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徹底變天?美韓重兵集結,中方派3個集團軍能否穩定局勢

1 year ago

最近,全球吃瓜群众的目光都被混乱的中东局势吸引,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冲突愈演愈烈,大有一触即发的趋势。 但别忘了,家门口的火药桶——朝鲜半岛,最近的“温度”也高得吓人。 朝鲜最近可是动作频频,又是关闭边境,又是试射火箭炮,还放话要对韩国采取报复行动。 谁看了不说一句:这是要摊牌了? 其实,朝鲜半岛的局势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复杂的国际关系纠葛。 冷战幽灵 要聊朝鲜半岛,就不得不提那场改变世界格局的战争—抗美援朝。 当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介入朝鲜战争,硬生生把朝鲜半岛从三八线一切为二,也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这场战争的结果,不仅让朝鲜半岛至今仍处于分裂状态,也奠定了东北亚地区的基本战略格局。 美国在韩国获得了永久驻军权,中国则用志愿军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安全,成为地区和国际局势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对于中国来说,朝鲜半岛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它就像一道屏障,横亘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门户之外。一旦朝鲜半岛落入敌对势力手中,中国的国家安全将直接受到威胁。 自从尹锡悦政府上台后,朝鲜半岛的局势就急转直下,原本就不怎么稳固的南北关系更是雪上加霜。 尹锡悦政府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紧紧抱住美国大腿,在很多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也跟着美国指手画脚,上蹿下跳。 韩朝两国之间的口水战愈演愈烈,又是互相指责对方使用无人机进行心理战,又是关闭边境通道,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 而美韩两国更是不断加强军事合作,又是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又是把B-1B轰炸机、核潜艇等战略武器部署到朝鲜半岛,生怕刺激不到朝鲜。 美韩的这一系列操作,无疑是在朝鲜半岛的火药桶上浇油。 朝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自然也要有所反应,于是就有了最近一系列的“强硬”举动。 底线不容触碰 朝鲜半岛局势紧张,作为邻国,中国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中國長達24年無私援助,反哺一國卻成仇,停援即遭反咬

1 year ago

哎呀,说起来中国的外交政策,真是一部大戏,横跨了几十年,从越南到阿尔巴尼亚,中国都是那个时不时伸出援手的大哥哥。但这援手伸得,有时候简直就像是在玩“接力赛”,一会儿热乎,一会儿冷淡,不仅赛道上的其他选手(国家)感觉神秘,连观众(国际社会)也看得一头雾水。所以,这篇文章咱就来说说,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外交接力赛,中国到底玩得是什么花样? 正文 搭档一:越南,那个战争年代的小兄弟 先从越南说起吧。你知道吗,从1950年代开始,中国就在越南战争中扮演了一个超级保姆的角色。不管是财政资助,还是粮食和军事装备的输送,可以说没有中国的这些“慷慨援助”,越南的战斗画面可能要黯淡许多。这场援助可以说是典型的战时兄弟情深,但战争结束后,这段兄弟情怎么就变调了呢? 当越南战争的硝烟散去,原本应该是握手言和的好时候,结果越南和中国的关系却开始变得微妙起来。这就像是你帮朋友搬了一天家,结果人家连饭都没请你吃,那心里那个味儿,咱不多说,大家都懂。 搭档二:阿尔巴尼亚,那个远方的亲戚 再说说阿尔巴尼亚这位,从1957年到1978年,中国对这个东欧小国的援助可谓是无微不至,从粮食、建筑材料到技术支持和教育交流,样样全包,简直就是典型的“大国担当”。中国派了不知多少专家飞过大半个地球去帮助阿尔巴尼亚国家现代化。可你猜怎么着?这场看似美好的援助关系,最后也没能逃过“物资被浪费和转卖”的尴尬命运。 就像是你给远方亲戚送了一大堆礼物,期待着他们会好好利用,结果不仅没看到任何变化,反而听说有人拿去换了钱。这关系,自然是水淡茶凉。到了70年代末,中国终于决定,这场援助得收收手了。 援助与自立:一个大国的成长烦恼 从单纯的援助到逐渐意识到援助的复杂性,再到最后的调整战略,这不仅仅是对外关系的调整,更像是一场自我成长的剧本。70年代的国际变局让中国开始重新思考外交政策,这时中国不再是那个只知道慷慨解囊的大哥哥,而是开始学会了如何在国际舞台上更加精明和务实。 和平外交背后的复杂账本 回过头来看,中国对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的援助,其实就是和平外交理念的一次次实践,有成也有败。援助的背后不仅仅是金钱和物资的输出,更关键的是信任、尊重以及长远的国际形象。而这些,都不是简单的账本能算清楚的。 外交政策,尤其是在援助这块,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一个步伐都要谨慎而坚定。从一开始的全心全意援助,到后来的战略性调整,每一步都是在不断学习和适应的过程中前行的。这不仅仅是对外的一场游戏,更是一次国家自我修炼的历程。 总结 从1950年代到现在,中国的外交政策就像是一部长篇连续剧,有波折有反转,也有成长的痛苦和喜悦。在这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外交接力赛中,中国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从一个援助国逐渐转变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球参与者。

最強硬戰爭警告,誰開放領空就炸誰,4000枚導彈打開制導待命

1 year ago

中东,这片古老而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如今却弥漫着一股令人不安的火药味,伊朗,这个以强硬著称的国家,再次用其令人瞩目的导弹力量,将世界的目光聚焦在这片动荡不安的土地上,“任何支持以色列对伊朗攻击的国家,别怪我们导弹不长眼”——这句掷地有声的警告,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将中东局势推向了一个新的危险边缘 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期以来,伊朗和以色列之间的恩怨情仇一直是中东地区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之一,双方剑拔弩张,摩擦不断,仿佛一场蓄势待发的火山喷发,只待一个火星便可点燃整个地区,而这一次,伊朗划出的“红线”,则将这场潜在的冲突推向了更加危险的境地 伊朗的“红线”并非凭空而来,其背后是其苦心经营多年的强大军事实力,尤其是令人胆寒的导弹力量,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反舰导弹……各种类型的导弹,如同钢铁洪流般,构筑起伊朗抵御外部威胁的坚固壁垒,这些“国之重器”不仅是伊朗维护国家安全的利剑,更是其在地区博弈中不可忽视的筹码 面对伊朗的强硬表态,首当其冲的中东国家们,则纷纷选择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术”,它们深知,在美伊之间选边站队无异于“玩火自焚”,与以色列的地理proximity和经济联系,让它们难以彻底与之切割;伊朗导弹的巨大威胁,也让它们不敢轻举妄动 我们看到,约旦、阿联酋、沙特等国,纷纷对伊朗的警告做出回应,但措辞却显得格外谨慎,它们既没有明确表示支持以色列,也没有对伊朗的警告表示强烈反对,而是试图在两者之间寻找一种微妙的平衡,以避免卷入这场潜在的冲突漩涡 这种“走钢丝”般的谨慎,恰恰反映出中东地区国家在面对复杂地缘政治格局时的无奈与困境,它们如同夹在巨石之间的草木,稍有不慎便会被碾压得粉碎,为了生存,为了发展,它们只能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自身的安全与利益,在夹缝中求生存 伊朗的“导弹警告”所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中东地区,作为以色列的坚定盟友,美国自然无法对此事坐视不理,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将中东视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并通过各种手段维护其在该地区的利益和影响力 面对伊朗的强硬姿态,美国陷入了两难境地,它需要向以色列提供安全保证,维护其在中东地区的盟友体系;它也不得不考虑与伊朗发生直接冲突的风险和代价,毕竟,伊朗并非不堪一击,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尤其是导弹力量,足以对美军构成严重威胁 更何况,在中东这盘错综复杂的棋局中,还存在着俄罗斯、中国等重要玩家,它们的介入,使得中东局势更加扑朔迷离,也让美国在做出决策时不得不更加谨慎 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博弈中,任何一个微小的举动,都可能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伊朗的“导弹警告”,无疑为本已动荡不安的中东局势增添了新的变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不仅是对以色列及其盟友的警告,更是对整个国际社会的一次“压力测试”,它迫使各国重新审视自己在中东地区的政策和立场,也让世界更加关注这片充满不确定性的土地 面对伊朗的强硬姿态,国际社会能否找到化解危机的有效途径?中东地区究竟是走向和平与稳定,还是滑向战争的深渊?这些问题,仍然充满着未知数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对话与谈判永远是解决争端的最佳途径,只有通过平等对话、相互尊重、妥善处理分歧,才能找到实现持久和平与安全的根本之策,否则,一旦冲突的闸门被打开,后果将不堪设想 伊朗的“导弹警告”,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中东地区原本就阴云密布的天空,它不仅将伊朗与以色列之间长久以来的矛盾再次推向风口浪尖,也让世界看到了伊朗不容小觑的军事实力,以及其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决心 对于伊朗而言,发展导弹技术是其应对外部压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自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长期受到西方国家的制裁和封锁,常规军事力量发展受限,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导弹技术,特别是能够对潜在对手构成有效威慑的弹道导弹技术,就成为伊朗的战略选择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伊朗已经建立起一支规模可观、性能先进的导弹部队,其导弹射程覆盖整个中东地区,甚至可以触及欧洲部分地区,这使得伊朗在面对外部威胁时,拥有了强大的反击能力,也让任何试图对伊朗动武的国家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伊朗的导弹力量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担忧,一些国家指责伊朗发展导弹技术,威胁地区和平与稳定,并试图通过各种手段限制伊朗的导弹项目发展 面对国际社会的压力,伊朗始终坚持其导弹发展计划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不针对任何国家,也不会放弃其正当的自卫权利,伊朗强调,只有在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谈判…

新一批055加急建造,各大造船廠忙不停!有什麽最壞情況要發生?

1 year ago

都在说海军舰船“下饺子”,那你知道最近几年我们究竟造了多少艘吗?以现在最先进的055型导弹驱逐舰为例,2021年时,外媒猜测中国未来四到五年内,至少要新增8艘! 那么,要保证055型导弹驱逐舰“下饺子”速度,我国有多少造船厂在运作呢?为什么突然开始加急建造它,是为了预防什么最坏情况发生吗? 055型,5年8艘 2020年底,当时已知的055型订单为16艘,随后外媒猜测我国2021年到2025年的海军舰船建造计划,并透露在这期间,中国将有8艘055型下水。 除此之外,外媒还将我国的海军舰船建造计划,跟其他国家进行了对比。 2020年末时,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海军,都制定了中长期的舰船采购计划。比如美国在未来20年的时间,各类舰船的采购计划为500艘。 英国也有未来5到10年的海军发展计划。据说就连印度,此前对第三艘航母的打造也进行了展望。 经过比对之后,外媒的这篇文章据此猜测认为,其他国家的海军规划已明确,而中国海军发展长期以来也有稳定的计划,因此在舰船的打造上肯定有大动作。 截止到2021年初,055型导弹驱逐舰已经有8艘,这些已经下水的舰船,为接下来的继续打造预留了足够的技术空间。在外媒看来,继续生产055型是顺理成章的事,不存在技术和资金方面的任何难题。 而且除了055型,彼时的这篇文章还猜测,中国接下来还会生产别的舰船,有些型号都是围绕055型展开的。 075型,5艘新建 055型为导弹驱逐舰,075型为两栖攻击舰,2021年之前,已有的3艘舰船已经下水。在这基础上,2021年到2025年,还有5艘新舰船也先后下水。 在075型的基础上,076型此前也已处在了研发推进状态中。除了055型和075型之外,054A型也将打造,数量一共为20艘。054A型属于护卫舰,其建造进展是按计划推进的。 还有另外两款为054B型和052D型,前者是护卫舰,052D型则是驱逐舰。相比于055型,052D型综合性能稍微逊色一些。 052D型的排水量、载弹量和传感器等系统都不是最尖端的,不过其中等排水规模,在世界舰船中依然名列前茅。最关键的是,它的武器系统和055型是通用的,简单来说就像是缩小版。 此前根据外媒的推测,052D型在2021年到2025年间,新建造的规模可能在6到12艘之间。 护卫舰方面,054A型目前已知在役的共30艘。此前新增的订单为20艘,且要在2025年底前建造完成。054B型作为A型的改进和升级型号,据外媒推测也会在这期间同时推出。 综合上述情况的,2021年到2025年之间,我国海军建造的新舰船大约在40艘到45艘之间。 而根据此前的建造速度看,055型曾在3年内建造8艘,075型在一年半内建造3艘,056A型曾在8年时间内建造超70艘, 在上述舰船建造期间,国内还同时建造了常规潜艇和登陆舰在内的一系列舰船。所以根据以往的建造速度,外媒认为中国在5年内新建45艘左右的各类舰船完全不成问题。…

又有一國加入戰場,伊朗這回賭贏了?衛星拍到異常,中方及時出手

1 year ago

近日,以色列和伊朗这对宿敌之间的矛盾正在急剧升温,而周边国家的加入更是让局势雪上加霜。就在各方剑拔弩张之际,中国果断出手,试图平息这场可能引发大规模冲突的危机。然而,局势能否得到缓解,还需拭目以待。 胡塞武装袭击以色列 10月1日,伊朗向以色列发射了一轮导弹,这次行动的规模和精准度都令人震惊。美国"战区"网站通过分析卫星图像,发现以色列内瓦蒂姆空军基地遭受了重创。至少33个弹坑清晰可见,而被云层遮挡的区域可能还有更多未被发现的损毁。 更令人惊讶的是,伊朗的导弹不仅突破了以色列引以为傲的防空系统,还精确地击中了加油库和其他重要建筑。这一结果无疑给以色列敲响了警钟,同时也展示了伊朗不容小觑的导弹技术实力。 紧接着,局势进一步升级。10月5日,伊拉克的"伊斯兰抵抗武装"民兵组织宣称使用无人机和巡航导弹袭击了以色列本土。这一行动不仅扩大了冲突的地理范围,也显示出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显现。 仅仅两天后,也门胡塞武装也加入了这场针对以色列的行动。10月7日,他们向以色列中部发射了两枚弹道导弹。虽然这些导弹最终被以色列军方拦截,但这一行动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的紧张局势。 面对四面楚歌的局面,以色列内部也陷入了两难。一方面,国内强硬派要求政府采取果断行动进行报复;另一方面,政府也试图借此转移国内对其责任的追究。然而,国际社会的劝阻声音也不容忽视。尽管如此,以色列可能仍会选择对伊朗进行反击,这无疑会让局势更加复杂。 在这场日益升级的冲突中,伊朗似乎占据了上风。他们不仅展示了自身的军事实力,还成功地聚集了一批中东盟友。也门的胡塞武装、伊拉克的民兵组织、巴勒斯坦的哈马斯以及黎巴嫩的真主党,这些组织的共同施压,无疑增加了以色列的压力。 伊朗的战略意图也逐渐明朗。通过这一系列行动,他们试图震慑以色列,让对方在考虑报复时有所顾忌。伊朗向以色列传达的信息很明确:如果双方真的爆发全面冲突,伊朗有能力让以色列付出更大的代价。考虑到以色列基础设施的脆弱性,这种威胁并非空穴来风。 中国出手 10月8日,事态又出现了新的转折。一位伊朗军方内部人士透露,他们已经制定了至少十种应对以色列可能报复的方案。这位人士还放出狠话,称伊朗的反应可能会超出以色列的想象。这一表态进一步增加了地区局势的不确定性。 在这场错综复杂的地区冲突中,中国也没有袖手旁观。10月2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安理会会议上表达了中国对中东局势的深切担忧。他特别点名警告以色列,呼吁其保持冷静,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然而,中国的影响力在这场冲突中似乎有限。即便是美国的劝阻都难以让以色列改变立场,中国的声音在这场博弈中可能更难被听到。尽管如此,中国仍在努力寻求降温,希望能为局势缓和做出贡献。 纵观整个事态的发展,中东地区俨然成了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火药桶。以色列和伊朗及其盟友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局势愈发危险。国际社会,包括中国在内,正在竭尽全力寻求缓解局势的方法。 这场冲突的背后,是错综复杂的地区利益格局。伊朗通过这次行动,不仅展示了自身的军事实力,还成功地聚集了一批中东盟友,显示出其在地区的影响力。也门、伊拉克、巴勒斯坦和黎巴嫩等国家和组织的参与,进一步增加了以色列的压力。 然而,这种看似的胜利背后也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如果局势进一步升级,可能会引发更广泛的地区冲突,甚至演变成大规模战争。这不仅会给中东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还可能影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和经济秩序。 对于以色列来说,当前的局势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一方面,他们需要回应国内强硬派的呼声,展示国家的实力和决心;另一方面,他们也必须权衡可能的国际反应和更广泛的地区局势。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将是以色列领导层面临的一大挑战。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的反应也值得关注。除了中国,其他大国和国际组织也在积极寻求缓解局势的方法。然而,在各方利益交织的复杂局面下,找到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并非易事。 谈判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冲突也反映出了中东地区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宗教分歧、领土争端、资源竞争等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地区局势始终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之中。这次冲突可能只是这些矛盾的又一次爆发,而要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各方更多的智慧和妥协。…

全球僅一艘,中國這款軍艦,能做到齊射250枚火箭彈

1 year ago

全世界仅有一艘,中国这款军舰,能齐射250枚火箭弹,看到这里,不免会有很多网友开始疑惑:这到底是什么军舰呢?其实它就是——中国海军的516火力支援舰(“九江号”)。 516火力支援舰,原名“九江号”,舷号516,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一艘重要舰艇。 根据现有资料显示:它的前身是053H型导弹护卫舰(江湖-I级)的首舰,053H型导弹护卫舰在中国海军中曾扮演过重要角色,但随着时代的进步,部分舰艇逐渐被改装以适应新的作战需求。 516舰就在这种背景下,从传统的导弹护卫舰改装成火力支援舰,成为中国海军舰艇序列中唯一一艘对陆火力支援舰。 然而,经过改装后的516舰,其主要任务从海上作战转变为对陆火力支援。 当中其最引人注目的是:装备了5座50管火箭炮,口径为122毫米。对于这种火箭炮系统,不得不承认确实可以让其能够一次齐射250枚火箭弹,从而展现出极其强大的火力覆盖能力。 当了解完其中基本情况后,可能有较多网友更想了解:516火力支援舰基本详情。因为只有了解这些内容后,才能对该军舰有一个更加新的认知。 那么就这个问题,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第一方面。基本情况 据资料显示:该军舰全长可达103米,宽度在10.8米,吃水在3.1米。其中动力系统是由两台12E390VA型柴油机组成,并配有2轴辅机和4套柴油发电机。甚至,该军舰的最高速度可高达26节,续航距离可达4000海里。 看完这些基本参数之后,对于军事有一定了解的网友一定知晓,这样的数据意味着:其具备远洋作战能力,并且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以及耐久性。 第二方面。战略与战术意义 516火力支援舰的独特配置和强大火力,使其在现代海军作战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与战术意义。其对陆火力支援能力,可有效压制敌方沿海防御设施和登陆部队,为己方登陆作战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 与此同时,其多用途的打击能力,使其在海上作战中能够担任重要的火力支援角色,对敌方海上目标形成强大的打击力量。 第三方面。强大的火力覆盖能力 该军舰当中装备的122毫米火箭炮系统,每次齐射250枚火箭弹,其火力覆盖能力在世界海军中也是独一无二的。这种火箭炮系统,不仅可在短时间内对大面积目标实施饱和攻击,还能够通过精确制导技术,对关键目标实施点打击,确保打击效果的最大化。 大面积火力压制:火箭弹的大面积覆盖能力,使516舰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敌方防御设施和部队集结区域实施有效压制,削弱敌方的防御能力和战斗意志。 点打击能力:配备的火控系统,使516舰能够对特定目标实施精确打击。这种点打击能力,特别适用于摧毁敌方指挥中心、通信设施和高价值目标,极大提升了作战效能。 第四方面。综合作战能力 516火力支援舰不仅具备强大的火力覆盖能力,还具备较强的综合作战能力。其改装后的武器系统和作战平台,使其能够在多种作战环境中执行任务。…

剛闖完台海,新西蘭軍艦就遭遇不幸,沉了,還得找中國幫忙撈

1 year ago

说起“人菜瘾大”,新西兰海军最近给全世界做出了表率。据环球网报道,10月5日,新西兰皇家海军的一艘支援舰在接近萨摩亚时不慎触礁,此后战舰发生爆炸事故并快速沉入海底。按理说,这次海难事件应该值得同情,然而,这却是新西兰自作自受的结果。为了讨好美国,新西兰此前也玩起了“强闯台海”的把戏。9月25日,新西兰海军与日本和澳大利亚海军一起通过台湾海峡。期间,新西兰海军还出动舰载直升机对沿途监视的解放军进行挑衅。殊不知,新西兰海军在台海行动之后很快便遭遇了不幸。 在大洋洲国家中,澳大利亚近年来和美国走得很近,频频在台海搞事情。相对来说,新西兰是头一回参与这种行动,其在台湾海峡的动作暴露了公然的敌对意图。从整个过程来看,解放军海空军对新西兰海军编队全程进行了监控和跟踪,相当于是押着新西兰舰队通过了台海。尽管这场闹剧新西兰并没有占到便宜,但其政府和军方依然志得意满。而就在新西兰人弹冠相庆的时候,人在做,天在看,大祸不期而至。10月5日,新西兰海军的“马纳瓦努伊号”支援舰在萨摩亚附近搁浅,随后发生大火并沉没。 这艘支援舰虽然属于新西兰海军,但除了吨位大之外并没有什么战斗力。在新西兰海军序列中,它主要负责海洋测量和深海潜水作业的支援任务,和我国的“科考船”非常像。然而,这艘被称作新西兰在南太平洋的王牌的战舰仿佛厄运附体,先是一头撞上了礁石,接着发生了火灾,最后导致沉船,真是倒霉透顶。 虽然说船上的75名乘员已获救,但这艘万吨支援舰迅速沉没。新西兰海军本来就家底不富裕,舰艇总数只有10艘,大吨位战舰更是寥寥无几。其中,2019年服役的“马纳瓦努伊号”支援舰的吨位,就相当于新西兰海军总吨位的十分之一。这一回,新西兰海军是彻底伤了筋骨。 据了解,除了用于“通航台海”对中国示威挑衅之外,新西兰海军原本还希望将“马纳瓦努伊号”支援舰部署在南太平洋,以此来扩大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事实证明,新西兰国力有限却野心过大,过度介入台海和南太平洋事务,不仅没有占到一点便宜,反而遭遇了巨大的损失。从根本来说,位于南半球的新西兰近年来一直不安分。作为美国“五眼联盟”的成员国,眼看着美国在各个领域全面围堵和遏制中国,新西兰也不甘寂寞,希望搭上美国的“反华战车”来分一杯羹。 此前,新西兰在嘉手纳基地部署了海上反潜巡逻机,执行东海和黄海的巡航任务。与此同时,新西兰还加入了“奥库斯”联盟,打算从美国和英国引进先进军事装备,以此支持美国的印太战略。从根本来说,新西兰之所以要在台湾问题上站在中国的对立面,很大程度是其地缘政治所决定的。在外交和国防政策上,新西兰长期与澳大利亚保持紧密一致,两国关系密切,自然是一唱一和。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新西兰海军尚未公布支援舰搁浅失火的具体原因,但已经开始考虑打捞沉船的事宜。由于“马纳瓦努伊”号沉入海底150米深以上,远洋打捞的难度非常大,再加上船上还留有近千吨柴油以及大量化学品,要兼顾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这对打捞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纵观全球,仅仅在专业远洋打捞设备领域,目前也仅有中国具备打捞“马纳瓦努伊”号的能力。毕竟,我们不仅拥有 “永兴岛”号大型远洋打捞船、南拖185号拖轮,还拥有“探索二号”载人潜水器保障母船等王牌装备。至于说刚刚用海军吓唬中国的新西兰,到底还有没有脸面低下头来求中国,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央視官宣了!全新戰機將在珠海展亮相,三款全新戰機備受關注

1 year ago

珠海的天空将再次成为全球航空爱好者的焦点,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将在2024年11月拉开帷幕,这场被誉为"中国航空界的奥运会"的盛会,将展示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在这场为期6天的航展中,有三款战机格外引人注目:歼-20B、歼-31B和运-20B,这三架飞机不仅代表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最高水平,更象征着我国在全球航空领域的地位和实力。 中国航空工业走过了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从1951年的沈阳飞机制造厂成立,到1956年第一架国产歼-5战斗机试飞成功,再到如今的歼-20,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航空人的心血和汗水。 这次航展上亮相的三款战机,无疑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它们不仅展示了中国在航空领域的技术进步,更体现了我国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的决心和能力。 歼-20B作为中国第五代战斗机的升级版,其性能提升备受关注,这款战机采用了最新的涡扇-15发动机,大大提高了推力和电力供应能力,这意味着歼-20B不仅能够更好地执行空中作战任务,还能更有效地应对电子战环境。 在未来的空战中歼-20B以超音速巡航携带先进的电子设备,轻松应对敌方的电子干扰,这样的场景不禁让人想起了《星球大战》中那些令人惊叹的太空战斗场面。 但歼-20B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已经跻身全球顶级战斗机制造国行列,能够自主研制第五代战斗机的国家在全球屈指可数,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里程碑,更是国家实力的象征。 再说说歼-31B,这款战机的前身FC-31"鹘鹰"曾经饱受争议,甚至被一些人戏称为"没人要的战斗机",但是经过不断的改进和优化歼-31B已经脱胎换骨,成为了一款极具潜力的中型五代机。 歼-31B的设计理念是"一机多用",既能在陆地基地起降,又能在航母上执行任务,这种灵活性让它成为了真正的"全能选手",在未来的某次军事行动中,歼-31B从内陆机场起飞,完成任务后直接降落在远海的航母上,这种场景简直就像科幻电影里的桥段。 这里不得不提一提美国的F-35战斗机,这款被吹得天花乱坠的战机,在实际表现上却让人大跌眼镜,它号称是五代机,但在超音速巡航能力上却连四代机都不如,F-35飞得快了还会掉皮,就像我们小时候骑自行车太快会掉链子。 相比之下歼-31B在多项性能指标上都显示出了超越F-35的潜力,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当年中国乒乓球队超越日本队的历史,从追赶到并驾齐驱,再到超越,这种进步的轨迹似乎在中国的各个领域都在重复上演。 再来说说运-20B这个大家伙,作为运-20的升级版,运-20B在动力系统上有了质的飞跃,它装备了新型的涡扇-20发动机,推力达到了惊人的16吨,简单来说这意味着这架飞机能搬运的东西更多了,飞得更远了。 也许在未来的某次国际救援行动中,一队运-20B载着大量救援物资,跨越千山万水,迅速抵达灾区,这种场景不正是展现大国担当的最好方式吗? 运-20B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220吨,这个数字可能有点抽象,打个比方这相当于20辆重型卡车的重量,而它的有效载重量为66吨,差不多能装下一列地铁车厢,这样的运力在全球大型运输机中都是数一数二的。 更厉害的是运-20B还能快速转换角色,变身为加油机或预警机,这种多面手的特性大大增强了中国空军的作战灵活性。 中国在大型运输机领域曾经是一片空白,上世纪60年代我国曾试图研制运-10大型运输机,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这个项目最终搁浅,直到2013年运-20才完成首飞,填补了这一空白,而今天的运-20B已经远远超越了当初的设想。 这三款战机的亮相不仅仅是军事实力的展示,更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缩影,从最初的仿制到自主创新再到现在的引领潮流,中国航空工业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充满了艰辛和曲折,但也不乏令人振奋的时刻,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我们的飞机制造业可以说是从零开始,1951年沈阳飞机制造厂成立,这是新中国第一家现代化飞机制造厂,当时的条件可想而知,连个像样的机床都没有,全靠工人们用手工操作。 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航空人硬是凭着一股子韧劲儿,在1956年搞出了第一架国产歼-5战斗机,这个成就虽然还很稚嫩,但却蕴含着无限希望。 再往后中国航空工业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期,文革时期很多项目被迫中断,人才流失严重,但即便在那样艰难的时期,我们的航空人依然没有放弃,他们默默地坚持着,为以后的发展积蓄力量。…

數萬以色列人尋找新的庇護所,不是美國!這次他們選擇了昔日仇敵

1 year ago

“中东局势突变,从一对一到一对多!” 2023年中东地区爆发巴以冲突,到今天已经过去一年时间,以色列本优势明显,但是最近中东局势风云突变,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原本胜券在握的以色列现在却要面临一对多的尴尬局面。 随着时间的拉长,现在的局势是以色列的对手越打越多,战火从加沙地带直接蔓延到了黎巴嫩、叙利亚、伊朗,局部战争直接升级为多条战线同时开火,以色列只能向美国申请紧急增援。 前线的战火不停,后方的以色列公民却并未守着家园,而是因为安全感大幅下降纷纷选择了明哲保身。 根据报道,现在的以色列境内大概有四分之一的以色列公民正在考虑离开本国,前往海外避难。 根据德国RND媒体报道,仅在2023年就收到了九千多份来自以色列人的申德请求,巴以冲突以来,该数据更是攀升到了两万多!数据公布之后,国际社会着实不解。 在以色列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全世界都认为这些以色列人会选择美国,但是事实却让人不解:数以万计的以色列人并没有选择美国,而是投入了昔日仇敌德国的怀抱作为这场战火的庇护所! 犹太人公元前12世纪左右活跃于中东附近,他们最开始在巴勒斯坦和埃及之间寻求生存空间,相比于有尼罗河灌溉的埃及,巴勒斯坦慢慢失去了优势,犹太人开始迁移到埃及生存,结果随着埃及被努比亚人控制,被仇视的犹太人只好离开埃及回到了巴勒斯坦。 回到巴勒斯坦后犹太人蒙圈了,彼时的巴勒斯坦早已换了新主人,他们只能在此自建了耶路撒冷生存。 这可是这里毕竟是人家巴勒斯坦的土地,巴勒斯坦自然不干了就此开始战争,犹太人开始散落到世界各地。 后来的犹太人凭借着聪明的头脑很快在商界立足,进而发展到政界,一步步吞掉了巴勒斯坦的土地,这就有了现在的以色列。 这种“鸠占鹊巢”的戏码让犹太人在国际上风评极差,尤其是在德国算得上吃尽了犹太人的苦头。 在德国的犹太人凭着聪明头脑搅乱物价,造成德国人生存困难,犹太人却赚得盆满钵满,长期的矛盾激活下就有了后来的二战期间希特勒灭绝犹太人的历史。 但是战败后的德国却选择了正视这段历史,对犹太人进行了赔偿,双方成功和解,这种大和解也正是今天的以色列困境时候会选择德国的前提。 再来看以色列和美国之间的关系。 美国的政治领域总统拜登、国务卿等高层几乎都是犹太人;在经济领域美国三分之一的富豪是犹太人,掌握着美国七成以上的财富;在文化领域,犹太人占据着美国电影、文学等半边天…… 这次中东战争美国也给予了以色列极大的帮助和扶持,可以这么说,现在的美国已经被犹太人“渗透”,无异于“犹太人乐土”,但是战火来临,犹太人为什么会抛弃美国,集体选择德国呢? 首先,作为欧洲大国的德国在整体生活水平方面确实有很多吸引以色列人的地方,比如政治环境稳定、医疗水平和教育水平高、生活标准高等。 其次,德国有一条特殊条款为申请德国的犹太人提供了方便。 前面提到,二战后德国对犹太人进行了补偿,这其中就包括一条:由于种族、宗教或政治原因而遭受过纳粹迫害并被迫离开德国的公民及其后代都拥有无条件重新获得德国国籍的权利,该条条款不仅适用于德国人,也适用于很多以色列籍贯的犹太人。…

美國的擔憂已經告訴我們:一旦大陸開始收台,美國將陷入戰略困境

1 year ago

美国阻挠中国收回台湾几十年,未必只是中美大国博弈那么简单,要知道在中国还没有成长为美国的战略竞争者的时候,美国就已经在中国台湾问题上布局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就在中国台湾海峡搞事情了】 这是因为美国在亚太的整个战略走向都和中国台湾息息相关。 中国台湾作为第一岛链的核心组成部分,美国方面对其过分的关注和担忧告诉我们:一旦中国大陆收回台湾,那么美国的亚太战略将会陷入困境当中。 打开岛链的钥匙 岛链体系就是美国捆在中国脖子上的枷锁,极大限制了中国走向亚太深处并持续发展,在近代历史上,两岸其实并不是第一次分离。 【岛链体系】 日本曾占据过中国台湾相当一段时间,直到日本战败以后才被国民党政府收回。 但蒋介石在内战中失败后,再度逃窜到中国台湾,对中国大陆来说,中国台湾就是最后一处沦陷地区和叛乱政权所在地。 当时蒋介石为了制衡中国大陆,将美国引入到中国台海问题当中,这就让美国有了在相关问题上的埋钉子的可能,蒋家王朝结束以后,以民进党为首的“台独”势力在美国支持下抬头。 【台当局和岛内武装】 发展到现在,台当局掌权者已经公然宣称自己是务实的“台独”工作者。 对美国来说,只要中国台湾继续维持现状,第一岛链就始终封锁着中国的咽喉,美国及其盟友能够保证向中国本土投送军力。 中国的海空力量想要深入太平洋,就始终处于美国的监视之下。同时中国台湾牌也是美国处理中美关系的一张王牌,既能缓和冲突又能引导矛盾,有这张牌在手,美国就始终有办法和中国以非战争形式交锋。 【中美一直在中国台湾问题方面明争暗斗】 中国台湾对中国来说,意义就更加重大,中国的国土防御形势其实是不错的,北边的边境线恰好有和中国关系亲密的俄罗斯拱卫,西边不是沙漠无人区就是高原雪山,这就形成了阻隔侵略的天然屏障。 唯独存在漏洞的只有东南沿海,在中国台湾回归前,我国整个沿海经济带都暴露在外,而中国台湾本来是东南沿海天然的缓冲带。 中国海军更是对两岸统一翘首以盼。 【解放军舰队】 现在三大舰队都在如火如荼的完成远洋作战的转型,中国台湾一旦回归,解放军将获得梦寐以求的优良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