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

美加軍艦闖台海24小時後,中方封海240分鐘,解放軍已逮住大魚?

看来美国方面还是完全不知悔改,“联合利剑2024B”刚刚结束不久,美国伙同着加拿大再次闯入台湾海峡,造成了台海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美国此举到底想达成怎样的目的?中国又会怎样接招? 美国的小算盘是什么? 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美国第一次穿越台湾,实际上美国军人平均每月都会派遣自家军舰过航台海,如果美国自己不来,也会让盟友来顶岗。 尤其是近两年,美国方面来得相当地频繁,2022年至2024年这两年间,美国及其盟友总共穿越台湾海峡近20次。 最近的两次分别是9月25日日本海上自卫队高波级驱逐舰涟号穿航,和9月17日,美国海军P-8A“波塞冬”反潜巡逻机穿航。。 这次来的美国希金斯号和加拿大的温哥华号,也算是中国方面的老熟人了,在2022年9月20日,这两艘军舰就结伴来过一次。 而且,这两艘军舰其实年纪也不小了,希金斯号驱逐舰是美国海军第26艘阿利伯克级,自1999年服役以来,已经有25个年头了。 作为导弹驱逐舰的老前辈,希金斯号的排水量只有9000吨左右,武器系统也比较落后,垂发单元比现代驱逐舰少一些,同时还没有直升机机库。 加拿大的温哥华号的情况也差不多,自1993年服役至今,也有近30年的服役历史,相比于美国的希金斯号,温哥华号的体量更小,武器更加简单。 我们从美加两军的派出的军舰类型中就不难看出,这两艘军舰的型号都是相对老旧,与中国的055大驱等新一代战舰相比没有任何可比性。 可以说,美国此次的动根本不是在用武力威慑中国,更像是来恶心中国的。 按理来说,台湾海峡作为中国的固有领土,美国方面是没有权利在中国海域中航行的,而且中国方面也说得非常清楚,台湾海峡不是国际水域。 意思非常明显,对于台湾海峡,中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而且,中国方面也有法理依据,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中国自己的法律,台湾海峡水域由两岸的海岸向海峡中心线延伸,依次为中国的内水、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 美国如果想通过,可以选择国际通用规则进行“无害化”通过,不是在中国的眼皮底下随意航行,招摇过市。 而且,中国方面对自己也始终秉持着严要求,例如中国海军在穿越宫古海峡时,潜艇也会选择上浮,尽可能降低威胁性,保证无害化通过。 但美国方面则完全不在乎,作为一个完全没有签署《联合国海洋公约》的国家,美国不仅仅出出拿着国际法在中国面前挑刺,还大肆宣传所谓“航行自由”,完全不向中方进行任何报备,其双标的脸孔可谓是跃然纸上。 中国方面也丝毫不惯着美国,既然美国军舰不做任何报备,那便意味着所谓的“自由航行”是有害的,中国有权利对其进行监督和警戒,也具备立即处置的权利。 东部战区立刻组织海空力量,对美加两舰进行监视跟踪,保持高度戒备。 但我们能看到的是,美国方面的行为依然给周边地区带来了十分不良的影响,美国选择每月在台湾海峡“报道”一次的目的非常明显。…

12 months ago

美軍航母正在遠離中國近海!如果沒有軍演,美國早就跟中國翻臉了

军演是国家间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模拟实战、提升军事技能和加强各军队之间的交流,能够有效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它不仅有助于确保军事能力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还能够通过集结军力进行警示和遏制,减少双方误判和紧张情绪的产生。 如果没有军演,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对立和冲突。军演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使得各国军队可以展示和观摩彼此的军事能力,以此进行评估和分析。这种相互了解和透明度的增加,能够减少误解和猜测,进而减少紧张局势的升级。 首先,美军航母远离中国近海可能是出于战略考虑。军演通常与国家的战略目标和军事需求相一致。如果缺乏军演,美国可能会失去了解和评估中国军事实力的机会,从而难以制定相应的战略反应。因此,美军航母远离中国近海,可能是为了寻找更适合的军事演练地点,以确保其战略利益和军事优势。 其次,有时候军演也可用于避免潜在的冲突。通过安排军演,各国军队可以进行示威行动,向对方展示自己的实力和决心,从而降低紧张氛围。如果没有军演,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对立可能会加剧,增加意外冲突的风险。因此,美军航母远离中国近海,也可以被视为一种避免潜在冲突的谨慎行动。 最后,军演还有助于增强双方的信心和稳定。通过参与军演,可以展示军队的实力和能力,从而提高国家的威慑力和影响力。这种增加的信心和稳定有助于缓解紧张局势,并为双方提供更多机会进行对话和合作。在军演的框架下,各国可以直接交流,建立起更加稳固的外交关系。 综上所述,军演对于维护和平、促进稳定以及防止误判和冲突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没有军演,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对立可能会升级,并且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同时,美军航母远离中国近海也是一种战略考虑和谨慎行动,以维护双方的利益和稳定地区局势。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军演的重要性,鼓励各国开展更多的军事交流与合作,以实现共同安全与发展的目标。

12 months ago

3200個軍事目標全部被摧毀 52名指揮官就地被消滅:徹底失去戰力!

引言 “中东,这片古老的土地,似乎永远与战火相伴。近日,真主党在以色列的连续攻击下遭受重创,战斗力大幅削弱。然而,这不仅仅是真主党的失败,更是中东各国团结缺失的悲哀。在美军支持下的以色列,愈发显得不可一世,中东各国,是时候放下恩怨,携手应对了!” 正文 真主党,这个在中东地区颇具影响力的组织,如今却成了以色列的“靶子”。在以色列空军与地面部队的精准打击下,真主党损失惨重,众多士兵和指挥官丧生,战斗力被严重削弱。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失败,更是对真主党背后支持者——伊朗的一次沉重打击。然而,伊朗虽视真主党为代理,却难以扭转局势,只能眼睁睁看着真主党在以色列的打击下节节败退。 以色列的强势,不仅仅源于其自身的军事实力,更在于其背后的支持者——美军。美军的支持,让以色列在中东地区几乎成了“不败神话”。以色列空军与地面部队的协同作战,精准打击,无不彰显着其强大的军事实力。而这种实力,正是建立在美军提供的先进武器、情报支持以及政治庇护之上的。因此,要真正解决中东问题,就不得不正视美军在其中的角色和影响。 中东各国,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这是中东乱局的根源所在。面对以色列的强势,中东各国如果继续“散装”,那么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更多的悲剧和苦难。因此,中东各国必须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建立联合指挥部,形成有效的对抗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在与以色列的对抗中占据主动,为中东的和平稳定创造条件。 在战争中,民众的支持往往决定着战争的胜负。真主党之所以在以色列的打击下节节败退,除了军事实力的差距外,还与民众支持的缺失密不可分。因此,中东各国在加强军事合作的同时,也要重视民众的支持。通过改善民生、加强宣传等方式,争取民众的支持和拥护,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样,才能在与以色列的对抗中立于不败之地。 设想一下,如果中东各国能够成功合作,建立联合指挥部,形成有效的对抗力量,那么中东的局势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或许,我们将会看到一个更加和平、稳定的中东地区。各国之间放下历史恩怨,共同应对威胁,为中东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这不仅仅是中东各国的梦想,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 真主党受创反映出中东地区军事力量的不平衡,这是导致中东乱局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以色列的成功打击,则源于其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先进战术。然而,这种战术并非不可战胜。中东各国可以通过加强军事合作、提升战斗力等方式来缩小与以色列的差距。同时,各国还应重视民众支持的力量,通过改善民生、加强宣传等方式来增强国家凝聚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与以色列的对抗中占据主动地位。 此外,美军的支持是以色列强大的关键因素之一。但中东各国并非束手无策。他们可以通过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来削弱美军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同时,中东各国还应加强自身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这样,才能在与以色列的对抗中更有底气、更有实力。 结语 中东的乱局,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但只要我们坚持团结合作的理念,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找到破局之道。真主党的受创,是一个悲痛的教训,也是一个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实现中东的和平与稳定。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创未来!

12 months ago

世界大戰要來了?這架勢誰頂得住:朝鮮剛參戰,韓國要支援烏克蘭

最近国际局势风云突变,硝烟四起。乌克兰战事如火如荼,各国纷纷站队,局势愈发扑朔迷离。朝鲜突然加入战局,派兵支援俄罗斯,让这场冲突更添几分戏剧性。谁曾想,素来低调的韩国也按捺不住了,竟然考虑向乌克兰伸出援手。 树欲静而风不止。本以为乌克兰战事已经够让人头疼的了,没成想半岛局势又横插一脚。朝韩两国这一番操作,着实让人大跌眼镜。国际舞台上,各方势力你来我往,不禁让人感叹:这世界,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究竟是谁在下一盘大棋,又有谁能笑到最后? 朝韩这对"欢喜冤家"又开始上演新戏码了!朝鲜这回可真是玩大了,直接派兵支援俄罗斯,搞得乌克兰那边直呼"要命"。咱们来看看这出好戏:朝鲜先是派了2600名大兵到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这地方可是乌克兰刚刚抢下的重要阵地。不仅如此,朝鲜还准备在11月1日前派出总共1.1万名士兵,这阵仗可真不小啊! 韩国这边可不甘示弱,一听说朝鲜要参战,立马就想着要派人去乌克兰。不过人家可聪明了,说是要派情报人员去"考察"朝鲜军队的作战能力。这不就是明摆着要给乌克兰通风报信吗?韩国还想着要给乌克兰送武器,这可是头一遭啊! 说到武器韩国可是赚大发了。趁着欧美国家忙着支援乌克兰,韩国抓住机会,狠狠地卖了一波军火。就连波兰都跟韩国签了个200多亿欧元的大单子,这下子韩国可算是跻身世界军火大佬行列了。 这场国际大戏真是精彩纷呈,让我忍不住赋诗一首: 《半岛风云》 朝韩对峙几十年, 如今又添新纷争。 一边参战显神通, 一边援助显身手。 世界局势风云变, 谁主沉浮难预料。 朝鲜派兵支援俄罗斯,可不是一时兴起。要知道,朝鲜可是有着"世界第四大常备军"的称号,总兵力高达120万人。这次派出1.1万人,看似不多,但意义重大。 这些士兵可不是普通大兵。据专家分析,朝鲜很可能派出了精锐部队。这些士兵经过严格训练,擅长在恶劣环境下作战。别看朝鲜经济不行,但他们的军事实力可不容小觑。就拿他们的特种部队来说,据说有20万人之多,占总兵力的六分之一。这些特种兵可是能在零下20度的环境下生存作战的狠角色。 再说说韩国这边。韩国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乌克兰战事,但可是赚得盆满钵满。2022年,韩国的武器出口额达到171亿美元,比2021年翻了一倍多。2023年更是创下新高,达到175亿美元。这不仅让韩国成为全球第六大武器出口国,还让他们在国际军火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韩国的武器可不是盖的。就拿K9自行火炮来说,这玩意儿可是"神器"级别的。它不仅射程远,还能在40秒内连发3发炮弹,打完就跑,敌人都找不到它在哪儿。波兰就看中了这款"神器",一口气订了672辆,价值高达28亿美元。 韩国这次考虑援助乌克兰,可不单单是为了卖武器那么简单。要知道,朝鲜可是刚刚把韩国列为"永久敌对国"。这下子,韩国的处境可就尴尬了。一边是老对头朝鲜,一边是大国俄罗斯,韩国这是左右为难啊。 韩国这次表态要援助乌克兰,其实是在向国际社会释放信号:我们站在正义一边,反对侵略行为。这样一来,韩国就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多支持,也能给朝鲜和俄罗斯一个警告:别以为你们联手就能为所欲为。 话说回来,韩国真的会派兵去乌克兰吗?别开玩笑了。就连北约成员国都不敢公开派兵,韩国更不可能冒这个险。韩国最多就是派些情报人员,或者提供一些非致命性武器装备。…

12 months ago

7000枚導彈啟封,12000架軍用無人機待發,隨時能發起毀滅打擊?

最近,国际局势因伊朗宣布启封7000枚以及准备发射12000架军用无人机而震动。 对于中老年读者来说,这样的大规模军事动员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态势。 许多人可能想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伊朗为何展示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 这对全球和平会有哪些潜在影响?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一复杂局势的内幕,详细解析伊朗的军事战略和背后的含义。 伊朗此次行动展示出了相当高的军事准备程度,这表明该国的军事科技水平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众所周知,和无人机技术一直是现代战争中的核心要素,而伊朗通过这一次“大秀”展示了其在这方面的实力。 从短程到远程弹道,伊朗拥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这些不仅具备中远程打击能力,更能对中东乃至欧洲形成实质性威胁。 这些配置齐全,意味着伊朗具备了覆盖广泛区域的军事打击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不仅仅是打击军事目标的工具,其战略威慑意义同样不可忽视。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掌握了大规模打击能力,就等同于拥有了一把悬在敌国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伊朗此次启封7000枚的举动,显然不仅是为了展示力量,更是一种强硬的态度宣示。 这样一来,伊朗等于是告诉全世界,它已经做好了任何时候发动毁灭性打击的准备。 而提到现代战争,就不得不提及无人机技术。 无人机作为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中东地区的各种冲突中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伊朗近年来不仅在技术上取得长足进展,在无人机领域也是捷报频传。 目前,这个国家拥有规模庞大的军用无人机部队,从侦察、打击到战略威慑,无所不包。 多数人可能认为无人机是比较新兴的科技,但实际上,它们已经在许多现代战争和冲突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比如,精准打击地面目标、进行长时间的广泛区域侦查、以及在战斗中的灵活部署等,都是无人机技术所擅长的。…

12 months ago

這次真怕了!加拿大軍艦再次穿航台海,卻被接下來一幕整懵了!

“温哥华”号来了,然后呢? 最近,加拿大海军的“温哥华”号导弹护卫舰可真火了一把。 它大摇大摆地穿越了台湾海峡,还顺带在国际社会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 有人说,这是加拿大人在秀肌肉,想在亚太地区刷一波存在感;也有人说,这是美国人在背后指使,想借机给中国添堵。 先别急着下结论,咱们先来看看“温哥华”号这趟“自由航行”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以及它背后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加拿大“小弟”的“小心思” “温哥华”号这次穿越台湾海峡的举动,看似突然,实则早有预谋。 台海问题对中国来说至关重要,任何国家在这一海域的行动,中国都会特别关注。 加拿大是美国的亲密盟友,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那么,加拿大为什么要冒着得罪中国的风险,也要来台海“蹚浑水”呢? 答案很简单,为了利益。 首先,加拿大想借此机会向美国“大哥”表忠心。 近年来,随着中国实力的提升,美国越来越把中国当作主要的竞争对象,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限制中国的发展。 作为美国的“小弟”,加拿大自然也要“出一份力”,以证明自己在“反华”阵营中的“忠诚度”。 此外,加拿大也想通过这个机会增强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长期以来,加拿大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一直不太强。 而此次“温哥华”号穿越台海,无疑给了加拿大一个“露脸”的机会,可以让世界看到加拿大也是一个“有实力”的国家。 当然,加拿大也不会为了讨好美国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加拿大更希望看到的是,中美两国能够保持一种“斗而不破”的局面,这样加拿大才能在两国之间“左右逢源”,获取最大的利益。 加拿大可能没料到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上的决心这么坚决。…

12 months ago

韓國又飄了!韓媒宣稱:中國的半壁江山,都處於韓國導彈覆蓋下

2024年10月1日,首尔的天空被战斗机的轰鸣声打破。 不远处,成千上万的士兵列队,成排结队的的坦克与导弹车次第驶过。 这是韩国一年一度的建军节阅兵,而今年的阅兵式显然与以往不同。韩国推出了一款新的杀手锏武器——玄武-5弹道导弹。 当导弹车缓缓驶入广场,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巨大的导弹车体上。 韩国玄武-5导弹 阅兵式的最后,玄武-5作为压轴项目出场,韩国媒体迅速抓住了这次机会,大肆宣传这款导弹的“威力”,甚至大胆声称:“因为它会飞5500公里,中国也因韩国的怪物导弹而紧张...” 也不知道韩国哪来的自信,会觉得中国忌惮他们飞不出300公里的导弹,如果就能当成真的话,那估计全世界都不用打仗,直接开嘴炮威胁就好了。 不过,玄武-5的弹头重达8吨,也很不合理,毕竟导弹头越轻,射程越远。 别看韩媒吹的基本都是针对中国,实际上玄武-5主要是为了应付朝鲜。 朝鲜拥有地下工事和核设施,韩国一直试图通过发展先进武器来应对这一威胁。 这么重的导弹头,才足以摧毁朝鲜深藏地下的核设施和指挥中心,但韩国显然不满足。 在10月19日,韩国媒体《朝鲜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称玄武-5不仅针对朝鲜,还具备战略威慑中国的能力。 玄武-5导弹的设计确实有些特别。 它的弹头重量远远超过了大多数洲际导弹,通常弹道导弹的弹头重量在1-2吨之间,而玄武-5的弹头却重达8吨。 如果将玄武-5的弹头从8吨减轻至1-2吨,其射程将从目前的300公里提升至3000-5500公里,足以覆盖中国的大部分领土,包括沈阳、天津、青岛等重要城市。 韩国的媒体和专家们接连发声,渲染玄武-5导弹的威力,甚至公开与中国的东风-26导弹进行对比。 东风-26,这款被称为“关岛杀手”的中国远程导弹,射程可达5000公里,能精准打击海上的移动目标。 玄武-5“导弹覆盖图” 韩国媒体则声称,玄武-5在射程、打击精度等方面都不逊色于东风-26,甚至在某些技术上还略胜一筹。 目标是朝鲜…

12 months ago

三大艦隊不夠看了!中國或將組建海軍第四艦隊,駐地選址堪稱一絕

“中国的造船能力是美国的200多倍!” 众所周知,咱们中国的海军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 其中,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已经成为了守卫祖国海疆的中流砥柱。 就连美国都公开承认中国实力的强大,因此到处散播“中国威胁论”。 但如果第四舰队诞生,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它又会选择在哪里扎根呢?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中国海军的崛起之路 从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正式成立,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支现代化的海上力量,期间经历了多少风雨坎坷,又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让我们先把时钟拨回到20世纪50年代。那时的中国海军,还只是一支幼小的舰队。 仅有的几艘舰艇,大多是从国民党手中缴获的老旧船只。 它们就像一群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摸索着前进的方向。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正是这支看似弱小的舰队,在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创造了击沉美军重型巡洋舰“撒切尔号”的辉煌战绩。 这一战,让世界见识到了新生的人民海军的勇气和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海军逐渐成长壮大。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这一时期,也是中国海军发展的关键阶段。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引进现代化舰艇,到自主研发新型战舰;从组建航母编队,到实现战略转型…… 中国海军一步步地实现着从近海防御型向远海防卫型的跨越。 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接入列。…

12 months ago

突圍失敗,全軍覆沒!F-16首戰被摧毀!幻影2000增援被伏擊

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冲突,牵动着全球的目光。 这场充满着复杂历史、、经济和地缘矛盾的战争,牵涉的不仅是两国之间的争端,更是全球力量平衡的缩影。 近日,乌克兰空军在与俄罗斯的空战中首战告捷却又迅速陷入失利的消息,令人震惊。 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乌克兰空军为何屡战屡败? 让我们一探究竟。 俄乌紧张关系由来已久。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两国之间的关系充满了起伏和不确定性。 乌克兰作为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重要缓冲区,自独立以来一直面临着复杂的战略环境。 乌克兰希望摆脱俄罗斯的影响,向西方靠拢。 俄罗斯则视乌克兰为自己的传统势力范围,绝不容忍西方势力的介入。 这样的历史背景,使得俄乌冲突背后的和经济博弈异常复杂。 乌克兰空军在这场冲突中,装备的老旧和技术的落后,成为其致命弱点。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乌克兰依靠苏联时代遗留的老旧战机,难以对抗俄罗斯现代化的空中力量。 面对这种不利局面,西方国家迅速伸出了援手,提供了包括F-16和幻影2000等先进战斗机。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乌克兰空军的能力。 纸面上的强大并未在现实中得到体现。 F-16战斗机被誉为多用途战斗机之王,具备强大的空战和对地攻击能力。 乌克兰空军在首次使用F-16战机对抗俄罗斯时,却未能如愿取得胜利。 据了解,在那场残酷的空战中,乌克兰派出的F-16战机在与俄军相遇后,迅速陷入劣势。…

12 months ago

朝鮮炸毀道路後,韓國開了第一炮,不到 24 小時,中方呼籲保持克制

朝韩关系又双叒叕闹掰了!这回朝鲜可是真的玩大了,直接把连接两国的桥给炸了。这么做究竟是为哪般?难道就不怕把自己也孤立了吗? 10月15日,朝鲜炸毁了连接朝韩的最后一座公路桥。这下可好,两国之间的陆路联系彻底断了。说实话,这事儿来得也不算太突然。自去年以来,朝鲜就一直在想方设法切断和韩国的联系。前不久金正恩还把朝韩关系定性为"敌对的两国关系"呢。这回直接炸桥,算是把话说明白了。 炸桥背后,暗流涌动的半岛局势 其实啊,朝韩关系一直就不太平。咱们得从头说起。 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后,两国就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说是停战,其实就是打不起来了,但也没完全和好。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几十年。 到了2018年,事情出现了转机。当时的韩国总统文在寅和金正恩在板门店握手言欢,看那架势好像要化干戈为玉帛了。可惜好景不长,第二年朝鲜就开始搞导弹试验,两国关系又僵了。 最近这几年,朝鲜的经济可是不好过。自打2006年以来,联合国安理会就通过了10项针对朝鲜的制裁决议。按理说这么多制裁,朝鲜经济应该是雪上加霜才对。但奇怪的是,2022年朝鲜GDP居然还增长了0.7%。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有消息说,朝鲜通过网络攻击搞到了不少加密货币,价值高达好几亿美元呢。这可成了他们绕过国际制裁的一条重要途径。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做法也挺冒险的,万一被抓到把柄那可就麻烦了。 半岛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 朝鲜这么一炸,韩国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他们立马就开炮反击,还加强了和M国的合作,把防卫戒备提到了最高级别。这下可好,半岛局势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 周边国家也都坐不住了。岛国紧张得不行,正在考虑要不要增加防卫预算。俄罗斯表面上装作中立,其实一直在暗地里支持朝鲜。这局势,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说到底,朝鲜这么做也是有苦衷的。据联合国的报告显示,朝鲜超过40%的人口面临粮食不安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朝鲜政府必须想办法转移国内矛盾,炸桥这种极端行为或许就是他们的无奈之举。 半岛局势,未来何去何从? 这事儿闹得,真是让人捉摸不透。朝鲜这么一搞,把自己也给孤立了。长此以往,对谁都没好处啊。 有专家分析说,朝鲜这么做可能是想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为接下来的谈判增加筹码。但这种做法风险太大了,万一玩脱了可就麻烦了。 再说了,朝鲜现在可能有20到60枚核弹头呢。这要是一个控制不好,后果不堪设想啊。国际社会肯定不会坐视不管的。 回顾历史,以史为鉴 其实回顾历史,这种情况也不是没发生过。2010年,朝鲜就曾经炮击过韩国的延坪岛,当时可是把半岛局势搞得剑拔弩张的。不过最后在国际社会的调解下,局势还是缓和了下来。 这次的炸桥事件,某种程度上倒是和2010年那次挺像的。都是朝鲜采取了极端行动,然后引发国际社会的关注。不过这次的影响可能更大一些,毕竟直接切断了两国之间的陆路联系。 个人观点:和平才是硬道理…

12 month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