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欧盟又抛出一张新牌,这次的名头叫“实物关税”。简单说就是中国企业如果想卖东西到欧洲市场,不但要照规矩缴钱,还得“顺手”送点稀土进去。
![]()
这是彭博社曝光的一项真实提案,把关税变成“进贡”,虽然相关提案还在讨论,但这一消息传出连欧洲内部都炸了锅,欧盟这一手是焦虑使然还是战略误判?
打着规则的旗号,行资源掠夺之实
欧盟这次提出的 “实物关税” 模式构想,有点明抢的苗头,他们想跳过正常的货币关税模式,直接拿实物来抵税,稀土被点名上榜。
![]()
要知道稀土涉及高技术加工,产业链长,环保要求高,这些中国企业摸爬滚打几十年才建立起来的基础,现在欧盟一句话就想 “顺手牵羊”,未免想得太轻松了。
从国际惯例来看,关税是买方国家的事,交税用的是货币,不是物品。欧盟这招构想,把出口商推到了被动位置,不但要自己出货,还得附赠资源。这更像是资源上的不平等交换构想,如果说以前是以市场换技术,那现在就是以市场换矿,换的还是对方家底最硬的那一块。
![]()
讽刺的是欧盟自己也知道这提案构想有多难操作,稀土品类多,纯度要求高,运输和储存都不简单。他们连基本的接收和储备能力都没有,现在却想一口吞下整个供应链的上游。
躲不开的依赖,掩不住的分裂
欧盟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其实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很多关键行业,尤其是制造业、汽车、风电、新能源,几乎都离不开稀土材料。从原材料到深加工,再到最终产品,中国占据了整个链条的主动权。
![]()
欧盟当然也想摆脱这种依赖,但说实话不是想断就能断的,多年来他们试图在其他国家寻找替代方案,合作开发矿产资源,建设本地加工厂,但进展一直不顺。
有的项目卡在成本太高,有的卡在技术不过关,还有的连基础设施都没建成,也正因为这种 “说不出口” 的依赖,欧盟内部在对华政策上始终拉不齐。有的国家希望加强合作,有的则主张强硬对抗。
![]()
法国近年来一直主打 “战略自主” 那一套,想把对外依赖降到最低,但德国等制造业大国则更加现实,担心动辄开火会伤到自己,包括德国在内的一些欧盟成员国一直不愿对中国采取报复措施。
除了国家之间的分歧,产业界和政界的矛盾也越来越明显,企业讲的是盈利、效率和市场,政府讲的是政治、安全和博弈。
这次 “实物关税” 构想一出,不少企业私下里已经在算账:加上额外成本,竞争力会不会被削弱?订单会不会流失?消费者能不能接受涨价?这些问题一桩接一桩,没人敢拍胸脯说这事能玩得转。
中国稳中应对,博弈才刚刚开始
面对欧盟这份看似强硬的提案构想,中国方面从公开的政策来看,中国依然坚定维护自身资源安全和技术控制权,同时也没有关上合作的大门。
![]()
在稀土出口政策上,明确实行的是 “定向、可控、合法” 的管理模式,尤其是对稀土深加工技术的出口,设有合理的申请流程和安全审查机制。
10 月 30 日,中方也宣布将暂停实施 10 月 9 日公布的相关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并将研究细化具体方案,为缓解供应链担忧释放积极信号。
这是一种负责任的管控,中国早就意识到稀土是国家战略资源,不能让人随意拿走,更不能成为他国遏制中国发展的工具。
![]()
同时中国并没有停止对稀土产业的升级,从技术提升到绿色回收,从资源整合到出口管理,一系列政策正在稳步推进。这意味着,即使在外部环境变得更复杂的情况下,中国依然掌握着足够的主动权。
至于欧盟的提案构想会不会最终实施,眼下还难下定论。相关讨论仍在进行中,尚未做出任何决定,任何措施都需要欧盟委员会内部达成一致,并获得主要成员国的支持。
但从目前的反馈来看,阻力不小。内部有分歧,行业有顾虑,执法难执行,效果难保证,这些现实问题摆在那里,不是谁想强推就能成的。
![]()
更何况中欧之间并没有走到彻底对抗的地步,磋商依然是主旋律,中国已经在多个场合表态,愿意就稀土问题进行对话,只要是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中方贸易官员代表团近期也将在布鲁塞尔与欧盟同行会晤。
稀土之外,是话语权的较量
在全球绿色转型的背景下,谁掌握了稀土,谁就在新能源和高端制造领域握有优势。欧盟当然不甘落后,但选择用强制手段去填补短板,显然是走错了方向。
![]()
与其搞 “实物关税” 这种让企业头疼、让国家分裂的法子构想,不如脚踏实地提升自身能力。中国过去几十年靠的是一步一个脚印,产业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靠的是耐心和投入,不是靠别人的施舍。
欧盟如果真想摆脱依赖,就该从自身动手,推进旨在保障和多元化供应的长期举措,其参与的 G7 关键矿产联盟也在就此开展合作,而不是去打别人的主意。
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脱钩断链这些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国际新闻中,但现实是全球产业链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一方试图用胁迫手段去改变格局,最终可能都会尝到反噬的滋味。
![]()
说到底规则不是谁说了算,而是谁做得扎实,中国稀土之所以有今天,是靠实力赢来的欧盟可以选择继续硬刚构想,也可以选择坐下来谈。
中国不怕对抗但更愿意合作,但如果再想拿市场做筹码想让中国让利,那恐怕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欧盟这次把 “实物关税” 摆上台面构想,是一次赌气式的操作构想,也暴露了它在关键资源领域的焦虑和无力。全球经济连在一张网里,合作才是出路,欧洲如果真想在绿色转型中站稳脚跟,不妨先学会尊重对方,而不是打心眼里想着怎么 “白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