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中印接下來的沖突,印度可就倒黴了!中國將一舉收覆全部失地!

2024年年末的国际局势中,中印边境撤军的动态令全球瞩目。 从外媒披露的画面中,可以看见印度军队的运输车辆开始驶离边境区域,而我国的外交部发言人也正式确认了撤军消息。 但是,撤军行动并不代表着中印边境问题已被彻底“画上句号”,也不意味着已经闹了四年的两国边境对峙局面就会就此停止。 甚至于,如果印度再次挑衅,中国绝不会坐以待毙,甚至有可能以此为契机,依靠一场战争一举收复所有之前的失地。 在此期间,我们会有两个疑惑。一个就是印度为何会在这个时候跟中国达成边境撤军的协定? 二就是这场撤军行动的背后,究竟是中方还是印方做出了妥协? 第三就是,如果真的再有类似事件,中国能否一战定乾坤? 其实在最近的四五年时间,中印双边关系始终处于紧绷的“弦”上,特别是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导致双方军人都有死伤。 而印度贸然挑起的边境冲突,其实是莫迪对于国际形势的“误判”。 自2018年起,中美贸易摩开始之后,全球供应链格局面临重塑,美国及其西方阵营妄图将国际商品重心,从中国向东南亚、南亚地区转移,印度自认为等到了“天赐良机”。 印度这就觉得自己看到了希望,为迎合美国的布局,印度就开始在中印边境频频试探,商业和贸易领域也频频给中国“使绊子”。 莫迪满心以为中美贸易摩擦能让中国经济从此就一蹶不振,印度将会利用人口优势迎来全球供应链市场的爆发。 然而现实却给了印度一记响亮的“耳光”,从2018年至今,中美贸易摩擦历经数年,除部分日用品因加征关税因素被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接受一部分,流向印度的订单份额少得可怜。 就拿苹果和富士康来说,它们这些企业也确实想去印度吃人口红利,但是没想到印度的营商环境让人崩溃,入驻印度之后那是一步一个坎,“水土不服”的它们最终只能把大批订单还是送回到中国来。 其实从中印的贸易额就能看出端倪,2020年中印的贸易额是777亿美元,随后每年都在增长,2021年达到了1256.6亿美元,2022年则是1359.8亿美元,2023年更是突破至1362.2亿美元, 关键是在双方的贸易中,中国长期保持大额贸易顺差,这意味着印度从中国进口远超其出口。 就看两国的贸易格局就能发现,印度所谓的产业链转移梦想已然破碎,这无疑是其选择撤军的关键内因。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也在推动印度撤军。 一是过去四年印度在边境的大规模军事投入,如同一个“无底洞”,严重掣肘了其他军兵种的发展步伐。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未能在边境讨得半分便宜。 二是历经这四年印度也看透了美国的印度洋战略的“底牌”。…

2 weeks ago

印度入常,每次都是4票通過1票否決,那一張否決票究竟是誰投的?

印度,一个拥有超过13亿人口、经济体量跻身世界前五的大国,几十年来一直梦想着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但这个梦想至今未能实现,六次申请、六次失败,每一次都像是一场复杂的国际博弈。 印度究竟为什么这么执着于这个席位,在这六次尝试中,背后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内幕?又是什么原因让现有的常任理事国频频对印度入常投下反对票?说到印度入常的渴望,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大国梦想”,而是有非常现实的利益考量。 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意味着拥有“一票否决权”,也就是说,对于所有重大国际事务,印度可以拥有决定性的发言权,这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提升印度国际地位的捷径。 印度一直以来都希望通过提升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来获得更多的外交和军事权力,尤其是在面对像中国这样的邻国时,这对于印度政府和民众来说,都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是国际舞台上最显赫的“荣誉席位”,它意味着一个国家的全球影响力得到了最高级别的认可,对于印度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庞大人口和快速发展的经济体来说,自然不甘心永远只是“全球大国”的旁观者。 但梦想总是美好的,现实却充满了挫折,印度的入常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了各种波折和挑战。 毕竟自己已经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而且在国际事务中也越来越有影响力,然而,申请提交后,印度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虽然中国、美国、英国和法国都没有投反对票,但俄罗斯却毫不犹豫地行使了一票否决权,这个结果让印度大为震惊,毕竟,印度和俄罗斯曾有过非常深厚的历史渊源,尤其是在冷战时期,印度一直是苏联的重要盟友。 这背后其实与印度和俄罗斯之间的外交关系变化有关,苏联解体后,印度和俄罗斯的关系逐渐疏远,印度开始转向西方,特别是与美国的关系逐渐升温,这让俄罗斯感到不满。于是,印度第一次入常的梦,就这样被俄罗斯的冷冰冰一票给浇灭了。 上次的失败让印度意识到,自己不能忽视与俄罗斯的关系,于是,在2005年后,印度开始通过大量采购俄罗斯武器和能源,试图修复两国的外交裂痕,印度的策略似乎奏效了,2008年,当印度再次向联合国递交入常申请时,俄罗斯投了赞成票。 然而,让印度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投反对票的竟然是法国!要知道,印度和法国在军备采购方面的合作关系非常紧密,早在1982年,印度就从法国购买了幻影2000战斗机,此后两国在军事合作上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法国的否决,让印度感到措手不及,为了争取法国的支持,印度不得不再次展开“大采购行动”,订购了126架法国的“阵风”战斗机,这一举动无疑是希望通过经济上的让步来换取法国的政治支持。 经过几年的外交努力,印度终于修复了与法国的关系,然而,2012年,印度第三次提出入常申请时,新的困难又出现了,这次,否决票来自英国。 英国的反对,其实和印度在军火购买上的选择有关,早在与法国的军火交易中,印度就冷落了英国的“台风”战斗机,转而选择了法国的“阵风”,这一决定让英国感到非常不满,毕竟,军火交易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国家间外交关系的体现。 2017年,印度第四次申请入常,这次的难题来自美国,要知道,印度和美国在很多领域都有合作,尤其是在军备采购方面,印度从美国购买了F-16战斗机,这让印度本以为能获得美国的支持。 但即便如此,美国最终投下了反对票,美国的这一决定,与其在南亚的战略利益有关。长期以来,美国与巴基斯坦保持着紧密的盟友关系,虽然和印度也有合作,但在关键时刻,美国似乎更愿意维持平衡,而不是全力支持印度。 这让印度感到非常困惑,毕竟,印度已经在多个领域与美国展开了深度合作,然而,国际政治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牵涉到更复杂的战略考量。 到了2019年,印度第五次申请入常时,得到了美、英、法、俄四国的支持,然而,这次的阻力来自中国,中国的反对其实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两国之间的领土争端早已让中印关系紧张。 印度和中国在边界问题上长期存在严重分歧,多年来,双方在边境地区的对峙时有发生,印度在领土问题上采取了强硬的态度,而中国显然不愿意看到印度在国际舞台上进一步壮大,因此毫不犹豫地投下了否决票。 这次失败后,印度并没有选择向中国示好,反而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试图对中国施加更多压力,但这样的策略只会让中印关系进一步恶化。…

2 weeks ago

俄羅斯的錯誤不能再犯:一旦台海開打,要直奔美國這兩大命門而去

随着台海局势日益紧张,全球都在关注一旦台海爆发冲突,将对地区安全和全球格局带来何种影响。 在地缘战略方面,俄罗斯在历史上的战略失误为我们提供许多深刻教训,尤其是其在面对美国及北约围堵时未能及时打击对手的关键点。所以说,中国若在台海爆发冲突,则应避免俄罗斯犯过的错误。这种时候,要直奔美国这两大命门而去。 命门一。琉球群岛 琉球群岛是亚太地区连接东南亚与东北亚的要冲。美军在琉球设有多个重要的军事基地,包括:海空军基地、雷达站和导弹防御系统。 在战时,美军可凭借琉球群岛的基地迅速向台海投送兵力,对中国形成正面威胁。 尤其在台海局势紧张时,琉球的地理优势可让美军更为便捷地进行兵力投送和后勤补给。琉球群岛的军事部署也支持美国的“第一岛链”战略,能够封锁中国海上出路,阻挡中国在太平洋的扩展。 一旦台海爆发冲突,美国可能会以琉球为支点,快速进行干预。因此,若要在台海冲突中有效牵制美军,中国需将琉球视为重点目标,以削弱其干预能力。 而且,琉球岛链上的基地是美军在亚太地区重要的弹药和装备储备地,拥有大量的战机、导弹以及后勤设施。通过打击琉球,可削弱美军的战斗力,使其难以在短时间内组织有效的军事干预。 同时,琉球的军事基地承担美国对亚太情报搜集的重任。 打击琉球不仅能瘫痪其军事设施,还能大幅降低美方的情报侦察能力,为中国在台海的军事行动争取主动权。美国若失去琉球群岛的前沿阵地,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将受到严重影响,使其无法在短时间内有效干预台海局势。 命门二。台湾 台湾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与大陆隔海相望。其地理位置对于亚太地区的海上通道和贸易路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台湾不仅掌控着南海与东海的海上通道,还直接连接中国大陆与太平洋。一旦台湾掌控在中国手中,中国的海上运输路线将得到保障,而美国的“第一岛链”战略将被打破。 正因如此,美国将台湾视为遏制中国的重要战略棋子,长期通过对台军售和安全承诺来强化其在亚太的军事存在。 台湾对于美国的重要性还体现在经济和技术层面。作为全球半导体制造的核心产地,台湾拥有领先的芯片生产技术。一旦中国对台湾实现全面控制,将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重大优势,这对美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形成威胁。 正是出于这种战略考量,美国不断强化对台湾的支持,防止其落入中国手中。 若台海冲突爆发,美国势必会通过对台湾的军事支持加大对中国的干涉力度,甚至派出舰队及战机干预。 在此背景下,尽快取得台湾的控制权,将会直接决定台海冲突的结果。通过迅速达成对台湾的控制,中国可迫使美军难以在短期内做出有效反应,避免台海局势演变成长期消耗战。同时,对台湾的掌控将使中国在西太平洋的地位得到巩固,打破美国的岛链封锁战略,进一步拓展海上战略纵深。 从作战角度来看,对台湾采取迅速的军事行动不仅能确保台海方向的安全,也能通过控制台湾对琉球方向的美军形成包围态势。这将有效切断美军对台湾的补给路线,逼迫美军后撤,降低其干涉能力。美国若无法通过台湾作为支撑点,干预台海的难度将大大增加。 那么,为何选择琉球群岛与台湾?…

2 weeks ago

白俄掛出“中國強則白俄強”,送中國千項技術!為何這麽還仗義?

2024年8月,白俄罗斯首都街头到处可见中国元素,有些留白的中国学生一大早起来还以为自己回到了祖国。 在城市中心的巨幕上,用两国文字写了一句简单的话“中国强则白俄罗斯强”,这一场面当真让人有些震惊。 再加上就连白俄罗斯的总理都支持这个做法,更让国际社会明白,两国之间从民间到官方的情谊都非常深厚。 要知道在我国建国后的几十年来,同该国之间的联系可谓是紧密无比。 两国之间可谓是心与心真诚交流,并在对方需要的方面尽可能地提供支持。甚至在我国最为艰难的时期,这位硬核朋友白俄罗斯还仗义地送出了上千项技术。 那么我国和该国的关系为什么会这么好?他们送出的技术又包含哪些方面? 真正的铁杆伙伴 美国最擅长玩的对抗游戏就是“团战”,当与我国或者是俄罗斯发生矛盾之时,他们就会立刻带着自己的一众盟友利用新闻媒体发动舆论战的同时,再加之经济制裁,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我国作为独立的国家,向来都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并且我国有句老话叫“君子和而不盟”,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我方向来不愿结盟,但可以结伴。 不过实际上,我国确实有一个特殊关系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朝鲜。从我方利益角度出发,朝鲜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倘若该国出现了问题,那么我国东北极有可能会被敌人在短时间内入侵。所以让他们安全就是让我国东北安全。这也是朝鲜战争时,志愿军前仆后继也要护住朝鲜的重要原因。 不过这也不代表除了朝鲜我国就没有自己的亲密国家,我国的全天候战略伙伴一共有6个,第二个就是白俄罗斯。而我国之所以能和该国结成伙伴,是因为彼此可以互利共赢。 从历史上来看,白俄罗斯曾经是苏联的一部分,而我国在大部分时间与前苏联的关系都很是不错,这也决定了我方与白方从一开始对彼此就没有敌意,甚至还带有亲切感。 再加上前苏联解体后,白俄罗斯确实在一段时间内面临着经济困境,若非我国提供包括粮食和日用品在内的经济援助,帮助他们尽快度过难过,恐怕白俄罗斯人还有相当漫长的苦日子要过。 而且以我方的行事作风,给人送东西向来不会附加政治条件,这让白方政府和民众将这些情谊都默默记在了心头。 从经济上来看,两国完全可以互相为对方提供需要的东西。我方需要从国外进口资源,白俄罗斯资源丰富,尤其可以为我国提供大量的钾肥。 且因为地缘政治影响,导致白俄罗斯的生产结构相当单一,我国向该国投资,并建设工厂,也为他们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刺激点。 从政治上来看,白俄罗斯自成立之初便意识到身为前苏联的一部分,他们加入西方国家阵营并非是完全的选择。所以他们愿意和我国接触,支持我国的各项发展。 让美俄两国都嫉妒的技术大礼包 白俄罗斯和我国关系好可不止步于口头,也不止步于简单的资源买卖活动。他们是发自内心地认为,只要我国能够发展的好,他们的安全和经济发展就能够得到保证。…

2 weeks ago

中國是頭號目標?特朗普陣營表態,結束所有戰爭集中資源打壓中國

距离特朗普正式上任美国总统还有不到3天的时间,而这也意味着世界局势很快将会发生新的变化。 到1月20日,各国大都会去参加特朗普的总统就职仪式,而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美日印澳四国将组成“四方安全对话”机制。 此外,近日特朗普提名的国防部长海格塞斯也表示,特朗普将致力于在印太地区,建立遏制中国的体系。 要知道,美日印澳建立所谓的“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其本身意图就是遏制中国,而如今特朗普阵营表态中国是头号目标,很明显特朗普上台后,遏制中国的新一轮动作又将开启。 美国深层次的战略焦虑 海格塞斯称,特朗普将负责任的结束这些战争,从而集中美国的资源应对更多的挑战。 其实,这也和特朗普最近一段时间的言论和美国的动态相吻合,他提到所谓的更大的挑战和美海军提到“为应对日益增长的全球威胁”是一致的。 而特朗普也早就为这所谓的挑战和威胁作为了言语上的准备,威胁夺取格陵兰半岛,重新掌控巴拿马运河,将加拿大变为美国的第51个州,以及把墨西哥湾改名为美国湾。 看似这又是他恐吓性的逼迫手段,实际上还真有进行的可能,因为这几个地方都有符合美国需要的利益资源,稀土、航运、关税等。 很明显,特朗普明显是在准备抢占和集结新世界局势下的资源,而他针对的目标便是中国。 几天前,美国海军说要在未来30年里,将舰艇的规模扩张至281艘,其实这和中国带给他们的威胁有关。 2024年年末,两架不同类型的六代机试飞,四川舰076下水,更还有更多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军备争相迸发,像空警-3000、鸣镝-22、爆震发动机等等。 而且中国生产舰艇的速度也是他们望尘莫及的,就比如2024年一年,中国的舰艇数量就从340艘突破到了370艘。 既然美特朗普阵营将中国列为头号目标,那他们主要会从哪些方面针对中国呢? 其实,仔细想想特朗普政府敢直接和中国在军事方面对峙的可能性不大,他们最多就是军备上的竞赛,就像海军这样提出未来30年要扩张舰艇规模,空军可能也会把停留在PPT上的六代机应用于实践。 另外,可能就是和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组成所谓的“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威胁我国的周边地区。 实际上,在我看来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的手段,大概率更多的会侧重于金融战、科技战以及战略博弈。 “关税大棒”或将敲醒自己 大家都知道,“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发展经济,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国策,其实这也是我国与美国在战略上博弈的重要手段。 就如,“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经济援非、基建援非,在将过剩产能转移到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时候,我们既能获得他们的资源,也能在与他们的贸易往来中提升人民币的使用率,这样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才会愈发深远。…

2 weeks ago

五常中最可能出局的國家,國土可能隨時分裂?這2個大國早想取代

“五常”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维护人类和平,推动全球的发展, 由中、俄、英、美、法五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然而“五常”的权利与地位让许多国家垂涎三尺。 就目前看来,英国是最有可能性出局的国家。 那为什么会是英国?又有哪些国家可以取代英国呢?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英国自从退出欧盟以后,经济也开始出现衰退的迹象。 在英联邦会议上,多个国家联合向英国索要殖民时期对前殖民地国家施行暴行的赔偿,总额高达18.8万亿英镑。 然而英国2024年的GDP总值也才3.5万亿英镑, 全国人民不吃不喝也需要5-6年才能够赔偿这笔钱。 英国国旗 除此之外,英国非法移民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这些移民大多来自印度与非洲。 在2024年8月初,英国媒体报道称非法移民持刀杀害了三名儿童。 此事引发了数百名抗议者在伦敦唐宁街游行示威。 英国的其他地区也发生了多起暴乱,警方逮捕了超400名参与者。 英国暴乱现场 再加上俄乌冲突,英国吸收了大量难民。 这直接导致了英国底层的就业环境面临危机, 民众对于政府的信任度逐渐下降。 尽管英国面对通货膨胀、经济困难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

2 weeks ago

印度鄰國對華表了態,不想疏遠中國,莫迪的布局,再一次不攻自破

印度施压宣告失败,邻国斯里兰卡率先跳反,不愿意再对印度听令行事,而是选择“寻找中间立场”,莫迪的精心布局,再一次不攻自破。 就在近日,斯里兰卡正式撤销了一项“禁止外国科考船进入其领海”的禁令。 一艘中国科考船停靠在斯里兰卡港口 一开始就是因为印度持续炒作所谓“安全问题”,对中国科考船在印度洋海域作业“感到担忧”,斯里兰卡才设置了这样一条专门针对“外国科考船”的禁令。 对于印度来说,这一招堪称一箭双雕,不用印度海军亲自出面,就借邻国之手,加强了对印度洋的管控力度。 然而这项禁令仅仅实施了一年,莫迪的精心布局,就再一次不攻自破了。 斯里兰卡决定撤销禁令,可以说用实际行动向中方表了态,表明了斯里兰卡不愿意疏远中国,之所以这么做,可能是出于三方面原因: 首先,是经济层面,虽然印度是斯里兰卡的传统合作伙伴,但中国对斯里兰卡而言也同样十分重要,该国11.9%的对外贸易都跟中国有关。 而且斯里兰卡是一个旅游业为主导的国家,跟中国搞好关系,也有利于两国人文交流,能够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到访,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斯里兰卡发展旅游业经济 过去几年,由于全球疫情加之俄乌冲突的冲击,斯里兰卡还经历了国家破产的危机,急需开展国际合作、争取更多外部投资和援助,在这个时候得罪中国显然并不明智。 所以在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之后,斯里兰卡决定哪怕顶着印度的压力,也不能跟中国疏远关系。 其次,是地缘政治层面,南亚国家普遍跟中国扩大接触,不止是斯里兰卡,还有尼泊尔、马尔代夫、孟加拉国等等。 去年早些时候,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了南亚多国,并且讨论了在防务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中方此举,既回应了南亚国家的安全发展诉求,也为他们提供了除印度之外的第二种选择。 在此背景下,包括斯里兰卡在内的南亚国家,选择跟中国搞好关系,也是符合地区安全需要和时代发展潮流的正确选择。 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了南亚多国 最后,随着中印关系的改善,斯里兰卡承受的外交压力有所下降。过去几个月里,莫迪政府为了缓解边境压力、同时改善本国的经济状况,寻求跟中国缓和边境紧张局势。 随着边境局势的缓和,中印关系也有所改善。既然印度都带了这个头,那么斯里兰卡向中国作出示好的表态,自然也就没什么太大的压力了。 那么我们又该怎样看待这件事呢?一方面说明,小国对中国态度的转变,很容易受到大国关系的影响。 大国关系缓和,小国就有了更多寻求“中间立场”的空间,反之就会陷入“走钢丝”的局面。…

3 weeks ago

中國特命全權大使已到,馬克龍將派二把手訪華,想請中方幫個忙?

在卢沙野大使奉调回国半个多月后,中国新任驻法国兼驻摩纳哥公国特命全权大使邓励,携夫人于1月6日抵法履新。 中方飞机落地巴黎后,由法国外交部礼宾司官员,以及中国驻法国使馆主要外交官,亲自到机场迎接。 中国新任驻法大使邓励 从履历上来看,中国新任驻法大使邓励,堪称“重量级”的外交官。 他长期从事中国对西非、欧洲地区的外交工作,曾担任过外交部欧洲司副司长、驻法国大使馆公使、驻土耳其大使等职务。 2020年的时候,邓励担任外交部部长助理,一年后升任副外长。 由这样一位副部级的外交官,出任中国驻法大使,也体现了中国对于同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关系的重视程度。 法国作为欧洲的“领头羊”之一,对于中欧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眼下,美国政府正值权力交接的关键时期,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外政策充满了不确定性。 面对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升级,以及对欧洲的潜在关税威胁,中欧双方完全可以合力打开局面。 这个时候,我们如何更好的稳住欧洲、拉近中欧双边关系?将是当前外交工作的重点努力方向之一。 邓励(左三)携夫人抵法履新 因此,对于法国这个关键国家,也需要派出重量级的外交官,来进一步提升中国外交工作的能力。 邓励大使作为长期从事对欧外交事务的资深外交官,精通法语、且有着丰富的对法外交经验,相信定能胜任驻法大使一职,推动中法双方增进相互了解,为中欧合作打开新的局面。 根据港媒此前透露的消息,不久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可能会对中国展开2025年的首次访问。 早在一个多月前,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就已经带着一队人马前往中国了,为接下来马克龙的访华行程“打前站”。 考虑到如今,中国新任驻法大使已经抵达巴黎履新了,那么接下来法国总统马克龙,或许也将很快启动访华行程了。 就在1月6日,马克龙宣布,法国新任总理贝鲁将访问中国。 考虑到欧洲当前的处境,马克龙计划派出“二把手”访华,可能是为了两件事而来: 法国总统马克龙 一是为了应对美国带来的潜在关税威胁,即将宣誓就职为美国新任总统的特朗普,早就放话称上台后要让欧洲“小可爱们”付出代价。…

3 weeks ago

馬杜羅宣誓就職,125國代表出席,中國選邊站,美懸賞2500萬通緝

为拔除马杜罗这根相距不远的“眼中钉”,美国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据《观察者》援引外媒发布的消息,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于本月10号正式宣誓就职,来自中俄等12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典礼仪式。同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布声明,重申美国政府拒绝承认马杜罗赢得选举,拒绝承认马杜罗为委内瑞拉总统,并指出反对派候选人埃德蒙多应为当选总统。 声明强调,美国国务院将针对马杜罗的悬赏金额提高到2500万,任何能够提供信息将其逮捕或者定罪的人都可以得到奖励。在美国国务院发布这份声明之后,加拿大、英国以及欧盟也在同日迅速跟进,对马杜罗政府及其政治盟友实施新一轮制裁。而根据目前已公开的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近2000名马杜罗的政治盟友遭到美国实施的签证制裁,还有187人被美国实施了经济制裁。在声明的最后,即将卸任的布林肯还不忘记叫嚣“随时准备支持委内瑞拉恢复民主”。 不难看出,面对着开启第三任期的马杜罗,拜登政府终究还是“破防”了。一来是拜登政府没能通过代理人颠覆马杜罗政府,这意味着美国今后想在委内瑞拉搞颜色革命会变得更加困难。二来是出席马杜罗就职典礼的国家以及国际组织代表数量众多,这种西方国家集体缺席,但是“全球南方”国家照去不误的场景,比马杜罗开启第三任期更让美国寝食难安。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此次应委内瑞拉政府的邀请,派出一位有相当分量的特使出席典礼,并在仪式结束之后同马杜罗举行了会晤。 显然,在“拥抱多边主义”和“跟随西方霸权”之间,我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这也从侧面解释了为何拜登政府不惜重金也要悬赏马杜罗。然而,美国越是加大对马杜罗政府的施压力度,越是暴露美国的色厉内荏。为了拔掉这根插在美国“后花园”的眼中钉,特朗普和拜登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颠覆其政权,妄图兵不刃血地拿下委内瑞拉这块“肥肉”。 但现实情况是,委内瑞拉不仅一次次化解了政治危机,还在这个过程中强化了自身与中俄以及区域国家之间的联系。这对于高举“价值观外交”大旗的拜登政府而言,无疑是被对方当众扇耳光,“原地破防”自然也就不奇怪了。但是从博弈的角度去看,马杜罗政府还远没有到“开香槟”的时候,因为“特朗普2.0”即将降临。 虽然这一次特朗普组建的内阁班底中,没有博尔顿这样的“冷战遗老”,但“特朗普2.0”已经将门罗主义演变成“大美国主义”,实现了从孤立主义到扩张主义的无缝过渡。换言之,接下来的四年,才是真正考验马杜罗政府韧性的时候。极端情况下,甚至不排除出现特朗普政府动用军事力量和金融霸权,对委内瑞拉双重施压,逼迫马杜罗就范的极端状况。 因此,委内瑞拉当务之急是加快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以及与区域国家的多边合作,尽可能解决内部的经济危机,为应对接下来有可能出现的“狂风骤雨”做好准备。

3 weeks ago

南沙群島實際控制真相:中國僅控制9個島礁,其他國家爭奪激烈!

南沙群岛是南海中岛礁分布最多的一座群岛,然而在这230多座岛礁之中我国却仅仅只控制了9座,其余多数岛礁都被周边的菲律宾、越南等国霸占而去。那么,你知道这些国家为什么如此激烈的争夺南沙岛礁吗?我国控制的9座岛礁又有着怎样重要的战略价值呢? 南沙群岛的重要战略价值 我国最靠南部的一组群岛——南沙群岛的全部面积已经达到了88.6万平方千米这片海域的西北方向是与越南遥遥相对,东北方向是与东南亚国家菲律宾隔海对望,南部水域则是与文莱、印尼等国家通过海洋相连接。 南沙群岛作为我国海洋渔业中第一大的热带渔场,其中仅经济鱼类就有300多种,并且在深水海区的上层还有着金枪鱼、旗鱼、剑鱼等大洋性鱼类。不仅如此,这里的藻类也非常丰富,像硅藻、甲藻等生态类群为主要种类。 除了丰富的生物资源之外,南沙群岛中还拥有蕴藏量极其丰富的矿藏,其中以油气资源的蕴藏量最为充足,它们主要分布在曾母盆地以及礼乐滩盆地之中,并且这里还有着储量极其丰富的磷矿,其存量已经超过了30万吨。 最后,由于南沙群岛坐落在越南以及菲律宾这两个国家的重要海军基地之间,扼住了从世界四大洋中的太平洋一直到印度洋之间的海上重要通道,成为我国前往南亚、中东以及非洲和欧洲等地区的必经之地。因此,南沙群岛不仅是我国进行对外开放最重要的通道之一,同时还是守卫我国南疆安全的重要屏障。 自古以来,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都归属于我国,只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南沙群岛的战略价值逐渐凸显出来,因此,其周边各国开始侵占我国南沙群岛中的一些岛礁,由于当时我国的海军实力不够发达,从而导致现在我国在230多座岛礁的南沙群岛中仅仅只控制了9座,当然,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逐渐强大,我国已经开始陆续将流落在外的岛礁逐一收复。 目前我国在南沙所控制的9座岛礁 1、美济礁 美济礁坐落在南沙群岛的中东部海域之中,它与赤瓜礁基地大概有140公里的距离,与永暑岛基地则有295公里的距离。 美济礁其实是一个外形呈椭圆状的珊瑚环礁,它的顶端部分全都是由珊瑚构建而成,其东西方向的距离大概有9公里左右,南北方向的距离大概有6公里左右,岛礁的全部面积大约为5.66平方千米。 作为南沙群岛中非常少见的天然型避风良港,我国决定在2015年对其进行填海造岛,2015年6月8日,美济岛的永陆面积大概达到了5.66平方千米,岛屿建设成功后,我们便开始在岛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如今,该岛上面已经建成机场、灯塔、实验室等重要设施,这为保卫我国的南海安全奠定了重要基础。 2、渚碧礁 渚碧礁是一座处在南沙群岛中的散落礁,它与中业岛的最短距离仅仅只有23公里,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该岛礁是一个外形酷似梨形的封闭形环礁,它仅仅只在退潮的时候才会全部露出水面。 作为一个大型环礁,渚碧礁有着建设成为大型渔业基地的良好条件,因此,我国在2015年时就对其进行填海造岛,如今它的陆地面积已经达到了4.3平方千米,不仅如此,岛上还有着机场、通讯基地台等重要设施,目前渚碧岛已经成为我国在南沙中的重要基地之一。 3、永暑礁 永暑礁隶属于海南三沙的南沙区之中,它的全部长度为26千米,宽度大概为7.8千米,其面积更是已经达到了108平方千米。由于该岛礁的周边没有距离极近的敌占据点,所以附近的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安稳。 2014年时,我们在这里修建出了一个人工岛屿,如今,这座人工岛上面也已经有了海洋观察站、机场、通讯站等重要设施,并且它也作为我国在南沙的军事指挥中心而更好的保卫我国的海洋安全。 4、东门礁 东门礁处在南沙九章群礁的东北方向,该岛礁的名称得源于其礁盘中央的泻湖东部有一处出口,因此,它也就有了“南海国门第一礁”的称号。相比较于其他岛礁,东门礁的驻岛环境比较艰苦,因此,我国将其填海成为一个陆地面积0.08平方千米的人工岛屿,这大大改善了我国官兵在东门礁的驻守条件。…

4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