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斩魄刀&九命刀 在24小时之内,美国在经贸、高科技领域策动了至少3次大的行动,其密集和严重程度都是自美国推行遏华战略以来罕见的。 而且,这发生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即将访华之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华盛顿真实的对华态度。对布林肯访华会不会带来中美紧张关系的缓和,国际社会的期待因为这3个行动遭到削弱。 对我们来说,美国如此表现,是不令人意外的。 01 当地时间1月31日,美国和印度的国家安全顾问在华盛顿宣布启动“关键与新兴技术倡议”(iCET),承诺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通信及太空等领域强化双边合作。两国还将制定新的国防工业合作路线图,建立“具有韧性的半导体供应链”。 虽然白宫事后公布的倡议详细内容并未提及中国,但国际舆论依然嗅到了这一倡议的明显针对性。 路透社、德国之声等纷纷认为,这意味着美印组建“高科技抗中同盟”,将在军事装备、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领域联手同中国展开竞争。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31日接受采访时也承认,iCET的启动有同中国进行地缘政治竞争的背景。他还进一步渲染“中国威胁”,声称中方的经济行为、军事行动以及在产业和供应链上采取的举动,都深刻冲击了印度政府的想法。 另外一个没有透露姓名的美方官员说得更加直白。他表示,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是塑造iCET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认为,支持印度成为全球大国符合自身的战略利益。 按照美方的设想,当务之急是要打造一个所谓“深化民主的高科技生态系统”,将关键技术产业链、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出来,而印度则凭借劳动资源丰富且成本低等优势,成为了其中一个重要的“替代选项”。 美印双方都对iCET的达成评价颇高,也寄予了相当大的希望。 沙利文表示,这将成为继2016年达成核电合作协议后,美印关系的“下一个重要里程碑”。印度主流媒体也普遍评价,这将使得“两国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个美国政府高级官员还总结了4个令iCET“独一无二”的因素,即对话由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导,是高层政治谅解的结果;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包含商界和学术界在内的利益相关者深度参与;基于战略联盟。 但对于iCET的落地实施,不少分析并不看好。路透社直言,美国致力于同印度在高科技领域展开合作,但无论是在军事科技转移还是移民工人签证方面,都存在诸多障碍,可以说“白宫在每一条战线上都面临着一场硬仗”。 此外,印度对俄罗斯的依赖,以及印度虽然身为“印太经济框架”的成员国,但没有参与贸易支柱谈判,都成为了双方合作进一步深化的“隐忧”。 一位印度问题专家告诉补壹刀,美国想通过“友岸外包”,让印度承接大规模的产业链转移,甚至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即便两国政府达成了倡议,真正要实施还是要靠企业。 然而,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许多跨国企业由于印度关税高、基础设施不完善、法律对外资企业不友好等原因,赴印投资的意愿仍然不高。即使政府推动,甚至提供大量的补贴,想要把大部分的产业链都转移过去,依然难度很大。 此前奥巴马政府时期签署的美印核电合作协议,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印度法律规定较为严苛,企业需要承担的责任过多,迄今为止也没取得太大的进展。 专家表示,对于iCET,美国政客肯定会渲染得特别“美好”,但是经济规律是不以政治驱动为转移的,想要通过拉拢印度,在高科技领域彻底围堵中国,没有那么容易。…
美方对我们的芯片限制措施一直在不断收紧,早些时候一直想推进芯片四方联盟,拉上日、韩和中国台湾,对我们进行围堵,后来进展不顺,独自推出最严芯片新规。 之后,又觉得力度还不够,于是想拉上日、荷,从先进芯片设备方面进行封锁,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后,近日三方似乎已经达成了协议,不过两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 协议达成后罕见低调不宣 美、日、荷三方达成了共同实施限制向我们出口先进芯片制造设备协议,目前只是美方媒体放出消息。会谈结束后三天,三方均没有发布任何相关消息,也拒绝置评。 可能因为其敏感性,所以协议的细节尚不清楚,媒体称之为“这是一个神秘协议”! 这似乎并不符合美方的风格,按正常来讲,一旦达成协议或取得某些进展,美方都会迅速高调地公开,并进行大肆宣扬,以彰显他们取得的一些成就,扩大相关影响。 即使没有取得进展,有时美方也会先行放风宣扬,美媒也会积极配合,促进事件的进展。在这次达成协议之前,三方还在讨论时,美媒就曾表示三方已经达到了协议。 然而,这次三方虽然已经达成协议,但是表现得异常谨慎。据相关专家表示,美方之所以会如此,应该是协议达成并不容易,不想进一步激怒盟友,担心会因此生变。 由此可见,此次协议似乎并不牢靠,日、荷两方应该是在极不情意的情况下才答应。 因此,日、荷两方当然也不会公布相关消息,他们都要考虑自己企业的利益,因为跟美共同实施相关限制,直接导致本国企业受损,还可能面临市场被其他企业挤占。 尽管日本一向积极跟随,但日企却并不太乐意,日媒还直接表示有可能会受到反制。 荷兰方面本来就不愿意跟随限制,之前荷兰官员态度很强硬,不会照搬美限制,连首相跟拜登会谈,都没有取得进展。如今,虽然还是答应了,但需要考虑如何实施。 ASML率先确认协议达成 这次美方拉上日、荷共同实施限制,其中重中之重就是为了限制DUV光刻机,重点是浸没式ArFi光刻机。目前,全球能够生产此类光刻机的只有荷兰ASML和日本尼康。 不过,尼康虽然也能够生产ArFi光刻机,但产量却很小。2021年全球共出货ArFi光刻机85台,其中ASML出货了81台,尼康仅仅出货4台,可见尼康的差距还很大。 因此,限制DUV光刻机对ASML影响最大,所以ASML对于限制DUV 反应很强烈。 早此时间,美方有此想法,ASML就直接拒绝,表示那会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后来,荷兰官员不会跟随美限制的强烈态度让ASML更有底气,表示它们是一家欧洲企业。…
自從郭台銘將富士康工廠給帶入到大陸以后,富士康就快速的在大陸市場生根發芽,如今在國內的很多省份我們都能看到富士康工廠的身影,而這些年來,富士康的發展也剛好趕上了中國人口紅利的釋放期,這也讓富士康在國內市場上賺得是盆滿缽滿! 100億美元變「一地雞毛」? 值得一提的是,在郭台銘從蘋果公司的手中拿下了iPhone手機和ipad等產品的訂單以后,富士康工廠很快就發展成為了全球第一大的代工廠;有了蘋果公司的訂單,富士康就再也不用為沒有訂單而發愁,相反為了給蘋果公司代工,富士康還一直在想方設法的擴大規模,并討好蘋果公司,為此郭台銘此前甚至還直接去美國投資建廠,但如今好幾年時間過去了,富士康在美國投資100億美元建廠也變得「一地雞毛」! 富士康赴美建廠 這些年來,美國一直在對全球的電子產業鏈進行各種利誘,希望富士康等工廠能夠搬出中國,并到美國建廠;而蘋果公司也曾被要求在美國本土建廠,在這種情況下,郭台銘也直接受邀前往美國建立工廠;在美國的威斯康辛州,郭台銘計劃投入100億美元(約合670億元人民幣)左右的資金建立一座高科技工廠,并主要生產10.5代LCD顯示屏,而這一工廠建成投產以后,也將直接為當地帶來13000個就業崗位! 國產強勢崛起,富士康的美夢白做了 為了拉攏富士康建廠,當地市場也承諾將給出高達30億美元的稅收和土地等補貼,在看到富士康前往美國建廠以后,當時的川普還稱富士康美國工廠是「世界第八大奇跡」;富士康在美國建立工廠,主要是想要生產LCD液晶顯示屏,但讓人沒想到的是,隨著國產屏幕的強勢崛起,讓這第八大奇跡也并沒有變成現實,而富士康的美夢也直接是白做了! 如今5年多的時間已經過去了,而富士康位于美國的工廠則是空空蕩蕩的,只有兩棟建筑,并沒有什麼人氣,到處雜草叢生,更別提所謂的為當地創造13000個就業機會了,可以說富士康的這100億美元也變成了「一地雞毛」;而這主要是因為在屏幕領域里,如今市場上主要流行的是OLED、mini-LED和Mocro-LED屏幕,在這些屏幕領域里,韓國的三星和我國的京東方則直接強勢崛起,讓富士康也無從下手,所以其工廠也遲遲沒有新的進展! 隨著國產屏幕的強勢崛起,如今京東的OLED 屏幕已經打入了蘋果供應鏈,京東方也成為了iPhone手機和ipad等產品的屏幕供應商,市場留給富士康屏幕工廠的份額并不多,更不需要落后的10.5代液晶顯示屏,所以富士康的美夢也是白做了,隨著國產比亞迪等代工廠的不斷崛起,在代工領域,富士康的份額也在不斷被擠壓,現在的富士康也可謂是腹背受敵了,不知道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
进入2023年的美国,已经在积极准备2024年总统大选,为此美国民主党和美国共和党都在制造话题从而试图获得更多的支持。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并没有将美国带回过去的辉煌,如今的美国已经陷入了多重危机,并且需要中国的拯救,最为明显的是美国要中国购买美国的国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外汇储备,因此具备购买美国国债的实力,之前中国接连减持美国国债,让美国不得不重新审视与中国的紧张关系,因此就有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中国的计划,美国财长耶伦访问中国的计划。 在美国寻求中国拯救的时候,并没有放弃对于中国的围堵和遏制,美国总统拜登公开了其对于中美关系的定义,也就是“对抗、竞争与合作”的“三分法”,对于美国总统拜登的定义,全球防务观察认为,美国还是在坚持了对抗的主旨,所谓的竞争与合作是在美国有求中国的时候的行动,如今在美国需要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时候,美国就来寻求对话与合作,从而暴露了美国始终是“美国利益优先”的原则。美国围堵和遏制中国的动作是全方位的,美国阻止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是为了维持美国的霸主地位。 中国的高端通讯技术已经成为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特朗普时代,美国就开始对于中国的5G技术和设备进行制裁,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蓬佩奥出访国外,会不厌其烦的抨击中国的5G通讯技术,并且还迫使其他国家放弃中国的5G设备和技术。美国在限制中国5G技术在全球推广的同时,还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端手机使用的芯片,从而成功击垮了中国的高端手机产品。实际上美国不仅仅对于中国的高端通讯设备动手,对于其他高科技领域也是采取了咄咄逼人的态势,最为明显的就是限制高端芯片的出口。 根据英国媒体的报道,美国已经升级了限制中国通讯技术的制裁措施,英国媒体表示,美国已经取消了大部分对于中国通讯产品的出口许可证,所谓的许可证是允许国际厂商向相关产品提供部件,包括芯片等。从美国政府的动作来看,是要全面封杀中国的高端通讯设备和技术,因为不仅仅针对5G技术,而且还包含了4G相关的设备,另外也包括远端处理的设备和技术等。美国对于中国的通讯技术如此“感冒”,是因为中国的通讯技术让美国无法设置监听的后门,为此美国是“如鲠在喉”一般的难受。 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要访问中国之前,美国要用“一锅端”的手段来遏制中国的通讯技术,再次暴露了美国没有放弃敌视中国的战略。美国口口声声要寻求与中国的对话,却还是要坚持围堵和遏制中国的战略,因此对于美国是要有清醒的认识,对美国不能有任何幻想。
俄乌冲突爆发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迅速将矛头对准俄罗斯,俄罗斯也迅速采取行动,开始执行战略东转,借此和亚洲、中东等地区的国家建立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摆脱西方国家的依赖,维护自身利益不受影响。 中俄两国作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近年来双方在经济、能源等领域一直保持着密切交流,尽管美国等西方国家曾将矛头对准中国,要求中国加入极端对俄行动当中,但中国并未改变自身立场,而是选择维持中立态度和俄罗斯保持交流与合作。随着中俄两国的合作进一步推进,蒙古国作为中俄两国之间的国家,其战略意义就变得更为关键,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工作也在不断推进。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蒙古国突然向中国送上厚礼,消息公布后迅速引发广泛关注。 根据媒体报道,中蒙两国的二连浩特-扎门乌德公路口岸已经于本月初恢复了人员通关工作,据悉该口岸是中蒙两国之间最大的陆路口岸,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管剑桥头堡,该口岸恢复人员的正常往来,能够很大程度上为国际经贸活动提供便利,进一步优化当前的营商环境。不仅如此,在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上,蒙古国同样积极进行配合,据悉“东方联盟”天然气管道将会从蒙古国境内穿过,就此成为俄罗斯“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的延长线。 俄罗斯方面表示,这个项目对中俄两国的合作有着十分关键的意义,如今俄罗斯依靠战略东转已经获得了来自新市场的经济收入,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西方国家单边制裁的损失和负面影响。事实上,随着俄罗斯的整体局势不断缓和,中俄两国得到明显发展,美国等西方国家反而遭受重创。 能源危机和通货膨胀给美国等西方国家带来了十分庞大的压力,整体局势还在进一步恶化,对于欧洲国家而言失去俄罗斯廉价的天然气能源后,其工业体系很难继续维持下去,生产制造成本大幅度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会进一步下降。 部分消息参考来源:环球网
法國外交部長科隆納和法國國防部長佛洛朗斯,與到訪的澳大利亞外交部長黃英賢以及澳大利亞國防部長馬爾斯在巴黎舉行了所謂的「2+2」雙邊會晤,法國和澳大利亞就亞太地區的局勢進行了討論,1月30日會後,雙方發表了聯合聲明,根據外媒的報導,法國和澳大利亞的「2+2」會晤聯合聲明對於台海問題橫加干涉,態度明確不許解放軍統一台島,頗有台海有事就干涉的節奏。法國和澳大利亞的「2+2」雙邊會晤不僅僅矛頭直指台海問題,而且在南海問題上也對中國發出了威脅。 法國和澳大利亞通過聯合聲明,強烈反對中國在南海「威嚇與破壞」的行動,結合台海問題,法國和澳大利亞一致同意持續在亞太地區運送和部署軍事力量。法國和澳大利亞的軍事部署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實打實的軍事行動,法國海軍是南海的常客,此前就有公開進行了核潛艇、兩棲攻擊艦和飛彈護衛艦在南海的戰鬥部署。法國海軍還有動用飛彈護衛艦穿越台海,也有在琉球嘉手納基地部署偵察機,從而可以在第一島鏈內海空域執行情報搜集任務。 法國在2022年出動戰鬥機,在南太平洋進行了部署,並且參與了多國聯合軍演活動,此外法國海軍在2022年再次動用戴高樂號航空母艦打擊群,在印度洋和印度海軍展開了聯合行動。在法國動用軍事力量部署亞太地區的同時,澳大利亞也沒有閒著,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的P-8A海王海上反潛巡邏機頻繁在琉球嘉手納基地部署,從而可以在東海和黃海空域進行偷窺活動,此外還會利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從事在南海的軍事行動。澳大利亞還會通過空中加油機的配合,在本土起飛P-8A闖入南海執行任務。 法國國會參議院最近就通過了挺台的報告,也是明目張胆不許解放軍統一台島,並且還呼籲法國和台島加強合作。法國是美國的盟友,也是北約組織的成員國,在北約試圖介入亞太事務的時候,法國也沒有閒著。202302001/全球防務觀察/阿力,澳大利亞也是美國的盟友,在諸多問題上都是衝到了第一線,作為澳大利亞莫里森政府國防部長的達頓就有發出威脅,如果解放軍統一台島,澳大利亞就會跟美國一樣武力干涉,暴露了西方政客敵視中國的態度。 在美國不斷動用台島牌來試圖阻止中國崛起的時候,其他西方國家也是蠢蠢欲動,紛紛效仿美國,也要在台海問題上發起挑釁。法國和澳大利亞距離中國都非常遙遠,並且和中國都沒有領土和領海的糾紛,但是在台海問題上卻要咄咄逼人,顯然這是跟著美國的風向的戰略,在美國打壓中國的時候,法國和澳大利亞都沒有閒著,全球防務觀察認為,對於西方是要有足夠的警惕,面對中國的崛起,西方還是無法接受,因此有著複雜的心態。
美國陷入危機時,似乎也沒有準備讓中國好過。 林肯訪華之前似乎已經收集了「資料」準備對中國發難,未來的10天將非常重要。 美國國務卿林肯將於2月5日訪問中國。 這是拜登政府最重要的對華訪問,中美雙方顯然都需要通過這次訪問相互溝通許多重大問題。 但就在林肯訪華前夕,這位美國國務卿並沒有盡力營造和平的氣氛,而是在尋找中國所謂的「罪狀」。 據美國媒體報導,近日,林肯與一些海外「人權組織」舉行了會晤,這些組織多半是協助美國政府在所謂「人權問題」上抹黑中國的機構。 雖然不清楚林肯與這些機構的具體對話內容,但可以推測這對中國來說絕對不是好事。 一些外國媒體藉此呼籲布林肯在訪華期間,重點提出中國的人權問題,向中國施加壓力。 而且,林肯積極與這些對中國不友好的機構會晤,他也確實煞費苦心地搜集「資料」,試圖給中國找到一個難詞。 應該說,近年來,美方因人權問題抹黑中國並不是新鮮事,美國政府的相關抹黑被多次證實,多次遭到中方的正面反駁。 但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仍然抱著「人權問題」,在相關議題上抹黑、攻擊中國。 林肯訪華原本被認為是中美雙方緩和防務衝突和儘可能恢復經濟合作的一次旅行,或許可以期待美方在相關問題上繼續抹黑中國。 但如今,林肯似乎並不打算放棄操縱人權問題,試圖以此為由對中國發動「攻勢」。 但美國政府任何行動的背後,都有潛在的目標。 這次美國政府抓住「人權問題」,恐怕也是想在其他方面強迫中國對美讓步吧。 2023年初,美國政府面臨不少內部問題,首當其衝的恐怕是美國的金融穩定性問題。 此前,美國財政部預計美國政府很快將接近31.4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其他削減債務的餘地也將基本消失。 因此,美國政府有必要儘快就再次提高債務上限達成一致。 為此,不僅需要美國國會眾參兩院達成共識,美國國債的流動性問題也令人擔憂。…
如今,西方国家反华行为越来越疯狂,但世界上反华人数最多的国家是东南亚,东南亚国家中反华最强烈的则是新加坡。 别看这些年新加坡频频向中国示好,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新加坡人反华情绪强烈。 弹丸之地,要在世界丛林中安身立命,新加坡不得不抱大腿,找靠山。他们很早开始就投靠英美,“英国爹,美国爸”叫了许多年。 李光耀曾说:“只有第七舰队驻留于本区域(东南亚),我们与苏联,中国的交往才能自在的多。” 可是英国脱欧之后,这个爹已经自身难保,而疫情带来的冲击,又让美国经济一蹶不振,新加坡自己的经济增长速度每况愈下,这让小国新加坡越发没有安全感了。作为一个没有文化,没有军事,没有广袤土地的国家,如果经济再不行,那可能就真的要被世界淘汰了。 近年来,中国人去新加坡买房的热度越来越高。而这居然成了新加坡经济的救命稻草! 在媒体的相关报道中,我们看到,中国在新加坡的买房资金,撑起了新加坡经济的半边天。中国目前在新加坡的购房比例占到了总体的三成,同时中国在新加坡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不知道是眼看着中国崛起,同为亚洲国家的新加坡又受惠于中国,脸上挂不住了还是咋的。近年来,新加坡政府频频做出亲华举动。在欧美国家拒绝中国5G的时候,新加坡宣布在5G建设上,将不干预运营商的决定,也不会受美国的挟制。中国要加入TPTTP的时候,新加坡也率先支持。 有人说,这是新加坡对中国的报答! 兔年伊始,新加坡就向中国人敞开怀抱,新加坡旅游从业者表示,2023年2023年最好的消息就是中国开始有序恢复出境游,新中两国“旅游的春天到啦”。这是句实在话,中国放开疫情管控对于周边国家而言绝地是天大的好消息。新加坡大方欢迎中国游客,总比日韩欧美等国一边享受中国市场红利,一边矫情要强。 几句漂亮话可不至于让国人头脑发热……新加坡能不能维护好中国市场,关键还在他的政治立场! (点击蓝字查阅)很多朋友喜欢喝好酱酒。当然除了喝之外,好酱酒陈放多年会有很大惊喜,因为好酱酒随着时间会变得特别好,十年M台好几万就是这个逻辑!囤好酱酒会升值这是大家的共识!很多人喜欢收藏好酱酒,一则为了将来重要场合拿出来镇场子,二则就是好酒能升值。 某台实在贵,大牌好酱酒至少也一两千,占豪3年品鉴200多种酱酒,最终比着某台和大牌1500以上酱酒水平,让厂家用10年基酒和30年老酒调味打造出屯亨酱!入口前三分之一段甚至比某台更好,整体不输任何2000的酱酒,而屯亨酱抵扣返利金后仅599元!请看战友评价。 笑口常开战友评:作为一名忠诚的占豪粉丝,多年来,从未落下占豪先生推荐的每一款订制酒,总体认可度非常高。此次订两件,与挚友共饮一次,确实入口顺滑回甘,第二天无丝毫不适!好酒!支持占豪!良心人办良心事!大争之世一一一迷雾中的突破良机!对世界大势,国际形势分析很到位! 战友汪洋评:每年在豪哥这里都要买上万元的酒及生活用品,这次的酱酒确实超乎我的意料,入口香气浓郁,酒液醇厚,酱香中的贵族,一次喝个七八两很舒服,第二天一点没有不舒适。公司应酬酒一般指定用的是某液,这个自己在家里或请朋友都赞不绝口,每年豪哥的定制酒也备一些,希望睿意生活馆越办越好!!! 战友欢乐马评:屯亨酱确实是好酒,盲品与某台不分上下。屯放一些,若干年后拿出来绝对有面、镇场子! 有一万多字是在深度阐释两方面内容:一、未来20年的机遇分析。我们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现在又在加速演化,风险无处不在,原来游戏规则的既得利益者都会被清洗和淘汰,新的势力会崛起,历史社会在兴替,国家如此,个人也是如此。未来20年是风险下潜藏着巨大机会,但这些机会是在我们平时看不到的“暗流”之中。文章深度剖析了暗流下的机会。二、城市的发展机遇。未来20年有5大城市发展机遇巨大,如果想换城市,一定可以考虑。点击下图购买高端品质、中端价格的好酱酒!
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本应该以身作则,好好维护世界和平,承担起“世界警察”的称号。但没有想到美国为了巩固自己霸权,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起地区冲突,最深受其害的就是中俄两国。为了对付俄罗斯,美国一手炮制了俄乌冲突,而对付中国更是频频挑衅。而近期,中美之间又有大事发生,全球都在盯着中国和美国的动向。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确定了访华时间,将在2月初进行访华,还将和中国新任部长秦刚进行会谈。要知道秦刚部长之前在担任驻美大使期间,美国外交高层态度可是十分冷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进行线下会面。在新任外长消息官宣之后,布林肯才和秦刚首次通话,而现在布林肯访华更是不得不见,想必心情十分复杂。此次布林肯访华主要是此前,中美领导人巴厘岛会谈的延续,双方讨论的议题必定很多,不过,现在已经确定了两大议题。 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透露,俄乌冲突,以及中方对美八项反制都是布林肯此次访华议题。在俄乌冲突上,美国打得算盘十分明显,无非就是想让中国向俄罗斯施压,让俄罗斯低头。不过,中国在俄乌问题上的中立立场已经重申多次,肯定不会轻易改变。且中国八项反制措施自然也要看美国对华有多少诚意,可从美国的所作所为中,我们可没有看到任何诚意。 近期,美国不仅拿疫情多次打压中国,还出动航母打击群在南海航行。这些行为极有可能是美国在为布林肯访华做铺垫,赚取谈判资本。不过,美国自以为技高一筹,千算万算,但却没有想到自己后院起火了。 根据新闻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发出警告,表示美国本月会达到债务上限,会导致政府部门停摆。要是国会不采取行动,国库资金将会枯竭。而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媒放出消息称耶伦已经与中国副总理进行见面。虽然不知道二人具体谈了什么,但根据两人职位,所谈内容必定是和金融,贸易有关。再加上近期中国大幅度抛售美债的消息,耶伦极有可能想向中国求助,想让中国放缓抛售,甚至是重新购入美债,帮助美国渡过债务危机。 只能说,中美关系早就已经改变,美国在对付中国上并不是稳坐钓鱼台,游刃有余。既然如此,美国早该知道会有有求于人的时候,就不会还没有开启访华行程,就先一步露怯了,而这也是美国自作自受,还未访华就想要立下马威,结果没想到自己后院着火。如果布林肯访华真是来者不善,那自然也不会让他有所收获。
過幾天,布林肯就要訪華。這是拜登政府上台以來,美國國務卿第一次訪問中國,也是川普上台以來,美國國務卿第一次訪問中國。但我們應該記得,川普擔任總統時,也訪問了北京,可依然不會改變與中國打貿易戰的瘋狂。拜登在峇里島也是滿臉笑容地一路小跑過來,做了一堆承諾,但結果在台海問題上更加瘋狂,甚至直接策動台積電變成「美積電」,啟動對台10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這些殘酷的事實告訴我們,訪問就是一種討價還價,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永遠得不到。 一、美國人很著急:營造了三個特殊的信號,耶倫專程到達沃斯會談,拜登夫婦白宮新春華人,美媒1945提出美國放棄台灣 記憶猶新的是,拜登一上台,給中國的兩個下馬威。一個是林肯號航母編隊在南海逼近台灣島南部,結果遭遇解放軍戰略轟炸機等火力瞄準;另一個是中美會談的方便麵待客,結果遭遇中方「你們沒有資格說憑實力說話」的硬懟。 經過中國戰略清晰的堅決鬥爭,拜登似乎找到了應對中國的策略,那就是「離間中俄、分層突破」。也就是說,美國政客採取了兩個分割,一方面,儘量把中俄分割開來,利用一切機會在中俄之間見縫插針;另一方面,儘量在道義戰、經濟戰和軍事戰層面分割,企圖一邊把壞事做絕,一邊把好處撈足。 具體來看,為了布林肯來訪撈到更大的好處,實現其「離間中俄、分層突破」的目的,營造了三個特殊的信號:一是美國商務部長專門到達沃斯「老朋友見面」的信號,二是拜登美國歷史上第一次「白宮賀春節」的信號;三是美國媒體「放棄台灣」的信號,尤其需要說的,近日美媒1945表示,中美之間的競爭不是一場因不可調和的矛盾所導致的戰爭,而是一場在廣泛的貿易與合作背景下的一系列軍事化衝突。如果美國不想打世界大戰,那麼美國應當坦然接受中國的統一。 其實這三個信號,表面看,從尊重利益、到尊重華人,再到尊重主權,都齊全了,但企圖點燃的,就是一些中國人的幻想,以便美國得到最大的利益。 嘴上說的是一套,實際做的是另一套,美國威脅的一手始終沒有放下,無論是春節前給中國畫出的「兩條紅線」,還是春節後放出麥卡錫到訪台灣4月10日的時間,都是「黃蘿蔔+大棒」的老伎倆。包括1月27日,美國政府延長所謂涉港備忘錄的執行期,藉機詆毀香港法治和人權狀況,惡意攻擊香港國安法,蓄意干預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以及在1月27日結束的談判中,美國已和荷蘭及日本就限制向中國出口一些先進的晶片製造設備達成協議。 這一切,相比什麼見面、新年招待會,這才是實質性的傷害。 二、俄國人有危機:結成了一個坦克的聯盟,事關基辛格提出的烏克蘭加入北約、奪回烏東四州,俄羅斯融入西方「三步曲」 美國對中國的態度,其實與俄羅斯方向的態勢密切相關。在烏克蘭戰場,在美國和北約的支持下,烏軍的確取得了一時戰場的突破,但僅僅是曇花一現,逐漸被俄羅斯的飛彈戰占據了優勢。迫於形勢,澤連斯基專門到美國國會演講,以求得美國更大的支持。 1月20日是一個突破,美國帶著50國防長,組成了「坦克聯盟」支持烏克蘭。尤其是到了本周,聯盟內部博弈結束,美國和德國先後鬆口宣布將向烏克蘭提供先進主戰坦克,這也出乎美國國內不少人預料之外,包括美軍方官員。事實上,美防長奧斯汀等軍方高層乃至總統拜登在內,起初都不同意向烏克蘭提供主戰坦克。 到底是誰主導了這一進程的逆轉?根據美國媒體的報導,多名美國官員提到了一個人——國務卿布林肯。由此來看,布林肯這次訪華,我們要格外警惕,行為暴露本質,美前總統川普都說了,坦克後面可能是核戰,美國的「遞刀子」做法,無異於火上澆油,核戰沒有贏家,但布林肯力排眾議,忽悠拜登做出了送31輛M1坦克的決策,這樣的人到中國來,你還期待他能憋出什麼好味道? 與此同時,我們需要看到世紀老人基辛格的性情大變。1月17日,他畫出了一個解決烏克蘭危機的「路線圖」,包括「三步曲」。第一步:烏克蘭加入北約。基辛格稱烏克蘭加入北約可能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適當結果,和其8年前,乃至其後一直的觀點截然相反。第二步:烏克蘭奪回失去領土。基辛格用一個假設,提出了戰爭結束的前提條件。他說,「如果烏克蘭能夠重新占據去年2月24日衝突爆發後被俄方控制的領土,戰爭即可結束。」第三步:俄羅斯融入西方世界。基辛格說,在前兩個目的實現的基礎上,允許俄羅斯重新加入國際體系。 具體來看,拜登和基辛格戰略目標是一致的,但實現步驟並不相同。基辛格說的第一步,拜登並沒有膽量做,而是採取了「坦克聯盟」的方式來替代,繼續實施「讓烏克蘭戰鬥到最後一個人」的策略。這個坦克聯盟,美國出31輛M1坦克,德國是14輛「豹2」坦克, 1月28日參考消息消息,美國《防務新聞》引述專家的話說,仍須對美軍自2020年底啟動的一項秘密計劃予以保密,「以使中國和俄羅斯等對手不知所措,無法在遠處看出美國海軍是如何為未來大規模衝突做準備的」。據透露,這個「秘密計劃」與航母戰鬥群有關。目前,由於俄羅斯沒有航母,在可預見的未來,也不可能有與美國可抗衡的航母,因此,飛彈戰依然是普京的制衡選擇。 三、中國人不搖擺:開闢了三個優勢的戰場,區分高緯度的道義戰,等維度的經濟戰,等維度的火力戰順序 關於這三個戰場維度,基本上是混合戰的典型打法。美國倉皇撤離阿富汗之後,對俄羅斯展開的就是這種混合戰,普京實施的反擊,也是道義戰、經濟戰和火力戰。我們之前分析過,高緯度的道義戰,包括去武裝化、去納粹化、去核武化、去生化武器化、去霸權化,其中去納粹化,去生化武器化最給力。 中國高緯度的道義戰,等維度的經濟戰,等維度的火力戰,這個順序和俄羅斯恰恰相反。 在經濟戰方面,美國的手法肯定和對付俄羅斯一樣一樣的,但中國的優勢卻不一樣,買賣關係完全顛倒,但我們有特殊的優勢。我們沒有俄羅斯可以出售的油氣資源和糧食資源,恰恰相反,我們需要採購。但不要忘了,我們有著中國人民勤勞凝聚出的特殊的資源,那就是中國生產的大量的日常用品,如果美國完全切斷中國價廉物美且數量龐大的產品,不僅通貨膨脹下老百姓日子不好過,而且加班加點印出的鈔票花不出去,美國人比我們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