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9月26日凌晨,以色列20架战机跨越2000公里,对也门首都萨那发动空袭,投下65枚炸弹。 空袭造成至少150人死伤,大批建筑物被炸成废墟,胡塞武装随即发射导弹进行报复,冲突快速升级。 以色列为何选择此时动手?这场空袭会带来什么后果? 编辑:倏禹 65枚炸弹从天而降,萨那150人生死一瞬间 炸弹落下的那一刻,整个萨那都在颤抖。凌晨时分的也门首都本应沉浸在夜的宁静中,却被突如其来的轰鸣声撕裂。20架以色列F-35战机像夜里的幽灵,悄无声息地穿越了2000公里的茫茫夜空。 空中加油、隐身飞行、精确打击——这不是一次仓促的报复行动,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军事表演。战机编队在萨那上空盘旋的那几分钟,决定了150个人的生死。 65枚炸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目标锁定胡塞武装的指挥中心、武器库和通信设施。爆炸的火光瞬间点亮了夜空。 冲击波扫过街区,玻璃破碎声、建筑坍塌声、人们的尖叫声交织成一曲死神的协奏曲。那些本该在家中安睡的普通民众,突然发现自己置身于战争的中心。 一位名叫阿里的当地居民后来回忆说,爆炸发生时他正抱着刚满周岁的女儿喝夜奶。巨响传来的瞬间,他抱紧孩子蹲在墙角,感受着整栋楼在震颤。等到硝烟散去,隔壁的三层小楼已经变成一堆瓦砾,里面还压着邻居一家五口。 这就是现代战争的残酷真相——先进的武器可以精确锁定军事目标,却无法精确区分谁是战士,谁是无辜的孩子。 当联合国统计人员赶到现场时,死伤数字还在持续攀升。废墟下传来的微弱呼救声提醒着所有人,这150个伤亡数字背后,是150个鲜活的生命和无数个破碎的家庭。 以色列国防部随后确认了这次行动的目标清单:胡塞武装总部、情报机构、宣传部门,甚至包括一个关押囚犯的"矫正中心"。但问题是,当炸弹从万米高空落下时,它们并不会自动避开睡梦中的孩子和深夜值班的清洁工。 专机上的一通电话,点燃了中东新的火药桶 这场空袭的命令来得有些戏剧化。据以色列媒体报道,内塔尼亚胡是在飞往美国的专机上,通过加密电话下达的轰炸指令。万米高空中的那通电话,决定了地面上数百人的命运。 时机的选择绝非偶然。就在空袭前几天,以色列国内的政治危机再次加剧。沙斯党退出执政联盟,这已经是第二个"拍屁股走人"的政党了。 内塔尼亚胡政府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眼看着就要全线倒塌。更要命的是,针对他的司法审判还在继续,那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这个时候对外开火,简直就是政治教科书里的经典操作——丢个烟雾弹,转移国内注意力。 只是这颗"烟雾弹"的代价有点大,150条人命换来的,可能只是几周的政治喘息时间。问题在于,内塔尼亚胡现在的处境就像是一个四面楚歌的赌徒,只能不断加注,希望能够翻本。 加沙还在打,黎巴嫩边境冲突不断,现在又加上也门战线。以色列这是在三个方向同时点火,每一处都需要大量的军事资源和政治精力。军事专家都知道,多线作战是兵家大忌。…
近日,福建舰电磁弹射技术的成功展示犹如一场震撼的军事盛宴,让国人的心潮澎湃不已。然而这似乎还只是一个精彩的开场,央视紧接着亲自下场爆料,提及轰 - 6N等机型还有“后续机型”,并意味深长地让大家拭目以待。 这一消息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让蛰伏多年的轰-20再度成为舆论焦点,在军事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众多军迷和国人纷纷猜测,这款被西方称为'幽灵'的亚音速隐身轰炸机,或许正等待与福建舰形成'海空双剑合璧'的威慑格局。 福建舰电磁弹射技术突破 2025年9月22日,中国海军福建舰的甲板上响起连续三次轰鸣,歼-15T舰载战斗机、歼-35隐身战机与空警 - 600 预警机依次完成电磁弹射起飞与着舰训练,甲板上的阻拦索在阳光折射下划出清晰弧线。 福建舰此次弹射试验的完成,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式迈入电磁弹射时代,而这也将会是中国海军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而这场试验的时间节点尤为特殊,距离 2017 年福建舰开工建造恰好八年,从下水到形成初始弹射能力仅用两年多时间,节奏远超外界预期。 据公开信息显示,其搭载的电磁弹射系统相比传统蒸汽弹射,可使战斗机作战半径扩大 40%,适配的无人机种类提升 300%,空警 - 600 的成功弹射更是解决了航母编队远程预警的关键难题。 军事镜头中,地勤人员身着不同颜色工作服在甲板上快速作业,弹射滑块复位的时间比美军尼米兹级航母缩短近三分之一,这些细节被军事爱好者反复解读,成为印证技术成熟度的重要依据。…
福建舰官宣弹射舰载机后没过几天,又一个好消息传来。四川舰拆掉弹射器工棚,系泊试验和海试指日可待。 最近一周,和中国海军有关的好消息可谓层出不穷。前脚福建舰刚刚官宣弹射了歼-35、歼-15T、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后脚就有网友发现,去年12月底下水的076两栖攻击舰四川舰,已经拆掉了甲板上的电磁弹射器工棚。 先得说清楚,四川舰拆的这个“工棚”到底意味着什么。电磁弹射器不是简单的“弹弓”,它由储能系统、电力调节系统、弹射轨道等数十个子系统组成,安装过程中需要绝对洁净、稳定的环境,不能受海风、盐雾、雨水的侵蚀,也不能有灰尘杂质影响精密部件的配合。 这个工棚就是为了给电磁弹射器安装提供“无菌车间”般的保障,从四川舰下水到拆棚,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如此复杂的设备安装,本身就说明中国在电磁弹射器小型化、集成化方面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要知道,美国的“福特”号航母,光电磁弹射器的安装调试就花了整整3年,还多次出现故障;而中国不仅在福建舰上实现了电磁弹射,还能在四川舰上完成安装,这意味着我们的电磁弹射系统,已经突破了“吨位限制”,可以适配不同类型的海上平台——这是美国至今都没做到的事。 更让美国人坐不住的,是076型舰+歼-35的组合,彻底打破了两栖攻击舰的“传统定位”。 在过去,两栖攻击舰的核心作用是“投送兵力”,比如搭载直升机、登陆艇,把海军陆战队送到滩头;就算是美国的“美国”级、“黄蜂”级这类被称为“准航母”的两栖舰,也只能靠F-35B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撑场面。 可F-35B为了实现垂直起降,不得不牺牲大量性能:垂直起飞时载弹量只能到2吨(最多挂4枚空空导弹),航程只有800公里;就算是短距滑跑起飞,载弹量也超不过5吨,航程勉强到1200公里。 而且垂直起降时油耗极高,作战半径被大幅压缩,根本没法和正规舰载机比。美国之所以这么用,是因为他们没能力在两栖舰上装弹射器,只能退而求其次。 但中国的076型舰不一样,有了电磁弹射器,歼-35就能以“弹射起飞”的方式升空——这意味着歼-35不用再像F-35B那样“委屈自己”。 歼-35作为第五代隐身舰载机,本身就有隐身优势,雷达反射面积比F-35B还小;弹射起飞时,它能满油满弹出击,载弹量能到8吨,航程能达到3000公里以上,作战半径超过1200公里。 单从性能上看,弹射版歼-35比F-35B强了不止一个档次:隐身能力更优,火力更猛,飞得更远,还能搭载更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比F-35B远20%以上。 以前美国两栖舰靠F-35B还能在区域制空权上占点便宜,可等四川舰搭载歼-35后,这个优势直接没了——甚至反过来,中国的两栖舰在制空能力上,能压过美国的“准航母”一头。 更关键的是,076型舰不只是“能弹歼-35”,还能和无人机形成“协同作战体系”。 从公开的卫星图和模型来看,四川舰的甲板和机库空间足够容纳攻击-11隐身无人机——这款无人机最大航程超过4000公里,能携带精确制导炸弹、巡航导弹,还能执行电子战任务。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歼-35负责夺取制空权,拦截敌方战斗机;攻击-11前出侦察,利用隐身优势抵近敌方舰艇、机场,要么实施精确打击,要么干扰敌方雷达通信;同时,舰上还能搭载直-20反潜直升机、直-8运输直升机,兼顾反潜、兵力投送任务。 这种“第五代有人机+隐身无人机+直升机”的组合,是美国海军至今都没完全实现的作战模式。 美军现在的无人机要么是MQ-25这样的加油机,要么是MQ-9这样的非隐身侦察打击机,没法和F-35B形成高效协同;而中国直接把最先进的隐身无人机和第五代舰载机搭配到076上,等于让一艘两栖攻击舰,同时具备了“制空、制海、反潜、登陆、电子战”五种能力——这哪里是“两栖舰”,分明是一艘“多功能作战平台”。 美国最不想看到的,还不是单舰性能的差距,而是中国海军用这种“新装备”,彻底打乱了他们的“海上霸权逻辑”。 长期以来,美国维持海上霸权靠的是“两个优势”:一是技术代差优势,比如他们先有航母、先有隐身舰载机、先有宙斯盾舰;二是兵力部署优势,靠“岛链封锁”把兵力集中在西太平洋,用几支航母战斗群就能控制大片海域。可四川舰的出现,直接让这两个优势都开始松动。…
9月26日,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开始在联大的演讲前,现场大部分外交官开始离场。 《华盛顿邮报》:“当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进入联合国大会厅时,来自 50 多个国家的上百名外交官集体离席抗议,人群挤满过道,从会场的各个出口鱼贯而出。” 最有意思的是,他们都等到了内塔尼亚胡总理上台后,才开始离场。结果离场排大队,耽误了好几分钟,不过二楼拉拉队还是一如既往。 有问,我方离场了吗? 是这样的,大国除了掀桌子,或者玩不起走了,这种一般的留下来,毕竟咱们的政治诉求可以不只通过联大这方面。从公开的信息来看,咱家留了一个外交等级很低的秘书小哥,满脸写着“开心”! 我们说的所谓立场,一般要么是作为人的利益要么是作为人的选择,但归根结底是作为人的事;然而以色列的存在叙事就把他人非人化了,根本不建立在“大家都是人”的基本合作叙事下。 这充分说明多数人还是清楚,国际关系可以各有各的立场,这方面掐起来没问题,但起码的良知绝不能打折扣,选择退场是因为通过现有手段拿他内塔尼亚胡没辙了,于是用退场进行抗议。 内塔尼亚胡避逮捕绕飞千里赴联大,未开口便遇多国代表集体离席。加沙六万余死者的悲剧,让南非诉其种族灭绝的指控更显沉重。这场冷遇,是国际社会对历史悖论的谴责,更是民声的直接回响。 那么,内塔尼亚胡在联大都讲了什么呢? 面对台下大片的空白座椅,以色列总理在联大的演讲并没有受到干扰,他面对稀少的参会代表,仍然按计划完成了演讲内容。内塔尼亚胡举着图板讲道: 1.也门胡塞领导层中有一半已经不在人世。 2.加沙的叶海亚·辛瓦尔已不在人世。 3.黎巴嫩的哈桑·纳斯鲁拉已不在人世。 4.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已经不复存在。 5.那些伊拉克民兵,他们仍然不敢轻举妄动。 6.对于伊朗的高级军事指挥官以及顶尖的核科学家来说,他们也走了。…
【文/观察者网 柳白】印巴冲突成中国武器“试金石”,歼-10C一战斩落“阵风”,让这一法制战机的买家犯起嘀咕。不过,印度空军倒是“初心”不改。 据《今日印度》等媒体9月13日报道,印度国防部已收到空军提出的新增采购114架在印度制造的法国“阵风”战斗机的提案,涉及两万亿印度卢比(约226亿美元)。若此项采购计划最终落地,将是印度历来最大一笔国防采购订单。 根据印度国防官员的说法,印度空军拟定的114架“阵风”战斗机采购提案(即“情况说明书”)已于数日前提交至国防部,目前正由国防部下属各部门审议。经讨论后,该提案将被提交至国防采购委员会,随后再由国防采购委员会理事会审批。 这批战机将由法国达索航空联合印度航空企业在印度共同制造,其中本土零部件占比将超过60%。法国达索航空已在印度设立一家公司,负责法国产战斗机的维护工作。塔塔等印度航空企业也有望参与此次战机制造。 法国方面还计划在印度海德拉巴为“阵风”战机使用的M-88发动机建立维护、修理和大修设施。 一旦完成,该项目将成为印度政府有史以来签署的最大规模国防交易。届时印度军队的“阵风”战机总数将增至176架。印度空军此前已列装36架,印度海军还通过政府间协议订购了另外26架“阵风”M舰载型号。 印度官员指出,推动此次采购的原因之一是阵风战机在“朱砂行动”中的出色表现。印媒称,该战机凭借先进的“频谱”电子战系统,“成功全面压制了中国的PL-15E空空导弹”。 印度空军“阵风”战机 印度空军图 此外,印度本土制造的“阵风”战机预计将配备本国产空对地导弹,其射程将超过此前用于打击巴基斯坦的“斯卡普”(也就是“风暴阴影”)导弹。 印度空军认为,这笔交易对强化机队至关重要。未来除“阵风”外,印度空军的主力战机还将包括苏-30MKI、已订购180架LCA Mark 1A,以及计划在2035年后列装的国产第五代战斗机。 巴基斯坦此前宣布,在5月7日的印巴空战中,该国空军使用歼-10C击落了5架印度战机,其中包括3架“阵风”。有法国官员对美媒证实,空战中至少有一架“阵风”被击落。 法国24电视台提到,中国武器在印巴冲突中通过实战考验,表现远超预期,这给长期轻视中国武器的人敲响了警钟。 维罗纳国际安全研究小组的中国问题专家卡洛塔·里诺说,就认知层面来说,中国获得了重大胜利,这场冲突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国武器并不逊色于西方装备,我们应当摒弃延续已久的偏见。 巴军展示并对比了网上流传的飞机残骸和印军“阵风”的对比图像,强调击落战果的可信度。 路透社也援引两名美国官员的消息称,确信一架歼-10战机成功击落了至少两架印度军用飞机,其中包括“阵风”。 就连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也表示,今年印巴冲突期间“可能有四五架战机被击落”。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的这番言论间接证实了巴方说法。…
马耳他,这个面积还不到北京市五十分之一的小国,最近在中国移民圈里火得不行。地中海边阳光正好,街头巷尾却越来越多中文招牌。 中医馆、川菜馆、春节舞狮表演全都安排上了。更有意思的是,据马耳他官方数据统计,自“永居计划”启动以来,87%的主申请人来自中国。 中国人不仅成了移民主力军,也正在悄悄改变这个欧盟小国的社会生态。 很多人好奇,这么个欧洲“袖珍国家”,怎么就成了中国家庭争相“买身份”的新宠?更重要的,是不是“买”多了,就真成了中国人的地中海后花园? 一张马耳他永居卡,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马耳他的身份政策,说白了就是“卖身份”,但卖得比别人聪明。它不要求语言成绩、不看学历背景,也不强制居住。 不需要放弃中国国籍,不要求你换护照,只要你愿意投资一笔钱,或者租个房、买个房,再加点政府捐款,身份就能安排得妥妥的。 比起动辄几百万人民币起步的葡萄牙、西班牙、希腊,马耳他搞得更像“拼多多版欧洲绿卡”——总价成本从100万人民币起,还有“租房模式”可选,性价比直接拉满。 更让人动心的是,这身份还带着“拖家带口”属性,一人申请,全家四代同行。祖父母、父母、配偶、子女全都能沾光,子女年龄限制也宽松,只要没结婚、不挣钱,就能捎上。 教育是最吸引中国家长的一项利好。马耳他是少数采用全英文教学体系的非英语国家,公立学校免费,私立学校学费不到国内国际学校的五分之一。 孩子拿着马耳他永居身份,还能走“华侨生联考”路线,分数线低、名额多,一跃跳进清北复交不是梦。 很多家庭就是冲着这一点,把马耳他当成“教育跳板”,不是为了移民生活,而是为了孩子能在中国考大学更轻松。 身份本身也非常实用。马耳他是欧盟、申根区、欧元区和英联邦的“联合会员”,拿着这个身份能免签180多个国家,出入欧洲毫无压力。 对于一些企业家、自由职业者、跨境电商从业者来说,这是打开欧洲市场的一把钥匙。 当然,也有不少人在为退休养老做规划。马耳他气候温暖、医疗系统完善,全球排名第五,犯罪率低,是不少中产家庭眼中的“理想养老地”。 每年冬天避寒、夏天避暑,顺便还能享受欧盟医保,这样的生活设想对很多人来说诱惑不小。 把身份证放在马耳他,真的就能过上欧洲生活? 看上去马耳他是个低成本高回报的移民天堂,但现实却比广告复杂得多。 2025年初,马耳他政府静悄悄地把移民政策“动了刀”。医疗保险最低保额直接翻倍,从5万欧元涨到10万欧元,租房模式的总成本也从12万欧元拉高到20万欧元以上。 不少原本打算“轻装上阵”的家庭突然发现,预算得翻倍。…
2025年夏天,越南本想在美中之间玩一把“平衡术”,结果一脚踩空,摔得不轻。 本以为投向美国怀抱能抱到“金大腿”,结果刚和美方签完关税协议,屁股还没坐热,美国就翻脸不认人。 紧接着欧盟也上来补刀,一边榨取市场,一边设置壁垒。 越南这一波操作不仅没赚到便宜,反倒把老邻居中国得罪得彻底,落到如今里外不是人、进退两难的境地。 这一局棋,越南算是下错了每一步。 “投名状”换来的,是美欧的联合收割 越南与美国的“关税协议”,原本被包装成一场互利双赢的合作典范。 协议里,越南主动对中企中转商品加征40%的关税,附送采购波音飞机的“礼包”,还顺带承认了美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这一系列举动,怎么看都像是越南对美国递上的一封“投名状”,但问题就在于——美方从头到尾都没打算兑现承诺。 协议刚落地没几天,美国就以“转运商品”之名,对越南出口的钢铁和光伏产品动手加税,打得越南措手不及。 一场本该带来订单和市场的合作,最后变成一场冷血收割。 越南对美出口骤降25%,光是制造业的代工厂就倒了四千多家,数十万工人面临失业,直接断掉了越南“世界工厂”的命脉。 最狠的是接下来的那一刀。 8月,美国突然宣布禁止进口来自12家越南渔场的海产品,理由是“环保违规”。 这条命脉一砍,越南渔业立马损失5亿美元,数万人生计受影响。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哪里是什么环保,分明是美方自家渔业产能过剩,借环保之名清理竞争者。 联合国的报告都指出,越南对美国的水产出口占比超过三成,这一禁令不只是让越南元气大伤,也推高了美国自己的通胀,典型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更糟的是,这几刀下来,外资也开始用脚投票。 英特尔、三星暂停扩产,耐克、阿迪达斯直接迁出工厂。 2025年第一季度,越南的外资撤离规模飙到68亿美元,纺织、电子等支柱产业遭遇“断供式空心化”。…
欧洲最近的动作,像极了一盘复杂又冒险的棋局。 2025年9月,欧盟一边高调宣布与日本联手研发下一代战斗机,历史性地打开了与非北约国家的军事技术合作大门,另一边却悄悄在第19轮对俄制裁中,把“中国”写进了隐形靶心。 图为日本航空自卫队账号截图 这不是简单的外交小动作,而是一次双重出击,一面瞄准东方的技术崛起,一面围堵俄能源的背后交易。 这场没有硝烟的对局,不再只是地缘政治的“欧洲内战”,而是正面插手亚洲格局的“跨大洲战略”。问题来了:欧洲,这次真准备好了吗? 日本航空自卫队F-15战机 合作日本战机:军事联姻背后的算盘 对于一向讲究内部团结、对外克制的欧盟来说,拉上日本一起造战斗机,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一次精密布局。 欧洲多国防务公司和日本三菱重工签下的合作协议,目标是2035年联合推出“第六代智能战机”。听起来像是军事界的“iPhone二十代”,但核心点其实是三个字:技术权。 这款战机不仅搭载AI自动驾驶、远程打击系统,还配备电子对抗模块,说白了就是能“自动识别目标、精准打击、干扰敌人”,成了一台会自己打仗的飞行机器人。 而欧洲之所以愿意和日本共享这类高端技术,表面上是为了“亚太安全合作”,实际上则是看中了日本在电子、材料和传感器方面的技术突破——说得直白点,欧洲缺的,日本正好补上。 但这场“军事联姻”可不只是造飞机那么简单,它的真正指向,是欧洲希望借日本之手,突破美军长期对欧洲防务技术的“框架管理”,顺势在亚太地区插上一根技术旗杆。 图为日本战斗机 而对于日本来说,这更是一次打破“战后束缚”的机会——不仅能进入全球高端武器市场,还能借欧洲的背书,强化其“正常国家”身份。 这是一笔各取所需的买卖,但问题是,欧洲在尝试用军事科技开疆拓土的同时,也正把自己拖进一个远离本土的战略旋涡。 制裁俄罗斯?不,中国被点名了 与日本搞联合战机还算是明面上的合作,而对中国的“隐形制裁”,则是这盘棋局中更为隐蔽的一手。 最新一轮欧盟对俄制裁,被称为“迄今最严厉”,但读完细则你会发现,俄罗斯只是明面上的标靶,中国却成了暗线下的“次级目标”。 欧盟把12家中国科技企业列入“规避制裁名单” 欧盟把12家中国科技企业列入“规避制裁名单”,理由是“间接服务俄罗斯军工体系”——这逻辑听起来有点像“你朋友帮了坏人,所以你也得担责”。…
波兰闹出“俄罗斯无人机入侵”的风波后,丹麦这个北约国家,也表示自己正面临着一场“混合战争”,机场遭到了无人机入侵。 参考消息9月26日报道称,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表示,本周丹麦多座机场及军事设施附近发生多起无人机干扰事件。 在当时,丹麦机场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决定:暂停所有航班起降。四小时的关闭,数千名旅客滞留,这仅仅是开始。 随后几天,丹麦三座机场、一处空军基地和军事设施接连出现无人机踪影。最令人不安的是在奥尔堡,那里不仅是民用机场,更是北约重要的空军基地。 一位丹麦国防部官员私下透露:“这些无人机操作者明显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这绝对不是业余爱好者。” 丹麦国防大臣波尔森的判断更为直接:这是“专业机构实施的系统性行动,旨在制造恐慌”。 就目前来看,当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说出“混合战争”这个词时,哥本哈根各界都感到紧张。 要知道,混合战争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处于战争与和平的灰色地带。直白来讲,一个国家明明受到攻击,却很难确定攻击者,更难进行传统意义上的还击,这就是一种“混合战争”。 然而,当被问及是否与俄罗斯有关时,丹麦官方的回应却异常谨慎,称没有直接证据。 虽然丹麦没敢直接把矛头对准俄罗斯,没有宣称这场无人机是俄军发射的,但其它欧洲国家却已经认为俄罗斯又犯下了罪行。 这就好比俄乌冲突爆发第一年的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同样是指控与否认的罗生门。有欧洲外交官坦言:“在类似事件中,欧洲仿佛在与幽灵作战。” 不出意料的是,俄罗斯驻丹麦使馆先是坚决否认,然后反将一军称这些猜测“毫无根据”。 这种态度与俄罗斯驻法大使梅什科夫的说法如出一辙:“西方欺骗了俄罗斯这么多次,俄罗斯只相信铁一般的事实。” 就在丹麦应对无人机困扰的同时,北约东部边境的紧张局势也在升级。爱沙尼亚指控俄罗斯三架米格-31战机侵入其领空,波兰则报告一夜之间19架无人机闯入。 这些事件正在持续升级,已经触发了北约第四条款的磋商机制,这是北约成立75年来仅被启用九次的紧急程序。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强硬表态令人震惊:击落入侵领空的俄战机是“正在考虑之中”的选项。 这种直接威胁在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实属罕见。荷兰首相斯霍夫紧随其后支持这一立场,而德国总理默茨则试图缓和局势,表示正与主要欧洲国家协调行动。 但北约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的警告值得玩味:他担心这可能落入俄罗斯的“升级陷阱”,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等人则呼吁谨慎。 这种分歧暴露了欧洲在面对俄罗斯时的两难境地:过于强硬可能引发直接冲突,过于软弱则可能被“各个击破”。 对于欧方击落战机的强硬威胁,俄驻法大使梅什科夫已经发出了强硬警告:“如果北约以所谓‘侵犯领空’为借口击落俄罗斯飞机,这将意味着战争。”
最近几年,台海局势搞得是越来越紧张,美国这边老是放话要插手,但不少美国媒体和专家却直言不讳地说:美国要是真敢跳进来,怕是要吃大亏。为啥这么说?因为中国在军事、经济、政治上都攒了不少硬实力,尤其是那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秘密武器”,真打起来,美国压根儿占不到便宜。 中国军事技术:硬核到让美国头疼 高超音速导弹:防不胜防的“杀招” 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这几年可是出了名,尤其是东风系列的DF-17,搭上DF-ZF高超音速滑翔器,速度能飙到20马赫,还能灵活变轨,现有的防空系统根本拦不住。2021年8月,中国还搞了一次绕地球飞行的测试,直接把美国情报界给整懵了(《金融时报》有报道)。这玩意儿要是往冲绳的嘉手纳基地或者关岛的安德森基地招呼,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布局分分钟瘫痪。 美国那边的高级将领,比如约翰·阿奎利诺上将,都公开说过,中国的这个技术发展太快,美国现在的导弹防御网完全跟不上节奏(VOA有采访)。这意味着啥?台海一旦开打,中国完全可以先下手为强,把美国在附近的关键据点给端了。 反舰弹道导弹:“航母杀手”的名号不是白叫的 再说说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比如DF-21D和DF-26,外号“航母杀手”,名副其实。DF-21D射程超1450公里,DF-26更猛,能打到4000公里开外,还带精准制导。2020年8月,中国在南海试射,直接命中几百公里外的移动靶船,美国智库看了都直摇头(FPRI有文章分析)。这东西一出,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只能老老实实躲远点,想靠近台湾支援?门都没有。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2022年的报告里就提到,中国的导弹技术已经把美军在亚太的活动空间挤得没法看了。一旦真打起来,美国航母想逞能,怕是得先掂量掂量能不能扛得住这波“杀手锏”。 海军家底:数量多,质量也不赖 中国的海军这几年发展得那叫一个快。2023年的数据,解放军海军有370艘军舰,硬生生压了美国海军的290艘一头(《福布斯》有统计)。而且不光是数量,质量也上来了,像055型驱逐舰、075型两栖攻击舰这种硬货,远洋作战和两栖登陆的能力杠杠的。台海打起来,中国海军能迅速封锁海峡,掐断外援,登陆作战都不带喘气的。 再加上中国的综合防空系统(IADS),部署了射程200公里的地空导弹,美国空军要是敢靠近,风险不是一般的大。美国智库RAND的报告里都说了,中国的海军实力已经让美军在这一片没法随便撒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