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斗已經覆蓋全球!為什麽我們還在用GPS?原因其實很無奈

10 months ago

在我们每天依赖的导航系统中,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较量。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市场规模已超过千亿,而在这场争夺战中,GPS和北斗无疑是两位耀眼的选手。 GPS,这位来自美国的“老将”,自20世纪90年代起便牢牢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而北斗,这位中国的“新星”,则在短短数十年间迅速崛起,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但令人惊讶的是,尽管北斗已经覆盖全球,民用领域仍有不少人坚定不移地选择GPS。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和较量? GPS和北斗卫星 20世纪50年代末,那时的美国科学家在无线电跟踪苏联卫星信号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卫星定位的巨大潜力。这一发现,如同一颗种子,在美国科技界生根发芽,最终孕育出了GPS导航系统。 1994年,美国成功部署了全面的GPS全球导航体系,起初专为军事用途设计,随后其应用范围逐渐拓宽至民用及科研领域。 GPS在农业、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价值显著。数据显示,截至20世纪末,全球超过70%的智能手机已内置GPS功能。时至今日,这一比例已急剧增长至90%以上,彰显出GPS技术的普及与重要性。 美国政府的积极扶持策略,确保了GPS系统的稳定运行及其产业的蓬勃发展。无论是通过立法手段提供法律保障,还是直接的资金注入,乃至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美国都在为GPS在全球市场的布局铺路。 时至今日,GPS已成为全球导航领域的标志性存在,其广泛的影响力与卓越的市场占有率均处于领先地位。 然而,就在GPS如日中天的时候,我国却在默默孕育着自己的导航梦想。1993年,美国切断了我国“银河号”货轮周边海域的GPS信号,这一举措如同警钟般,深刻启发了我国对发展自主导航体系必要性的认识。 在此背景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运而生,其命名源自北斗七星,既蕴含指引方向与计时之意,也象征着为我国现代科技的飞跃发展树立标杆。 自1994年北斗一号项目启动,至2020年北斗三号系统全面建成,北斗系统经历了由起步到壮大、由弱变强的不懈奋斗过程。 北斗的成长历程,可划分为三大时期。最初,它主要覆盖我国及周边地区;随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卫星数量的增加,北斗的覆盖范围逐渐扩展到亚洲;如今,北斗已经实现了全球组网,成为与GPS并驾齐驱的全球导航系统。 北斗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交通运输领域,它可确保车辆精确定位,提供精准的导航指引;物流行业内,北斗能实现货物的实时追踪与监管;农业及渔业方面,北斗为农民和渔民提供了高效的生产支持;而在自然灾害救援过程中,北斗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可替代。 仍使用GPS的原因 尽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在民用领域,GPS依然保持着其强大的市场影响力。 从历史因素来看,GPS作为全球首个成熟的全球导航系统,其研发时间早、发展历程长,早已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难以撼动的地位。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发,到90年代正式投入使用,GPS经历了数十年的技术积累和优化,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GPS凭借其早期建立的领先地位,在全球导航市场中占据了极为关键的一席之地。 GPS在市场占有率上展现出了明显优势,其庞大的市场份额促进了产业链的全面发展。从芯片研发的源头,到设备制造的中坚,再到应用服务的终端,GPS已构筑起一条完备的产业闭环。 这一完善的产业链不仅提升了GPS的生产效能与产品品质,还有效缩减了成本,进一步增强了GPS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此外,用户习惯也是影响GPS在民用领域地位的重要因素。由于GPS的普及程度较高,很多人已经将导航与GPS划上了等号。…

外媒關注中國六代機,美學者提醒美軍,殲36是圈套,千萬別被騙

10 months ago

自去年年末开始,中国六代机成功首飞的新闻就席卷全球,成为各国政府、军方乃至媒体和学者关注的焦点。平心而论,成飞推出的这款被军迷们称为“歼-36”的六代机,堪称中国航空工业又一次经典力作,然而它虽然成了外网的热门话题,但质疑声也如期而至。有些言论称中国“抄袭”,有人质疑它因为“动力不足才装三台发动机”。对此,美国媒体倒是少有的冷静,直接澄清了不少谣言。然而,美国知名学者布兰登却语出惊人,他公开对美军发出警告,扬言这款新战机就是中国布下的一个“圈套”,为的就是引诱美国重蹈苏联的覆辙,在和中国的军备竞赛中全面崩溃。 先说说海外对六代机的质疑,其中最热门的话题就是“三发配置”。一些国外专家和军迷第一反应就是中国在航发方面的技术存在问题,只能靠“堆数量”满足六代机的动力需求。对此,美媒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进行了辟谣。因为中美在六代机研发上有一系列共识,其中一点就是要在五代机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性能提升,以及满足更多元化的任务需求,这就对动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美媒看来,中国现有的量产发动机完全可以满足这个要求。如果单方面增加发动机,反而会带来协同控制、推力分配、冗余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进而对飞控系统提出更高要求,这显然是得不偿失。按照美媒的分析,我国很有可能掌握并利用了可变循环设计。 按照分配,六代机两侧的发动机负责常规推力输出,第三台在需要时提供额外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在高空高速领域,在不加力的前提下完全可以轻松达到1.8-2马赫的飞行速度,彻底碾压当下的五代机。 质疑歼-36的设计和性能,只能说很多美国人习惯了“美国技术天下第一”,自然不愿意面对中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局面。反观美国学者布兰登,他则是从中美竞争的角度评价六代机的横空出世。在他看来,歼-36绝非单纯的军事技术展示,而可能是一个诱使美国过度投入、陷入空前军事压力的战略“圈套”。在这方面,苏联就是前车之鉴。冷战时期,美国就大张旗鼓地宣传所谓“星球大战”计划,迫使苏联在技术和财政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在经济上崩溃,这也是苏联最终解体的直接原因。 布兰登认为,中国在展示六代机技术方面“虚张声势”,就是为了迷惑美国政府高层,从而让白宫和五角大楼发生误判。毕竟,当下美国已经是债台高筑,通货膨胀严重。如果美国追随中国脚步参与到这场无法承受的军备竞赛中,会加速自身经济和政治体系的崩溃。 虽然说布兰登的分析看似面面俱到,实则这仅仅是他的无端臆测。要知道,在国防建设和军工科研领域,我们一直按照自己的节奏在稳步推进,“装备一代、设计一代、预研一代”的核心理念也一直没有改变。以战斗机研发为例,五代机歼-20的成功,就是建立在歼-10等多个国产系列基础上。而在歼-20持续更新迭代,歼-35横空出世的过程中,我国早早就启动了国产六代机计划,并且是双套方案同步进行。 按照我们的传统,能够将一项军工成果公开展示,就是表明我们已经掌握了核心技术,并且拥有了成熟的方案,已经着手开启下一阶段的研发探索。因此,布兰登说的“圈套”,完全是无稽之谈。 西边不亮东边亮。和制造业空心化、技术人才大量流失的美国不同,中国在军事领域的不断进步并非偶然。我们有充沛的资金,有持之以恒的政策支持,还有大批前仆后继的卓越人才,即便美西方国家“卡脖子”,我们也能一飞冲天。如今,我们两款六代机项目都在稳步推进,而美国的六代机NGAD计划已经暂停。如果美国人继续保持自大和孤傲,依然无法改变中美竞争逆转的格局,等到我们研发七代机的时候,或许美国的六代机依然还停留在PPT阶段。

非洲土豪大手一揮,一次性就買了6艘中國軍艦,但也提了一個要求

10 months ago

你听说了吗?非洲土豪国阿尔及利亚,最近又放大招了!它一次性向中国购买了6艘056轻型护卫舰,但这还不是最震撼的,最让人惊讶的是,阿尔及利亚还提出了一个要求——它要在本国生产这些军舰!这消息一出,全球军事圈都炸了锅,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深意? 首先,咱们得说说阿尔及利亚这个非洲土豪国。它虽然在国际上低调,但石油和天然气储备量可是富得流油!这样的家底,让它有足够的资本去追求更强的军事实力。而这次,它就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制造的军舰。 其实,这已经不是阿尔及利亚第一次购买中国军舰了。早在2013年,它就引进了首艘056轻型护卫舰“穆塔萨迪”号。这艘舰艇在阿尔及利亚海军中可是大放异彩,赢得了高度赞誉。所以这次,阿尔及利亚决定再次出手,一次性购买6艘,并且还要在国内生产! 这6艘军舰可不是小数目啊!它们足以让阿尔及利亚单独建立起一支“中械”护卫舰支队。想象一下,未来阿尔及利亚海军将拥有一支以中国军舰为主力的强大舰队,在非洲地区那可是威风凛凛,谁还敢小觑? 但问题来了,阿尔及利亚为什么要在本国生产这些军舰呢?这背后其实有着深深的危机感。阿尔及利亚北边就是地中海,海岸线长达1200公里,常年处于战乱状态。再加上紧邻中东,周边局势复杂多变,国防压力山大啊! 阿尔及利亚深知“真正的国防是买不来的”,所以一直在寻求自主生产装备的道路。这次购买056轻型护卫舰并计划在国内生产,就是它迈向自主国防的重要一步。 那么,阿尔及利亚到底有没有能力自行生产这些军舰呢?这确实是个问题。但别忘了,中国可是有着强大的制造业支撑和丰富的军舰建造经验。所以,大概率是中国会帮助阿尔及利亚进行生产和技术转移。 如果这一切成真,那对中国来说可是个大好消息!这意味着中国在非洲北部、中东地区有了一个“生产基地”,虽然名义上不属于中国,但从研制、生产到后勤、人员培训,都充满了中国特色。这不仅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还为中国军舰出口开辟了新的市场。 而且啊,你想想看,这种满载排水量只有1500吨-1700吨的轻型护卫舰,对于非洲国家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它们不需要面对强大的海军对手,也不需要进入远洋作战,这种性价比极高的军舰完全够用。 再说说那武器装备吧!这次阿尔及利亚购买的军舰装备了C-802A反舰导弹,这款导弹虽然在国内军迷眼中可能不算什么“高大上”,但对于阿尔及利亚等中小国家来说,那可是宝贝啊!280公里的射程,150公斤-200公斤的战斗部,一发就能让3000吨级护卫舰丧失战斗力,性价比极高! 所以啊,这次阿尔及利亚购买中国军舰并计划在国内生产,绝对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不仅打开了非洲军购市场的新篇章,还改变了非洲国家对中国武器的印象。

中國軍事工業的驚喜!轟-20轟炸機即將首飛?脈沖爆震發動機正在密集試飛?

10 months ago

2024年12月26日,中国航空工业成飞新一代作战平台首飞成功后,网络上这几天开始活泛起来了。就比如这个新一代作战平台,大家都在猜测,有说这个平台使用的动力系统,是两台涡轮风扇发动机配合一台冲压发动机/变循环发动机,甚至还有说是脉冲爆震发动机的。当然,由于笼罩在新一代作战平台身上的迷雾实在太多,大家各抒己见,猜测一下倒也没啥大不了的。      没想到,其后网络舆论开始纷纷放飞自我了,这几天大伊万在不止一个网络媒体平台上看到,说我们的脉冲爆震发动机正在进行测试,传说中实施测试的视频简直五花八门;还有人亮出了一张不知道什么时候拍摄的照片,照片中显示出天空中有飞行器进行锐角转弯的航迹,然后就说这是咱们的新一代作战平台在进行测试,这机动性相比较飞碟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昨天网络上又传出了一段视频,视频里有一架未知型号的飞行器飞行,关于这架飞行器也是众说纷纭,有说是新一代战略打击平台的,有说是第三款新型作战平台的,还有说是空天轰炸机的。      总的来讲,给大伊万的感觉,就这新一代作战平台出来之后,再加上这几天又是076下水,又是新一代战略预警平台现身,大家多多少少都有点膨胀了。 新飞机的发动机   既然膨胀了,那就给大家泼点冷水好了,首先是这个新一代作战平台装机发动机,以现有的技术验证机/原型机装机发动机来看,基本不可能采用的是新一代、新原理航空发动机。      我们都知道,一架飞机的技术验证机/早期原型机,在配装的航空发动机上要尽可能地谨慎保守,这样一方面提高飞机的可靠性,不至于在试飞过程中因为发动机出现飞行安全问题;另一方面降低试飞的验证难度,尽快将飞机的部分性能比如航电系统性能,低可探测性能等等验证完毕。比如美国空军最早的ATF项目,出来的那架YF-22战斗机技术验证机,使用的就是第三代战斗机的F-100发动机,中国空军的718验证机,我们都知道,使用的也是AL-31FN型发动机,因此,就不要指望什么新一代作战平台在技术验证机/原型机上装备新一代航空发动机了,也许对它来说,FWS-10C发动机才是目前最佳的装机选择吧。      而即使是在未来装备部队的情况下,大伊万认为,新一代作战平台,似乎也没有必要在一架飞机上,集成两种不同的发动机。毕竟,如果使用两套动力系统,其中一套动力系统在低空完全没法用、效率太低、只适合高空超高空超音速巡航的话,那么必然意味着这台发动机在低空就是死重,可能连启动都无法启动,带着三台发动机,但在低空只能使用两台,可以想见这飞机在飞行包线的左侧,机动性会差成啥样,虽然说新一代作战平台的优势区间主要在包线右侧,但不可能完全放弃包线左侧的机动   苏57新老发动机测试      因此,大伊万的观点,长远来看,在变循环发动机暂时搞不定、无法工程实用化的情况下,新一代作战平台使用的发动机,宁可用三台第四代小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改进型,比如进一步增推、降低耗油率、提升可靠性的改进型,也没有必要剑走偏锋搞什么俩涡扇带一个涡喷的奇技淫巧。 脉冲爆震发动机   既然说到航空发动机了,那咱们就来说说最近传的热火朝天的脉冲爆震发动机。脉冲爆震发动机和变循环发动机,超燃冲压发动机一样,都是新原理发动机中的一种,但是和以上这些发动机也一样,目前都处于技术验证阶段。所谓的技术验证是什么,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就航空发动机研发中的新理论,新技术等等,进行相关的技术探索,研发缩比模型进行试验试飞等。一言以蔽之,主要是为了验证研发理论,进行技术探索,也为正样研制积累经验。      目前,无论是中国,美国,俄罗斯还是欧洲,几个航空大国在新原理发动机的研制上,都还处于技术验证阶段,大家各有各的思路。比如美国主打的是变循环发动机,只不过通用电气的XA100变循环发动机技术验证机虽然已经结题,但依然无法让美军感到满意,原定于2030年左右装机的目标已经无法达成;俄罗斯似乎主打的是超燃冲压发动机,但是是否在3M22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上运用了,目前还不清楚,更不用说将超燃冲压发动机大型化,用在战术飞机上了;而欧洲国家,目前在新原理发动机的研制上进展到了哪一步完全不清楚。   锆石导弹   …

美國軍力有多強?美專家曾言:若動真格,全球聯合起來也打不過

10 months ago

1775年4月19日,北美洲的莱克星顿的一声枪响,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 1776年7月4日,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正式颁布,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随后,历经8年的独立战争、4年的南北战争,美国逐渐强大,经过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取代英国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一强国。 如今的美国,在全球许多地方扮演着世界霸主的角色,它也是这个世界纷争不断的幕后推手。 究其原因,除了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恐怕也离不开它制霸全球的军事实力。 世界军事实力排名显示美国第一,俄罗斯第二,中国第三,但是在美国专家看来,就算全球都联合起来,也不是美国的对手! 一、美国军事实力扩张路程 显然美国军事实力的强大有个发展过程,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都没有波及美国本土。 不仅如此,美国还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打发战争财,积累了许多资本,为军事实力的强大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许多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中损失惨重,其工业、制造业体系被战火摧毁殆尽,可谓是元气大伤。 反观美国,工业体系不但保存完整,还在战争期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军事方面也累积了丰富经验。 全球大部分国家还在战争之后的喘息之际,美国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迅速开启了全球军力扩张的征程。 战争红利为美国带来了雄厚的资本,使其得以大规模投入军事研发与建设。 喷气式战斗机、核潜艇、洲际导弹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武器,纷纷从美国的军工生产线驶向全球各个角落,构建起美国军事优势的硬件基石。 上个世纪中叶,在美国主导下,囊括欧洲大部分国家的北约组织成立,标志着美国在欧洲建立起绝对的军事影响力。 美国借此将欧洲盟友紧密捆绑在自身的战略战车上,在欧洲大陆实现了军事力量的深度嵌入。 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维持着约800个军事基地及军事设施,宛如一张紧密交织的大网,覆盖各大洲关键节点。 从欧洲的德国、意大利,到中东的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再到亚太的日本、韩国等地,美国驻军无处不在。 这些军事基地不仅是美军兵力投送的前沿阵地,还承担着情报收集、军事威慑、干预地区事务等多重职能,随时准备为维护美国的全球利益出鞘。 美国与苏联冷战期间的军备竞赛,使得美国的军事科技水平大幅度提升。…

“我不允許任何人對中國動武”,一個被隱藏28年的名字,用一聲巨響讓世界為之顫抖

10 months ago

在大西北茫茫戈壁滩上,一座简陋的平房内,一位中年男子正半跪在地上,目不转睛地盯着计算机吐出的数据流。厚重的计算本上写满密密麻麻的数字,这些看似平凡的数字背后,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命运。这个人就是中国氢弹事业的开拓者于敏院士,一位为国家隐姓埋名28年的科学巨匠。 1944年,年轻的于敏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亲眼目睹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让这位怀揣科学梦想的少年深深明白:一个国家若想在国际舞台上获得尊重,必须掌握核心科技。“一个民族的尊严,不能靠乞求和妥协获得。”这句话成为贯穿于敏一生的信念。 从北大毕业后,于敏在物理研究所崭露头角。正当他在原子核理论研究方面取得时,一个改变他命运的抉择来临。钱三强找到他,邀请他加入氢弹理论预先研究。面对这个全新的挑战,于敏没有丝毫犹豫,毅然放弃了已有的研究成果。从那一刻起,他的名字从学术界消失,开启了长达28年的隐姓埋名生涯。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于敏带领团队开展研究。没有先进设备,就用手工计算;没有现成经验,就从零开始摸索。西方国家对核技术实施全面封锁,就连苏联也突然中断了技术援助。面对重重阻碍,于敏始终坚信:中国人一定能够突破这项技术。 为了确保数据万无一失,他常常工作到深夜。妻子孙玉芹默默支持着丈夫的工作,独自承担着家庭的重担。即便是在临产之际,她也只能独自一人拖着沉重的身躯去医院。周围的指指点点,从未动摇过她对丈夫的信任。这份无言的支持,成为于敏坚持下去的重要力量。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世界。美国一度怀疑是否发生了技术泄密,经过排查才确认这完全是中国科学家的独立成果。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创造了核武器发展史上的奇迹。 然而,这份荣耀的背后是巨大的代价。长期的超负荷工作让于敏患上了严重的胃病。1969年,他不顾医生劝阻,坚持参加核试验现场工作,导致病情急剧恶化,几乎失去生命。但他依然坚守在科研一线,直到完成使命。 2019年,这位“氢弹之父”离开了我们。回首往事,于敏说得最多的是“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这份淡泊名利的精神,这种为国奉献的担当,诠释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在这个和平年代,于敏的故事依然震撼人心。他用28年的默默奉献,铸就了国家的安全屏障;用一生的执着坚守,诠释了“两弹一星”精神的真谛。正如他曾说过的:“我不允许任何人对中国动武!”这不仅是一位科学家的铮铮誓言,更是一个民族不可侵犯的尊严宣言。 来源:综合长江日报、中国青年网等媒体报道

除了台灣省外,我國還有4座島嶼急需收回,可提升海洋戰略空間

10 months ago

除了收复台湾省以外,我国还有4处岛屿急需收回,这些领土如果能够重新回归,我国的海洋战略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扩充,综合实力将迈上一个新高度,那么,这四处领土究竟位于哪里?对我国又有着怎样特殊的战略价值呢? 一、 库页岛—中国曾经的第一大岛 库页岛位于亚洲大陆东北侧,东临鄂霍次克海,南隔鞑靼海峡与大陆相望,该岛呈南北狭长分布,形似一条鱼,长约948公里,东西最宽处160公里,最窄处只有6公里,该岛总面积7.64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台湾岛的两倍多。库页岛历史上曾是我国第一大岛,除了库页岛,该岛还有着窟说、屈设、莫曳皆、骨嵬、苦夷等名字,都是不同朝代,对该岛以及岛上居民的称呼,另外由于地处黑龙江出海口处,因此历史上也曾被称之为“黑龙屿”。清朝曾专门设立三姓副都统衙门管理该岛,属于吉林将军辖区,但1860年因沙俄迫使清朝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导致原本属于我国的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被沙俄占据,其中便包括库页岛,而在此之前,沙俄与日本便为占领库页岛展开长期争夺,1905年,日俄签署《朴茨茅斯条约》,库页岛还曾出现被一分为二由日俄两国分别占据的局面。如今该岛属于俄罗斯,被叫做萨哈林岛,是该国目前最大岛屿。 该岛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超140亿吨,天然气储量3.1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岛屿的北部和大陆架区域,岛屿南部则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高达1亿吨,另外该岛森林资源和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是俄罗斯重要的大马哈鱼产区。目前俄罗斯在岛上拥有萨哈林1号和萨哈林2号两个油气开发项目,且日本均有参与,其中萨哈林2号年产天然气能够达到上千亿立方米,其中约60%都流入了日本市场。 如果我国能够重新收回库页岛,我国东北地区将获得一个巨大的能源供应基地,从而为我国的能源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二、 南沙群岛—仍有多座岛礁被四国占领 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最南端群岛,也是距离我国大陆最远的领土,该群岛北起雄南礁,南至立地暗沙,东抵海马滩,西到万安滩,海域总面积高达88.6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在南海领海总面积的42%,该群岛西北、东北和南侧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以及印尼等国家包围,群岛内岛礁数量超230多个。该海域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渔场,自古便有我国沿海渔民在此进行捕捞作业。同时海底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石油储量高达350亿吨,天然气储量8万亿立方米,包括曾母盆地、万安盆地、礼乐盆地等多个油气富集区,有着第二个波斯湾之称。 另外,南沙群岛地理位置也十分关键,这里处于越南金兰湾与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军事基地之间,是印度洋与太平洋沟通的重要通道,珠江口-新加坡、雅加达-香港-台湾-韩国-日本-海参崴、新加坡-马尼拉-关岛-檀香山-美洲等多条国际航线在此交织,航运价值巨大。 但目前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仍占据着我国南沙群岛内多个岛礁,其中越南占据最多,数量多达29个,其中包括鸿庥岛、景宏岛、安波沙洲、敦谦沙洲、南威岛等,近年来,越南正在加速吹填非法占据的岛礁,截止到2024年6月,越南在10个南沙岛礁的新增面积已经达到280公顷,并试图打造更多战略支点,攫取南海资源。 菲律宾则占据着马欢岛、西月岛、南钥岛、北子岛、费信岛、中业岛,以及司令礁和双黄沙洲8座岛礁,自去年以来,菲律宾还曾多次擅闯仁爱礁、牛轭礁、仙宾礁,以及中沙的黄岩岛,严重扰乱南海秩序。 马来西亚则占据着5个岛礁,分别是弹丸礁、光星礁、南海礁、簸箕礁、光星仔礁、以及榆亚暗沙,另外文莱占据着南通礁。 虽然目前仍有大量岛礁被其他国家非法侵占,但我国在南海建有三大四小七座人工岛,共同维护我国在南海的权益,随着我国在南海布局的不断优化,未来也将有更多岛礁被收回。 三、 苏岩礁—被韩国强占20余年 苏岩礁地处东海,向西距离上海崇明岛大约150海里,距离童岛132海里,东北距离韩国济州岛大约82海里,该岛礁是完全淹于水下的一块礁石,南北长约1.8公里,东西宽1.4公里,面积只有2平方公里。该岛礁属于江苏外海大陆架的延伸部分,地质上是东海海区的“海底丘陵”,属于长江三角洲的一部分,该岛礁与我国江苏外海的麻菜珩、外磕脚,以及嵊泗列岛东侧的佘山岛、鸡骨礁、舟山群岛东北侧的童岛,共同组成了我国东海的外围岛链。 苏岩礁周围海域自古便是我国沿海五省渔民的重要捕鱼场所,我国对该岛礁拥有明确主权,且上世纪50年代之前,日韩等国家都未提出过任何异议。 但1952年韩国却私自将苏岩礁划入其海域范围内,2001年还非法将其命名为离於岛,并在苏岩礁上私自搭建3600吨的海洋平台,非法侵占该岛礁。多年来,韩国在东海一直主张以所谓中间线原则划分海区,试图以苏岩礁为支点获得更多权益。 虽然苏岩礁只是一个水下暗礁,但却关系着我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且该岛礁周围海域还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收回后,还能够为我国在东海的资源开发提供重要保障。…

反華會議開成這樣,美國都快成孤家寡人,亞太國家都不想得罪中國

10 months ago

据《环球时报》报道,在近日举行的四方联盟外长会议中,美日印澳四国外长在会后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将继续合作,以实现所谓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愿景”。众所周知,该联盟是美国主导建立,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参与的安全对话机制。对此,专家认为,随着美国政府更换,“四边机制”将面临不确定性,其内部凝聚力的削弱不可避免。 众所周知,美国在亚太地区建立了诸多的军事或者经济联盟,其主要目标就是将地区国家都拉到自己的身边,以此来孤立中国。而四方安全对话机制的建立,也是出于相同的考虑。按照美国的意愿,就是让这个具备军事合作成分的联盟,成为亚太版北约的构架,以吸引更多地区国家参与到对抗中国阵营中去,从而形成类似于欧洲北约那样的军事集团,以扩大对中国的军事包围圈。 不过,事实证明,四方联盟建立至今已经将近10年,但截至目前,还是美日印澳4个国家仍在苦苦地支撑这个合作机制构架不会倒塌。另外,美国随后还与英国和澳大利亚建立了所谓“奥库斯”联盟,同样也是希望通过扩员来实现其建立亚太版北约的目标。但结果呢,几年过去了,该联盟仍然还是美英澳三国自己在玩。 美国在亚太地区建立反华联盟,其实这种构想从一开始就是错误。他们错就错在不该将这些联盟与其反华战略进行捆绑。原因很简单,包括日印澳在内的几乎所有亚太地区国家。都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关系。而美国希望利用这些联盟力量来打压中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在断了盟友的财路,导致这些联盟内部因缺乏一致共识而离心离德。 此次四方联盟举行外长会议,美国当然希望将此与对付中国挂上钩。不过,这显然就是美国的一厢情愿,其他成员国未必就能听美国的。所以,尽管有些外媒仍习惯性地炒作此次会议就是“剑指中国”,但事实上,据环球网报道,此次四国外长的联合声明中并未提及中国。原因是除美国外,其他成员国外长都不想得罪中国。 对此,有专家认为: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近年来与中国的关系有所改善,这些国家都担忧因在反华议题上过于激进而损害与中国的双边关系。毕竟,直接点名中国可能引发中方强烈反应,对各成员国的利益和外交关系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四国外长选择在声明中避免直接提及中国名字,就是在给他们的对华关系留有一定回旋余地。 近期,印度在边境问题上频繁释放和平信号,希望与中国改善扩大双边经贸关系。而澳大利亚也加快和中国沟通,希望中澳贸易彻底被打通。即便是日本的石破茂政府,近期也向中国发出一系列积极信号,他本人还准备访华,证实了日本希望改善对华关系的意愿。显然,参与此次会议的日印澳三国外长,出于本国利益考虑不想得罪中国,美国还能怎么办,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呗。 诚然,地区国家希望与中方深化经贸合作,这是他们拒绝美国反华要求的主要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中国近期扎堆亮相一大批领先世界先进水平的海空装备,连美国军政高官都坦言“不想与中国发生冷战”,其他包括日印澳在内的地区国家,那就更不想引火烧身了。所以说,在对华关系问题上,由于地区盟友无论从经济层面还是安全层面来讲,都不想得罪中国,反倒是让美国成为孤家寡人了。

聯合國預算分攤比出爐,未來三年中國要多繳50億,占比直逼美國

10 months ago

联合国是当今全球最为重要的国际合作平台,而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也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五个国家,联合国安理会也被认定为是全世界最具权威的机构之一。 不过联合国虽然这么重要,可是却依然需要依靠钱来维持,这一点即便是联合国也不能免俗。 联合国用于维系自身的资金来源,基本上就是依靠各国的捐款以及各个成员国每年所缴纳的会费。 目前为止,中国早已成为联合国会费的第二大缴纳国多年... 联合国会费的计算方式 联合国的秘书处费用主要包括会费和维和摊款这两个部分,其中会费是用于联合国秘书处进行各种活动的主要费用,而维和摊款则被用于联合国的各项维和行动支出。 简单来说,就是联合国维和行动所消耗的各种支出,就是维和摊款来支付,而在维和行动同时对目标国进行的人道主义援助,则主要是由会费来支付。 会费比额则是指代每国会员国应当承担的联合国会费的比例,中国的会费比例在2016年就已经超过了日本成为了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当时中国的比额达到了12.005%,而当时联合国的总预算为53.97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那一年需要缴纳6.48亿美元的会费。 联合国的会费比额每三年重新制定一次,而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会费比额的计算原则是依照各国的支付能力为原则,计算基础则是各国的国民总收入。 除此之外,联合国还会根据各国的支付能力进行分类,对低收入国家进行调整和减免,并且还会设定一个最低限额和最高限额。 这些细则的本意是为了保持公平,但是实际上却让联合国会费的实际征收中出现了很多的所谓“灵活空间”。而这个削减的具体国家,实际上和世界银行的认定高度相关,世界银行认定的高收入国家,将会按照其长期未清偿外债的12.5%进行减免。 对于低收入国家,将有可能被减免会费的80%,高收入国家最高支付比额不超过22%,最不发达国家的比额不超过0.01%,但不低于0.001%。 美国实际上就是常年顶着最高比额的22%,而很多的非洲国家,常年缴纳比额也就只有0.001%,都赶不上美国的一个零头... 中国成为第二名的过程 1971年,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从1972年开始,我国便开始缴纳联合国的会费。 我国的会费比额经过了一个先增后减,随后飞速增长的过程。 1972年-1979年,我国的会费从4%逐渐的增长到了5.5%。 当时的中经济相当的落后,我们实际上长期承担了远高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会费。但是我国为了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工作,也是为了援助这个世界上的其他贫困国家,所以也并没有什么怨言。 而在中美建交后的第一次联合国会费比额调整时,我国的会费比额就被减低到了1.62%,这一年则是1980年。 1983年,我国的会费比额进一步降低到了0.88%,因为这些年以美国为首的大量国家希望中国先将自身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这样才更加符合他们的利益。…

2025第一天,中國在南海黃巖島連做2大動作,美國菲律賓不好受

10 months ago

自中国公布黄岩岛领海基线以来,我海警海军对相关地区的实际控制,开始逐步收紧。然而,美国与菲律宾仍然贼心不死,针对性升级相关挑衅行动。面对美菲此举,我国2025新年第一天连做2大动作,时刻准备着应对域外势力的挑衅。 据央视新闻等综合报道称,1月1日,我海警3302“川山舰”在中国南海黄岩岛海域,宣布举行新年升旗仪式,升起了国旗奏响了国歌。 尽管这只是一场看似再平常不过的升旗仪式,但在黄岩岛这个地区,却无疑有着特殊意义。那就是明确对外宣布,黄岩岛是中国领土,由我国实控,并实现了全年常态化巡逻。最关键的是,标志着菲律宾势力正被赶出这一地区。 无独有偶,也就是在同一时期,我国在黄岩岛又有一项新的举措,那就是进行了海警舰载机的空中巡航。其中,5303舰上的直-9舰载直升机,在相关海域上空进行了数十分钟的巡逻,实现了海空的全覆盖。 而这一举动,也标志着我国实控措施的再次升级。因为菲律宾在海上船只失去相关海域的控制权后,受到美国的幕后指使,开始尝试使用C-208等小型飞机从空中挑衅,这对我国巡逻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面对这种新的情况,舰载机的巡航,显示出我们在制空权上,也开始占据主动。 对于我国在黄岩岛地区采取的新的行动,菲律宾的心态开始变得越来越不淡定,菲国防部发言人特奥多罗在2025新年祝词当中承认,在南海地区的行动面临严峻的困难,新的一年希望得到强大的国防伙伴更多的支持。 不过,作为菲律宾口中所谓强大的国防伙伴,美国在提及黄岩岛问题时,似乎也没有这么自信。因为菲律宾面对的,只是我国海警,而美军面对的,则是海警身后的我国海空军。显然,美军面临的压力,要远比菲律宾更大。 对于菲律宾来说,既然选择无视南海行为宣言外交协商,单方面搞岛屿法案试图实际控制南海岛屿,试图借域外势力来介入,那么我们只好选择用听得懂的方式来打交道,当年菲律宾怎么偷偷侵占的,未来就要怎么样乖乖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