建交文件精神,縱容韓國副議長鄭宇澤在2022年的年終歲末率團竄訪台灣的舉動時,韓國有必要向國際社會,尤其是向中國作出明確解釋:韓國的「價值觀」是不是還包括了干涉中國內政,插手中國實現完全統一的內容?值得注意的是,韓國副議長鄭宇澤率團竄訪台灣,與尹錫悅政府發表「印太戰略」文件恰好是同一天。 尹錫悅政府正向美國陣營靠攏 這種表面上稱中國是「主要合作夥伴」,暗地裡縱容反華勢力與台獨分裂勢力勾肩搭背的行為,倒是頗有美國在處理涉華議題時兩面三刀的作風。事實上,朴振的表述不僅僅是要構建「價值觀取向」的外交敘事,更是在最大限度地復刻了美國對華外交基調。其中,以「遵守國際規則」最為刺眼,這與美國的「遵守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其實是一脈相承。 所謂的「國際規則」,究竟是以聯合國憲章為基礎,以兩國共識文件為核心,以國際法為框架的規則,還是按照美西方這些傳統強權勢力,為滿足一己之私而制定的條條框框?韓國若是不作出更進一步的解釋,並且用實際行動向中國證明,韓國願意以「負責任」的態度處理兩國關係,那麼這種完全建立在極度務虛基礎上的外交原則,根本無法處理越來越敏感的中韓關係,更無法應對越來越複雜嚴峻的東亞局勢。 中韓關係發展需要雙方相向而行 中韓建交以來經歷了許多波折,時而向好、時而轉壞,但最終還是順應時代潮流向前推進,當前,韓國的外部環境正處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正確地處理中韓關係以及韓美關係,事關韓國未來前途命運,韓國想要中國以符合韓國價值觀的方式,發揮「負責任的作用」,只能說是異想天開,韓國若堅持開歷史倒車,重拾冷戰時期的集團對抗,最終必然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3 years ago

該俄羅斯反擊了,普京再次下令「退群」,美英法德這回或高興早了

這個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更沒有平白無故的恨, 有的只是 「多行不義必自斃,出來混遲早要還」 這樣的定律。 不可否認,隨着俄烏衝突持續升級,美西方源源不斷的軍援烏克蘭,這場衝突正變得越來越像俄與美西方之間的對抗,尤其是近期美法德紛紛宣布要向烏克蘭提供裝甲戰車和先進防空系統,令俄軍面臨的戰場壓力日益嚴峻。 再加上,美西方針對俄石油推出的「限價令」措施,以及德國宣布不再進口俄石油等舉動,令俄羅斯再次迎來了戰場之外的嚴峻壓力。 關鍵時刻,作為對美西方的反擊, 普京再次揮出了「三板斧」,美英法德等國這回可能高興早了。 第一板斧:普京再次下令「退群」。 9日,普京向俄羅斯國家杜馬提交了 俄羅斯退出《反腐敗刑法公約》的草案。 據悉,該公約由歐洲委員會在1999年通過,旨在打擊歐共體成員或歐洲成員國官員的違法亂紀行為。 但要注意,在俄烏衝突發生,美西方對俄實施大規模製裁後,俄羅斯就已經宣布退出了歐洲委員會,按理說該委員會通過的條約,對俄羅斯來說應該「自動退出」了才是, 如今普京再次下令「退群」會不會有「多此一舉」之感?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1,必要的「退群」還是要走的, 簡單點說是有始有終,複雜點說就是宣告正式退出該條約,令俄方的決定更加正式、合法且合理。 2,正式宣告退出這一條約,能避免歐洲「將計就計」、裝作俄羅斯還在群里,繼而通過該條約進一步對俄官員實施制裁,給俄羅斯造成更多外部壓力。 3,「退群」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反制 ,普京下令退出由歐委會通過的條約,估計還是想表達俄羅斯對歐洲制裁行為的不滿與抗議,同時對歐洲進行反制。…

3 years ago

韓媒:約64%的韓國人支持介入中國統一,還當中國是一百多年前的中國?

韓國與中國一衣帶水,同處儒家文化圈,雙方交往已經上千年歷史了,如今的貿易關係很密切。儘管如此,韓國仍屬西方陣營國家,其對中國的認知仍然停留在過去,以至於有64.5%的韓國人覺得就算插手中國的台灣問題,也不會引發中國的反應! 據韓國《中央日報》和東亞研究所聯合策劃的一項民調顯示,大約64.5%的韓國受訪者認為,如果中國武力收復台灣的話,那麼韓國應與美國展開聯合軍事行動介入台海問題。顯然,武力插手台海問題,在韓國是有一定市場的!但為何出現這種市場呢?原因不外乎這麼五個。 一是,韓國本身屬於西方陣營,其常年接受西式文化教育,在對華認知上存在偏見,仍然以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姿態看待中國發展,在韓國人眼裡,中國仍然是一百多年前的落後國家,必須得聽從西方國家的安排,要是中國不聽就得挨收拾。 二是,俄烏衝突發生後,韓國軍火大賣特賣,為韓國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以至於尹錫悅興奮的喊出了,要讓韓國在2027年成為全球第四大軍火出口國的口號。這些軍火收入確實讓韓國有些膨脹了。 三是,韓國有出兵國外的傳統。越戰時,韓國就出兵幫助美軍作戰,出兵人數達到了30多萬人。2003年第二次伊拉克戰爭時,韓國就派兵協助美國聯軍,只不過當時執行的是非戰鬥任務。有出兵外國的前科,韓國當然沒有插手中國內政的心理障礙。四是,韓國作戰指揮權掌握在美軍手裡。一旦戰爭降臨,美軍就可以指揮韓軍作戰,而韓軍不能違抗美軍軍令。 五是,中國對待台海問題,使用的是懷柔手段,這使得韓國等一眾西方國家認為,中國不過「紙老虎」,因為他們覺得無論是派政客竄訪台灣還是對台軍售,都不會激怒中國大陸武力收台。 這些都使得相當多的韓國人產生錯覺,即便使用武力介入台海事務不會產生什麼後果。說實話,這些認知是錯誤的且愚蠢的。韓國人似乎還不清楚,中國實現兩岸統一的決心和能力。 對於中國而言,統一大業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任何人膽敢阻撓中國收復台灣,必然會為此付出慘重代價。這個立場中國已經闡述了很多遍。只不過說的多了,被韓國等國誤認為,中國只是在耍嘴皮而已。 其實,一旦韓國介入台海事務,韓國的旅遊業、電子和汽車行業便可能因此受影響。從薩德入韓可以看出來,韓國跟隨美國不會有好處。此外,解放軍會粉碎一切域外干涉勢力,韓國身為亞洲國家,又是中國的鄰國,應該好好與中國相處,多為本國發展着想,介入中國事務,不是明智之舉,中國可不是一百多年前,解放軍有足夠的能力和信心維護國家領土完整,遏制一切域外勢力和分裂勢力勾連,實現國家統一! Related

3 years ago

菲總統訪華後,強勢喊話美方別來介入中菲,中方送上千億大禮

在新年伊始,菲律宾才上任不久的总统小马科斯就受邀来到中国,作为今年首个访华的外国元首,小马科斯这次来华也是收获满满。在其回国之后,就对美方强势喊话,让其不要插入中菲之间,中方也给菲律宾送上了上千亿的“大礼”。 这次小马科斯来华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毕竟是今年第一个重大的外交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这次访华不仅促进了中菲之间的友谊,同时也给中方在新的一年里开了个好头。 众所周知,中菲两国之前此前是存在一些矛盾的,尤其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挑唆下,菲律宾经常对中方进行挑衅,而南海争端则是中菲之间的主要矛盾。由于南海有着非常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周边的不少国家对该海域都十分眼红。 再加上美国一直在背后推波助澜,挑起地域的矛盾,周边国家就更加肆无忌惮,菲律宾更是野心勃勃。在2013年,当时的菲律宾政府搞出了一个所谓的“南海仲裁案”,想联合西方通过没有实质法律效应的手段来侵占中国的南海地区。 此事也让中菲两国的关系跌入了谷底。虽然,对于我国南海的领土,菲律宾始终很觊觎,但这两年在杜特尔特上台后,菲律宾和中方的关系得到了很大的缓和。至少在表面上,对南海问题口气不似之前那般嚣张。 很显然,随着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逐渐攀升后,周边国家对华的态度也开始转变。小马科斯这次来中国,双方也就南海问题进行了磋商。在双方领导人会面之后,中菲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在声明中也明确提到了双方对南海问题的处理。 中菲一致决定在遵守《联合国海洋公约》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基础上,来处理南海问题,双方都将尽快推动“南海行为准则”。同时,双方也表示南海争议并非是双边关系的全部。 中菲此举一方面是为了展示双方的外交成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美国这类心怀鬼胎的国家看。美国长期扶持菲律宾与中国作对,不仅是想提高自己在亚洲的影响力,更是为了给中国使绊子。 要知道,菲律宾这个国家一直都是“墙头草”的形象,谁给他们好处就向着谁。这些年,美国也是通过一些糖衣炮弹将菲律宾轻松拿捏。不过,美国会的这一招,中国同样也会。但中国的目的却和美国截然不同,是为了促进两国互利共赢,而不是挑起地缘斗争。 这次中菲签署了多份合作文件,包括农业、基建和能源等领域,这些合作项目的总金额超过了1500亿人民币。中国不仅会给菲律宾在帕西格河桥梁等基建项目上提供帮助,还会加大对菲律宾农贸产品的进口。 要知道,菲律宾可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其GDP中占比达到9.6%。据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现在菲律宾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香蕉和菠萝进口国。在2022年的前11个月里,中菲贸易总额高达804.1亿美元。现在中国还在逐渐对菲律宾开放市场,增加引入更多品种的农产品。 甚至,双方还在重启南海油气合作上达成了共识。由此可见,小马科斯这次的访华之旅收获是颇丰的。和中方的这些合作也是各个都很诱人,中方增加进口菲律宾的农产品,帮助他们提高经济,同时还帮助改善他们国内的基础建设,让菲律宾人民的生活质量更上一层。 就连他们一直觊觎的南海资源,中方表达了可以共享的意思。所以,在收到了中方的多项“大礼”之后,菲律宾敢和美国叫板了。小马科斯在最新的采访中表示,美国提出要成为中国和菲律宾的“第三方”,是不会成功的,亚太地区的未来并不能由其他来人决定。 虽然,菲律宾这次表态让美方不要介入中菲之间,但并不意味菲律宾就会无视美方的压力。从过往的种种都足以证明,菲律宾出尔反尔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一切外交关系的稳定与否都是基于自身的实力,所谓“弱国无外交”,要想在国际上有话语权就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 国家的实力就是谈判的底气,除了菲律宾之外,任何国家都是只看利益,中国只要在不断强大,就不惧任何变动。

3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