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这两年关于“美国逼近中国发动两场战争”的议论多到刷屏,但仔细一看,先别慌,让事实先说话。 其实有的地方是紧张,而有的地方只是在“试探水温”,最关键的是,国际局势不仅有硝烟,还藏着不少外交算计。 当然了,普通人最怕这种风声,看不到全貌,却被国际新闻的报道搅得心慌。 那么这两场战争底是怎么回事?真的就在眼前了吗?美国又是怎么做准备的? 今天就把这事摊开了,好好说道说道。 台湾方向:警报声不是战鼓声 很多人提到台湾就想到两个字,危险。 媒体常会放一些解放军绕岛巡航的视频,舰炮、导弹、战机齐上阵,看着就像下一秒要开打。 但真要冷静看,军事演习除了训练,还肩负着“信息传递”的作用。 今年7月,台湾自己搞了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汉光”实弹演习,不只是在海上,还把防空、交通管制、物资调度都加了进去。 甚至在台北的市区里,路口也拉起警戒线,演练“敌军空袭”后的疏散路线。 这种场景对于台湾民众来说,已经成了每年的惯例,但今年的规模确实更大。 美方学者分析说,这不仅是内部训练,与此同时,解放军的动作也不小。 年中那次环岛军演,除了台海中线两侧的常规巡航,还刻意拉长了在台湾东部外海的停留时间,模拟“封锁”与“反封锁”的态势。 这让岛内“台独”分子紧张不已,但从大陆视角看,这更多是对外界的“震慑展示”,并不意味着要马上推进实战。 更有意思的是,4月份在新加坡举行的一次虚拟推演,模拟中国对台湾进行海上封锁的情形。 结果不少观察员发现,如果真发生封锁,台湾的东南出海口反而可能成为关键,通过新加坡、菲律宾等地的航道,物资和人员或许仍能保持一定流通。 这种发现让一些东南亚国家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战略位置被“无形抬价”了,新加坡甚至在演练后公开强调要维护航道自由。 这些细节说明,台海的紧张氛围不是单一的“谁要打谁”,而是多方在试探彼此底线。…
现代航空技术已进入六代机时代,中国已经取得领先。美媒最近甚至发现,中国第三款六代机已经试飞了?根据美国媒体《战区》在2025年8月5日的报道,被怀疑是中国第三款六代机的新机正在试飞,它被美媒称为:新型隐身战术喷气式飞机。 美媒发现了第三款六代机? 美媒目前都是根据部分影像资料进行的图像分析,没有任何其他消息佐证,所以显得非常神秘,甚至不知是有人机还是无人机。 现在美媒怀疑,这是又一款六代机,推测与歼-50战斗机类似。美媒称,现有资料均未提供前机身上部足够的细节,无法确认是否存在驾驶舱,只展示其采用三点式起落架,可能采用双轮式前起落架。机身和机头明显前倾,与机身中段的中置机翼融为一体。大后掠翼的翼尖被剪短,后缘突出的三角形延伸部分呈“W”形,没有垂尾,也没有其他独立的尾翼。 还有第三款六代机? 总体而言,美媒认为其设计似乎与歼-36战斗机相似,但是有一些不同;其中一点,根据后机身上的两个“驼峰”,分析认为,它采用双发动机设计,歼-36战斗机为三发动机设计。 歼-36的三发设计,还可以有简化版? 现在美国媒体《战区》对这架新机的定位,怀疑有两点:一是,有人舰载机?与歼-50战斗机为竞争对手;二是,无人机?一款新的“忠诚僚机”,属于针对六代有人机开发的协同无人机。有关猜测只是美国单方面的想法,既无法证实,也无法否认,只能等待时间来证明。 不管怎么说,这则消息只能说明,中国在六代机领域的进步真的好快。2024年12月亮相两款六代机,时隔不到一年,又亮相第三款,不管其设计到底怎么回事,这都是巨大的进步。 不到72小时,美国人也亮出自己的下一代舰载机的概念图 在其他国家尚在研究如何设计六代机时,中国已推出三款,让美国相当没有面子。谁也没有想到,在美国媒体报道中国推出第三款六代机的消息不到72小时,就在2025年8月7日,美国媒体《战区》报道,美国亮出了新一代舰载机:由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针对美国海军的F/A-XX战斗机计划,推出其设计的下一代海军战斗机概念图。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网站截图 美国海军对F-35C战斗机不满意,于是提出F/A-XX项目,目前该项目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如今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少见地展示了积极的姿态。这次推出的属于概念渲染图,展示了一架新型战斗机,仅有机头、驾驶舱和前机身,似乎是正在等待弹射起飞的样子。显然为一架舰载机,从外观上看,不由得让人感叹:神似歼-36战斗机! 这架F/A-XX战斗机具有隐身设计特点,机翼与机身融为一体,进气口在机背上,大约“肩部”位置,大致为矩形,从机身脊柱向外延伸几乎到翼根。这个进气道设计与歼-36战斗机非常类似。从气泡座舱盖设计看,似乎为单座设计,并采用类似于F-35的起落架,机身腹深充足,宽大圆润,配备重型起落架,前起落架上有两个起落架轮。 第一眼确实让人有歼-36舰上的错觉 机背进气道,也就歼-36用上了 美国媒体《战区》不承认其与歼-36战斗机类似,而是指向YF-23战斗机,早年与F-22战斗机竞争的失败者,但是两者的区别不小,仅机头和驾驶舱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其他地方差太多了,尤其是YF-23上的双进气口在机翼下方。 当然了,现在展示的并非其设计图,最终的设计如何不好研判,可能完全推倒,重新设计。只能说,诺格的新机在外观上符合六代机的特点,但能不能变成真机,是一个大问题。 F-47后,美国海军也需要六代舰载机 目前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为竞标F/A-XX项目的两家公司之一,另一个竞争者是波音公司。由于波音公司已成为F-47项目的主承包商,再赢得F/A-XX项目的可能性不大。…
越危险的,往往越诱人?这句话在核武器这里同样适用。 广岛和长崎的两次核爆,是人类国家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体会到核打击的滋味,这种滋味人类至今也不愿意再度品尝。 但核武器的发展却并没有因为广岛和长崎的两次核爆而停下发展的脚步,而是变得威力越来越大。 时至今日,人类所掌控的核武器,在规模和威力上都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当年的那个时代。 而在今天核武器领域的最强者,则是全球仅仅只有两枚的沙皇氢弹,其堪称核弹之王,威力更是达到了广岛原子弹的3000倍。 老美有多嚣张?从他对全世界征收关税就能看出,可时至今日他依然非常忌惮这款武器…… 1961年10月30日,一个无比寒冷的早上,一群苏联人聚集在新地岛,这里位于苏联北部的北冰洋。那天的天气就和从前无数个寒冷的早上一样,是当地的一种典型天气,但是突然间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了。 接下来一个直径数公里的光球突然出现,人们在一千公里外都能看到这一景象。 随后一场由人类自己造成的地震爆发了,人们感受到了那团光球的“愤怒”以及其带来的冲击,房屋开始颤抖摇晃,玻璃全部碎掉。 几秒钟内,光球就化作了一团直径四十公里的蘑菇云,冲上了天空,并且一直向上冲了六十多公里。 如果是不知情的人,在亲眼目睹这一幕后,绝对会认为自己看到了世界末日。 但是事实上,这只是苏联对沙皇氢弹的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测试,这次测试差一点就摧毁了新地岛。 这枚氢弹,也是人类历史上威力最大的炸弹,至今依然如此。 其所带来的冲击波,三次穿越地球,并且受到了多个地面站的监测。炸弹还引发了穿过地壳,绕地球三圈的地震波。 这让人不禁想问:苏联这是要干啥?觉得自己还不够强吗? 1949年,苏联人的第一枚原子弹完成试爆,当时美国预测,苏联人至少在1953年才能搞出来原子弹,英国人则将这一数字后推到了1954年。 在已经拥有原子弹之后,杜鲁门总统开始要求美国的科学家们研究一种威力比原子弹更大的武器。 于是氢弹,就这样被提上了建造日程。 相对于爱因斯坦的核裂变理论,氢弹则是根据核聚变理论完成作用的,但二者根源相同,即以极少量的物质转化为极大量的能量。 无论何种性质的核武器,其大约85%的能量最终都会以冲击波和热能的形式产生,剩下15%则会以致命的核辐射形式对外释放,并且在爆炸后持续数年。…
据日本时报、共同社等多家外媒6月23日报道,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发布的最新公告显示,中国海军“双航母”前出西太的远洋训练部署任务随着山东舰打击群的返航而暂时告一段落。 (日本海上自卫队拍到的山东舰) 据日本海上自卫队和空中自卫队观测结果显示,本月20日至22日左右,山东舰打击群在菲律宾吕宋岛东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舰载机起降等日常训练,而伴随行动的还有两艘055大驱“延安”舰(舷号106)和“遵义”舰(舷号107)。随后,日方确认山东舰打击群于22日晚些时候通过巴林塘海峡,返回中国南海海域。除此之外,同样在前段时间部署到西太的另一支由055大驱“拉萨”舰领衔的远洋编队,也在22日当天通过了宫古海峡返回东海海域。 (日方公开的中国航母行动路线) 中国双航母刚刚“回家”,英国人的航母就要来了。 CNA新闻网最新报道指出,英国海军“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CSG 25)于当地时间23日抵达新加坡,预计不日将在完成补给后重新启程前往南海和东海进行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威尔士亲王号停泊的港口不是新加坡的军用港口,而是更大、更招摇的“滨海湾游轮中心”港口。并且就在抵达后,英国人还大张旗鼓地安排了“游行队伍”举行欢迎仪式。有外媒评论称,相比其他军舰,威尔士亲王号的行动显得过于高调,这可能是旨在向中国发出所谓的“威慑信号”。 (威尔士亲王号驶入新加坡滨海湾游轮港口) 据悉,英国科学、创新和技术大臣彼得·凯尔和国防参谋部副总参谋长莎朗·内史密斯将军将随威尔士亲王号一道访问新加坡。当然,在其官方声明中,英国人宣称此次访问旨在“重申英国对印度-太平洋地区安全与繁荣的共同愿景”,但实际上,英国海军这次行动就是冲着中国来的。 威尔士亲王号打击群的行动是英国海军“高桅杆行动”的一部分,而此次行动的核心就是印太地区。英国方面公开的消息显示,威尔士亲王号打击群未来将在印太地区与美国、印度、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并将致力于“维护国际规则”——当然,是符合英国利益、由美国主导的所谓“国际规则”罢了。 (威尔士亲王号上的F-35) 近段时间以来,英国、日本等美国盟友国家持续加大对中国的挑衅力度。就在几天前,日本海上自卫队“高波”号驱逐舰不顾中方警告,穿越台湾海峡,引起中方强烈不满。 但美英日本等国当然是不可能如愿以偿的——毕竟中国不是伊朗,中国拥有足够的海上和空中军事实力。无论是各种岸基、空基反舰导弹,还是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都是有足够力量将外敌拒止于所谓“岛链”之外的。 (中国的弹道导弹是美英等国不能碰瓷的) 除此之外,中国海军当前也已通过“双航母”前出西太的部署,证明了中国也有足够的能力在海上和英美的航母打击群“正面对垒”。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在日前的新闻发布会上承认,中国的山东舰和辽宁舰在此次前出西太部署训练,光是日本自卫队可观测的战斗机起降次数就达到了大约1000次,证明了中国海军的攻击范围和能力不断扩大和增强,甚至能够“深入太平洋”作战。而更令美日等国担心的是,等到福建号航母服役,装备了新一代电磁弹射器的福建号战机起降次数还能更进一步,甚至超过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 (相比山东和辽宁,福建号航母要更加先进和现代化) 就目前来看,即便是威尔士亲王号前来南海、东海挑衅,它也不太可能与中国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冲突。因为英国人也很清楚,威尔士亲王号打击群在面对中国强大的反介入能力时几乎没有任何还手的能力,因此英国航母这次很可能也就是来向美国“表个态”,而不会真想和中国干一架。当然,英国人要真想,中国也有足够的自信告诉它:我们随时奉陪。
随着台海局势又紧绷起来,台湾媒体曾放出狠话,说如果真打起来,台军会优先把解放军的航母给干掉。 这话一出,网上炸开了锅,国际社会也盯着这事看。 台海问题本来就敏感,现在更是让人捏把汗。 台海局势为啥这么紧张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这点历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可1949年之后,国民党败退台湾省,蒋介石在那儿搞了个政权,两岸就这么分开了。 冷战那会儿,美国把台湾当棋子,用来牵制中国,还派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晃悠,摆明了护着台湾。 时间到了今天,两岸关系时好时坏。我国说要和平统一,但也不排除用武力解决问题。 赖清德上台后,坚持走“台独”路线,跟美国走得更近。美国呢,也乐得卖武器给台湾,时不时派军舰在台海附近转悠,搞得气氛越来越火药味十足。 最近几年,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军演越来越多,演练科目也越来越实战化。台湾这边不甘示弱,加强军备,还老喊着要“自卫反击”。 台湾敢这么喊话,真有击沉解放军航母的本事吗? 反舰导弹是台军的一大杀器,台湾省自研的“雄风”系列反舰导弹,特别是雄风三型,射程能到400公里,速度快得吓人,能超音速飞行,号称“航母杀手”。 这玩意儿要是打中了,航母不死也得残。另外,台湾省还有美国卖的“鱼叉”反舰导弹,射程200多公里,精度高,对付海上目标也挺靠谱。 潜艇是另一个威胁,台湾省现在有四艘潜艇,两艘是荷兰造的“旗鱼”级,1980年代服役的,虽然老了点,但还能用;另外两艘是美国给的“海龙”级,反潜能力不错。 潜艇这东西隐蔽性强,航母最怕的就是水下偷袭。如果台湾潜艇能靠近解放军航母,发射鱼雷或者导弹,确实有可能造成大麻烦。 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也能凑热闹,台湾省有从美国买的F-16战机,还有法国的幻影2000,这些飞机都能挂反舰导弹,对航母进行远程打击。台湾还有P-3C反潜机,能侦察海上目标,给导弹指路。 不过,话又说回来,航母不是光杆司令,周围有一堆护卫舰、驱逐舰、潜艇护着,防空反潜系统也不是吃素的。台湾要想突破这层防御网,把导弹或者鱼雷打到航母身上,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况且,台军数量有限,解放军要是真动手,肯定是海陆空全上,台湾能不能扛住第一波攻击都难说。 所以,台湾媒体这话,底气有那么一点,但更多是给自己壮胆,顺便打打心理战。 真要动手,击沉航母这事听着牛,干起来可没那么容易。 解放军航母啥水平…
2008年,美国智库专家就不断渲染“中国威胁”,甚至还表明美军具备“15分钟内摧毁中国境内任何目标”的能力,尤其针对沿海地区的军事设施。 可以说这是针对中国发出的一个战略性预测,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还没发生,美国就已经放出狠话了。 那么,美国专家为何会说这样的话?如今这么多年过去,美国还能实现吗? 环球时报 2008年12月24日 关于美专家:美军15分钟内可打击中国任何目标的报道 美国“威慑叙事”的意图 最近的这么多年来,美国总是说中国有军事威胁,这其实就是因为中国发展太快,尤其是军队越来越强,让亚太地区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而且中国现在的实力完全可以阻止其他国家靠近或进入特定区域。 这也让美国觉得自己一直以来的海空优势受到了威胁,心里很不安,所以才经常拿军事威胁说事儿,而美国大肆宣传的“快速打”能力,其实就是想以此震慑中国,在心理上给中国施加压力。 同时,美国也借此机会,进一步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部署,巩固在关岛、日本和韩国等地的军事存在,但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在为美国的军事扩张制造声势和舆论基础。 而且美国还始终 认为中国的崛起威胁到它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所以才想方设法限制中国的影响力,毕竟宣扬“中国威胁论不仅能让美国民众更支持增加国防预算,更是可以在国际上制造紧张气氛。 观察者网 2025年3月28日 关于美防长访菲渲染“中国威胁”,中方驳斥的报道 其实对于美国智库提出的“15分钟打击论”,并不是第一次,在2023年起,美国防务报告就多次将中国列为“唯一战略竞争对手”,并宣称要采取“拒止战略”阻止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扩展。 这同样的目的就是通过渲染美军的技术优势,塑造“不可战胜”的形象,进而对中国及盟友形成心理威慑,例如,美军强调其RC-135V/W电子侦察机可在中国周边海域实时收集情报,并通过分布式部署的远程精确打击体系,快速瘫痪目标。 中国“反超”与反制能力 就比如一些美国智库提出的“空袭中国”计划,比如CSIS智库的“五步走”方案,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但真要实施起来会遇到大麻烦,就像是光说不练。 毕竟CSIS报告说要“摧毁中国境内5万个重要军事和经济目标”,这意味着需要用到非常多的弹药,还要持续不断地补充,但美军现在的实力可能还不够支持这么大规模的行动,这就像想要用一把小锤子砸碎一座大山,听起来很响亮,做起来却很难。…
印度砸了200多亿,连个航母壳子都没整明白!这出南亚版“航母连续剧”看得人直摇头——三航母齐巡印度洋的美梦,终究败给了现实骨感。 要说印度和航母的缘分,得从1961年说起。当年开着英国二手航母“维克兰特”号在第三次印巴战争里耍威风,直接把东巴基斯坦封锁成孟加拉国。尝到甜头的三哥从此魔怔了,非要整出三艘航母在印度洋摆谱,活脱脱要把自家后院变成“印度湖”。 可现实比宝莱坞神剧还魔幻。第三艘国产航母从2009年开工就开启“拖延大法”,15年磨一舰,预算跟窜天猴似的从7亿涨到35亿美元。结果造出个啥?没舰岛的空壳子在码头泡了十几年,海试时间一推再推,活活把“维克兰特”号熬成“维克兰特·难产”号。更绝的是,第二艘国产航母图纸还没捂热乎,就被国防部直接扔进废纸篓。 这航母梦咋碎得稀里哗啦?三板斧直接砍到大动脉。第一斧砍在钱袋子——别看印度军费世界第四,可架不住“万国牌”装备烧钱啊!买阵风战机跟买白菜似的,1亿欧元一架眼都不眨。可轮到自建航母就现原形了,第二艘航母排水量才6.5万吨,就敢狮子大开口要装电磁弹射和60架舰载机。莫迪老仙的聚宝盆怕是也掏不出这钱! 第二斧更狠,直接砍在战略上。现任国防参谋长阿尼尔·乔汉,这位陆军出身的老兄一上台就放狠话:“航母有个屁用!”这话糙理不糙。印度陆军在克什米尔跟巴基斯坦死磕,空军忙着跟中国较劲,海军倒好,拿着大把军费要搞“印度洋巡逻”。更要命的是,这位参谋长直接卡死航母预算,活生生把项目憋死。 第三斧砍在配套上——舰载机选型比宝莱坞选美还折腾,今天看中法国“阵风”,明天又眼馋美国F-18,连F-35B都敢惦记。可问题是,连个像样的拦阻着舰系统都搞不定,前年“维克兰特”号试航时,舰载机降落差点把甲板戳个洞。这哪是航母啊?分明是海上移动的铁皮棺材! 说到底,印度这航母困局就是“买买买”上瘾的并发症。从英国买二手航母开始,就染上了军购依赖症。1986年花5000万英镑买下竞技神号,改造成“维拉特”号,结果维护费比买价还高。后来又从俄罗斯薅羊毛,1美元“捡”了艘戈尔什科夫号,结果改装费硬是花了23亿,被毛熊狠狠宰了一刀。 最搞笑的是,印度还总爱跟中国较劲。眼瞅着中国003型航母都电磁弹射了,印度急得直跳脚,非要给自家航母也安上。可问题是,连蒸汽弹射都没玩明白,就敢上电磁弹射?这操作堪比三轮车夫非要开F1赛车,不翻车才见了鬼了。 要我说啊,印度这航母梦该醒醒了。与其打肿脸充胖子搞三航母,不如先把驱逐舰、护卫舰造利索。看看人家中国,055大驱都下饺子了,印度还在为航母螺栓该用德国货还是俄罗斯货吵架。这差距,不是靠喊几句“有声有色大国”就能抹平的。 印度这出航母连续剧倒是给全世界提了个醒:现代海军建设早过了“买艘大船就能称王称霸”的年代。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没有持续的技术投入,没有清醒的战略认知,就是把北约所有航母都塞给印度,也不过是印度洋上多几堆废铜烂铁罢了。
伊朗的官方账号发布“核打击”预警,美航母掉头从南海驶向中东,21国敦促以色列停火,中俄开始撤侨行动。 伊朗这次官方账号,发布的一张图片显示,伊朗地图为背景,一枚黑色的核弹非常形象。这是要干嘛?无非有两种可能。 第一个可能伊朗要发射核弹了,对谁发射?显然是以色列。 第二个可能伊朗要进行核试验了,也就是进行试爆。 第一个可能性不大,因为目前所有国家除了以色列,几乎没人相信伊朗拥有核弹。如果伊朗有核弹,安理会五常会比伊朗更加坐不住。 第二个可能性,确实是有的,结合最近以色列频繁打击伊朗核设施,暗杀核科学家,目的就是阻止伊朗进一步拥核。但是核试验是藏不住的,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美国一定会对伊朗发起打击,把中东核扩散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那么只剩一个可能了,伊朗把没有经过试爆的核弹,直接向以色列扔。最近以色列嚣张的说要暗杀哈梅内伊,伊朗发布这样的信息,就是在使用拥核威胁以色列。值得一提的是,伊朗主和派代表,也是现在的总统佩泽希齐扬,再三表示他们不会拥核。说明现在伊朗内部两大派别,对这个问题分歧非常严重。 从宏观角度来看,伊朗和以色列本轮冲突的核风险,有点类似于俄乌冲突核风险,更多的不稳定性来自于,以色列对伊朗的核设施打击,导致核辐射泄漏,引发极其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最新消息表明,美国正在向中东地区,大量动员战略战备力量,其中包括超过30架大型加油机,以及一支核航母打击编队。美国尼米兹号航母原本预计在本周访问越南,但是出于“紧急行动需求”,美航母调转航向开向了中东。 分析认为,美国在中东军事调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逼迫伊朗低头,趁此机会与伊朗达成新的核协议。 中东局势正处于失控的边缘,引发阿拉伯世界的恐慌,新华社报道6月17日,卡塔尔、约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基斯坦等,21个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的外交部长,发表联合声明强调,以色列必须停止对伊朗的敌对行动。联合声明强调,不得攻击受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机制监管的核设施。有必要尽快重回谈判轨道,这是就伊朗核计划达成可持续协议的唯一途径。 在这两天,中国和俄罗斯方面,也在努力做伊朗和以色列的工作,过去几天中俄分别与伊朗和以色列通话,谴责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敦促双方立即停火。 伊朗方面已经表示,做好了长期战争的准备,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发布提醒,在以公民请尽快通过边境口岸离开以色列,俄罗斯也宣布从伊朗撤离外交人员。看来伊以冲突,要朝着俄乌冲突的方向发展了。
前言 想必大家都清楚,最近以色列对伊朗发动了空袭,伊朗损失惨重。 这就不得不提一嘴雷达的重要性了,它可是能提前发现来袭目标,要是伊朗拥有高精尖的雷达,说不定就能早发现早预防,不至于损失这么严重。 可见一个国家的雷达探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影响到国家安全的。 就拿超级大国美国来说,他们的雷达预警距离已经达到了5550公里,俄罗斯更高,达到了6000公里。 至于中国的雷达预警距离,有些令人意外...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美国“铺路爪”雷达 要说美国现在最出名的雷达,估计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铺路爪”。 这雷达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搞了,到现在都快半个世纪了,论资历那是相当老。 但毕竟是美国当年砸了不少钱搞出来的战略装备,实力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单单是探测距离——对那种高弹道、雷达反射面积10平方米的潜射弹道导弹,它就能看到5550公里外。 一般目标的话,探测距离也有4800公里,差不多从美国东海岸能直接“看”到欧洲大陆。 那这雷达为啥这么厉害? 我们可以从结构上看看,这款雷达用的是双面阵天线,每个阵面直径30米左右,由2000个阵元组成,就像两个巨大的圆盘扣在地上。 全套设备都塞在32米高的多层建筑里,光扫描一次就得6秒钟。 按照美国的说法,它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能达到450小时,修一次平均1小时,这在当年确实算挺可靠的了。 但这毕竟是几十年前的技术了,“铺路爪”的缺点也挺明显,不是太笨重,就是抗干扰能力放在现在看有点落后。 所以虽然这款雷达看着探测距离远,但真要面对现代反舰导弹、高超音速武器,能不能及时发现、准确跟踪,都是问号。 相比之下,俄罗斯的雷达在一些方面就做得更“时髦”些,尤其是他们的“沃罗涅日-DM”雷达,不管是技术还是实战中的作用,都挺值得说道说道。 俄罗斯“沃罗涅日-DM”…
万万没想到,山东舰和辽宁舰在西太平洋会合后,竟然“打”起来了。 解放军双航母编队在第二岛链海域持续活动,美日专家推测,两艘航母除了会组织双航母编队训练外,很可能还会开展对抗性训练,积累航母对抗航母的海战经验,并用这份经验在未来对付美国海军的航母。 最近一段时间,中东地区局势十分紧张,吸引了大量媒体的关注目光。但对于美日两国的军事专家来说,他们的目光仍然聚焦在西太平洋上。 【在西太平洋训练的辽宁舰】 从6月9日山东舰被曝正在高速开往第二岛链,有可能和辽宁舰在硫磺岛附近海域汇合后。无论是美军还是日本自卫队,都没有再公开过有关两艘航母的动向信息。 换言之,辽宁舰和山东舰又“失踪”了。现在到了哪里,在干什么,外界对此一无所知。这是解放军刻意为之的结果。 之前日本方面曾派遣P-3C反潜巡逻机,试图跟踪山东舰编队,但连续2天都遭到了解放军歼-15战斗机的强硬驱离。这也让我们确信,如果美国人干了类似的事,同样不会得逞。 【解放军歼-15拦截日本P-3C反潜巡逻机】 辽宁舰和山东舰编队会对自己的动向如此保密,说明解放军要进行的演训活动有足够高的价值,值得部队这么做。 美国和日本的军事专家依照这一信息得出了一个推论,那就是辽宁舰和山东舰在搞对抗性训练,目的是让中国海军积累用航母对付航母的经验。 《日本时报》认为,解放军在第二岛链附近海域集结两艘航母的理由,是为了让其中一艘航母可以在训练中扮演美军航母。 【日本时报分析解放军在进行针对美国的演练】 美国《海军新闻》则表示,相比于美国海军,中国海军十分缺乏航母使用经验,航母对航母的训练演习可以帮助中国海军,检验自己的航母作战理论是否符合现代海战需求。 这一推论令不少美国人和日本人感到担忧。 在美国人看来,中国海军固然在过去10年取得了超乎所有人预料的成绩。从只有滑跃型航母的海军,变身为拥有8万吨电磁弹射超级航母的海军。并服役了8艘055万吨大驱,建成了空前规模的驱护舰队。 【中国海军的8万吨电磁弹射超级航母】 相对地,美国海军则表现一种日薄西山的状态。老式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退役的退役,封存的封存。早年的阿利·伯克I型、阿利·伯克II型也因服役年限问题,不得不延寿、升级才能跟上时代变化。 最重要的是,美国海军连航母舰队都难以维持11艘规模。其中尼米兹号航母年底就要官宣退役,而新造的肯尼迪号还没进行过哪怕一次海试。 就算这样,美国国内仍然有一大群人相信,如果中美两国在西太平洋开战,美国海军可以战胜中国海军。 理由就是美国海军拥有丰富的航母使用经验,对上中国海军这个航母新手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