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国外交部长瓦德福尔(Johann Wadephul)频频登上热搜。继推迟访华的风波之后,一场关于叙利亚局势的内部发言又捅了舆论的马蜂窝。
瓦德福尔说了什么?
据德国《图片报》(Bild)和《明镜》(Spiegel)报道,11月4日,外长瓦德福尔在基民盟/基社盟议会党团的内部会议上表示,叙利亚目前的状况“比1945年的德国还要糟糕”(”schlimmer als Deutschland 1945″)。

多位与会者向媒体证实了这一点,有人感到震惊,也有人表示愤怒。因为这句话涉及到在德叙利亚难民的遣返问题。
此前,瓦德福尔在访问叙利亚时,曾对叙利亚难民返乡的可能性表示怀疑。他在党团会议上进一步解释了自己的观点,并描述了自己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见闻。他提到,自己经历了一段 “如同穿越末日般的半小时车程”(”halbstündigen apokalyptischen Autofahrt durch die Mitte von Damaskus”),并参观了在持续13年的内战中严重损毁的哈拉斯塔区。
他坚持认为,由于叙利亚境内大面积的破坏,目前并不具备大规模难民返回的条件。

党内反应:从批评到要求辞职
瓦德福尔的言论迅速在执政联盟内部引发强烈反弹。
尽管总理默茨称赞瓦德福尔在该地区享有“很高声望”,但他也明确强调,“叙利亚人已不存在申请庇护的理由,因为战争已经结束”。
联盟党议会党团主席延斯·施潘(Jens Spahn)则直言不讳地批评瓦德福尔的言论损害了联合政府的形象。他指出,“仅仅是这样一次关于叙利亚的发言,就足以掩盖我们在处理非法移民问题上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明镜》网站报道称,会议现场几乎无人鼓掌,部分与会者私下已开始讨论瓦德福尔是否应该辞职。有人形容,“他的表现很糟糕”,并且显得“不愿认错”。
《图片报》还贴出了1945年柏林的历史照片,以证明当时的德国有多惨:


网友评论一边倒
在相关报道的评论区,德国网友们对瓦德福尔的言论也几乎呈现一边倒的批评:

“这位瓦德福尔先生恐怕得再看看柏林、德累斯顿和汉堡的战后影像,帮他刷新一下他那被美化的记忆了。”

“走吧,所有人都回去重建家乡。我们的父母也是这么做的。而且做得非常出色。”

“那叙利亚人就应该去重建它——就像我们当年一样!瓦德福尔显然不知道1945年的德国是什么样子。对历史如此健忘的人没有资格担任任何重要职务。当时,就连很多没有工业的小村庄也被摧毁了80%(比如海德堡附近的瓦尔多夫),大城市或拥有工业和交通枢纽的地方就更不用提了。他(又一次)错过了保持沉默的机会。”

“我希望这位先生能坐时光机去一趟德累斯顿。”
关于难民遣返的拉锯战
这场风波的核心,其实是联盟党内部关于叙利亚难民返乡政策的分歧。
瓦德福尔在会议上试图澄清立场,表示他支持驱逐有犯罪记录的难民,也支持将那些未融入劳动力市场、依赖公民津贴的叙利亚人遣返回国。他强调,“没有人需要说服我或外交部‘遣返的必要性’”。
然而,他同时坚持认为,目前只涉及 “少数人”的遣返。这种相对谨慎的态度,与党内主张大规模推进遣返的强硬派形成了鲜明对比,从而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
尽管瓦德福尔本人试图淡化矛盾,声称与总理默茨“完全没有分歧”,但德国媒体普遍认为,这场由他亲手点燃的争论,短期内恐怕难以平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