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廢除五常一票否決權,安理會傳出雜音,10國槍口對華,美罕見阻攔

联合国安理会传出杂音,民进党当局勾结的九个所谓“邦交”更是一同对华发难,芬兰呼吁取消五常的一票否决权,事态后续可能会如何发展? 9月20号,台外事部门发表声明,向民进党当局的9个所谓“邦交对象”表达感谢。不久前,伯利兹、斯威士兰、危地马拉等9个国家联名致函联合秘书长古特雷斯,妄称中方多年来“误用”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并呼吁联合国重新“接纳”台湾,让后者参与联合国的活动。不难看出,这又是民进党当局在国际上砸钱,鼓动自己最后仅剩的几个“邦交对象”炒作“台独”议题,妄图否认联大2758号决议明确的“一个中国”原则。 考虑到此次联合致函联合国秘书长的,只不过是民进党当局最后的几个“邦交对象”,看作是民进党小圈子里的闹剧,不会有太大影响。然而,另一个国家在此事上的行动就十分危险了。荷兰国会众议院日前通过决议,妄称“联大第2758号决议并未决定中国对台湾拥有主权,也未排除台湾参与联合国或其他国际组织”。 毫不夸张地说,此举是赤裸裸地给民进党“台独”势力站台,支持台湾参与联合国和国际机构,公然与“一个中国”原则唱反调。作为一个早在1972年就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荷兰无论如何都不该通过这样一份损害中荷关系的决议,如果荷兰政府后续不作出回应的话,那么中国很可能因此发出针对性反制,荷兰当局应重视这一问题。 不过,上述十国之所以对华枪口一致,敢于推动台湾参加联合国,说白了还是因为背后有美国的支持。众所周知,美国一直在台湾问题上对华阳奉阴违,嘴上说着不支持“台独”,但实际上一直支持民进党当局营造其所谓“国际地位”。中国多次强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无权参与仅限主权国家加入的国际组织!在中方讲得如此清楚的情况下,美国继续支持民进党当局参加各种国际组织,已经充分说明了美国的态度。 将来,类似的事情恐怕还会发生,可能还会有其他国家会在美国的怂恿下,以类似手段对中国发起挑衅。不过,“一个中国”原则是广大国家的共识,一小撮国家试图否认这一点也无济于事,更别说中国拥有一票否决权,美国想支持台湾重返联合国,门都没有,华盛顿最多就是以此恶心一下中国了。 但说起一票否决权,这两天国际上还有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近日,芬兰总统亚历山大·斯图布在公开场合表示,联合国需要进行改革,包括扩充联合国安理会成员数量,以及废除现行联合国五常国家的一票否决权,同时,他还呼吁废除俄罗斯作为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尽管斯图布把矛头对准了俄罗斯,但他提出的废掉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权的建议,无疑威胁到了中国的利益。但奇怪的是,这回带头跳出来反对芬兰总统的不是别人,正是美国。 在19号的记者会上,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谈及此事时,没好气地表示希望芬兰现实一点,不要搞那些没可能的事情。米勒强调,在整个俄乌冲突的不同阶段,剥夺俄罗斯常任理事国的呼吁曾多次出现,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要看看《联合国宪章》就会明白。由此可见,美国之所以出手阻拦,不是不想剥夺俄罗斯的常任理事国资格,只是办不到罢了。至于联合国五常的一票否决权,其实是类似的道理,就像那句玩笑话所展示出的那样,任何试图剥夺联合国五常一票否决权的努力,都会被五常的一票否决权所否决。

10 months ago

21世紀居然還有國家滅亡?滅國原因一個比一個奇葩,居然還有新冠

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后,出于局势考量,1992年4月27日,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其面积和人口都只有原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百分之四十左右,被称为“小南斯拉夫”或“第三南斯拉夫”。 但是,新的南联盟还是不为美国和欧盟所接受,在成立开始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继承自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经济问题和国际制裁等。在成立后的几年里,南联盟努力进行经济改革和重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南联盟军队与西方支持的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分离主义武装之间爆发冲突。这场战争对南联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也加速了南联盟的解体进程。 从1999年5月7日开始,北约军队对南联盟进行了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南联盟受到内外军事的打击还有经济制裁,国内经济快速下滑,对外工作也不顺利,人民生活水平逐渐下降。 2002年3月14日联盟首脑在贝尔格莱德就两个共和国未来关系达成了协议。根据该协议,南联盟将更改国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用较松散的邦联取代当前的联盟。2003年2月4日,重定新宪法改国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南斯拉夫」一词正式走入历史。 2006年6月3日,黑山宣布独立,6月5日塞尔维亚亦宣布独立,自此南斯拉夫正式宣告完全解体。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国旗 上面南联盟的灭亡原因可以说是复杂,但是下面这个国家的灭亡就很奇葩。 赫特河省公国由澳大利亚珀斯以北数百公里的农场主伦纳德·乔治·卡斯勒于1970年4月21日宣布成立,起因是与澳大利亚政府关于小麦配额的争议。卡斯勒援引英国古代法律《帝国叛国法》中的漏洞,宣布独立,并自封为“至高无上的赫特君主伦纳德殿下”。尽管澳大利亚政府从未正式承认其独立地位,但多年来因为赫特河省公国该交的税都没少交,所以一直对其存在持默认态度。赫特河省公国曾因其独立地位与澳大利亚政府产生争议,并在1977年向澳大利亚宣战,但这场“战争”仅持续了一天半便宣布撤回。 赫特君主伦纳德殿下和赫特河省公国国旗 赫特河省公国占地面积约75平方公里。主要收入来自野生花卉,农产品,邮票和钱币,旅游业也是一个主要收入来源,每年游客达到4万人。尽管当地居民数量非常少,常住居民只有23人,但该国宣称他们在世界范围内拥有1.4万侨民,因为该国将出售身份证和护照也作为了收入来源。更令人惊讶的是,尽管赫特河省公国从来没有被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正式认可过,但是他们发行的护照在许多国家已经被作为出入境的有效证件合法使用。 赫特河省公国的位置,面积甚至大于摩纳哥、圣马力诺和梵蒂冈 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对旅游业的冲击,赫特河省公国宣布破产,并决定归顺澳大利亚政府,成为全球首个因新冠疫情而“灭亡”的“国家”。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位于南高加索,被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包围。该地区风景秀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战略位置的重要性,而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为是阿塞拜疆的一部分。纳卡共和国,全称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主要居民是亚美尼亚人,他们占该地区人口的绝大多数。这一民族构成也是纳卡问题复杂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纳卡地区形势 纳卡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争夺的焦点,两国之间因民族、宗教和领土等问题爆发了多次冲突和战争。纳卡共和国在1991年12月10日宣布独立,但并未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如亚美尼亚、南奥塞梯和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承认其独立地位。 由于纳卡共和国并未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这使得其在国际舞台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在冲突和战争中,纳卡共和国难以获得外部势力的有效支持和援助。外部大国势力的加入使得纳卡局势更加复杂。土耳其基于“大奥斯曼主义”而视高加索为势力范围并力挺同族同源的阿塞拜疆人。同时,北方的俄罗斯也将高加索视为大国空间,西南边疆和缓冲地带,甚至在亚美尼亚保留驻军以对冲北约的不断东扩。 在近年来的纳卡冲突中,先亲俄后亲美的亚美尼亚逐渐失去了支持,遭受了重大失败。特别是第二次纳卡战争后,亚美尼亚背腹受敌且失宠于莫斯科,被迫签署停火协议并同意将纳卡大部交还阿塞拜疆,并允许俄罗斯部署维和部队。这一结果直接导致了纳卡共和国的灭亡。 遭遇外交败绩的纳卡共和国领导人萨姆韦尔·沙赫拉马尼扬不满俄方坐山观虎斗而促使纳卡战事逆转,指责其未能履行集体安全条约,并在随后的埃里温集安组织峰会上拒签公报,这让俄罗斯和土耳其两个地区大国都很不满意。因此,在俄土明暗配合下,重获纳卡主权的阿塞拜疆于9月19日以“反恐”之名打响第三次纳卡战争,围剿失去法律支撑和亚美尼亚后援的纳卡分离武装,沙赫拉马尼扬麾下反叛武装一触即溃,被迫接受停战协议并承诺解除武装和回归谈判。 2024年1月1日,沙赫拉马尼扬宣布纳卡共和国正式解散,其领土被划归阿塞拜疆管辖,这一决定标志着纳卡地区长达数十年的冲突和动荡终于告一段落。…

10 months ago

停飛我中國航班,拒絕中國遊客,這個專和中國作對的小國,如今怎樣?

前言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我国作为人口第一大国,可以说是世界旅游业的主力军,哪怕只有中国游客的光顾,就能使该国的旅游业更加繁荣,于是,各国纷纷“开绿灯”给出了各种便捷旅游措施,比如免签、安装中文指示牌等。 然而,地球上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国,明明是靠着旅游业生存,却专和我国作对,停飞我国的航班,拒绝中国游客,甚至枪杀我国渔民。 它为何如此大胆,不顾自己生存也要和我国作对?如今,发展又怎么样呢? 无故挑起的事端 这个小国叫做“帕劳”,行为可“帕”思想“劳”旧,因环境优美,被人誉为是“水下天堂”的珍珠,总面积不到5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的一个镇,人口也只有两万多。 被枪杀的中国渔民。2012年4月,当时我国渔船像往常一样在太平洋捕鱼,被帕劳警舰在毫无依据的情况下,以“非法捕鱼”强行拦截渔船,并且施加武力威胁,混乱中,一名渔民不幸被击中身亡,其余5人被捕。 终于在中国政府的压力下,按照中国的要求,释放渔民并对死者进行了道歉和赔偿,更戏剧的是,当时帕劳警方1架侦察机因耗尽燃油坠毁,其飞行员竟然是美国国籍,最终自食其果。 气人的还有,2016年,中国与菲律宾对黄岩岛的主权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端,帕劳站队菲律宾就算了,还公开对我国进行指责和讥讽,完全没有把我国放在眼里,我国直接对帕劳实施经济制裁,取消经济贸易往来。 这些措施竟然没让它收敛,反而更加的猖狂。2018年7月,在台当局频频传出勾美国消息时,帕劳宣布对大陆停航,台当局一些高层就此感谢帕劳政府的“仗义之举”,帕劳这一行为,无疑就是在支持“台独”,最终导致海峡两岸关系再次陷入焦灼状态。 2024年6月,帕劳治安类案件增多,我国外交部发布消息提醒中国游客,谨慎前往帕劳旅游,然而,帕劳却公开指责我国将“旅游业武器化”。 这一操作,简直就是恶人先告状,因为如今中国人想要前往帕劳,早已不是一张机票那么简单了,首先帕劳没有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其次,帕劳是不是忘记取消了飞往中国的航班? 所以说啊,“芝麻大点”的小国哪来的胆子一直向我国挑衅?没错,它的背后是那个喜欢背后搞小动作的美国。 为什么专和我国作对? 想要知道这一问题的答案,就得从帕劳的历史背景入手,帕劳由于地理位置偏远,18世纪,西班牙最先发现帕劳,占领后建立了两个教堂。 此后的几十年,这边地对西班牙来说没起到一点作用,粮食都没法种,于是,1989年,卖给了德国,德国有商业头脑,建立并组织了开采岛屿自然资源的项目。 然而,没几年的时间,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将帕劳转让给了日本,财产所有权从宗教制度转变为个人所有制,经济从维持生活水平转变为市场经济,一切还没有稳定,二战就开始了。 这次日本作为战败国,帕劳成为联合国托管领土,1947年,联合国交给美国管辖,美国采取了文化入侵,改进了帕劳的基础设施和教育体制,但是长时间受到压迫,当地殖民者生起了强烈的反抗意愿,打肯定是打不过。 于是1969年,帕劳开始就未来政治地位同美国谈判,一直到1993年举行第八次公民投票,才顺利通过条约,成为独立的国家。…

10 months ago

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主戰場會是哪里?美俄早已心知肚明

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主战场会是哪里?美俄早已心知肚明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阴影:欧洲将成为主战场? 在当今世界,和平的脆弱性似乎总被忽视。随着国际局势的复杂化,战争的阴影再次笼罩在全球之上。你是否曾想过,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主战场会在哪里?许多人可能会认为中东地区是最可能的战场,事实可能并非如此简单。正如美俄双方早已心知肚明,真正的焦点或许在遥远的欧洲。 战争的历史教训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分别造成了数千万人的死亡,这些惨痛的教训让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战争的代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于欧洲,战斗参与者多达6500万人,最终导致3000万人死亡。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更是飙升至9000万,战火遍及亚洲和欧洲,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创伤。 二战后,虽然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冷战没有引发直接冲突,但两国的核武器威慑却让世界保持了一种脆弱的平衡。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近年来其他国家的崛起让美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当前国际局势 当今世界局势复杂多变,冲突的隐患无处不在。根据最新的国际关系研究报告,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冲突和紧张局势正在上升,尤其是在亚太地区和东欧。与此科技的发展使得战争的形式和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人机、网络攻击等新兴技术的出现,让战争的前景更加难以预测。 我们不禁要问,如果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主战场究竟会在哪里?很多人可能会将目光投向中东,毕竟那里频繁发生冲突,且美国近期将航母战斗群部署于此。深入分析后,我们或许会发现真正的主战场可能是欧洲。 欧洲的战略意义 欧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作为多个核武器拥有国的聚集地,欧洲不仅是军事战略的重心,更是国际政治博弈的核心区域。若战争爆发,欧洲的军事基地将成为主要的交战场所。美国在欧洲的军事基地普遍装备有核武器,这意味着一旦冲突升级,核战争的风险将大幅增加。 例如,近年来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紧张关系不断升级。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北约在东欧的军事部署显著增加,这不仅加剧了地区安全形势的紧张,更成为了潜在冲突的导火索。再加上近年来多次在东欧举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显示出各方在欧洲的军事准备并非空穴来风。 军事与经济的双重压力 战争不仅是军事层面的对抗,更是经济实力的较量。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能源危机、通货膨胀等问题层出不穷,给各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间的矛盾可能因为资源的争夺而加剧。如果国际关系继续恶化,战争的可能性将愈发增加。 在这个数字经济时代,经济制裁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战争手段。2022年,西方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便是明证。尽管这些制裁旨在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却也无形中将更多国家卷入了这场经济战争的漩涡。这样的局势下,世界各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定位与军事准备。 反对声音与思考 认为战争即将爆发的声音并非没有反对意见。许多人坚持认为,国际社会依然有足够的智慧和手段来避免战争的发生。通过外交手段、国际组织的协调等方式,许多潜在的冲突能够得到有效缓解。面对复杂的国际关系,这种乐观的观点是否过于天真?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问自己:在这个全球化高度发达的时代,是否还有国家能够独善其身,避免战争的影响?是否有可能在利益的博弈中找到新的平衡点? 结论:未来的选择 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事情,它带来的不仅是人员的伤亡,更是对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摧毁。面对可能的冲突,我们不能仅仅寄希望于他国的克制,更应主动思考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寻求和平的可能性。…

10 months ago

風暴已來臨,中國不得不面對!40年來從未出現的4種情況到來

前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度过了40多个风风雨雨。在这短短的几十年当中,我们所取得的成就已经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 我们不仅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防实力也稳稳排在了世界前三。这在40多年前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取得一些成绩就洋洋得意,毕竟现在的国际局势变得越来越严峻,中国正处在风暴的中心点。如今有4个前所未有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如果无法妥善处理,我们将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 恶劣的外部环境 现在的国际局势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复杂,虽然还能维持着表面上的和平,但是暗地里一直是暗流涌动。 在俄乌战争的背后,有着美国和一众西方国家的影子。尽管俄罗斯败退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对中国来说,现在的地缘政治要比任何时候都要复杂的多。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中美之间的关系还算不错。当时的美国是毫无疑问的世界霸主,虽然中国也算是一个东方大国,但我们的发展完全无法与美国媲美,所以他们根本没有把我们当成威胁。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他们再也不需要靠着拉拢中国来对抗苏联了,所以就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开始对中国施加他们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可即便如此,当时的中国依然没有得到美国的重视。 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打着“反恐”的旗号,向着阿拉伯和伊拉克发动了战争。在此期间,美国无暇顾及我们,给了我们非常宝贵的发展空间。 而真正让美国感受到威胁的应该是2016年双方在南海的对峙。虽然美国出动了航母舰队,但是我们丝毫不虚,派出了非常多的海上舰艇和他们进行对峙。最终这场对峙以美国的撤退而告终。 从此之后,美国意识到中国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的中国了,他们无法继续使用武力逼迫我们屈服。 于是,美国开始对中国发起了“贸易战”和“金融战”,并且加强了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以及制裁,试图用这种方式对我们进行打压和遏制。 信息来源:上观 2024年7月12日——北约首次“直接警告”中国,咄咄逼人的背后是啥? 可是我们依旧没有被打倒,反而发展的越来越快。见此情形,美国认为仅凭他们已经无法压制中国了,所以他们开始寻求盟友的帮助。 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欧盟各国都是专心发展经济,并且试图脱离美国的掌控。北约作为美国的“工具”也是基本上“名存实亡”。 但是因为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了进攻,加上美国大肆渲染俄罗斯的威胁,使得北约国家再次倒向了美国。 如今,北约各国在美国的挑唆之下,开始逐渐向亚太地区靠拢。对于中国来说,同时面对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产业转移的困境…

10 months ago

日本填海造島被告上聯合國,中國最終敗訴,卻成就了最無解的”陽謀”

2008年,日本为了几块“破石头”,居然闹上了联合国,还跟中国打起了官司,更离谱的是,这官司中国最后还“输”了。 但是先别急着为中国鸣不平,其实这场看似“败诉”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更大的局,一个让日本偷鸡不成蚀把米的“阳谋”,那到底是什么“阳谋”呢? 岛屿之争 “冲之鸟礁”,说它是“礁”都其实有些夸张,因为涨潮的时候,也就剩两块巴掌大的石头露在外面,说是几块“破石头”也不为过。 可就是这么个“弹丸之地”,却让日本惦记上了。你可能会问,这日本人放着好好的大岛不去待着,盯着几块“破石头”干啥?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人家这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原来这种之鸟礁虽然不起眼,但地理位置却相当重要。它正好扼守着东海和太平洋之间的海上要道,战略价值那是相当的高。 更重要的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只有“岛屿”才能拥有专属经济区,换句话说,谁要是拥有了岛屿,就相当于拥有了周边200海里的海洋资源,那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日本这算盘珠子拨得啪啪响,心里的小九九那是昭然若揭:只要我们把这几块“破石头”变成“岛”,那周围的海域不就成了我们的“私人领地”了?到时候,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还不是任我们“采摘”? 不得不说,这小算盘打得确实精明,但问题是,国际社会也不是眼看着日本如此明目张胆地违反国际法,企图把“礁”变成“岛”,周边国家可不答应了。 尤其是中国和韩国,那更是义愤填膺。要知道日本这波操作,不仅损害了周边国家的利益,更严重威胁到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于是中韩两国一拍即合,决定联手阻止日本。他们搜集了大量的证据,证明冲之鸟礁根本不符合“岛屿”的定义,然后一纸诉状把日本告上了联合国,一场围绕“礁”与“岛”的国际法大战就此开始。 就在全世界都在关注着最终结果的时候,联合国的判决却出人意料:联合国一方面驳回了日本将冲之鸟礁定义为“岛屿”并主张专属经济区的诉求,另一方面却允许日本继续进行“围礁造岛”的行为。 也就是说,联合国允许日本继续在冲之鸟礁进行填海造陆活动,只要最终能“造”出一个符合“岛屿”标准的地方,就能拥有专属经济区。 这个判决一出,顿时引发了轩然大波。很多人都在质疑:联合国这是怎么了?怎么能在这种原则问题上做出这么“偏袒”的判决? 中国“阳谋”的战略布局 另一边中国也没有就此罢休,中国深谙“以退为进”的道理,与其跟日本在国际法庭上无休止地扯皮,不如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毕竟咱们可是“基建狂魔”,有的是本事把“礁”变成“岛”。 而且联合国既然开了这个先例,那咱们也跟着操作。日本不是想“围礁造岛”吗?那咱们也来试试,看看谁才是真正的“造岛高手”。 此事不久后,中国在南海开始了一系列活动,各种国之重器纷纷亮相,“天鲸号”“天鲲号”等等轮番上场。 这些“造岛神器”,它们日夜不停地在南海作业,把从其他地方运来的沙土和岩石,源源不断地填到海里,硬生生地把原本小小的礁石,变成了面积广阔的人工岛。 就几年功夫,原来地图上都找不到的那些个小礁盘,美济岛、渚碧岛、永暑岛完全变了一个样子,大船都能停的港口、医院、学校,该有的全都有,一点不比那些天生的大岛差。…

10 months ago

菲新船已成功部署仙賓礁?1個細節,暴露出菲律賓國內問題嚴重

南海风云再起:仙宾礁的争夺战 2024年,菲律宾宣布成功在仙宾礁部署新船,但中国方面对此表示质疑,双方在南海的紧张局势加剧。 这一动态引发了广泛关注,不禁让人反思:到底是菲律宾在吹牛,还是中国在过度紧张? 信息来源: 菲律宾的高调宣称 来看看菲律宾的动作。 近日,菲律宾海警司令和国家海事委员会发言人纷纷高调宣称,菲律宾已经成功在仙宾礁部署了一艘新船。 这一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要知道,仙宾礁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它位于南海,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是中菲两国争议的核心区域之一。 菲律宾政府为了这次行动,可谓是煞费苦心。 菲律宾的高调宣称,背后无非是想在国内外博得一些支持。菲律宾国内对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表现一直不满意,马科斯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马科斯当然希望通过此次行动平息国内的舆论,但这次行动的真实性却令人生疑。 更令人玩味的是,菲律宾方面对具体的细节却含糊其辞,让人不得不怀疑这里面是否有猫腻。 中国的坚决反击 当然,中国对此是绝对不买账的。 中国政府和海警迅速做出了回应,他们通过AIS系统查证,未发现菲律宾船只进入仙宾礁的记录。 中国质疑菲律宾此次行动的真实性,并表示不会让菲律宾在仙宾礁的非法滞留再次发生。 历史教训告诉我们,2014年菲律宾海警9701舰非法滞留仙宾礁长达5个月,严重影响了中国对该区域的监控和防御。 这次,菲律宾再度宣称有新动作,显然是挑衅。 中国方面坚决表示,将加强对仙宾礁的监控,绝不允许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10 months ago

2024年消失的第一個“國家”,從建國再到滅亡,僅僅存活了33年!

引言 2023年9月19日,六名阿塞拜疆公民在纳卡地区被炸身亡,阿塞拜疆政府指责“受亚美尼亚政府支持的非法武装”在纳卡地区埋设地雷导致本国公民身亡。随后,阿塞拜疆政府宣布在纳卡地区执行所谓“反恐行动”,纳卡冲突后在俄罗斯维和部队斡旋下实现停火。 但是阿塞拜疆却正式恢复了对纳卡地区的主权,并且宣布“纳卡共和国”会在2024年1月1日正式停止存在。 这个从1991年苏联解体后便独立至今的“国家”,正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困扰高加索地区二十余年的纳卡问题,也终于尘埃落定…… (纳卡地区) 一、纳卡问题的历史根源 纳卡,这个名字其实是波斯语、土耳其语和俄罗斯语的一个混合词汇。从纳卡的名字上,我们也能够看出来这个地区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乱! 历史因素特别的乱,俄罗斯人,波斯人和土耳其人都曾经完成过对该地区的实际控制,亚美尼亚人和阿塞拜疆人更是长期在该地区内混居。 纳卡问题事实上也是俄罗斯人为制造出来的,在俄罗斯帝国实现对外高加索地区的控制之前,纳卡地区的主体民族是“高加索阿尔巴尼亚人”,这个民族和巴尔干半岛上的阿尔巴尼亚人不存在任何关系,就是单纯的同名。 这个民族今天叫做乌迪人,是阿塞拜疆境内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仅有一万人。所以说哪怕是在近代,其实亚美尼亚人和阿塞拜疆人也都是后来者。后来阿塞拜疆人自认是“高加索阿尔巴尼亚人”的后裔,这也是阿塞拜疆声索纳卡地区主权的原因之一。 但是在俄罗斯帝国控制外高加索地区之前,纳卡地区的主要民族的确是阿塞拜疆人,当时这里属于波斯的一部分。在俄波战争之后,波斯被击败,包括纳卡地区在内的外高加索都被割让给了俄罗斯帝国。 (巅峰时期的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帝国不信任当地的阿塞拜疆人,于是将大量信仰东正教的亚美尼亚人迁入纳卡地区。在当时的俄罗斯帝国看来,纳卡地区和阿塞拜疆其实就是一个整体,将亚美尼亚人迁入纳卡地区实际上就是插了一枚钉子,事实证明俄罗斯帝国这个“钉子”确实插的非常妙... 自此之后,纳卡地区的主体民族便成为了亚美尼亚人,这些外来的亚美尼亚移民和当地的阿塞拜疆人冲突不断,这也为日后两国的关系埋下了隐患。 俄罗斯帝国解体之后,外高加索三国成立了“外高加索联邦”。 但是这个联邦很快就因为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的战争而宣告解体,二者自相残杀的原因就是因为纳卡。在这次冲突中,亚美尼亚军队武装占领了纳卡地区。但是在英军控制中东之后,伦敦要求亚美尼亚让出纳卡地区,但是可以将土耳其的西亚美尼亚交给亚美尼亚。 (斯大林) 亚美尼亚欣然应允,但是没想到阿塞拜疆控制纳卡地区之后,扭头就展开了种族清洗,两万亚美尼亚人在种族清洗中被阿塞拜疆军队屠杀。这件事可以说是让亚美尼亚人和阿塞拜疆人成为了血仇,双方再也没有了和解的可能性。 苏俄重新控制外高加索地区之后,决定将纳卡地区划归亚美尼亚,但是仅仅在四个月之后,主管民族问题的斯大林就更改了这一决定,将纳卡地区交给了阿塞拜疆。 斯大林做出这一决定原因有三,第一是为了拉拢当时的土耳其领导人凯末尔。…

10 months ago

全球有兩個國家最難入侵:一個誰也打不贏,一個要看中俄臉色

二战结束以后,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世界大国几乎不太可能遭到大规模的外部入侵,不过要说起世界上两个最难入侵的国家,可能没有比美国和蒙古更具代表性的。 【美军】 这两个国家一个站到了武力的顶端,谁也打不赢;一个有着牢不可破的地缘安全格局,打它得看中俄的脸色。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美国 美国之所以被认为最难被入侵,最主要的原因自然就是其超强的武力,即便解放军已经威胁到美国军事霸主的地位,美国依然拥有着纸面最强的海陆空力量。 【美国海军】 而且相比于解放军,美军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具备极为强悍的全球部署和全球作战能力,这是解放军暂时还不具备的。 美国的战略投射能力独步全球,这和美国要在世界范围内保持军事存在的特殊需求有着直接的关系,美国空军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战略运输机机队。 包括48架C-5M银河超重型运输机和222架C-17全球霸王III重型运输机。C-17的最大载重高达77吨,高于解放军运-20A和俄军的伊尔-76MD,至于载重高达129吨的C-5M银河,解放军尚未装备同类机型。 【C-5M运输机】 除了战略空运能力,美军的战略投送能力还体现在海上力量,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海外兵力投送体系,能够直接发起对陆对海打击甚至两栖登陆作战。 目前唯一具备类似能力的只有中国海军,但由于中国海军装备的都是常规动力航母,远洋作战能力还是会打一个折扣。 除了军事实力的优越,美国难以被入侵和其本土的地理环境以及本国国情也有巨大的关系,美国本土四面环海,任何国家想要入侵美国都必须要在海上战胜美国海军。 【美国海岸线】 就目前的各国军力来看,确实还没有哪国敢说自己有这个实力。 目前也就只有中俄曾经派出联合舰队逼近过美国海岸,美国的地理环境在世界大国里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没有复杂的地缘政治需要处理,整个北美洲都是美国说了算,美国的国运不得不让人叹服。 另一个让美国难以被入侵的原因则是美国的国情——美国是一个可以合法拥枪的国家。 【美国枪民】 不仅如此美国宪法甚至鼓励民众持有武器,这在世界上确实是独一无二的,根据统计结果显示,美国每100人平均拥有120.5支枪,在册的正规枪支登记数量比全美人口还要多。 如果有哪个不长眼的国家入侵美国,那将会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全民皆兵,美国不去侵略别国就谢天谢地了,能侵略美国的可能真跟好莱坞大片一样,只有外星人。…

10 months ago

美國人預測:未來20年,世界上最強大的"7個國家",看都有誰

相信很多人都能看到,如今虽说美国仍处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宝座,并且也被公认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但是美国因为地缘政治和高额的负债,正让很多国家开始实行“去美元化”,逐渐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影响力却在不断提升,甚至有专家称,未来几十年中国的GDP总量将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也正因为中国的快速发展,才令西方国家展开重重限制,但即便如此,也没有办法抵挡我国前进的脚步。 不过,国际社会的发展变幻莫测,普通老百姓完全无法推测出未来世界的发展状况将会怎样。 为此,美国的一家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发布了一份报告,预测了未来20年,世界上最强大的7个国家。那么这些国家都是谁呢?这些国家有着怎样的发展部前景和发展优势呢? 一、世界上的经济超级大国 从当前国际社会所有国家的发展情况来看,未来美国和中国必然会位列榜首。而美国尽管面临一些挑战和不确定性,但是20年后依然能够保持其超级大国的地位。 从目前来看美国虽说面临着高利率和高通胀的压力,但美元依然保持着世界货币的地位。“印钱”的权利掌握在美国手中,那么就会让美国的经济继续保持着韧性,美元的霸权地位也不会受到影响,其经济也会继续保持温和增长的趋势。 有专家预测,未来美国经济的年增长率将会保持在2%左右。并且美国将会继续推动其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制造业和基础设施的回流,以保障美国经济和产业的多样性。 与此同时美国也会继续在科技创新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据统计如今美国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达到了7080 亿美元,保持着全球第一的位置。而科技是美国的支柱产业,未来其政府和私营部门也会加大对科技领域的研发投入,让其在多个高科技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而中国则会在未来20年的时间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如今的中国,制定了多个长期发展的计划,继续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从依赖制造业转向注重内需和服务业,并且通过政策支持和改革措施,促进消费升级和服务业发展。 如今的中国,更是意识到了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未来中国也同样会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中国已经在人工智能、5G技术、量子计算等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也为中国未来的科技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推动科技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中国在国际合作与全球影响力方面也不容小觑。如今的中国一直秉持着和平友好、互利共赢的方针与他国合作。在国际纷争方面,中国一直在尽自己努力推动世界和平。而我国未来也会继续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除了中国和美国之外,印度的发展实际上也不容小觑。若是按照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印度很有可能在20年后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二、世界上新兴的经济强国 虽说很多人都在调侃印度是一个神奇的国度,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如今印度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出色成就。其经济增速一直在全球名列前茅,2023年的经济增速更是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排名第一。未来20年,印度将有希望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能看到,印度如今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保持在了6%-7%左右,这主要得益于印度强劲的国内需求、人口红利和不断增加的投资。若是印度的经济保持这一趋势发展下去的话,20年后印度经济就会超过美国,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要知道,如今的印度有着数量庞大且年轻的劳动力,这是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有专家预测,到2040年印度的劳动人口将会达到9亿人,这对于发展制造业、推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但前提是,印度需提升劳动力素质和技能培训,让庞大的劳动力变成经济发展的动力。 如今的印度,也在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印度也意识到了“要想富,先修路”这一问题,因此已经启动了多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然而,受到印度政治以及贪腐问题的影响,其工程进度缓慢且存在“豆腐渣工程”。若能将这些问题改善的话,其经济将实现飞速增长。 印度的发展前景,已经吸引了国际社会的目光,很多国家都开始在印度投资建厂。若是按照这样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印度20年后,必然会有不俗的成绩。而紧随印度之后的两个国家,就是在国际上具有战略影响力的俄罗斯和法国。…

11 month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