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個“烏克蘭”落戶中國附近?三國向華靠攏,世界新格局讓美不安

2 years ago

近些年来,为了能够继续在世界“横行霸道”,美国不断在中国周边谋篇布局,试图通过打造反华包围圈等各种方式围堵中国,进而阻止中国崛起。美国种种做法导致亚太地区变得更加紧张,然而美国没有进行自我反省,甚至还想要在中国附近寻找下个“乌克兰”。 美国围堵中国 自从俄乌冲突发生之后,北约和亚太地区的美国盟友的合作有所增多。不久之前,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刚刚访问韩国和日本。 访问期间,他依旧充斥着陈词滥调,不断渲染所谓“中国威胁”,试图借此加剧中国周边国家的紧张感,从而与这些国家加强合作,一同围堵中国。 明显可以看出,美国正在将北约当作遏制中国的工具之一,有意重新塑造中国周边的环境,认为这样或许可以达到孤立中国的目的。 对此,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作出回应称:“美国公开声称要‘塑造中国的周边战略环境’,这恰恰暴露了“印太战略”围堵中国的真实目的。任何冷战绝不容在亚洲重演,乌克兰式的危机绝不容在亚洲复制。” 三国向北京靠拢 事实上,美国想要围堵中国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该国的目的早已人尽皆知,但是许多国家却倾向于与中国展开更多合作,近日又有三国向北京靠拢。日前,伊朗和沙特派出代表到北京举行会谈,随后在中国的斡旋下,断交已久的沙伊正式“握手言和”,宣布恢复外交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国家都是中东的主要产油国,但是两国在2016年断交。自此之后,两国经常在各大场合进行激烈交锋,还在一些发生军事冲突的地方扶植“代理人”,这导致中东的局势变得更加紧张。如今在中国的推动下,两国已经恢复外交关系,这将有利于稳定中东地区的局势。在上述消息传出之后,许多国家对此作出积极评价,还肯定了中国为此所做的贡献。 除了沙伊两国代表来华谈判之外,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刚刚来华访问。访问期间,双方围绕加深关系等诸多问题展开讨论,一同达成多项合作。在俄乌冲突持续升级之际,该国选择将目光转向中国,这说明该国肯定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希望能够和中国展开更多合作,这样能够给本国带来更大利益。 部分信息参考来源:凤凰卫视

繼續“屈辱外交”,尹錫悅下令配合日韓合作,卻被中國一招反制

2 years ago

最近一段时间,韩国总统尹锡悦潜心构建韩日关系,试图让两国之间的合作走上一个新的台阶。这让韩国国内民众十分反感,韩国媒体甚至用“屈辱外交”来形容尹锡悦的政策。但是,韩国总统尹锡悦却依然“我行我素”,继续着“耻辱外交”政策,甚至还下令要求韩国政府的各个单位,要深挖潜力配合韩日合作。 据媒体报道,针对尹锡悦做出的指示,韩国国务总理韩德洙表示,已经对各项韩日合作项目做出了部署,推进加深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 众所周知,韩国和日本一直都相互不“待见”,在两国之间还有着领土纠纷,关于竹岛(又称独岛)的归属权双方争论不休。尹锡悦怎么会突然选择和日本携手,甚至不惜为此背负上“耻辱外交”的骂名?在相关人士看来,这很可能是拜登的意思,毕竟美日韩三国同盟对美国的亚太战略十分重要,日韩不能携手,这个同盟就会从内部不攻自破。 因此,不是韩国要和日本和解,而是美国需要日韩必须和解,尹锡悦敢“忤逆”拜登的意愿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据悉,韩国总统办公室已经证实,尹锡悦将会在4月26日与拜登在白宫进行会谈。这也是时隔12年之后,韩国总统再次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虽然说,在韩国有着美国的驻军,韩美之间的军事合作也十分深入,但自始至终,韩国都保持着一个相对中立的底线。可是随着尹锡悦上台之后,这个底线就已经不复存在了。最近的种种迹象都表明,韩国要彻底倒向美日,成为美国针对中俄的重要一环。这一点,中国和俄罗斯需要保持警惕。 韩国媒体就表示,尹锡悦无视“耻辱外交”的争议,执意朝着改善日韩关系,加强美日韩三方军事同盟前进的做法,将导致韩国被拖入美日和中俄对抗的格局当中,这对韩国的安全是极为不利的。 先不说俄罗斯会对韩国做出什么样的举动,单就中国的反制措施,韩国都承受不住。这不,最近中国公布了第二批恢复出境团队旅游的国家名单,韩国“毫不意外”地落选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和日本同样也被排除在这份名单之外。 在分析人士看来,韩国的落选,可以看成是中国对尹锡悦最近的行为发出的反制措施。毕竟旅游业是韩国的核心产业之一,可想而知,中国的反制会对韩国旅游行业造成多大的影响。难怪韩国媒体会十分担心尹锡悦靠近美日的外交政策,毕竟中国的一招反制,已经让韩国尝到了取悦美国的苦果。如果不及时改正,还不知道要付出什么更加昂贵的代价呢。(无缺)

1億發子彈30萬發炮彈!俄羅斯迎來強援,美國也無法阻攔

2 years ago

近日,英国情报界人士向媒体透露,伊朗方面虽然否认向俄罗斯提供援助,但英国已经获得了足够的情报,证明伊朗正源源不断的向俄罗斯提供大量武器装备。 英国情报部门通过监控俄伊海运服务发现,两艘俄罗斯货船慕沙·加里尔号、贝吉号,曾神秘出现伊朗的阿米拉巴德港和俄罗斯的阿斯特拉罕港之间,而且装载了大量“不明货物”。 俄伊两国已经和美国翻脸,这种敏感时刻的神秘往来,很难不让人朝着军火贸易方面联系。 消息透露称,两艘船运输的规模达到了200个集装箱,累计有30万发107mm、152mm等各尺寸和型号的炮弹,超过1亿发不同口径的俄制子弹。除此之外,伊朗还通过货船运送了一万件防弹衣和头盔,以及数量不详的伊朗无人机。这些装备完全能够武装俄罗斯两个旅。 而且因为里海是内陆海,是伊朗和俄罗斯的管辖范围,英国情报部门只能监控,而不能采取军事手段查验和拦截,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俄罗斯获得伊朗的强援。而且就俄乌战况的时间轴和剧烈程度,这种交易显然不止一次。 此前伊朗方面明确表示,不会考虑进口S-400等俄制先进装备,那么俄伊之间的军火交易就很有可能是现金结算,以绕开美欧国家对俄伊两国的经济封锁。 作为中东最强国家,伊朗的军事能力和武器产能十分强悍。除了为叙利亚政府军长期提供装备之外,其扶持的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等都是伊朗独自“供货”,所以上亿子弹和数十万炮弹看起来很多,但对伊朗来说却问题不大。 而伊朗冒着大风险援助俄罗斯还有另外一个目的---浓缩铀。拜登上台之后虽然有重回伊核协议的信号,但是谈判进程一直受阻,甚至伊朗现在已经单方面关闭了对话窗口。 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俄罗斯趁机抛出“橄榄枝”,称如果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或者不与伊朗继续和谈,那么俄罗斯将向伊朗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原材料,也就是归还此前从伊朗获得的浓缩铀。 这是伊朗无法拒绝的条件,而且拥有制造核武器的关键材料,面对美国以及以色列的外部威胁,伊朗也拥有更多的底牌。 从利益收割方面,俄乌冲突对美国来说无疑是成功的;但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俄乌冲突加速了俄伊之间的团结,对美国以及以色列亲美货架发起政治挑衅。 而且俄罗斯也有意布局中东,这就意味着俄乌战争结束之后,中东或将迎来新一轮的冲突。 而对于战略中心转移到亚太地区的美国来说,俄伊之间的对抗是拜登政府不愿意看到的,如果因为打压中国而让伊朗趁机崛起,这对美国的霸权也是剧烈的冲击。边缘化一年多的中东地区也将迎来新的动荡,美国又会拿出什么手段去制衡呢?

中菲南海對峙升級!中國海軍派遣導彈驅逐艦強勢亮相中業島周邊!

2 years ago

#好内容我来评#近日,中菲南海对峙局势升级,中国052型导弹驱逐舰已现身中业岛周边,换下了之前驻扎的056A型护卫舰。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中业岛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052型导弹驱逐舰搭载有HQ-16型舰载防空导弹和C-803型巡航导弹,具备较强的防空和反舰能力。相比之下,056A型护卫舰虽然数量庞大,但其装备较为简单,主要用于承担近海防御、侦察监视和反潜作战等任务。 中业岛位置 从这个角度来看,用052型导弹驱逐舰换下056A,实际上是在向菲律宾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海军已经准备好向南海地区部署更加先进、强大的军事力量,以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052型导弹驱逐舰的到来,标志着中菲南海对峙局势的进一步升级,也暗示着中国海军正逐渐向着更加先进、强大的舰艇装备迈进。这一行动标志着中国海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 卫星拍摄

為圍堵中國,美逼迫日韓“和解”,什麽叫格局,中方給美上了一課

2 years ago

中国推动沙特和伊朗重新建交的消息,引起了诸多国际媒体的关注,大部分国家的媒体,都将此视为全球和平事业的一大进步,对中国在其中所作的贡献表示肯定。但也有一些国家,心理不太平衡,难免会说几句酸溜溜的话。 比如一些美国媒体,就以“中东巨变”为题提及此事,但没有把重点放在中国推动中东地区走向和平上,而是感慨中国在中东影响力的增加,和美国在中东影响力的衰退。 其实在中国积极斡旋沙特和伊朗关系的同时,美国也没有闲着,最近韩国和日本关系的好转,背后就有明显的美国黑手在推动。 日韩领导人 那么问题就来了,同样是推动两个此前有矛盾的国家,走向握手言和,中国推动沙特和伊朗的建交,相比于美国推动日韩关系的改善,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从目的上来看,中国推动沙特和伊朗关系的改善,是出于帮助中东地区获得和平,为眼下这个不太安定的世界,增加更多确定性。说白了,就是为了沙特和伊朗包括中东能够更好的发展,也为了避免在美国满世界挑事的背景下,中东这个矛盾交缠之地,成为新的战争策源地,危及世界和平。 当然,这其中也有为自身考虑的意图,比如扩大中国和中东国家之间的关系,确保“陆上丝绸之路”贸易,能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等等。 中方推动沙特伊朗和解 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中国在这件事上的利益,跟沙特和伊朗,包括全球大部分国家的利益是相一致的,所以才能达成这种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 而美国推动日韩关系改善,则是出于眼下中美博弈激烈,日本和韩国作为美国在东亚地区,围堵中国最重要的两个支点,关系紧张不利于美国在亚太搞“小北约”,推动阵营对抗。 某种程度上说,韩国和日本关系的恶化,本身就是美国挑拨的。一方面,上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对美国经济霸权构成威胁,美国为了打压日本这个“世界第二”。 日本发展 一边利用《广场协议》,直接限制日本的发展,收割日本的财富,另一边积极扶持其他国家,取代日本在全球产业链之中的地位。 韩国正是在这种美国有意推动的产业链转移中,承接日本产业链迅速发展起来的。这个意义上,韩国其实成为美国扶持,用来制衡和牵制日本的一枚棋子,美国自然不可能让他们关系良好。 但最近,随着美国战略目的主要转移到中国身上,日本和韩国合流给美国带来的利益,远大于交恶了,所以才会推动日韩走向“和睦”。很显然,中美双方虽然都在推动其他国家握手言和,但双方从根本目的上,是完全不同的。 中美关系 中国是为了和平,弥合伊朗和沙特之间的分歧,美国是为了一己私利,联合日韩组建“小团体”,借此来围堵中国。目的不同,在国际影响力层面,受到的关注的自然也不同。 这正是中国推动沙特和伊朗握手言和,世界如此关注,而美国推动日韩关系递进,却不受关注的根源。另外,从方式上来看,中国推动沙特和伊朗关系改善,是基于互相平等。 基于沙特和伊朗都有意改善关系,但面子上还有点放不下,政治上互信还不够的前提下,因此中国在沙特和伊朗之间,完全是公平的,推动他们关系的改善,也没有什么遗留问题或者说强制性因素。 伊朗与沙特…

烏克蘭找到幫手?美日聯手發出警告,俄:岸田文雄應“切腹”自盡

2 years ago

俄乌两国的矛盾一直在继续,俄罗斯在欧洲的市场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战争爆发,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将功亏一篑,然而,普京在“向东看”的策略上做出了改变,在亚洲市场上积极开拓,看似美国在整体上削弱俄罗斯的力量,但也没有那么好。在俄罗斯取得了它的目标,美国也开始采取行动。 据中新网发布消息,美国政府已经同意向乌克兰再提供117亿美元的援助,其中72亿美元为军事援助,另外45亿将用于乌克兰政府下季度的预算开支,美国这样做,并不是真的要替乌克兰赢得这场战争,而是冲突延续下去。 美国根本不是在支持乌克兰,而是在压榨乌克兰,为自己的目标服务。面对美国继续援助乌克兰的决定,梅德韦杰夫一语道破真相,他直言向乌方提供武器只是美国的一门生意。 因为俄方清楚,美国奉行的是“美国至上”原则,此外,他还放出重话称:俄方有权使用核武器。而且他断定美国会容许俄罗斯这么做。 近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结束对欧洲三国的访问之后,当天下午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谈,引起外界广泛关注。在与美国总统拜登会谈期间,双方围绕俄乌冲突诸多问题展开讨论,两人还联手向俄罗斯发出警告,“要求俄罗斯不得对乌动用核武器”。 岸田文雄在拜登面前“低姿态”,引起了不少人的非议,他的一些言论更是引起了人们的不满,甚至有一种“太过分了”的感觉。 例如,岸田之前为美国的死难者送花圈。日本总理官邸发布消息:“岸田总理到访阿灵顿公墓并献花。”美国阿灵顿公墓里,埋葬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国军人,当然,太平洋战役中的战死将士也是其中之一。"岸田祭奠",是一件很讽刺的事情。 更有趣的是,还有日本网友“神助攻”,他们留言:“既然能去祭奠美国人,那就去敬一次靖国神社好了。”让美国人来给二战的亡灵祭奠,日本网友还真是不知死活,让美国人来给日本战犯的亡灵祭奠,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日本一直想要将自己塑造成为核武器的“受害者”,几乎从不提及二战期间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的原因,也不承认二战期间自身曾给中国等周边国家带来沉重伤害。 难怪俄罗斯副会长梅德韦杰夫讽刺岸田文雄应该向拜登提出美国对日本使用核武器的事情,并且“请求他们悔改”;可是岸田没有,他不过是一个美国人的随从而已,“他的尴尬只有在回国后切腹自杀才能消除! 岸田文雄“跪舔”美国的行为,的确是让人瞠目结舌。

俄軍在地下320米作戰,給解放軍敲警鐘,東風17該裝鉆地彈頭了?

2 years ago

人类历史上最深的地下作战,很可能就此上演了。从俄方发布的最新战报来看,在俄乌两军激烈交战的巴赫穆特市区北部,俄罗斯私人军事集团“瓦格纳”及其他部队已经攻入了矿区,下降到地下矿井内与乌军爆发了“地道战”。据悉,两军正在地下320米的深处激烈战斗,目前双方均未击退对方。 俄军多支部队攻入巴赫穆特矿区 我们知道,巴赫穆特本身是一座矿业城市,周边区域是乌克兰最重要的盐和石膏产地。苏联时期对巴赫穆特的开发相当深入,大量在地下200~300米的矿井纵横交错,整体长度被认为在200公里以上,且地下巷道的宽度和高度明显考虑到了军事战备用途,可容纳并通行重型车辆和大部队。 巴赫穆特矿区的地下通道 如果说此前俄军在马里乌波尔拿下的亚速钢铁厂是一个地下堡垒,那巴赫穆特的地下矿区恐怕就要加上“超级”二字了。毕竟,身为难啃“硬骨头”的亚速钢铁厂地下通道最深处,还只是70~80米深,而巴赫穆特矿区的地下最深处在300米以上,可驻扎的部队、物资和装备数量比前者多得多,俄军若想彻底肃清并占领此地,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甚至可能被迫付出巨大的代价。 这可不是水淹车库能比的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敌人藏在地下,那俄军干脆直接从地表引入水源将地下淹没,抑或堵住所有通风口,让乌军憋死在地底不就行了?事情倒还真没那么简单。刚才说过,巴赫穆特的地下矿区总长度达200多公里,算算容积就知道有多么巨大,若想用水完全淹没这里显然并不现实,比天降暴雨淹没小区地下车库所需的水量大得多。 巴赫穆特矿区比亚速钢铁厂还难攻打 至于说堵住通风口,在纵横八方的巴赫穆特地下矿区,天知道有多少条通道通往地面,又有多少通风口需要堵呢?很明显,这也是行不通的办法。 大装药量钻地炸弹 也许又有人会说,俄军为何不使用钻地炸弹呢?这种接地动能大、具备延时爆炸功能,且可在钻地过程中,依靠预设引信依次引爆弹头装药的特种弹药,岂不是很适合打击渗入地下的乌军吗?很可惜,当前全球已知的各类钻地弹药中,最强钻深纪录也只是在60~80米左右。如果其打击的目标不只是藏在普通的石灰岩地质条件下,而是在头顶修建有加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那这个钻地数据还会有所缩水。 钻地弹药命中瞬间 因此,面对藏在地下320米深处的乌军,俄军在不动用非常规武器的情况下,似乎也就只剩下派兵深入地下围剿这一条路了。当然了,这也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即解放军的战力发展应该愈发多元化和多维化,地下作战的战例虽然少之又少,但仍是一个可能面对的作战场景。 “东风-15C”弹道导弹 由此想来,若要有效避免己方人员伤亡且又能歼灭敌军,那较为可行的办法或是进一步加大钻地类武器的钻深性能,让地下深处的敌人避无可避。在钻地弹药方面,采用了双锥体弹头、具备一定的高超音速飞行能力的中国“东风-15C”型弹道导弹,已经是一款颇为出色的产品。但进一步来想,如果要继续加大钻深,那就应该赋予弹药更大的接地动能和装药量,即提升俯冲速度和弹头尺寸。 “东风-17”或该推出钻地版本了 与仅是进入了高超音速武器门槛的双锥体技术相比,作为使用了乘波体滑翔技术的高超音速武器,“东风-17”若能发展出钻地弹型号,或可让解放军获得更深的钻地攻击能力。所以说,将此类技术用于钻地弹药,大概将成为未来的一大课题。毕竟军人的生命是无价的,能用技术手段取得的效果,无论如何都不该用人命去换取。

美媒:中美關系還沒有惡化到必須一戰!但美國已落入“中國陷阱”

2 years ago

中美关系一直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但在美国的敌视和挑衅之下,中美关系的发展从来都是复杂而曲折。 建国初期,美国对新中国采取了封锁包围政策,两国往来几乎断绝。 关系破冰之后,在“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下,双方关系有所改善。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以特朗普政府发动“贸易战”为标志,中美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关系趋于恶化。 但美国方面的一些媒体却认为,中美关系还没有恶化到必须一战,但美国已落入“中国陷阱”。 一、中美关系的现状——在“新冷战”边缘徘徊 现阶段的中美之间的矛盾是一种结构性矛盾,中国日益崛起,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大趋势,引发了美国的战略焦虑。 中国的发展,至少在三个方面,令美国人坐立不安,意欲除之而后快。 首先,是中国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在全球产业链中地位的攀升,让全世界都对中国经济贸易的依存度不断加深,中国很多工业性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都远超美国,这就动摇了美国的贸易霸权地位。 因此,中美此番博弈就是从“贸易战”开始的,美国希望利用其在国际贸易领域残存的优势地位,打压限制中国贸易的竞争力,阻遏中国经济进一步崛起。 其次,中国科技力量的持续进步让美国人“压力山大”。 美国打压中国的核心手段之一,就是利用科技霸权,在关键技术领域卡中国的脖子。 但随着中国基础科学不断取得长足进步,在国际市场上通过兼并、收购、合资等方式,掌握了大量先进技术,我们独步全球的高铁技术就是其中代表。 由此,美国政客们坐不住了。 拜登政府上台之后,利用其同盟关系,和一些西方国家沆瀣一气,构筑所谓的“小院高墙”战略,不断打压中国高科技发展,希望在芯片、半导体等领域将中国排除在国际供应链之外。 最后,就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快速推进让美国人如坐针毡。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日益取得新突破。 这就必然会对美国霸权根基的美元霸权造成根本性冲击。 因此,从2017年开始,美国在各种官方文件和公开表态中,都毫不避讳地将中国称之为“主要安全威胁”。 其实际意思就是说,日渐强大的中国威胁到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因此,美国一定会动用各种资源,对中国进行极限打压,中美关系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二、“底线仍存”——中美关系还没有恶化到“必有一战”…

中俄互相靠攏,美國正“坐以待斃”?博爾頓只說對了一半

2 years ago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顽固反华的老右派,约翰·博尔顿在电视节目中表示:中俄正在相互靠拢,美国正“坐以待毙”。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报道,博尔顿日前在WABC 770早间节目 《猫咪圆桌》中,接受电台主持人约翰·卡兹曼迪斯的采访时声称:“中国有自己的战略,而我们还在‘游手好闲’。”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反华魔怔人,约翰·博尔顿) 在接受采访时,博尔顿称,中国是乌克兰冲突的最大赢家,“如果俄罗斯最终在乌克兰冲突中获得胜利,那么这也将是中国盟友的胜利,会进一步强化中国本身;如果俄罗斯输了,那么俄罗斯就将更依赖于中国。无论如何,中国都是赢家。” 为了阻止中国成为赢家,博尔顿还补充说,“要想办法把中国和俄罗斯分开”。博尔顿这番话说的对吗?只能说他说对了一半,但不完全对!因为中俄确实在相互靠拢,但是美国绝没有像博尔顿所说的那样“坐以待毙”,而是想方设法的给中俄出难题、下绊子。 (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实际上从叶利钦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其实中俄相互靠拢是战略性的,而且已经持续了数十年时间,从苏联解体、叶利钦执政开始,中俄关系就开始从解冻向回暖转变,等到普京执政后,中俄关系一直稳步上升。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本质上是因为中俄虽然也是世界大国,但是却同时受到了美国的战略遏制和挤压,而且在苏联解体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俄两国都无法独立对抗美国的战略遏制。在那一时期,美国操控北约连续五次东扩,不断挤压俄罗斯的战略安全缓冲区;同时还公开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并且在我国南海煽风点火。 (中俄每年都举行数量众多,规模不等的联合军事演习) 正是因为同时遭受美国的战略挤压,同时自身又都无法独立对抗美国的遏制,所以中俄两国在政治上迅速靠近,同时由于俄罗斯的资源出口大国,而中国则是制造业大国,两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互补性,所以相互靠近也成为两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中俄轰炸机联合巡航已经常态化) 中俄两国的靠近在军事上表现为两国每年都要举行多场双边或多边军事演习,而且演习涵盖陆海空三军,甚至还包括战略火箭军之间的联合演习,俄军也曾经向解放军开放包括鄂霍次克海、战略火箭军司令部等敏感地点和设施,同时双方战略轰炸机相互在对方机场降落整备,以及联合巡逻等等演习,都展示出中俄两国高度互信的合作机制。这种合作被形象的称呼为“背靠背”合作,正是因为中俄相互保护好了对方的后背,才能集中力量专心对付眼前的压力。 (俄乌战争让中俄迅速靠拢) 目前俄乌冲突正在陷入胶着,这大大出乎了美国在战争开始之前的预料,因为按照GDP统计,俄罗斯的年GDP总额甚至还不如中国的广东省,已经落后于西班牙,被排除在世界前十之外,但是俄军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和其GDP水平完全不符,不但打得乌克兰军队节节败退,而且即便是整个北约全力支援乌克兰,双方也只是持续胶着,而且俄军还占据着战略上的主动权,一年下来,乌克兰除了几十万人的伤亡,还丢失了原本东乌4个州的领土,战局岌岌可危。 (即便是在俄乌冲突期间,中俄也举行了多次联合演习,上图为中俄海军联合演习,远处为盯梢的美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美国精英普遍认为,是因为中俄高度靠拢的结果,在西方以最大力度制裁俄罗斯的时候,中国的金融系统和各类商品迅速填充了西方资本撤离后留下的空间,同时中国也加大了采购俄罗斯能源和各种原材料的数量,这样俄罗斯经济得以保持稳定,俄军才能在战场上稳扎稳打,始终打得乌军抬不起头。所以美国认为只有拆散“中俄伙伴”,才能有效遏制俄军在乌克兰的行动,并最终反败为胜。 (唇亡齿寒,这是老祖宗教给我们的道理) 所以在过去的一年中,美国一直频繁逼迫中国在俄乌之间“站队”,同时要求中国停止“支持”俄罗斯,并且要求中国加入对俄经济和金融制裁集团。而且不仅仅是美国在国际上不断逼中国站队,由美国政府豢养的“第五纵队”也在中国的媒体上发布了大量仇俄亲乌的言论,甚至还把我国的中立政策曲解为支持俄罗斯。 而且美国还在中国周边组建各类小集团,试图操控亚太国家与中国对抗,美国认为这样可以削弱中俄伙伴关系,有利于乌克兰战场“减压”……可以说为了拆散中俄伙伴,美国可是上蹿下跳,无所不用其极,绝不是博尔顿所谓的“坐以待毙”。 (经过几十年卧薪尝胆,如今在我国周边1000公里范围内,美军已经完全无法击败解放军)…

中俄軍力到底有多大差距?新世界軍力排名中,中國仍舊排名第三

2 years ago

2023年1月,著名军事网站“全球火力”公布了新一轮常规军力排名。 按照许多外界观察家的设想,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俄军在乌克兰战场的疲软表现很可能导致俄罗斯在这份军力排名中失去第2名的位置,由中国取而代之。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份新出炉的世界军力排名依然将中国列为了全球第3名。 新一轮常规军力排名 那么,为什么“全球火力”依然认为俄罗斯常规军力胜过中国呢?中俄军力差距究竟如何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度分析中俄常规军力的对比情况。 海军领域 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海军在30多年里不曾下水一艘吨位超过万吨的大型战舰,因此其海军规模总体处于萎缩状态。而中国海军在近年来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在不计入核潜艇的情况下,水面常规战力已经达到了全球第2名的级别,仅次于美国海军。 俄罗斯海军战舰 作为对比,俄海军目前战舰总吨位不到100万吨,而中国海军2022年的战舰总吨位已经超过250万吨。此外,中国海军目前仍在以“下饺子”的速度快速建造055驱逐舰、052D驱逐舰等新锐战舰,中俄海军方面的差距是海陆空三大军种里最明显的。 俄罗斯海军目前性能最强的战舰是排水量超过2万吨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它在冷战时期是无可置疑的海上霸主,拥有500余枚反舰/防空导弹,火力十分强大。 然而,由于前苏联在设计海军战舰时秉承“全能化”的思路,总是希望一艘战舰可以干多舰的活,这导致前苏联战舰的各项性能都不够突出,这与美国海军依靠战斗群的体系化作战思路形成了鲜明对比。 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 同时,俄海军战舰的最大问题是信息化水平较低,缺乏电子对抗能力。在现代化战场上,俄海军战舰的生存能力是一个严重缺陷。 举例来说,在2022年俄乌战场上,俄海军吨位超过1万吨的莫斯科号重巡洋舰被乌军的2枚“海王星”轻型反舰导弹击沉,这暴露了它防空识别系统早已过时的短板。 而中国海军新服役的战舰,整体性能基本都对标美国海军的同类型战舰,甚至某些领域还出现了反超。例如055驱逐舰,其排水量与垂发装置都比美国最新的伯克III级驱逐舰更多; 052D驱逐舰虽然体量较小,但在先进舰载弹药以及航电设施的加持下,依然可以与美军的伯克II级驱逐舰相媲美。 中国055驱逐舰 空军领域 在30年前,中俄空军领域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这也是中国先后从俄罗斯引进苏-27SK、苏-30MKK、伊尔-76运输机、苏-35SK等优秀机型的原因。 不过,在引进俄罗斯装备后,中航工业以极高的效率吸收了俄罗斯航空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接纳了西方航空技术,最终形成了位居世界一流的自主研发能力。 俄罗斯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