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日本“戰忽局”局長預言:最遲2025年,中日必有一戰,一方將慘敗

矢野义昭是日本一个小有名气的军事专家,被网友戏称为日本“战略忽悠局”局长,因为他同样是自卫队的退役少将且爱在网络上发表惊人言论,但相比咱们的张少将,矢野义昭的一些言论要靠谱的多,比如他早在2012年就精准分析了俄乌矛盾,并预测两国会在乌克兰东部爆发冲突。今天班长要讲的就是矢野义昭的另一个“预言”:中日两国最迟在2025年爆发战争,而且就算美国帮忙也救不了日本。 矢野义昭在日本出名主要有3个原因:第一是他退役少将的身份,有一定专业性和权威性,由于日本人比较内敛,一般将军级别的高级将领很少在网络上瞎说,所以矢野义昭才显得很突出(是不是很耳熟?)。第二是因为他时常语出惊人,比如多次建议日本应该拥有核武器,因为旁边中国俄罗斯都是核大国,朝鲜更是将日本列为第一波核打击目标,美国嘴上说的好听,关键时刻还是不如自己手里有核武器踏实(啥话都敢瞎说)。 矢野义昭精准预测了俄乌冲突方式,名声大噪 第三个就比较厉害了,他在2012年时就曾分析俄乌关系,认为北约持续东扩,乌克兰如果继续向北约靠拢将不可避免与俄罗斯发生直接冲突,而最容易发生冲突的就是乌克兰东部地区,因为这些地区以亲俄群众为主,矛盾尖锐,俄罗斯最终可能会“接纳”这些地区,而两国可能会因此爆发战争(这一点和张将军有本质区别,张将军基本没说准过)。因此当矢野义昭说中日将会爆发战争时,才会得到很多关注,那么中日真的会在2025年之前爆发战争并且日本会惨败吗?其实矢野只说对了一半。 中日如果爆发冲突,很可能在东海上空而不是日本岛 矢野说对的一半就是中日如果爆发战争,即便是美军帮忙也将面临惨败的结局,原因其实很简单:日本离中国太近了。尽管日本自己拥有强大的海空力量,再加上更强大的驻日美军,他们几乎可以横扫除中美外所有国家海空军。但假如中日交战,主战场必定在中日之间的东海以及日本本土上空,这些区域处于中国战略火箭军打击范围内,更重要的是也处在中国空军打击范围内,总的来说,中日如果交战,那么我们占据着“地利”。现阶段能在中国近海打败解放军的,美国人恐怕都没有这个自信,更别说日本了。 美日之间是相互利用关系,其核心还是利益 而矢野所说的前半句“中日会在2025年前爆发战争”,班长却觉得大错特错了,虽然中日之间存在诸多矛盾,近年来日本紧随美国脚步,积极参与遏制中国小团伙甚至染指台海、南海等等,看似日本日益嚣张,似乎只要美国一声令下,他们便第一个扑到中国身上撕咬。但这一切背后事实是中日军力、国力差距被不断拉大,现代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的发展,让日本早已失去了在军事上挑衅中国的资格,之所以紧随美国挑衅中国,其根本目的是挟美自重,让中美拼杀它在后面渔翁得利。这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小国屡用不爽的招数,他们要的是保护,不是把自己当大国之间的炮灰。 矢野义昭的“战略忽悠”能力相比局座差多了 因此中日在短时间内是不会爆发大规模战争的,至多不过是美国干涉台海时,日本为他们打下手,为美军舰队提供后勤保障而已,想让他们打头阵和中国硬刚?你以为他们真傻啊!

2 years ago

烏克蘭總理放話:領土問題絕不讓步,未來一百年內不會再與俄和解

據悉,三天前中國發布了《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其中用了12項具體條款闡明了如何解決俄烏衝突的方式。多方都對這份立場性方案表示看好,烏克蘭方面也在此前表態「會仔細研究中國的文件並得出結論」。但25日烏外長庫列巴對該文件中的一項條款提出異議,明確稱烏克蘭「至少不會同意解除制裁相關的內容」,烏方認為制裁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後續他還宣布會繼續探討相關內容,中方的方案「很有意義」。 消息提到,在中國這份文件發表的前一天,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回答媒體記者提問時曾說過一句話:「現在還沒有看到(中國的)正式文件,但希望外界好好關注烏克蘭的和平方案」。這說明澤連斯基傾向於仍然以他去年提出的「和平十條」為談判標準,該方案的核心要求是俄羅斯必須全部撤軍並保持烏克蘭領土完整,已經被俄方排除。26日烏克蘭總理什梅加爾接受德媒採訪時表示,現在他們仍堅持「唯一的妥協方案是俄軍從烏克蘭撤出,恢復至1991年的邊界」。 在採訪中什梅加爾宣布,在領土問題上烏克蘭不可能讓步或向俄羅斯妥協,他們的邊界被國際所承認;所以不管是任何要求「以烏領土完整換取歐盟成員國」或是其他條件的都會被否決這是原則性問題,將來有可能導致更大的衝突發生。談論俄烏關係問題時,什梅加爾則稱這場戰爭發生後無論如何,烏克蘭在未來100年內都不會再與俄羅斯和解或合作;俄方要變為一個「民主且無核」的國家,國際上也應該讓俄羅斯解除所有武裝。 有分析則認為,第一個「領土問題」烏方沒有明確表示是誰向他們提出的條件,但根據此前的一些新聞提到德、法等歐洲國家都在勸說澤連斯基接受現狀,哪怕是他們必須做出一些艱難的抉擇,達成和平才是最重要的。一些消息人士還稱美國也加入了讓澤連斯基「出讓部分主權」來作為和談條件的行列,但美國否認了這種說法。類似說法剛好和什梅加爾所說的「領土完整換取歐盟成員國地位說法吻合」,說明之前的新聞很可能為真。 值得一提的還有,烏克蘭宣稱「一百年內不和俄羅斯再合作或和解」,同樣引起了輿論熱議。因為在幾百年中俄烏兩國民族主體都保持著非常好的關係,甚至大部分時間「是一體的關係」,現在因為一場戰爭走向民族撕裂,也讓人非常感慨。對此有評論稱:「如果從事情的源頭——頓巴斯親俄或親烏遇難者的視角來看,不管俄羅斯還是烏克蘭都有各自的立場;那麼必須反思的是讓俄方決定大動干戈和烏克蘭奮力反抗的頓巴斯問題是誰造成的,這才是21世界最大的一場戰爭的源頭。」

2 years ago

中國發出「逐客令」:1分錢也不會援助,俄羅斯:這就對了!

中國擁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4億人口。改革開放40年來,GDP突飛猛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今,中國和美國的經濟差異並不大。我相信我們可以超越它不需要很多年! 縱觀整個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有這樣的發展速度,也沒有類似的情況發生過。正因為如此,中國才成為備受關注的存在。每個人都認為我們將來一定會成為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第一經濟體! 上升速度有多快,這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只有通過數據才能直觀地證明,到2000年,我國GDP總量僅為1.21萬億美元,但到2019年,我國GDP總量已達14.36萬億美元,全面上升1086%,這是多麼快? 俗話說,能力和責任一樣大。在我們有了強大的經濟能力之後,我們並不是一個人在發展,而是通過自己的力量儘可能地幫助其他國家共同發展。合作是一方面,援助是另一方面!當許多國家遇到困難時,中國總是第一時間給予援助。長此以往,我們也交到了很多真誠的朋友。同時,很多國家會主動尋求合作或援助,我們會幫助我們能夠幫助的人。這也是提高影響力的一種方式! 在對外援助的例子中,最直觀的應該是我們對巴基斯坦和非洲的援助,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發電站,所有可以幫助的東西。當世界衛生問題出現時,巴基斯坦也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幾乎把我們庫存中的所有醫療物資都給了我們。這是多麼友誼? 前不久,耳其發生了兩次7.8級地震,中國迅速派出19支救援隊伍冒著生命危險前往一線搜救。我國人民不僅關心土耳其人民的安全,也關心那些奮戰在一線的同胞。 另外,中國還提供資金和物資援助。雖然土耳其不友好,但中國仍然不計前嫌,展現了大國風範。這次援助只是中國對外援助的冰山一角。它還促進了與巴基斯坦、柬埔寨、塞爾維亞等國家的友好關係,這些國家對中國也十分感激和友好。 知恩圖報,有來有往,這樣才能長遠發展,實現完美的雙贏。然而,許多國家不明白這個道理,其中捷克和立陶宛就是其中之一。 立陶宛:中國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給了立陶宛很多幫助。沒想到是一隻不熟悉的狗。因為背後有美國,它經常挑釁我們,支持「台獨」,想把台灣省從中國分開。今天,立陶宛要求恢復對華貿易,中國大使直接說:中國人不想買你的東西。 捷克:中國給了對方很多援助,在國際貿易方面也有很多合作。當世界衛生問題出現時,中國也幫助他們解決了第一時間的問題,幫助他們解決了很多醫療物資!正所謂一回生二回熟,即便是陌生人,在得到了這麼多的合作跟援助之後,也肯定會存在友誼了。 但捷克卻完全沒有這種意識,不懂得回報也就算了,更氣人的就是在拿到我們的援助之後還跟美國一起往我們身上潑髒水,做很多對我們不利的事情,這就很氣人了! 不得不說,捷克在做事情的時候真的是不考慮後果,衛生問題並不是他們自己就能解決的,果然,又一個冬天來臨的時候,捷克又出現了物質不足的問題,於是他們就又一次上門求助了,就好像之前潑髒水的事情不存在一樣,上來就請求援助! 對於這樣沒有一點誠意的合作夥伴,我國也沒有一點合作的念頭,直接發出了「逐客令」,表示不會援助一分錢,對此,俄媒也覺得做得正確,大家覺得呢?

2 years ago

將有國家退出北約?美調查記者再度爆料,拜登不該炸毀北溪

多虧美國調查記者西摩·赫什的爆料,外界才進一步確認了俄羅斯的「北溪」管道的確是被美國所炸,但可惜的是,因為聯合國的不作為,俄方至今都無法對美國進行調查。不過只要有赫什這樣的正義之士存在,美國就無法永遠掩蓋真相。對美當局來說,赫什很可能已經成為一個大威脅,但他卻絲毫不懼怕美國的壓力,甚至在近期再度曝出一個猛料,稱可能會有國家退出北約。 而導致成員國退出的原因是拜登犯下了一個「大錯」,也就是炸毀「北溪」管道。赫什表示,拜登希望讓北約一直團結,但其行為卻與這一計劃背道而馳,如今需要考慮的已經不是會不會有國家退出北約,而是誰會第一個退出。在赫什看來,美國要求歐洲不遺餘力地援助烏克蘭,但卻絲毫不顧及歐洲國家的利益。就拿德國來說,拜登明知道「北溪」對其來說有多重要,但還是果斷炸毀。 他根本沒有在乎過德國民眾應該如何度過冬天,也根本不在乎歐洲民眾的死活。而拜登本以為徹底切斷歐洲與俄羅斯的能源聯繫就能讓歐洲更加依賴美國,但隨著各國看清美國的真面目,與其「離心」是遲早的事。如今的德國就已經出現這種苗頭。其畢竟是「北溪」被炸的直接當事人理應向美國問責,雖然朔爾茨當局並不敢發聲,但德國的議員和民眾卻已經忍不了了。 民眾要求儘快調查真相併趕走駐德美軍,議員則表示若確認「北溪」真是被美國所炸,那應該將美方的行為視作對德國發動的「恐襲」。另外,德國近期還多次爆發反對北約以及戰爭的萬人抗議。德國反北約情緒高漲,所以赫什和不少專家都認為德方很可能帶頭退出北約。但也說不準會由其他國家帶頭,因為受「北溪」與俄烏衝突影響的歐洲國家很多,法國也是其中之一。電價、物價持續飆升,法民眾的「反戰」呼聲也越來越強烈。 而這樣看來,北約內部其實已經出現分裂跡象,赫什的爆料有很高的可信度。而各國到底會不會狠下心來退出北約,就看美國會不會為了自己而犧牲成員國的利益。畢竟國與國之間的主要聯繫還是利益,若無利可圖或者利益受損,關係自然會鬧掰。另外也正如赫什所言,拜登炸毀「北溪」的確是一個錯誤決定,但這種美國優先的行為不會隨著爆料而結束,歐洲註定是被犧牲的角色,就看各國何時能真正覺醒。

2 years ago

中國進口美國大豆減少63%,美財長低頭示好?阿根廷的教訓不能忘

老美大豆換美元的把戲,玩不下去了? 據外媒報導,上周咱們進口老美大豆的數量較前一周減少了63%。 更火燒眉毛的是啥? 老美大豆的周度整體銷量也就是60多萬噸,還不及前一周的一半,更大大低於市場預期的85萬到170萬噸。 急得老美財長在出差印度時公開向咱們示好,恢復和中國的經濟對話很重要。 可農夫與蛇的故事,誰又會不懂呢? 需要咱們時,想起來對話了;不需要時,就反咬一口。 就拿阿根廷來說,老美僅用了5年時間就「拿下」了阿根廷大豆99%的市場。 結果怎麼著了? 兔子養肥了被收割。 阿根廷也因此全國貧困率也從5%上升到了51%。 慘痛的教訓就擺在眼前,咱們又怎麼可能掉坑裡? 2019年咱們就提出大豆振興計劃,2023年一號文件再次聚焦大豆,可見未來種植大豆將會迎來利好。 除了大豆,還有哪些行業將會獲得扶持呢? 一是預製菜。 2022年預製菜市場規模是4196億,預計到了2026年將突破萬億。在一號文件首提預製菜後,預製菜產業發展將會提速,未來3年6000億市場空間等你「發揮」; 二是秸稈。 我國既是糧食生產大國,也是秸稈生產大國,年產秸稈8億多噸,但能源化占比僅有11.79%。用秸稈做秸稈碳或者發電,將有巨大市場空間; 三是農產品加工。 根據咱們上頭提出2025年發展目標,農產品加工營收要達到32萬億,而目前呢?農產品加工收入達20多萬億元,也就是說還有數萬億「發揮」空間。

2 years ago

中俄會晤結束後,美威脅一旦掌握中國援俄證據,將中國踢出「群」

據觀察者網報導,中國「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文件給危機的和平解決打開了道路,合於全球國家共同期待,但美國卻對華不斷進行污衊構陷,並不斷釋放出混淆視聽的各類輿論。英媒披露,美國正「忽悠」G7成員,要求G7與美國保持一致,美國給出「中國軍援俄羅斯證據」後即共同對中國進行制裁,制裁措施最嚴重可以達到將中國踢出美國金融體系「群」。該消息得到了美國高級外交官員的證實,相關消息人士也聲稱,G7尚未能就準備對華全面制裁一事達成基本共識。 審視相關消息時應看到,由於美國在炮製虛假證據、散布虛假信息時的劣跡斑斑,美國存在以虛假信息為藉口對華發起制裁的可能,中國需為美國的突然發難進行預案和前期準備工作。 而審視美國相關威脅時也應看到,中國有從容不迫的基本底氣。美國對華貿易戰從川普政府時期延續至今,對主要中國輸美商品收取高額關稅,但去年中美貨物貿易額突破歷史新高,這是美國民眾用腳投票,做出了不會與中國脫鉤的選擇。而近日,約6000家美國進口商集體提起訴訟,要求美國政府退還因對華關稅而額外加征的數十億美元,這進一步顯示了美國商界不願惡化與華經濟關係的事實。中美經貿金融關係具有互利共贏性,美國要對中國進行大規模製裁,註定是七傷拳,同時美國基礎工業產值凋零情況下,對華經濟金融發難,受傷更大的,很可能是美國自身。 而七國集團其他成員國中,不論是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義大利還是加拿大,都難以承擔對華出手面臨的後果,英法德意四國因烏克蘭危機外溢影響均步履艱難,日本因美元危機陷入國家財富大幅縮水境況中,加拿大則並不占據全球工業、金融流動的主節點,很難說其有對華進行經濟戰的資質。 除此之外,面對此前美國將俄羅斯踢出西方金融體系的做法,俄羅斯直接推出了本國的「天然氣盧布」自主金融結算機制,美國如果要對中國如法炮製,中國同樣可以正式推出「商品人民幣」結算機制,中國全工業鏈的生產能力、穩固的能源體系、全球多數國家最大貿易夥伴的身份,是人民幣國際化穩固的信用背書,美國如膽敢將中國排除出其主導的金融結算體系,註定其無法達成目的的同時,也將使美元霸權迎來大崩塌的節點。 全球化時代,各國經濟利益休戚相關,美國以金融制裁對華威脅,說明美國武器庫中已無新招,也恰恰說明中國進一步加強金融城牆建設的必要性。 王毅不久前在莫斯科同俄總統會見,並與俄安全會議秘書啟動中俄新一輪戰略安全磋商,中俄互信得到進一步深化,中俄會晤後,美國即在挑撥中俄關係上動作不斷,但中俄關係不針對第三方同樣不受第三方所影響,美方做法只能是自討沒趣。中俄去年經貿額超1900億美元,距兩國2000億美元貿易目標一步之遙。而3月1日,俄莫斯科地鐵大環線全線貫通,以70公里長度位居世界之最,其中難度最大的一段線路由中國鐵建承建,期間中國鐵建自主研製零下30度以下環境盾構機,5台新型盾構機被賦予熱播俄劇角色名字,記錄了中俄友誼,為感謝中企做出的貢獻,米丘林大街站以中國元素進行裝飾。中俄關係並非美國所能離間,全球多極化時代必將到來。

2 years ago

烏克蘭戰亂今年將收尾?除中國之外,又有一位調停者出現了

俄烏衝突迎來了一周年,西方各國還舉行了各種活動來紀念這個關鍵的日子。在此前召開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各國再次就俄烏衝突進行交流和溝通,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各國仍然想要藉此機會對進行打壓和制裁,同時為烏克蘭提供更多的軍事援助,甚至有西方國家表示一定要擊敗俄羅斯。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就當前局勢表明自身立場,在俄烏衝突持續一周年的關鍵時刻,中國發布了一份有關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立場文件,消息公布後迅速引發熱議。 事實上,如今全球諸多國家對於衝突的長期持續都表示強烈不滿,而中國這時提出的和平方案更是得到廣泛關注,烏克蘭外長庫列巴更是表示,對中方政治解決這場危機的立場表示強烈關注,中國提出的「和平方案」更是十分期待,庫列巴表示在拿到完整的文本資料後將會開始研究並且得出相應的結論。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庫列巴還曾和中央外辦主任王毅進行會面,期間庫列巴也強調中國和烏克蘭過去一年裡始終保持正常交流和溝通,期待中國為俄烏衝突的解決發揮建設性作用。 中國作為世界級大國,在衝突爆發後便表明自身立場,將會堅持保持中立、勸和促談的原則,如今更是以實際行動緩和整體的緊張局勢。就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傳來新消息,除了中國外又出現了新的調停者。 據悉前任美國總統川普表示自己是俄烏衝突的最佳調停人,能夠讓俄羅斯和烏克蘭在短時間內達成統一意見,從而結束這場衝突。根據報導,在最近採訪中川普表示如果自己能夠在大選中獲得勝利,那麼在勝選的當天晚上就會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進行通話,讓雙方在24小時內順利達成同意協議。 在發表這番講話後,川普還對美國總統拜登突然訪問烏克蘭的行動表示強烈譴責,並表示如今拜登需要關注的是美國俄亥俄州而不是烏克蘭。據悉此前俄亥俄州發生了嚴重的列車脫軌事故,導致大量有毒致癌物質泄露。這一行動顯然是讓美國和烏克蘭都感到有些意外,日前有分析人士強調如今美國兩大政黨正面臨十分嚴重的分歧,共和黨多次要求拜登政府停止對烏軍援,希望各方能夠儘快達成和平協議,在這一背景下拜登後續的行動可能會面臨更大的阻礙。

2 years ago

美俄最後一層制約已失去!雙方對此心知肚明,俄被逼上絕路

▲普京發表國情咨文 俄總統普京新一年度國情咨文的發布,令美俄之間唯一軍控條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宣告失效,自此兩國在軍事層面的相互制約機制幾乎全部作廢,這對由俄烏衝突造成的兩國關係緊張無異於雪上加霜。然而俄方能做出該決定也實屬無奈之舉,美國正在用實際行動將俄羅斯逼上懸崖,俄羅斯能做的也必須做的只有還擊,包括擺脫與美方簽署的那些所謂條約的束縛。 條約作廢兩國心知肚明 《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自簽署以來,美俄兩國間針對其展開的鬥法就從未停止過,至於核心原因也非常簡單——利益。自2010年簽署條約,到2011年條約生效,再到2016年條約續簽,彼時的俄羅斯一直將該條約視為對美博弈的重要手段,在當時背景下美國正推行全球戰略,打造全球反導網,加之之前美方單方面決定退出《反導條約》增加了俄羅斯的不安,這令俄方在條約第一個五年期間曾試圖用《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作為反制美方霸權的措施。 ▲此前美俄簽署《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 不過從2016年開始,俄方態度開始有了較為明顯的轉變,積極推動條約續約,原因也很簡單——缺錢。近年來在美國帶領下整個西方對俄羅斯展開了瘋狂的經濟制裁,令俄經濟下滑明顯,加之疫情衝擊,俄國防預算已難以滿足發展的基礎需要,至於與美國在核領域展開軍備競賽更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但很不幸,彼時的美國不僅看出了俄羅斯的虛弱,還遇到了川普這位美國總統,在「實用主義」推動下,川普時期美國不僅單方面退出了《中導條約》,進一步加劇了美俄之間軍備競爭,同時對於延長《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更是毫無誠意。為避免冷戰重現,俄方選擇了退步,不僅同意將部分新型戰略武器擴充至削減內容內,還積極推動核軍控,此時恰逢拜登就任美國新任總統,在美俄關係需要緩和的大背景下,2021年2月兩國達成一致意見,將《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正式延長至2026年2月。 ▲戰略核武器成為俄羅斯底牌 看似兩國找到了平衡點,但從條約簽署這一路波折以及日益不可調和的矛盾與利益衝突還是讓雙方清楚認識到條約作廢只是時間問題,而俄烏衝突的爆發也成為打破短暫平衡的直接推手,同時美國對俄戰略清晰的暴露在全世界面前,那就是俄羅斯必須衰落,必須失去對美國的威脅,甚至必須妥協於美國。這種背景下,美俄簽署的任何軍控條約都已失去了原有意義,反而成為美國站在道德制高點制約俄羅斯的工具,鑑於此與其受困,不如早日作廢,避免被掣肘。 2.條約本就是一張廢紙 《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客觀的講對於美國而言就是一張廢紙,即便條約不作廢,但美國相對俄羅斯而言仍占據優勢,而這就是技術層面存在的優勢。 條約想要履行,核心之一就是監察機制,完善且具備可實施、可履行的監察機制才能保證條約有存在的必要,可雙方恰恰在這一核心問題上存在嚴重失衡,實際上這一問題從《中導條約》開始就已存在。對於俄方而言,想要確定條約是否履行基本只能依靠所謂的監察,但美國則並不依賴,嚴密的情報網早已可以將俄羅斯窺探個十之八九。 ▲美國在太空釋放偵察衛星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全世界共有106顆監視偵察衛星在軌運行,其中僅美國就占據了39顆,而俄羅斯只有11顆,數量上與美國存在明顯差距,而且必須認識到即便是在軌運行的11顆中有多顆由於發射時間較早性能與美國存在巨大差距,部分甚至已經難以滿足偵察需要。 反觀美國僅數量上的優勢足以對俄羅斯實現近乎無死角全天候的覆蓋,更何況技術層面美國也占優,可以說通過太空偵察美國就可以將俄方在核武領域的動態打探個大概。配合上空中偵察機以及無人機的長航時的偵察,毫無疑問,在美國人面前,俄羅斯並沒有太多秘密可言,也無需依靠監察機制就能掌握動態,可以說在雙方實力早已失衡的背景下,條約就是一張廢紙。 更何況,美國在全球打造的反導網系統也極大程度上削弱了雙方的平衡,因此在條約中若不涉及對該問題的制約,俄羅斯繼續執行,只會讓自己處於更佳不堪的境地,而在這背後技術層面的差距不得不說成為了兩國間存在的一條巨大且難以逾越的鴻溝。

2 years ago

普京可喘口氣了!美國承認和中國玩不起,中國這一招俄羅斯也叫好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進行了全方位的制裁,制裁之廣度和深度,都是史無前例的。對俄羅斯的制裁涉及到方方面面,就連俄羅斯的貓也是無辜中槍。在西方高壓制裁下,俄羅斯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有著「鐵血硬漢」之稱的俄羅斯總統普京,絕不會坐以待斃,而是帶領俄羅斯進行了一系列反制裁措施。例如禁止或限制部分產品和原材料的進出口,列出不友好國家和地區名單,向對俄不友好國家和地區供應天然氣時改用盧布結算,等等。普京的反制裁旨在阻止資本外流,穩定盧布匯率,這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 俄羅斯在被制裁期間,積極地尋求與中國的合作。中國是一個製造業大國,有著「基建狂魔」的稱號。中俄兩國在遠東地區加大了合作,緩解了俄羅斯被制裁的困境。 中國作為「基建狂魔」,還體現在造艦速度上。俄羅斯媒體報導,中國的造艦速度,可以讓普京喘口氣了。因為美國認輸並承認和中國玩不起,中國這一招,沒想到俄羅斯接連叫好。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近些年來,中國海軍獲得了飛速發展,多種大中型艦艇的連續「下餃子」讓世界各國看得眼花繚亂。曾經有媒體評論,中國一年下水加服役的艦船噸位相當於一個法國海軍的總和了,於是有了「一年下水一支法國海軍」的說法,這說明中國造船的能力,堪稱全世界第一。 中國海軍的發展速度,然後西方曾經的海上霸主是「羨慕嫉妒恨」,就連美國也很眼紅。美國一邊抹黑中國造船業,污衊稱,中國造船廠的裝備製造成本低廉,是因為使用了大量『奴隸勞工。另一邊,美國為了和中國比拼,竟然也瘋狂建造大量船艦。 但是美國無休止地建造各種軍艦,卻出現了很大的問題。首先是美國對於自己的實際需求搞不清楚且不斷變化,為了和中國攀比,片面追求高技術方案和數量,導致潰敗。 第二,美國的造船業已經嚴重衰退了,造成設備效率低,人員成本昂貴,美軍造艦數量非常龐大,導致費用非常高,人員和費用都需軍隊承擔,這導致美軍軍費入不敷出,而且人員極其疲勞。 第三,美軍軍艦數量龐大,導致修理維護能力跟不上。航母維護在延期,驅逐艦修理在滯後,核潛艇入塢在排隊。還有很多軍艦因為缺少維護維修能力,而不具備戰鬥狀態,這些軍艦還沒服役,就面臨著退役。 中國瘋狂造艦是出於自身需求,而且中國也有這個能力瘋狂造艦。而美國純粹是自己「加戲」,為了和中國比拼,根本不顧自身實力。美國為了遏制中國,或者「中國威脅論」說多了自己也信了,已經走火入魔了。 真是無招勝有招,中國無意的一招,卻差點讓美國經濟崩潰了,美國認輸並承認和中國玩不起,中國這一招,俄羅斯接連叫好。

2 years ago

美國典型雙標狗!又菜又怕,頻繁威脅中不要軍援俄

一个月以来,“中国军援俄罗斯武器”被美国西方国家和媒体反复热炒。 中国对此早已表明立场,都已经澄清累了!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最近美国又在造中国的什么谣吧。 昨日,白宫安全顾问沙利文又在胡说八道了,虽然中国还没有采取行动对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提供致命援助,但美国已经私下向中国明确表达,相关做法将会有严重后果,中国会付出真正的代价。 大家看懂这其中的关窍了吗?就是说中国你虽然现在还没有提供军援,但谁知道以后呢,我要盯着你,然后竭尽全力找到你的漏洞,然后惩罚你。 好个世界第一的美国,你的丑陋在中国面前可真是暴露无遗。 为了想制裁惩罚中国,都已经开始臆测这种莫须有的罪名了。与警告中国不要军援俄罗斯相反,美国自己却在一直积极军援乌克兰,甚至不顾美国民众的死活也要援助乌克兰。 这可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霸权主义,是真正的双标。 当然,这也不是美国第一次警告中国不许对俄军援了,最夸张的时候是在48小时之内连续警告中国3次,着实令人无语。难道美国以为警告会让中国害怕吗? 更何况,美国还宣称在不久之后向外界公布所谓“中国对俄罗斯军援”的准确情报证据,事实上一直到现在也没拿出来啊。 中国本就身正不怕影子斜,更别说还是美国杜撰出来的事情了。倒是相比之下,美国这么频繁的警告中国,又是在害怕什么呢? 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如此敏感,无非是自己格局狭隘,看不得他国好。美国觉着如果中国不和美欧处在同一阵营支援乌克兰,那么不管中国如何表示中立,那都是在支持俄罗斯。 美国的观点是非黑即白,更加说明了美国没有大局观,永远秉持着冷战思维,只会把冲突推向更加不可调解的地步。 更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现在对乌克兰战场的形势非常担心,自己一定也颇为心虚。尤其是现在北约弹药库空虚,乌克兰就算有自己和北约的援助,所谓的“春季反攻”都迟迟没有捷报传来。 在这种时候,美国又深知中国武器装备的实力,更可怕的是中国的生产速度,一旦中国支援俄罗斯军备,那乌克兰大概率就彻底凉透了。所以美国坚决不能允许中国军援俄罗斯,连苗头都不能有。 这些都是国际层面国与国之间的利害关系,相对来说更容易关注到。那么在美国国内,拜登政府又面临着什么呢。 拜登24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打算在2024年竞选连任,并说年龄问题并不影响他连任,只是还没做好准备宣布这件事。 由此可见,在特朗普去年宣布要参加大选后,拜登终于也有了表态。 拜登既然有连任的想法,那他对中国的态度势必会影响到他的支持率,只有将矛盾不断指向到中国,世界以及美国民众的目光才能转移,对中国的遏制和打压也将作为其政绩争取更多支持。 就算美方已经开始对中国动手,美商务部工业安全局宣布,将强制限制包括5家中方实体在内的13个实体的出口业务,美国声称被制裁的实体都涉及“协助俄罗斯军方”。…

2 yea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