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对一些大国的军事实力很好奇,不知道如果开战谁会赢得最终胜利,但这种“家底”不是我们随随便便就能得知的。 不过从一些专家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略知一二,一个俄国军事专家曾坦言,如果爆发海战,世界上能赢美国的国家只有一个。这是哪个国家?为什么它有打败美国的实力? 美国的海军实力 作为超级大国,美国的军事实力是难以估量的,其中美国海军更是许多人忌惮的对象。 在美国爆发危机时,许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可以说美国国家安全的大部分来源都是其先进的海军军事实力。 事实也的确如此,美国海军是世界上最先进、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海军,从这些数据中就能看出来。 据美国知名军事网站“世界现代军舰名录”的报道,目前美国的海军实力遥遥领先于世界,排名第二的是中国,海军军事实力已经达到了美国的98.7%,几乎是并驾齐驱。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就能看出美国海军多有实力。美国海军共有50万人,现有的装备为77艘核动力潜艇、93艘大型水面作战舰艇、11艘核动力航空母舰、36艘大型两栖船艇,主力舰艇加起来一共有217艘,总吨位370多万吨。 除此之外还有47艘各种补给舰,光补给舰吨位就超过152万吨。 可以说这个数据是当今其他国家无法匹敌的,就拿我国做对比,我国的航空母舰只有3艘,其他装备也逊于美国,而我国的海军实力已经是世界上最接近美国的了。 在11艘航空母舰中,美国有10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和1艘福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这11艘航空母舰的吨位都达到10万吨,其中福特级航空母舰是全世界最大的航空母舰。 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美国的补给舰同样达到了惊人的总吨位和数量,除了这些硬件设备,美国在战术和技术上也是将大多数国家甩在身后。 除此之外,美国作为“世界警察”,在全球有几百座军事基地,扼守着无数的海上重要咽喉,可以说是占尽了地利,这一切都是美国出众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决定的。 这样强势的美国海军,有哪个国家可以打败呢?俄罗斯专家给出了解答:美国海军的最强劲对手不是海军实力紧随其后的中国,而是俄罗斯! 俄罗斯的海军实力 其实从数据上来看,俄罗斯海军已经不是美国的对手,在世界也只能排第三。 俄罗斯海军现役人员15万人,只装备了1艘常规动力中型航母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是苏联时期留下的老航母,事故频发,只论航母俄罗斯海军一定不是美国那11艘航母的对手。 但目前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已经维修完成,相信她一定会在海上再次展现自己的英姿。 除此之外,俄罗斯海军还有20艘大型登陆舰,4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20艘护卫舰,61艘潜艇,19艘其它辅助性舰艇,千吨以上舰艇总计134艘,总吨位117.2万吨,虽然已经远超很多国家,但比起美国还是小巫见大巫。 俄罗斯作为苏联的长子,在苏联解体后基本接手了其军事力量,但受多种原因影响,俄罗斯海军的发展并没有达到其预期,目前俄罗斯面临着新舰艇入列速度慢,建造大型水面舰艇的能力也被严重削弱,而很多存量装备的维护问题也消耗了俄罗斯的军事资金。…
前言: 在当今世界,战争与和平的动态平衡始终牵动着全球的神经。 当科技不断重塑战争的形态,每一次重大军事事件都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波澜,引发人们对未来的深刻思考。 今天,我们将聚焦一场震撼世界的无人机突袭事件,探寻其背后的故事、影响以及对人类未来走向的启示。 夜的不速之客 宁静的深夜,万籁俱寂,整个世界仿佛都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 然而,就在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悄然降临。 144 架无人机如同一群神秘的幽灵,划破了俄罗斯夜的宁静。 普斯科夫机场,这个平日里繁忙而有序的交通枢纽,瞬间被不安的鸣叫所笼罩。 紧接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打破了夜的寂静,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就此拉开帷幕。 这些不速之客究竟从何而来?它们为何选择在深夜发动突袭?无数的疑问在人们的脑海中盘旋。 这可不是电影中的虚构场景,而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的重大事件。 它就像一道强烈的闪电,瞬间照亮了原本黑暗的夜空,也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现代战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冲突的暗流涌动 俄罗斯,这片广袤而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一直以来都是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它拥有着辽阔的疆域、丰富的资源以及强大的军事实力。 普斯科夫机场,作为俄罗斯的一个关键交通节点,不仅承担着大量的人员和物资运输任务,更在战略层面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周边环境复杂多变,各种利益交织在一起。 近年来,地区局势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各种矛盾和冲突不断积累。…
在遥远的中东,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再次搅动了本已动荡不安的地区局势。也门胡塞武装,这个长期以游击战术闻名的组织,近日竟使用高超音速导弹对以色列发动了袭击,这一事件如平地惊雷,震撼了国际社会,也再次将中东的安全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 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实力 也门胡塞武装,长久以来被视为地区内的一股不稳定力量,其历史充满了与也门政府的对抗和冲突。 然而,这次袭击事件却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组织的军事实力。胡塞武装是如何从一个相对松散的游击队,发展成为能够掌握并运用高超音速导弹的武装力量的?这背后,既有组织自身强大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也离不开外部因素的助力。胡塞武装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渐掌握了先进的武器技术,而这一过程,无疑为地区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高超音速导弹的技术特点 高超音速导弹,作为当今军事科技的尖端产物,其技术特点在于极高的飞行速度和难以预测的飞行轨迹,这使得现有的防空系统对其几乎束手无策。中国的东风-17、俄罗斯的“匕首”、美国的“GM-183A”以及伊朗的“征服者”,都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 胡塞武装此次使用的高超音速导弹,虽然具体型号尚未明确,但其展现出的性能无疑让世人震惊。 这种导弹的出现,无疑是对传统防空体系的一次重大挑战,也为未来的战争形态带来了新的变数。 伊朗的角色猜测 在胡塞武装使用高超音速导弹的背后,伊朗的角色备受外界猜测。有分析认为,伊朗可能向胡塞武装提供了技术支持或转让了相关技术。 然而,无论是伊朗还是胡塞武装,都对此予以了否认。国际社会对这一事件的反应迅速而复杂,一方面是对胡塞武装的谴责和对伊朗的质疑,另一方面则是对可能引发的地区军备竞赛和冲突升级的担忧。制裁措施虽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技术的扩散,但长远来看,解决根本问题仍需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努力。 中东地区的军备竞赛 胡塞武装掌握高超音速导弹,无疑加剧了中东地区的军备竞赛。以色列作为此次袭击的目标,其反应尤为引人注目。以色列可能会采取一系列防御措施,包括升级现有的防空体系和打击胡塞武装的导弹基地。 然而,这些措施能否有效遏制胡塞武装的威胁,仍是一个未知数。更令人担忧的是,其他国家可能会效仿胡塞武装,寻求获取高超音速导弹等先进武器,从而进一步加剧地区的紧张局势。 国际社会的应对措施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国际社会不能坐视不理。 外交途径仍然是解决问题的首选,但分歧和利益冲突使得这一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各国需要摒弃偏见和私利,共同应对高超音速武器扩散带来的全球性挑战。只有通过团结、合作和智慧,才能构建一个和平、稳定的世界。 技术的双刃剑效应 在这场由高超音速导弹引发的风暴中,我们看到了技术的双刃剑效应。一方面,它推动了军事科技的进步和战争形态的变化;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和冲突风险。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努力,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维护国际安全秩序和地区稳定。 结语…
在东北亚,对美国来说最重要的国家是日韩;在南海,对美国来说最重要的国家是菲律宾。 为了“遏制”中国,美国也在想办法的加强和菲律宾的军事合作,以封堵中国海军的活动范围。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地方,无疑就是巴士海峡。 美菲军演 美国封锁巴士海峡 巴士海峡是中国台湾南边和菲律宾北部之间的一道海峡,是中国航母突破“第一岛链”的两处通道之一。 如果这两处通道全部被封锁,中国航母战斗群将难以突破“第一岛链”。 美国为了封锁中国海军,也就在想尽办法的加强在巴士海峡的防务,从而封锁这个地方。 从2022年以来,美国的行动是相对成功的。 大环境上,中国这几年和菲律宾的关系很差,这使得美国可以以此为契机更进一步的影响菲律宾。 局部情况上,美国正在尝试在菲律宾部署能封锁巴士海峡的军事设施。比如说2024年4月,美国曾在菲律宾部署了“堤丰”导弹系统。 “堤丰”导弹系统是一套中程导弹打击系统,可以发射射程在1800公里左右的战斧导弹,以及射程400公里左右的标准-6导弹。 2024年4月,美国借助和菲律宾举行的“坚盾-24”年度联合军演,将“堤丰”导弹系统部署在了菲律宾吕宋岛。 以吕宋岛和巴士海峡的地理位置,该导弹系统足以打击到巴士海峡,甚至是打击到中国本土。 部署到菲律宾的“堤丰”导弹系统 因为美国这几年在菲律宾的动作,以及菲律宾和中国的矛盾,互联网上一度出现了这样一种声音:美菲已经用行动证明,若开战,中国航母可能无法通过巴士海峡。 这种说法到底正不正确呢? 美国实际上没法封锁巴士海峡 就中美之间的情况来看,“美国可以封锁巴士海峡”的说法并不成立,至少是当前不成立。 其一,美国在菲律宾部署的军事力量,还没有强到能封锁巴士海峡。 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中心”是日本,在菲律宾的军事部署相当有限。…
不知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还是的确是气候原因,造成战机飞行仪表瘫痪,致使美军一架F-16战机去年底在黄海坠毁。 资料显示,那段时间,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美军战机总是时不时出事,那边厢,才刚听说在鹿儿岛附近海域坠毁一架运输机,结果不几天,又听说在黄海坠毁一架战斗机。 原来,就在去年底,一架隶属驻韩美军的F-16战机,在黄海海域演训时突然坠毁,有知情者称,当时这架战机在坠毁之前,做过激烈的空中机动和颤动。 由于这个线索再加上黄海这个位置,当时让不少人或多或少持如下观点,那就是,认为是美国想碰瓷中国,找借口寻衅滋事。 当然,自从去年底美军这架F-16战机在黄海坠毁后,在一些人看来,美国还是一直三缄其口,默不作声,对这架F-16战机的坠毁原因隐而不发,让人总觉得有几分隐秘和好奇。 近日,在时隔9个月后,当美国媒体重新提及此事时,一些人似乎又旧梦重温,如鲠在喉,对去年底美军这架F-16战机在黄海的坠毁,又格外关注起来,而且还似乎透露出几分迷茫与无奈,惊讶与盲从。 因为,在经过美方半年多的所谓调查和“隐忍”后,美军终于公布事故原因。 那就是,美军去年底在黄海坠毁的这架F-16战机,是因为“飞行仪表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瘫痪”造成的。 至此,有人调侃称,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来这架F-16战机的坠毁原因。 然而,尽管事出有因,可在一些人看来,美军这架F-16战机去年在黄海坠毁依然是个谜,所谓的“飞行仪表瘫痪”成主因,依然被人猜疑,使人热议,让人好奇。 不过,许多人在对这架战机坠毁原因半信半疑的同时,对来自美国《星条旗报》网站9月27日的报道,还是充满着好奇,倾向于对美国这家媒体所报道事实的认可。 美国《星条旗报》网站报道,驻扎于韩国的美国空军第7航空队称,已经查明美军一架F-16战机去年12月在黄海坠毁的主要原因是飞行仪表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瘫痪。 报道称,美国空军第7航空队的一架单发战机2023年12月11日在群山空军基地不远处坠海,飞行员顺利弹射逃生并获救。 报道显示,美空军飞行事故调查委员会在调查后确认,这架飞机嵌入式惯性导航系统GPS(EGI)发生故障,导致主要飞行仪表在起飞大约13分钟后失灵。 报道透露,战机坠海后完全损毁,这导致调查委员会无法分析实物证据和确定EGI故障原因。 至此,对于去年底美国这架F-16战机在黄海的坠毁,在许多人的猜测、关注和热议中,总算有了一个明确的定论。 不过,在一些人看来,正如美国媒体在报道中所说的那样,由于“战机坠海后完全损毁,这导致调查委员会无法分析实物证据和确定EGI故障原因“,或多或少还是给人留下了一些猜测和想象空间,认为美军这架F-16战机的坠毁还是成谜,让人捉摸不透。 而一些人则认为,在F-16战机“起飞大约13分钟后失灵”的这段时间里,相信美军战机飞行员一定经历了难以言喻的惊心动魄和惊魂未定的紧张心理煎熬,这13分钟足以使这名美军F-16战机飞行员,在内心深处留下难以想象的阴影,以致这种恐惧的阴影,始终在眼前挥之不去,终身难忘。 不过,许多人还是认为,甚至告诫美国,要想美军战机不坠毁,最好的办法还是固守本分,与人为善,遵循和平理念,根除霸权和霸凌,少一些与别国的摩擦与挑衅,多一些与别国友好的相处之道。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美国平安无恙,才能确保美国军机少坠毁,或者不坠毁。
歼-20和F-22这两款战机经常被拿去对比。一个是人类最早的五代机,另一个是中国第一款五代机,且在设计的时候就是对标的F-22战机。那么这两款战机,到底谁强谁弱?有人说两者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手,这是真的吗? F-22不适合现代战争 直接说结论,歼-20不管是超视距打击能力还是机动性都强于F-22战机,它有后发优势。 F-22战机则是设计时误判了未来技术的发展形势,结果导致不适合现代战争。 F-22战机在设计的时候,美军给它的定位是它在东欧战场阻击苏联空军,让苏联空军无法获得制空权。 同时在F-22设计的年代,美国忽略了远程空空导弹的技术发展速度,以及超视距打击体系的建立,就导致F-22战机朝着“短航程强机动的狗斗战机”的趋势在发展。 F-22战机 在航程上,因为美国在欧洲有驻军,不需要考虑航程问题,因此F-22内油量比较小,最大航程为3000公里左右,作战半径为800公里左右。 在机动性上,F-22设计的年代大家看的都还是机动性。 F-22战机也是如此,非常强调机动性。但同时美国没有预料到远程导弹的发展速度会这么快。 在F-22战机设计的上世纪90年代,空对空导弹的射程远不如今天。 F-22战机发射导弹 1991年的时候美国五代机项目结束竞标,这一年美国AIM-120A型空对空导弹的射程是70公里左右。 之后1994年和1997年,AIM-120B型空对空导弹和AIM-120C型空对空导弹相继服役,其射程分别为75公里和110公里。 而1997年的时候,F-22战机已经进行了首飞,它的技术论证都差不多结束了,整个战机都定型了。 也就是说,在F-22战机设计的时候,设计团队眼里的远程空对空导弹,那就是射程在70公里左右,未来能不能打到100公里以上存疑的东西。 这种背景下F-22就不能去讨论现代隔着100~150公里进行打击的超视距打击体系,设定的作战场景就是靠着自己的隐身优势尽可能接近敌机,然后靠着射程70公里的空空导弹去打击敌机。 F-22战机 并且在F-22战机设计的时候,预警机技术也刚起步,且数据链这种东西也非常原始。 现代战机可以通过数据链用预警机的雷达体系,发现200~400公里以外的战机。…
随着台海问题不断加剧,整个亚太地区都变得风雨飘摇,甚至有不少人开始以为:中美之间必有一战,而且就在不久的将来。 如果这是真的,那中国和美国到底谁会赢得这场战争呢? 俄罗斯的专家亚历山大,在研究过这个问题之后,曾给出了明确的猜想: “美国其实不愿意在台海对中国发起战争,因为对上解放军只需一周,自己就会被打掉10万兵力。” 甚至还预言:“美国多年经营的霸权主义,将会由此被粉碎。” 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下这话有几分可信度。 “俄专家的推测” 按照亚历山大的推测,美国之所以会短时间内就损失大量兵力,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反制能力”太强。 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实在太平洋的海域上,我们已经建立了很多雷达基站,而且量子雷达也基本上要到正式投入的阶段了。 到时候别说一架飞机,就算是一只鸟飞过都有可能显示在雷达中,而且这个探测面积达到了惊人的8000公里。 而美国注定是远洋作战,他们也必须得开进太平洋,可这么来看,从他们踏进太平洋的第一脚,就全部落在了我们的监测之中。 曾几何时,美国凭借强大的海空力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上百个军事基地,也是基于这些军事部署,让他们的势力扩张到了全球各地,形成了如今的“霸权主义”。 但随着各国军事的发展,美国海空霸主的形象,正在一点点破碎。 单说中国,歼-20的出现,彻底打破了美国在领空上的垄断式霸权。 以前日本和韩国还一度觉得美国的F-35是“无敌的”,只要配备上这种战机,就没人能打得过美国,但很可惜,中国把这个局面给打破了。 而在我们的辽宁舰上,也已经配备了歼-35,空中打击能力同样十分强悍。 也许美国觉得凭借先进的卫星,能对中国的军事部署进行迅速定位,可他们似乎并没有把中国的“反卫星武器”算在里面。 中国的反卫星武器,早已走在世界前列,如果对美军卫星系统进行全力攻击,他们所依赖的卫星定位能力,或许会直接瘫痪。 如此一来,美军就相当于在战争中变成了“盲人”,只能被动挨打。 另外,电子战方面我们也丝毫不虚。…
成飞集团,一直是我们心目中的航空英雄,现在竟被中航电测以174亿的价格收购。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成飞集团: 成飞集团是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航空航天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自成立以来一直承担着我国重要的航空武器装备研制和生产任务。 从早期的歼5战斗机到如今世界一流的隐形战斗机歼20。每一架都是成飞进步的缩影。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明星企业,也有遇到瓶颈的时候。 这也使得成飞意识到“闭门造车”只会停步不前。 为了突破这个瓶颈,走出这个舒适圈必须寻求外部合作,才能继续推动我国航天发展。 正如瞌睡的时候那个枕头,中航工业也找上门来寻求合作。 中航电测:隐藏的“大佬 中航电测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比较陌生,但在传感器、测控产品和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它可是超级高手。 中航电测多年来在技术研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就看中了成飞集团的实力。这次的收购,可以说是一次强强联合。 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与技术飞跃 两个超级大厂的合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资源的共享和整合。 试想一下,当无敌的战斗机配备上最先进的传感器和测控技术,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这样的合作,必将带来技术上的巨大飞跃。 对于成飞集团来说,中航电测的技术正是他们目前最需要的。 而对于中航电测来说,成飞集团的航空制造能力也能为其带来巨大的优势。 歼20战斗机代表着我国航空航天的强大实力。正因为有如此强大的“底牌”,西方国家才会对我们有所忌惮。 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中航电测的技术,歼20的性能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迎来质的飞跃。如虎添翼这个成语也许放在这里最合适不过。…
十年时间,泰国来来回回谈要购买中国的潜艇,但就是不签合同!这一次,泰国似乎又要反水了! 不过,现在的中国并不缺买主。刚和泰国谈崩了,中国又立即去往印尼首都,向他们军方推售我国的“S-26T常规潜艇”。 和泰国不同的是,印尼快速做出决定,要购买中国的潜艇。他们对于中国制造的东西,抱着很高的信任态度。 泰国多次嫌弃潜艇,看似是精明,实则是吃大亏。 来来回回谈购买,关键时刻掉链子 2016年,泰国的军方批准从中国去引进“S26T潜艇”的项目。 为了双方能够达成合作,在泰国官方人员到达中国后,中国船业工作人员,曾亲自带领着他们去看了潜艇,并且讲解了一些潜艇的前景。 泰国工作人员十分满意,表示回去会打需求申请,等到军方批准资金之后,就会和中国签订合同,购买一批S26T潜艇。 经过三个多月的洽谈,泰国的副总理终于敲定要用10亿美元,购买下3艘潜艇。不过,他们不是一次性结清所有的钱,而是分批次地去结清。 先买东西,后付钱,东西都用了,钱万一付不上,中国不是血亏吗?双方都有自己的考虑,所以中方为了保险起见,和泰国签订了一份时间期限。 限定第一艘潜艇的费用,必须在7年内结清,否则需要泰国把所有的潜艇给退回来。而3艘潜艇的费用,必须在11年内全部交付完成。 因为军费太高了,泰国政府为购买中国的潜艇,还曾征求过全军人员的意见,可见他们有多重视。 但为什么泰国如此重视这个项目,最终却没有谈成功呢? 2017年,中船重工和泰国军方签订协议,预计对方第一批款项到账之后,会在一年后开始建造。但是这个项目,却在还未建造过程中,就出现不少的波折。 泰国政府在更换人员的时候,这个项目短暂地停过一段时间,但碍于军事基础的薄弱,需要潜艇支撑海域的平稳,他们又不得不再次和中方联系,提出继续合作。 双方签订合约之后,泰国又搞事情,要求中方必须使用德国的柴油发动机。但当时的欧盟对中国实施限制,中国买不到德国发动机,导致潜艇计划陷入僵持阶段。 二、8年过去,依旧未交付一艘潜艇 如果合作顺利,现在泰国应该有两艘中国制造的潜艇。但经过2018年的发动机变故之后,泰国又开始反水,不想和中国合作。 中途断联5年,泰国内阁改朝换代,迎来新的国防部部长,才开始提起这一未曾完成的计划。不过,这一次的他们,不仅仅是购买潜艇,还有购买护卫舰的需求。 2024年1月,泰国政府成立专门的购买委员会,负责和中国协商购买护卫舰的事情。泰国到底是不是真心购买?这一点上,或许再等几个月就能看出门道。…
俄乌战争对全世界各个军事大国来说,都是一次近距离观察现代武装冲突的机会,哪怕是自诩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美国也不例外。 【俄乌冲突】 通过对俄乌战场的评估,美军高层意识到了,若将来与中国作战,有三个问题很难解决,分别是哪三个呢? 美军眼中的俄乌战争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曾指出,在美国发动海外军事行动的时候,航母往往是兵力投送的核心手段之一,纵观过去几十年美国在海外参与的战争,美国航母也都曾参与其中。 【美军航母】 但随着现代导弹和无人机技术的进步,航母或者说传统水面舰艇的生存性已经大为降低,这一点也能从俄乌在黑海的对抗中找到端倪。 虽然俄罗斯黑海舰队整体水平如何有待商榷,但相比于开战之初就损失了全部战舰的乌克兰,在海上力量还是有着绝对优势。 结果由于西方为乌克兰提供了譬如鱼叉反舰导弹这样的远程反舰武器,再加上北约无人机和整个军事情报体系为乌克兰提供的态势感知优势,导致黑海舰队的主力舰接连遭到击沉。 【黑海舰队主力舰被炸】 乌克兰靠着有限的情报支援体系和反舰导弹就能取得如此丰硕的战果,很难想象美国海军未来在中国台海面对解放军的时候,场面会惨烈到什么程度。 解放军的远程反舰武器层出不穷,而且拥有着极为先进的战场态势感知体系,这对美国海军来说是无法有效防御的威胁。 一旦开战,解放军的高超音速导弹将在大型高空无人机的引导下打击美国海军舰队,这些弹药的突防速度已经超过了美国海军反导拦截系统的工作极限。 【高超音速导弹】 尤其是航母这样的庞然大物,是很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击沉的,而一旦失去了航母,美军就丧失了投送军力的一个主要手段,要想实施介入作战难如登天。 解放军手里的高超音速武器一直被美军称为战争规则改变者,这些导弹让美国花费数十年研制的反导拦截系统成了最大的小丑。 而且除了已经公开的东风-17、鹰击-21等高超音速导弹,美国军方猜测解放军手上应当还存在多种并无公布的先进高超音速武器。 【东风-17】 高超音速武器成难题 港媒《南华早报》就曾经转载过美国国防部发表的声明,五角大楼表示他们注意到中国正在进行的武器试验,试验飞行器以15倍音速的速度反复进出大气层,并具备自主机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