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

004航母該來了,核動力或是驚喜之一,南北成對開造才是重中之重

对于中国的第4艘航母是否是核动力航母,国内的军迷自然是非常关心。 在2024年3月的两会期间,就有记者问中国海军官方人员“中国第4艘航母是否是核动力”,而他的回答是“你很快就知道了”。 海军官方人员的这番回答在不少人看来就是“暗示”,我国004航母是核动力的可能性相当大。 004航母想象图 中国需要核动力航母 其实以当前中国面临的情况,我国还真就到了需要核动力航母的时候了。在很多人看来,核动力航母相较于常规动力航母,最大的优势是巡航能力更强。 因为核动力航母理论上拥有无限航程,航母加装燃料一次可以绕着地球跑几万圈。 不过核动力航母也是会出现故障的,船上的人员也需要吃喝拉撒。 美国核动力航母 所以航母就算是核动力,也需要搭配海外海军基地,对航母进行维护和补给,才能让一个国家的舰队拥有足够的远洋巡航能力。 核动力航母相较于常规动力航母,在远洋巡航能力上的优势并不突出。 不过核动力航母有一个优势是常规动力航母无论如何也比不了的,那就是战斗部署时长。 美国航母战斗群 我们假设“第二次抗美援朝”来临,当中美陆军在朝鲜半岛打起来后,中美的航母编队也会围绕着朝鲜半岛活动,以随时应对朝鲜半岛上的军事情况。 不过在进行战斗部署时,航母不可能一直停在原地,这会使它变成一个活靶子。航母战战斗部署时,是在一个海域范围内不断机动的。 航母战斗部署时需要一直机动 这也就会导致航母的位置在一段时间内没出现过大的变化,但是整个航母的航程会达到数千公里甚至是上万公里。 一艘核动力航母可以在这片海域中一直跑,不用担心燃料问题。 但是常规动力航母的位置就算一直在朝鲜半岛周围,但在它不断机动的情况下,其燃油可能会在一周到一个月内用完。 中国本土和朝鲜半岛很近,航母的燃油用完了倒是能回港补给。但万一中国和美国在美洲周围,或者是大西洋爆发“航母大战”呢?…

9 months ago

解放軍武統獲勝概率才8%?港媒曾言:電子戰和高超彈可摧毀美航母

没有什么比美国人的“兵棋推演”结果更让人无语的了。 美国知名智库——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曾就台海爆发冲突的可能性进行了24次兵棋推演,而在这24次推演中,中国大陆仅仅赢得了其中两次,胜率仅为8%。 美国因此洋洋得意,声称中国大陆成功解放台岛的胜率甚至不到一成。如果美国介入台海局势,一定会给中国大陆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但总有人敢于揭穿所谓的“皇帝新衣”。中国香港的南华早报也曾指出: “中国军队已经有了对付美国的高招,中国的电子战和超高音速武器可轻松重创美军,摧毁美国航母。” (美国引以为傲的航母) 美国人的兵棋推演 首先,来看美国人的所谓兵棋推演。、 为了搞清楚中国大陆到底有没有“武统”台湾的实力,以及武统之后到底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2023年1月9日,美国CSIS基于24份兵棋推演的结果公布了一份题为《下一场战争的第一次战役——模拟中国收台的军事演习》的报告。 (CSIS的总部) 在这种情况下,战局究竟会如何发展?CSIS提出了五种可能的模式:基础模拟、悲观模拟、乐观模拟、岛内武装力量孤立无援模拟,甚至还有个“末日模拟”。 然而,美国人的报告也指出了,无论哪一种模式,台岛内的武装都将面临毁灭性的打击。尤其是当美军在接到岛内武装求救却选择按兵不动时,大陆军队更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占领台岛。 (美国人认为,岛内武装不是大陆军队的对手) 即使美国参与了援助,台岛情况也不容乐观。因为虽然美国的及时援助可以帮助岛内武装稳定阵脚,但美国自身也会损失惨重。 例如,报告中曾经提到,在最理想的状态下,即美日同时介入台岛的情况下,岛内武装会损失所有的驱护舰;日本则会损失二十六艘战舰和上百架战机;而美军则会付出两艘航母在内,共计20艘主力战舰损毁的惊天代价。 (美日海上联军)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虽然可以“保住台岛”,但因为军事实力的巨大损失,其全球领导地位将被削弱数年。 而如果美国只动用了自身的力量,日本方面没有介入的话,美国的损失将会更大,对美国的国运伤害也会更加严重。 但尽管如此,CSIS还是认为,美国依旧可以“重创”中国军队“保住台岛”,获得一个惨胜的结局。 (因为强大的军事实力,美国还是觉得自己可以获胜)…

9 months ago

想白嫖中國殲-10C?巴西軍購套路多,美國還可能插一腳阻撓!

近年来,巴西在军购方面似乎打起了如意算盘,想要我国歼-10CE战斗机。 据巴西媒体报道,该国正在与我国进行一场重要的闭门谈判,打算用阿尔坎塔拉航天发射中心的使用权,换取我国低价出售、捐赠一批歼-10战斗机。 这事儿听起来像一笔双赢的买卖,但细细一想巴西的小九九打得可是相当精明! 巴西的白嫖计划 巴西为何对我国歼-10CE情有独钟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巴西空军目前所面临的飞机荒了。 从国家实力层面来说,巴西是南美洲当之无愧的地区性大国,可巴西的空军实力却十分拉胯,现役的空军力量绝对的世界末流水平。 主力战斗机依然还在使用F5E战斗机和幻影F1,这些早就已经被现在主流空军淘汰了,根本没有办法适应于现在战争的需求。 就拿F5E战斗机来说,都已经是服役时间超过40年都老古董了,而且随着这些飞机陆续进入退役状态。 配件问题也非常难以解决,所以巴西空军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增加新型战斗机,来填补战力空缺。 所以巴西才看上了我国的歼-10CE战斗机。歼-10CE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外贸战斗机,在整个世界战斗机序列中还是很有竞争力的,不光具备强大的空中作战能力,用途还10分多样,对地面打击的能力也十分强悍。 最最重要的是我国的战机,在价格上拥有非常强大的优势,对比价格动辄上亿的美国战斗机,我国的歼-10CE价格仅在4000万到5000万美元之间,性价比极高。 而且我们还拥有十分完善的供应链,根本就不需要等待国外配件生产,只要订单来了,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交付。 所以在巴西的眼里,之前的鹰狮战斗机立马就不香了,赶忙调头过来找我国洽谈合作事宜。 巴西这次提出的用发射中心换战斗机的计划,到底打的什么算盘呢?阿尔坎塔拉航天发射中心可是巴西的一张航天王牌。 该发射中心的地理位置还是十分有优势的,距离赤道非常近,地球自转在赤道附近产生的离心力能显著提高火箭的载荷能力,从而降低发射成本。 对我国而言,如果能获得阿尔坎塔拉发射中心的使用权,对我国国产星链的组网速度一定有非常明显的推进作用,所以巴西这次看事儿看得非常准,知道自己的优势我们很难拒绝。 只不过在谈判期间巴西提的要求也着实有点多,不仅希望低价购买歼-10CE战斗机,还提出希望我国能无偿捐赠一部分。 狮子大开口的意味十分明显,可对我国来说这样的合作请求真的是难以抗拒的吗?这件事情对于一直把南美洲看成自家后花园的美国来说,又有什么影响呢? 美国的后院要变天? 巴西只是一个对我国狮子大开口,就是看中了自己的地缘战略位置,作为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巴西的军事和政治动向,对整个拉丁美洲都有重要影响。…

9 months ago

印度的亞洲首艘核航母夢碎?60億美元全打了水漂,電磁彈射無望

印度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国家,他们一心想当一个全球性的大国,甚至将印度洋变成自己的“内海”。而且,他们似乎处处都要和中国“比赛”,不管在经济、军事还是任何一个方面,都想要超越我们。 在我国“福建舰”下水之后,印度又野心勃勃地表示他们也要开工建造自己的第二艘国产航母,而且他们表示这将是一艘搭载电磁弹射系统的核动力航母,如果印度真的建造成功,那么他们就将拥有亚洲首艘核动力航母,这将是一个值得他们“吹嘘”很久的优势。 可惜的是,印度这个“核动力航母梦”恐怕是实现不了了。 · 当“海洋大国”的野心 印度一直是有当大国的野心的,虽然他们曾经也是英国人的殖民地,但或许全世界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印度会在英国殖民者离开后,理所应当地认为,他们可以“继承”殖民者的“权益”,干涉周边小国的内政,并试图用英国人拍脑袋划下的“麦克马洪线”来作为中印之间的边界线。 当然,最重要的是,印度作为一个半岛国家,他们一直将印度洋视作自己的势力范围,更有一个当海洋大国的野心。那么,当海洋大国需要什么?最重要的,当然是一支强大海军,而要有强大的海军,航母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印度海军原本有一艘维克兰特号航母,这是1957年印度从英国手中购买来的尊严级航母“大力神号”。在经过现代化改造后,这艘航母在1961年完工服役,并被命名为维克兰特号。 到了1997年,这艘1945年就已经下水的老旧军舰终于因为舰况太差而退役,并于2014年被拆解。 没有了航母,让印度感到十分着急,所以他们在1999年就开始与俄罗斯交涉购买俄罗斯海军基辅级航空母舰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并终于在2004年开始了改造工程,2013年,这艘改名为维克拉玛蒂亚号的航母交付给印度海军。 光是购买、改造航空母舰,当然不能满足印度的“大国梦”,实际上,他们早在1999年就开始设计自己的第一艘国产航母的设计工作,2005年,这艘航母在科钦造船厂开工建造。印度同样将其命名为维克兰特号,就是为了纪念印度的第一艘航母。 但印度国产航母的建造之路可以说是十分曲折,这艘航母光是下水就下了三次,令全球为之震惊。一般而言,下水是航母建造的一个重大节点,这意味着这艘航母已经完成了船体的建造和部分内装设备的安装,按照一般流程,接下去就是舾装、调试和海试,但印度这艘航母却下水三次,令人震惊。 2011年、2013年、2015年印度这艘航母曾三度下水,直到2015年6月,这艘航母终于彻底离开干船坞并开始了漫长的设备安装和调试,直到2020年系泊试验终于开始,又过了2年,这艘航母终于交付给印度海军,正式服役。 维克兰特号的服役,意味着印度成为了五常之后第六个能够建造中型航母的国家,但这并不能满足印度的野心。 ·想拥有亚洲第一艘核动力航母? 实际上,早在2010年,印度就已经有了这样的野心,当时,印度海军指挥官宣称他们“希望”得到一艘能够搭载战机、雷达巡逻机、战术加油机的大型航母。而要应对这种要求,印度计划建造一艘排水量6.5万吨,有核动力装置的“维沙尔号”。 而且,印度还要求航母上能够搭载电磁弹射器以及印度和俄罗斯共同研制的FGFA五代战机。 如果印度的这一构想可以实现,那么印度的维沙尔号将成为亚洲第一艘核动力航母,印度也将成为亚洲第一个拥有核动力航母的国家,这对于印度实现自己的海洋野心当然是很有好处的,可问题在于,想法是好的,印度又真的能够建造出一艘核动力航母吗? 实际上,要实现这一点看起来非常困难。一方面是资金问题,印度为了这艘核动力航母,只给出了60亿美元的预算,可60亿美元似乎远远不够。 美国福特号电磁弹射航母的成本高达130亿美元,而有资料显示,我国福建舰——这只是一艘常规动力航母的建造成本都不止60亿美元,印度想用60亿美元来建造一艘电磁弹射的核动力航母,似乎不太可能。…

9 months ago

兩大“死敵”握手言和?印度遭遇左右夾擊,這次對手不是中國

印度的两大邻国——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关系迅速缓和,两国军方高层还进行了会晤,强调必须保持友好关系,以“抵御外界影响”,让印方察觉不妙。 自孟加拉国独立战争以来,孟巴两国关系一直磕磕绊绊,直到最近孟加拉国哈西娜政府倒台,两国才有了握手言和的迹象。 【孟巴两国军方高层会晤】 为什么说巴孟关系缓和,对印度来说是个大麻烦呢?归根结底,在印度的眼中,巴基斯坦是宿敌,而孟加拉国虽是邻里,却不乏矛盾。 如果这两国对印“宣战”,尤其在军事领域展开合作,印度就得重新打算盘了:是否要调整在该地区的战略布局? 这就是所谓的“三国动态”: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走得越近,印度面临的战略压力就越大,如果此时印度依然我行我素,不顾及周边国家的态度,那么最终会陷入一个孤立无援的境地。 此外,印度和孟加拉国之间有不少边界争端,比如在泰米尔纳德邦与特里普拉邦的边界问题,这些都是让人头疼的旧账,而如果孟巴两国达成某种共识,并联手施压,印度就得更加紧张地处理这些遗留问题。 【巴基斯坦军事实力不容小觑】 有专家推测,经过了此次军方高层互访,接下来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或将尝试开展联合军演,不仅能提升两国的战备水平,还能增强协同作战的能力,这无疑是对印度“安全感”的又一次考验。 比较讽刺的是,长期以来,印度在亚洲地区的雄心不加掩饰,还擅自将中国视作“假想敌”,担心被中国和巴基斯坦两面夹击。 结果现在印度真的可能要面临“背腹受敌”的局面,对手却不是中国,而是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未来,假如巴孟齐心协力,印度的地区影响力,也许会因这两国的合作而受到制约,使印度不得不减缓自己“野心勃勃”的步伐。 经济上也是如此,虽然印度是孟加拉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但经济依赖并非不可替代的枷锁。 倘若两国关系恶化,孟加拉国完全可以另觅商道,分散风险,这将对印度的出口市场造成冲击,也迫使印度重新审视和周边诸国的经济往来。 从更积极的角度来看,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握手言和,为整个南亚地区引入了一丝和平对话的希望,通过构建多边合作平台,各国能够更为务实地坐下来讨论解决方案,而不是剑拔弩张,陷入无休止的对抗。 【印度将被迫收敛野心】 总之,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关系的解冻,给印度以及整个南亚地区带来了新的变量。 对于印度,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要求印度在内政外交上更加慎重,而对于整个地区而言,这更是和平发展的催化剂,促使各方超越历史恩怨,通过对话达成共识,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未来。

9 months ago

轟20讓印度網民“眼神清澈”,喊話莫迪:不買圖160,根本打不贏

中国马上就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都是一派喜气祥和的气氛,但是,这不代表世界就太平了。俄乌打得难解难分,巴以虽然停火了,但是以色列没闲着,在约旦河西岸和叙利亚都还在继续挺进。而且,随着特朗普再度重回白宫,整个世界又必须面对更多重的不确定性。越是这时候,手里越要有趁手的家伙事,才是最关键的。 所以从去年年底到现在,我们的好东西一样接着一样,新家伙已经让人出现了“审美疲劳”,确实太多太多震撼,以前服役一艘054“新青年”就足够讨论半天的,现在就算076两攻下水,大家的热度连一天都不到,这就是大国底气所在。 看着我们这面连续爆新装备,心里最不是滋味的就是我们的邻国-印度。 根据国内引述印度一家名叫“防务研究”网站的报道,印军高级将领透露,已经对“白天鹅”图-160轰炸机的采购提不起兴趣,一个是成本过高,无论是采购成本还是使用成本,都让印度空军无法承受。另外一个因素被称为“受中国因素影响”。 尽管国内引述的消息相对完整,但是通过对印度相关消息网络的检索,没有发现具体的关于“印度要放弃采购图-160”的准确消息出处。之所以要核实这一情况,还是因为印度人对战略轰炸机有“迷之痴迷”。 印度空军曾经装备过“堪培拉”轻型喷气式轰炸机,这款战后第一代轰炸机,一直在印度空军服役到2007年才退役。而且印度在1999年的卡吉尔冲突中还使用过它。为什么一款老家伙要坚持用50年?还不是因为“我有你没有”的因素作祟。巴基斯坦空军就没有这类轰炸机,让印度起码在战略威慑能力上,充满了“迷之自信”。 但是现在,毕竟环境和对手都大不同了,印度人再想保持这种“自信”,一没条件,二没基础,自己也造不出来,只能买。而放眼全球,还能出售的战略轰炸机,其实就剩下俄罗斯复产的图-160了。正因为可选择性少,所以印度很早就对俄罗斯表达过要买图-160的愿望,甚至提出帮助俄罗斯重建生产线。俄罗斯原本不怎么上心,但是一场俄乌冲突迫使俄罗斯必须加紧复产图-160轰炸机,这其实也让印度人看到了希望。 都盼望这么多年了,终于有可能性了,只要能买得到,花多少钱其实印度都是“愿意挨宰”的。因此说“放弃”,要不然就是印度人讨价还价的“烟雾弹”,要不然就是这则消息的来源可能并非来自印度内部,更多的是外部推测。 其实,要看印度人到底有多期盼图-160,在检索消息时看到一则印度网民直接给印度总理莫迪的留言就可见一斑。这名印度网民在1月17日直接@ 印度总理莫迪称:“如果印度空军对图-160不感兴趣,那么印度如何应对中国的轰-6和轰-20轰炸机。”“如果俄罗斯给图-160配备了‘匕首”’高超音速导弹,那么印度应该购买配备‘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图-160。” 如果要是觉得这只是普通民众的呼声,无足轻重。早在2022年,印度前空军司令阿鲁普·拉哈上将就表示过“俄印关于图-160轰炸机出口,取得了很大进展,双方达成了初步协议”。这好歹算接近内部消息源人士了。所以,印度要放弃采购图-160的念头,起码在看到轰-6挂着高超弹在高原飞翔的那一刻,会被戳得稀碎。 这要真看到所谓“轰-20”,印度人的崩溃可能会比看到两款“六代机”首飞还要严重。现在仅轰-6就足够让印度网民“眼神清澈”,对图-160望眼欲穿,更别提我们拿出“轰-20”了! 就现有的战略环境,印度是不可能放弃对轰炸机的追求,可自己连LCA都没搞定,更别提搞大飞机了。所以,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哪怕能够租到图-160,也足够让印度人为了这个可能性,拼尽所有。

9 months ago

最新軍力排名出爐,俄:中國需10年才能追平俄,25年後才能比肩美

近期,根据俄罗斯有一定影响力的媒体俄通社的报道,全球火力门户网站“Global Firepower Portal(GFP) ”日前发布了最新的全球军力排名,在对145个国家的武装力量进行评估之后,“全球火力网站”认为中方的军事实力与俄罗斯并列排名全球第二,而美国武装武装部队则排名第一。据俄罗斯媒体报道称,这个榜单评定的根据来源于包括武装力量的规模、技术装备、资金支持、现代技术和后勤能力等大约50个因素,客观上说,这个榜单的相关结果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不过,看到这里,相信很多军迷朋友对此都会有异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不少军迷朋友们眼里,如今的俄罗斯早就与当年“武德充沛”的苏联不可同日而语了。尤其是在俄乌冲突之中,面对整体实力远远逊色于自己的乌军,俄军居然与乌军“你来我往”的打了三年,至今却连顿巴斯地区一隅之地都没能完全拿下来不说,甚至还被乌军“反推”了本土库尔斯克,这确实大大出乎不少观察人士的预料。另外不少军迷朋友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军如今各种先进装备已经是层出不穷,如机器狼、新一代空中作战平台、双座五代机等都是俄罗斯都未曾装备的好东西。那么既然如此,为何这份排名还将俄罗斯与中方并列排名第二呢?笔者认为,这有可能是由于俄军相对我军依然存在两大优势: 一是作战经验优势。经过三年俄乌冲突的洗礼,如今的俄军已经成长为世界上大规模现代化战争经验最丰富的天下强军!经过北约精心打造的乌军作战能力并不弱,甚至要超过不少北约国家的军队,俄乌两军上百万大军缠斗三年,这个过程对俄军的历练是显而易见的。而相比之下,美军虽然号称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但是美军从二战之后就没有遇到过等量齐观的对手,与俄军的作战经验有本质的区别。 其次是战略兵器的优势。这里的战略兵器,主要指的是俄军庞大的核武库和先进的核武投射力量。从核武库规模和核武威力上说,俄军大大超过我军是毋庸置疑的。另外,俄军拥有三款先进的轰炸机,包括图-95系列轰炸机、图-22M系列轰炸机和大名鼎鼎的图-160“白天鹅”轰炸机,而我军则仅有以苏制图-16中型轰炸机改进而来的轰-6轰炸机,双方的差距之大不言而喻。另外,在核潜艇方面,俄罗斯的北风之神级核潜艇,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都具有相当的威力,我军的同类型装备也难以与其匹敌。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俄罗斯专家也在相应的报告之中指出,就拿核武来说,解放军还需要10年时间(也就是到2035年),才能基本追上俄罗斯和美国的水平,成为世界第三核大国。因此,总的来看,目前我军与俄军可以说是各有千秋,说两军的整体实力不相上下,也确实有几分道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俄专家还认为,在海军方面中方还需要至少25年才能比肩美国海军。也就是说,在俄方看来,即便到了2049年,中方的海军也无法超越美国海军,而只能说是与美军“比肩”而已。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则有不同的看法,一方面来说,我们在海军建设方面有我们自己的计划和步骤,并不需要与美国攀比,而且关键是美国是一个霸权主义国家,需要在全世界各地称王称霸,而我军则不然,我们建设海军的目的是保家卫国,完全用于自卫,因此只要在西太区域内有海军存在就行了。所以,我海军只需要够用就行,不需要盲目去与美国海军一较高下。 另一方面,如果真的要比,那么我们也完全不带虚的,毕竟,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的造船业是美国的200多倍,不仅如此,我军建设军舰的成本也远低于美国。因此,一旦我们真的开足马力建设海军,美国必然会很快被我们甩在身后。 综上,对于这个榜单,我们看一看有个参考就行了,没有必要将其奉为圭臬,视为权威。

9 months ago

2025好事不斷,中國7馬赫飛行器完成首飛,外媒:六代機都不香了

近期,一款神秘飞行器,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它就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明镝22飞行器。明镝22飞行器成功完成试飞,其卓越性能一经披露,便让世界对中国航空实力有了全新认知。它的飞行速度足足有7马赫。其航程更是超过8000公里,这一数据意味着,它可以轻松跨越洲际距离。不仅如此,明镝22飞行器还具备,强大的武器搭载能力,可携带战术导弹,这赋予了它全球战术打击的硬实力。 许多网友曾在网上,分享目睹神秘飞行器,高速飞行的震撼画面:前一刻还在视野中的某个位置,眨眼间便已飞至数千米之外,宛如拥有“瞬间移动”的超能力。实际上,这正是明镝22飞行器。它之所以能拥有,如此惊人的飞行速度,核心在于搭载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旋转爆震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相较于,传统涡扇发动机,热效率大幅提升,高达49%以上,能在短时间内为飞行器提供强大推力。 在我国航空技术的探索征程中,一支闪耀的队伍——钱学森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脱颖而出,他们成功打造出,令人瞩目的明镝22飞行器。从2018年到2024年的六年间,这支团队潜心钻研、反复试验,先后进行了9次明镝宽宇飞行器的试飞,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其中,明镝19在无人机的配合下,完成了临近空间飞行测试,迈出了关键一步。如今,明镝22飞行器强势登场,迅速成为国人瞩目的焦点。它与前辈相比,有着质的飞跃。 明镝22飞行器无需借助无人机主飞,凭借自主搭载的,氢扬旋转爆震发动机,拥有了强大的性能。这款发动机采用顶尖技术工艺,燃烧效率比传统发动机,提升了约30%,热循环效率高达50%以上 ,还具备自增压功能。在发动机的助力下,明镝22飞行器拥有,垂直发射和高速滑行发射,两种灵活的发射方式。当它点火启动后,爆震波迅速压缩空气,能在瞬间爆发出强劲动力,让飞行器以高达7马赫的速度,进行高超音速飞行。 在我国航空领域的创新成果中,明镝22飞行器凭借,独特设计与卓越性能备受瞩目。它的机身采用,三角翼和倾斜双垂尾结构,这种精妙设计极大地降低了空气阻力,让飞行器的飞行效率大幅提升。相关空气动力学研究表明,这种设计能使空气阻力,相较于传统设计减少约20%-30%,为其高速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明镝22飞行器的试飞,影像资料中不难发现,其全速飞行时的性能极为强劲。其最高速度可达10-12马赫。 一旦明镝22飞行器列装我国空军作战部队,它将具备强大的实战威慑力。在执行任务时,可携带多种导弹,凭借其高速性能,能有效突破敌方的,反导拦截系统和防空系统。西方军事专家经过,深入研究推测,明镝22飞行器在性能方面,可能领先西方国家同类装备整整十年。若西方国家无法攻克,爆震发动机技术难题,明镝22飞行器在全球范围内,将难逢敌手。

9 months ago

無尾六代機一飛沖天,中國徹底領先,美國200億打水漂?

美国还在“画大饼”,中国六代机已经弯道超车 此前,中国新一代战机试飞,引起全球军事观察家和媒体的关注。但最不想听到这个消息的,大概就是美国了。 毕竟,美国长期以来都是航空工业的领头羊,他们率先推出了F-22和F-35,开启了全球空军史上的“五代机时代”。因此,当美国察觉到一个新的竞争者可能会在六代机领域超越他们时,那种无形的压力和恼怒自然油然而生。 1、中国六代机更早实现初始作战能力 就在这个消息传出不久,美国知名军火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急忙出来发表声明,宣称其正在研发的B-21轰炸机才是“世界上第一架第六代飞机!” 美军“战区”网站的主编也在自己的平台上直言不讳地表示:“今天对美国空中力量来说是糟糕的一天,不能让他们轻易得逞。” 最近,观察者网报道,美国空军即将卸任的采购主管安德鲁·亨特表示,中美双方在争夺下一代空中力量的竞赛中日益激烈。他评估认为,中国可能会比美国的下一代空中主导计划(NGAD)更早实现初始作战能力(IOC)。 尽管如此,亨特坚信最终美国将部署一款能够超越中国所开发战机的飞机。他指出,美国军方对中国的六代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情报。虽然中国的研发进度快得惊人,但尚未达到令人震惊的地步。 2、美国意识到,被中国甩在了后面 从这些反应中我们不难看出,美国方面对于中国新型战机试飞的消息已经感到相当不安,甚至冒出了些许“不自信”的苗头:美国意识到自己在六代机的赛跑中,被中国甩在了后面。 从目前流传的现场图片来看,中国正在测试的这两款新型战机确实给人带来了不小的惊喜。那么,这些战机究竟在哪些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的现役战机呢? 首先谈谈飞机设计中的垂直尾翼。在目前大多数战机的设计中,垂直尾翼是必不可少的,它为战机提供了稳定性和操控性。然而,中国的新一代战机似乎大胆地取消了这个部件。 这样的设计选择绝非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没有垂直尾翼意味着减轻了战机自身的重量,直接提升了机动能力和燃油效率。同时,缺少垂直尾翼也能降低空气阻力,增强隐身性能。 重点是,通过取消这一部件,中国的工程师们显然在战机的飞控系统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一点是连美国和俄罗斯等航空强国至今未曾实现的。 3、美国200亿预算,要打水漂了? 再来说说动力系统。从传闻中看,新款战机据说采用了三发设计。 这一创新在现代战机中还从未见过,尤其是在冷战后的时代。三发发动机最大的优势在于提供了更强劲的推力,使得这款战机可能不止于达到五代机的“超音速巡航”,甚至有望进入临界空间,实现某种程度的“亚轨道飞行”。 说到这里,不禁让人联想到我国的高超音速导弹技术。 目前,中国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那么,为什么不能在此基础上发展高超音速飞机呢?如果一架飞机能达到如此极致的速度,那么它就能成为空中无可匹敌的存在。 总之,无论设计如何,这些新型战机都表明了中国在航空科技领域的巨大飞跃。美国虽然在纸面上吹嘘其PPT阶段的六代机,但看到中国的实质进展后,也忍不住感慨中国有了“先发制人”的优势,而那斥资200亿美元的六代机,何时面世还是未知数。

9 months ago

中國特種船,120米長臂送坦克上岸,登陸作戰出現新模式

近期美国关注中国打造的特种船,长达120米的机械手臂,能把几十吨重的坦克装甲直接送到岸上,登陆作战或许出现新的模式。 神秘的巨臂驳船,是中国设计建造的新型辅助作战的工具,能够运输重型坦克装甲,通过机械装置,一下就运送上岸,目前打造出五艘都在测试,通过增加不同船型,中国海军的战斗力将会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将会带来新的改变。 美国看到中国海军的新装备,又开始焦虑起来,这种特殊船只的机械臂运送能力,可以帮助登陆作战方式的效率进一步提升,解决作战武器从舰船快速登岛登陆的最后需求问题。 美国媒体关注到中国的舰艇特种船只,呈现出更为先进的综合战力。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海军在使用这样的新型特种船时,整体的规划和安排,都有全局的部署和调整,也将会发挥各种军备战力的优势,甚至能够有应对航母的有效方案,这让美国引以为傲的海空合力,显然失去了一定的压迫感。 这种特殊的巨型机械手臂驳船,是广州造船厂建造的新型驳船,能够折叠的机械手臂,也像一座折叠的挑梁,可以快速伸展,从海滩搭建到岸上,可以快速形成一个运送通道。 这个功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在我国台海局势,出现登陆需求时,快速运送装备和武器,也能通过这个通道,让兵力快速上岸。 如果此前有诸多谋划的关于阻止解放军登岛的阴谋和方案,都将会在这样的快速登岛机械手臂前,落入下风。 以往台当局大肆宣扬能够组建防御火力,阻止解放军登岛,同时也能设置登陆作战的难度和障碍。 但是一旦我解放军使用这样具有登陆能力的机械手臂,就能实现更为强大的作战效率,可以通过不同的方位,快速展开抢滩登陆和运送武器到陆的目的。再加上两栖登陆舰的辅助,驳船的能力也将会带来新的威力。 为何说机械手臂就能实现如此大的影响?登陆的最后一段距离,会有淤积的泥沙和浅水,如何能高效安全地把武器运送上陆地,是一个难题,同时争分夺秒的效率,也能更快形成作战阵容,能先一步形成战局的优势,打击敌人的先行火力,压制敌人的进一步攻击。 坦克装甲和重型武器,想要快速从舰艇上转移到陆地和岛上,需要一定承重能力的地面,而沙土和浅水条件显然缺乏登陆的支持,通过机械手臂展开后快速形成的钢板组成的通道,几十吨重的坦克装甲,如履平地就能通过。 而且直接开到岸上就形成第一波的火力,瞬间就展开队形,形成屏障。再加上盾舰的掩护,可以形成类似可以随时移动的码头的效果,这对于需要急行军登陆的作战需求来说,是尤为关键的重点。 这种驳船其实并非军事船只,而是用来运送风力发电机的民用船,但是美国媒体发现这种驳船的载重能力,以及运送能力,都非常高效,非常担心中国海军会使其加入战队,发挥重要的移动岸基的作用。 甚至根据海军的需求,再根据这个基础,优化出军用的版本,那就会形成更为高效的运送能力。到那时海军的兵力和装备,都能快速输送到位。 也能解决一些滩涂环境复杂,甚至不具备登陆条件的问题,在登岛作战的挑战中,敌人会从空中海岸上进行多线攻击,而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机械巨臂驳船,就能实现更为灵活多变的接应,也能覆盖到松软塌陷的地质区域上方,形成具有坚硬承重能力的地面通道,让必须通过的武器和兵力,得以安全通行。 中国海军的新型装备,开发创新思维,在应对复杂多变的海洋防御环境时,有着多种出乎意料的应对办法,也有着坚定的立场和底线,因此对于敌人来说,中国海军的战略战术部署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证明实力在全面加强。 而无论登岛作战还是抢滩登陆,都有着必须突破的不同障碍,通过机械手臂的跨越能力,可以把很多障碍巧妙地越过甚至覆盖,这样的巧思和高效,结合后方的火力掩护,必将高效落实兵力的运送。 登陆作战的新模式,也代表中国海军对不断演变的局势,做出不同的安排和调整,也有着更多的更充分的防御准备。 未来期待海军在两栖登陆作战方面,展现出更多重器,发挥更为重要的支持力量。

9 month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