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衰落已成既定事實,唱衰他的人越來越多了。就連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也看出了這一點,特朗普個人覺得美國的「國家壽命」不到兩年時間了。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稱,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一個政治集會上表示,美國在民主黨的領導下變得非常糟糕,我對美國能否再活兩年表示懷疑,他暗示拜登政府無能。 為何這麼說呢?因為特朗普不是普通人,他是美國前總統,在職期間雖然沒有干下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卻維持住了美國起碼的權威和領導力,特別是他命令美軍幹掉蘇萊曼尼和與中國打經濟戰這兩件事,為特朗普個人贏得了巨大威望。 也正因如此,特朗普就此取得了共和黨大佬的支持,並有可能作為共和黨候選人再次參加2024年總統選舉,他本人承諾會「很快」公布參選計劃。從特朗普的表現看,這是一位非常善於投機的人,他為了吸引注意力,博取民眾好感,竟公開說美國在拜登領導下活不過兩年,可謂賺盡了眼球。 如果大家還記得,在2020年美國總統競選期間,特朗普一直挑撥兩黨對立情緒,炒作選舉存在「舞弊行為」、自己的選票多於拜登數百萬張等行為看,就能明白特朗普多會鑽空子了。 綜上所述,特朗普此番表態至少釋放了3重信號: 其一,他非常反感民主黨,對民主黨的政策相當排斥。這一點從他批評拜登政府把美國從第一變為世界倒數第一的表態中就能看出來。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一旦特朗普再次上台,他會推翻民主黨大部分的政策,這意味着美國政治生態又開始走向一言堂了。 其二,特朗普所在的共和黨一旦成為中期選舉的贏家,並掌握美國眾議院的權力,那麼就有可能改變拜登激進的政策,轉而對美國政治、經濟、軍事等進行一系列調整,以此來延續美國的「壽命」,這意味着未來美國政壇必然會風起雲湧。 其三,特朗普將繼續參加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但要取得更多的人支持並不容易。根據美國媒體發布一份民調結果顯示,在1629人當中至少有830人都不希望現任總統拜登和前總統特朗普競選2024年總統。 顯然,美國人也受夠了共和黨與民主黨的「欺騙和撒謊」,無論是特朗普還是拜登,要取得很多百姓的支持十分困難。 這三大信號相當清晰明確,尤其考慮到美國政治極化、種族歧視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共和黨也未必能救得了美國。畢竟,過去美國可是全球的風向標,其對中俄英法德的打壓還是比較緩和的。 但現在情況不同了,美債危機嚴重、貧富分化嚴重,政治鬥爭激烈,階層上下的通道已經被阻塞,美國在無法通過改革進行糾錯的情況下,就對中俄英法德實施了前所有的壓制。換句話說,為了維繫自己的好日子,美國必然會加大遏制力度,為此中俄英法德應當聯合起來抵制美國的單邊主義政策。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白云怡 陈青青 万恒易】当地时间10月25日,刚刚当选为英国保守党党首的里希·苏纳克在白金汉宫接受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的正式任命,成为英国新任首相,在英国深陷政治与经济动荡的时刻接管了这个世界第六大经济体。苏纳克是不到半年内英国迎来的第三位首相,也是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六年来的第五位首相,如同“旋转门”般的唐宁街已向外界清晰地暴露出近年来英国政治的混乱。 当地时间10月25日,刚刚当选为英国保守党党首的里希·苏纳克在白金汉宫接受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的正式任命,成为英国新任首相。 多名专家2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苏纳克的成功与否,将取决于他能否挽救即将陷入衰退的英国经济,结束近来混乱的政治闹剧,并提升因此迅速下滑的英国国际形象。专家预计,苏纳克或将转变约翰逊和特拉斯以对外政策为主的执政理念,而更加关注英国国内问题的解决,这或将意味着他无法形成系统的对华政策,“不过,摆在这名英国首任印度裔首相面前的最大、最紧迫的挑战,或许是他能否稳住自己的政府超过半年。” “保稳”还是“促增”?英国如何走出经济困局? “新冠疫情重创经济,成为苏纳克上任伊始面临的严峻考验,而且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挑战:带领英国走出病毒大流行和经济活动大幅度停滞的困境。”BBC 24日这样评论称。而《华尔街日报》则更直白地写道,苏纳克的成功将取决于他如何管理英国经济所面临的日益增长的挑战,“此时高通胀和迫在眉睫的经济衰退已经带来了一种与日俱增的绝望感。” 据英国公开的最新消费者物价指数数据,英国的通胀率已达到10.1%,成为四十年来的最高点,对该国普通家庭的财务造成严重影响。与此同时,英镑和政府债券价格也在短暂的特拉斯政府时期出现剧烈波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苏纳克的专业和过往经历让外界对其解决通胀、能源危机等经济困境“抱有一丝希望”。经过特拉斯经济政策的试错后,苏纳克或许将把“求稳”放在第一位,不会轻易盲目推行刺激政策。然而,在当下英国这样一个内部矛盾集中爆发的时刻,这显然是不够的。苏纳克政府或将在“保稳”还是“促增”的问题上陷入两难,如何掌握好政策平衡,将是一个艰难的挑战。 “苏纳克最主要的目标应该是抑制通货膨胀,但是,他究竟能多大程度上改变英国经济的下行态势,我觉得很难说。”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英国研究中心智库研究员李冠杰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认为,英国以自由市场为主导的经济模式有其自身演变规律,并非某位首相上台制定某些政策,就能在短时间内使经济增长回升。“我认为苏纳克没有这个能力。” 苏纳克上台——英国混乱政治闹剧的结束,还是另一个开始? 经济困境伴随的是政治混乱。“我的孩子经历了四任财政大臣,三任首相,两任君主。但他才四个月大。”——这则最新出炉的英国政治笑话或许很能描述当下萦绕在英国民众心头的荒谬感。 “英国成‘欧洲病夫’”等嘲讽成为各大国际媒体的头条。“英国曾经是稳定、可靠(尽管有些沉闷)的代名词,但随着特拉斯执政6周后辞职,成为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以来第四位辞职的首相,这凸显出英国政治近些年变得多么混乱。”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评价道。 另据美国媒体报道,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副研究员皮尔日前表示,“苏纳克的政治蜜月可能很短”。他形容英国的现状是“一片狼藉”,这一政治闹剧已严重影响到英国的国际声誉,“‘屋子里的大象’其实一直是那一年的‘脱欧’决定。只是它被掩盖了,因为新冠病毒和乌克兰战争成了头条新闻。离开欧盟破坏了英国经济和投资……让伦敦和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关系恶化。” 然而,苏纳克的上台或许并不是英国政治危机的结束,而仅仅是另一个开始,“苏纳克现在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他能否在台上执政起码超过半年?还是像特拉斯政府一样,不久就面临下台?”李冠杰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苏纳克的“合法性”依然面临挑战,保守党内部的分裂也为其执政带来更多危机。 “苏纳克希望推行的政策能否先在保守党内部获得通过?三五个月后,英国是否还需要面临重新选举?这些或许才是这位新首相最大的困扰。”这名英国事务专家分析道。 专家:处理对华关系恐已“力不从心”…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潘晓彤]据美媒《郝芬顿邮报》23日报道,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22日在得克萨斯州罗布斯敦市举行的集会上表示,他“可能不得不”在 2024 年再次竞选总统。 报道称,特朗普在集会上说:“(我)在2020年获得的选票比2016年多出数百万张,且获得的选票比我们国家历史上任何一位现任总统都多。现在,为了让我们的国家再次成功、安全和光荣,我可能不得不再参加一次(总统竞选)。”另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特朗普顾问凯莉安•康威表示,特朗普“希望回到他此前的工作中”,并有望在11月中期选举之后正式宣布他的竞选消息。 《郝芬顿邮报》称,截至目前为止,共和党还没有其他候选人宣布参加2024年竞选,特朗普在最近一次接受该媒体采访时表示,任何与他竞争对抗的人都会发现自己陷入困境。 据美国《国家评论》杂志报道,当地时间23日发布的哈佛CAPS-哈里斯民意调查显示,45% 的选民表示他们将支持特朗普在 2024 年竞选总统 ,43%的选民表示他们会支持拜登总统。不过,特朗普在罗布斯敦的集会上也表示,参选的前提是“必须在今年11月为共和党赢得历史性胜利”。
“苏纳克是谁?”《华盛顿邮报》以此为题的报道称,在今年早些时候竞选保守党党首时,里希·苏纳克的竞选口号很简单:“为里希做好准备。”然而,答案是“不,对不起”。但仅在6周之后,他就有了第二次机会。如今,42岁的苏纳克将成为英国首位印度裔首相。他出生在英格兰的南安普顿,父母是从东非移民来的印度裔。 报道称,像约翰逊一样,苏纳克拥有耀眼的简历。他在英国最负盛名的私校接受教育,拥有牛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学位,并在高盛投资银行工作过一段时间。作为英国最富有的政客之一,他娶了印度亿万富豪之女阿克莎塔·穆尔蒂,后者的税务问题在苏纳克今年夏天竞选党首期间给他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在网上流传的一段BBC纪录片片段中,苏纳克说,他没有任何“工人阶级朋友”。 苏纳克即将出任英国首相的消息令不少印度人兴奋。英国路透社24日报道称,苏纳克是虔诚的印度教教徒,曾被拍到在唐宁街11号外点燃蜡烛庆祝排灯节。现在正当世界各地的印度教教徒庆祝这一节日之际,许多印度人对苏纳克当选感到兴奋。有印度民众在社交媒体上说,印度不久前庆祝了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独立75周年,苏纳克在这一年成为英国首相更显特殊意义。一些印度人希望,苏纳克就任英国首相后,印英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苏纳克的印度人血统会影响他的外交政策吗?还是只把印度作为一个拍照的机会?他会特意偏袒印度吗?”印度《国家先驱报》认为,这非常值得怀疑。该报说,印度在英国最受欢迎的贸易伙伴名单上排名第17位。尽管因为执着于“脱欧”,英国已经换掉至少4位首相,但英国人仍然更喜欢欧盟。苏纳克看起来像印度人,但他可能不会让这个事实影响他的决定。相反,他还需要艰难地向世界证明他并不偏袒印度和印度人。 而对于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英国保守党议员巴尔夫对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说,苏纳克将以更谨慎的方式管理外交政策。“苏纳克更像是一个传统的保守派。他将希望降低税收,并可能在处理外交事务时更加谨慎。而特拉斯就是我们所说的冷战斗士。”
最近一段时间,美日韩军演频繁上演,朝鲜又试射了多轮导弹,将本就不平静的东北亚局势又增添了几分紧张成分。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甘寂寞的“台湾当局”,也试图在紧张的局势当中,凸显自己的身影。 本月12日,台湾相关部门负责邱国正宣称,如果解放军的航空器飞入所谓“台湾相关空域”就算是“大陆对台的第一击”届时,台军必然“有所反击”,先进行“示警”,如果解放军不予理睬,将会启动“自我保护”,启动“反击措施”。 此言一出立马引发岛内外的舆论热议,其实在之前,邱国正就已经在公开场合宣称台军修改了对“第一击”的定义,邱国正称“以往当局将大陆对台开火视为‘第一击’但伴随着两岸态势的转变,当局将解放军战机或者无人机进入台湾上空视为开战的‘第一击’到时,台军将进行‘反制’”。 而关于邱国正12日做作的言论,他在当日被问到如果台军进行“反击”,是否会引发两岸冲突时,邱国正表示:“如果出现这样的事态,那一定是严重的,所以我们要慎之又慎,前段时间就已经出现了大陆飞行器,飞到金门上空的事情发生,所以我们一直在‘压制’‘不轻易开枪’这都是有原因的”。 分析人士认为,台军自蒋经国时期以来的五十余年里,一直实行“固守防卫”的战略,也就是集中兵力,重点防御来自大陆的“攻击”。自从2022年9月,中国大陆明确宣称不存在所谓的“海峡中线”以来,在民进党当局和其背后势力不断操作下,台军方将之前的三级军备更加明确分化。将第一级和第二级合并,缩短了台军“攻击”和“防卫”的定义。 这也就是邱国正为什么在公开场合宣称台军修改“第一击”定义的真实目的。 该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台军方更改“第一击”的定义,如果大陆航空器真的飞入所谓的台湾上空的话,台军真的敢进行“反击”吗? 所以“台军不发动第一枪的原则不会改变,而对于第一枪的判断是什么,确实是一个难题。” 而对于邱国正宣称的“接招”及“开战”的话题,该分析人士认为,尽管美国及其他国家为台湾提供了大量武器,但大多数都是老旧装备,在战场上能起到多大作用不可而知,但中国大陆近几年的军事实力不断提升,如果两岸一旦开战,台湾能坚持12小时就已经是胜利了。 邱国正提出的“接招”不过就是为了表达一番态度而已,从事实上看,当前的台湾民众已经对民进党当局当初作出的“保卫台湾”的承诺产生了高度怀疑。 再加上屡屡与美国勾结在台海问题上,不断挑战大陆的红线,虽然没有引发两岸的直接军事冲突,但是通过解放军在近期举行的各种围岛演习来看,已经让无数台湾民众陷入恐慌当中,即便是为了安抚民意,民进党当局当局也没有胆量挑起两岸的冲突来。 但是出于在政治上的需要,邱国正不能“示弱”,他12日在公开场合表示的含义不是在“反击”,而是在他提到的“谨慎对待”上。 更关键的是,目前正值台湾地区的县市长选举期间,民进党当局推出的多位县市长候选人民意支持率都不是很高,在民进党当局内部来看,如果借此机会向外界表达强硬的态度,可以为当前的低迷的选举起到“拉票”的作用。 分析人士最后认为,不管是台湾有关部门、还是台军、抑或者是民进党当局,其实都不敢开第一枪,即便是他们背后的势力让他们开第一枪,他们也许也不会开,因为这一枪开了之后,造成的后果他们无法承担,这个时候对外宣称这些,只不过是民进党当局的政治手段而已,根本不会造成任何“威胁”。
人要是患上感冒,打针吃药或许很快好了,若一个国家积重难返,矛盾重重,又该如何解决呢?在英国内部多种势力的博弈之下,特拉斯上台了,谁能想到,从她竞选期间炒作中国威胁论,再到当上首相不过只有短短的45天,连两个月都没有,便很快下台了,她提出的“迷你预算”计划遭到英国上下的反对,在众人强烈的反对声中,特拉斯迫于压力,于昨日宣布辞职。当天,英国《卫报》称,前首相约翰逊将参加保守党党首竞选。特拉斯辞职了,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约翰逊有能力让英国摆脱危机吗? 那么,特拉斯留下了什么样的烂摊子呢?首先,英国面临着经济危机。特拉斯之所以进行“迷你预算”改革,便是想摆脱经济危机,旨在给英国企业注入信心,盘活英国经济。但特拉斯的“迷你预算”脱离了英国当下的实际情况,反倒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在特拉斯接手英国首相之前,由于疫情打击,英国已经陷入了经济危机当中,加上缺乏能源,导致民众生活成本增高,英国国内抗议不断。而特拉斯的辞职更像是一枚核弹,引起整个英国股市的动荡,政府债务上升。最受伤的还是普通老百姓,苏格兰首席大臣斯特金批评,特拉斯给英国带来了经济崩溃,让人们在生活危机中挣扎。 英法德曾被誉为欧洲三驾马车之一,伦敦更是欧洲和世界金融中心之一,英国经济一旦崩溃,可能会引发更大的撕裂,进一步引起英国人的不满。对继承者来说,要让英国走出危机,首先要采取措施恢复经济,给民众信心,否则的话,英国强大只能是空谈。 其次,英国内部的分裂日益增强,苏格兰和北爱尔兰蠢蠢欲动。在特拉斯短短的任期之内,她没有给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地区领导人进行通话,此举让苏格兰首席大臣尼古拉·斯特金不满。显然,特拉斯没有重视国内的矛盾。在特拉斯辞职后,斯特金说,我可以等第五个英国首相来电话。英国首相走马灯一样的更换,但斯特金的苏格兰首席大臣地位稳如泰山。按照斯特金的计划,苏格兰将于明年10月19日举行第二次独立公投,民调显示,已有一半以上的人支持苏格兰独立。苏格兰独立出去,将获得更大的战略自主权,那样的话,苏格兰人会制定更好的发展计划,而不是和英国绑在一起,给美国当附庸。 苏格兰的独立,将引起北爱尔兰的跟进,长期以来,北爱地区一直在坚持独立运动,尤其是在英国脱欧之后,北爱地区的独立意愿更为强烈。一旦苏格兰和北爱地区脱离英国,英国领土将缩水,综合实力将大为削减,这样的英国还能当得起世界大国吗?即便是约翰逊上台,他仍然得想办法安抚苏格兰和北爱,避免英国四分五裂。 最后,英国对外跟随美国,受到各国的反感。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后,英联邦摇摇欲坠,澳大利亚更是带头呼吁摆脱英联邦身份。与此同时,由于英国长期追随美国,参与世界冲突,受到各国反感,尤其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英国紧随美国制裁俄罗斯,支持乌克兰,把俄罗斯视为战略对手,按照俄罗斯的核模拟,只需要从飞地发射一枚洲际导弹,便可把英国从地图上抹去。英国的世界影响力大不如从前,英国精英们还沉浸在大英帝国的辉煌中没有走出来。 在世界上,英国号称安理会五大国之一,与中俄美法并驾齐驱,但随着英国内外矛盾的爆发,英国变得虚弱混乱,英国想要走出危机面对诸多挑战,这不是换个首相能解决的。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在肌肤,针石之所及;在骨髓,司命之所属,英国的病症不在外部,而在内部,摆在新首相的面前,是一个烂摊子,英国如不尽快自救,可能会沦为二流国家!
英国首相特拉斯于周三在伦敦下议院的首相答问时间发表讲话。 英国首相特拉斯周四(20日)宣布辞职。 受保守党内外压力夹击,英国首相特拉斯周四(20日)晚上8时30分(大马时间)发布了声明,宣布辞职,成为当地过去300年来任期最短首相。此前,特拉斯与保守党议员的1922委员会主席布雷迪会晤。 英国内政部长布雷弗曼周三(19日)因违反政府规定辞职,保守党首席党鞭及其副手也传要辞职,之后才同意留任;特拉斯的首相一职看来岌岌可危。 消息指出,内阁部长们曾于周三就首相是否应该辞职,进行了未公开的会谈。 特拉斯有意在英国重启页岩气压裂这项有争议的计划,保守党议员可能倒戈,政府正试图化解。但在这个议题投票前几个小时,发生了内政部长布雷弗曼离职一事,由一直公开策划推翻特拉斯的前交通部长沙普斯接任。此举代表首相不再当家作主。 财政部长克沃滕上周五离职,由前外长亨特接棒。布雷弗曼的离职意味着特拉斯在1周内失去了2名高级部长,而接任他们职务的人选都不是支持特拉斯担任首相的人。
日前,英國議會召開了一場諮詢會,外界都知道,這次其實是「鴻門宴」:憤怒的保守黨議員、幸災樂禍的工黨議員,都是來準備看首相特拉斯的笑話。但是特拉斯沒來,於是招來了更多的批評。 工黨領袖斯塔默(Keir Starmer)說,現在需要國家領導人帶領英國走出困境,但是首相在哪兒?議員們紛紛質疑特拉斯「慫了」,保守黨議員只能辯解「首相沒有躲在桌子底下,而是有更要緊的公務」。 但是這個解釋引發了更多的憤怒,好像議會的諮詢無足輕重一樣。有工黨議員指出,「除非首相另作說明,否則在現在這個節骨眼上,只能認為她縮在桌子下面」——雖然這些年的經驗表明:英國議會除了群口相聲外,確實沒啥實際作用、但是這個時候臨陣脫逃,確實說不過去。 外界都知道,直接引發特拉斯下台危機的,就是他和前財政大臣克沃滕搗鼓出來的所謂「迷你預算」計劃,一周就讓英國損失5000億美元,金融市場、養老基金乃至整個英國經濟,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再加上愈演愈烈的能源危機、蘇威愛獨立熱情高漲,尤其是斯特金,已經宣布一旦蘇格蘭獨立將啟用新貨幣「蘇格蘭鎊」——這真是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新上任的財政大臣亨特也不是省油的燈,上台先跟特拉斯、克沃滕和英國當下的經濟危機劃清界限,現在又宣布了重大政策調整。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亨特日前發表電視講話,宣布取消「迷你預算」中幾乎所有的減稅措施,並且宣布將在10月31日公布他的詳細經濟政策。 這就有用了嗎?不曉得,至少國際貨幣基金會又站出來發言了,表示「迷你預算」計劃對英國經濟的傷害已經形成,言外之意就是「現在取消其實已經晚了」;那咋辦?繼續減稅,還是像此前媒體猜測的那樣,亨特主張加稅?這不就跟老太太和面一樣,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最後把自己給「和」沒了。 眼下的英國,從民眾到媒體、從工黨到保守黨,從來沒有如此迫切地想換首相。面對如此洶湧的反對聲潮,「裝死」也不是辦法;日前她終於通過英國廣播公司向公眾露面,並且為「迷你預算」計劃的「錯誤」道歉。與此同時,她還表示自己不會辭職,將會繼續帶領保守黨參加下屆大選。 不知道那些迫切希望換首相的保守黨議員,聽到特拉斯的辯解後,會不會眼前一黑,這個女人心裡沒有一點數嗎?她是過去幾十年來,第一個成功幫助工黨支持率狠超保守黨數十個百分點的保守黨首相,就這個成績,說特拉斯是工黨派來的「無間道」都不過分。 或許特拉斯現在唯一的目標,並不是拯救英國岌岌可危的經濟,也不是安撫越來越沸騰的民意,而是避免自己成為英國歷史上最短命的首相。在她之前,英國最短命的首相是1827年的喬治·坎寧,他接任首相119天後病故;如果特拉斯不想打破記錄,她還需要強撐兩個半月——只是現在的英國留給她的時間夠嗎? 但是對於吃瓜群眾來說,還真不一定捨得特拉斯這麼早走;「帶嚶帝國」幾百年來出這麼一個「大聰明」,草草收場、着實可惜,有網友說,「在蘇格蘭和北愛獨立之前,特拉斯不能走!」咋地?還想看她摁下核按鈕?
为了成功当上英国首相,特拉斯耗费了足足两个月时间进行了数十场巡回演讲和电视辩论,终于在9月5日如愿以偿,以57%得票率成为保守党新一任党魁,并在9月6日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会面后,正式接任英国第七十八任英国首相。 但上任不到一个月,一度被称为“新铁娘子”的特拉斯,其民调支持率就只剩下14%。根据民调机构Opinium的统计,53%的英国选民认为她应该辞职,61%的英国选民认为今年就应该举行大选,选出新首相取代特拉斯。 如今特拉斯的支持率,甚至还不如前任英国首相约翰逊在任期间支持率最低的时候 。 此前,约翰逊曾在全英实施严格居家隔离、禁止多人聚会时期,于首相府举办私人聚会,因此陷入“派对门”丑闻,引起全英国声讨。持续的舆论压力是导致约翰逊最终辞职的重要原因,重压之下,特拉斯会选择辞职吗? 特拉斯在英国议会回应质疑。(图源:社交媒体) 特拉斯上任时制定的目标是将英国GDP增长率拉回到2.5%,而英国8月GDP环比下跌0.3%,为去年3月以来的最差表现,萎缩幅度超出市场预期,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 目前看来,英国保守党可能不会损害自身的公信力,过快推翻由自己党内选出的特拉斯。但留给特拉斯的“烂摊子”,可能还要看这位“新铁娘子”的造化。 支持率不断下滑 由于约翰逊在任期结束前主动辞职,特拉斯的首相之位并非来源于英国大选,仅由英国18万保守党员选出的。作为目前英国的执政党,英国保守党此前就已经因约翰逊的丑闻而失去了一部分选民支持。 这意味着,从一开始,特拉斯在全体英国选民中的支持率就不会很高,只有25%的英国选民认为她“胜任”保守党的党魁。 即便是在保守党内,特拉斯的支持者们也越来越少。在9月5日选举胜出时,她还有57%的保守党内得票率,但到了10月5日,只有41%的保守党人表示她应该留任,39%的保守党人认为她应该辞职。 英国首相特拉斯(图源:社交媒体) 值得注意的是,公众舆论对于特拉斯的态度转变,几乎是从特拉斯政府自9月23日宣布英国50年来最大规模的减税措施后开始的。 其中,取消年收入15万英镑(约合120万元)以上者最高需缴45%个人所得税的措施,最受到英国民众的反对,一度被称作“给富人的减税方案”。目前,超过一半的英国人都赞成政府提高税收,尤其是对富人征税,以保证在当前危机中能够给普通民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和福利。 民调机构YouGov的一项长期跟踪民众对于收入满意度的调查显示,目前约三分之二的英国人认为他们没有“公平地分享国家财富”,这一比例为1997年以来的最高值。只有15%的英国选民认为特拉斯的减税将提振经济,而高达53%的人认为该措施没用。即使在保守党支持者中,也有46%的受访者认为税收和财政开支应该增加,仅有7%的人支持特拉斯的减税。 面对批评,特拉斯还“甩锅”给自己的盟友。她出面解释称,那条最具争议性的针对富人的减税措施,是财政大臣科沃滕作出的决定。 对大多数英国选民来讲,特拉斯提出的经济政策已经让人难以理解,以至于被戏称为“特拉斯经济学”。有人还重新提起,特拉斯在2012年与科沃滕合著的《挣脱束缚的大不列颠》中,批评英国人是“世界上最糟糕的闲人”,意指她从一开始就没想为英国人着想。 据《泰晤士报》报道,在减税政策公布前,科沃滕还与自己的前老板、对冲基金经理克里斯平·奥迪吃了一顿私人午餐,而后者立即投入大笔资金做空英镑,从减税政策公布后的英镑暴跌中赚取了高额的利润。 据称,奥迪并不是第一次从政治事件中成功捞金,在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炉后,他一夜之间赚了2.2亿英镑。…
自佩洛西窜台后,台海局势持续紧张,蔡当局也是摆出一副备战不避战的姿态,而这种行为却和岛内避战的主流思想所违背,引起了岛民的反感。 据海峡导报社10月11日报道称,日前美媒的一则题为“美国欲将台湾变成巨大武器库”的报道在岛内引发了持续关注。港媒11日发表评论指出,庞大的军武库存势将触怒大陆,这是大陆无法容忍的。武器库犹如火药桶,台湾想要敢要吗?美国将台湾变成武器库,可能是“美台军事合作”的第一步,蔡当局是洋洋得意,大概心里觉得美台合作更近一步。而事实上,武器库意味着台湾会变成一个火药桶,而火药桶引爆之后,台湾只会变成一片焦土。相信这并不是台湾民众想要的结果。其次,需要指出的是,台湾无论如何增加武器也不可能跟大陆一较高下,毕竟双方的军力差距摆在那里。更何况,两岸统一是历史潮流的必然趋势,台当局妄想逆潮流而动,必然不会得逞。 就在岛内对可能到来的战争充满了忧虑之时,蔡当局却依旧高举“抗中保台”的选举策略,到处宣扬“芒果干”,这激起民众的公愤。蔡英文的老对手也在此时复出,痛批民进党,据海峡导报社10月11日报道称,中国国民党前高雄市长韩国瑜10日首度复出替已故高雄市议长许昆源之女、议员选将许采蓁站台。韩国瑜在现场打出激愤牌,对民进党发出批判,称绿营“执政”高雄30年,现如今高雄市却连最基本的路平、灯亮、水沟通都做不好。民进党没有尽到照顾市民朋友的义务,“上对不起神明,下对不起人民!”,韩国瑜还呼吁高雄人站出来,翻转高雄市,激起现场支持者愤慨情绪,现场氛围十分火爆,还记得在2018年,国民党就是凭着韩国瑜旋风以及一股讨厌民进党风潮,一举拿下全台15个县市,此次韩国瑜复出,让国民党的选情再添一把火。 不知道蔡英文有没有意识到,其一直以来的“抗中保台”选战路线已经不管用了,因为台湾民众已经慢慢觉醒。据海峡导报社10月11日报道称,岛内专家今在台媒撰文指出,在没有充足政策配套下,民众严重质疑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方向,从迫切少子化冲击私校倒闭潮与兵役政策世代不公重大矛盾,都让民众看清当两岸处于“对抗”,民进党当局根本无力“保台”事实现状!确实,民进党用嘴巴整日高喊“抗中保台”,而大陆做出反制后,却让台湾民众来承担这种苦果,大家都知道,在佩洛西窜台后,大陆禁止对台湾产品的的一系列输入和输出,导致台南的农民,渔民叫苦不迭。如果蔡当局一再与美国勾连,持续对大陆挑衅,导致台海冲突爆发,恐怕台湾民众还将承受更多的损失。 就在前两日,台北市长柯文哲出席活动时坦言,讲白了,台湾目前还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而对于民进党高喊的“抗中保台”口号,柯文哲也是一语点破,所谓的“抗中保台”的真正目的,是要保他们民进党吃香喝辣权力。可以预料的是,民进党当局不负责任“抗中”挑衅,早晚一定“倒台”。而越来越多的民众也会醒悟过来,明白大陆的良苦用心,只有祖国统一,台湾民众才有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