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形势剑拔弩张,一边是美国的舰队潜艇堵在门口,数千美军虎视眈眈;另一边,委内瑞拉干脆升起了五星红旗,对着中国喊起了“兄弟”。这波操作看似突然,其实全是被美军逼出来的无奈自救。 9月3号那天,北京举行阅兵仪式,全世界人们的目光都被吸引,几乎都没有人注意到,在遥远的加勒比海南岸,委内瑞拉也对中国表达了特殊的敬意,对外展示了一个特殊的广场和雕塑,纪念中国抗战历史。仪式现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发表了讲话,说建这个广场就是为了向中国人民致敬,毕竟二战里中国付出的巨大牺牲,全世界都看在眼里。 要说这广场的设计,那真是处处藏着“小心思”。雕塑正前方摆着中委两国国旗,明摆着是说两国人民站在同一战线;更关键的是,雕塑周围刻满了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字,台湾的名字赫然在列。这可不是简单的地理标识,分明是委内瑞拉用最含蓄的方式表态:我们坚决支持一个中国,认准台湾就是中国的一个省。在国际上敢这么明确站队的国家,真心不多见。 仅仅10天后,委内瑞拉再次发布了一份涉及在的公告,强调中国跟他们是“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还特意称呼双方的关系为“兄弟情谊”,夸这种关系在应对国际危机时特别靠谱,是全球所有国家都应该学习的榜样。此外,委内瑞拉还表示想要同中国开展更广泛的合作,恨不得方方面面都绑在一起。这哪是普通的合作请求,分明是想找个靠谱的“靠山”。 委内瑞拉为啥突然对中国这么热络?答案很简单:美军都快兵临城下了。上个月,美国就把海军舰队和潜艇派到了委内瑞拉附近的加勒比海域,几千名美军跟着进驻,摆明了是来施压的。更嚣张的是,美军还在这一海域击沉了一艘所谓的“运毒船”,说船上13个“毒贩”全被击毙了。这借口找得敷衍,明眼人都知道是在敲打委内瑞拉。 面对这架势,马杜罗也没坐以待毙,立马启动了“人民走进军营”行动,全国上下搞起了大规模民兵军事训练,恨不得全民皆兵,把国家战备水平拉到最高。可即便如此,跟军事强国美国比起来,委内瑞拉的实力还是差了一大截。就在15号,美军又动手了,在国际水域攻击了一艘据称来自委内瑞拉的“运毒船”,船上3名男子当场丧命。
美媒《国家利益》在9月5日的一篇报道中意外的披露了美军萨德导弹的库存只有600枚,同时《国家利益》还设定了中美全面战争的情况下,美军的萨德导弹库存最多只能坚持几个小时,而对于萨德导弹的生产每年的产量不过几十枚!美媒认为,必须要用一种革命性的技术来替代萨德导弹的拦截,但是比较有意思的是这种武器已经在中国93阅兵式上展示了! 12天的伊以战争:消耗了美军25%的萨德导弹 6月13日开始到6月25日伊以战争,从以色列突袭伊朗境内目标开始,到伊朗弹道导弹打得以色列鬼哭狼嚎结束,历时12天,史称为12日战争!伊以战争的过程挺有趣,从以色列掌握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依然未能将伊朗打趴下! 反而伊朗顶着以色列猛烈的恐袭不断对以境内目标展开高强度弹道导弹袭击,双方进入了一个堪称奇观的“战略平衡”阶段,最终在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的情况但却没有摧毁伊朗核设施的情况下,美以保住了面子,伊朗保住了最后的里子情况下得以停火!这次战争经历了几个阶段: 以色列绝对优势阶段:从6月13日突袭开始,以色列就摧毁了伊朗境内中西部地区的防空设施、军事基地以及大量导弹洞窟与发射阵地和导弹发射车,甚至连军工厂都被摧毁了。以色列无人机在德黑兰上空盘旋,空军战机想炸哪就炸哪 伊以双方战略相持阶段:以色列突袭后24小时不到就遭到了伊朗第一波导弹与无人机攻击,但大量发射设施被毁,无法形成火力覆盖!从6月15日开始,随着大量发射设施被修复,导弹储存的洞窟被抢通,伊朗的反击开始有点让以色列手忙脚乱了; 伊朗导弹打击占优势阶段:在6月17日之后,伊朗导弹打击方向改变,从军事设施转向高价值资产,比如港口、发电站以及商业区等,这些地区防护薄弱,几乎没有防打击加固。以色列大量目标被击中,股市暴跌,大量资金外逃,以色列媒体强烈要求美国下场,这表示以色列已经慌了。
前言: 中东的局势愈发扑朔迷离,令人难以捉摸。 最近发生的导弹冲突令人震惊,而胡塞武装再次发射的一枚导弹,不仅暴露了美国在武器控制方面的隐秘手段,也进一步揭示了中东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 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一种导弹,两种结局 2025年9月13日,沙特防空部队在麦地那上空成功拦截了一枚由也门胡塞武装向以色列发射的导弹。 根据事后媒体公布的画面显示,胡塞武装可能发射的是“巴勒斯坦-2”高超音速导弹或中程弹道导弹,而这些导弹被沙特引进的美国制造的萨德反导系统精准击落。 当时,麦地那上空传来一声巨响,许多居民惊慌失措,纷纷寻找掩护。 从结果来看,沙特成功拦截了胡塞武装的导弹,但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究。 首先,沙特此举可能是出于维护国家安全的考虑。 胡塞武装此前多次向沙特境内发射导弹,目标涵盖南部城市吉赞、首都利雅得国际机场等多个地点。 此类袭击极有可能对沙特境内的平民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此次拦截行动,沙特可能是为了保护本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基础设施。 此外,地缘政治因素也不容忽视。 沙特领导的“多国联军”多年来在也门展开军事行动,但始终未能取得决定性进展,胡塞武装至今仍掌控也门首都萨那。 胡塞武装频繁向沙特发射导弹,无疑损害了沙特政府的声誉,此次拦截行动或许也是为了重塑其在中东地区的形象和权威。 然而,还有一个可能不容忽视,那就是胡塞武装可能有意进行试探。 这次拦截行动的背后,或许有美国的影响。 沙特使用的萨德系统可能由美军直接操控,而美国出于全球战略利益的考量,主导了此次拦截行动,沙特在这一过程中显然受到美方的干预。 此前就有传言称,凡是美军制造的武器,其控制系统都会向美军开放。 不过,单凭此次事件还不足以完全支持“美军控制论”,因为在此次拦截事件发生前四天,发生了一件截然不同的事情。…
印巴5.7空战虽然过去4个多月,但印度一直否认有“阵风”被击落,甚至在特朗普两次公开“佐证”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不松口反正就是印度大获全胜。近日,英国《空军月刊》杂志发表深度报道,认为印度空军“阵风”被击落数量,不是之前说的3架而是4架。 相关报道 如果这一消息可靠,那么印度国内政客们又要打一架了,毕竟莫迪政府从来都说自己是赢方,对战机被击落向来不承认。所以要让嘴硬的印度承认,就必须拿出有力证据,因此报道中公开了巴基斯坦提供的细节。总计击落4架“阵风”战斗机,1架来自印度空军第17战斗机中队,装备序列号为BS001。另外3架来自第101战斗机中队,装备序列号分别是BS021、BS022、BS027。 公开如此明确编号,对印度空军来说想模糊处理都不行,总不能让这几架战机永远消失不露面。而且战后,印度空军这几架“阵风”没有更新动态,甚至还打算更改编号体系,说明他们不想让外界知道更多,各种因素相结合完全符合被击落可能。之前巴基斯坦也说了,歼-10CE实际锁定多架印军战机,只是不想让战事升级局势失控,所以才有选择击落主要威胁目标。因此在公开报道战果时,适当留点面子给印度,只不过印度嘴硬到底连一架损失都不想承认。 “阵风”残骸 5.7空战由印度主动挑起,本来准备以规模更大的空中力量发动突击,能够取得意料之中的胜果。没想到巴军早就打造出中式作战体系,包括红旗防空系统、ZDK-03预警机、歼-10CE相结合,可以实现提前预警指挥、A射B导等作战模式。所以当印度空军还在空中集结时,巴空军已经成功预判对方下步行动,然后战机升空锁定攻击。 整个空战持续不足一小时,被印度视为神话的“阵风”战斗机,在巴方电子战面前居然分不清现实和虚拟。当PL-15E已经打到跟前时,这才反应过来但为时已晚,所以巴空军才能创下180公里外,用PL-15E击落印度“阵风”战机纪录。为此印度还在自欺欺人,事后分析上了PL-15E公开宣传数据的当,因为PL-15E宣传最大射程145公里,所以他们觉得在本土没有越界很安全。 57空战态势图 歼-10CE战斗机 巴方最初公开战果,包括3架“阵风”、1架苏-30MKI、1架米格-29战斗机,这次英媒再加一架也并非不可能。不过最令人意外的还是印度,否认被击落事实就算了,本来战后向美国求购F-35属于相对正常举动。但印度现在突然抽风,居然计划向法国增购114架“阵风”,再加上之前下单的26架“阵风”M,在之前36架基础上还要再买140架。 单价高达2.4亿美元以上,印度除了钱多没地方花之外,实在想不出他们为什么还要再买这款战机。实战证明,一架歼-10CE按空优标配4中2近导弹,理论上可以在超视距外击落4架“阵风”。那么巴基斯坦空军再买100多枚PL-15E,利用现有歼-10CE机队就能实现完胜,更何况未来还要购买歼-35印度根本没办法比。 歼-10CE战斗机 印度“阵风”战斗机
据美媒报道,在中美结束第四轮贸易谈判后,川普要求其团队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实现访华之旅上来。而之所以川普表现得比以往更加急迫,原因之一是五角大楼又向他报告了一个噩耗:F-35战机升级到Block 4最新改进型的努力被迫“全面延迟”,何时能完成则未定。美媒航空航天杂志称,F-35制造商洛马公司给出的理由是因为“遭受东大关键矿物管制”。 五角大楼向白宫报称,生产一架最新的F-35 Block 4型战机需要约900磅(超408公斤)关键矿物,其中主要是稀土,而洛马公司的库存已无法供应大规模生产。鉴于经过此前几轮贸易谈判结束后,东大恢复的是民用稀土对美审批出口,五角大楼“强烈建议”川普亲自和东大方面谈妥恢复军用级别稀土供应的问题。 有美媒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这个问题。防务新闻就发文称,洛马公司的F-35 Block 4升级计划核心之一是换装AN/APG-85氮化镓雷达,恰恰是这方面会受制于稀土材料短缺问题,导致雷达元件生产停滞。五角大楼原计划通过雷达升级促进F-35战机航电系统的全面升级,以保持对歼-20、歼-35战机的(技术优势),但现在“最关键的一环”被东大卡住了。 此外,F-35 Block 4还将升级电子战系统和无人僚机指挥控制系统,这方面倒是主要基于软件升级来达成,不受稀土供应问题的限制。但是接受美媒采访的专家均强调,机载雷达是战斗机的大脑,如果不能完成升级,其他子系统的升级则无从谈起。 分析还指出,实际上经过对九三阅兵的分析评估,五角大楼认为美军现役主力战机在“相当部分的领域”已不再领先,甚至少数领域处于落后之中。因此让美国唯一在产的五代机F-35尽快、全面达到Block 4水平,成为保持美军在全球空中优势的重中之重。当然,川普能否尽快实现访华,又能否在与东大的会谈中解决军用稀土供应问题,就不是五角大楼能够左右的了。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塞尔维亚这次阅兵,直接让欧美坐不住了! 9月20日,一场名为“团结的力量”的大阅兵即将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而就在前几天彩排中,中国制造的红旗-22防空导弹公开亮相,西方媒体瞬间炸锅:塞尔维亚一跃成为巴尔干地区防空实力最强的国家! 这当然不是普通的一场秀,毕竟,过去的100多年时间里,巴尔干一直都是地缘的火药桶。 如果说欧亚大陆是个棋盘,那巴尔干就是那个关键点位之一。它是连接欧亚陆运的核心通道,也是海权国家几百年来最忌惮的陆权支点。 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虽然引爆点是萨拉热窝刺杀事件,但实际还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巴尔干地区的争夺。 二战之后,统一的南斯拉夫成为巴尔干地区最强的国家,一度被称为巴尔干之虎,西方非常忌惮。 苏联解体之后,西方也不遗余力地拆解这个联邦,即使这个国家后来就剩南联盟,最后还是被拆成了黑山、塞尔维亚、科索沃(国际社会不承认)。 如今的塞尔维亚也不过成了几百万人口的小国,但是,美欧还是不放过它。 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塞尔维亚前身),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也没能幸免,三名中国记者丧生。 这场共同的创伤,让中塞两国之间多了一份无需言说的理解与信任。 …
黄岩岛,这座在南海上静静伫立的珊瑚环礁,再次成为国际视线的焦点,2025年9月16日,一场由菲律宾主动挑起的海上摩擦,将原本紧张的南海局势再度推向风口浪尖。 不同于以往的克制与警告,中国这一次出手更快、手段更硬,央视公开的现场画面中,菲方船员仓皇逃窜、场面狼狈,引发了各方热议,这不仅是一场执法行动,更是一场关于主权、规则与底线的较量。 黄岩岛不是孤岛 黄岩岛位于南海中北部,地理位置说重要也不过分,既扼守航道,又靠近多个争议海域,堪称“南海的锁钥”。 长期以来,中国对黄岩岛实施常态化管控,这不仅是对自身主权的维护,更是在维护南海的整体秩序。 但9月16日,菲律宾方面却突然改变了以往“试探性”的做法,升级了挑衅的强度,一口气派出十多艘公务船,有意关闭AIS信号,试图在多个方向强行闯入黄岩岛邻近海域。 不仅如此,它们还采取极具危险性的航行方式,频繁横切中方执法船只航线,试图制造擦碰和冲突,这种行为,已远远超出所谓“例行巡航”的范畴,更像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侵权行动。 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挑战,中国方面的反应并不迟疑,多艘海警主力舰艇,包括4409和8301号迅速进入战位,渔政船和渔民船也同步调动,形成了海上协同封锁圈。 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由岸基实时监控系统全程掌握,信息流转高效精准,可以说,这不是简单的“出警”,而是一场经过完整预案推演的执法行动。 现场毫不留情 执法的升级来得迅猛,面对菲律宾船只的强闯行为,中方首先通过无线电喊话进行警告,但对方并未收敛,反而加速靠近。 于是,水炮开始精准锁定目标,连续29分钟不间断压制,逐步将菲方船只逼离核心海域。 从央视公布的视频来看,现场并不“温和”,菲方数艘船只被击中操控系统,一些舱室出现进水、电路短路,船员则在甲板上抱头蹲守,毫无还手之力,这一幕,迅速在国际舆论场上引发震动。 菲律宾方面随后指责中方“过度执法”,但从画面和细节来看,中方执法过程有明确分级,水炮使用也精准避开了人员聚集区,显然是经过训练和判断的“克制打击”。 更重要的是,这场现场执法,不仅展示了中国海警在装备和战术上的成熟,也体现出一种全新的海上协同能力。 海警、渔政和渔民船只之间的快速响应与默契配合,说明中国已不再满足于“单点防守”,而是开始构建“立体化、常态化”的海上防控体系。 规则也不是谁说了算 这一次,中国没有再按下“克制键”,不是情绪化的反应,更不是“秀肌肉”,而是对一系列现实变化的回应。 近几个月来,菲律宾在南海动作频频,数次携带建筑材料试图加固仁爱礁非法坐滩军舰,并多次借助美方支持在黄岩岛周边“试水温”,此次行动不过是其“灰色地带战术”的延续。 但现实是,中国对黄岩岛的管理早已进入常态模式,除了执法船常年巡逻,还有岸基雷达与无人机系统实时监控,任何风吹草动都难逃“火眼金睛”,在这种背景下,菲方企图“以量压制”或“强行突破”,无异于撞墙。…
歼-20数量越来越多,目前最尴尬的就是美国前国防部(如今改名战争部)部长盖茨了。作为一名资深特工、情报分析专家,还曾担任过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他曾经在2009年预测中国在2020年前不会有五代机,2025年前拥有五代机的可能性也很小。结果在2011年歼-20首飞后,盖茨又不得不修改预测,表示到2020年,中国可能会部署50架歼-20,但是到2025年的时候,美国的五代机数量依然要远远高于中国五代机数量。 盖茨当年称,中国到2025年可能会拥有300架五代机,虽然F-22的生产线关闭了,但是随着F-35的量产,到2025年,美国将拥有1500架第五代战斗机,300:1500,这不就是优势在我、不知道怎么输嘛! 可现实却给了美国、给了这位资深情报分析专家一记狠狠的耳光,虽然美国这么多年来一直喊着“中国威胁论”,可依旧低估了中国,并高估了美国自己。在即将举行的长春空军航空开放日现场,一架用于静态展示的歼-20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不是因为这架歼-20出现了什么新的改进,而是CB10300的编号,代表第10批次、第300架,也就是说歼-20如今至少服役了300架,远远超过了盖茨当年预测的数据。 更让盖茨感到脸红的是,当年他支持关闭F-22生产线,导致美国的重型五代机完全不够用,摔一架少一架,看着中国越来越多的重型五代机,美国军方只能羡慕嫉妒恨了。据美国《国家利益》网站报道,虽然美国空军名义上拥有186架F-22,但实际能够投入作战的F-22只有143架,剩余的F-22要么沦为“零件捐献者”,要么因为年久失修失去了继续服役的价值。在中国第300架歼-20出现后,中国的重型五代机数量已经是美国的2倍以上,而且中国的重型五代机更新、升级潜力更大、生产线还一直开着。 那么美军总共还有多少架第五代战斗机呢?前几个月,美国空军刚刚接收了第500架F-35A。而美国海军目前大概有4个中队装备了F-35C,总数算100架。而美国海军陆战队则装备了183架F-35B,以及数量不详的F-35C,再加上143架F-22,美国军队目前的五代机总数大概能接近900架,远不及盖茨当年预测的1500架。 虽然900架五代机的数量,依然毫无悬念的冠绝全球,看似把当年的差距还进一步拉大了(2011年,美国只比中国多了100来架五代机),可美国人心里非常清楚,随着歼-35的服役、歼-20持续量产,未来几年中国的五代机数量将会以一个非常恐怖的速度增长,而美国未来几年只能一边退役F-22、一边装备被受诟病的F-35,美国的五代机数量优势要保不住了,质量差距则会越拉越大。 别看美军手头上拥有近900架五代机,可绝大部分都是F-35这种“伪战斗机”,之所以把F-35称为“伪战斗机”,主要是因为这款飞机当年就不是完全按照战斗机标准设计的。开始设计F-35的年代,正好是美国军事实力领先优势最大的时候,俄罗斯当时只能吃苏联老本,在苏-27的基础上炒冷饭,中国还在完善歼-10战斗机,连涡扇发动机都不能量产。当时美国仅凭手里的数千架第四代战斗机,就能够横扫地球上任何国家了,F-22对各国主力战机更是形成了降维打击。所以时任国防部长盖茨才敢无视美国空军的反对,不断削减F-22的采购数量,到后来索性直接解散了F-22的生产线,省得美国空军继续惦记。 据说当年为了给五角大楼上压力,美国空军故意在与印度空军的演习中放水,让F-15惨败给印度空军的苏-30K与米格-21。但美国空军的小伎俩被识破了,F-22生产线还是关闭了,憋了一肚子火的美国空军,后来又跟印度空军组织了一场演习,结果变成了F-15暴打印度空军的苏-30。 自认为天下无敌的五角大楼,于是在选择第二款五代机的时候,将空战性能放在了次要位置,并要兼顾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的设计要求,甚至还要替换掉美国空军的A-10攻击机,这就导致F-35与传统的多用途战斗机不同,因为多用途战斗机不管是苏-30也好、歼-16也好,都是优先保证空战性能,然后再去加强其它方面的性能。而F-35则不一样,为了追求所谓的通用化与全面的身手,F-35的空战性能被较大程度的牺牲了,就比如在与盟友的演习中,F-35不止一次输给台风、阵风这些相对落后的飞机,都是在近距离格斗中输掉的,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都能设计出F-16这种机动性优异的战斗机,21世纪却设计出F-35这种“空中飞猪”,是美国技术退步了?其实是为了追求更全面的性能不得已的选择。 F-35的设计初衷是在美军取得制空权后,仗着大弹仓优势,能够在保证隐身性能的情况下携带各种攻击弹药,然后把敌人的阵地炸得底朝天,本质上是一款攻击机,虽然作战过程中可能会遭遇敌方战机的轻微抵抗,但在大顺风情况下,F-35靠群殴也能把零星的敌机给打垮,空战性能差一点根本毫无影响。况且F-35的空战性能也没差到离谱的程度,仗着隐身能力和先进的航电设备,超视距打一打四代机问题并不大。 可是当对手装备大量五代机的时候,F-35的问题就会被放大。面对以空战为主业的歼-20,F-35没有隐身与航电系统的优势,就只能拼硬指标了,作为一款最大速度1.6马赫、不以狗斗见长、连AIM-9X格斗弹都只能挂在机翼上的飞机,面对歼-20就凶多吉少了,歼-20的巡航速度都接近F-35最大飞行速度了,想追上F-35轻而易举,想甩开F-35也非常简单。 美国用F-35打伊朗、打朝鲜、打委内瑞拉都好用,甚至用来对付五代机数量严重不足的俄罗斯都会非常好用,唯独面对中国的时候,F-35从猎手变成猎物了。如今中国四代机都标配有源相控阵雷达、红外光电搜索装置,在配合地面的反隐身雷达与高空的预警机,F-35一旦被定位近身,甚至不需要歼-20出面,歼-10C和歼-16机群都能把F-35撕碎。如果美国能重来,肯定不会把F-35设计成如今这个样子,要怪就怪以盖茨为代表的情报部门大佬低估了中国,误导了美国的新型武器研发规划,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F-35战斗机、未来战斗系统,都是美国各军种在感觉天下无敌而进行转型后,失败的武器项目,不是说这些武器的性能不够先进,而是完全不适应美国当下的战略处境。 面对中国那几百架歼-20,美军真正能够依仗的,就是143架F-22了,盖茨要是能未卜先知,当年打死他都不敢关闭F-22的生产线,甚至最好让美国空军放弃选择F-22,直接选择潜力更大、技术风险更大的YF-23。对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空军来说,F-22其实是一个比较保守的选择,它能够对四代机形成降维打击,却无法保证面对同代机的时候有优势。而YF-23则是一款上限更高的飞机,超音速性能、航程、隐身性能以及升级潜力都大于F-22,如果美国能把YF-23发展下去,这款飞机将成为歼-20最大的对手。而F-22的航程较短、航电系统功能相对单一,并不太适合亚太的战略环境。 摆在美国军队面前有两个选择,要么继续在F-35项目上投入巨大的资源,既然没有质量优势,那就是确保五代机的绝对数量优势,要么就是把宝压到六代机上面,F-35削减订单,更多的资源留着买六代机。如果是10年前,美国肯定有绝对的信心赶在中国前搞出六代机,可现如今中国的多款六代机都在天上飞了,波音公司的F-47连个模型都还没造出来,中国大概率会在2030年前装备六代机,到那时F-22也开始退役了,美国指望F-35打天下? 更让美国感到绝望的是,歼-20服役数量很可能早就超过300架了,只是第300架歼-20公开现身了而已,在歼-10生产线转移到贵飞后,歼-20的产能会不断爬坡,一直持续到六代机服役,未来美国将面临五代机数量与质量的双重劣势。现在重新看盖茨在2011年的预测,恰恰是美国整个社会的缩影,从未真正重视过中国的发展潜力,哪怕如今被现实打脸了,美国依然还在纠结“中国五代机抄袭美国五代机”的问题,只能说傲慢是失败的根源,谦逊才是立身之本,当年中国面对悬殊的差距,没有绝望躺平、更没有眼高手低,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发展,不管是冷嘲热讽还是无知贬低,都没有丝毫动摇中国军工人的发展计划,这才有了如今全球第二大五代机群,并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第一。
在中国空军官宣歼-35A隐形战机,尤其是巴基斯坦传出消息,要在两年内接收首架歼-35之后,印度上下明显有些破防,连日来,印度媒体对莫迪当局和印度军方提出各种建议和质疑,要求新德里立即加快引入五代机的步伐,以避免印度“失去对中巴两国的空中优势”。然而,在诸多质疑声中,也有印度媒体另辟蹊径,认为应当“以我为主”,中巴五代机不足为惧。 (印度对于国产五代机很重视) 据印度“防务论坛”网站12月12日报道,虽然印度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国已经拥有大量五代机,而宿敌邻国巴基斯坦也即将装备歼-35,但印度唯一的可行选择依旧是国产“先进中型战斗机(AMCA)”,受种种因素制约,印度从国外引进五代机并不现实。 (苏-57在珠海航展) 印媒称,印度最有可能获得的是俄罗斯的苏-57或者是苏-75,但考虑到此前印度退出了和俄方的五代机项目,“吃回头草”重新购买俄五代机,有可能让新德里当局颜面尽失。此外印度空军认为,无论是苏-57还是苏-75,都有明显的缺陷,比如说发动机叶片暴露在外,使其隐身性能不佳,而且苏-57的产能非常之低,俄空军都没有装备多少架,短期内无法满足印度空军的需求。 (F-35战机) 印媒认为,美国的F-35堪称是“技术奇迹”,考虑到近年来美国不断拉拢印度围堵中国,看起来F-35并非遥不可及,然而实际上美国更热衷于向印度推销F-16或F-15战机,严格限制对印度销售真正先进的战斗机,因此就算印度空军对F-35非常满意,但很难说服美国人放开限制。 除了美俄之外,印媒还将目光转向了土耳其的“可汗”和韩国的KF-21项目,但是土耳其和巴基斯坦关系密切,“可汗”也还有很多技术难题需要攻克,而韩国虽然非常愿意和印度进行军事合作,然而KF-21充其量只是一款四代半战机,如果没有美国的技术支持,KF-21无法成为真正的五代机。 (歼-35A战机) 有意思的是,印媒还对中国五代机进行了点评,这一次,印度人没有贬低歼-20,却对新亮相的歼-35A进行了批评,声称这款战机并非“游戏规则改变者”,因为它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因此不是真正的五代机。印度与其仓促购买一款隐形战机,不如继续关注于质量,坚持对AMCA的投入,按照计划,印度国产五代机将在2028年首飞,这不仅仅是一架战斗机,更是印度技术和战略独立的象征,使得印度空军继续对中巴保持领先优势。 (印度AMCA战机) 军事分析人士指出,印度媒体显然是有些异想天开了,首先,印度确实很难从国际市场获得五代机,因此只能聚焦于国产项目,但印度期待巨大的AMCA项目,注定将沦为又一款“光辉”战机,从立项至今,AMCA已经延误多次,至今还是PPT阶段,连原型机的影子都没造出来,事实上印度军事专家已经透露,2028年无法实现AMCA的首飞,可能要延迟到2031年,到那时,中国的六代机都可能已经问世了,中印的空中差距将越来越大。 (莫迪老仙也变不出五代机) 虽然莫迪上台后,倾力打造所谓的“印度制造”战略,希望能够实现国防军工的自主化,但印度有限的技术、资金使得重大军工项目的研发进展缓慢,尤其是五代机这种航空科技的“桂冠”,如果没有外国的大力协助,印度很难独立制造出真正的五代机,更别提挑战中国的空中优势了。
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共同防御协议,外媒强调两个关键点。 当地时间17日,沙特阿拉伯与巴基斯坦签署共同防御协议,协议规定任何对其中一国的攻击将被视为对双方的攻击。路透社、英国《卫报》等多家外媒在报道这一消息时纷纷强调了两点:巴基斯坦是有核武器的国家,海湾阿拉伯国家对美国的安全保障越来越没有信心。 路透社报道称,沙特与拥有核武器的巴基斯坦周三签署了正式的共同防御协议,在地区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此举显著加强了两国数十年来的安全伙伴关系。 报道称,目前,海湾阿拉伯国家日益担忧美国作为其长期安全保障国的可靠性,上周以色列袭击卡塔尔加剧了这种担忧。 “这项协议是多年讨论的成果。它并非针对特定国家或特定事件的回应,而是将两国之间长期深入的合作制度化,”一位沙特高级官员表示。 当被问及巴基斯坦是否有义务根据该协议向沙特提供核保护时,这位官员表示:“这是一项涵盖所有军事手段的全面防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