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现在打开日本富豪榜单,会发现都是咱们的熟面孔。 一个快时尚巨头优衣库老总柳井正,一个软银老总孙正义。 但是,如果说这排名第二的 滝崎武光,是不是很多人就懵逼了。 其实日本首富的位置,基本上就这三个人轮着坐。但是,江湖上却鲜有滝崎武光的传闻,就算是在日本本土,他也像一个谜一样。 滝崎武光是日本企业基恩士的创始人,而就跟这个创始人一样。基恩士也是 “ 一家裹着面纱不允许报道的公司。 “ 但这个默默无闻的隐形大佬,却堪称日本最赚钱企业,是日本市值第二的公司,仅次于丰田。 基恩士的主要业务,是做自动化传感器、机器视觉系统、测量仪、数字显微镜等工厂自动化领域,像是汽车、半导体、电子电气设备、电信等等都有它的应用。 而在机器视觉市场,基恩士和美国的康耐视,几乎垄断了全球 50% 以上的市场。 当然了,这 50% 的份额里,占大头的还是基恩士。。 但这些都不算重点,他真正恐怖的地方在于,作为制造企业, 毛利率却达到了可怕的 80% 。 啥概念呢?对于制造业这个行业来说,平均毛利率如果能到 30%,都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美憑借著手里掌握的半導體、通訊等領先技術,一直被看作「世界的科技燈塔」,但進入5G時代后,情況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華為,在芯片、手機、通訊等多領域闖進了老美的「舒適區」,手機業務一度占據國內市場半壁江山,全球排名更是超過蘋果直追三星,而自主研發的麒麟9000,綜合體驗更是領先同級別某龍888一代。 這讓老美格外眼紅,于是泛化國家安全,針對華為進行頻頻出手,最終停止了華為的芯片代工業務,華為手機業務急轉直下,海思高端芯片業務停滯不前! 其實在華為芯片被斷供的時間里,除了國人對華為持以肯定的態度外,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也是其中之一,斷供之初就警告美國,要放棄打壓華為、中國半導體,這樣反而會幫助中國孵化出更多的華為,中國芯片也將獨立自主。 這點其實作者是非常贊同的,如果中企能認真一點、爭氣一點,確實有能力在智慧型手機、芯片等方面接棒華為!但遺憾的是,風向開始變了,比爾蓋茨或許高估了中企,不管是在智慧型手機還是半導體方面,許多企業的表現差強人意,甚至不少人認為更多的「華為」已成為空談!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手機市場 當華為麒麟芯片被斷供之后,國內手機品牌可謂是斗志昂揚,不僅通過線下、線上布局,還紛紛進軍高端市場,通過本地優勢,提升品牌影響力等方式拿走華為騰出來的市場空缺。起初各大品牌的表現確實可圈可點,但當同樣面臨市場低迷的窘境時,別說接棒華為了,自己的市場份額都流入到了他人的手中! 根據中國信通院公布的數據顯示, 2022年國內手機市場同比下降了26.6%,累計出貨量2786萬台。除了走出「至暗時刻」的榮耀之外,各廠家出現了20%-30%的下滑幅度,但蘋果的下滑幅度僅僅為3%,小輸則為贏! 換句話說:華為離場后,本應屬于國產品牌的市場卻被蘋果收入囊中!而有的品牌甚至為了拿到更多的市場份額,改走「高性價比」路線,這也導致中低端市場競爭殘酷,高端市場蘋果賺得盆滿缽滿。 其次、芯片市場 2020年國內芯片企業IPO如下餃子一般,據統計,2020年我國芯片行業新增企業多達4.8萬家,一度讓我國進入了半導體「黃金髮展期」,不少人認為,我國芯片行業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華為! 然而,根據企查查提供的數據顯示: 2021年我國芯片注銷、吊銷的芯片企業就有3420家,而2022年注銷、吊銷的芯片企業則來到了5746家,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平均每天就有15家芯片企業選擇了退出!這讓不少網友開始懷疑:這些企業推動國產芯片崛起到底是認真的嗎? 為什麼會這樣? 手機市場被搶走,芯片企業紛紛退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少對研發的投入和腳踏實地的心態。比如華為,2022年研發投入高達1427億元,占據總營收的22%,全球排名第四。而在過去十多年的時間里,萬億級的投資規模讓華為在通訊、手機領域積累了大量技術經驗。 雖然老美終止了華為的芯片代工業務,但華為第一時間宣布:將不對美技術抱以任何幻想!雖然華為此前未涉足芯片制造,但這兩年華為通過投資、自主研發等方式鐵了心全方位扎根半導體行業,解決材料和精密制造的問題,同時還取消了對海思部門的業務考核,通過其他業務源源不斷向海思運送「干糧」!…
美国再次对华为“痛下杀手”,这次手段更为恶劣,华为这次可能真的是到了最危难的时刻了。 近日,据路透社和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美国商务部已通知多家公司,“不再向中国科技公司华为发放出口美国技术产品的许可证,其中包括此前获得出口许可的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与产品。” 美媒彭博社称,拜登政府的一些官员还主张“禁止向华为出售任何产品”。 按照美媒的透露,这项政策可能在5月获得通过。 此消息预示,美国政府在2023年对华为展开攻击的行动开始了。 这次美国人彻底不装了,直接耍起了无赖,对华为的针对已经远超所谓的“国家安全范畴”,纯粹是为了打压而打压。 造成华为全方位的影响 万一断供政策落地,接下来不仅仅是5G芯片,还涉及到了5GWiFi、云计算、人工智能芯片、电脑处理器卡等等,甚至很可能直接连4G都没法用了,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尽管美国2020年就已经全面断供华为5G芯片,可谁曾想到华为惊人的号召力,即使是4G产品依旧能够取得不错的市场表现。 而此次如果全方位的断供核心部件,华为个人消费市场将变得寸步难行。即使是华为早已迈开了自研芯片的步伐,但短期之内想要取代成熟的产品还是天方夜谭。 除此之外,在服务器、基站、路由器、交换机等为主的商用市场,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 要知道2021年,华为收入占比最高的业务是运营商业务,占总营收的比例为44.2%,其次是消费者业务,占比为38.2%。 而此次美国断供的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机和云计算相关部件牵涉太广,对华为的打击不可谓不全面。 以前打压华为,还冠冕堂皇的说华为干了啥啥啥,所以要制裁,现在二话不说,上来直接就是毫无底线要把华为“往死里整”。 我看很多人说不怕国内的自给率够用,这多少有点盲目自信了。 手机和PC端业务危险 虽然近几年,华为已经很大程度上重塑了自己的供应链,通信基站也基本上实现了国产替代。 手机和PC端业务的一些关键方面还是要依赖美日韩等国家的供应商,比如华为Mate 50系列使用的是高通骁龙4G处理器。 如果新的禁令生效,今年的华为P60和Mate60系列,这两款手机可能就很悬了。…
美方的芯片限制一直在不断加码,措施层出不穷。之前是芯片禁令,后来想推进芯片四方联盟,接着又推出芯片最严出口管制新规,然后又拉拢日、荷共同实施限制。 目的也很显而易见,就是想继续掌控科技霸权。然而,英特尔、高通、英伟达等美芯片巨头却被严重反噬。不仅如此,近日三条消息传来,芯片新规竟然激起了群愤! 首先看日本方面的反应 日方一向倾向于跟随实施限制,但他们有不少的半导体设备企业在大陆有不少的市场份额,日企的反应很强烈。比如东京电子,之前就因为美方新规影响了近半营收。 近期,美日荷三方达成了共同实施限制的协议。但日方对此非常谨慎,并没有对外宣布任何消息。据日媒分析,日方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担心日企受到相应的反制。 近日,日方虽然开始修改法规,计划春季开始执行,但管制措施不会点名针对我们。 由此可见,日方的出口管制措施更倾向于“温和”,以降低被报复的风险。同时,日本半导体设备巨头东京电子确认,正在积极配合中企加快芯片制造相关设备交付。 因为很多中企担心限制会影响设备交付,于是加快了投资计划,要求交货时间提前。 日方配合限制,其实是想借此发展本土芯片产业,重现当年的半导体辉煌。因此,日方提供大量补贴,积极邀请台积电来日建厂,还补贴成立公司发力2nm先进制程。 其次看韩国企业的动作 芯片是韩国的第一大出口产品,约占去年总出口额的19%,对于其经济至关重要。而韩国的超过40%的芯片出口到我国,尤其是存储芯片,向我国出口超过一半以上。 因此,韩国芯片方面对我们的依赖更大。这也是为什么,在之前美方推进芯片四方联盟时,韩国一直表现得不积极。后来芯片四方联盟也不提了,美方单独推出新规。 即使这样韩企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三星、SK海力士大陆工厂仅获得一年设备许可。 近日消息显示,韩国芯片出口暴跌了44.5%,并且是连续5个月出现下跌。这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三星、SK海力士,这两家在全球存储芯片行业一直排名第一、二。 去年10月份的美方芯片新规,对存储芯片提出了限制要求。而三星在西安、苏州有存储芯片厂,SK海力士在无锡、大连有存储芯片厂,分别占总营收的29.2%、30%。 为继续在大陆运营业务,三星、SK海力士高层最近已去美沟通,希望能延长豁免期。 再者看欧洲多地的怨言 欧洲近年来在全球芯片行业中的存在感逐步降低,产能所占份额已不足10%,不过也并不甘心。为此,欧盟推出芯片法案,计划拿出430亿欧元补贴本土芯片产业链。 不过,欧洲还有英飞凌、恩智浦等全球领先的模拟芯片供应商,他们纷纷表示,虽然会受美新规影响,但不会放弃大陆的市场,并且未来还会继续加速大陆市场布局。 另外,全球光刻机巨头ASML也在欧洲,如今对美扩大DUV光刻机限制非常的不满。…
在手机发展迅速的今天,每个人基本都必备一台手机,网络安全和通讯安全也成为了大家最关注的问题。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很多人的信息资料,都会被不法分子监听窃取,以此来牟利,所以个人的手机安全也就要尤其重视起来。 手机被监听,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就会发生的,就算你是真的被监听了,也不会太去注意,如果手机出现这5种情况,最好立马关机,你很可能被监听了! 一、手机莫名卡顿严重 如今的手机配置都不差,手机基本不会出现太过卡顿的情况,如果你本来使用流畅的手机,突然莫名其妙的出现卡顿问题的话,就要留意了。可能是手机在进行下载软件的时候,被捆绑了病毒软件,这些病毒软件都会进行监听通话内容、窃取个人信息等等的操作,频繁操作导致手机卡顿。 二、来电自动接通 现在视频通话非常普及,很少有打电话的情况,就算是经常打电话的人,一般都会在通讯录署名,一般不会有自己不知道的陌生电话接听过,如果通讯录莫名出现陌生号码接听过了,那么就得注意了,你的手机很有可能遭到了监听。 三、流量突然消耗快 在家里基本每家每户都有WIFI,而出到外面也很少人会使用大量的时间去玩手机,流量的消耗不会那么快。手机流量一般都是很固定的,如果你的手机流量莫名的消耗很快,而自己却并没有使用过多的流量,那么很有可能遭到了病毒软件的监控,不仅会偷取你的流量,还会复制你的信息、监听你的通话,最好马上将手机关机。 四、打电话出现回音 我们现在身处于5G时代,手机通话质量早就比以前要好了,通话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太多的问题。如果你身处信号好的地方,通话中还会出现回音,这个时候我们要马上挂掉电话,你很有可能被监听了,不法分子会通过技术手段,窃取个人信息。 五、通讯录出现未知联系人 说到通讯录大家一定不陌生,是我们打电话时必备的。现在的通讯录基本都是自己亲手录入的,就算是记不起是哪个人,也应该有个署名,如果你的手机通讯录出现未知的联系人,那就要小心了,有可能是不法分子的用来监听的中转电话,以此来获取你的个人信息,看到有未知联系人要及时删除。 小编有话说 手机安全和网络安全是很重要的,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对自己非常不利。想要监听获取信息的人,只需要短暂的停留就能轻易地获取想要的信息。如果你的手机出现以上5种情况,最好马上关机,你有可能被监听了!为了自己、家人和朋友的信息安全,建议马上关机后去手机点进行刷机处理。
美已經多次修改芯片規則,華為也扛下來四輪制裁,但華為表示2022年營收符合預期,2023年將會有品質的活下去。 意外的是,美方面卻不斷傳來壞消息,先是計劃限制高通、英特爾向華為出貨4G芯片等產品,雖后是聯合日荷限制半導體設備出貨。 都知道,改規已經給美半導體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所以這兩個消息傳來后,ASML、高通、華為接連搞出大動作。 首先是ASML。 美日荷達成限制協議后,三方都沒有對外公布消息,結果ASML率先對外透露這一消息,稱三方將會限制半導體設備出貨,該政策會在今年晚些時候落地。 另外,ASML還表示限制協議不會影響ASML 2023年的營收,這意味著已下的訂單仍能夠出貨,目前還可以接收新訂單,利用空窗期發貨。 其次是高通。 美計劃限制高通等出貨4G芯片后,高通在財務會議上明確表示,預計目前向華為出貨4G芯片等產品不受影響,該許可將會在未來持續好些年。 從高通的表態就能看出,高通計劃繼續向華為出貨,高通也需要華為訂單,畢竟,高通芯片的高端定位目前是靠華為支撐的。 其次是華為。 美不僅計劃限制高通等出貨4G產品,還與日荷限制半導體設備出貨,結果華為方面卻沒有任何的表態,與以往反應完全不同。 但華為卻有幾個大動作,像華為P60手機投產,華為舉行了超融合+戰略發布會,并申請了星耀手機、星耀環等商標,準備工作十分充足。 可以說,ASML、高通、華為接連搞出大動作,這意味著事情已鬧大。 一方面是因為ASML、高通明確表示目前可以繼續出貨,也將繼續出貨,高通甚至表示未來幾年的許可都不受影響,這明擺著就是不想被進一步約束。 而且,ASML、高通都明確表態了,這已經是打了個樣兒,其它美芯片巨頭很大可能也會效仿。 例如,英偉達早就表示向國內廠商出貨特供商品,用A800芯片替代A100芯片;英特爾已經開始向國內出貨特供版的i系列芯片。…
實話實說,在芯片的設計、制造、封測這三個領域中,我們制造應該是最落后的,但封測應該是表現最突出的。 因為僅中國大陸就有三大封測企業,一直排名前10的,這三大企業就是長電科技、通富微電、天水華天。 按照2021年的數據,這三大企業分別位于全球第3、5、6名,合計市場份額在20%左右,綜合能力已經是排名全球第二,僅次于台灣了。 除了市場之外,在技術方面也毫不落后,這三大企業的封測水平基本上與全球頂尖水平是同步的, 均在2022年就實現了3nm芯片的封測,像長電科技更是官宣,實現了4nm Chiplet這種小芯片的同步封測。 很明顯,中國大陸的封測確實很棒。而近日,又傳出好消息,中國大陸又一家芯片封測企業,進入了全球前10名了,排名全球第7。 如上圖所示,這家企業叫做智路封測,去年的市場份額高達3.48%左右,僅次于華天科技,比京元電子還要強。 智路封測什麼來頭?其實是智路資本收購了幾家封測企業后,組建的一家封測企業,而智路資本則是國內專注于半導體核心技術及其他新興高端技術投資的資本。 智路資本在2020年8月份收購了新加坡半導體封測企業聯合科技(UTAC)。然后在2021年1月份收購了力成科技在新加坡的封測企業。 然后在2022年收購了日月光位于大陸的四家封測工廠,分別是蘇州、昆山、威海、上海的的工廠。 這5家廠商合并稱之為智路封測,從營收來看,這5家廠商合并后,排到了全球第7名。 2022年,中國大陸這4大廠商的合計份額為24.54%,較2021年增加再了1.01個百分點,很明顯這代表著中國大陸在封測上又前進了一步。 當然,話又說回來,封測應該是芯片三個環節中門檻相對最低,技術含量也最低的,但它同樣重要,特別是現在硅基芯片快要接近物理極限,封裝技術越來越重要,像Chiplet技術,其基礎也是封裝技術,所以中國封測企業繼續加油吧。
國家對於目前的外貿市場現狀給出了明確表態:我國的外貿行業迎來了最為嚴峻的時刻。大量訂單流失,企業將總部從中國境內撤離,剩餘企業通過降薪裁員等措施艱難維繫,外貿行業的發展依然進入了冰點。 此時又有消息傳出,美國蘋果公司也要準備撤離中國市場。美國擔心中方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未來有可能搶占自己的市場,所以才會通過移出產業鏈等方式限制中方發展。那麼蘋果能否同樣順利移出?這會對中美雙方造成什麼影響? 一、蘋果捨不得走 至少從短期來看,蘋果是不會離開中國市場的。首先,蘋果在中國擁有極大的市場占有率。我們的國產手機在性能方面比起蘋果略有遜色,所以很多年輕人買手機只認準蘋果。這也讓蘋果在過去幾十年間一直擁有著龐大的中國客戶群體,為蘋果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收益。 其實蘋果移出中國的傳聞不是最近才出現的,早在2014年就有消息稱美國打算將生產線轉移到其他國家,只不過由於種種原因沒能實現。中國能為蘋果帶來的產值占其總收入的20%,蘋果自然捨不得發展日益成熟的中國工廠。 美方即使要走,也只會選擇印度或者越南,因為這兩個國家的人口基數龐大,能提供大量的廉價勞動力,縮減成本。相對於印度或越南,中國擁有更完善的制度和成熟的產業鏈。 工人的工資雖然相較於印度、越南等地高出不少,但是我們的工作效率是與收入成正比的。印度、越南工人的工資不高,工作效率同樣無法與中國工人相提並論。 從綜合條件來考量,越南或印度都不是最好的選擇。與此同時,中國已經漸漸參與到蘋果手機的製造當中,中國製造在蘋果手機中占據的價值也從十年前的3.6%達到了今天的25%。這有賴於中方大量新興技術產業的湧現,提高了中國製造的綜合競爭力。 蘋果公司之所以在考慮將產業鏈移出中國,也是擔心日後中美雙方出現矛盾,自己夾在中間首當其衝受害。一旦有衝突爆發的那一天,中方勢必會對國內的蘋果市場進行限制。 蘋果身為一家企業只想盈利,不願參與到糾葛當中,所以現在為自己尋找更多退路也無可厚非。那麼一旦蘋果真的從中國撤離,我們會面臨怎樣的挑戰和機遇呢? 二、形成新的產業鏈 蘋果如果真的撤離了中國市場,首先會導致大量員工下崗失業,就拿鄭州來說,便會有至少30萬人失去工作機會。這也會對中國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延緩我們的經濟發展進程。 然而,挑戰常常伴隨著機遇同時出現,蘋果移出中國之後,有關部門一定會頒布多項政策刺激國有產品加快技術革新的腳步,國產手機也會迎來嶄新的生機。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識到國產手機並不遜於蘋果手機時,國產手機的市場占有率也會不斷攀升。 手機企業賺到足夠多的利潤,就有了推動技術研發的資金。國有手機內部還可以形成良性競爭,失業員工也能找到新的出路。當我們慢慢實現新的產業鏈之後,伴隨著技術革新以及自有品牌發展,未來一定會幫助國產品牌走向更高的舞台。 目前我們要做的就是將中國製造轉變為中國創造,早日完成產業轉型,依靠自身不斷強大的實力在市場上掌握話語權。屆時無論蘋果是否真的打算從國內撤離,我們都能擁有與之抗衡的能力,真正地實現平等合作,相信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三、結語 目前美方對中國的技術打壓和貿易壁壘也對自己造成了一定影響,蘋果市值蒸發1541億美元就是最好的說明。蘋果如果真的撤出中國市場,不僅會讓美方20年來投入的幾十億美元打水漂,也會失去在中國日漸完善成熟的產業鏈。 一旦將來中方能夠憑藉自主研發製造的產品占據更多市場,蘋果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也將不復存在。這一定是蘋果企業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你認為蘋果是否會在短期撤出中國市場?我們要如何應對?
美國一直想要得到的都是世界霸主的位置,所以任何一個國家的強大對于他們而言都是阻礙,中國在發展過程當中有著更多的調整,這些調整現在也有運用方面的體現,之前由于芯片事業方面的發展問題,美國就對中國實施了相應的限制。 因為芯片事業發展需要的是更多能量技術的提升,美國也正是看到了這種可能,所以才對中國有這方面的持續性應對。從美國開始對中國實施芯片方面的制裁,也讓我們受到的影響也比較多,由于本身在這方面的發展就相對較晚,所以說在他們限制之后,我國的芯片事業也處于非常難以推進的狀態。 美國的陰謀,就是想要讓中國的芯片事業發展不起來,以此對我們造成限制,雖然說這樣想,但是事實結果卻并不如他們所愿,中國雖然說受到了限制,但是在這一時期,我國的芯片事業公司持續性的發展也創造了更多的優勢。 在美國限制的這段時間當中,中國有眾多企業的崛起,這些既推進了中國的優勢性能發展,又在更大程度上創造了可能,也因此讓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雖然說美國一直在對中國的芯片事業進行限制,但是并不意味著我們在這方面束手無策。 并且還有一個呈現是讓大家都覺得意想不到的,因為在美國的圍追堵截之下,不僅沒有讓中國的芯片事業從此隕落,甚至還加速了我們的發展,正是由于這樣的原因,也讓荷蘭光刻機巨頭阿斯麥CEO溫寧克先生直接發表了這樣的言論,他說,美國在芯片以及光刻機技術領域對中國實施的制裁極有可能起到了推動中國自身技術發展進步的反作用。 其實如果單看現在結果的話,很顯然這樣的話是有支撐,畢竟在美國的圍追堵截之下,中國不但有了技術上的進展,甚至還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們的研制實力,一些之前沒有能夠突破的領域現在也飛速發展,如果按照之前的發展模式來看的話,中國想要突破芯片事業的發展可能需要的時間會更長,但是在美國的限制之下,卻讓我們的速度加快了。 美國想要擊垮中國的陰謀,也因此而香消玉殞,而且從一開始就有很多國家都覺得美國這樣的陰謀必將失敗,但關于具體的原因卻很少有人會說出來,在現在領域的發展當中,想要有更多的優勢,有一點必不可少,那就是必須要有一定的進展。 由于在芯片技術上的發展需要更多技術的推進,所以之前美國就篤定中國不會有這樣的呈現,才敢直接進行封鎖,甚至還聯合了河南的光刻機巨頭公司限制他們對中國進行光刻機的出口。 但在這樣的重壓之下不僅促進了中國的芯片事業發展,甚至還有更多的技術呈現光刻機制造,是我國難以突破的一個領域,所以現在的發展當中,我們也改變了線路。 那就是選擇不使用光刻機來進行研制光子芯片也在這種條件之下孕育而生,在光子芯片消息一出的時候,其實也引起了荷蘭方面的高度關注,畢竟河南在目前的光刻機制造領域,可以說掌握了絕對的優勢,但如果中國后續的制造當中都使用光子芯片的話,也就意味著他們的優勢將會消耗殆盡。在這種情形之下,溫寧克先生的這一則發言,自然也讓大家都覺得比較合理。 它的發言其實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在,在與美國的限制對中國的芯片事業發展起到了反的推動力,重壓之下讓中國的技術發展成就越發明顯,也同樣是由于這樣的原因給我們創造了更多的可能,實力上的改善,讓大多數國家對于中國都肅然起敬。 在一些新型芯片制造也引發了很多人的注意,如果說在這一領域持續推進的話,那麼中國很顯然能夠得到意想不到的發展,在中國研制新型領域的一些芯片制造的時候,就已經讓荷蘭的光刻機制造公司慌了神,并且還向中國拋出橄欖枝,說愿意出口光刻機。 …
目前有消息稱華為將受到第五次制裁,面臨著包括4G通用手機芯片、WiFi芯片、PC端芯片等材料的斷供,令不少人憤然。 可以說老美斷供的行為并不少,對華為更是多次進行限制,為此我國也攤牌了!中國版限制出口清單更新,斷供反制來了!外媒對此稱:中國不再隱藏實力! 在近些年中,老美對中企的限制可不僅僅只有華為一家,其中還包括了中芯國際、長江存儲等企業,甚至還針對整個中國市場,不允許供應EUV光刻機等設備。 可以說不少技術先進的中企都被老美限制出口,造成了不小的影響,雖然各大中企難以通過自身的力量對其進行反制,但集合起來的力量還是不小的。 俗話說:「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美方將中企們列入「黑名單」,我國自然也可以將對方拉入「黑名單」。 這不,此前一直存在的《中國禁止出口和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再次更新,更大幅度對外企供應進行反制。 根據數據顯示,這次「中國版限制清單」經過了32個刪除、36個修改和7個新增,目前覆蓋了中國前沿科技水平的139個技術,其中包括24個頂級技術禁止對外供應,還有115個技術限制對外供應。 而針對于限制和禁止的概念,說簡單點就是前者分情況、分對象選擇供應或者不供應,反觀后者則是只能在國內中企之間供應或者不對任何企業供應。 這次更新中,7項新增技術包括: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合成生物學技術、用于人的細胞克隆和基因編輯技術、光伏硅片制備技術、激光雷達系統、農作物雜交優勢利用技術、散料裝卸輸送技術。 值得一提的就是這個激光雷達系統,該技術此前一直被美企占據優勢,針對于部分國家和企業不給予供應,其中包括不少中企。 而隨著國內自研技術的突破,也是迎來了自給自足,目前廣泛應用在智能汽車市場中,以至于我國智能汽車行業發展迅速,甚至成為全球智能汽車發展最快的國家。 加上通過小米、華為、中興、OPPO以及魅族等智慧型手機品牌參與了智能汽車研發,以至于目前我國智能汽車研發行業是全球規模最大,沒有之一! 如今將激光雷達系統列入限制出口名單中,無疑也是同時向美企、西方外企進行反制,進一步拉開中企科技發展與外企的差距。 除了激光雷達系統之外,還有無人核心技術,提及無人機領域,那就不得不說說全球知名無人機品牌「大疆」,大疆作為我國無人機企業,在全球市場上均有著領先地位,占據了全球市場上超過70%的無人機份額。 此前老美也曾有意擺脫無人機領域的技術「壟斷」,但結果是即便采用了與大疆同樣配置的零件,但無人機性能實力上依舊無法比肩大疆的產品,原因自然是核心技術上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