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先美國至少2代,解放軍新殺手鐧橫空出世,800公里外專打預警機

3 months ago

近年来,中国的军事实力已经有了大幅度的进步,在导弹领域,中国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 在印度半岛上空,歼-10C所携带的空战体系和霹雳导弹已经宣告中国在导弹领域的先发优势,然而这还远非中国军事武器的上限,在霹雳-15击落阵风之后,还来不及惊叹的西方媒体,又发现了中国“霹雳”系列导弹的全新款,霹雳-XX。 从霹雳-2到霹雳-15,再到如今的霹雳-XX,解放军的导弹呈现飞速进步的态势,霹雳-XX又有着怎样的性能? 从霹雳-2到霹雳-15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的科技水平较为薄弱,因此研制的许多军事装备很大程度上受到苏联型号的影响,然而但在空对空导弹领域,却完全相反,我们是从西方导弹身上汲取经验的。近四十年来,北京一直从西方汲取灵感,尽管当时中国的战斗机也配备了苏联导弹。 1958年,蒋介石拿到了美国AIM-9B“响尾蛇”导弹,但是用来攻击一架歼-5战机的时候,这个导弹却被嵌在了歼-5的机身上没有爆炸,当时我们对这款短程红外制导导弹进行逆向工程,却因技术不足而放弃,后将导弹转让苏联,苏联据此研制出了K-13导弹,而霹雳-2就是仿制K-13的产物,这是中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空对空导弹。 不久之后,我们仿制了美国的“麻雀”3A研发了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霹雳-4,然而,由于研发耗时过长,该导弹在研发后期已经处于落后位置,因此该项目在1984年被取消。 20世纪80年代中期,基于法国马特拉R550“魔术”导弹的霹雳-7,基于以色列“怪蛇”-3的霹雳-8,在一次次的仿制,一遍遍的实践后,我们终于研制出了完全原创自主制造的霹雳-9。 自此,中国不再模仿和依赖国外导弹技术,先后研制出了霹雳-10,霹雳-12和如今大名鼎鼎的霹雳-15,这些导弹目前构成了中国空军和海军歼-10、歼-11、歼-15、歼-16和歼-20空对空武器库的主要武器。 霹雳-xx带来的导弹革命 然而这些还不够,“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已经深深刻在每个中国人的骨髓之中,近代的屈辱一直在鞭策我们,如果不想重复这段耻辱的历史,那么就要站在领先的地位上,霹雳-XX应运而生。 霹雳-17的射程约为400公里,然而霹雳-XX则是直接把这个距离翻了一倍,达到了800公里。其速度也比霹雳-17快了一半,从4马赫达到了6马赫。 速度加射程的优势带来了怎样的战略变化呢?而据美国国防部推测,该导弹领先美国两代,一旦霹雳-xx研发完成,将不可逆转地改变美国及其盟友在太平眼地区的战略格局。 而通常来说,预警机的预警范围是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导弹射程要大的,目前世界各国的主力预警机,然而如果霹雳-XX的射程属实,这就意味着西方的预警机将在雷达侦测不到的情况下,就被霹雳-XX锁定。 如美国的主力预警机E-3,其对于战斗机的有效侦查距离可达800km,正好卡在了霹雳-xx的极限射程上,然而在双方相向而行的时候,这个距离会进一步缩短,因此霹雳-XX可以提前在800km外发射,攻击敌方预警机。 为什么不是打击战斗机,而是攻击预警机呢?在空中,战斗机们通常不会依靠自身的雷达进行探测,而是会依赖预警机,这样可以防止自己因主动雷达而暴露,更专业的预警机所搭载的更大的雷达也能提供更广的侦查效果,所谓分工明确,术业有专攻就是如此。 空战早已演变成“先手为王”的射程竞赛,谁能先敌发现,先敌打击,谁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预警机就是这方面的专家,它是空中的眼睛和大脑,而战斗机只不过是四肢,断其一臂,还有一臂,那么与其攻击战斗机,直接打击眼睛和大脑,显然是更明智的选择。霹雳-XX两倍于常规远程导弹的射程,将让我们永远保有对地方预警机的压制能力。 而没有了预警机的支援,敌方战机要么顶着永久暴露的风险开启主动雷达迎敌,要么只能在“又聋又瞎”的情况下落荒而逃,空战的主动权将永远在我们手中。 20多年前,当“81192”无法返航的时候,不止多少国人为之愤恨,怒美帝之霸权,怒国力之不盛,如今,我们的军机导弹叱咤南亚,航母潜艇横跨大洋,谁再敢犯我中华领土,虽远必诛。

看著解放軍預警機換代,俄國內兩派吵起來了,一致要求找中國幫忙

3 months ago

俄罗斯这次开始眼红了,眼巴巴看着我方空警3000亮相,俄罗斯转眼看向自家飞机,A-100预警机自研离失败只差“官宣”,俄罗斯专家分成两派吵得不可开交之后,终于达成了一个共识,下次再自研预警机,必须找中方寻求帮助。 2024年12月27日,中国首款同时也是世界首款成功研制的4代预警机空警3000,出现在公众视野。 公开资料显示,空警3000不仅是首款采用“共型贴片”技术的大型战略预警机,而且还装备了最新一代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使其具备反隐身作战能力。 另外,空警3000相比于世界上现存的其他型号预警机,还额外拥有脱胎于运2 0运输、作战体系的搭载平台。 这代表着,相比于同类型装备,空警3000在航速、航程、滞空时间以及运载能力方面有着不小的优势。 不过在当时,空警3000作为首款四代预警机的横空出世,固然震惊了全球各国的军事专家,但总体来讲,舆论效果并没有特别轰动。美、俄,尤其是俄罗斯军事专家,对此表现得尤为淡定。 因为,彼时俄方同样在研制的A100预警机正搞得热火朝天,一众俄军事专家和军迷对其后来居上非常有信心。然而当时间走到了半年多之后的8月份,俄罗斯军迷的“天塌了”。 日前,多家俄罗斯军事媒体对外披露称,前后历时21年的第四代空中预警机A100研究计划正式宣告破产。 尽管在现阶段,俄罗斯国防部等权威部门并未下场“实锤”该计划的下马。 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所谓俄罗斯自研第四代空中预警机的雄心壮志,不过是俄罗斯军备体系里的又一个“库兹涅佐夫号”罢了。 看得见,甚至摸得着,就是不能用。 由此,俄罗斯军迷们彻底破防。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在俄乌冲突这几年中“磨砺”出来,早就对自家海、空军实力拉胯程度积攒了一定容忍度的俄罗斯人来讲,真正让他们破防的,倒不是四代预警机的研制失败,而是俄罗斯空军现役预警机实力的悲惨现状。 公开资料显示,如今的俄罗斯空天力量中,A 5 0U预警机只剩6架。由于预警机的短缺,使得俄罗斯空军不得不把已经封存的A50拿出来顶上。 A100下马,未来发展堪忧。A50重启,如今却捉襟见肘。这便是俄罗斯空天力量中预警机领域的尴尬现状。 出于“自救”的目的,俄罗斯国内专家们于日前开展了一系列讨论,分作两派得出的两个结论,都离不开中方帮助。 一边的想法是“直接买”。他们的想法是,缺什么就直接找中国买,没钱就用技术抵。甚至前段时间,还有俄罗斯媒体提出“用‘北风之神’核潜艇技术换空警500”的疯狂建议。 另一边是本土派,这些人坚定不移地认为,采购中国军备是一件很丢脸的事。…

幾十年來,為啥美國從不敢跟俄羅斯開戰?俄有2個盟友,無人敢惹

3 months ago

国际政治就像一场高风险牌局,美国这个“超级玩家”几十年来四处出手,但面对桌对面的俄罗斯时,却总是格外谨慎,从未真正掀桌子直接开战。无论是当年的冷战对峙,还是如今的俄乌冲突,美国的底线始终是“援助可以,但亲自下场不行”。这是为什么? 说到底,俄罗斯手握两位任何国家都不敢轻视的“终极盟友”——核武器和核潜艇。正是这两位“盟友”,构成了俄罗斯无人敢惹的“护国基石”。 一、 第一位“盟友”:毁灭级的核武库 美俄避免直接战争,最根本、最核心的原因就是“相互确保毁灭”(MAD)原则。这不是什么虚张声势,而是冰冷的现实。 俄罗斯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核武库,与美国在数量上旗鼓相当,据估计拥有近5千枚核弹头。这些武器不是摆设。从陆基的“白杨-M”、“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到空射的Kh-102巡航导弹,构成了一个“核三位一体”的打击体系。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即使美国发动突然袭击,率先摧毁了俄罗斯的陆基导弹和空军基地,俄罗斯依然保有最后的、也是无法被拦截的报复力量——战略核潜艇。 只要有一艘战略核潜艇幸存下来并进入发射阵位,它就能向美国本土倾泻数十枚分导式核弹头,足以将美国数十个主要城市从地图上抹去。 这种同归于尽的恐怖前景,是美国绝对无法承受的代价。任何理性的美国总统都明白,与俄罗斯的军事冲突一旦失控,绝不会有赢家,只会导致全人类的灾难。因此,核武器这位“盟友”,为俄罗斯提供了最根本、也是最强大的安全保障。

俄羅斯不行了?俄方曾公布一組絕密照片,中國到現在都還沒追上

3 months ago

都說俄羅斯自蘇聯解體後不行了,但俄羅斯之前放出了一組絕密照片,內容是老「北風之神」和新型的「北風之神A」型戰略核潛艇並排停放。 兩代北風之神級 通過這些照片,也能看出中國現在都沒有在戰略核潛艇技術上追上俄羅斯。 兩代「北風之神」 北風之神型核潛艇是俄羅斯用於替換颱風級核潛艇的一款新型核潛艇,該型核潛艇自2013年開始服役,一共生產了3艘。 北風之神A(左)和老北風之神(右) 到2020年,俄羅斯開始生產新型的北風之神-A型核潛艇,截止至2025年6月一共公開服役了5艘,兩代北風之神級一共現役8艘。 北風之神-A型核潛艇相較於北風之神級,大幅度減少了龜背幅度,拉長了潛艇長度,使得潛艇形狀更接近流線體,大幅度提升了潛艇的靜音能力。 同時北風之神-A在動力、武器以及電子系統上都有提升。 動力上北風之神-A採用了新型的KTP-6-185SP型核反應堆,功率達到了200兆瓦左右。這使得北風之神-A的最大航速達到了29節,大於早期北風之神級的26節。 北風之神級核潛艇 武器系統上,原版北風之神級艇艏外側有6具324毫米的魚雷發射管。新版的北風之神-A把這6具魚雷發射管換成了一套綜合聲吶系統,並且新增了口徑更大的6具533毫米魚雷管。 在電子設備上,北風之神-A進一步的信息化和數位化,採用了全數位化電子設備和平板顯示器,新增了一套現代化的作戰控制指揮系統。 北風之神A核潛艇內部 總之北風之神-A相較於北風之神級核潛艇,有了非常大的改變,實戰能力提升不少。 還沒追上俄羅斯 之所以說這張照片證明了中國現在都沒在核動力潛艇上追上俄羅斯,一方面094不如老北風之神,另一方面北風之神-A的出現,意味著俄羅斯核潛艇領域的人才儲備相當豐富。 094型核潛艇是我國目前現役最先進的戰略核潛艇,但是這型核潛艇單一個龜背和排水量就和俄羅斯的北風之神級核潛艇有巨大差距,更不要說和新的北風之神-A級核潛艇相比。 所以當前中國和俄羅斯的核潛艇領域依舊有較大差距,中國核潛艇技術要追上俄羅斯,或許只能寄希望於新的096型核潛艇服役了。 而北風之神-A的出現,則說明俄羅斯有能力繼續推動自己的戰略核潛艇技術發展。…

印度終於等來機會,對特朗普出了一口惡氣,順手幫中國一個大忙

3 months ago

特朗普签署的“禁令”,取消对小额包裹免税待遇措施,8月29日即将正式生效。目的很明显,就是针对小包裹占绝对主力的中国,但特朗普没想到,禁令生效前一周,就遭到了多个美国盟友的联手反制,印度更是等来了机会,对大打关税战的特朗普,出了一口恶气。 印度通信部于8月23日突然宣布,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紧随其后,法国、意大利、瑞典等欧洲多国邮政系统同步“停邮”。 印度能够率先对美打响反制,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借机对美贸易霸权的“精准报复”,在美印谈判破裂、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的背景下,印度以“暂停包裹”反制,也是情理之中,同时另一方面,还顺手帮中国一个大忙,为中国电商争取了战略喘息期,印度的反击,堪称一石二鸟的。 据报道,多国“停邮”的直接导火索,是特朗普政府取消“小额豁免”政策后,全球邮政系统面临两大难题,其一是操作混乱,美国海关需对每日超400万件小额包裹逐件征税,但全美仅千余名海关专员,根本无法处理激增的申报需求。其二是规则模糊,欧洲邮政联盟指出,美国未明确关税代收流程、申报标准及系统对接方案,多国被迫暂停服务以避免法律风险。 而印度的“报复性停邮”,选择的时机也恰到好处,印度选择8月25日实施暂停,早于美国政策生效日,也与美印贸易冲突直接挂钩,要知道,8月底美国代表团临时取消访印行程,并宣布对印度钢铝、纺织品加征50%关税,主因是印度拒停购俄罗斯石油;印外长苏杰生公开驳斥美方“双标”,称“若因俄油制裁印度,为何欧盟免于惩罚?”。很明显,莫迪政府对特朗普的高额关税很不满意,甚至美国贸易代表取消访问,特朗普选出的驻印大使人选,都在释放一个信号,那就是对印度的高额关税,不留谈判余地。也难怪,印度选择“毫不留情”,直接下狠手,果断暂停了向美国邮寄包裹。 而印度此举,不仅仅是对美国高关税和贸易霸权主义的报复,更是在莫迪访华前,顺水推舟帮了中国一个忙。 虽然多国对特朗普的“禁令”不满,选择停邮,但占美国进口包裹绝对主力的,是中国小包,2023年就有超10亿件,而且美国已率先取消免税资格。而此次欧洲、印度停邮后,美国低收入家庭将面临更严峻的“购物荒”。加州大学研究显示,48%小额包裹流向美国最贫困地区,仅22%流向富裕区域。 但无论如何,这次印度带头打响反制,是“一箭三雕”,其一是报复关税压力,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全球单边最高税率,触及印方经济底线。以“停邮”,打击美国的中小企业和消费者,也是一种倒逼美方重回谈判桌的方式。预计美国将自食苦果,低收入家庭被迫承受物价上涨。 其二是声援“全球南方”,印度借批评美方“双标”,强化发展中国家阵营话语权,提升在新兴经济体中的影响力,而这次带头对美反制,更是强化了这一点。 其三,这也间接帮助了中国,虽未明言援华,但多国停邮,分散了美国对华贸易战的火力,为中国电商调整供应链争取时间窗口。 可以看出,美印关系,正在走向的深层裂痕,特朗普政府对印度采取“极限施压”,如要求弃购俄油、开放农业市场,已触发莫迪政府战略警觉。印度暂停包裹,是冷战后少有的对美经济反制,这也说明,印度不会轻易低头屈服,而是始终坚持“战略自主”,拒绝成为美国附庸,但不可否认的是,莫迪政府向来是在美俄中三角中,寻求利益最大化,我们对此,也要理性看待。

全球最大彈藥庫:打一次世界大戰也用不完,誰的野心如這麽大?

3 months ago

如果问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弹药储备最夸张,答案毫无疑问是美国。美军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弹药库存,其储备量之庞大,甚至被外界戏称"足够打一次世界大战"。这些弹药藏在哪里?美国为何要囤积如此之多的军火?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战争储备帝国"的神秘面纱。 在美国内华达州的荒漠深处,隐藏着一个面积相当于3.7万个足球场的超级弹药库——霍桑陆军仓库(Hawthorne Army Depot)。这里存放着从子弹、炮弹到导弹的各种弹药,总储量超过7000万吨,规模之大,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武器储备基地,光是子弹就超400亿发。 霍桑仓库的恐怖容量,其中地下 bunker(掩体)有数百座加固地下仓库,能抵御核打击;露天存储区建造有2000多个碉堡,存储着各种炮弹、导弹整齐排列,一眼望不到头; 这里不仅存放常规弹药,还包括冷战时期遗留的核炮弹、化学武器(现已逐步销毁)。美军每年在这里进行弹药维护和更新,确保战时能立即调用。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仓促参战,一度面临弹药严重不足的窘境。1944年诺曼底登陆时,美军士兵每人仅配发50发子弹,火炮炮弹也捉襟见肘。战后,美国决定"永远不再让军队缺弹药",开始疯狂囤积军火。 20世纪50年代,美国提出"两场半战争"理论,要求军队能同时在欧洲(对抗苏联)和亚洲(对抗中国)开战,还要应付局部冲突。这种战略直接催生了全球弹药储备体系,仅在德国、韩国、日本等地的前沿基地就预置了数百万吨弹药。 美国军火商(如洛克希德·马丁、雷神公司)常年游说国会,通过夸大威胁来确保军购预算。2023年,美国弹药采购预算高达300亿美元,其中相当部分并非用于实战,而是变成仓库里的"战略储备"。 这些弹药真的能用上吗?炮弹保质期通常20-30年,每年需销毁数万吨失效弹药;仅霍桑仓库每年维护费就超2亿美元;库存中大量M107炮弹(越战时期)已不适应现代战争。但美军仍在继续囤积。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发现自己的155mm炮弹库存(约300万发)竟然不够支援乌克兰,暴露出现代战争惊人的弹药消耗量(乌军日均消耗5000发)。这促使美国启动"冷战以来最大规模弹药增产",计划将炮弹年产量从3万发提升至10万发。 美国的超量弹药储备,表面看是"有备无患",实则暴露了其全球军事霸权的底层逻辑——通过绝对的物质优势碾压任何潜在对手。从诺曼底登陆的教训,到俄乌战争的现实,弹药永远是现代战争的"硬通货"。 当其他国家还在计算"够不够打"时,美国的标准已经是"能不能连续打十年"。这种疯狂的军备思维,或许正是当代世界最值得警惕的战争信号。

8國一號人物不來北京閱兵,其中2位是中國鄰居,出席規格已降低

3 months ago

九三阅兵这么大的事,为何八国一号人物都不来?是心虚历史,还是不敢不看美国脸色? 这次北京九三阅兵,是纪念抗战胜利的大事,照理说,该有不少外国领导人出席才对。可偏偏有八个主要国家的元首没来,其中包括日本、韩国这两个近邻。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国家派来的代表级别还不如以往,这背后的意味,确实值得琢磨。 回想2015年那次阅兵,韩国前总统朴槿惠直接来了。可这一次,韩国总统李在明却没有来,只派了国会议长带队。出席规格明显降低,诚意和分量,明显差了一截。李在明这么做,大概是想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既不愿得罪美国,又不想跟中国把关系搞僵。但这种“走钢丝”的做法,反而显得犹豫和不够真诚。 日本首相更是直接缺席。石破茂政府对外宣称“国内审议安保法案抽不开身”,但明眼人都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一方面,石破茂怕国内右翼势力批评他向中国“低头”;另一方面,日本一些政客至今不愿彻底承认侵略历史,嘴上说反思,却连“侵略”二字都回避。抱着这样的历史观,又怎么好意思来参加纪念抗战胜利的仪式? 再看西方阵营,美、英、法、德、加拿大、澳大利亚,这6个国家的元首也集体缺席。表面上看,他们声称是担心“阅兵的军事色彩”,但实质上,还是美国在背后协调立场。这些国家选择跟随华盛顿的指挥棒转,反映出他们对中国崛起的焦虑和战略上的不信任。 有人也许会问:他们不来,是不是我们哪里做得不对?其实真不是。国际交往,就像邻里相处,关系好了常来常往,心里有疙瘩,就算住对门也不一定打招呼。日本因为历史问题和现实政策选择,心虚理亏;韩国则总想左右逢源,结果反而显得摇摆。西方更多是心态作祟,见不得中国强大,想用“不来”表达态度。但他们可能忘了,我们举行阅兵,不是为了炫耀武力,而是为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就像家里办大事,真心祝福的朋友会赶来,那些犹豫或带情绪的,我们尊重选择,但不会过分在意。 老百姓其实看得很清楚,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不在于有多少外国元首来捧场,而在于老百姓过得好不好、国家有没有能力捍卫自己的利益。2015年朴槿惠来,是因为那时中韩有共同的历史认知;而现在李在明政府既想靠中国吃饭,又不敢对美国说不,自然进退两难。日本若继续回避历史、强化军事,这样的邻居,我们不会欢迎也不会稀罕。 中国一向以礼待人,重情重义。但若有人想借这个拿捏姿态、甚至暗含施压,那就是打错了算盘。我们有底气按自己的节奏办事,有能力办好自己的纪念。办阅兵、铭历史、护和平——这一切,不是为了做给谁看,而是因为,这件事本身,对我们很重要。 国际之间,终究要讲真心换真心。那些没来的国家,各自有各自的算计,老百姓心里都明白。但不论别人来或不来,我们要继续走自己的路、做该做的事——铭记牺牲、珍惜和平、发展自己。只有国家真正强大了,只有待人真正诚恳了,不愁没有真朋友。毕竟,实力,是最好的名片;真诚,才是最硬的底气。

中印談完不到48小時,印度就在台灣問題上翻臉,中方2字回應

3 months ago

8月19日,王毅外长应莫迪政府邀请前往印度访问。无论是会谈内容,还是莫迪政府的接待规格,都透露出印度想要与中方改善双边关系的强烈意愿。 尤其是在涉台问题上,苏杰生罕见做出了积极表态,明确表示台湾属于中国的一部分。这一表态,也被记录在外交部官网的通稿中。 苏杰生的这个表态,也被中方记录在了外交部官网的通稿里,当时看来,这似乎是中印关系改善的一个积极信号。 然后距离会谈才过去不到48小时的时间,印度就开始在台湾问题上翻脸了。有报道称,印度官员表示苏杰生的表态遭到了中方“错误引用”,莫迪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没有改变,将继续推进与台湾地区的经济、科技以及文化合作等等。 这前后的巨大反差,实在是让人捉摸不透,也让人对印度的诚信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对于印度这种出尔反尔的行为,中方自然不会坐视不管。8 月 21 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主持例行记者会时,针对此事做出了回应。 毛宁表示,中方对印方所谓的 “澄清” 感到十分意外。这不难理解,前脚印度外长刚明确表态,后脚印度官员就全盘否定,这种操作任谁都得感到惊讶。 很明显,印度国内有那么一些人,妄图在台湾问题上做文章,损害中国的主权,破坏中印关系刚刚出现的改善势头。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并且坚决反对。 毛宁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包括印度在内的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是国际社会都认可的基本事实。印度既然也认同这一点,那就应该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妥善处理好台湾这样的敏感问题,只有这样,中印关系才有可能稳定发展。 要是印度继续在这个问题上反复横跳,那中印关系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 印度在短短 48 小时内就翻脸,背后肯定有它自己的盘算。从经济层面来看,印度当前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急需外部助力。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合作上有着巨大的潜力和优势。印度此前积极邀请王毅外长访问,释放出改善关系的信号,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希望能与中国在经济领域展开更多合作,拉动自身经济增长。…

中國不買美國大豆,沉默11天後,特朗普報覆來了,對華發起新制裁

3 months ago

8月21日白宫却突然甩出一纸制裁清单,对华加征25%的钢铁关税、限制稀土加工技术出口、冻结三家中国企业在美资产。 这记“报复拳”来得又快又狠,可仔细一看,砸中的到底是中国的软肋,还是美国自己的脚? 特朗普的怒火不是没来由的,中国买家连续11天对美豆“零采购”,直接把美国中西部农业州逼成了火药桶。 更致命的是中期选举在即,共和党在农业州的铁票仓正在松动,最新民调显示,六个关键农业州的选民支持率暴跌,有议员私下警告“再丢大豆订单,我们至少输三个众议院席位”。 但中国的不买账绝非意气用事,巴西的桑托斯港堆着贴着中文标签的大豆,阿根廷的豆粕船排队驶向天津港,连俄罗斯远东的试验田都开始为中国定制非转基因品种。 这背后是一套精密的“去美国化”供应链,给巴西修铁路,把运输周期从45天压缩到33天;用人民币结算锁定南美农场主远期合约;甚至把豆粕减量技术推广到饲料行业,硬生生把对美豆依赖度从34%压到不足8%。 等到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挥下来时,中国早已跳出打击半径,至于新制裁看似凶猛,实则暴露了美国的战略尴尬。 中国对美钢铁出口仅占总量3%,稀土限制更是像笑话一样,至于冻结中企资产,三家被点名的公司早在2024年就把核心业务撤出美国,留下的空壳公司账上只剩零头。 更讽刺的是,这套组合拳刚打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格创20年新低。 而中国商务部淡定回应:“中方将按WTO规则反制”,潜台词很明确:你打你的制裁,我打我的供应链,毕竟,早就不靠美国饭桌吃饭。 这11天里,中美其实在下一盘暗棋,特朗普原以为“四倍订单”的喊话能逼中国就范,没想到北京反手把2200万吨年度订单全转给巴西,还顺手签了西非几内亚比索的试种协议。 更狠的是,中国央行悄悄扩大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在拉美的覆盖,巴西大豆商现在更愿收人民币而非美元,这才是真正戳痛美国的杀招。 特朗普的报复性制裁,本质上是一场“止损表演”,他需要向农民证明“我在努力”,也需要向普京展示“我对华强硬”,毕竟美俄刚谈完乌克兰问题,总得拿个投名状给国内看。 但市场早就看穿了这套把戏:制裁令发布当天,美国农业股集体跳水,而中粮国际的巴西子公司股价暴涨。 回看2018年贸易战开打时,美国大豆还占中国进口量的40%,特朗普得意洋洋宣称“中国离不开我们”,七年过去,这个数字暴跌到21%,而巴西的份额从54%飙升至71%。 最富戏剧性的是,当年被特朗普关税逼得破产的美国农场,如今纷纷改种玉米,结果导致玉米库存过剩价格崩盘,形成“大豆悲剧2.0”。 这场博弈的终局早已注定:中国用多元化供应链破解了美国的“粮食武器”,而特朗普的制裁不过是给棺材钉上最后一颗钉子。

朝鮮霸占了四個世界第一,至今無人能破?

3 months ago

1969年4月15日,日本海上空风云突变。朝鲜两架米格-21战机如闪电般扑向美军EC-121预警机,未发任何警告直接发射导弹。 价值2000万美元的侦察设备与31名美军瞬间坠入深海。白宫战情室里,尼克松面前的核按钮闪着寒光,五角大楼连夜拟定12套报复方案。 但十天后,美国第七舰队却偃旗息鼓撤回横须贺港,西方媒体头版标题刺眼:“超级大国向小国认栽?” 这已是朝鲜第三次让美国吞下苦果。此前两年,朝鲜特战队在非军事区斩杀美军如入无人之境;更早的间谍船事件逼得美国签下史无前例的道歉书。当全球屏息等待朝鲜遭遇灭顶之灾时,平壤街头却挂满“反美大捷”的横幅。这个半岛小国用四记重拳,生生砸穿了霸权铁幕。 1953年7月停战协定墨迹未干,朝鲜便做出惊世之举:将战争爆发日6月25日定为法定“反美斗争日”。 此后七十二年风雨无改,每逢此日全民焚烧星条旗,百万学生涌入战争纪念馆,军队面向三八线鸣枪宣誓。 这套操作堪称全球独一份。伊朗的“反美日”仅限街头游行,古巴的抗议活动时断时续。朝鲜却把仇恨锻造成国家机器,通过代代相传的仪式强化集体记忆。 当2023年朝鲜人均GDP不足韩国三十分之一时,中情局报告却指出:其政权稳定性达“六十年来峰值”,民众对美敌意指数高达98.7%。 世界终于看懂平壤的棋路:在物资匮乏的国土上,反美主义成了最廉价的精神食粮。 1966年11月2日,全球戒备最森严的朝韩非军事区。美军哨兵在探照灯下巡逻,铁丝网密布雷区。 突然,三十名朝鲜特战队员如鬼魅般越境,匕首寒光闪过。7名美军哨兵喉管被割,袭击者带着缴获的M16步枪全身而退。 行动时机精准如手术刀:正值美国总统约翰逊访问首尔。朝方用带血的战利品宣告:美军神话不过如此。 五角大楼暴怒增兵三万,战机在边境盘旋七日,最终却未敢越境反击。朝鲜把“战争边缘游戏”玩到极致:既捅破美军金身,又卡在全面战争红线前毫米收手。 元山港外寒潮刺骨。1968年1月23日,四艘朝鲜猎潜艇突袭美军“普韦布洛号”电子侦察船,机枪扫射中船长手臂洞穿,一名美军当场毙命。 82名幸存者跪在甲板,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密码设备全数被缴。真正的羞辱还在后头。经过335天马拉松谈判,朝鲜电视台循环播放美军俘虏认罪视频,最终逼得美国签下道歉书: “承认非法侵入领海,保证永不再犯”。当被俘官兵在圣诞夜回国时,“普韦布洛号”却被扣为战利品。如今这艘船停泊在大同江畔,成为全球唯一被敌国公开展览的美军现役舰艇。 “普韦布洛号”事件后,美军侦察机变本加厉闯入朝鲜领空。1968至1969年间累计入侵超200架次。1969年4月15日金日成57岁生日当天,EC-121预警机再度逼近清津港。 这次朝鲜打破所有规则。两架米格-21超低空突袭,在公海边界直接发射“环礁”导弹。国际航空界哗然: 按冷战潜规则,军机拦截需先无线电警告、再示警射击,最后才能攻击。朝鲜却跳过所有流程直取要害,用最暴烈手段宣示主权。 面对四次奇耻大辱,美国为何打落牙齿和血吞?尼克松的核按钮终究没按下,背后是无法摆脱的致命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