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九合一选举”之后,岛内形势就发生很大改变。民进党当局鼓吹的“抗中保台”论调,也引发岛内民众反感。然而民进党当局却浑然不觉,继续在岛内兴风作浪,企图破坏两岸统一大业。 民进党当局勾结美国,不断加速岛内紧张局势,很多岛内民众都担心,美台勾结会彻底将台岛推向深渊。而近段时间,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赴大陆访问,积极为促统大业努力,引起岛内一片关注。 近九成岛内民众反对美议长窜台 众所周知,美台勾结早已经是不争事实,自美国共和党领袖麦卡锡担任新众议长之后,就叫嚣着窜台举动。然而据最新民调显示,岛内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民众根本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也就是说,美议长窜台举动不仅不会为岛内带来任何希望,反而会加速两岸局势紧张,到时候台岛将会彻底沦为美国棋子。 如今的岛内民众早已经看清民进党真面目,不愿意为“台独”行为买单,特别是随着前国民党主席洪秀柱赴大陆积极促统之后,两岸关系出现新的改变,而且大陆也为台岛提供更多福利,这种对比之下,任凭谁都知道如何选择。 蔡英文迅速变脸 近日,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也率团到访大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夏立言的赴大陆举动,也成为岛内民众最期盼的事情,这也预示着两岸关系将出现回暖。这个时候,蔡英文却站出来称,愿意与大陆展开对话。 针对蔡英文的此番言论,可信度令人质疑,蔡英文之所以如此快速变脸,无非是避免与岛内民众发生正面冲突,毕竟自己如今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如果再继续激进前行,很可能会影响自己的执政地位。 另外,当下民进党当局已经无牌可打,在岛内丧失自己的威信之后,如果继续与大陆“脱钩”,将会失去更多支持率。所以蔡英文迫不及待的变脸举动,根本就是缓兵之计。 总而言之,民进党当局一边声称与大陆展开沟通对话,一边大量增产岛内导弹产量,这种行为明显与美国如出一辙,对此大陆也早已经料到,所以根本不会相信民进党当局的“虚伪面目”。在两岸促统声音下,将更快的加速统一进程。
據法新社報導,當地時間二月十四日,印度稅務部門麾下的稅務警察突擊搜查了英國廣播公司(BBC)駐印度新德里和孟買的辦公室。據BBC員工稱,印度稅務警察封鎖了辦公大樓,不允許任何人進出。與此同時,稅務警察在大樓內進行大搜查,並帶走了一大批文件,並查封所有電話。 當地媒體報導,稅務部門之所以要查抄這兩所BBC辦公室是因為接到線人舉報,BBC駐印辦公點長期瞞報真實營業數據,從而偷稅漏稅,所以對這兩所辦公室進行查抄處理,帶走大批文件是為了從中尋找證據。不過英國人並不認為偷稅漏稅是BBC被查抄的真實原因,不久前BBC製作的一部批評莫迪政府的紀錄片,才是印度稅務部門對其重拳出擊的原因。 據英媒稱,上個月,BBC播出了一部講述印度穆斯林現狀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大肆批評印度政府對穆斯林的「迫害」,尤其批評了莫迪在2002年擔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時,暗示警方不要出手干涉當年的教派騷亂,不要阻止印度教徒毆打穆斯林,最終這場宗教衝突造成超過一千人死亡,其中絕大多數受害者是穆斯林。 該紀錄片一經發布,就立馬被印度政府屏蔽,印度外交部聲稱該紀錄片是「進行反印敵對宣傳的垃圾」。在這期間一些印度民間組織不顧政府禁令,私下組織觀看該紀錄片,而印度政府則對這些活動的組織者進行了逮捕和拘留。不少英國人、乃至相當一部分印度人都認為,印度政府突然以「查稅」為名搜查BBC駐印辦公室,是為了報復其製作反莫迪政府紀錄片一事。 不過印度政府非常乾脆地否認了這些指控。印度人民黨發言人高拉夫·巴蒂亞表示,儘管BBC在國際上進行了「反印宣傳」,但此事和印度稅務部門查抄BBC辦公室沒有任何關係,兩者時間相隔較近完全是巧合。他還表示,如果BBC在印度一直遵守法律、一直毫無隱瞞的話,就不應當懼怕印度稅務部門的合法搜查。而BBC方面的反應則較為平淡,只在其官方社交媒體上稱正在積極配合印度政府的調查。不過我們不排除BBC乃至其背後的英國政府採取進一步行動的可能性,未來或許會有更多的反對莫迪政府的報導見諸報端。 怎麼看這件事呢?首先,印度和西方並非是鐵板一塊,而是在互相利用、互相提防。雖然印度常年與美國展開經濟軍事合作,但仍保持著極高的政治外交自主性,比如在俄烏衝突中,印度一直恪守中立,儘管西方使盡渾身解數對印度威逼利誘,讓其譴責和制裁俄羅斯,但印度都不為所動。而對於美西方來說,印度從來都不是「自己人」,美西方之所以給予印度經濟軍事援助,主要是想讓其制衡中國。可是一旦印度進一步發展,就會輕而易舉地擺脫美西方的控制。 有不少美西方專家認為,若美國沒能控制好對印度的扶持力度,那麼未來飛速發展的印度對美國霸權構成的威脅很可能不亞於中國。為了避免這一局面的出現,美西方在與印度展開合作時往往非常謹慎,並且還會時不時批評、敲打印度,讓其趁早打消稱霸一方、擺脫控制的野心。此次BBC製作這一紀錄片的目的就在於此。所以在此次搜查BBC駐印辦公室的過程中,就有印度高層官員聲稱BBC是「世界上最腐敗的組織」,指責其報導「充滿惡意、淺薄、有導向性」,且「沉溺於反印宣傳」。 其次,印度反對他國干涉內政的決心很強。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矛盾已經綿延了幾百年,雙方恩怨極深,非常難以化解。而且印度國內民族問題紛繁複雜,印度人口與我國相仿,卻足足有一百多個民族。為了構建國族認同、消弭民族矛盾,莫迪和此前歷代印度執政者都採取了大力推行印度教、打擊伊斯蘭教的政策。對於西方國家來說,宗教問題只不過是社會生活問題,但對印度來說,宗教政策關係到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如果處理不好,真的可能會導致部分信仰伊斯蘭教的地區分裂或者加入巴基斯坦,因此印度政府也往往會在宗教問題上採取較為激進的政策。然而英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並不在乎印度的現實狀況,對印度的宗教政策肆意評頭論足。而印度政府對這些錯誤行為也毫不縱容,立馬採取了強硬政策對其進行打擊。 總而言之,現在印度和西方之間的矛盾是西方想讓印度成為其附庸,而印度則希望成為南亞次大陸霸主的矛盾。若論迫害穆斯林,以色列對巴勒斯坦地區的穆斯林採取了屠殺、虐待、封鎖等一系列政策,受害者數以萬計,但卻不見西方媒體批評以色列的這種行為。只要印度一天不成為西方的附庸和傀儡,西方的批評就不可能停止。而隨著西方抨擊力度的加大,印度的反抗以及反擊力度也會隨之增大!
拜登话音刚落,两家中企率先退出美国主导的项目,撤回所有投资。中国在科技领域拥有了很大的突破,科技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可以说,谁在科技领域掌握了主动权,谁就能成为未来世界经济的主导者。美国成为第一经济强国已经有好几十年的时间,美国自然不希望他的地位被中国所超越。所以,美国一直都在找各种理由限制中国科技的发展。 虽然美国实施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限制政策,但由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美国也不想中断与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但俄乌战争爆发后,美国为了将中国拉下水,拜登直接表示,如果中国不停止与俄罗斯之间的合作,西方各国将会撤回对中国的一系列投资。拜登以为这一威胁手段,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但让拜登没有想到的是,中方不仅没有理会他的这一威胁,甚至中企已经率先动手了。 两家中企退出美主导项目 中国政府掌握的两家大型国企——中国移动与电信,已经停止了与美国合作的相关光缆项目。这一项目主要由中、美以及埃及三个国家为主导,其中,中国两家国企公司所投资的额度,占总投资额的两成。这两家企业之所以撤回投资,主要是美国拒绝中国企业参与该项目的海底光缆建设,很显然,美国想要在这一项目上,孤立中国的这两家企业。 美国的这一行为,无疑让中企失去了对这一项目的信任,所以中企才会选择撤回投资。中企在世界范围内虽然投资了很多项目,但如果项目主导国是西方国家,中企往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或者打压,这都是美国或者其盟友所为。面对这些国家的打压,中方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美国经济愈发困难 美国一直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增收高额关税,美国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抹黑中国的产品,甚至为了限制中国科技公司的发展,美国联合了其他多个国家,对中国实施了半导体制裁。 虽然美国的这些行为,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美国自身的经济情况并不乐观。如果美国真的想要走出经济危机,只有依靠中国的帮助。但以中美两国的关系来看,,中国主动对美国伸出援手,显然是不可能的。 部分消息参考来源:成都广电
这无疑是世界上最“好客”的一群人,不管认识不认识你,他们都会“邀请”来到他们的家里做客,好吃好喝的供着你,为了保护你的安全,几名荷枪实弹的“保安”会提供24小时保护。 但这种做客最大的缺点就是消费太高,等你想要回家时,需要支付一大笔费用才行,不给的话,他们就会继续让你留在这里“做客”。 这种行为在世界上并不被认可,人们将其称之为海盗。 这里是位于非洲的尼日利亚,世界上海盗最猖獗的国家之一。 这份特殊的工作一个月能拿到50万美元。因此吸引了无数的尼日利亚人加入了这个群体,这里的加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加入,一种是间接加入。 第一种方式很好理解,就是直接入行当海盗,拿着武器去抢劫勒索,这种只适合年轻力壮的男性,很危险,收入也高。 第二种间接加入就是出资,海盗们出去抢劫的时候会带上武器,标配是ak47步枪、火箭筒,还有必不可少的快艇,这些东西不是什么人都能买得起的。 因为海盗不敢相信其他人,所以基本是以本村的人组成的,那些不敢亲自抢劫,或者体力不行的妇女老人,就可以出资参与。 最后根据不同人的贡献来分配金额,众所周知海盗每次会勒索巨额赎金,照理说应该赚得盆满钵满,但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海盗一无所获,还会因此搭上自己的小命,因此投资海盗风险很高。 亏本也是常有的事。 这里的海盗以暴力和恐怖而闻名,为了不被人发现,不管在热的天气,他们都会戴着毛衣头套,枪一直紧握在手中,任何怀有敌意的行为,都会遭来他们快速且致命的反击。 他们每天乘坐快艇航行在尼日利亚的水域上,巡逻频率比军队还高,主要目标是白人,以美国人和法国人为主,白人在他们眼中是最值钱的“货物”,一个就能换到几万至几十万美元。 要是能绑架一船的白人,那就发财了,这个刀疤脸就深有体会,他是本地的一个有名的海盗头目,脸上的伤是跟军队交火留下的,因此他从不戴头套,光是恐怖的脸就能震慑很多人。 就在去年,刀疤成功绑架了一整船的白人,经过谈判,他获得了超过一百万美元。 要知道在几年前他还是一个普通人,因为失业、贫穷、饥饿,他被迫踏入了这行,他计划在干两年就收手,回家安安心心过日子。 可惜在这次结束拍摄后不久,刀疤在一次抢劫中和军队遭遇,在激烈的交火中身亡。 刀疤的死并没有让海盗有所消停,反而越发猖獗和残忍。 这个凶狠的男人就是当地最大的海盗首领,拥有着一个接近50人的海盗团队,一年至少会造成15次绑架案,每次都会勒索到金额赎金。 为此,很多船只都配备了安保人员,交火的频率越来越高,每个月都有海盗死在枪下,为了震慑其他人,海盗们每次都会射杀船上的安保人员,就连投降者也是一样,这也造成了船员的拼命反抗,伤亡数量越来越大。 在清理完抵抗之后,海盗们会直接找到船长索要赎金,按照船上的人数来确定数量,白人的价格会更高一点,如果拿不出来,等待他们的就是黑洞洞的枪口,事后会把所有的白人带回驻地,等待赎金。…
中国和俄罗斯因为美国的缘故,向来保持着背靠背的友好关系,两国间的贸易和友好合作往来自然是少不了的,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中俄关系达到历史新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俄两国也开始探索对俄罗斯西伯利亚土地的资源开发和合作共赢项目。 让人不解的是,近些年来国际和国内舆论冒出一种说法,说俄罗斯其实很提防中国人去西伯利亚。 很多网友都对这种说法提出疑问:俄罗斯的核心部分是东欧地区,西伯利亚既不是俄罗斯核心领土,此前也没有大肆开发,为什么俄罗斯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西伯利亚当地 对俄罗斯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清楚,西伯利亚为何能成为俄罗斯的领土?当中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这里不过多赘述了,实际上也正是因为历史缘由和发展方向,使得中国对西伯利亚的渗透的开发越来越深入,一想起历史可能再度重现,俄罗斯难免会有所担忧。 那么,俄罗斯提防中国人去西伯利亚的原因,究竟是来自哪些方面呢? 一、中国人对西伯利亚的开发谬论 众所周知,近些年来由于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俄关系踏上了一个新台阶,跨入到前所未有的“亲密关系”里,中俄间的贸易、经济来往也变得愈发频繁。 譬如从2014年以来,俄罗斯西伯利亚就和中国建立了油气合作项目,阿穆尔天然气处理厂、东方石油化工综合体等项目的出现都证明了中俄希望互相帮助,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而西伯利亚这片资源肥沃的土地也成为了两国建交、发展经济的重要媒介。 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的总面积达到了近1300万平方千米,抛开西伯利亚的话,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就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了,而这里自然资源大至高原、森林、草原,小到矿产、土壤、木材,无一不是西伯利亚富饶的体现,在中俄贸易的持续发展下,这片土地也开始涌入越来越多的中国劳动力。 西伯利亚的木材产量非常庞大,据估计全世界20%的森林占比都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便看上了这一点,涉足俄罗斯木材产业,除此之外,中国人又开始思考:西伯利亚的泥土能不能用来种地呢?俗话说实践出真知,不清楚结果如何那就尝试嘛,于是中国人又开始考虑好好利用西伯利亚的土地资源。 荒芜的西伯利亚 我们要知道,俄罗斯独立后,西伯利亚的继承权也归其所有,但俄罗斯对在西伯利亚发展农业似乎并不感兴趣,加之彼时国家政策不稳定、经济状况不乐观等原因,一直没有开发西伯利亚的土地,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了好几千年的中国人向来有很好的农耕精神:他们打算承包西伯利亚的当地土地,然后靠种植农作物发家。 中国人在西伯利亚种植蔬菜、大豆,再将蔬菜贩卖给本地的俄罗斯人,中国人在农业方面的发展能力也因此逐渐在俄罗斯传开了,不过森林采伐和土地资源的消耗也是俄罗斯人担心的第一点:中国对西伯利亚的开发可能会破坏当地环境。 第二点,在中国开发西伯利亚的过程中,更多的意外惊喜也被开采出来,譬如矿产资源——在土地开采的过程中,中国人发现西伯利亚天然气、石油、煤炭、矿石产量非常惊人,除此之外还有猛犸象牙。 猛犸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猛犸象牙别名万年象牙,不仅是冰河时期的宝贝,而且密度和硬度都很大,收藏价值也很高,最重要的是其不可再生资源的特性为其附加了很高的价值:据说一根50公斤重的猛犸象牙可以卖到8~12万,可见其珍稀程度。 中国人知道这些资源很珍稀,俄罗斯人自然也明白:这些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为了赚钱便让他国持续开采和挖掘这些资源,不太划算啊!钱是永远赚不够的,赚到了钱,本土资源被开发消耗殆尽,以后俄罗斯的子子孙孙该靠什么发展呢?难不成什么都从外国进口,那不是更烧钱吗? 所以,资源消耗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俄罗斯意识到,不能让基数庞大的中国劳动力过度开采,出于要保留不可再生资源的目的,俄罗斯人便生出了提防中国人去西伯利亚的想法。 俄罗斯聪明的点在于,中国依靠西伯利亚的丰富资源盈利,中国和俄罗斯又是“铁哥们”,如果明着出台限制政策,那还怎么和中国搞好关系?所以经过深思熟虑,俄罗斯才采取一系列限制手段,在保证资源储备的同时继续维系和中国的友好关系。…
大家好,欢迎关注九变调研室。 2022年,全球谁最有钱?排名第一无疑是马斯克,排第二的,是一个大家很陌生的名字——高塔姆·阿达尼,一位来自印度的超级富豪。 过去,大家印象里,亚洲首富不是中国人就是日本人要么是沙特人,但这次他们都成了印度人的手下败将。最近几年,印度人占据了亚洲十大富豪前两名。一个是卖石油天然气的穆克什·安巴尼。另一个就是阿达尼。 阿达尼 石油商人有钱,这个很好理解。可阿达尼为什么会这么有钱呢?要知道,他是靠一个小工厂起家的,而且他发财的速度,令世人瞠目结舌。两三年前,阿达尼“只有”58亿美元。然而从2020年开始,特别是进入2022年后,短短几个月,巴菲特、比尔·盖茨和贝佐斯都成了被阿达尼拍在沙滩上的前浪,阿达尼以1556亿美元的身价,登顶世界第二,仅次于马斯克。在这2年间,他的身家累计涨幅高达 21 倍。 即便美国人也想不通,为啥阿达尼赚钱会这么快?这速度也太恐怖了。照这样发展下去,马斯克的宝座也有点危险了。 不过,马斯克已经不用担心了。2023年新年刚过,美国的知名做空机构兴登堡研究,发布了一份将近100页的长篇报告,指控阿达尼在过去几十年里“进行了厚颜无耻的股票操纵和财务诈骗计划”,他这个所谓的世界第二有钱人,创造了史上最大的骗局。 报告一出,阿达尼集团的股票狂跌,阿达尼本人的身价缩水了将近一半,别说世界第二了,连“亚洲首富”的头衔都没了。 阿达尼对这份报告当然是大喊冤枉,高喊“我不是骗子”,还捆绑爱国主义,说什么“攻击我阿达尼就是攻击印度”。 但是,阿达尼可能真的是骗子,不过他这句话还真讲对了一半。目前,西方公司已经以阿达尼公司的问题为切入点,开始重新估计印度市场的风险问题。现阶段,阿达尼的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经济犯罪,而是政治问题了。 那么,阿达尼是如何从一个小工厂主变成亚洲首富的?谁是他的后台?他究竟是骗子,还是被美国冤枉的?美国做空机构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深究一下这位前亚洲首富背后的故事。 下面,正片开始。 《福布斯》杂志称呼阿达尼为“印度基础设施大亨”。他的业务横跨能源、港口和物流、采矿和资源、天然气、国防和航空航天等等。 阿达尼是印度煤王,在海外买了大量煤矿。他拥有印度最大的私人港口,运营着印度最大的私营热电厂和孟买国际机场,是该国最大的机场运营商,还是印度最大的城市燃气分销商。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阿达尼集团大致相当于我们的国家电网+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洋山港+中国神华+中煤集团+海螺水泥等等等等的总和。 惊呆了吧?这些几乎全部是国民经济命脉的企业,都掌握在一个人手中。 话说回来,也就印度了,这么多加起来也才全球第二,还是虚报假账作出来的。 阿达尼的起点并不高,他1962年出生于印度古吉拉特邦,是莫迪的老乡,也是莫迪的大学同学。父亲拥有一个纺织品厂。阿达尼作为一个普通富二代,大学毕业就可以回去继承家业了。…
2013年,一个印度男人的发言刷屏网络。 在自己的社交账号里,名叫普盖的中年男子面对镜头,神色嚣张的发表了这样一番话: “我不是最英俊的,但没有女人能抵挡住我的魅力。” 看着屏幕里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的普盖,当时的大部分网友都认为,普盖此举是在博人眼球。 不过很快,普盖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狠狠打了网友们的脸。 在随后发布的第二条视频里,普盖身穿“黄金衬衫”,脖子上还戴着一根粗壮的黄金项链,整个人金光闪闪。 果然,原本还一脸戏谑的网友便瞬间转变了态度,开始对普盖大加吹捧。 特别是一些妙龄女郎,在看到身披黄金的普盖后,更是蜂拥而至,言语间毫不掩饰对普盖的倾慕与喜爱。 而让他们做出如此改变的原因,自然是因为普盖身上的大量黄金。 作为闻名世界的“金雀之国”,印度人对黄金的喜爱可以说是达到了极点。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在如此奢华的外衣下,印度仍旧难逃贫穷之国的标签。 为什么明明是不缺黄金的“财富之国”,印度的国家经济却始终搞不上去? 而被戏称为在“金山上讨饭”的印度,又是怎样一步步被自己热爱的黄金所反噬的? 黄金衬衫、黄金口罩,印度人对黄金的喜爱有多深 印度人爱黄金,最早还要追溯到古罗马时期。 “希腊人建造精美的船只携带着金币而来,携带着胡椒而去。” 在《帝国边境外的罗马》一书中,惠勒就曾这样描写过印度人与罗马人的日常交易画面。 到了后期,眼看印度对黄金的需求量不减反增,震惊不已的罗马人,还直接将“金雀之国”的称号戴到了印度的头上。 站在罗马人的视角来看,如此执着于黄金的印度,的确有头脑发昏的嫌疑。 但是,对于当时的印度人来说,黄金,其实是他们不得不选择的“硬通货”——由于政权更迭频繁,那个时期的印度,几乎没有存在过长期的固定政权。…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近几年来,对世界人民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各国经济萧条,在民生问题上状况频出。 一些有实力的大国,还能良好地控制住疫情的趋势。但是对于一些没什么能力的小国家来说,是很难在疫情下生存的。 在此期间,就曾有一个“国家”,因为新冠病毒的侵扰而导致灭国。它的名字叫赫特河省大公国,因为它是私人国家,又不被国际社会所承认,在世界各国面前,也没有什么地位可言。 可是赫特河省大公国,却成了分裂澳大利亚的存在,它不仅打破了澳大利亚独占一块大陆的“传说”,还一度对其进行过宣战。 赫特河省大公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澳大利亚又是如何面对它的? 发展历程 莱纳德之所以能够如此平稳地成立国家,和它们的邻居澳大利亚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澳大利亚的土地上,这个独特的存在一直是不被认可的。 赫特河省大公国 首先,赫特河省大公国没有什么强大的军事力量,更没有对外扩张的能力和野心。它们的人口数量都很低,实在是有些弱小得可怜。 在澳大利亚政府的眼里,赫特河省大公国的国王,就是一个有些头脑的农场主,生意人。他所谓的君主说辞,也不过是在痴人说梦。 如果动用军事力量的话,消灭这个国家也不过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但是赫特河省大公国的存在,对澳大利亚来说也是有一些好处的。 国王为了提高知名度,会在外界大肆宣扬自己的独立故事,吸引世界人民的好奇心。如果有游客去赫特河省大公国玩耍,就势必会与澳大利亚产生经济关系。 这变相带动了周边的旅游业发展,也是澳大利亚不想彻底解决问题的原因之一。 政府什么都不做,只是将赫特河省大公国的国王当成一个“精神病”,在能获取好处的时候,留着这个没有威胁的存在也无伤大雅。 但是国王并不这么想,甚至在1977年12月2日的时候,莱纳德还正式对澳大利亚进行宣战。 此次事件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澳大利亚公开向赫特河省大公国征税。这种做法,也是变相承认这个国家不是独立性质的。 如果莱纳德交税,那么他所谓的独立国家,也就失去了根本意义。在这种情况下,赫特河省大公国便用宣战来表示抗议。 可是这个国家,根本不具备军事实力,甚至连一个像样的部队都没有。莱纳德作为国王,也压根不会指挥战争。 面对这样的宣战,澳大利亚也根本没准备动武。它们的税务机构早就准备出动了,事件一发生,各种征税手段便全都拿了出来。 于是,在澳大利亚这片土地上,第一大国和第二大国的“战争”就开始了。还没有超过48小时,莱纳德梦醒了以后,便宣布撤回所谓的战争声明。…
2月以来,大多数人把目光盯着三件事,俄乌冲突、土耳其地震和流浪气球。 可许多人都未曾想到,美国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生态灾难。 2月3日,美国一辆满载化学物品的火车脱轨,火车爆炸引发大量有毒物质泄漏。 一时间天地变色,这不是夸张。 在万米高空的飞机上,都能看到一团黑烟。且随时间推移,越来越大。 毒气在天空蔓延了几十公里。 当地动物开始死亡,河流中已发现大批鱼类死亡。 随后整个城镇的居民紧急撤离。 不仅如此,俄亥俄州附近有关系到几千万人的饮用水源地,流域还有不少重要江河,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广东食安保副会长朱丹蓬表示,此次泄漏将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较大的危害,相关有害物质的降解至少得五年以上,当地生产的食品在较长时间内势必会受到消费端的抵制。 乳业分析师宋亮建议短期别喝产地美国俄亥俄的牛奶。 事件影响范围之广、毒性之大,连美国调查记者都将其称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2.0。 可诡异的是,美国是怎么处理的? 事故发生短短5日后,美政府就解除了危机警报,表明事故发生地“趋于正常”,可以安全回家了。 结果回去的居民,纷纷出现咳嗽、腹泻、流泪、无食欲等中毒症状,空气中的味道宛如烧焦的轮胎般浓烈。 为了尽快消除影响,让铁路再跑起来,他们连百姓安全都不顾了。 更为诡异的是,如此严重的事故,报道的新闻却寥寥? 因为他们把过去的记者抓了。 让全世界最能说会道的媒体三缄其口,让这场生态灾难在舆论中消失。至今连死亡人数都未曾公布! “解决不了问题,那就骂中国吧”。…
近幾年美國做的事情越來越離譜,首先教唆烏克蘭與俄羅斯發動戰爭。隨後竄台,也想讓台灣方面緊跟烏後面,加快擾亂國際和平。這邊又說,一個疑似我國的氣球飄到他們那邊去了,一直誣陷我們。從這些事情上看,他們一直在混淆事情,擾亂干擾大家的分析和視覺。 土耳其地震很多人開始猜測也是美國特意安排好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土耳其,可以說是衝著敘利亞去的,但是連帶著土耳其了。誰也不會想到,美國想要往外運輸聚乙烯的時候發生了以意外,讓整個美國陷入一片恐慌,如果不發生泄露這些東西運往哪裡都是一個未知數。 為什麼說美國上面做的這些事情都實在掩人耳目,因為他做的一些事就是想要把人們的視覺移開,真正的目的是把軍隊派往太平洋以西,我國南海地區。期間還派了一條大黑魚潛入,沒想到被人發現報導了。如果這次沒有被發現,那麼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一次次的挑釁,一次次的潑髒水。美國已經快到了窮途末路的時候了,他們一直感覺自己熟讀孫子兵法,但是他們完全想不到中國還有三十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