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空军已经是可以决定战争走向军种,拥有一支强大的空军才是一个军事强国的象征。 当年抗日战争,我们陆军装备其实也不差,有重炮有冲锋枪和少辆坦克,虽然不如日本陆军装备,但是相差不是很多。 相差较大的主要空军和海军,当时日本空军比我强太多,双方相比实力悬殊。 双方交战中日陆军随时可以呼叫空军进行支援。由于我们没有制空权,我们的陆军要面对日本的陆军和空军联合作战。 那时候我们梦想有一支强大空军就好了,因为抗日战争中我们被日军飞机炸死了很多人。 这让我看到了现代战争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空军。 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再一次领教空军的作用,美军飞机随时随可以地对志愿军发动大规模轰炸。 我们刚修好的桥梁,只要美国侦察机发现就会呼叫轰炸机将你的桥梁炸毁。 面对美军的飞机狂轰乱炸,我们的后勤补给变得极其困难,一个苹果的故事,就是当时我们的志愿军得不到有效的补给例子。 当时15军军长秦基伟在朝鲜买了2万斤苹果,想把这2万斤苹果送到前线阵地。 但是美军的轰炸机不断的轰炸我们的后勤人员。导致我们的苹果大部分都送不到志愿军战士手里。 拥有一支强大空军势在眉睫,1949年后半年新中国空军成立。 中国空军自成立以来,历经了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由弱变强,过程极其艰难。 50代我们主要以进口苏联战机为主,由于面对当时朝鲜战争的压力。 我们从苏联进口一批较为先进的米格-15、米格-17 等喷气式战斗机,这些战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与苏联的合作以及自身的努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建立了初步的空军作战体系。 但是仅仅靠进口一些苏联战机,仍然无法和一些西方国家抗衡。 进口不是长久之计,自主研发我们又没有技术和先进的工厂。 没有办法只能靠自己,60年代我们开始模仿苏联一些战机。…
前言 印度和巴基斯坦曾经都是英属印度殖民地的一部分,但是在印巴分治以后,两国的关系就一直很糟糕。 因为印度和巴基斯坦存在包括地缘矛盾、领土纷争、宗教矛盾在内的各种问题,两国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内,还曾经打过多轮冲突。 但是印度一直凭借着更大的体量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巴基斯坦并未认输。 一直以来,巴基斯坦也希望通过向海外采购先进武器的方式,对冲掉印度的国力优势。 据印媒消息,巴铁准备一口气采购40架来自中国的歼35战斗机。 而这些战机一旦到位,将使得巴基斯坦空军与印度拉开十年的差距,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巴铁要采购中国的歼35战斗机 印度媒体表示,巴基斯坦准备从中国这里采购歼35战斗机,并且一次性就给出了40架的订单。 这个消息目前并未得到我国官方的确认,不过并非是空穴来风。 因为在过去几年时间内,就频频传出巴基斯坦希望购买中国五代机的消息。 在2015年的时候,当时中国的歼35战斗机还叫歼31,就已经有外国的军事专家在讨论这款战斗机的出口问题了。 因为该型号战机明显是对标美国F35的中轻型多用途第五代战斗机,它和歼20的定位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就有出口的可能性。 而那时俄罗斯媒体认为,我国的歼31战斗机在出口的时候,首要对象可能就是巴基斯坦。 而且巴基斯坦方面还有可能会购买少量的苏三五战斗机。 信息来源:《环球网》 到了2016年,印度媒体又声称,巴基斯坦一度想要从美国那里购买F35战斗机,但是遭到了美方的拒绝。 所以,巴基斯坦已决定采购中国的歼31战斗机。 在今年年初,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参加了一次公开活动。 他当时就明确声称,巴基斯坦正在想办法从友好国家那里引进先进的战斗机,并且进一步强化国产化政策。…
【文/观察者网 山猫】自去年12月下旬,成都、沈阳两款新型战机原型机试飞影像出现在在互联网上以来,相关消息就引起了外国专业军事媒体的持续关注。由于短时间内多种高新装备同时亮相的冲击,一些相关或可能相关的其他消息也被这些媒体注意起来,比如美国“战区”(The WarZone)网站就在近日报道,表示在中国“主要战斗机制造商”所处的沈阳,又发现了一种“无尾战机”。 “战区”网站在这则发布于当地时间1月7日的报道中称,在最近一张沈阳飞机制造厂的卫星图像中,又出现了一种“下一代战机”模样的机身或者模型。报道中提到的这张卫星图像由商业卫星图片公司“星球实验室”(Planet Labs)在今年1月1日发布。“战区”网站表示,这一飞机状物体(以下简称“物体”)位于沈阳飞机工厂机场北侧滑行道附近的“小坡道上”,并根据该图片分析认为,该物体长约15米,翼展则稍宽一些,使用修形过、呈菱形安装的三角翼,机身较为宽阔,背部可见安装两台发动机的结构。此外,目前从图像中看不到该物体有任何尾翼,较细的机头部分则从机身前部伸出,发动机喷管后部似乎呈楔形。尽管飞机阴影中看不到起落架,但根据分辨率和光线入射角度等情况,并不意味着没有。 此外,根据目前的图像所显示,这一物体呈“黄色或棕褐色”,接近“中国军用原型机常见的黄色底漆”,不过“星球实验室”的最新图像仍没有足够的细节可供进一步分析,也没有更新的其他图像来显示其是否在近一段时间内发生了移动。 据称是在沈阳拍摄到的卫星图像,当中有一个称棕黄色或黄色的飞机状物体 “战区”网站引用“星球实验室” “战区”网站表示,这幅卫星影像中的物体可能是另一种“新一代有人战术喷气作战飞机概念”,与此前试飞的重型设计相比属于中型平台,但也有可能是无人作战飞机。这一物体究竟是什么仍然存在许多可能,可能是有人也有可能是无人,用途上可能作为一个演示原型,或仅是一个模型,也可能是其他用途的东西。此外,报道还认为,它也有可能是一个用作“战略忽悠”的“诱饵”,用来欺骗外国情报机构。报道表示,从目前已知的情况,仍然无法做出准确判断,不过无论如何,这一新发现的物体与沈阳飞机制造厂此前生产的“侧卫”系列战机、“鹘鹰”/歼-35战机都有着明显区别,也不同于去年底在沈阳试飞的无尾飞机。 报道还提到了此前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一些飞机状物体,比如2021年在成都拍摄到的另一个测试机身或模型,它与此次发现的物体也有明显区别。另外还有2022年在某空军基地拍摄到多个“有前鸭翼和细长机头”的物体,似乎是“模型或全尺寸诱饵”。 据称是2021年摄于成都的卫星影像,其中有一飞机状物体 2022年拍摄到的另一种飞机状物体,用途不明 报道表示,这一新发现的物体让他们联想到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提出的X-44“蝠鲼”概念,X-44是在F-22基础上发展的无尾飞机,但仅停留在艺术概念图阶段,从未造出任何模型或者样机,报道认为,二者之间在某些方面上存在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X-44“蝠鲼”艺术概念图 NASA 除了在沈阳的“发现”外,报道还注意到另一张拍摄于武汉某地航母电磁兼容测试平台的卫星图像,称在其模拟甲板上的歼-15和歼-35模型之外,还发现了“一个看起来像是大型黑色模型的物体”。目前并不清楚究竟是什么,不过确实曾看到过中国新型舰载飞机的模型在飞机亮相前出现在此处。 据称是在武汉某地测试平台上发现的“不明物体” 报道称,早在去年12月两款新型飞机试飞之前,在中国的相关企业和军事设施中就曾出现过“令人好奇的航空、航天相关物体”,这些都反映了中国多年来“稳步发展的有人/无人军用航空器”,以及中国军队更广泛的现代化进程。包括沈阳、成都在内的飞机企业也正在研究“其他先进设计”,其中一些可能仍处保密状态,甚至正在研发推进一些尚未正式披露的概念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事。 总之在去年12月的“六代机冲击”之后,这些相关媒体的目光仍然对中国进行了相当持续的关注,企图看看是否还有其他新的发现,“战区”网站也在报道最后表示,虽然对卫星图像中最新发现的物体的确切情况仍不清楚,但该物体的出现仍然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
在高科技层出不穷的现代海战中,各种尖端装备和武器系统层出不穷,这就使得海战的方式和战斗力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驱逐舰作为舰队中的“带刀侍卫”,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驱逐舰不仅负责保护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巡洋舰等重要舰艇的安全,还承担着防空、反导、反潜等多重任务。 然而有很多军迷有这样一个疑问,在激烈的战斗中,一旦驱逐舰上的导弹耗尽,它们将如何应对?是选择在友军的掩护下撤退,还是坚持留在舰队序列中作战? 这个疑问好啊,好就好在当今的军事专家和设计战舰导弹的人从来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以055为例,敌方军舰被它锁定后一般是很难逃脱的,因为高超音速导弹太难拦截了。一艘055有112个发射单元,其中有近一半是鹰击-21。咱们按照50枚计算,055把它们发射出去以后,估计能打掉对方一个航母舰队。即便弹药耗尽也没有关系,能发射出去50枚鹰击-21的055,它即便是沉了,那也是传奇。对方一个航母舰队被打掉,这场战役败局就定了,还有没有导弹已经无所谓了。 另一种情况就是,055发射的导弹被拦截或者被敌军规避,那我方的海军也不是傻子,知道射出去没用还一个劲地发射,肯定要改变战术。 也就是说,反舰导弹不是炮弹,不会用火力覆盖的战术,准确来讲它是“狙”,狙击手要么一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要么被敌人锁定干掉。一个狙击手能把自己的身上的子弹打完,那他就是传奇,比如抗美援朝的传奇人物张桃芳,这种天才型狙击手是极少出现的。所以海军在设定军舰指标的时候,就没考虑过驱逐舰上导弹打光了会怎么样。 那可以做个假设,如果敌人是倾巢出动,动用几百艘战舰的大混战,驱逐舰上的导弹不够用了,这时该怎么办?杀都杀不完,该退出战斗吗? 不需要。 我们必须认识到,现代海战中的驱逐舰并非孤立无援的个体,而是整个舰队协同作战的重要一环。在作战过程中,驱逐舰会与其他舰艇紧密配合,共同构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当驱逐舰的导弹耗尽时,并不意味着它们就失去了战斗力,相反,它们可以利用自身的雷达、声呐等探测设备,继续为舰队提供情报支持,协助其他舰艇发现并打击敌人。 驱逐舰还可以依靠舰载的近防炮、主舰炮等武器系统,对来袭的敌方导弹和飞机进行拦截和打击。这些武器系统虽然射程和威力相对有限,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为舰队争取到宝贵的反击时间。此外,驱逐舰还可以利用鱼雷等武器系统,对敌方的潜艇等水下目标进行攻击,进一步拓展其作战范围。 攻击型导弹用光了,还有防御性武器。055上的1130近防炮、红旗9B、一坑四弹的FM-3000N舰对空导弹都可以用,这时它们可以给友舰护航。 另外,现代驱逐舰是海上的信息节点,它可以将雷达探测到的敌军信息传给其它导弹没有耗尽的舰艇,帮助它们继续攻击。导弹耗尽的驱逐舰可以给整个舰队放哨,或者担任救援任务等等,可以干的事情太多了。 如果还想参加战斗那也是可以的,一般而言一支舰队身后跟着的都有综合补给舰。比如我国有901型综合补给舰,这是中国海军最大的一款综合补给舰,其排水量达到4.5万吨,2017年正式入列服役,主要任务就是为其他军舰提供弹药、补给和后勤支持。船上设有7个补给站,能够同时进行多种物资的补给和运输,大大提高了海军的战略灵活性和持续作战能力。 如果055驱逐舰上的鹰击-21打完了,就可以与901补给舰并排航行,然后由起重机把导弹吊装进055,顺便还可以加油。不过战时这种情况是很少见到的,都是一发炮弹定生死。 我国南昌舰单枪匹马就能与美国一个核动力航母编队周旋,当时网上有人担心,怕055的导弹不够用,即便它足够先进也打不过美国航母舰队,导弹打完了就只有挨打的份。 实际上,一个航母编队的舰船数量是很少的,主要就是一艘航母、一至两艘驱逐舰、两艘护卫舰、一艘综合补给舰以及水面下的一艘核攻击潜艇。055打的准,一艘就够了,后面都不需要跟着补给舰。 在人类战争史上,极少见到驱逐舰打到缺弹药的情况,即便是上个世纪一战时期大炮巨舰的时代,炮弹也是足够用的。
2000年前后,中国海军和中国空军最先进的主力装备都需要引进,比如空军列装的苏-27战斗机、海军列装的现代级驱逐舰和基洛级常规潜艇,空军和海军都有列装的苏-30战斗机等。最近二十年中国科技实力和工业实力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目前中国已经可以生产几乎所有的主力武器装备,中国海军和中国空军的主力装备全部实现了国产化,从俄罗斯引进的战斗机、驱逐舰和潜艇也成为了“二线装备”,如果说中国还有哪一款国产主力装备没有实现列装,这就是战略轰炸机。 图-160战略轰炸机 中国、美国和俄罗斯是当前全球三个拥有轰炸机的国家,不同的是俄罗斯和美国的轰炸机全部是战略轰炸机,而中国的轰-6系列则是中远程轰炸机,因此前几年网上一直有中国是否可以从俄罗斯引进图-160战略轰炸机的讨论。不过图-160是俄罗斯空军“压箱底”的核心装备,俄罗斯不会轻易同意出口这款战略轰炸机,以至于有网友觉得,中国可以用055型驱逐舰去换俄罗斯的图-160,因为俄罗斯海军极度缺乏现代化大型水面舰艇,如果用055换图-160对中俄来说是双赢的选择。 055型万吨驱逐舰 那么,用055型驱逐舰换图-160战略轰炸机,这笔买卖到底划不划算呢?或者说对我们来说这笔买卖吃不吃亏呢?实际上用055换图-160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吃亏的!首先是成本的问题,几年前军事专家尹卓曾经在节目中透露中国的现代化舰艇建造成本在每吨50万人民币左右,如果换算一下那么一艘055型驱逐舰的建造成本高达8亿美元左右,而俄罗斯目前正在量产的图-160M战略轰炸机的成本在2.7亿美元左右,也就是说055驱逐舰的成本是图-160的3倍,因此用一艘055换一架图-160,对我们来说很不划算。 正在量产的图-160M 当然,武器装备交易不能只看成本,还要看装备的性能以及对本国的实际价值,而从这两个角度来看,用055驱逐舰换图-160战略轰炸机也不划算。图-160毕竟是一款上世纪70年代研发的轰炸机,虽然图-160的航程和载弹量以及飞行速度都非常出色,但这款轰炸机不具备隐身性能,现代化的升级潜力也不高。中国055型万吨级驱逐舰不仅拥有强大的作战能力,更重要的是055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型海上作战平台,这个平台拥有巨大的升级潜力,可以通过升级长期保持性能优势,这一点图-160没法和055相比。 055型驱逐舰是一个现代化的海上作战平台 另外就是实际用途方面的考虑。图-160虽然具备一万多公里的最大航程,但让不具备隐身能力的图-160飞出本国领空到数千公里外去攻击对手是不可行的,这种作战方式图-160将有去无回。通过俄乌冲突可以看到图-160这种非隐身轰炸机的主要作战方式还是挂载远程巡航导弹,在本国领空内发射展开防区外打击,轻易不会飞出本国领空,其实这样的作战方式对轰炸机的航程和飞行速度没什么太高的要求,只要拥有远程空射型导弹就可以了,这样的作战方式,我空军轰-6K同样可以做到,而且不比图-160差多少! 图-160发射远程巡航导弹 但我国055型驱逐舰,却是一款远洋作战大型海上平台,055搭载有先进的雷达系统以及现代化的指挥、火控系统,055拥有112部导弹垂发装置,可以发射海红旗-9B舰空导弹和海基反导导弹,更重要的是055型驱逐舰可以搭载鹰击-21高超音速远程反舰导弹,这款导弹的射程超过舰载机的最大作战半径,也就是说搭载鹰击-21的055型驱逐舰具备了与航空母舰对决的实力。从中可以看出,055型驱逐舰的作战功能和战力,是俄罗斯海军任何一艘水面舰艇都无法比的,但非隐身的图-160轰炸机,其大部分作战功能我国轰-6K轰炸机都可以做到。 055型驱逐舰发射远程反舰导弹 还有网友提到,我国可以用055型驱逐舰换俄罗斯的“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其实这一点与用055型驱逐舰换图-160是一个道理,我国已经拥有具备全球打击能力的094型战略核潜艇,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研发性能更先进的战略核潜艇,并没有用055换“北风之神”的迫切需求。我国不仅有轰-6K等远程轰炸机,而且还有大量的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这些远程作战机群可以满足当前我空军的作战需求,因此我空军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等待国产战略轰炸机的研发成功,根本不需要用055型驱逐舰去换图-160。 用055换图-160很不划算也没有这个必要
中国同时曝光两款第六代战斗机以后,让一些空军装备技术相当的“同行者”,感到难以接受。比如,世界范围内屈指可数的、能够自主设计制造第四代战斗机的印度。在印度社交平台一名军事博主表示“我们被中国的歼-36刺痛了”。他说,在中国成飞的歼-36首飞前几天,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还在为“可能获得法国航空发动机涡轮片技术”而高兴不已。另外,美国媒体公布的世界空军实力排名,还把印度排在中国前面。 但是大量的歼-36清晰的飞行视频证据,让印度空军彻底认识到,他们与中国同行的差距有多大!面对中国六代机歼-36的出现,印度空军最高指挥官对本国航空企业在LCA四代战斗机阶段原地踏步的发展现状表示“忍无可忍”。1月7日,印度空军参谋长辛格上将表示对印度国产“光辉”战斗机生产力的失望。他在发布会上说:“光辉”战斗机从1984年开始研制, 2001 年首飞 ,2016年开始列装。 然而,到2024 年底,印度空军连2009年订购首批 40 架“光辉”战斗机都还没收到。辛格表示,印度目前应该聚焦于其第五代战斗机项目 —— 先进中型战斗机(AMCA)研发与设计,中国都已经有了六代机,如果印度的目标是到 2047 年成为一个发达国家,想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那加入航空航天领域的竞争,将对实现这一目标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印度军事博主倾向于购买俄罗斯苏-57 印度军事博主在个人社交频道上嘲讽称,很难想象,一个连高效航空发动机都不能独立制造的国家,竟然妄想自己制造第五代战斗机(AMCA)。在他和他的伙伴们看来,购买俄罗斯的苏-57,或者说服美国向印度空军提供F-35战斗机,才是解决当前印度空军五代机装备难题的最快,也是最好的办法。然而谁能想到,印度军方受到歼-36刺激,法国竟然意外成为大赢家。 法国“阵风”战斗机 《印度教徒报》刚刚透露,印度总理莫迪2月拟访问法国,推进印采购法国防武器进程。该印媒报道称,访法期间,莫迪将继续推进印法之间超100亿美元规模的军事贸易合作计划:帮印度海军采购26架法国达索“阵风”(Rafale-M)战斗机(包括22架单座“阵风”战斗机和4架双座“阵风”教练机)、3艘“鲉鱼级”先进潜水艇。
西方卫星过顶“朝鲜禁区”,里面的核设施似有异动。 这一幕让西方马上联想到了最坏的结果——朝方很有可能正在为未来快速扩大核武库规模做准备。 【朝鲜一座放射化学实验室所属的热力设施完成了翻新工作】 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下属的“北纬38度”网站发布了一份有关朝鲜宁边原子能研究所(也称宁边核设施)的动态报告称,他们通过对比2024年拍摄的几张卫星图,发现朝鲜方面疑似在对宁边核设施进行翻新,并储备更多制造核武器所需的原料。 首先是一座放射化学实验室所属的热力设施从去年3月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工作,在7月时屋顶的翻新便已经完成,在12月的时候,主要的翻新工作应该已经结束,但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相关设施进入了长期运行阶段。 【在原属人民军工程部队的一处院子内出现了数十个呈网格状排列的方形孔洞】 其次,卫星图片显示,在原属人民军工程部队的一处院子内出现了数十个呈网格状排列的方形孔洞,洞口的尺寸约为1.5米x 1.5米,且可以看到有些洞口已经被盖上,同时有工人在现场活动,明显是没有完成施工工作。 只是由于这处院子距离原有的放射性废料储存设施较远,外界暂时无法正式确定,朝方在这处院子内挖掘的诸多孔洞,与核废料储存有关。 不过,在被称为“500号”建筑的已知放射性废料储存仓库附近,经常会出现疑似来往于此地与乏核燃料处理中心的货运卡车。 乏核燃料处理中心附近的土地也有被挖掘的痕迹,朝鲜似乎还在处理中心周边新建了围墙。而核电站反应堆运行所产生的乏核燃料中会包含一定量的钚-239。 【“500号”建筑附近出现的货运卡车】 因此,美方现在认定朝鲜这一系列行动,都是在为制造更多核武器储藏原材料。 第三,宁边核设施内有一座5兆瓦级核反应堆,这也是朝鲜唯一确定可以正常运营的反应堆,在2024年中,这座反应堆的冷却水排放口曾数月没有出水迹象,直到12月时才确定恢复出水,这证明这座反应堆曾经进行换料等工作,然后恢复了正常的运行。 这意味着朝鲜可以继续利用这座反应堆生产钚。韩国方面的推算称,这座反应堆每年生产出的钚,足够朝鲜一年制造一枚核弹。 同样是在宁边的核设施内,朝鲜还有一座已经基本建成但没有正式投入使用的试验用超轻水反应堆,这座反应堆的几个冷却水排放口,在2024年也有间歇性出水现象,疑似是在进行相关的测试工作。 【宁边核设施内的5兆瓦级核反应堆似乎已经恢复了运行】 在外界看来,这处反应堆一旦正式投入运行,朝鲜便有能力收集更多的钚。 最后,朝鲜过去3年来一直在进行的铀浓缩与转化设施翻新工作,已经进行到了收尾阶段,外部的建筑翻新似乎已经完成,但不清楚内部的具体情况。 在美国智库将主要关注点放到宁边核设施之际,韩国情报部门将关注重点放到了朝鲜另一处关键的核设施——咸镜北道的丰溪里核试验场。在去年10月底,韩方就宣称,朝鲜疑似完成了新的试验准备工作,暗示朝鲜有可能重启地下核爆试验。…
中国接连首飞两款六代机引发了全球关注,除了西方各大媒体错愕与震惊中不知所措外,国外社交媒体上热度非常高,有西方智库甚至以《中国新飞机让美国军方陷入恐慌》为标题报道,这个美军到底有没有恐慌大家不知道,但第一个受害者却真的出现了! 竟然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原因是该公司生产的F-35五代隐身战斗机受到了中国六代机影响前景堪忧,中国战斗机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可能会削弱美国国防部对F-35飞机的长期需求”。德意志银行已经将洛马评级下调,该公司目标股价也下调了14.4%! 第一个受害者出现:F-35前景看空,洛马评级惨遭下调 美媒《巴伦周刊》在1月3日报道了这个新闻,有点出乎意料但却又在情理之中,F-35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拳头产品,从2015服役以来,美军与全球多国总共采购了1080架以上(截至2024年12月的数据),据《巴伦周刊》报道称,F-35占洛马全球销售额25%以上,F-35可谓是洛马一只下金蛋的母鸡! 但是这一切可能会因为去年12月26日中国首飞六代机后出现改变,中国接连首飞两款六代机,使得全球多国对F-35失去信心,各国普遍对F-35的销售前景感到怀疑。《巴伦周刊》报道称德意志银行将对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评级从“买入”下调至“持有”,将其目标股价从611美元下调至523美元。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多伊施勒曾在2024年7月曾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股价上调至“买入”,认为盈利增长将加速,从而带来更高的估值倍数。对此多伊施勒解释称: “我们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评级下调,因为我们认为之前的论点已经站不住脚了,而且面对中国战斗机现代化的努力,我们对美国F-35是否能够获得长期支持更加担忧,我们很难找到令人信服的预期上行案例。” 同时多伊施勒还补充表示,这意味着洛马盈利增长放缓,更重要的是,中国战斗机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可能会削弱美国国防部对F-35飞机的长期需求”。 F-35是全球最成功的五代机:没有之一 F-35是全球第二款第五代战斗机,与此前的F-22一样,是洛马公司的两款顶级战斗机之一。F-22 是美国洛马研制的一款五代隐身战斗机,1997年首飞、2005年服役。以其超音速巡航能力、隐身性能和先进的航空电子系统著称,主要用于空对空作战。F-22 配备了两台普惠 F119 发动机,能在不使用加力燃烧室的情况下实现超音速巡航。其隐身设计大幅降低了雷达反射面积,在空战中具有显著优势。 F-22专注于空优作战,性能在当时属于顶尖级别,但成本高昂且生产数量有限;F-35则强调多功能性和经济性,生产规模更大,适用于更广泛的任务场景。美军当年的打算是F-22作为重型制空战斗机掌握制空权,但是单机价格超过1.5亿美元,美军也无法承担,因此在联合盟友搞了个联合战斗机F-35的方案,这也是一架隐身五代机,作为多用途任务使用。 F-35于2006年首飞、2015年服役。F-35分为三种型号:F-35A(常规起降)、F-35B(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和 F-35C(舰载型),旨在满足不同军种的需求。它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网络作战能力,能够与其它平台共享信息。F-35 的普惠 F135 发动机提供了强大的推力和燃油效率,但其隐身性能和机动性略逊于…
4马赫的巡航导弹居然停产了! 外媒震惊了,甚至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毕竟,长剑-100巡航导弹这样一款性能爆表的武器,居然在2020年就已经停产了——而且原因更是令人惊讶:中国已经有了更先进的替代品! 长剑-100是什么样的导弹呢?简单来说,它是一款射程超过4000公里、速度达到4马赫以上的巡航导弹,飞行高度能达到30公里以上。 它的威力不仅体现在速度和射程上,500千克的弹头装载能力让它在打击地面设施、地下掩体乃至大型海军舰艇方面无可匹敌。 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即使在最远射程的情况下,长剑-100的飞行时间也不过1小时。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在它锁定目标的那一刻,目标基本上就没有逃生的可能了。无论是地面还是海上的目标,在它面前都像是摆在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外媒的震惊远不止于此。长剑-100的性能固然让人眼前一亮,但他们更为震撼的是,中国竟然早在2020年就停止生产这种导弹了。 为什么?因为中国已经拥有了更先进的“替代品”。长剑-100虽然仍然在服役,但它的命运注定是逐渐被取代。 换句话说,这款4马赫的巡航导弹只是中国军费开支中的“小菜一碟”,更强大的武器已经在中国军队中崭露头角。 长剑-100到底有多强?我们不妨来对比一下。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作为国际上广为人知的巡航导弹,射程仅1600公里左右,还是亚音速飞行。 而长剑-100的射程是它的两倍多,速度更是甩了几条街。外媒猜测,长剑-100很可能使用了亚燃冲压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特性决定了它可以在超音速甚至高超音速下保持高效飞行。 而且,长剑-100的飞行高度也远远超过了普通巡航导弹的飞行高度,这让它在面对现有的防空系统时更加难以被拦截。 从技术角度来看,长剑-100的优势不仅仅是速度。 它采用了复合制导系统,集成了惯性制导、地形匹配、景象匹配以及北斗卫星导航等多种手段,这使得它的打击精度极高。 而且,发射方式也非常灵活,既可以从车载发射,也可以从舰载平台发射,甚至可能由轰-6K轰炸机发射。 这种多样化的发射方式让它具备了极强的作战灵活性,能够应对多种复杂的战场环境。 但问题来了,这么强大的导弹,为什么会停产?这就是外媒最感到困惑的地方。 作为全球仅有的全程超音速巡航导弹,长剑-100的性能已经远远超越了现有的同类武器。 按理说,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拥有这样的武器,都会加大生产力度,将其当作战略武器的核心力量。中国却偏偏选择让它停产。这背后的原因,耐人寻味。…
2024年12月的时候,在中国曝光的一张舰载机照片中,出现了编号为96、97的歼-15T型舰载机。 这张照片恐怕会“吓西方一大跳”,因为外界普遍认为中国在2023年年底的时候只有60来架的歼-15,但这一年时间里中国新增了大约30架的歼-15战机。 网传的相关编号的歼-15 如果消息属实,那说明歼15舰载机的生产速度已经非常快了。要知道,当前中国歼-20战机,年生产量也不过50~70架,歼-15作为一款舰载机,生产速度已经有五代机的一半了。 以中国这个舰载机生产速度,舰载机数量追上美国只是个时间问题。 三艘航母补齐舰载机 截止至2023年结束,美国海军现役有约830架各式F/A-18型战机、112架F-35B和50架F-35C、95架鹞式战机和13架TAV-8B,总计约1100架舰载机。 美国舰载机 当前中国有差不多100架舰载机,按照中国一年生产40架的速度算,剩下1000架战机要补齐需要25年左右的时间。 不过就当前的情况来说,中国的舰载机数量已经足够补齐辽宁舰、山东舰和福建舰三条航母了。 辽宁舰和山东舰因为船体结构的问题,能搭载的舰载机数量是偏少的,作为6万吨级的中型航母,山东舰和辽宁舰只能搭载30架左右的固定翼舰载机。 福建舰不仅仅是一型8万吨级的重型航母,还是一款纯粹的航空母舰,不像辽宁舰那样初始设计属于“载机巡洋舰”。 福建舰 所以福建舰的舰载量会大很多,如果全部搭载歼-15型舰载机,它应该可以搭载70~80架。 但是福建舰不会全部搭载歼-15型舰载机。因为未来我国还会服役舰载预警机,甚至可能会服役像“鱼鹰”那样的倾转旋翼机。 其中舰载空中预警机是确定的,那就是我国的空警-600型预警机,当前有相当多的报道可以确定它的存在。一旦福建舰正式服役,空警-600预警机就会很快服役。 网传空警600试飞 至于倾转旋翼机,中国也有很大的可能性服役。因为这种直升机的运载能力太强了,不管是在航母上服役还是在南海岛礁之间运转,都有很大的运用场景。 倾转旋翼机 而中国当前也有倾转旋翼机的研发,在2024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中国也曝光了自己的首款倾转旋翼机——镧影R6000,这就说明中国已经在这个领域起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