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對美國投降的國家出現,是中國的同志加兄弟,把中方賣了

又一個對美國投降的國家出現,是中國的同志加兄弟,把中方賣了

越南和美国达成了贸易协议的消息让越南在国际舞台上“火”了一把,要知道,美国忠诚的伙伴国家,日本和韩国都没有达成协议,越南却率先达成了。

但是后续不管是美国的媒体还是英国的媒体都有怀疑,越南是出卖了中国的利益来达成自己的协议。

那么美越之间达成了什么协议,这个和中国同为社会主义的国家真把同志卖了?

一、

我国和越南之间的关系是“好同志”“好朋友”,同为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前进目标一致,虽然以前有过矛盾,但是现在的关系还算缓和。

先看现在,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宣布已经和越南方面达成了贸易协议。

在此前,特朗普宣布的对越南加征的关税是46%,这次达成的协议,只征收了20%的关税,但是这是只针对越南本土出口,如果是在越南转运的则是40%。

后者被视为是针对在越南有投资的国家。

那么代价是什么呢?

越南这边对于美国的零关税,并且根据特朗普的表述,越南还会向美国开放市场。

外界的主要目光集中在这个“转运”上,怎么定义“转运”?什么情况下算是“转运”?

商业顾问丹·马丁接受采访时表示,“转运”在贸易执法中其实是一个模糊且经常被政治化的术语,定义和决定取决于决策方。

所以,怎么定义“转运”由美国方面决定。

2024年,越南对美国的出口额增加,达到了1370亿美元,而相对应的,美国对越南的贸易逆差为1230亿美元。

而这个数字在五年前仅有一半,五年前,出口额翻了一倍多,贸易顺差也翻了一半多。

但是这其实也和中国有关,之前不是在传外企放弃中国市场,将工厂搬到了越南吗?然后就此还引起了对于越南的吹捧。

但其实这也是因为当初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也间接影响了越南对美出口,但是吹捧越南倒也不必,越南的体量只有那么大,内需搞不起来,不过要承认对方是在发展的。

二、

关于“转运”,不少人解读是针对我国的,诚然,在“转运”的定义上,美国确实有很大可能针对我国,因为定义权在美国手上。

外媒就认为,这是将我国排挤出供应链,是在挑拨中越之间的关系,何况,我国和越南还有边境争端。

我国是越南的第一贸易伙伴,也是越南最大的进口市场,所以越南在贸易方面是依赖于我国的,也就是说,不是越南对于我们有多重要,而是,我国对于越南有多重要。

越南方面也是注意到了这点,加强对产品原产地的核查。

为什么呢?

因为要求核心生产要在本地,并且附加值要超过31%。

我国这边出口给越南的除了农产品外就是生产机器、零部件。

而且越南方面在这个关税协议里面,强调大部分出口产品都遵循原产地相关的国际规则,这使得使用中国零部件的产品能够获得足够的附加值,从而被贴上“越南制造”的标签。

不过,如何处理“零部件”的关系,还是要看越南那边。

这里就要说说,为什么特朗普的协议要特别的加一个“转运”了,在此前,越南成为了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枢纽,我国也在越南投资了不少工厂,零部件也多从我国进口。

这是区域产业链的成果,但是美国方面认为这是“非法转运”,再说难听点就是“非法避税”。

所以就有了这个特别的“转运”。

但是没有越南,也会有第二个“越南”,这是全球化无可避免的。

有人猜测,比如公共事咨询公司的CEO史蒂夫·奥肯就认为,特朗普的意思是,想要向美国出口,就要和中国脱钩。

但是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并且其实韩国才是越南的最大的投资者,并且常年“霸榜”。

三、

在前两年,韩国的企业在越南有着超过九千个项目,投资额也乐基超过了八百亿美元,是越南最大的外国投资者。

可以说远超我国,当初三星撤了我国的厂,新的厂子就是开到了越南,三星已经将越南视为自己的生产基地,至于本国内,劳动力成本高,只有在政府压力的时候才动一下。

就在去年的9月,三星又投资了18亿美元用于建设OLED工厂,截止去年9月,三星已经在越南建立了六家制造工厂、一个研发中心和一个销售实体,累计投资额达224亿美元。

可以说,越南能够进入全球的产业链,韩国的企业可以说是功不可没,所以美国要砍、要在这方面针对的话也要先砍韩国。

当然,并不排除,为了针对我国的而对“转运”有着双重标准,那也只能说没有办法,并且关于原产地,以及附加值的认定主要取决于越南。

而韩美关系,其实最近也是有点微妙。

先是国务卿鲁比奥取消了对韩国的访问,后是关税协议难以达成。

就在7月3日,李在明表示两国的关税谈判并不轻松,无法确定在7月9日截止时间之前能否达成协议。

在特朗普这边,韩国和李在明也没有什么存在感,日本都有因为不买美国的大米而被特朗普恼火,认为是“惯坏”了他们,但是韩国这边,特朗普都没有怼。

比被骂最惨的就是没有存在感。

四、

有消息透露,其实美国方面就是希望越南减少使用我国的材料和零部件,也就是降低进口,并且要求更谨慎地控制其生产和供应链。

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我国周边的国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切断怼我国的需求供应链,甚至可以说对于我国的需求比对美国大。

越南是亚洲第一个和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自然受到的关注大一点,但其实之前一个国家是被认为最有可能的,那就是印度。

不过,事情的发展变得有趣了起来,就在6日,印度宣布对美国施行报复性关税。

根据媒体爆料,在和亚洲国家谈判的时候都有针对我国的限制,在印度也有,要求将附加值至少达到60%,才能获得“印度制造”的认定资格,也就是以印度的关税标准来收税。

这次的报复性关税,主要是因为印度这边的强硬态度,印度一直以来对外都是强硬的态度,把印度放到“大国”的位置。

印度这边不愿意开放农业,并且希望把关税调到比越南低,美国这边自然不同意。

其中汽车零部件出口也是关切点之一,又是零部件。

而这个报复性关税就是因为美国对汽车及零部件加征的关税冲击印度出口,所以才实施的,想必,这个零部件里面也有我国的身影。

美国在7月9日前能与多少国达成交易,在这些交易中会不会又有什么对我国限制性的条件?

种种问题都值得关注。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简体 繁體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