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到底,解放軍報發出統一強音,台上將發現,大陸在等鎖島時機

1 year ago

台海风云变幻莫测,就在赖清德叫嚣要组织40万民众抵抗大陆时,台军内部却传出了截然不同的声音。台海军“司令”唐华直言不讳地道出大陆的真实战略:解放军早已具备全面封锁台湾的能力,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动手。 鲜明对比所映射的、到底是赖清德的政治秀,还是台军的专业判断? “蟒蛇战术”、大实话 近年来,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军事行动愈发频繁,从军机军舰的例行巡航,到大规模实弹演习,每一次行动都似乎在向外界传递着一个明确的信息——大陆已经做好了应对台海危机的充分准备。 日前,台海军上将唐华表示,解放军已经在台海周边形成了“蟒蛇战术”的围困态势,台岛实际上已经被解放军的海空力量牢牢锁住。 据中国评论通讯社10月4日报道: 唐华形容为“蟒蛇战略”,指解放军行动缓慢但明确,持续增加在台湾周边的军事存在,解放军已准备好“只要愿意随时可以封锁台湾”,从机舰数量到执行任务的时间都翻倍成长。 唐华的言论之所以引发如此大的反响,不仅因为他是台军现役的最高级海军将领,更因为他一语戳破了民进党当局多年来的虚构幻想。 赖清德提出的“40万民力”计划显得苍白无力,毕竟在面对解放军的现代化武器和战术时,这种旧式的动员方式根本不具备任何实质性的军事意义。 唐华的表态无疑是在用专业军人的眼光,既揭示了台湾当局在军事问题上的不切实际、又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一旦大陆决定对台实施全面封锁,台湾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 “40万民力”、能做什么? 在祖国统一的态势下,与唐华的坦诚相比,“台独”势力则显得更加虚伪和狡猾。 赖清德在公开场合多次宣称,台湾将动员40万民众组成抵抗力量,以应对大陆可能的军事行动。 有意思的是,“台独”势力一边大肆宣扬所谓的“台湾独立”,一边却又在私下里寻求外部势力的支持和保护。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不仅让岛内民众感到失望和愤怒,更让国际社会看清了“台独”势力的真实面目。 更为关键的是,赖清德提出的动员计划不仅在军事上没有实际意义,甚至在岛内也面临极大的质疑。岛内民众对动员的实际效果并不抱有信心,毕竟台湾的资源储备和基础设施根本无法支撑长时间的战争。 著名的台湾“名嘴”邱毅就曾公开批评赖清德的计划,他指出,台湾的能源储备远远不足以应对长时间的封锁,所谓可以坚持五个月的说法完全是谎言。根据邱毅的判断,一旦解放军实施封锁,台湾可能在一周内就会陷入能源短缺、物资匮乏的困境。 赖清德的“40万民力”计划更像是一次博取政治分数的表演,而不是解决台海危机的实际方案。他的言论与台军内部的真实判断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唐华的“蟒蛇战术”言论无疑戳破了赖清德的政治泡沫,让外界看到了台军高层对当前局势的冷静判断,同时也得到了部分岛内民众的支持和认可。而民进党当局试图通过虚构的资源储备谎言来安抚民众,但事实上,台湾根本没有能力应对长时间的封锁和孤立。 显然,在台海问题上,岛内民众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存在着不同的声音和立场。这种内部裂痕的存在,无疑为大陆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空间。 唐华的言论让人们意识到,台岛的防御能力远没有民进党所宣传的那样强大。赖清德的“40万民力”计划只是空中楼阁,而台湾的战争资源储备更是虚无缥缈。…

美國四星上將猜測:中美兩國2025年就要開戰,真的能打起來嗎?

1 year ago

中美是否会爆发战争,很多人都在密切关注,其实相对来说这方面的话题美国这边炒作的要多一点,毕竟他们更在意舆论战,而中国的外交方向一直是坚持和平的。 对于中美开战的问题,在23年1月的时候美国四星上将迈克·米尼汉认为中美会开战,而且时间线也定格在在2025年,这位四星上将认为,在2024年中国台湾会开始地区选举,这可能是两国战争的源头。 可以看到又是台海问题,每次都是有理有据,美国这样的言论目的何在就一目了然了,他们依然在台湾这个所谓的美国筹码上进行拉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改变台湾问题的走向,但是真的会发生么。 我们的时间线已经在2024年,可以开启上帝视角,虽然中国台湾地区的选举引起了不少的波动,甚至中国大陆又进行了围台军演,但是可以看到的是并没有上升到武力的层面,美国人也没有和他们承诺一般出现在台海范围。 这里基本可以明确美国这位上将的说法更多的是炒作话题罢了,也怪不得当年白宫发言人直接了当的表示迈克·米尼汉的言论仅代表个人,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和中国发生战争的可能并不大,更不要说时间线如此清晰。 我们要明白美国炒作所谓的台湾问题,就是为了给中国制造麻烦,让他们真的下场显然不可能,美国下场作战的情况我们都清楚,都是对一些军力不行的国家进行降维打击,即使是当年的伊拉克,因为信息战不在一个层面,导致美国的战争难度并不高。 此时他们面对中国这个庞然大物,又如何敢于直接开战呢,更多的说法不过是为了让台湾的台独分子在两岸问题上制造麻烦罢了,我们来看看这两年美国对中国的态度,虽然他们担心中国的发展过快,但是一直不敢上升到热战。 而是利用贸易战金融战的形式来牵扯中国的发展速度,因为美国人明白他们此时不敢受伤,更输不起,如果让世界发现所谓的霸主国家面对中国军队会损失惨重的话,那么他们必然跌下世界霸主的地位。 接下来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局美国人心里清楚,遍布世界的海外军事基地很有可能遭遇到驱逐,甚至是攻击,四处开花的情况,美国的十一艘航母是不可能应付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的举动就是嘴上强硬,动作拖沓,他们没有和中国开战的勇气。 至于中国方面自然不会主动挑起战争,对中国来说如今缺少的是时间一旦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么到了那个时候,中国在世界的话语权就会加重很多,也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了。 我们再来结合国际局势来思考,为什么此时美国不敢和中国开战,中国虽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海陆空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不管是海军的航母还是驱逐舰,亦或是核潜艇,或者是中国空军的歼-20、歼-35,甚至是后面陆军的东风快递,都向外界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如果和中国开战,美国必须全力以赴。 但是如今他真的能做到全力以赴么,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来看看欧洲区域,别看乌克兰进攻了俄罗斯的本土,但是这里的拉锯依然在继续,美国和北约只要敢对乌克兰放手。 那么这里的天平必将倒向俄罗斯,此时对于美国来说虽然窃取了乌克兰的国有资产,收割了一部分资本,但是只要战争不结束,永远不可能变现。 如何结束,俄罗斯的条件乌克兰答应,美国也不会答应,因为这意味着割他们的肉,而另一方面俄罗斯同样有自己坚持的底线,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经常说俄罗斯被拖入战争泥潭,但是对于美国乃至北约来说,何尝不是拖在了这里呢? 而中东同样如此,以色列背靠着美国的支持,对加沙地带进行打击,但是在巴以冲突还没有结束的时候,以色列又将目光盯上了黎巴嫩,甚至是和伊朗产生了激烈的冲突,我们可以看到伊朗向以色列发射了两百枚弹道导弹。 此时的以色列可以说局势非常危急,美国根本不可能对这一地区放手,一旦以色列被挤出中东,那么美国人在中东的话语权就会彻底丧失,而且他们在这里的石油利益必须归还给中东国家,很显然他们是不愿意的。 但是别看美国强大,中东的局势同样是泥潭,艾森豪威尔号在红海被击中,随后赶来的航母居然不敢去红海只能停靠在阿拉伯海进行威慑,这样的局面不得不让人唏嘘,最重要的是胡塞武装的封锁,让美国更是寸步难行。 可以看到在这两个区域已经牵制美国大部分力量,而且从目前的局势来看,25年会不会继续下去都是一个未知数,此时美国如何冲出精力来和中国进行热战呢,这就是美国现在所处的尴尬位置。 如果完全放弃这两个区域,首先美国人此前布局的利益全部会丧失,除此之外世界也将对美国的霸权产生质疑,美国人可以说已经被架在了火盆之上,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如果他们还要强行和中国展开第三块混乱区域。…

面積最小國家,2011年僅有32個女人,人均收入53萬,渴望中國原諒

1 year ago

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全国总面积为0.44平方千米。 国土的狭隘决定了其人口的数量,这个国家人口最多的时候才不过千人而已。 截止到2011年,这个国家不过有700多人,其中女人仅有32位。 别看这个国家人口基数小,人均收入却是相当丰厚的。 2011年时,这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就已经达到了50万人民币,在世界各国人均收入排行榜上占据第18名。 可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却一直渴望得到中国的原谅。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迷你国家 这个国家就是梵蒂冈,别看它国土面积少,但它可是一个妥妥的宗教强国。 它是全世界天主教国朝圣的中心,在这里随处可见的是气势恢宏的大教堂。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它位于意大利罗马城内。 没错,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那个罗马。 梵蒂冈这个名字的历史相当悠久,从公元二世纪起就已经有了,只不过,那时的梵蒂冈还是罗马城对面的一片荒草地而已。 后来天主教开始在罗马盛行,教宗掌握了城中的权力,信徒们将教宗视为上天派下来的统治者。 即便是国王也不能尊敬教宗,在当时的欧洲大部分国家,国王取得权利后第一件事就是朝拜教宗,只有这样才能标志他们的正统。 而教宗是具有实权的人物,并不是一个只在国王需要时出现的吉祥物。 公元756年,法兰克国王丕平征服伦巴德帝国后开始巴结教宗,因为他的政权还不太稳固,如果得到教宗的青睐,那么他就能稳坐国王之位。 他将罗马城及附近的荒草地都献给了教宗,前文提到过,一直以来,教宗都住在罗马城里,只不过由于政权的变更,教宗的领地具有’不稳定性‘,如果遇上位暴君国王,他完全有能力将教宗从罗马城中驱逐出去。 可丕平献土的这一举动无疑是给教宗吃了一颗定心丸,当时的教宗是斯提芬二世,他对丕平很是满意,承认了他的新政权,教徒们也都安定了下来,不再反抗。 在漫长的岁月里,教宗统治着罗马城以及意大利中部地区,梵蒂冈也从一片荒草地被开发成了有各种各样气势恢弘教堂的圣地。 但教宗的权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1870年后,领土统一的意大利政府觉得教宗的存在实在是太碍眼了,而且教宗有着极高的威望,如果他有反心,整个国家都将陷入动乱之中。 但教宗又不能废除,意大利政府想了一个好办法——将教宗迁入位于梵蒂冈的教宗宫中,他只能在这片狭小的范围内行使神的权利。…

李光耀晚年坦言:雖然新加坡是華人國家,但它不會“回歸中國”

1 year ago

李光耀晚年坦言:虽然新加坡是华人国家,但它不会“回归中国”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国会大厦前,一个瘦小的身影正在发表重要演讲。他就是刚刚带领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宣布独立的李光耀总理。此时的新加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没有自然资源、国土面积狭小、周边形势复杂。李光耀神色凝重却又充满决心,他知道,未来的路很难走,但新加坡别无选择。 2015年3月23日,新加坡总理公署发布消息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于当地时间23日凌晨3时18分在新加坡中央医院逝世,享年91岁。 这位被称为“新加坡国父”的政治家,用他的一生将一个贫穷的小岛变成了亚洲乃至全球的经济奇迹。但鲜为人知的是,李光耀晚年多次表示,虽然新加坡是个华人占多数的国家,但它不会“回归中国”。 这番言论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有人说,李光耀这是在为新加坡的独立性打预防针。也有人说,这是李光耀对新加坡未来的深思熟虑。 那么,李光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1965年。 那一年,新加坡刚刚脱离马来西亚联邦独立。作为一个只有700多平方公里的岛国,它几乎没有任何自然资源,连淡水都要依赖进口。独立之初,新加坡的人均GDP只有500多美元,失业率高达14%,社会矛盾重重。 面对这样的困境,李光耀和他的团队提出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措施大力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改善基础设施,吸引外资;推行廉洁高效的政府管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这些措施很快就见效了。到1970年代初,新加坡的经济已经开始起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但李光耀并没有满足于此,他继续推动新加坡向更高层次发展,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高科技产业基地。 1979年,李光耀提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口号,决定将新加坡的产业结构升级,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他大力投资教育和科技研发,鼓励高科技企业在新加坡落户。 这个决定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有人担心,新加坡的劳动力素质能否跟上产业升级的步伐。但李光耀坚持己见,他说“如果我们不改变,就会被时代淘汰。” 事实证明,李光耀的判断是正确的。到了80年代末,新加坡已经成为亚洲领先的高科技产业基地之一。 然而,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新加坡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开始面临文化认同的困惑。他们中的许多人接受西式教育,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对传统文化却越来越陌生。 李光耀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他开始推动“亚洲价值观”教育,强调儒家文化的重要性。他说“我们必须保持自己的文化根基,否则就会变成‘香蕉人’——黄皮白心。” 这种做法引发了不同的反应。有人认为这是必要的文化保护措施,也有人批评这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 另一个重大挑战是国家安全问题。作为一个小国,新加坡始终面临着来自周边大国的潜在威胁。李光耀深知,只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才能保证国家的安全。 他大力发展新加坡武装部队,引进先进武器装备,同时推行全民兵役制。李光耀常说“如果你想和平,就要准备战争。” 回到1963年,新加坡刚刚加入马来西亚联邦。当时,李光耀认为这是新加坡最好的出路。他希望通过加入联邦,新加坡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资源。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李光耀的设想发展。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在多个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其中最关键的是种族政策。马来西亚联邦政府推行的是有利于马来人的倾斜政策,这让占新加坡人口多数的华人感到不满。…

大戰打響伊朗全軍出動,美軍已遭1000枚導彈打擊:再也顧不上中國

1 year ago

美军已经深陷中东! 2023年中东之乱开始,至今为止美军已经遭受数百次偷袭,超过1000枚导弹打击了! 以色列现在所有的平民,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从街头躲避到防空洞里躲避战火,可想而知形势有多严峻。 这种之下,美军为保住以色列不得不把自己的大批量武器和部队派往中东,没有时间再去管“俄乌战场”,更没有时间挑衅“中国南海”! 深陷中东的美国,正在一步步跳入火坑....... 一年内遭遇1000枚以上导弹袭击 2023年10月17日,中东全面爆发战火,美军、以色列、伊拉克、叙利亚等国直接参与到战火之中。 不到一个月,美军在中东地区就被偷袭超过66次,其中一半是叙利亚、一半是伊拉克出手,攻击百余枚导弹发射到他们的军舰、驻扎地。 美国为了控制住中东局势,不得不大力扶持以色列对抗,却没有想到以色列本身就是一个“好战”的国家。 在双方不停地报复之下,以色列把战火从巴勒斯坦波及黎巴嫩、伊朗、埃及等国家,现在所有的压力都到美国的身上。 不支持以色列,美军的驻扎地肯定会被不停地偷袭,终有一天会被迫撤出中东。若是继续打下去,美军遭受的突袭只会更多。 2024年10月6日,也门胡塞发出讲话表示在中东爆发战争一年里,他们已经发起1000多次导弹攻击,一共击落11架美国无人机。 在他们所控制的区域里,也门胡塞对英国、美国发起的袭击之中至少造成百余人死亡。 大家都知道,美军有着大量的兵力驻扎在伊拉克、叙利亚区域。 而这些原本是用于控制中东地区的军事力量,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战火发生之后,这些驻扎的美军几乎是三天两头就会遭受导弹袭击。 叙利亚更是在9月22日,对沙达迪的美国基地发起猛烈的导弹袭击,因为防范不及时,导致美军当场被4枚导弹击中。 顿时整个美军基地炮火四起,拉响全军警报声,紧跟着就是大量的爆炸声响起不少的弹药都被引爆,造成大规模的损失。 美军在中东地区,每一天都要面临着战火,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伊朗要动真格 以前的伊朗,只是从背后助力并未真正地下场。但随着伊朗对以色列开启大规模的袭击之后,他们已经把所有的心思,都写在脸上。…

中方反制來了!法國一臉懵,西班牙罕見幫腔,歐盟已亂作一團

1 year ago

前言 10月4日,欧盟27个成员国进行投票,通过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决定,法国自以为背靠欧盟这棵大树,中方无可奈何,但如今,中方反制来了! 10月8日,我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商务部还发放了相关“黑名单”,法国企业最多。 法国为什么如此坚持“制裁”我国电车,我国的“反制”将对法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法国豪赌失败? 欧盟27个成员国,以10国赞成、5国反对、12国弃权的微弱多数通过了加征关税的提案,决定对我国的进口电动汽车加征最高可达36.3%的反补贴税。 法国称得上是“领头羊”,法国认为中国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对欧洲本土车企构成了严重威胁,市场份额的逐步流失给本土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了保护本土电车产业发展,保持良好的市场竞争,法国在此次投票中呼声最大,非常支持加征关税,在法国的“带头作用”下,意大利等9个国家也紧跟着他的脚步,赞同对我国电车增税。 当然,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德国等五个国家就坚决反对,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他们的汽车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在我国市场有着巨大的商业利益。 如果加征关税,将对德国汽车企业在我国的业务和市场份额产生严重影响,德国政府也考虑到长远的经济合作关系,也希望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商务部新闻办公室 2024-10-08 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德国财长也警告欧盟,千万不能进行贸易战,称对中国电车进行反补贴加征关税是错误的决定,他认为与中国的贸易战对欧洲汽车业弊大于利,呼吁通过与中国谈判解决分歧。 而12个弃权成员国的想法就很简单了,他们知道如果放弃了中国市场,会有巨大的损失,但他们也不愿意得罪欧盟,因此只能弃权,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本来是支持的,但其首相访华之后最终选择了弃权。 面对如此不公平、不合规、不合理的法案,我国商务部称坚决反对,向欧盟表示:加征关税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将采取一切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利益。 如今,中方反制终于来了! 中国的强硬反制 早在今年1月份,我国商务部接到国内相关白兰地产业申请,我国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发起反倾销调查,立案后,商务部对此开始进行调查。 10月8日,我国正式宣布,对从欧盟的进口的白兰地等原材料进行临时反倾销,要求公司保证金比率为30.6%-39.0%,中方的反应速度非常快,仅仅4天,就对欧盟成功反制。…

大戰一觸即發?朝鮮下達準備射擊指示,解放軍早已做好應對措施

1 year ago

突发,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已向前线部队下达准备射击的指示,要求前线朝鲜人民军炮兵联合部队和承担重要火力任务的部队做好全面射击准备 大战难道一触即发?这确实是近年来前所未有的紧张形势,原因大概还是这几天韩国无人机飞到平壤,除此之外,韩国居然还同意了日本自卫队可以临时入境。这些行为可以说都触及了朝鲜的红线。 而在前几天,朝鲜更是宣布完全切断与韩国连接的铁路与公路,可以说朝韩关系陷入了二战以来的最低谷。 我国肯定是不希望朝鲜半岛再起战火的现在就只能希望朝鲜这边只是营造一下气氛,不然,朝鲜半岛一动,那么直接牵涉到的,就会是中美两国。 当然,如果韩国要是头铁在这样的节骨眼继续挑衅朝鲜,那么到时候就真的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需要说明的是,朝鲜的军事实力要比韩国强得多,虽然朝鲜空军实力很差,但是朝鲜可是有高超音速导弹和远程火箭弹的。 从朝鲜进行的火箭炮试射活动来看,朝鲜的600毫米超大口径火箭炮射程最少也有400公里,除了牢牢占据世界第一位置的中国PHL-16远程火箭炮外,KN-25将是世界上射程最远的火箭炮系统。而朝鲜首都平壤距离韩国首都首尔不到300公里,这也就意味着朝鲜可以直接对韩国采用火炮洗地攻击。 而在导弹技术上,朝鲜仅花了30余年,就变成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弹道导弹技术大国,并建立起与国力不大相称的庞大作战部队——战略军。日本军事专家齐藤光政指出,朝鲜是极少数能独立研制和生产多种中近程弹道导弹及运载火箭的国家之一,同时它拥有生产核弹头的能力,而具有类似或更强实力的国家只有俄罗斯、美国、中国。(法国和印度不具备生产高超音速导弹的能力) 朝鲜在4月更是曾进行过乘波体高超音速导弹的试射,朝鲜将新型中远程高超音速导弹称之为火星-16B,虽然是乘波体,和中国的东风17还是不一样,有点像东风17的弹头+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弹体的结合体,新型火星-16B导弹飞行了约1,000公里(621英里),达到了101公里(62英里)的最高高度,落在了日本海,根据测算,火星-16B可以在7万米高空12马赫打水漂,而射程可以覆盖美军的关岛。 一旦朝韩发生冲突,韩国是绝没有能力应对朝鲜的火箭炮洗地和导弹打击攻势的。 从尹熙悦上任开始,朝韩之间的关系就日趋紧张,从2023年开始,韩国就一直在配合美国挑衅朝鲜,比如韩国同意升级美国对韩提供“延伸威慑”,加强在朝鲜半岛及周边地区部署美国战略资产。双方还同意建立“核磋商小组”机制,新增韩美军事训练和模拟演习。 不仅如此,韩国除了宣布要重启萨德之外,还声称要部署“堤丰”系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难怪朝鲜会发飙。 我个人的判断来看,朝鲜也只是做做样子,打得可能性并不高。 实际上,即使朝鲜半岛真的爆发了冲突,中国也早已经做好了应对措施,早在2023年,解放军火箭部队将部署在中朝边境的短程弹道导弹进行升级,而且还把东风17部署在了中朝边境。 无论朝鲜半岛局势如何发展,只要美韩威胁到了中国边境,那么DF-17导弹就能有效针对美韩防空设施,直接对韩国的美军基地进行致命性打击。 从现在全球的混乱形势来看,旧的全球格局正在瓦解,而新的格局还未形成,全球的动乱估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直到真正能够左右棋局的大国直接下场,局势或许才会平稳下来。

歷經8年艱苦談判,貝爾湖歸屬終於有了結果,如今中國有多少面積

1 year ago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身为典型的内陆国家,蒙古国虽然没有海,但却还是专门设立了海军司令,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水路运输的安全。 毕竟它还有着1000来个湖,平时经常在上面搞运输,而在这些湖中有一个叫做贝尔湖的。 这个湖就处在中蒙边境上,所以一开始有关其归属一直都是有争议,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便开始着手解决此事,可花了整整8年这事才有了结果。 01 贝尔湖:中蒙边界上的蓝宝石 贝尔湖总面积约600多平方公里,湖水清澈见底,周围环绕着起伏的草甸、茂密的森林和连绵的沙丘,构成了一幅绝美的自然画卷。 其独特的魅力,既展现在如画美景中,又体现在丰饶的物产里。 湖中有诸如白鲑、胖头鱼这般名贵的鱼类,它们成为当地渔民关键的经济倚仗,为其生活带来重要保障。 湖畔牧草繁盛,乃牧民放牧之绝佳所在。这里水草肥美,为牛羊提供了充足的食源,实乃大自然赐予的理想牧场。近年来,贝尔湖凭借其独特的自然风光,逐渐成为了备受青睐的旅游目的地。 一位年迈的牧民所言:"贝尔湖是草原母亲的眼睛,也是我们的心头之血。" 可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这颗美丽的"蓝宝石"却成为了中蒙两国间一个棘手的边界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贝尔湖的归属问题长期悬而未决,这给湖区的发展以及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与不便。 新中国成立后,中蒙两国经友好协商达成共识,终为这片静谧的湖泊觅得共赢之途。 这座湖之所以成为两国边界的焦点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它恰好处于两国之间,两边皆有其所属部分。 02 领土之争 纵观漫长历史,其自唐朝起始便已明确归属我国。 此后的宋、元、明、清各朝,中国对贝尔湖地区的管辖从未中断,但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列强的侵略和国内的动乱中,中国的国力衰退,边疆局势动荡。 贝尔湖地区也因此成为了与北方邻国争议的热点,…

又建運河又送戰艦,柬埔寨還是沒頂住壓力,退群了,越南布局毀了

1 year ago

前言 近年来,我国与柬埔寨那是百般交好,不仅为他们的运河大工程加速,还在今年九月初将两艘战舰移交给了他们。 谁知越南吃醋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让柬埔寨停止与我国在一些方面的合作。 可此时的柬埔寨是近朱者赤,硬气了起来,直接就退出了由越南为主的合作框架,气的越南直摇头。 那么,柬埔寨真的只是一时兴起才选择退出的吗? 在柬埔寨退出之后,越南又为何那么难受呢?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中柬"蜜月",旁人吃醋 近年来,中国和柬埔寨的关系可谓是蒸蒸日上,让不少国家看得眼热,甚至是感觉不安。 而这一切,似乎都要从一条运河说起。 这条运河的名字比较拗口,叫德崇扶南运河,它全长180公里,不仅是柬埔寨的国家级战略项目,更是中柬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柬埔寨来说,这条运河就像是一个梦想成真的故事,因为它不仅能帮助柬埔寨减少对邻国越南的航运依赖,还能为柬埔寨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今年8月,当柬埔寨首相洪玛奈按下项目启动按钮的那一刻,烟花绽放,鼓声阵阵,仿佛预示着柬埔寨即将迎来一个新时代。 洪玛奈说,这条运河将让"柬埔寨人终于可以用自己的鼻子呼吸了"。这句话虽然有点夸张,但却道出了柬埔寨人民的心声。 然而有人欢喜有人愁,越南对此表示担忧,声称运河可能会影响湄公河三角洲的水资源。 美国也跟着唱起了反调,说什么运河项目可能会影响区域水资源管理和农业可持续性。 甚至还有人炒作说,中国投资这条运河是为了扩大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 面对这些质疑,柬埔寨方面也不甘示弱。柬埔寨副首相孙占托公开回应说,运河项目会严格遵守环保标准,不会对湄公河水系造成重大影响。 柬埔寨前首相洪森更是在社交媒体上发长文,强调运河项目纯属经济考虑,没有任何军事用途。 有了这些解释,此事这才算是稍稍告一段落,而实际上,中国可不仅仅帮柬埔寨开凿了运河,中国其实还向柬埔寨赠送了军舰,这让柬埔寨海军的实力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大清滅亡100多年了,但此國還在使用大清國旗,至今沒和中國建交

1 year ago

大清灭亡100多年了,但有一个国家的国旗到现在都还是大清时期的龙纹样式,和我国紧紧相邻,却一直没有和我们建交。 这个国家是谁呢? 他们为什么没有和我国建交? 一、亚洲唯一没和我国建交的国家是谁? 这个国家就是我国西南和西藏紧紧相接的不丹。 在整个国际社会活动中,不丹几乎被很多人遗忘。 因为他们的国家面积的确非常狭小,只有38,000平方公里,人口约77万,我们国内大部分的小县城都比他的规模要大。 除了面积狭小,人口稀少之外,不丹的地理位置也极其特殊,它和我国的西藏相交,紧挨着喜马拉雅山东段,堪称世外桃源。 由于环境比较闭塞,也造成了不丹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整个国家的国民大多都信仰藏传佛教,他们的名字也是以宗教为依据取的。 因此不丹人民几乎都没有自己的姓氏,不过可以从他们的名字看出来,他们信仰哪一座寺院。 一部分孩子们的教育也在寺庙完成,当然这些教育伴随着朗读经文等等宗教活动。 由于如此信仰佛教,不丹国内的著名景点也和宗教有关,这就是全球十大著名寺庙之一的虎穴寺。 普通居民的住宅也是宗教风格,和我国的西藏地区建筑有相似之处,由于大多依山而建,结合自然环境是非常优质的旅游资源。 曾经著名影星梁朝伟和刘嘉玲的婚礼就是在不丹举办,当时就为不丹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假如想去不丹旅游的话,还是需要慎重考虑,虽然不丹的环境非常优美,但基建设施较差。 不丹全国都是不允许吸烟的,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通电,手机没有漫游服务,一部分地区甚至无法通网。 现代人离开网络几乎寸步难行,所以必须要思考清楚。 不过有一点还是比较方便的,那就是不丹的首都距离我国仅有45公里。 如果真的在不丹旅游期间出现什么事情,想尽快回国也不算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