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軍力排行出爐:印度緊追中國,中俄並列第二,對美只差一小步

10 months ago

知名军事媒体发布2025年全球军力排名,美俄中分列前三“万年不变”,对美只差一小步,印度紧随其后? 01.2025军力排行出炉,中俄并列第二 美媒全球火力(Global Firepower)网站发布了2025全球军力排名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该报告,美国以0.0744的“力量指数”稳居全球第一,俄罗斯和中国并列第二为0.0788,印度以0.1184位列第四。可见对美只差一小步,而印度紧随中国其后。 全球火力自2006年起编撰全球军力年度报告,试图通过量化“人力、设备、自然资源、财政和地理”等60多个因素,评估各国的常规军事力量的真正实力。 而美专家里希特针对全球火力的排名明确表示有很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中俄军力的排名并非事实,而是有待商榷的。 根据全球火力的2025年报告,中国以0.0788的力量指数位居第三,与俄罗斯并列第二。然而,深入分析解放军实力,就发现中国在多个关键领域已经超越俄罗斯,且在常规军力和军队现代化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中国近年来在军事装备现代化方面投入巨大,从第五代战斗机(如歼-20)、航母(如辽宁号和即将服役的福建舰)到东风快递,解放军的装备水平不断提升。 同时,解放军在结构调整上注重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强调联合指挥和多军种协同作战能力。尤其是在2015年前后的新军改,使解放军的综合作战能力显著增强,甚至已经形成了对美军的具备战略军事优势,尤其是在亚太地区。 论经济,中国拥有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强大支撑,其军费投入的增长速度和绝对规模远超俄罗斯。2025年,中国的军费预算预计将达到2700-2900亿美元,持续保持增长态势,相当于俄罗斯的3倍以上。 02.俄军军力和解放军差远了 俄罗斯在常规军力和军队现代化方面与解放军存在明显差距,经济基础和军费投入上差距就更大了,俄难以与中国抗衡。 其常规整体实力已经明显落后于中国,比如说俄罗斯海军在航母和现代化驱逐舰方面的发展远不及中国,难以在远洋作战中形成有效威慑。 只能依靠苏联时期建造的大型舰艇凑数,从苏联解体到现在的30多年,俄罗斯海军的水面作战力量主力完全是依靠苏联海军的老本,新锐的驱逐舰、两栖攻击舰、航母、巡洋舰是一艘未造,只有在潜艇方面胜过解放军海军。 而解放军海军的发展速度现在已经超过了美国,新锐舰艇年年下饺子,不是俄罗斯海军能够比拟的。 再说说俄罗斯空军,俄罗斯空军的发展尤其是在近10年相比解放军空军同样严重滞后,歼20产量超过300架,而俄罗斯苏57的产量不到歼20一个零头,战机性能也与歼20有显著差距,更别提解放军还有全面量产的歼16、刚刚首飞的两款6代机了。 而让全球火力将俄罗斯和中国的军事实力并列世界第二,估计还是因为大幅度提高了俄罗斯核武器的权重,核武器的差异是俄罗斯能够与中国平起平坐的唯一因素。 然而需要说明的一点,核武器的存在并不能补足常规军力的不足,尤其是面对现代化战争的需求,俄乌冲突就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例子。全球火力的分析显然忽视了两国在常规军力上的巨大差距,尤其是对于中国军力实力缺乏足够的认知。 美专家表示,基于中国在常规军力、军队现代化、技术创新和战略布局等多个维度的优势,解放军应被公认为全球第二大军事力量,仅次于美军,而且正在快速追赶中。 尤其是近10年解放军的现代化速度简直惊人,陆军迅速进行全面改革,重组83个新锐合成旅,2020年全军机械化后与信息化智能化并进,其陆军综合作战能力已经超越美俄陆军。…

心怯了!美國六代機規劃正式出爐,要用200億美元擊敗“殲-36”?

10 months ago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经过20多天的争论后,美国空军围绕“第六代战斗机”发展的讨论,终于有了初步结论,具体分为两个部分:强化B-21的空战/指挥元素、准备用200亿美元开发下一代通用战斗机。鉴于B-21本质上仍然是轰炸机,因此,能不能对抗“歼-36”,其实就指望这200亿美元了。 ▲B-21肯定是不足以担起重任的 “歼-36”已经出现半个多月了,到底是五代半还是六代机至今都没有结论,其实这很正常。在大部分情况下,战斗机问世时都没有很明显的代数划分。这一方面,是因为新战斗机开发往往会严格保密,不对外公布具体信息,另一方面,代数划分毕竟是相对的,新战斗机究竟达到什么水平,还得看同时代其他国家搞出了什么型号。举个最典型的例子,欧洲“台风”、“阵风”认为自己超越了F-15、F-16,于是称作“新一代战斗机”,后面F-22问世后也叫“新一代战斗机”,前者实在比不上,才出现“三代半”的说法。 ▲F-22的登场确实惊艳 历史上唯一在登场时就表明技术发展方向,最后也确实完成更新换代的,只有F-22。相比于同期对B-2的百般隐藏,F-22高调展示“4S”标准,除了避不开美国国会质询外,也是因为当时苏联在米格-23身上误入歧途,美国航空工业在战斗机领域大幅领先。F-22即使公布“4S”标准,也不担心苏联能立刻追上来,同时还有安抚盟友,增强对美国信心的作用。而在40多年后的今天,中航工业并未跟对手彻底拉开距离,也不需要通过这种办法来挽回人心,因此,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歼-36”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参考歼-20的装备过程,国内不到“歼-36”正式服役,是不会公布真实技术状态的。 ▲歼-20也是在服役很久之后,才对外揭示发展理念 美国空军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NGAD项目一再拖延,严重打击了美国人的信心。美国空军本身并不愿意,重演中型F-35对抗重型歼-20的一幕,但NGAD这么多年也没有能拿出手的成果,更让人担心,继续投入资源也只是白白浪费。当已经处于劣势时,就得集中一切资源追赶,先不被甩开才有谈中型、重型对抗,甚至是超越的可能——这就是当年国内放弃歼-14,全力发展歼-10的原因。现在面对这个问题的美国空军,最终决定也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面子上要好看一点。 ▲歼-10当年能走下来是真的不容易 F-35高度通用化,虽然付出了巨大的性能代价,但在经济上确实表现出色。基于这个成功例子,美国空军这次准备投入的200亿美元,就是用来开发第六代“F-35”。只不过,当年F-22在研发、测试阶段就花掉了300亿美元,200亿美元根本不可能完成六代机开发,只能说是前期费用。此外,NGAD虽然没成功,却也验证了一些走不通的道路,再加上“歼-36”透露的信息,美国六代机也不能说一点技术底子没有。站在中国空军的角度上来看,当“歼-36”发起挑战,美国空军选择用中型机应对时,其实已经算胆怯了。想当年美国F-15问世,苏联发现苏-27无法与之对抗时,可是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推倒重来。现在美国满眼都是中型机性价比最高,锐气早就丢得干干净净。 ▲F-35经济性很好,却始终没有属于大国的霸气 悄悄把NGAD捡起来、暗地里偷偷再搞一个战斗机项目,这都是美国军队以前用过的手法。但除非美国政治架构推倒重来,否则这些上不得台面的项目,始终无法真正获得充足资源,不足以成为“歼-36”的对手。应该说,当美国空军决定发展下一代通用中型机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自己的上限。“歼-36”只要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就基本没有被对手超越的可能。

055大驅為何不用核動力?這次真得謝美國,替我們趟了一屁股泥水

10 months ago

2020 年 1 月 12 日,我国首艘055大驱正式入列服役,命名为南昌舰,舷号“101”。 自此之后,我国的各路造船厂纷纷开始了“下饺子”模式,技术也趋于成熟。 对此海军退役少校黄征辉,对055大驱做出了很高的评价。 他认为,055 大驱堪称全世界海军梦寐以求的存在,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其海军发展处于何种阶段,都对拥有它怀揣着强烈的渴望,这其中的关键原因就在于,它配备了被公认为全世界最为出色的宙斯盾系统。 事实也确实如此拿美国海军宙斯盾系统来说,在过去几十年间确实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可055 大驱的出现,所搭载的宙斯盾系统已在多项性能指标上实现了超越。 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资深的军迷持有这样的观点,我们的 055 大驱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着令人感到遗憾的地方,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便是没有采纳核动力的方案。 按理来讲,咱们国家的军工实力在近些年来发展态势相当不错,无论是在技术研发方面,还是在实际的装备制造领域都十分可观。 那么为何在这样良好的发展背景之下,我们的 055 型驱逐舰却没有安装核反应堆呢? 还是说我们军舰所谓的“技术突破与创新”,只是一堆空谈的“纸老虎”?…

壞消息傳到西方:99顆中國衛星,僅12小時“屠殺”1400顆星鏈衛星

10 months ago

中国科学家模拟在轨“猎杀”星链卫星,99颗中国卫星就能在12小时内有效接近近1400颗星链卫星。非常善于在中国大陆公开论文网站上挖掘信息的香港《南华早报》团队最近又有新“收获”了。 他们发现学术期刊《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在1月3日发表了一篇论文,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控制系主任吴云华(音译)领导的项目团队,使用计算机仿真了一次针对美国“星链”星座的太空行动。 (成排飞过的星链卫星星座) 在计算机模拟中,团队使用99颗卫星就能在12小时内有效接近大约1400颗星链卫星,而这些中国卫星能够配备激光武器、微波武器或者其他设备,能够对星链卫星进行侦察、跟踪或者“其他”操作。 这篇论文为在战争时期有效反制星链这样的敌方巨型星座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为反卫星作战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要知道Space X公司的星链星座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射了大约6700颗卫星,在将来有可能实现高达4万颗卫星的巨型星座。 过去全球航天界曾经普遍认为,使用少量卫星来追踪数量庞大的卫星群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因为所涉及的轨道计算十分复杂,而南航这篇论文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其他几个难题。 (南航论文描述的反卫星概念图) 比如我方卫星与星链卫星的距离必须正合适,既需要足够近,让星链卫星至少在我方卫星的探测范围内飞行至少10秒钟,又不能太近,以防止发生事故; 又比如,我方卫星上搭载的激光设备能耗很大,因此需要为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安排足够多的面向太阳的充电时间。 这篇论文证明,南航的研究团队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算法,充分应用AI技术,能够让地面控制中心的计算机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就生成一个全面可靠的行动方案。 那么,这篇论文的意义到底有多大呢?我们首先来看看星链在战时的威胁。 俄乌冲突已经证明,星链能够在战时为通信中断的敌方提供通信指挥通道,同时随着星链用户接收设备的缩小,星链用户天线已经能够被直接集成在无人机、无人车辆和无人艇上,使得敌方能够远程来遥控这些无人装备。这在战时对我方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威胁。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试验过的ASM-135反卫星导弹,由F-15战斗机发射) 实际上“星链”只是威胁之一,最近几年西方国家发射了大量类似星链的低轨道小型商业遥感卫星,虽然价格相对低廉,但它们的分辨率和功能已经足以取代冷战时期美苏发射的高轨道大型侦察卫星。 尤其是Space X公司,已经与美国军方和情报部门签署了合同,利用星链的技术开发“星盾”(Starshield)星座,将要在低轨道部署大量相对廉价的军用卫星,包括侦察(包括光学和无线电侦察)、导航、目标跟踪、军事通信、反导预警等多种功能,主要客户包括美国太空发展局、国家侦察局和美国太空部队。 截至2024年底,美国已经至少发射了98颗“星盾”卫星,最新一批17颗卫星于2024年10月作为NROL-167任务的一部分完成了发射。因此,我们研制新一代反卫星技术势在必行。 (星链卫星的基础形态)…

美國人發現一個奇怪現象:殲-11幾乎成了收拾美軍的主力,為啥?

10 months ago

中国空军当前的主力战斗机有:歼-20、歼-16以及歼-10C这三款。按道理来说,如果美国战机到中国周边巡航,中国去拦截美国军机的应该是这三款战机中的一款。 但是美国人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拦截美国军机这件事上,出场率最高的中国战机居然是歼-11。 歼-11战斗机 歼-11产量大且相对落后 其实发生这种事情并不奇怪,有三点原因决定了歼-11会成为收拾美军的主力。 第一点原因是歼-11系列战机生产量大,第二点原因是歼-11战机相对“空军三剑客”来说已经落后了。 歼-11战机有两个型号,一个歼-11A一个歼-11B。前者的总产量为105架,后者的总产量超过了300架,所以整个歼-11战机系列生产了超过400架。 歼11战斗机 相对比之下,中国歼-20当前的装备量约为200多架,歼-16的总装备量约为300多架,而歼-10系列A、B、C三个子型号加起来,总装备量应该在700架左右。 单单是从装备量来说,歼-11系列就会有很高的出场率。 在性能上,歼-11A战机和原版的苏-27战机相差不远,在航电系统上也相对落后。 歼-11B虽然大幅度的改进了苏-27的航电系统,但是相较于歼-20和歼-16战机,依旧有不小的差距。 技术相对落后,就使得歼-11系列战机成为了一款主要用来“消耗”的战机。 歼-11 毕竟中美真要开战了,上战场的大概率是歼-20、歼-16以及歼-10C这种先进战机。 歼-11系列在航电系统上落后一大截,能不能纳入与大国空军的较量都是一个大问题。 因此平常执行“消耗性任务”时使用歼-11战机,就能避免歼-20、歼-16这些战机的机体消耗。 而“消耗性任务”主要包含飞行员训练、巡航、驱离外机等任务。 在训练上,飞行员学员基本是学完了书上的东西,以及在模拟器和教练机上熟悉了战机基本操作后,就会上手实机。 空军飞行员…

美國為它報仇,中國幫它蓋樓,俄國給它武器,三強憑啥伺候它一個

10 months ago

前言 中东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科威特,曾经因为一些原因得罪了大佬伊拉克,以至于没过多久就被举兵入侵,不到一天时间首都就被占领,差点亡国。 然而美国此时站了出来,特地派了两艘航母军援科威特,而且一直和美国不对付的苏联在这事情上也统一了战线,为科威特提供了许多武器装备。 除此之外,之后中国也开始帮助科威特,不仅早早地与之建交,还为他们建造了许多基础设施。 那么,科威特究竟有什么魅力,竟能让这三大强国伺候它呢?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得罪大佬 要说到科威特的魅力之处,那还得从科威特在英国手里独立时说起。 它于1961年独立,比伊拉克晚了29年时间,可能也正是因为晚了这么长的时间,科威特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实力都不如伊拉克。 以至于伊拉克对科威特虎视眈眈,希望从中捞到什么油水。 而没过多久他们就看中了科威特的布比延岛、沃尔拜岛之类的小岛,因为伊拉克发现,这几个小岛如果归自己所有,那自己能省下不少海运的费用和时间。 所以伊拉克就说着什么借口,扬言让科威特归还自己的那些小岛。 但科威特当时觉得伊拉克太流氓了,硬气的回怼拒绝了伊拉克的建议。 这样一来二去,伊拉克就开始仇视科威特,在1990年8月2日,伊拉克甚至直接举兵入侵了科威特。 科威特此时才意识到自己得罪了不能惹的大佬,但他们的军事实力又相当的弱,还没过一天自己的首都就被入侵,再没有外援帮助自己的话,恐怕一天时间他们就要亡国了。 然而当时的科威特如此的渺小,谁会在意它的死活呢? 但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是,不仅有人在意它,而且在意他的还是许多大国。 美国军援科威特 在科威特被伊拉克入侵后,美国反应是相当强烈,不仅反对伊拉克进军科威特,还专门派兵帮助了科威特。 但作为一个战场上的商人,美国绝对不会单纯出于好心就去帮助别国,而美国选择帮助科威特,其实就是看到了科威特盛产的各种资源,包括他们盛产的石油。…

與中國相鄰的哈薩克斯坦,將80%石油出口歐洲,為啥不賣給我國?

10 months ago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王进喜 众所周知,石油自古以来就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历史上,很多国家的战争都是因为掠夺石油而产生。 即便到了现在,石油之间的贸易往来和其中所产生的巨额利润仍然让很多国家十分眼红。 若是说起石油储备充足的国家,那哈萨克斯坦必定榜上有名。作为与我国相邻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储量据统计已经达到了三百亿桶,更别说其潜在储量了。 丰富的石油资源,让哈萨克斯坦成为了全球不容小觑的一个石油出口国,然而根据统计,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出口,竟然有80%都是出口给欧洲,出口到与其相邻的我国反倒是少数。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石油资源惊人的哈萨克斯坦 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下,哈萨克斯坦挖出了“工业血液”——石油。 其最早挖出石油,是来自于1717年,由沙皇彼得大帝派出的勘探队。 这一发现吸引了一众专家学者,随后,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勘探和考察工作,留下了众多宝贵的资料。 这一时间里,对哈萨克斯坦石油的探索,还仅仅停留在勘探方面,因为工业水平尚未发展,世界正处在蒸汽时代的入口,所以石油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人们对石油资源的重视程度也还没有提高。 后来,内燃机普及,石油工业诞生,石油瞬间成为了不可缺少的资源,哈萨克斯坦地下的石油也得到了高度重视,勘探和开采工作成为了哈萨克斯坦的日常。 在不断的试验性钻探之下,终于,1899年,人们发现了第一口自喷油井,每天光是这里的出油量就能够达到惊人的二十五吨。 而伴随着从未终止过的勘探和开采工作,不断有油井被发现,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年产量也在不断提升,一跃成为了石油大国。 巨大的石油产量让其他国家眼红,可想而知,哈萨克斯坦在国际上成为了一块被虎视眈眈的“肥肉”,和平年代还好,一旦进入战争,那这里必定是被争夺的焦点。 果然,在俄国内战期间,这里就遭受了两方军队的来回争夺,石油产业一度陷入停滞状态。即便是现如今,仍旧胶着的俄乌战争,都会对其出口石油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将80%石油出口欧洲,为啥不卖给我国 当然,在和平占据绝大多数的时代,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出口行业仍旧蒸蒸日上,依靠着丰富的资源,成为了很多国家的石油出口国。 然而,若是将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出口国家进行一个统计的话,会发现,其80%的石油出口都是在欧洲,我国只占据了很少的比例。 这是怎么回事呢?…

放棄中國選西班牙,如今高鐵無法交付,這個歐洲小國後悔莫及!

10 months ago

前言 我国的高铁技术现如今在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现如今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张“名片”。 我国在高铁建设项目上,不仅技术水平高,而且建设成本也相对来说较低,可以说是极具性价比的存在。 不过在此之前,保加利亚在准备建设高铁时,却绕过物美价廉的中国,反而选择西班牙。 更加令人想不到是,西班牙建设保加利亚高铁进度非常缓慢,投入越来越大,最终保加利亚政府宣布停止高铁的建设。 保加利亚的“高铁梦”也只能化为浮灰。 那么保加利亚为什么会做出这么“愚蠢”的行为呢? 我国高铁列车依次排列 保加利亚在中国与西班牙之间徘徊 保加利亚是欧洲的一个小国,面积仅有11万平方公里,基础建设能力稍微薄弱。 加上保加利亚地理位置特殊,算得上欧洲的十字路口。 保加利亚地理位置 为了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于是保加利亚打算建设高铁,发展交通业。 2023年底,保加利亚在全球范围发布招标书,顿时吸引许多高铁公司前来竞标,其中包括中国的青岛四方公司和西班牙Talgo公司。 Talgo公司 当时青岛四方公司是我国重点国有企业,在高铁建设项目上,无论是技术实力还是节约成本,那都是经过深入探索,实力很强。 在对保加利亚地形进行研究之后,青岛四方公司报价3亿欧元。 保加利亚山势起伏大 青岛四方共公司的报价在所有竞标的公司报价中算是极低的,于是很快吸引了保加利亚的兴趣。 不过保加利亚属于欧盟,在欧盟得知青岛四方公司的报价后感到十分警惕。…

加拿大政壇變天,“新總理”亮明對華立場,稱當選後要趕走中國!

10 months ago

●—≺ 前 言 ≻—● 特鲁多辞职之后,一场政治风暴正在席卷加拿大。 在这个变革的时刻,一位年轻的政治家正迅速走向聚光灯的中心,他的言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猜测,特别是在对华立场上,他的表态更是引人瞩目。 此语仿若一声惊雷,于加拿大政坛激起巨大波澜。他表示,如果他能当选,那么他将会把中国赶走,此语仿若一声惊雷,在加拿大政坛激起巨大波澜。 这位政治家是谁?他的言论背后有何玄机? ●—≺ 特鲁多的落幕 ≻—● 特鲁多,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加拿大总理,在执政的第九个年头,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九年前他以青春、帅气的形象和满腔热血的理想赢得选民的青睐,成为加拿大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 然而理想主义的光环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现实政治的残酷和无情,特鲁多的执政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在特朗普执政时期,加拿大在贸易、外交等方面饱受美国的压力,特鲁多试图在美加之间扮演平衡者的角色,但在"美国优先"的政策下,加拿大的利益常常被忽视,有时甚至不得不做出妥协。 国内,自由党的支持率如同秋天的落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凋零,特鲁多未能妥善处理一些政治丑闻和经济挑战,他曾经的支持者开始对他失望,甚至愤怒。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副总理弗里兰,特鲁多最后的重要盟友宣布辞职,这无疑是雪上加霜,特鲁多失去了最后一块政治遮羞布。 没有了弗里兰的支持,特鲁多在党内的地位岌岌可危,自由党内的不满情绪如同一只沸腾的水壶,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 面对四面楚歌的困境,特鲁多别无选择只能宣布辞职,这个决定虽然不出意外,但仍然让人感到唏嘘。 曾经意气风发的政治新星,就这样黯然离场,他的辞职标志着加拿大政坛的一个时代结束,同时也预示着未来的不确定性。 保守党在民意调查中大幅领先,他们的党魁波利耶夫尔呼声甚高,这位对华态度强硬的政治家,能否带领加拿大走出困境?…

美媒稱俄軍60%炮彈,2萬多個集裝箱,500萬發都來自朝鮮

10 months ago

最近有外媒报道称,在目前的俄乌冲突中,俄军所使用的炮弹中约60%来自朝鲜。据统计数据显示,朝鲜向俄罗斯提供大约2万多个集装箱的军火物资,其中包含500万发炮弹。 在现代战争中,部队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弹药,特别是在高强度的对抗中。朝鲜作为一个长期保持战备状态的国家,储存大量的常规武器和弹药。这些储备在当前形势下成为俄罗斯的重要补给来源。 除常规炮弹,朝鲜还向俄罗斯提供多种类型的军需物资。比如说弹道导弹、火箭弹等武器装备。这些武器虽然可能不是最先进的,但是在实战中仍然具有相当的杀伤力。而且数量充足,可以满足俄军持续作战的需求。 朝鲜军工业虽然整体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但在某些传统武器制造方面还是有一定实力的。特别是在大口径火炮和常规弹药生产方面,朝鲜具备相当的生产能力。这种能力加上长期积累的库存,使得朝鲜能够在短时间内向俄罗斯提供如此大量的军火物资。 苏联时期,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工业体系之一,能够独立生产从枪支弹药到核武器的各类军事装备。但是随着冷战结束,俄罗斯军工业开始走下坡路。 现在俄罗斯军工业产能严重不足,特别是在持续性生产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比如说,很多军工厂的设备都比较老旧,生产效率低下。再加上西方制裁的影响,一些关键零部件无法获得,导致产能进一步下降。 俄罗斯目前的炮弹生产能力远远满足不战争需求,据军事专家估计,在高强度战斗中,俄军每天要消耗几万发炮弹。但是俄罗斯本土的生产能力可能连这个数字的一半都达不到。这就导致俄军不得不寻求外部支援。 俄罗斯军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也在下降。虽然还能生产一些传统武器,但在精密制导武器、电子设备等现代化装备方面已经落后于西方国家。这种技术差距在实战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朝鲜和俄罗斯的军事合作由来已久,但是在最近这段时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据有关方面透露,两国的合作已经从简单的军火交易发展到更深层次的军事技术交流。这种合作关系的加深,对于两个国家来说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朝鲜通过向俄罗斯提供大量军火,不仅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可以换取俄罗斯的先进军事技术。要知道,俄罗斯在很多军事领域还是有独特优势的,比如说核潜艇技术、反导系统、电子对抗设备等。这些都是朝鲜急需但是很难从其他渠道获得的技术。 而对俄罗斯来说,朝鲜的支持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全面制裁,很多军火供应渠道都被切断。在这种情况下,朝鲜成为俄罗斯为数不多的可靠军火来源之一。特别是在常规弹药方面,朝鲜的供应对于维持俄军的战斗力起到关键作用。 有消息称,为感谢朝鲜的支持,俄罗斯已经同意向朝鲜提供一些先进的军事技术。这些技术可能包括导弹制导系统、雷达设备、通信系统等。如果这些技术转让真的实现,那么朝鲜的军事实力将会得到显著提升。 据说有不少朝鲜军事专家和技术人员在俄罗斯接受培训,学习先进的军事技术。同时,俄罗斯的军事专家也经常去朝鲜进行技术指导。这种人员交流对于提升朝鲜的军事技术水平非常有帮助。 西方媒体纷纷对此进行报道和分析,认为这种合作可能会对地区安全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美国和韩国,对这种合作表示出强烈的担忧。 如果朝鲜真的通过与俄罗斯的合作获得一些先进军事技术,那么这将直接影响到朝鲜半岛的军事平衡。要知道,朝鲜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军事实力,如果再获得俄罗斯的技术支持,那么其威慑能力将会大大增强。 美国和韩国等国家特别担心的是核技术和导弹技术的扩散问题。虽然目前没有确切证据表明俄罗斯向朝鲜转让这类敏感技术,但是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技术转让,那么将会严重威胁地区安全。 朝鲜通过向俄罗斯出售军火,可以获得大量外汇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其缓解制裁带来的经济压力。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到国际社会对朝鲜施压的效果。 周边国家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新威胁,很可能会加强自身的军事建设。这样一来,整个地区的安全形势就会变得更加复杂。 这种军事合作也反映出当前国际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国际秩序受到挑战,一些国家开始寻求新的合作伙伴和发展方向。这种变化将会对未来的国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