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7月底,美国国防战略委员会曾发布了一篇长达114页的报告,分析如果中美两国开战可能出现的情况。 而这篇报告最后总结了一个让美国人颇为意外的答案,那就是如果中美开战,战争将在一个月内结束,不过结果却是美国输掉这场战争。 【钢铁雄狮】 美国明面上的军事力量要强于中国 从明面上看,美国的整体军事力量要强于中国。 在海军方面,美国有大约350万吨的军舰总吨位,中国则是大约240万吨。 从航母到驱逐舰,美国的主力军舰比中国高了不少。 美国有11艘航母,中国仅有3艘;驱逐舰美国有大约70艘,中国大约50艘。 美国舰队 水下军事力量方面,美国潜艇数量倒是没中国多,但美国的潜艇全是核动力潜艇,中国的潜艇大约70%都是常规动力潜艇。 在水下战略核力量和攻击型核潜艇方面,中国在技术和数量上都落后于美国。 最关键的是,美国有数量巨大的海外军事基地。 要想海军真正成为一支远洋海军,不单单要海军的规模巨大,还要有这些海外军事基地。 因为军舰开出本土几千公里,没人能保证不会出问题。军舰的海外维护、补给等事务,都得靠这些海外军事基地解决。 维护中的军舰 所以在海军方面,中国明面上的实力差了美国不少。 在空军方面,中国和美国在明面上的实力差距也不小。美国在战斗机数量上比中国多不少,尤其是五代机领域。 中国现在的五代机数量有200多架,但美国生产出来的五代机F-35已经超过了900架。 这900架F-35战机排除掉交付给盟友的,美国空军自己服役有大约500架,高出了中国一倍左右。 美国空军…
在珠海航展的舞台上,一架神秘的战机吸引了无数的目光,它就是俄罗斯的第五代战机——苏-57。这架战机的亮相,看似是为了展示俄罗斯航空业的实力,实则背后隐藏着一段错综复杂的国际军贸故事。且让我们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探寻一番。 上世纪末,俄罗斯空军立志追赶美国,重启第五代战机的研发大计。1998年,他们推出了T-50项目,意图打造一款能与F-22匹敌的重型隐身战斗机。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资金短缺的问题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俄罗斯空军喘不过气来。这时,他们想起了远在东方的印度,一个热衷于引进先进武器的国家。 印度空军一见T-50项目,眼睛都亮了,以为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没想到,投入巨额资金后,却发现项目进展缓慢,甚至事故频发。 到了2018年,印度空军终于忍无可忍,宣布退出合作。这无疑给俄罗斯空军泼了一盆冷水,但也让他们意识到,是时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于是,俄罗斯独立完成了苏-57的研发,并在国内小批量装备。这时,世界格局已变,印度的天空面临着中国歼-20和巴基斯坦歼-31的双重压力。印度空军急需一款隐身战机来挽回颜面,而苏-57似乎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 在珠海航展上,俄罗斯将苏-57推向了前台,目的不言而喻。他们知道,印度的困境正是俄罗斯的机会。毕竟,苏-57的研发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印度的“慷慨解囊”。如今,印度空军面临的选择不多,苏-57成了他们不得不考虑的选项。 .这场看似巧合的航展亮相,实则是一场精心布局的棋局。俄罗斯和印度,一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是病急乱投医。正如俗语所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在这场利益的博弈中,苏-57能否成为印度空军的“新欢”?答案尚未揭晓。 故事的结局,或许会让人啼笑皆非。印度空军在经历了T-50的挫折后,是否会再次掉入苏-57的“温柔陷阱”?而俄罗斯,能否凭借苏-57,在这场国际军贸游戏中反败为胜?一切皆有可能。 这场珠海航展上的“偶遇”,让我们看到了国际军贸领域的波诡云谲。在这个大舞台上,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而苏-57,不过是这场游戏中的一枚棋子,它的命运,将取决于棋手的智慧和决心。至于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俄罗斯军队展示了其令人瞩目的军事能力和行动效率。 随着特别军事行动的推进,俄军对乌克兰的军事装备进行了大规模的摧毁行动,彰显出其武力的强大。 俄罗斯军方高效执行了一系列战略打击,将乌克兰的防线压得步步败退。 在冲突的初期,俄军就对乌克兰的重要军事目标进行了密集轰炸,特别是一些重型火炮和多管火箭炮系统。 令乌克兰感到恐惧的是,数以千计的多管火箭炮被俄军的精准打击消灭。 在空中战斗中,乌克兰的战斗机同样受到了无情的打击,数百架战机凌空被击落,这让乌克兰的空中力量大受影响。 在地面上,俄军的推进同样令人震惊。 他们在各个作战方向对乌克兰军队实施了毁灭性打击,集中火力将乌俄军通过其高效的指挥体系和协调一致的行动,迅速在多个战线上打开突破口,将一些重要的村镇收入囊中。 俄罗斯军力的成功,离不开各军事单位的配合。 移动部队和空中力量相辅相成,目标明确地集中于重要的作战区域。 诸如“巴赫穆特”和“马里乌波尔”等战役,成为了俄军展示强大战术能力的绝佳舞台。 多兵种之间的密切协作让俄军在这些关键位置夺得主动,无不显示出其作战能力之强。 乌克兰在这场激烈的冲突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除军事装备为数众多地被摧毁外,其战略村镇也陆续被俄军攻陷,这对乌克兰来说是巨大的损失。 每一个被占领的村镇都意味着一片国土的丢失。 俄军的节节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俄罗斯在冲突中的主导地位。 面临这些挑战,乌克兰似乎很难在即将到来的冬季取得战争的突破性胜利。 这个时候,本就复杂的局势让乌克兰更加举步维艰。 有学者认为,乌克兰或许该尽早醒悟,从一味的军事对抗中抽身,认真思考战略上的应对之策。 寻求和解,或许是挽救更多生命、减少破坏的理智之选。…
从和平相伴到必要自卫 - 中国战争历程的另一种解读 当代网络时代,各路观点交织而生,充斥着矛盾与争论。有人批评中国"好战",有人称赞中国"维护和平"。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的战争历程确实引发了各界的关注和议论。让我们试着以客观公正的目光,梳理一下这段历史,也许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解读。 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确实经历了多次战争。但相比于美国这样的大国,其战争发生的背景和原因则有所不同。正如有网友所说,这些战争都是中国被迫卷入的,而非主动发动。 以抗美援朝为例。当时朝鲜半岛陷入南北对峙,美国试图借机控制整个朝鲜。面对这一挑衅,中国作为朝鲜的盟友,不得不挺身而出,保卫朝鲜的独立。据统计,中国志愿军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17.5万人,为兄弟国家作出了巨大牺牲。这不能说是"好战",而是出于维护自身安全和地区和平的必要行动。 再来看抗法援越的故事。当时法国企图重回越南,掠夺殖民地资源。越南求助中国,中国义不容辞地伸出援手,协助越南抗击侵略者,最终帮助越南摆脱殖民统治,实现独立。这种互帮互助的行为,怎能算作"侵略"? 当然,中国与邻国的关系并非一直融洽。在中苏关系恶化后,越南曾多次越境骚扰中国边境,这就迫使中国不得不采取自卫反击行动。这虽然有些"咬人的兔子"的味道,但也说明了中国在面对威胁时的无奈和决心。 总的来说,中国的战争历程反映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它并非一味好战,而是遇到严峻的安全挑战时,不得不采取必要的自卫行动。当然,这么多年来,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对待其他国家和人民都保持友好热情,这也是其独特的立场和魅力所在。 历史总是充满争议,解读也往往因人而异。但让我们以更宽容、理性的态度,重新审视中国的战争历程。也许你会发现,这样的中国,更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支持。 从戍边卫土到正义捍卫 - 中国战争历程的内在逻辑 在当今信息快速流动的时代,各种观点和论调不断涌现。对于中国的战争历程,也出现了褒贬不一的评论。有人说中国好战,有人说中国维护和平。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的战争历史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但若以客观、公正的视角来审视,会发现中国战争历程背后所蕴含的正当性与必要性。 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经历了多场战争,其中包括抗美援朝、抗法援越、对越自卫反击等重大事件。这些战争的共同特点在于,中国并非主动发动,而是被迫卷入。面对周边小国的独立受到挑战,面对超级大国的侵略行为,中国选择挺身而出,捍卫自己的主权和安全,维护地区和平。这种自卫性质的战争,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以抗美援朝为例。当时朝鲜半岛陷入严峻局势,美国试图借此扩张势力,威胁中国安全。虽然条件艰苦,中国仍义无反顾地出兵支持朝鲜,为兄弟国家抗击侵略者。据统计,中国志愿军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17.5万人,为保卫地区和平付出了沉重代价。这绝非好战,而是不得不采取的正当防卫行动。 再看抗法援越的故事。当时越南求助中国,希望获得帮助抗击法国的殖民侵略。中国义不容辞地伸出援手,协助越南取得最终胜利,实现独立。这种伸张正义、扶持弱小的行为,怎能说是"侵略"?相反,它体现了一个大国应有的责任担当。 当然,中国与邻国的关系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中苏关系恶化后,越南曾多次越境骚扰中国边境。中国不得不采取自卫反击行动。这虽然略带一些"咬人的兔子"的味道,但也说明了中国在面对威胁时的决心和勇气。 总的来说,中国的战争历程反映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它并非一味好战,而是在遭遇严峻安全挑战时,不得不采取必要的自卫行动,捍卫自己的主权和尊严,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同时,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对待外国一直保持友好态度,这正是其独特魅力所在。 历史往往复杂,解读也往往存在争议。但让我们以更包容、理性的态度来审视中国的战争历程。也许你会发现,这样的中国,更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支持。
前言 在当今世界舞台上,海军力量无疑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关乎国家安全,更是大国博弈的重要筹码。 近年来,美国、日本和中国三国的海军实力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据最新统计,美国海军拥有243艘作战舰艇,日本海上自卫队则有114艘。 那么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其海军舰艇数量又是多少呢?这些数字背后又反映了什么样的战略考量和国际格局? 海上力量的演变 说起海上力量的演变,不得不从美国海军说起,二战结束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实力和战略眼光,迅速建立起了全球最强大的海军。 从航空母舰到核潜艇,美国海军就像一个不断进化的巨人,始终站在海军技术的最前沿。 然而历史的车轮总是在不断前进,当人们还沉浸在美国海军的强大中时,东方悄然崛起的力量开始引起世界的注意。 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堪称传奇,从上世纪50年代的“蚊子船”起步,到如今的航空母舰编队,中国海军用了不到7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 这种跨越式发展,不禁让人想起了“蛙跳效应”,就像青蛙一跃而起,跳过了许多障碍,中国海军也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惊人的跨越。 如今根据最新数据,中国海军拥有约355艘作战舰艇,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其中包括3艘航空母舰、50多艘驱逐舰和50多艘护卫舰等。 这一惊人的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和对海洋权益的高度重视,但数量真的能代表一切吗?中国海军为何能如此快速发展?美国海军还能保持其传统优势吗? 三国海军实力对比 在探讨海军实力时,单纯比较数量显然是不够的,就像比较拳击手,不能只看体重,还要看技术和经验,美国、中国和日本三国海军的较量,正是这样一场“质”与“量”的博弈。 让我们先看看中国这个后起之秀,2024年中国海军的主力水面舰艇实力令人刮目相看,055型驱逐舰被誉为“亚洲第一舰”,排水量超过1.2万吨,堪比小型巡洋舰。 这款“大块头”不仅个头大,"脑子"也很灵光,配备了先进的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系统,可谓“全能选手”。 再看看美国这个老大哥,虽然总数量不及中国,但质量上仍有明显优势,美国海军拥有11艘核动力航空母舰,这是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 就像篮球场上的中锋,这些“海上巨无霸”不仅得分,还能助攻和防守,是名副其实的“海上霸主”。 日本虽然在数量上落后,但其海上自卫队的装备精良程度不容小觑。 特别是在反潜作战方面,日本可谓“专业户”,就像武侠小说中的专门克制某种武功的高手,日本在这个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
美国情报机构曾多次试图解读这些看似普通却又神秘的群体,却总是一无所获。 以至于他们总是渲染夸大的说出“中国是美国史上最大的威胁”等一系列愚蠢的言论。 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无法理解,那些神秘而伟大的中国力量,究竟是如何在关键时刻迅速集结、精准行动的。 今天,我们就来唠一唠,令老美破防的“中国最神秘三大组织”。 “意外的情报收集员” 中国的海域面积广阔,涵盖了470万平方公里,渔民们在这片广袤的水域中捕鱼、生活。 长期的海上漂泊,让他们的工作并不仅仅是捕捞鱼虾,更是与海洋的动态密切相关。 无论是海面上出现的陌生船只,还是水下的设备,他们都能迅速反应,及时上报。 例如,在1978年,一位渔民在南海捕鱼时意外发现了一枚黑色的圆柱体,经过上报后,被确认是美国制造的MK-46反潜鱼雷。 这对当时深陷海上防御艰难泥潭的中国海军可谓是天降神兵,立刻对其进行拆解、分析、研究。 这一研究不要紧,直接让中国鱼雷科技飞跃发展了近20年,并且还研发出了比MK-46更优秀的鱼雷。 从此“中国渔民”名声大噪,让不少国家的海军“小心应对”,生怕自己的阴谋还没实现,就被我国渔民捕获,得不偿失。 此外,渔民们在海上巡航时,常常会发现一些可疑的外国船只。 这些船只可能是进行间谍活动的侦察船,或是试图侵犯中国海域的军事舰艇。 这时渔民们就会凭借多年的经验、对海域的熟悉以及对族谱单开一页的向往,迅速判断出这些船只的意图,并及时向海军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渔民们的情报收集并非单纯依靠技术手段,而更多地依赖于他们对海洋的理解和对环境的敏感。 在他们的眼中,海洋不仅仅是生存的依靠,更是国家安全的屏障。 可渔民们毕竟是手无寸铁,因此有些时候面对他国的挑衅,也会出现“以命相搏”的场面。 就比如2010年,我国渔民船长詹其雄在钓鱼岛海域进行正常海上作业时,遇到叫嚣“令其退出钓鱼岛”、“钓鱼岛是日本领海”的日本自卫队,开着自家渔船与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艇相撞,维护钓鱼岛海权后被日方逮捕的事情。 当时的日方态度可谓是及其校嚣张,不仅扣押我国渔民、渔船,还叫嚣着指责中我渔船在相关海域进行了“非法作业”、涉嫌违反日本的《外国人渔业管制法》,要求我国赔偿等等。…
曾经老山为什么被中越争夺9年?如今属于哪个国家的领土?尽管时光流转,但关于老山为何被中越争夺长达九年,以及如今其归属何方的问题,依然萦绕在许多人的心头。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领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一些领土在战略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特别是处于两国之间的领土,不管是哪一方控制了领土的主权,都会对另一方产生重要影响。 先来说中越争夺9年的老山,老山位于中国云南省文山麻栗坡县天保镇,一边是中国,一边是越南,可以说老山位于中越的交界处。 中越曾经争夺了9年,说明老山对中国和越南来说意义重大。 老山是中越边境的重要战略阵地,如果拿下了老山,就是拿下了这一重要战略阵地,它对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以及双方的地缘政治影响有着关键性的意义。 此外,拿下老山的控制权,能够在边境地区形成军事上的优势、态势,对周边地区产生威慑或者防御作用。 面对如此巨大的战略“诱惑”,中越双方都深知其重要性,为了各自国家的安全和战略布局,必然会全力以赴地争夺,毕竟地理位置的接近使得双方都觉得势在必得,若稍有疏忽,局势可能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老山是处于中越边境的骑线点上的,中越双方都强调对该地区的主权,在国际关系中,领土主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国家有着核心利益可言,双方都不愿意将这块“肥肉”拱手相让,所以在老山的控制权上两方的矛盾异常激烈。 当时的国际关系形势严峻,处于冷战局面,环境错综复杂,对于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在博弈中都有影响。 外部势力的态度、国际关系的制衡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双方的边境争端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所以延长了争夺老山的时间。 现如今,老山的控制权在中国手中,对于中间发生了什么事,导致越南放弃老山的争夺,这就要追溯历史,来看看中越在争夺老山的过程中都发生了些什么。 1984年4月2日凌晨时分,中方以炮兵开头,对老山地区、者阴山一线的越军阵地、指挥所以及仓库等展开了突击,过后又持续和有重点地进行炮击和反炮击轮番作战。 4月28日5时56分,中方118团在中军的炮火掩护下,打响了老山拔点作战的第一枪,战争可谓是异常激烈,然而,英勇无畏的中军最终成功收复了老山主峰等关键阵地,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卓越的作战能力。 但是越军也不会因此善罢甘休,不断地组织队伍进行反扑,6月12日再一次向老山发起进攻。 面对越军的进攻,中军立刻进行反击,打退了越军的多次进攻,巩固了已经收复的阵地,这场战斗虽然不及7月12日的松毛岭战役,但也是一场重要的战斗。 松毛岭大战于1984年7月12日展开,这场战斗是越军大规模的师团级进攻,同时也是十分惨烈的战斗。 越军在这一战中集结了313师的两个团、316师一个团、312师一个团、345师一个团和特工团等六个团的兵力与中军展开交战。 越军在这一战中寄予重大希望,要在此战中一举拿下老山。可是面对这样的兵力,中军不可能没有准备,也是事先获得情报,做出应对越军的准备,两军交锋,发生激烈的战斗。 越军在这场战斗中以损失3700多条生命的代价被中军打败,中军在这场战斗中取得了胜利。而后也发生多次轮番战斗,广义的老山战役从1984年4月28日持续到1989年10月31日长达五年的鏖战。…
什么样的国家能称之为“神秘”呢? 可能其不是信息封锁就是经济封闭,或者在国际交流上总是独来独往,不随便与其他国家沟通往来。 而世界上能被称之为“神秘”的国家,不止有朝鲜,还有一个亚洲唯一的永久中立国。 在这个全球开放的时代,竟然还保持着闭关锁国的政策,神秘感丝毫不亚于朝鲜,这到底是哪个国家? 一、21世纪还在封闭锁国 中国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还是清朝统治者的短视与无知导致的。 但中国意识到闭关锁国带来了严重影响后,便立刻纠正了错误,并向世界敞开了怀抱,才拥有了今天这番发达繁荣的局面。 而且中国的闭关锁国,发生在还未进入科技化、信息化的时代。但现在都已经21世纪了,为什么还有国家仍在坚持闭关锁国呢? 土库曼斯坦就是一个比朝鲜还要封闭的国家,在其他国家忙着搞旅游业赚钱的时候,其依旧拒绝陌生人的来访。 申请签证入境十分繁琐,甚至要像买彩票一样,不到最后一刻不知道自己能否签证成功。 成功率据说只有两成,相当于100个人里只有20个人能够顺利拿到签证。 那么土库曼斯坦之所以走上了封闭的道路,还得多亏它们的第一任总统尼亚佐夫。 在土库曼斯坦总统就是权力的化身,掌控着国家的生死命脉,也像中国古代的皇帝一样受万民景仰。 第一任总统尼亚佐夫上任后,土库曼斯坦开启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不让外国人随便来到土库曼斯坦也就算了,居然还限制国民出国旅游、学习,就只允许他们在自己国家范围内活动。 而且为了防国民的思想被其他国家影响,他还制定了严格的审查制度,不让国民随随便便上网了解国际信息和文化。 当然日常的新闻播放他也会严格控制,坚决不让他们接触到一星半点与其他国家有关的消息。 甚至连国家的剧院、图书馆都被迫关停了。 因为尼亚佐夫总统认为,只有不让这些文化场所、娱乐场所营业,国民接触到的信息才会更加集中统一,也方便他更好地管理国家。 为了巩固自己在国民心中的地位,尼亚佐夫还搞起了全民“膜拜”的大动作。…
引言 南海这片争议海域,中国的岛屿布局早已超过“主权宣示”那么简单。填海、建基地、发展渔业、石油开发,中国在这里的每一步,都标志着独有的战略格局。究竟南海岛屿之上,隐藏着怎样的中国意图? 正文 南海,说到底可不是风平浪静的小池塘,它是各国争着下勺的大锅汤。丰厚的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再加上“每年4万多艘船走这条道”的超级航运地位,使得南海成了资源、利益和战略的交汇点。这里的“岛屿布局”,也不仅是主权宣示这么简单,背后有着更大的“棋局”。 在南海西沙群岛上的永兴岛,就像我们在南海立的第一根“桩子”。不仅建了机场、海军基地,还有雷达导航站,成了西沙区的“政府驻地”,让我们在这片海域能说话、能管事儿。这里的地位之重要,堪称南海的“永动机”,即便是波涛再汹涌,也稳如磐石。对其他国家来说,这座岛屿就是“眼中钉”,而对我们来说,它是“钉子户”——不走的那种! 南沙群岛里,最大的人工岛美济岛,简直就是基建的“超级英雄”。填海造陆形成的美济岛,以5.66平方公里的面积稳居南海第一大人工岛。2015年建成后,机场、灯塔、军事基地应有尽有,这岛子能防能攻,甚至还成了“基建外交”的象征。美济岛这一招,等于是给南沙海域加上了一把锁,兼具防御与开发之双重使命。 再看南海第二大岛——渚碧岛,这个岛屿主要是“搞生产”的。因为南海风浪大,渚碧岛是个少见的天然避风港,渔船在这儿“歇脚”,随便一个风浪天都能逃到这儿避风头。渚碧岛的渔业基地,靠着这里的安全通道,成为南沙群岛的资源中心之一,既发展渔业也兼顾防御,成了南海经济资源的重要一环。 说起南海“钉子户”,怎能少了永暑岛?永暑岛位于南沙群岛的最南端,这座人工岛上的机场、港口一应俱全,南沙区的政府驻地也设在这里。永暑岛的出现,让中国在南海南端有了一个可以发声的据点,等于是在南沙地区的控制力上钉上了“保险栓”,地位不言自明。 永兴岛、美济岛、渚碧岛和永暑岛构成了南海南部防御的“铁三角”,而这些岛屿不仅各自守土,更是彼此联动,相互支撑。这四座岛屿如同中国在南海布下的“铁桶阵”,在保护领海的同时,也使南海的航道更加安全。这种布局堪称一盘大棋,且步步生根。 油气、渔业,南海的资源说多就多。南海拥有可观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渔业资源更是不容小觑,是金线鱼、鲱鲤等经济鱼类的产卵地。在资源方面,这片海域不啻于一张“藏宝图”。而岛屿的填海造陆为资源开发提供了基地支持,让南海在资源战略上也能“靠岸”。 南海的航运能力是全球数一数二的,这里的航运通道年行船量超4.1万艘,这条黄金航道不仅是中国的通道,更是全球的经济大动脉。中国在这里布岛建“枢纽”,不仅是守护自己的航道,也是保障全球经济通道的稳定,这一布局早已超越主权本身。 我们在南海的布局,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永兴、美济、渚碧、永暑这四大岛不仅是一个“主权宣示”,更是个国际警示。可以说,中国在南海布下的这些岛屿,早已是捍卫主权的防御体系,更是对国际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维护区域和平,谁都甭想“打歪主意”。 结语 南海之上,这四大岛屿从“无”到“有”的变化,承载的不仅是主权、资源,还有未来的稳定。正因为它们的存在,南海的资源开发与航道安全才有了落地的支点,也让中国的海洋战略有了实实在在的靠山。
最近,东方大国与美国的关系变得愈发紧张,制裁和关税的威胁让人们开始猜想,究竟这些措施会对东方大国的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一些网友的分析让人眼前一亮,他们认为即便面对高达300%的关税,东方大国依然有能力保持经济的稳定。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经济韧性?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一下。 东方大国离美国越来越远 东方大国和美国的关系已经很微妙了,制裁和提高关税将使双方关系彻底决裂,美国想要把东方大国拉回自己的贸易圈已经不可能了,东方大国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发展势头已经非常强劲,根本不可能出现衰退的情况。即便特朗普重新赢得美国大选,也不可能再对东方大国发起像之前那样的贸易制裁,因为双方的伤害都太大。 马来西亚的网友分析的很到位,他说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仅占东方大国总出口量的20%,对于GDP影响有限,毕竟还有80%在其他国家和地区。 英国网友则表示,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仅占东方大国GDP的2%,即便完全禁止出口,也不会对整体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即便这样,瑞典的网友仍然表示美国的行动可能会违反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因为它已经对东方大国提高关税,而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是不允许成员国之间随意提高关税的,东方大国完全可以通过世贸组织起诉美国。 而加拿大的网友则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了这个问题,他说大部分出口到美国的终端产品是在东方大国组装的,真正的净影响可能还不到3%。如果制裁真的来临,东方大国可以寻找新的贸易伙伴,新的组装工厂。可以想象的是,这个过程可能会很痛苦,但最终还是会找到解决方案的。 东方大国迎来新的高峰 对于制裁提高关税这个问题,我们在这里讨论了很多,但是有一点我们都没有讨论,那就是制裁真的会对东方大国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吗? 美国网友在Quora上提问“若美国制裁东方大国并提高300%关税,东方大国经济会一蹶不振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我们假设美国真的这么做了,那么结果会如何呢? 从数据上看,东方大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前并没有崩溃,这说明它有很强的经济韧性,即便在遭遇外部冲击的时候,也能保持基本稳定,更何况它已经历经了这么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具备了很强的抗压能力。 所以即便美国真的对其实施了300%的关税,相信以东方大国现在的经济水平和抗压能力,也不会出现一蹶不振的情况。再说了,300%的关税在理论上确实是存在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便特朗普再怎么咄咄逼人,也不敢把自己的国家推向和另一大国对抗的边缘。 随着制裁和提高关税政策的实施,东方大国必然会遭受到一些损失,但是这些损失是可以控制的,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东方大国已经有了应对这种情况的成熟方案,比如寻找新的贸易伙伴。 总结 从这个角度看,制裁和提高关税甚至是一件好事,它会让东方大国更加清醒自己所处的国际环境,从而加快在科技方面的突破,同时也会让其在面对新的贸易伙伴的时候更加谨慎和理智。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双方会在贸易上产生很多摩擦,但是这些摩擦并不会影响到整体经济的发展。相反,经历了一系列的磨合之后,东方大国有可能会迎来新的高峰。 结语 总的来看,虽然制裁和提高关税让人感到压力,但我认为这也可能是东方大国发展的一个契机,促使其在科技和经济上更进一步。面对挑战,能够找到解决方案才是真正的智慧。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别忘了点赞支持哦!
前言 马斯克在政治舞台上的操作总是充满戏剧性与深意。他豪掷数亿资金支持特朗普竞选,还为特朗普的选民提供每天100万美元(约合720万人民币)的抽奖。这看似疯狂的举动背后,实则是一场关乎巨大商业利益的博弈。 一、政治盟友”背后的利益交易:马斯克与特朗普 马斯克作为商业巨头,旗下的特斯拉和SpaceX在行业内举足轻重。然而,拜登政府时期,他的企业却遭遇诸多不顺。电动汽车峰会竟将特斯拉排除在外,SpaceX在航天领域的活动也被拜登政府表示担忧与质疑。这一系列的排挤与打压,让马斯克不得不重新寻找政治盟友。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特朗普。 这一决策并非偶然,马斯克深知政治风向对企业的巨大影响。他对特朗普的支持,像是一场孤注一掷的豪赌。他期待特朗普获胜后,能在政策上给予特斯拉和SpaceX诸多优惠,例如减少监管、增加政府项目合作等。但这一决策也充满风险,一旦特朗普未能如他所愿执政,马斯克又将何去何从?而这与他要求台湾供应商迁出的决策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二、台湾供应商的两难境地:迁出还是坚守 台湾供应商接到SpaceX要求迁出台湾地区的消息后,犹如被卷入一场风暴中心,陷入了极度纠结的两难境地。 一方面,SpaceX对于这些供应商而言,那可是至关重要的“金主”。这些供应商负责生产Starlink卫星互联网组件,而SpaceX是其主要的订单来源,就像生命线一样紧紧攥在SpaceX手里。多年来,双方建立的合作关系犹如一座桥梁,连接着彼此的利益与发展。这就好比大树和藤蔓的关系,藤蔓依靠大树生长,大树也需要藤蔓的点缀,一旦分开,双方都可能受到不小的冲击。 另一方面,台湾地区自身的优势也让迁出变得困难重重。这里有着成熟的生产技术,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滋养着这些企业。经验丰富的工人也是一大财富,他们就像技艺精湛的工匠,熟悉生产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如果迁出,那就是要连根拔起,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新的地方可能是一片未知的荒野,资金投入就像无底洞,要重新建设生产基地,购置土地、建造厂房,每一项都是巨大的开支。生产安装如同重新搭建一座复杂的机器,设备的调试、生产线的布局都是棘手的问题。员工培训更是像重新教育一群新手,新地区的劳动力素质可能参差不齐,要达到之前的生产要求不知道要花费多少精力和成本。质量把控也像是走钢丝,不同的生产环境、原材料供应都可能让产品质量变得难以捉摸。 台湾当地政府也不会轻易让这些企业走,毕竟它们是台湾电子产业的顶梁柱,是高新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它们的存在就像大厦的基石,一旦抽走,整个台湾的高新产业大厦可能就会摇摇欲坠。台湾的卫星产业规模巨大,众多公司参与地面设备和敏感零件生产,产值相当可观,这些企业要是迁出,那对台湾的高新产业创收无疑是沉重打击。 在SpaceX的压力下,这些供应商又不得不考虑迁出的可能性。这就像是在两个强大的磁场之间挣扎,向左还是向右,每一个选择都充满了风险与不确定性。他们到底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呢?这一抉择又会对整个产业格局产生怎样的连锁反应呢? 三、地缘政治风险:真实还是借口? 马斯克SpaceX宣称,要求台湾供应商迁出是出于“地缘政治风险”。这一说法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波澜。 从表面看,地缘政治风险似乎是个合理的理由。在当今这个世界,地缘政治就像一团变幻莫测的乌云,随时可能降下暴风雨,给跨国企业带来麻烦。看看中东地区的战火纷飞,俄乌冲突的硝烟弥漫,这些地方的企业就像在惊涛骇浪中的小船,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打翻。跨国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线的稳定,避免因政治局势突变而遭受灭顶之灾,调整供应链布局是必要的。就像候鸟为了躲避寒冬,必须寻找更安全的栖息地。 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有人怀疑这只是马斯克的一个借口。马斯克之前多次表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立场被不少人解读为他在讨好中国市场。毕竟,中国市场对于特斯拉和SpaceX来说,就像一座充满宝藏的金山。特斯拉在上海投资建厂后,生产压力得到极大缓解,就像久旱逢甘霖。2022年特斯拉在中国的营收高达181亿美元,占其总收入的五分之一以上。而且,SpaceX的星舰所需的基础技术与中国的液氧甲烷火箭技术还有关联。这就好比两家相邻的果园,一方的优良品种可能对另一方的果园发展有着潜在的影响。 马斯克以“地缘政治风险”为理由要求台湾供应商迁出,到底是真心出于地缘政治的考量,还是为了商业利益的精打细算呢?这就像一场迷雾重重的棋局,让人捉摸不透。如果是为了商业利益,那他这一招可谓是一箭双雕,既在政治上站对了队,又能在中国市场继续深耕。但如果是真的担心地缘政治风险,那这个风险的具体指向又是什么呢? 四、东南亚国家的机遇与挑战:产业升级的新契机 对于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来说,台湾供应商的业务迁入或订单扩张就像一场从天而降的机遇雨。劳动力廉价是它们的一大优势,这就好比是一块强大的磁石,对那些追求降低成本的企业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就像苹果、三星这些大企业都被吸引来建立工厂一样,台湾供应商的到来似乎也只是时间问题。 这机遇背后也隐藏着挑战的荆棘。东南亚国家的基础设施可能像还未完全铺好的道路,坑洼不平。物流运输或许也没有那么便捷,就像河道里有许多暗礁的河流,影响着货物的顺畅流通。当地政府面对新的产业力量,就像新手司机开着豪车,既兴奋又有些不知所措。一方面要防止过度依赖外资企业,另一方面要提升本国企业的竞争力。员工素质如同待打磨的璞玉,需要不断提升,产业链配套也像不完整的拼图,缺了很多块。 结语…
韩国教授直言说全世界只有韩国瞧不起中国,中国却已看不到韩国! 01 韩国对中国认知的偏见 自上世纪60年代起,韩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凭借美国的支持与自身的努力实现了“汉江奇迹”。 从原本的贫困国家跃升至亚洲的发达国家之一,韩国一度在世界经济中获得显著地位。 高速发展的背景使韩国民众形成了一种自信心,而这种自信心在一些人心中演变成了对其他国家,尤其是邻国中国的优越感与偏见。 尽管中国经济崛起的速度令人瞩目,但在很多韩国人眼中,中国的社会形象依旧停留在过往落后的历史阶段,存在许多刻板的误解。 韩国的影视作品、综艺节目乃至部分媒体时常传达出对中国的轻视态度,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对中国的负面偏见。 甚至在对外宣传中也刻意忽略中国的发展成就,反映了当时部分韩国人根深蒂固的民族优越感。 信息来源:地缘历史档案馆 金南道教授正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耳濡目染着韩国社会的这些看法。 然而,不同于那些带有偏见的韩国民众,金南道教授在2007年因公出差首次来到中国,亲身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科技产业的飞跃发展。 他的此次中国之行,尤其是在杭州阿里巴巴的访问经历,让他深刻感受到中国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方面的迅猛进步,令他震惊不已。 目睹了中国科技的崛起和创新的发展模式后,他开始意识到,许多韩国人对中国的认知早已过时,甚至带有盲目性的偏见。 在这次访问后,金南道教授逐渐打破了自己从前的固有观念,决心以更理性和客观的眼光去观察中国。 此后的几年里,金南道每年都会因公来到中国,通过出差和学术交流等途径深入了解中国不同领域的发展。 他不断造访中国的企业、科技公司、教育机构等,试图全面把握中国在科技、经济、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状况。 通过一系列的亲身观察和广泛交流,他逐渐看清了中国在各行业迅速崛起的实际情况。 尤其在电子商务领域,中国的技术和用户规模在全球范围内遥遥领先。 每次归国后,金南道教授都会撰写一份详实的考察报告,记录他在中国的见闻与思考,并向学术界和媒体分享他的观察。…
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 但做美国的朋友,是致命的! 伴随着美国大选结束,特朗普上台,乌克兰明白自己大势已去。 但却怎么也没想到,曾经的坚定盟友也给自己来了一刀…… 毫无波兰 俄乌冲突打到今日,可以说结局已定,泽连斯基对此也心知肚明。 毕竟早前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支持,才让泽连斯基敢说“流尽乌克兰最后一滴血”。 但是随着特朗普上台,美国彻底停止援助也只是时间问题,美国走了,欧盟也不会再多留。 援助没了,乌克兰还能拿什么作为武器来和俄罗斯对抗。 毕竟乌克兰在苏联解体之后,就已经“自废武功”。 核武器,自己销毁了;航空母舰,卖了;引以为豪的金雕特种部队,被政府出卖了…… 被毁弃的乌克兰核发射井 可以说,作为苏联次子,继承的大批遗产,本不比俄罗斯差,但全被自己给毁了个干干净净。 而人家俄罗斯呢? 能从废纸堆里,找出苏联时期留下来的武器图纸。 能够重启图-160战略轰炸机生产线,能够拼凑设计苏-57五代机,还有战略核潜艇等一大批遗产。 甚至,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的时候,俄罗斯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打穿克里米亚,公投入俄。 图160“白天鹅”战略轰炸机 可以说,直到事件结束,美国等西方国家都没能反应过来。 这也是俄罗斯敢于发动俄乌冲突的原因之一,毕竟谁也没想到,8年时间乌克兰军队变化如此之大。…
在中美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两国在金融和经济领域的暗战越发激烈。表面上是平静无波,但背后的博弈犹如暗潮涌动。 美国近期的一系列举措,从降息到科技产业链转移,再到贸易领域的小动作,都指向一个目的:通过全方位的“软刀子”切割来压制中国。 美方的这些手段能否奏效?中方又会如何见招拆招?今天,我们一起来扒一扒这场“看不见的战场”上,你来我往的交锋。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最近的降息操作让全球金融市场陷入了新一轮的波动。11月7日,美联储宣布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这是自9月以来的连续第二次降息,利率目标区间降至4.5%至4.75%。 看似为了“调控”通胀和就业平衡,但细品这背后的玄机,显然并不简单。很多人看出了美方的“老套路”:通过频繁的降息来释放流动性,让全球资本再次流向美国,然后在资产价格波动中趁机“割韭菜”。 美方这套“美元潮汐”策略早已不是第一次使用。先是通过高利率吸引全球资金流入,待资本沉淀在美国后,再逐步降息放出流动性,将资金重新推向全球市场。 这一来一去,全球资本就像潮水一样进出,而美方则通过掌控潮水涨落,轻松收割一波又一波的优质资产。这种金融上的割韭菜手段,说白了就是逼着全球市场跟着美元起伏,而大多数国家根本无力抗衡这种操作。 不过,美方这次算盘虽打得响亮,中方却未雨绸缪,在关键时刻一招“10万亿救市”稳住了市场。这10万亿资金不仅稳住了优质资产的价格,也增强了市场的信心和经济韧性。美国的资本大鳄想趁机抄底?抱歉,这次抄到的是自己抬高的“轿子”。 金融战之外,另一条暗战战线便是科技产业链的布局。近日,有外媒爆出消息称,美国企业家马斯克要求旗下企业的台湾供应商,将生产线转移到其他地区。原因据说是“地缘政治考量”。这个动作背后的意图,可比表面看上去复杂得多。 近年来,美方在全球供应链布局上小动作不断,一方面大力鼓吹“制造业回流”,试图让全球优质产业链迁回美国,巩固本土制造业实力;另一方面,则通过“地缘政治”的牌,操控各国企业的供应链布局。 马斯克这次要求台湾地区的供应商“另寻出路”,表面上是“地缘考虑”,其实背后反映的正是美国对台湾的棋子式定位——随时可用,也随时可弃。 为何说是弃子?因为美方在台湾问题上从未有长久打算,更看不到对台的真正承诺。 马斯克此举,一方面是借地缘问题做借口,配合美国“再工业化”大局,将台湾产业链往外推;另一方面则像是为台湾布下一颗“定时炸弹”。 而台湾若继续执迷不悟,以为美方在乎自己的利益,最终可能面临的是被经济掏空的结局。 美方的多重“施压”动作不止于此。从金融“割韭菜”、产业链布局再到贸易限制和科技封锁,每一步都在试图让中国的经济发展受限。但这种多管齐下的策略真能达成美方的目的?事实恰恰相反。 第一,中国经济的韧性非同一般。从这次10万亿救市来看,中方在面对外部冲击时有足够的财力和应对手段。 这一波操作让中国优质资产价格稳定,美方的“抄底”计划完全失效。不仅如此,中国的经济活力也在这次救市行动中再度展现,外资若想“趁虚而入”,恐怕只能为中国市场“抬轿”。 第二,中美经济关系密不可分。尽管美方一再施压,但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的言论却道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2023年,美国向中国出口了超过310亿美元的农产品,这一数据背后是美国农业、渔业和就业市场的依赖。 美国不可能脱离中国市场,任何试图切断联系的举动,最终都会对美国自身经济造成伤害。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彼此的关系并非简单的“敌对”或“竞争”。在全球化的今天,经济相互依存、利益深度交织才是常态。…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枪声响起,中华大地再次笼罩在战火硝烟之中。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中国人民奋起抵抗,展开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这场民族存亡的生死搏斗中,不仅有中华儿女浴血奋战,还有多个国家以各种方式援助中国。他们究竟是谁?又为何要援助中国?让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一探究竟。 20世纪30年代,世界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萧条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深陷泥潭,而法西斯主义在欧洲崛起,战争阴云密布。 此时的中国,刚刚结束了长达十余年的军阀混战,国力羸弱。日本则借机蚕食中国领土,野心勃勃地谋划着"大东亚共荣圈"。 在这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各国对中国的援助并非单纯出于道义,而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有的国家希望借助中国牵制日本,有的则试图在中国扩大影响力。无论动机如何,这些援助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面对日本的咄咄逼人,国际社会却显得异常冷漠。国联虽然派出调查团,但最终只是发表了一份毫无约束力的报告。这种绥靖态度,让日本更加肆无忌惮。 然而,随着日本侵略的步步升级,一些国家开始意识到日本的威胁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如果任由日本在亚洲横行霸道,势必会威胁到他们在远东的利益。于是,一些国家开始悄然伸出援手。 最先行动的是德国。当时的德国正处于纳粹掌权初期,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和获取战略资源。中国庞大的市场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正好符合德国的需求。于是,两国开始了一段"蜜月期"。 德国对中国的援助主要体现在军事方面。1936年4月,中德签订了一份价值1亿马克的借款合同。这笔钱主要用于购买德国的武器装备和工业设备。德国还派遣军事顾问团来华,帮助中国训练军队,制定作战计划。 然而,这段合作并非一帆风顺。随着日德关系日益密切,德国开始面临两难选择。是继续支持中国,还是倒向日本?最终,在日本的强大压力下,德国不得不于1938年7月撤回了军事顾问团,中德合作戛然而止。 就在德国援助告一段落之际,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国家站了出来 - 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头羊,苏联对日本在远东的扩张深感忧虑。1937年8月,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开始大规模援助中国。 苏联的援助可谓是雪中送炭。他们不仅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还派遣了数千名军事顾问和志愿飞行员来华作战。其中,苏联空军志愿队的贡献尤为突出。 想象一下,当时的中国空军只有20多架勉强能飞的飞机,而日本却有2700多架先进战机。在这种悬殊的实力对比下,中国的天空几乎完全被日本控制。 就在这危急时刻,苏联空军志愿队如天降神兵,他们驾驶着当时最先进的战机,与日本空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空中较量。 在南京保卫战中,苏联飞行员与中国飞行员并肩作战,以寡敌众,给予日本空军沉重打击。一位苏联飞行员在日记中写道:"当我看到中国同志们不惧牺牲,誓死保卫祖国的决心时,我感到无比钦佩。 我们虽来自不同国家,但此刻我们是战友,为同一个目标而战。" 然而,好景不长。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得苏联对华援助开始减少。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苏联不得不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本土防御战中,对华援助几近停止。 就在中国陷入困境之际,一个新的盟友出现了…
这几年因为中美对抗升级,美国费尽心思搞了不少针对中国的军事打击计划,其中美国智库CSIS负责了其中很大一部分。 【CSIS智库】 CSIS曾计划动用美国空军作为冲突主力,击溃解放军在亚太的行动作战能力,他们预设了1300个打击目标,希望美国空军可以彻底摧毁解放军的指挥中枢和作战能力,从而占据战争的主动权。 美国智库的狂想 CSIS的对华打击模板其实还是老一套,这1300个目标包括中国的空军基地、陆基导弹发射井、雷达设施和远程防空导弹以及沿海城市的交通能源基建。 【解放军空军基地】 美军不但能通过打击这些目标削弱解放军的作战能力还能瓦解中国社会的秩序,以保证美国在战场上取得绝对优势。 美国空军将利用其部署在亚太的航空资产完成这些打击行动,CSIS指出美国及其盟国的F-22和F-35第五代战机将负责争夺战区的制空权,并掩护以B-21和B-2为主的隐身轰炸机打击群深入中国领空完成穿透性打击。 按照CSIS的预设情景,打击行动结束后,解放军将暂时失去和美军正面作战的能力,美军将围绕中国本土建立禁飞区和禁航区。 【美军F-35】 然而CSIS的这一计划一经公布,就受到了外界广泛的抨击和质疑,认为CSIS对战时情况的预设过于理想,把中国的描述的和一个完全不设防的国家一样。 有军事专家质疑,CSIS计划利用大规模电子战和网络战手段对解放军的作战体系进行压制,但问题是当前美军的网络战和电子战能力相对解放军并不占优,美军的电子战手段在解放军面前基本占不到便宜。 美军的电子战能力在世界上曾是一骑绝尘的存在,中国在历史上也吃过很大的亏,这也使得中国在后来的军事建设中极度重视电子战能力。 【美军电子战机】 发展到现在,不光中国海空军都有自己专门的重型电战,甚至还发展出一整个高新系列特种机,现役高新11号电子战平台不但能够完成最基本的电磁对抗和压制任务,甚至还具备入侵对方作战网络的能力。 由于电战手段在现代空战中巨大的增益效果,我国海空军很多部队都养成了无电战不升空的习惯,一旦中美开战,遭到电磁压制的可能是美军自己。 毕竟这是在中国家门口作战,完全是中国的主场,美军在战区的电战能力完全不如中国。 【高新11号电子战机】 至于F-35和F-22这些五代机能否为美军夺下制空权,军事专家们也感到怀疑,美军目前在亚太部署的五代机加起来也就100多架,而解放军拥有的五代机数量很快就会突破300架,最终达到600到700架的规模。 而且歼-20的制空作战能力要好于F-22和F-35,美军在空优作战里的胜算并不大。…
面对咄咄逼人的美国,中俄再度联手了。 中国新闻网发布消息,中俄航空技术交流合作及签约活动在11月4日于广西梧州举办。活动上中俄双方围绕引进俄罗斯航空技术、中俄无人机低空防御技术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航空技术及装备引进的合作协议》。 【中国采购俄罗斯的米-26直升机】 在俄乌冲突爆发的大背景下,一些外媒认为这场活动很可能标志着中俄两国将进一步深化在军事领域上的合作,以应对来自美国及其盟友国家的威胁。 因为在协议中两国达成约定,俄方将派遣俄罗斯乌法国立航空技术大学的专家长期驻扎梧州,在技术、人才、教学等方面给予中国技术支持。而在这些技术中,俄制大型重载直升机的相关技术是双方交流的重点。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中俄航空合作】 与此同时,中国民营无人机企业将开始生产具备航程远、载重大、飞行安全度高等性能特点,可广泛用于应急救援、物流配送、工农业生产、安全巡逻等领域的,能够同时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无人机产品。而在这一过程中,俄罗斯专家也将在合作框架下参与相关工作。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双方的合作都局限在民用领域。中国寻求大型重载直升机的目的是加强中国在应急产业领域的技术水平和装备能力,而我们即将生产的无人机也都是面向民用市场。 但明眼人都知道,今天的解放军直升机部队虽然有以直-8L为核心的中型直升机机队、又有以直-20为核心的通用直升机机队,可唯独在重型直升机领域还是一片空白。 俄罗斯有米-26,美军有支奴干和超级种马,这一领域技术产品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解放军直升机部队的进一步发展。 【解放军的直-20通用直升机】 同理,今天的俄军虽然有猎户座、海鹰-10等无人机,且这些无人机在俄乌冲突中表现不俗。但不管怎么说这些无人机都只是中小型无人机,航程短、载重小,表现不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乌军的表现更差,和无人机性能本身没有多大关系。 这也迫使俄罗斯一直试图发展国产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以填补自己在该领域的空白。 此时,我们再回过头看中俄之间的合作协议,不难发现双方的合作重心,就集中在各自欠缺的领域。 中国有单位小批量采购和使用过米-26重型直升机,对这种直升机中的巨无霸赞不绝口。而俄罗斯手上还有米-26的生产资料,如果我们能够将其与自己航电、航发和材料等技术相融合,完全有可能造出性能更强、更符合解放军需求的重型直升机。 【米-26在山区吊装重型设备】 与此同时,具备航程远、载重大、飞行安全度高等性能特点的无人机,也是个非常好的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底子。即便俄罗斯只能从合作过程中收获技术与研发经验,也足够他们提高自产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的研发效率,并进一步发展出防御低空无人机的相关技术。 不要忘了,中俄之间签署的合作协议本质上还是民间协议,这些技术只是具备军民两用特性罢了。美西方国家很难就此指责中俄两国,尤其是在面对中国时,西方国家集团很可能面临越是指责中国,越会推进中俄两国加深合作的情况。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外媒会将中俄签署的这次合作协议,视为中俄应对美国及其盟友国家施压的应对手段。 【俄罗斯的猎户座察打一体无人机】…
一座岛让两国互相谦让66年,沙特:岛是你的,埃及:不,是你的岛 沧桑岁月中一座神奇的岛屿 风起云涌岁月中,一座沧桑的小岛成为中东地区国家博弈的关键焦点。这座名为蒂朗的小岛,虽然位置偏僻,但其战略要地地位不言而喻。这块风水宝地,历经沙特、埃及、以色列三国的争夺,最终在联合国的调停下沙特收回岛屿主权,但一直由埃及掌控。一个小小的岛屿,居然能引起多国争抢,让人不禁感慨人性的复杂与弱点。 回顾历史,这一切都源于以色列建国后对中东地区的野心膨胀。二战后,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国,这个新兴强国迅速崛起,开始对周边国家虎视眈眈。以色列眼中的这座蒂朗岛,不仅位于通往红海的咽喉位置,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成为了以色列觊觎的对象。为了阻止以色列的扩张野心,沙特将岛屿主权暗地里转让给了埃及。巧妙的一着棋,沙特既摆脱了麻烦,又巧妙地利用了邻国的力量。 然而,利用冷战格局,以色列从西方国家获得大量军援,一举占领了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这场战事虽然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但暴露了阿拉伯国家的军事实力远远不如以色列。为了雪耻,埃及等阿拉伯国家不得不联合起来,试图一举消灭以色列。但依然未能取得成功,反而让以色列进一步扩张了势力范围。 最终,在美苏两大阵营的调停下,双方达成和解。埃及收回了蒂朗岛的实际控制权,而以色列也获得了在该海峡通行的权利。虽然表面上和平,但两国之间的矛盾并未真正得到解决。直到21世纪初,蒂朗岛的主权问题才最终尘埃落定,沙特收回了这座他们曾经放手的岛屿。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但人性的弱点却难以磨灭。这座小小的岛屿,经历了66年的博弈,成为了中东国家相互试探、较量的一枚棋子。更令人深思的是,即便在和平的表象下,潜藏的矛盾依然存在。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学会包容、宽容,以和平共处的理念化解分歧,共同缔造美好的未来。 从激烈的角逐到最终的谦让 蒂朗岛的归属纠葛虽然得到了暂时的解决,但根源性的矛盾并未完全消除。在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中,这座小岛始终是一个得不到彻底和解的隐患。 时至今日,这片土地上的纷争依然没有完全平息。以色列虽然放弃了对蒂朗岛的控制,但其对周边地区的扩张野心依旧不减。同时,埃及和沙特也时刻保持警惕,生怕这块宝地再次被以色列觊觎。 人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局势何时才能真正走向和平?或许这就是中东乱局的宿命,永远无法彻底解决。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为之努力。 通过这个小小的蒂朗岛事件,我们看到了国家之间利益纠葛的复杂性。权力、战略、资源,无一不是导火索。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冲突中保持谦逊、谦让的一面。沙特和埃及,尽管各有所图,却最终选择了互相让步,避免了更大规模的战争。这无疑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或许在这个纷乱的世界里,我们应该学会更多地包容、理解彼此,用谦逊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利益诉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推动这个世界走向和平,让更多的人过上安康的生活。 蒂朗岛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便在利益的纷争中,只要用心去聆听对方,用同理心去认知彼此,即便是最棘手的矛盾也能找到解决的出路。让我们用这种包容的心态,去化解这个世界的一切分歧,共创美好的未来。
美国的航母自从二战结束后,便开始成为其全球霸权的重要象征之一。 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一艘美国建造的航母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移动的“海上堡垒”。 这些航母中不仅搭载着数千名舰员和上百架先进的战斗机,还配备完整的防空以及补给系统。 然而随着我国的反舰弹道导弹的崛起,越来越多的美国军事专家也逐渐开始意识到了一点。 那就是美军的航母可能已经不再像是“刀枪不入”的存在。 于是就有一些美国媒体引用美国军方内部的一些专家言论,他们认为只要美国的现役航母受到足够的攻击,哪怕没有被击沉,也会对美军的战斗力造成严重的削弱。 在极端情况下,这种削弱甚至可能会直接影响美军长期以来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 换句话说,假如未来中美两国真的爆发了不可预料的冲突,那么我们的导弹可能不需要将美国的航母舰队击沉,只需要打伤它们美军就得“玩完”。 那么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吗? 一、我国反舰导弹对美国航母的威慑力有多大? 这些年来我国的军事实力可以说一直都是在稳步增长的。 尤其是在当今国际局势日益动荡的大环境下,保持强大的国家军事实力对于我国这样的大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而反舰导弹就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体现之一。 这种导弹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对敌军的舰队造成重大杀伤的武器装备。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该领域的先进技术一直被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所掌握。 然而我国军事实力的快速进步,西方国家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正在变得摇摇欲坠。 那么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到底有多先进呢?这就不得不提及我们经常听到的“东风”系列了。 在我军的“东风”系列大家族中,就有不少是专门为反舰而生的弹道导弹。 这其中比较知名的就是被西方媒体誉为“航母杀手”的东风-21D以及射程更远的东风-26。 这些导弹不仅具备远距离精准打击大型水面舰艇的能力,还具备一定的超音速突防能力和变轨技术。…
文|肉肉 前言 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 随着歼-20,运-20等战机的问世,大家都对我国实力的提升感到骄傲。 但在这之中,却有一项技术一直让我们觉得惋惜。 直到2001年,经过我国科研工作者的努力,终于实现了零的突破。 我们也从原来的依赖进口,转变成现在的自主研发制造。 正是因为这项技术,直接让我们的邻居俄罗斯一下子失去了最大的市场,现在只剩下后悔。 从零开始,艰难起步 纵观现在的国际地位,我国在其中的分量也是占比非常多的。 短短75年,就能发展的如此迅速,我们可以非常自豪的说,除了我国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到。 美国将我们视为竞争对手,韩国、日本以及一些欧美国家等,都紧跟美国的步伐,对我国进行一系列的制约。 国家不止一次在强调,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小到企业大到国家,大家都知道,在现如今的社会,想要站稳脚跟,一定要有核心科技才行。 翻看现在的新闻,每一个都在叙述“大国重器”方面的内容。 每当看到国家又有新的技术问世,就会打心底里自豪。 但在了解我国的科技崛起之路就会发现,我们一路走来实在是太难了。 大家一直听过我们有一句老话叫“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天空有着深深的向往。 据传,曾经鲁班就建造过一个鸟型飞行器,可以在天空中飞行三天。…
中美两国如今在世界上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两国也一度在南海,台海等问题上针锋相对。随着两国的关系不断恶化,很多人便开始猜测一旦中美开战,哪一方将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然而作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当然是不可能轻易开战的,所以美国智库就提前对两国开战进行了数次的兵棋推演,那么推演的结果如何呢?如果消灭中国海军主力,美军又将付出多大的损失呢? 梦幻的兵棋推演 近些年来美国一直在我国的台湾问题上玩火,不是今天卖给台湾武器,就是明天接受台独访问。一次次试图触摸我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我国也从来没有妥协过,面对解放军强大的实力,美国这头虽然在外围进行了调兵遣将,但是也只能瞪眼看着干着急。 可是两军照此对峙下去,难免会擦枪走火,于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智库进行了中美开战的兵棋推演。 在十八次的兵棋推演中,美国军队全都获胜了,并且还把结果上报给了美国国防部,以此来鼓舞前线美国军队的士气,这不是“大本营战报”,在这开玩笑吗? 美国智库预测美国军队如果消灭中国海军主力,将会损失2艘航母和10艘以上的驱逐舰和巡洋舰,以及900多架战斗机,日本自卫队和台湾军方也将会蒙受大量的损失。 而解放军这边,会被美国击沉大约150艘登陆舰艇和上百艘军舰,并且还会在登岛作战中损失1万人,这个推演结果任何人看了,都只能说是在自欺欺人。 美国得出这个推演结果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台湾拼命抵抗,日本全力支援。那么事实上真的是这个样子吗? 台湾岛内居民很少有人关心台独势力的宣传,当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在台湾岛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其中也包括台湾岛内居民的思想建设。 即使现在的台独势力像跳梁小丑一样的上蹿下跳,对此台湾岛内军民也是无动于衷,况且台湾居民的生活水平都不错,也没有人会希望战争的到来,即使解放军攻入台湾,台湾军民的反抗情绪也不会太高,反而更多的是不知所措。 台湾军队这些年确实接收了不少来自美国的军事援助,可是大部分都是美国淘汰下来的武器,军事援助只是幌子,美国援助台湾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挑战中国的底线和帮助美国的军火公司赚钱。 据悉台湾军队对大陆武统的反抗情绪并不高涨,除了碍于中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外,还有他们本身拥有的同族思想。 在台湾问题上闹的最欢的,可能就是身在海外的台独分子,首先他们闹肯定有人给他们钱,否则不会白闹,其次他们本身不在台湾,即使打起来了也影响不到他们。 而那些在台湾岛内的台独分子就不一样了,时刻担心着解放军在攻占台湾后,会找他们算账。既然美国所想象的台湾会殊死抵抗,完全不存在,那么日本又将如何呢? 日本和美国 二战的时候美国两颗原子弹把日本给打老实了,战后美国为了抑制中国的发展,又开始扶持日本充当控制亚太的桥头堡,日本能有今天完全离不开美国的支持。 直到今天日本都是美国忠实的小弟,如果一旦在台海开战,美国肯定是要拉着日本下场的,但是日本会倾尽全力对抗中国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日本经济的腾飞离不开中国市场,我们用的电视,冰箱,洗衣机,汽车很多都是日本品牌,足以见得日本品牌对我国市场的依赖。现如今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近些年来与中国的经济捆绑更加深刻。 一旦日本在台海问题上出手,肯定逃脱不掉我国的经济制裁。如今美国在经济领域尚处在不能自保的状态,到时候哪有闲工夫去管日本。…
台湾顾立雄“宣战”言论背后:台海紧张局势下的现实与幻想 近日,台湾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的一番言论,如一颗重磅炸弹,在两岸舆论场上掀起巨浪。 他所谓的“若解放军完全封锁台湾,按国际法视同战争行为”的表态,不仅暴露了台海局势的复杂性,更折射出台湾当局在现实与幻想之间的摇摆。 近期,台海局势持续升温,大陆方面通过一系列军事演习,展示了对台海的强大掌控力。 面对大陆的“联合利剑”行动,台湾方面似乎有些招架不住。 在这样的背景下,台湾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的言论,显得格外刺耳。 他试图借助“国际法”来为台湾的立场辩护,却忽视了台湾在国际法中的地位。 顾立雄的表态,无疑是在向大陆发出挑衅,同时也反映出台湾当局对美军援助的幻想。 顾立雄的言论,看似强硬,实则暴露了台湾当局的软弱。他们幻想在关键时刻,美军会如天神降临,拯救台湾于水火。 然而,这种想法未免过于天真。台湾并非乌克兰,无法依靠欧美的大量武器援助。 台湾当局应该放弃幻想,面对现实,切勿在台海问题上玩火自焚。 台海稳定关乎亚太乃至全球的和平。在这个关键时刻,任何激进言论与措施都可能成为导火索。 顾立雄的表态,只是台湾当局在大陆封锁压力下的被动回应,而非实质性的应对策略。 未来台海局势的发展,将取决于两岸政策的相互影响,也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维护。 在此,我们呼吁台湾当局认清形势,放弃幻想,以和平稳定为重,共同促进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 亲爱的读者,台海局势的紧张程度已不言而喻。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看待问题。 让我们共同期待两岸关系能够早日走出困境,实现和平统一。
歼-20和F-22这两款战机经常被拿去对比。一个是人类最早的五代机,另一个是中国第一款五代机,且在设计的时候就是对标的F-22战机。那么这两款战机,到底谁强谁弱?有人说两者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手,这是真的吗? F-22不适合现代战争 直接说结论,歼-20不管是超视距打击能力还是机动性都强于F-22战机,它有后发优势。 F-22战机则是设计时误判了未来技术的发展形势,结果导致不适合现代战争。 F-22战机在设计的时候,美军给它的定位是它在东欧战场阻击苏联空军,让苏联空军无法获得制空权。 同时在F-22设计的年代,美国忽略了远程空空导弹的技术发展速度,以及超视距打击体系的建立,就导致F-22战机朝着“短航程强机动的狗斗战机”的趋势在发展。 F-22战机 在航程上,因为美国在欧洲有驻军,不需要考虑航程问题,因此F-22内油量比较小,最大航程为3000公里左右,作战半径为800公里左右。 在机动性上,F-22设计的年代大家看的都还是机动性。 F-22战机也是如此,非常强调机动性。但同时美国没有预料到远程导弹的发展速度会这么快。 在F-22战机设计的上世纪90年代,空对空导弹的射程远不如今天。 F-22战机发射导弹 1991年的时候美国五代机项目结束竞标,这一年美国AIM-120A型空对空导弹的射程是70公里左右。 之后1994年和1997年,AIM-120B型空对空导弹和AIM-120C型空对空导弹相继服役,其射程分别为75公里和110公里。 而1997年的时候,F-22战机已经进行了首飞,它的技术论证都差不多结束了,整个战机都定型了。 也就是说,在F-22战机设计的时候,设计团队眼里的远程空对空导弹,那就是射程在70公里左右,未来能不能打到100公里以上存疑的东西。 这种背景下F-22就不能去讨论现代隔着100~150公里进行打击的超视距打击体系,设定的作战场景就是靠着自己的隐身优势尽可能接近敌机,然后靠着射程70公里的空空导弹去打击敌机。 F-22战机 并且在F-22战机设计的时候,预警机技术也刚起步,且数据链这种东西也非常原始。 现代战机可以通过数据链用预警机的雷达体系,发现200~400公里以外的战机。…
前言 1945年4月1日,日本"阿波丸"号在中国福建海域神秘沉没,据传,这艘巨轮装载了40吨黄金、12吨白金、15万克拉钻石等惊人财宝。 此后30年间,美国为寻找这批宝藏,动用了各种力量,却始终一无所获,而几十年后中国独立自主打捞了"阿波丸"号,3年多就做到了美国30年没做到的事 可这时,美国却臭不要脸的提出,中国应归还打捞起的“财宝”。 那么,这艘传说中的财宝船究竟沉到了何处?中国又会不会按照美方所说的归还财宝呢? “不沉之舰”沉了 阿波丸号,一艘巨型日本商船,总吨位高达11249.4吨,堪称当时的海上巨无霸,它最初只是一艘普通的商船,在海上运输货物,维系着日本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 但随着战争的爆发,阿波丸号被日本军方征用,成为了一艘军用运输船,从此,它在战场上穿梭,往返于新加坡与日本之间,运送军队所需的人员和物资。 阿波丸号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战火纷飞的海域中,它多次遭遇攻击,却总能化险为夷,成功完成任务,久而久之,人们甚至称它为"不沉之舰",仿佛它真的拥有永不沉没的魔力。 1945年,战争接近尾声,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为了尽快撤离人员和财产,阿波丸号不得不冒险穿越台湾海峡这条日本与东南亚之间的重要航线。 谁曾想,就在它行驶到福建平潭牛山岛海域时,意外发生了。 美国潜水舰"皇后鱼"号正在附近海域巡逻,舰长拉福林发现了阿波丸号的踪迹,当时,浓雾笼罩海面,能见度极低,拉福林误以为阿波丸号是一艘日本军舰,决定发动攻击。 "皇后鱼"号发射了鱼雷,阿波丸号中弹后迅速沉没,2008名乘客和船员不幸遇难,只有一位姓下田的幸免于难。 事后,拉福林解释说,当时能见度实在太低,他无法辨认阿波丸号的真实身份,才会做出错误判断。 财宝船 阿波丸号沉没的消息传开后,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难以相信,这艘被称为"不沉之舰"的巨轮,竟然在转瞬间葬身大海。 可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阿波丸号在返航途中,偷偷装载了大量战略物资,包括橡胶、锡、铅等,明显违反了相关协议。 更有传闻称这艘船上还藏有40吨黄金、12吨白金、15万克拉钻石、40箱珍贵文玩,以及数千吨大米和中国珍贵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如果传言属实,仅那40吨黄金,按照当前金价计算,价值就高达230亿4千万人民币,难怪阿波丸号被冠以"财宝船"的称号。 阿波丸号沉没后,日本方面向美国提出了严正抗议和索赔要求,美国政府承认了自己的责任,对"皇后鱼"号舰长拉福林做出了处分,并承诺战后给予赔偿。…
嘿,最近这珠海航展那可真是热闹非凡啊,吸引了无数军迷的目光。这其中啊,苏-57的到来更是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编号054的苏-57战机那可是大明星,它顺利抵达珠海的时候,俄罗斯试飞员博格丹走下飞机,这位老兄可不简单,10年前就驾驶苏-35在珠海露过面,如今再次出现,又引起了一阵轰动。 这次俄罗斯不光带来了这架苏-57,还弄了一架安-124运输机,运来了另一架飞机呢。从影像里能看到,为了方便运输,这架苏-57把机翼和雷达罩都给拆了,等运到目的地再组装起来,搞静态展示。安-124运输机的货舱那叫一个宽敞,宽有6.4米,高4.4米,长36.5米呢。这么大的空间,装下一架拆掉机翼和尾翼的苏-57轻轻松松,从图片上也能瞧出来,苏-57机身在货舱里两端还有空地方呢。 说到这儿啊,咱就不得不把咱国家的运-20跟这安-124对比对比了。运-20的货舱宽4.5米、高4米、长20米。按照这个尺寸,估计能运输拆掉机翼的歼-10,或者拆掉旋翼的直-20。通过运-20与安-124的同框照片,那两者在货舱空间上的差别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时候啊,一个问题就冒出来了:咱中国需不需要安-124这种级别的巨型运输机呢?那答案肯定是需要啊。虽然说运-20能运输咱军队里好多大型装备,像99A坦克、红旗9防空导弹啥的,但是在航程这方面还是有点局限性。 要是安-124搭载66吨货物,这跟运-20的最大载重差不多,这时候安-124的航程能将近8000公里呢,跨洲飞行都没问题。可运-20只有在空载的时候才能有差不多的航程。要是这俩都满载起飞,那航程都在4500公里左右,不过安-124的载荷可是运-20的两倍啊,这运输效率的差距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就因为这样,美俄在有了跟运-20同级别的运输机之后,还接着研发吨位更大的型号呢,而且在好几次军事行动里都发挥了大作用。这就很明显了,像俄罗斯这种国土特别大的国家,还有美国这种在全球到处都有利益的国家,载重量100吨以上的巨型运输机那可太重要了。 咱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在现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那肯定得研制一款巨型运输机,这样才能维护咱国家庞大的海外利益呢。 那咱中国到底有没有本事研制安-124级别运输机呢?通过运-20的研制啊,咱国家在大型运输机的好几个关键技术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像啥气动布局设计啊、大型飞机结构部件制造啊、航电飞控啥的。但是现在有个难题,就是发动机的问题。 运-20配的涡扇-20发动机,推力是13到16吨,可要是想推动安-124这种级别的运输机,单台发动机的推力得达到25吨左右。咱国家现在还没有这么大推力的发动机呢,光靠增大涡扇-20的涵道比可不行,得全新研发。 不过呢,有个事儿值得提一提,就是C929客机配套的长江2000发动机,那推力可高了,有35吨呢。但是这款发动机的核心机在2020年才点着火,要真能实际用上,起码还得10年时间。不过咱国家不缺科研经费,还有举国体制的优势呢,所以长江2000发动机成功研制那是可以期待的。 要是以后这发动机研制成功了,用4台长江2000当运输机的动力,那总推力能达到140吨,比C-5和安-124都厉害,都能达到安-225的水平了。到那时候,这运输机的载重能超过200吨,最大起飞重量也得超过600吨,把美俄现役的巨型运输机都给比下去。 再看看俄罗斯,他们的安-124不管是机体还是发动机,那都是苏联时候在乌克兰生产的,现在俄罗斯都没本事复产了。而且因为俄乌冲突,花了好多科研经费,俄罗斯既没那个技术实力,也没那么多钱再去研发另一款巨型运输机。美国的C-5M呢,虽然进行了现代化改进,但是估计服役期限到2040年左右。 这就意味着,要是咱中国未来的巨型运输机研制成功了,美俄现役的巨型运输机很可能大部分都退役了。到那时候,能跟咱中国新一代巨型运输机竞争的,说不定就只有美国的下一代运输机了。中美两国谁的新一代巨型运输机能更早投入实际使用呢?这可真是一场持久战啊,结果让人期待。 咱就想想,要是咱中国真有了这么厉害的巨型运输机,那能带来多大的好处啊。首先,在军事方面,咱可以更快速地运输大型装备和部队,不管是应对突发事件还是进行远距离作战,都更有底气了。 比如说,要是有个地方需要紧急支援,咱可以用巨型运输机把坦克、装甲车啥的快速运过去,大大提高咱军队的反应速度和作战能力。而且,在和平时期,巨型运输机也能在国际救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是哪个地方发生了自然灾害,咱可以用它运输大量的救援物资和设备,帮助受灾地区的人们尽快恢复生活。 在经济方面呢,咱国家是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有了巨型运输机,咱可以更高效地运输货物,降低运输成本。比如说,一些大型设备、精密仪器啥的,用巨型运输机运输比用其他方式更安全、更快捷。而且,这也能提升咱国家在国际物流领域的竞争力,对咱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当然了,研制巨型运输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但是咱国家有这个实力和决心。咱国家一直都很重视航空工业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而且,咱国家有很多优秀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他们有能力攻克各种技术难题。咱就等着看,未来咱国家的巨型运输机一定会翱翔在蓝天之上,为咱国家的发展和安全做出贡献。 再说回这珠海航展上的苏-57和安-124,它们的出现也让咱看到了其他国家在航空领域的实力和成就。这对咱国家来说也是一种激励和启发。咱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不断提升咱自己的航空工业水平。而且,这也让咱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咱国家在航空领域的差距和不足,从而更加努力地去追赶和超越。 总之啊,珠海航展上的苏-57和安-124给咱带来了很多思考。咱国家需要巨型运输机,而且也有能力研制出巨型运输机。这不仅是为了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也是为了提升咱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咱就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吧。
中国人爱出国旅游这件事全世界人都是有目共睹, 但是由于中国游客的体量太大,使得一些国家有了一些优越感和不需要中国游客的错觉。 参考信源: 中国新闻网2017年2月13日——中国游客越南遭暴打:母亲被按着逼看儿子被打 越南旅游乱相 2017年一开年,就有中国游客在越南旅游时遭受不公平待遇, 同时也让它们发出了再也不来越南了的感慨。 原来,这些游客之所以会说这样的话是因为他们在越南遭到了暴打。 一时间,国内媒体也纷纷对当事人进行了采访,网友们也逐渐知晓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谢峰和小丽是一对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小夫妻,他们在举行婚礼前夕前往越南准备边旅游边拍摄婚纱照。 谁知,这场越南之行成为了两口子“一辈子的噩梦”,直到现在也仍然被人时不时地提起。 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越南的旅游乱象也被广大中国游客所熟知。 尤其是越南的“小费文化”,更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谢峰和小丽便是受害人之一。 小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是一次又一次地回忆起当时的场景, 他们在刚刚到达口岸的时候就已经发觉了不对劲的地方,当时很多越南的官方人员就光明正大地问他们一行人索要小费。 但是由于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小丽一行人即使多次被索要小费,仍然将自己的旅游行程继续了下去。 他们在越南这几天拍摄了旅行婚纱照,整个行程也算得上开心,但是返程的时候一切都变了。 除了谢峰和小丽,还有谢峰的母亲和他们一起同行。 在入关的时候,又有一名女子前来问他们一行人索要小费,这一次三人并没有就此妥协,而是说他们已经给过了。 当时他们还表示想要给大使馆打电话了解情况,却像是直接触碰了索要小费女子的逆鳞。…
在地中海的一个小岛上,有两个国家共享着同一座首都,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然而,这正是尼科西亚的现实情况。尼科西亚位于塞浦路斯岛上,这座城市分裂为南北两部分,分别归属于塞浦路斯共和国和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 这一切的起源要追溯到塞浦路斯岛的复杂历史。这个岛自古以来就是各国争夺的对象,希腊人、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都曾统治过这里。最终,在1960年,塞浦路斯共和国宣布独立,但希腊族和土耳其族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因此结束。1974年,土耳其为了保护岛上的土耳其族人入侵了塞浦路斯北部,这导致了岛屿的南北分裂。自那以后,北部的土耳其族宣布成立了“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但这个国家至今只有土耳其一国承认,其他国家仍将其视为塞浦路斯的一部分。 尼科西亚成为了这场冲突的象征。这座城市被一道“绿线”分割开来,南边是由希腊族控制的塞浦路斯共和国,北边则是土耳其族的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虽然两部分城市共享同一个名字,但它们实际上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走在尼科西亚的街头,左边可能是繁华的商店、咖啡馆,而右边则可能是由联合国士兵巡逻的军事隔离区。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这座城市显得格外独特而又紧张。 令人惊讶的是,尽管两个国家共享一个首都,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居民几乎完全互不往来。南北之间有严格的边界管控,居民要跨过这条“绿线”,就相当于进入了另一个国家,需要出示护照并通过检查站。甚至在许多日常事务上,两边的居民也几乎完全隔绝开来。南部使用欧元,北部则使用土耳其里拉。南部的官方语言是希腊语,北部则是土耳其语。就连电话网络和邮政系统也是独立的,居民们无法轻松地与另一边的朋友或亲人通话或邮寄包裹。 这种分裂状态不仅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影响到了文化和社会习俗。希腊族和土耳其族的居民有着截然不同的宗教信仰、语言和文化背景,两族之间的通婚也几乎不存在。这种分裂的状况似乎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双方在自己的区域内各自生活,彼此互不干涉,仿佛生活在两个平行世界中。 这种独特的局面让尼科西亚成为了全球唯一一座由两个国家共享的首都。这种现象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分裂,也折射出更深层次的历史和民族问题。尼科西亚的现状是数百年历史积淀的产物,希腊族和土耳其族的纷争由来已久,双方都不愿意妥协,也无法完全摆脱外部势力的干预。 虽然如今南北之间的冲突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频繁和激烈,但双方的关系依然紧张。北塞浦路斯的存在一直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南部的塞浦路斯共和国则一直试图通过谈判解决分裂问题。尽管如此,这种分裂的状态似乎已经成为了岛上居民的日常,许多人已经习惯了生活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 对于那些第一次来到尼科西亚的游客而言,这座城市的分裂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尽管两部分城市之间的距离只有几步之遥,但文化、语言、货币和法律体系的差异让人仿佛跨越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游客们可以在一天之内体验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但也会为这种分裂状态感到困惑和不解。 尼科西亚的分裂不仅反映了塞浦路斯岛的历史伤痕,也揭示了国际政治的复杂性。尽管两个国家共享同一个首都,但他们的未来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南北之间的分裂状态能否在未来得到解决,或者这种分裂是否会继续存在,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然而,无论未来如何,尼科西亚的独特地位将继续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它既是分裂的象征,也是和平与共存的希望。 这座城市的现状提醒我们,历史的伤痕并不容易愈合,民族之间的隔阂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然而,尼科西亚的居民已经学会了在分裂的状态下继续生活,他们以自己的方式适应了这个独特的环境,展示了人类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智慧。
前言: 南海局势总是充满风浪,前段时间印尼在南海对中国海警船进行驱逐后,又对中国海警船频繁骚扰,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对中国明目张胆的挑衅。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始终保持克制和理性的态度希望能与印尼方面建立沟通,从而和平的解决争端维护地区的稳定。 但是印尼方面却是毫不领情,反而不断的借助媒体炒作这一事件,并公开表示其在南海问题上不会退缩,甚至要采取措施维护其所谓的“主权”。 显然,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在对中国底线的挑衅,而中国自然是不会继续容忍印尼这般得寸进尺的做法的。 故而,在印尼方面发出声明后,中方不到24小时就连续采取了多重措施,而中国连续打出的多记“重拳”也是让印尼方面措手不及。 双舰并出,“亮剑”南海 就在印尼方面发出所谓的捍卫“主权”声明后,中国举行了一场在南海特定海域所举行的一场军事演习。 并且,这一次的演习中同时出动了我国两艘航母辽宁舰和山东舰,从而组成了“双航母舰队”进行编队演练,在验证舰队战术以及训练之外,也是展现了一次中国海军的雄风。 如今世界上能够拥有航母的国家本就稀少,而能够组成“双航母舰队”的国家当下也只有少数国家,哪怕是同样拥有两艘航母的英国也做不到。 通过专家的分析可以得知,双航母舰队并非只是单纯的将两艘航母编入一个舰队,从而达成简单的1+1=2的效果,而是通过军舰的合理部署,让两艘航母出现在一个舰队后实现1+1>2的效果。 中国此次在南海举行这次双航母舰队的编队演练无疑是在向印尼一方表明,如果继续执迷不悟,那么中国是有能力在南海维护自己的主权的。 而印尼若是想继续侵犯中国主权,那么就要先掂量一下自己的军事实力,虽然中国并不愿诉诸武力,但是却也并不惧怕其它国家的无理挑衅。 在印尼一方率先派出战斗机和军舰驱逐中国海警船的前提下,这一次的军事演练无疑是对印尼一方强力的回应。 同时也能够向南海乃至世界展现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和实力。 并且,根据最新消息可以得知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的服役也不远了,中国第五代舰载机歼-35也已经试飞完成,可以想象在不久的未来中国在海军实力上还会有一次巨大的提升。 这样的消息无疑会让人们更加相信在南海问题上中国捍卫主权的能力,伴随着中国海军实力的增强,美国在南海问题上能够给中国施加的军事压力也会逐渐的变小。 国际舆论不是印尼的“依靠” 除了军事演练外,中国在一次回应英国媒体对南海问题上的炒作也是意外的强硬。 事情的起因是英国媒体炒作越南渔民在南海西沙群岛从事非法活动的事情,意图在南海局势上进一步为中国施加舆论压力,尽可能的将更多南海当事国卷入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