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潛水艇?菲領海發現1條黃魚,沉寂3天後,中方首次升起國旗

11 months ago

菲律宾渔民在领海捞出一条特殊的“黄鱼”,沉寂三天后,中国海警在黄岩岛海域升起国旗,马尼拉当局最好听懂中方的弦外之音。 2025年的第一天,中国海警“川山舰”驶入黄岩岛海域举行升旗仪式,五星红旗迎着新年的第一缕阳光飘荡在黄岩岛的上空。显然,这是中国海警在宣示中国的主权,提醒某些域外势力不要轻举妄动,别想再打中国领海的主意。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国海警于黄岩岛海域举行升旗仪式的三天前,有菲律宾渔民捞到了一条特殊的“黄鱼”。 去年12月30号,菲律宾渔民在距离本国海岸线9km处的地方,捞到了一条特殊的无人潜水器。这条黄色的潜水器大约为2m长,形状类似一枚鱼雷,可以看到操控方向所用的鳍,而且上面还有“HY-119”的字样。菲律宾警察部门认为这是中国的水下无人潜航器,虽然上面没有武装,但菲律宾警方还是以具备“潜在的国家安全影响”为由,将其移交给了菲律宾军方。 到目前为止,菲律宾军方和中国有关部门都没有对此事做出回应,这条水下潜航器的来源仍是一个谜。如果这条水下潜航器真的属于中国,菲律宾也没有理由大做文章。毕竟南海海域水情复杂,地区国家有理由部署一些用于探测水下情资的科研用具,而水下潜航器由于通信和操控方面的问题,误入他国领海也是常有的事。等待菲律宾方面查明潜航器的归属之后,马尼拉当局应该妥善处理此事,大可不必借题发挥。 事实上,由于菲律宾没有潜艇,且军事力量非常薄弱,中方要威慑菲律宾,甚至用不着动用先进装备,中国海警的一个举动都让菲律宾方面感到紧张。不久前,中国海警舰船在黄岩岛海域进行了一系列海上救助演练,期间动用了舰载直升机,这是中国海警首次在黄岩岛海域使用舰载机。考虑到在去年12月,菲律宾动用公务机侵闯中国黄岩岛海域,中国海警此举被一些人认为是对菲律宾的直接回应,表明中国海警加大了对黄岩岛海域的关注。 除去中国海警外,解放军南部战区发表声明,证实自去年12月以来,战区部队加强了在南海相关海域的警戒巡航,强调将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虽然南部战区这回没有指名道姓,但谁都看得出,这是解放军向马尼拉当局发出的警告,意在震慑蠢蠢欲动的菲律宾。对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来说,他必须谨慎决定2025年的行动,如今的南海局势虽总体稳定,但已有失控的风险,菲律宾要是不想面对无法承受的后果,就应谨言慎行,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为其他国家遏制中国的棋子。

大收割來了!美國首批1億立方天然氣已到烏克蘭,歐洲還有選嗎?

11 months ago

2024 年 12 月 30 号,按照环球时报还有其他媒体报道的消息说,因为俄罗斯经过乌克兰通向欧洲的天然气管道过境协议到期,乌克兰不想让俄罗斯的天然气卖到欧洲去,就不续签相关协议了,还把相关的“闸门”给关了。这时候,俄罗斯也确认了这个消息。 欧洲各个国家还没反应过来呢,还在愁今年过冬的燃气从哪儿来。就在今年 1 月 1 号,媒体又有消息说,美国的天然气已经到乌克兰了,第一批就有 1 亿立方。 这就意味着,今年美国要代替俄罗斯给欧洲供应天然气,还没有竞争对手来抢这生意,美国这次可能要发大财啦。但是呢,欧洲的情况恐怕就不太好了。 不过原因可能不止这些,美国正式给乌克兰供应天然气,这更说明美国马上要在欧洲能源市场里占更大的份额。美国成了这场能源争斗里的大赢家,趁机赚了好多好多钱。 欧洲会不会被盟友“卖了”? 俄罗斯一直以来在欧洲的能源这块儿都特别重要,一直是欧洲天然气的主要供应方。俄罗斯天然气资源多,开采和运输技术也成熟,所以能以比较低的价格给欧洲供气。 这次乌克兰把过境通道关了,一下子就让欧洲没了这个特别重要的能源来路。欧洲各国一点准备都没有,一下子就碰上能源供应的难题了。 就在欧洲各国不知道咋办的时候,美国瞅准机会冒出来了,动作很快,想补上欧洲因为没有俄罗斯天然气出现的大空缺。 但是美国天然气的价格跟俄罗斯天然气一比,差不多贵了一倍。现在,欧洲各个国家都特别为难。…

如成功,中俄美壓力來了”!1月7日,印度“兩艘飛船”太空對接

11 months ago

背景概述: 印度最近搞了个大动作,2024年底发射了两颗卫星模块,也就是他们说的“两艘飞船”,打算在2025年1月7日进行太空对接实验。 这事儿要是成了,印度在太空探索上就算迈出了重要一步,能和中美俄这些航天大国站得更近一点。 正文剖析: 印度这个太空对接实验,技术上叫做“SpaDeX任务”,就是要让两个小型航天器在太空中来个精准对接。 听着简单,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可不小,毕竟是在几百公里外的太空中,要让两个飞行速度极快的物体严丝合缝地对上,技术要求极高。 从军事战略和国际关系角度看,这事儿挺有看头。 印度一直有个“航天大国”梦,要是这次对接成功了,那印度的航天技术无疑会上一个大台阶,以后搞空间站、载人登月啥的,底气就更足了。 这对提升印度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肯定有帮助。 争议和不同观点也少不了。 有人觉得印度这是在烧钱,毕竟他们的航天项目以“节约”著称,这次突然“壕”一把,值不值当另说。 也有人认为,印度这是在航天领域和中美俄叫板,但实事求是地说,印度和这些航天强国比,差距还是有的。 个人见解上,我觉得印度这次实验挺有勇气的,毕竟探索太空是全人类的事儿,多一个国家参与,总是好事。 但要说因为这事儿中美俄就有压力了,还为时尚早。 印度的航天技术确实在进步,但要说和中美俄平起平坐,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成果来证明。 结尾总结: 印度这次太空对接实验,不管成不成,都是其航天技术进步的体现。至于未来能否真正给中美俄带来压力,

耶倫喊話中國:希望不要報覆美對華加征關稅!華春瑩的回應很犀利

11 months ago

5月14日,美国政府宣布对华价值18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其中电动汽车直接加征100%的关税 电池关税从0提升到25%,医疗设备从0提升到50%等。 另外加征关税的范围还包含了 半导体、港口起重机、光伏电池、半导体、医疗等多领域的产品。 所谓 加征 税指的是: 到时中国的这些产品想要进入美国去售卖, 就要向美国多交钱了 ,而一旦税金高了,那中国的商品在美国的价格也会变高,之后中国商品的收入就会下降,美国商品收入就会升高,然后美国税务局拿钱还多, 这对美国来说是一举三得。 首先要明确一点:美方对华加征关税根本没有任何正当性可言。 对此我方发言人表示, 美方此举是典型的保护主义、政治操弄、霸道霸凌,违背了拜登“不寻求打压遏制中国发展”,“不寻求与中国脱钩断链”的承诺,也不符合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精神,严重影响双边合作氛围, 中方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自身权益。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跳出来对中国隔空喊话 14日,耶伦对华隔空喊话, 希望中方不要对美国的制裁有“强烈反应”。 耶伦表示拜登对中国并无恶意,只是想让中国在半导体和清洁能源生产等战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简单来说就是美国不能在类似领域依赖中方,所以不得已采取关税手段避免该结果发生…

世界最先進隱身戰機F22,防空系統形同虛設,殲20能否力壓一籌?

11 months ago

你知道资深军迷和普通军迷的区别吗?很简单,问他一个问题:“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是哪个?” 如果他回答“不知道,反正是美国飞机”,那一定是初级军迷;而如果他回答“应该是F-35”,那就是入门级军迷了;但如果他回答“是F-22A”,那就算是普通军迷了;但如果他回答“是歼-20战斗机”,那他一定是资深军迷。 F-22战斗机挂载隐身副油箱 敲黑板: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是歼-20、歼-20、歼-20,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说歼-20战斗机全球最强,很多人估计不一定服气,会找出各种理由反驳。没办法,这世界上能到“资深军迷”这个级别的,毕竟是少数人。但是美国军方,对这个结论是很服气的,而且他们不光服气,还想方设法的进行赶超。之前是停产F-22A战斗机,转而集中精力研发六代机,以求赶超;现在又推出了F-22A战斗机的小改进,目标就是在六代机服役之前,减少同歼-20的差距。 F-22战斗机 一般而言,美国军方还是务实的,不会追求什么华而不实的武器,都是以常规设计为主,当然DDG-1000驱逐舰和濒海战斗舰除外。根据美国媒体TWZ的说法,一架F-22A战斗机的改进型出现了,这架飞机挂载了隐身油箱和红外传感器吊舱,弥补了F-22A战斗机的航电落伍和航程不足的缺陷。 EOST综合光电观瞄系统 什么?F-22A航电落伍?说起这个,很多普通军迷就要“长脑子”了,明明是美国最强大的制空战斗机,怎么就航电落伍了呢?其实这个事情要理解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作对比。毕竟,先进不先进,您得看是和谁比不是吗?参照物很重要滴!举例来说,F-22A战斗机上虽然装备了AN/APG-77有源相控阵雷达,但是该雷达只是单面阵列天线的普通雷达。反观歼-20战斗机,就使用了三面式有源相控阵雷达,也就是在普通的雷达前向主天线之外,又在机头两侧各配备了1部雷达副天线,使得歼-20战斗机对机首前半球的目标搜索角度接近180°,对于率先锁定敌机有很大帮助。 F-22战斗机 其次,歼-20战斗机还配备了EOST综合光电观瞄系统、EODAS合成孔径系统等,可以有效实现对隐身目标的发现和猎杀。在战斗机关闭机载火控雷达的同时,还可以依靠没有电磁辐射信号的EOST系统,以光电/红外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敌机的发现和锁定能力,不但能提升自身的电磁静默状态作战能力,还能够增加对隐身战机的发现和攻击方式。目前,全球只有美国的F-35战斗机、中国的歼-20战斗机,在飞机航电系统上整合了这些系统,而F-22A战斗机是没有这些系统的。 F-22战斗机的航电系统已显落伍 所以,美媒TWZ发现的这架使用了EOST传感器吊舱的F-22A战斗机,通过外挂传感器的方式,解决了部分航电系统的短板,而且通过挂载副油箱,也提升了飞机的航程,这意味着F-22A战斗机的作战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然而,这并不代表F-22A战斗机可以扭转对歼-20的制空作战劣势。 F-22战斗机 原因在于,F-22A解决航电系统问题的方法,是通过外挂吊舱,而外挂吊舱本身就会破坏飞机的隐身性能,提升自己被发现的可能性,这一点在隐身战斗机的对决中是很不利的。这意味着歼-20本身就能依靠隐身降低被发现的概率,又能通过关闭雷达实现电磁静默,同时又能依靠EOST来锁定和攻击F-22A战斗机。毕竟F-22A在挂载外挂吊舱后,隐身外形被破坏,更加容易被锁定,即便是双方都配备了EOST,F-22A被锁定的概率也比歼-20更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隐身机和非隐身机”之间的对抗了。 歼-20隐身战机 那么F-22A为什么还要这么改进呢?其实,这是一种无奈之举,是美国在第6代战斗机服役之前,对歼-20的制空性能优势,所做的最后一次“挣扎”了。毕竟,第6代战机也不是一蹴而就,F-22A战机的生产线也无法恢复了,那自然只能通过简单的改进来提升其作战性能了。哎……强如“老美”,竟然也有如此无奈的一天呀……

驚!俄羅斯 “握手” 中國的背後竟藏著這些秘密

11 months ago

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俄罗斯的战略走向正经历着一场深刻而引人瞩目的变革。 曾经一心向西探寻发展路径的俄罗斯,在历经三十年的探索与波折后,如今毅然转身,将目光坚定地投向了东方,开始全力押注中国,这一转变犹如一颗重磅石子投入国际政治经济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战略东转势在必行 自苏联解体的那一刻起,俄罗斯怀揣着融入西方的梦想,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不断向西方示好,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与欧洲的合作建设中。 其修建的众多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犹如一条条纽带,期望借此紧密连接起与西方的经济与政治关系,融入西方的繁荣体系。 然而,现实却给了俄罗斯一记沉重的耳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始终对俄罗斯庞大的国土面积和强大的核武力量心存忌惮,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一有机会便不择手段地进行打压和制裁。 俄罗斯在这三十年的西进之路上不仅一无所获,还错失了东方邻国中国蓬勃发展带来的黄金机遇。 三十年前,俄罗斯的经济总量还领先于中国,GDP 是中国的 1.2 倍,可如今形势早已逆转,中国的 GDP 已达到俄罗斯的 10 倍之多。 尤其是去年爆发的俄乌冲突,成为了俄罗斯战略转变的关键转折点。 西方阵营变本加厉的制裁措施,如高科技产品禁运、外汇储备冻结以及北溪管道被炸等恶劣行径,让俄罗斯深刻认识到西方的不可靠与危险性。在这种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俄罗斯痛定思痛,终于意识到向东发展才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环顾其东部周边,日韩因与美国的紧密同盟关系而无法赢得俄罗斯的信任,朝鲜虽地缘相近,但受限于自身经济规模和实力,难以承担起俄罗斯经济复兴的重任。 于是,中国成为了俄罗斯在东方最为坚实可靠的合作伙伴,这也催生了俄罗斯一系列积极向中国靠拢的举动。 俄中合作升温,经济互补互利共赢…

新年第一天,烏克蘭正式停氣,歐盟已做最壞打算,美國成最大贏家

11 months ago

俄罗斯向欧洲供应天然气,乌克兰就是“咽喉要道”之一,这无疑成了基辅破坏俄欧合作的一张“王牌”。新年第一天,乌克兰正式停气,目的是什么?欧盟已做最坏打算,为何说美国成最大赢家?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表示,在2024年最后一天,该公司预计通过管道输送3720万立方米天然气。另据乌方提供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1日通过乌克兰输送俄罗斯天然气的申请流量为零。与此同时,俄方也宣布,自莫斯科时间1月1日8时起,停止所有经由乌克兰的俄罗斯天然气过境业务。也就是说,新年第一天,乌克兰正式停气。 乌克兰关掉俄输欧天然气“阀门”,对欧洲经济而言,更像是一场灾难。这不仅会给这些长期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欧洲国家带来高昂的代价,其影响甚至还会波及整个欧洲。原因是:该管道的停运,将推高欧洲天然气价格,导致生活和生产成本上升,从而打击欧洲经济的竞争力。 这不是在危言耸听,有数据为证:乌克兰的“断气”决定,将导致欧洲家庭和企业每年可能面临400亿至500亿欧元的天然气价格上涨,以及600亿至700亿欧元的额外电力成本。相比之下,俄罗斯每年因此遭受的损失则是20亿欧元左右。所以,俄总统普京日前直言不讳地指出:乌克兰就是在“惩罚”欧洲。 诚然,基辅一直认为,是乌克兰用自己的牺牲“保护”欧洲不受俄罗斯的“侵略”,欧洲给予乌克兰的支持再多也不算多。如果欧洲无法满足乌克兰的需求,基辅就想方设法对其予以“惩罚”,其中当然就包括关掉俄输欧天然气管道的“阀门”等。毕竟,当前的欧洲在军事和经济援助方面后劲乏力,同时在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方面也很消极,所以基辅需要刺激一下他们支持乌克兰的“积极性”。因此,当斯洛伐克总理菲佐日前威胁要对乌克兰断电后,波兰总统杜达立马跳出来,承诺替代斯洛伐克为乌克兰提供电力。 就因为一些欧洲国家在面对乌克兰时的“逆来顺受”,无疑助长了泽连斯基“惩罚”欧洲的底气。所以,当遭到乌克兰“断气”之后,欧洲不是为捍卫自身利益而惩罚基辅,而是退而求其次,另寻其他天然气供应渠道。欧盟委员会一位发言人表示,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可以通过替代路线向中东欧国家供应俄罗斯以外地区的天然气。 欧盟这种替代方案,对欧洲经济和民生而言无疑是糟糕透顶的。毕竟,没有了来自俄罗斯廉价的天然气,欧洲国家如果按照欧委会的安排,从美国或者其他地方进口价格更高的天然气,那么,欧洲国家经济遭受的损失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欧盟对此已做最坏打算,而美国则成为最大赢家。 乌克兰对欧洲“断气”,如果认为只是在“惩罚”欧洲,那就有点太片面了。事实上,基辅此举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帮美国能源巨头“敛财”。之前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曾威胁欧洲必须中断与俄罗斯的能源交易,转而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否则他上台后将对欧洲加征关税。而乌克兰这时候对欧“断气”,显然就是在迎合特朗普的意愿。 因此,乌克兰“奉旨”对欧洲“断气”,欧洲所能做的,就是按照特朗普的要求,放弃廉价的俄气,转而购买美国价格高出数倍的液化天然气。对此,有分析认为,部分欧盟成员国将因此受到更大的能源短缺压力,俄罗斯每年将失去20亿欧元的收入,而乌克兰每年也将损失近10亿欧元的过境费。在“三输”局面下,美国却坐收渔利。

惊喜不断,“神雕”无人预警机突然试飞,B21天都要塌了

11 months ago

原以为南北两款六代机已经是极限,没想到西边又来了一架空警3000,惊喜还没消化完076型四川舰又下水。简直都看麻了,正常觉得2024年也就这么愉快的结束,没想到中国军工又祭出神器,WZ-9“神雕”无人预警机突然公开试飞画面,激动的内心完全压不住。 不知道算不算年底冲业绩,或者军工也有绩效考核,反正一大堆神器在两天时间内集体亮相。如果说六代机已经足够震撼,那么“神雕”无人预警机将带来颠覆性影响,作为全球首款专用反隐形预警机,专业克制隐形战机这回美军算是“有福了”。 成飞六代机 “神雕”无人预警机 “神雕”无人预警机保密程度很高,最早应该可以追溯到2015年,由沈飞主导研制虽然后续见过几次地面照,但一直没有什么新消息。没想到在成飞沈飞两款六代机亮相后,突然出现在空中而且不是黄皮机,搞不好已经处于量产装备阶段。九年时间装备战略级别无人预警机,比美国只知道画PPT可强多了,最大特征就是双机体结构设计,网友形容怎么连“门框”都能飞上天了。 “神雕”机长约25米、翼展接近50米,在无人机中绝对是霸主级别,比美国“全球鹰”无人机几乎要大上一倍,也是全球最大的无人机。这么大尺寸显然不是战术用途,全身上下都可以塞满各种侦察探测设备,比如米波雷达等完全就是战略侦察预警机。而且拥有高空长航时性能,可以实现360度无死角反隐身预警,可以在500公里外探测到隐身战机。 “神雕”无人预警机 “神雕”无人预警机 作为国产首款,也是全球第一款专业反隐身无人预警机,WZ-9“神雕”无人预警机专业针对F-22、F-35隐形战斗机,以及B-2、B-21隐形战略轰炸机等。由于翼展长甚至可能超过波音737,能够在2万米以上高空实现长时间巡航,居高临下可以将任何空中隐身目标,通过光电方式破除隐形后实时捕获。然后将定位信息等同步传输,让制空防空等火力网实施拦截打击,而且双机身设计显然可以有效降低油耗,获得更大升力保持更长续航。 以美国空军作为目标对比,F-22最大飞行高度约2万米,已经是五代机中飞行最高的隐形战机之一。本来飞得高可以规避很多风险,但碰上“神雕”无人预警机只能算它倒霉,超过2万甚至2.5万米高度,还能在这种高度下保持10多个小时航续时间,甚至还能在500公里外有效探测到F-22、B-2/B-21等隐身目标。 F-22战斗机 “神雕”无人预警机 “神雕”飞行时速高达979公里,飞行全重约15-20吨,可以搭载可探测隐形战机新式雷达。如此一来,只要多出动几架“神雕”就可以实现一定空域24小时巡航,基本意味着美军F-22、F-35、B-2、B-21的天都要塌了。全向隐身性能再强,对于高空往下观看上帝视角,再怎么挣扎也无济于事。再强的隐身性能,在“神雕”无人机眼中也是单向透明,就算美军五代机倾巢而出实际效果跟四代机没区别。 如果说以往,美国凭借先进科技打造各种新锐战机,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的顶尖地位,而且还时不时以先进装备威慑他国。那么随着中国空军大量跨代战机面世,美国已经无力保证制空权,甚至军事自信心也严重受到打击,再想维护世界警察的霸权底气已经荡然无存。 WZ-9"神雕"无人预警机 B-21隐形战略轰炸机

美網站公開世界空軍實力排名:俄羅斯第三印度第六,中國排第幾?

11 months ago

自从世界上有了互联网以来,可以说各国网友们对于世界主要强国军力的排名就从来没有停过,从军队的总体实力到陆军、海军和空军的分项实力,每一年这种话题都会给媒体带来巨大的流量,因此网友们始终是津津乐道。 当然越有争议的军事排名,引发的讨论规模也就越大,关注流量越高,所以也不乏那些故意制造话题刺激网友的情况。 只不过,多少年来大家的争论主要是围绕着第二名及以后的国家,对于榜单的第一名几乎没有争议。 1992年赢得冷战之后,美国已经连续二十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军事强国,无论是其国防预算、军事装备的技术水平、武器数量、作战理念、指挥系统、后勤保障都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 尤其是美国空军和海军作为支撑其全球霸权的重要手段,更是在世界上横冲直撞,看谁不爽就打谁,出尽了风头。 F-22战机独领风骚二十多年 美国空军和中国空军的差距之大,曾经到了相距两代的程度:1997年,美国试飞了第一架五代机F-22,而彼时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机还是1960年代研发生产的歼-7和歼-8。 歼-7是一款典型的三代机,歼-8虽然在某些性能特点上接近四代机,但总体上来说还是一款三代机。 喷气式战斗机隔代的差距有多大呢?有网友曾经做过这样生动的比喻:隔一代战斗机对抗,就好比是泰森打泰迪,隔两代战斗机对抗,就好比是泰罗打泰森。 1996年危机之后,中国军迷间曾经流传过这样一个悲壮的段子:由于美国F-22只能携带8枚导弹,中国空军已经做好了8换1,用8架歼-8的牺牲,换取第9架歼-8向F-22开火的机会。 但直到中国自己的歼-20问世之后,空军才发现原来的构想还是太天真了,在演习较量中歼-20和歼-8的交换比是0:72,后来的差距更是拉大到0:110。 我们自己的五代机 幸亏十多年来,知耻而后勇的中国空军和国防科技工作者们奋起直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拉平了中美两国空军之间的代差。 2011年1月11日,中国首款五代机歼-20首飞,2017年正式服役,2018年列装,尽管歼-20和F-22的后续型号之间技术水平、战斗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从此消除了中国空军和美国空军之间的代差。 2009年8月31日,专门为“辽宁”号航空母舰配套的歼-15舰载战斗机在沈阳成功首飞,但歼-15与此时已经陆续服役的美国海军F-35战斗机依然难以匹敌。 差不多十年时间里,美国海军的将领们依然狂妄地宣称“只需要一艘‘美国’号两栖攻击舰上的20架F-35就可以团灭中国2艘航母上的全部歼-15。” 美国空军将领的优越感一直存在了几十年,因为作为美空军主要竞争对手的俄罗斯空军由于国家财力不足,其装备和美军相比远远不是一个档次的。 美国洛马公司的生产车间 长期以来,美国空军的研发策略是将一个项目交给雷神、波音、洛克希德-马丁、诺斯罗普等众多军工企业研发,从中择优而取。 而俄军的研发策略被动得多,一般都是美军拿出了什么新款战机,然后由自家的俄罗斯联合航空公司在现有的装备序列里做相应的改进,以勉强和美军新机型周旋。…

兩款六代機都試飛了,為啥轟20卻遲遲不露面?官方早已給出答案

11 months ago

文案:凤梨 编辑:凤梨 前言 “轰20隐身轰炸机”可以说是所有军迷们非常期待的一款轰炸机,这款轰炸机在三年前就有相关照片持续暴露出来了,大家对这款机型期待已久。 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20家族”齐聚今年珠海航展却唯独少了轰20,这让不少中国军迷在失望之余又有些疑惑,国内外许多媒体开始纷纷猜测轰20没有现身的原因。 许多外媒开始质疑,有的说是因为设计隐身轰炸机时遭遇了技术瓶颈,有的直接说是研发失败了,出现技术故障,一系列关于轰20不好的言论层出不穷。 我国隐身轰炸机研发难道真如外媒所说搁浅了? 轰20“难产”了?其实是厚积薄发! 早在十年前,网络上就开始流传关于轰20的消息,关于轰-20的消息总是零零星星,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虽然没得到官方证实,但也暗示着轰-20的研发正在稳步推进,然而歼-20、运-20、直-20都陆续服役了,唯独轰-20迟迟未露面。 虽然官方数据还没公布,但从各方消息来看,轰-20的性能绝对是轰炸机领域的一大跨越,据说航程超过850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200吨,载弹量高达45吨,跟轰-6K相比,这简直是质的飞跃。 这次珠海航展轰20并没有在闭幕式时亮相,是很多军迷们感到的遗憾,这似乎也成为了本届航展的一个“不足之处”,而这也让一些媒体开始不安分,一些则认为根本就不存在轰20,一些则说是我们技术不够。 关于为何轰20迟迟没有现身,官方早已给出答案,空军副司令员王伟表示很快就会对外正式公布,不存在什么技术瓶颈或障碍,我们的科研人员都非常强,有这个能力。 一架隐身战机难点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外形结构,隐身战机要避免和减少雷达波的角反射现象,另一个就是材料,需要特殊的隐身涂层材料,而这些对于目前我国的技术来说并不难。 中国的隐身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放眼世界也是数一数二,歼35A的隐身性能更是达到全球第一,所以轰20迟迟未能问世,绝不是网传的技术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轰20的延期亮相呢? 大猜想,轰20的延迟原因 笔者猜想,之所以轰20未能亮相珠海航展的原因是主要的作战用途和作战方式发生了改变,需要进行重新设计。 理由一,本次珠海航展的最大亮点就是一个是各种型号、各种用途的无人机,这些无人机足以改变未来世界的战争形态,我国也变相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将突破传统战争模式,在战争中开辟新赛道。 无人机在俄乌战场上的表现,让全世界感受到了无人机在现代战场上的革命,它杀伤力强,功能多,制造周期短,最关键的是它的成本很低,大量使用也完全不心疼。 在库尔斯克战场上,无人机的优势体现的淋漓尽致,俄方几架无人机化身炸弹,自杀式袭击了乌克兰的坦克和装甲车,并成功摧毁,这条消息一出,让全世界都受到震惊。 从这次珠海航展的展示的无人机来看,可以预料到未来无人机将在相当程度上取代飞机,军舰,大炮,导弹和单兵等等用途,成为主要的作战装备和作战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