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有关所谓“存亡危机事态”的涉台错误言论,引发多方严厉批评。
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党首)志位和夫于11日和14日两次在X平台发文,要求高市撤回相关表态。
志位在11号表示:任何企图夸大“危机”,声称“台湾进入紧急状态将(对日本)构成生存威胁”,并以此为由进行大规模军事扩张的行径,都必须予以坚决反对。我们要求首相撤回言论。
高市早苗讲话画面
志位14日再次发文表示:首相关于台湾的言论已演变为严重的国际问题。要使日中关系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我们需要运用智慧,在两国已确认的共识基础上,开展冷静对话,而不是发表加剧紧张局势的挑衅性言论。我们再次敦促她收回相关言论。
他补充,即便是前首相安倍晋三,也是在卸任后才说“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之类的话。安倍在任期间从未发表过此类言论,正是因为他深知这种言论会招致何等严重的后果。而高市却缺乏这种最基本的外交常识。就算到现在,这一外交失态也应当得到纠正。
与此同时,日本前首相石破茂13日在一档电台节目上,对高市早苗涉台言论提出批评。
石破茂表示,在台湾问题上,历届日本政府一直在避免发表类似“如果出现某种情况就会这样做”的确定性言论。
他还说,高市早苗的话非常接近于“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然而,“(日本)历届政府在设想各种情形时,从未作过如此限定。”并且,这种说法也“无助于提升威慑力”。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3日表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国会公然发表涉台露骨挑衅言论,暗示武力介入台海的可能性。在中方表达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后,还执迷不悟、拒不撤回。上述错误言行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严重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挑战中方核心利益,侵犯中国主权,中方对此坚决反对、绝不容忍,日方必须立即纠正,收回恶劣言论,否则一切后果必须由日方承担。
延伸阅读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是不断玩火。
在APEC与中方会谈结束的档口,就马不停蹄与夹带赖清德“三倡议”私货的台湾代表会面。遭到中方强烈抗议后,又丝毫不知收敛,在日本国会大放厥词,称如果中国大陆对台湾出动军舰并使用武力,可能会构成“存亡危机事态”,自卫队据此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此言遭到批评后,她表态拒不撤回。同时,还公然给谢长廷颁发旭日大绶章。
面对中国驻日外交人员的维权,日本也嚣张至极,倒打一耙,仿佛忘了这一切的起因,正是在台湾问题上劣迹斑斑、罄竹难书的日本;而作为二战战败国的日本,如今却对中国统一大业发出战争威胁。
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健忘”与歪曲,公然挑衅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现实问题,高市内阁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恶劣程度出现质的突破,需要被迎头痛击。
11月7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举手回答质询 日经中文网
本轮挑衅已构成连环违法,直接动摇中日关系基础
这一轮质变正在加速形成,高市早苗为了这一通表态,不惜构成多轮违法。而看似“暴走”的行为,绝非一日之寒。在长年错误的积累之下,日本国内难以自行纠正,其战后政治体制已经陷入深刻矛盾,必须向外转嫁。在日方如此剧烈的内生动力之下,中日关系也难以依靠我们单方面的善意去维系。扫帚不到、灰尘不扫,对日方谨言慎行的期待,只换来了日方的得寸进尺。
高市早苗的第一个违法,就是其导师安倍晋三所力推的“安保法案”。安倍内阁先是在2014年7月,以内阁决议形式决定修改宪法解释,承认日本享有集体自卫权;随后,在2015年9月1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通过了被称作“安保法案”的《和平安全法制》,明确规定在“对与日本有密切关系的另一个国家的武装攻击”情境下,日本可以行使武力。
一个二战后曾宣布不承认交战权的国家,就这样再次赋予了自己所谓海外作战的“权利”。
2015年日本参议院审议安保法案时议员爆发肢体冲突,反对者指出该法案违反和平宪法 图片来源:picture-alliance/dpa/K.Mayama
但即使如此,高市早苗的这通表态,依然和安保法案相冲突。这些年日本官方小动作不断,但不敢越雷池一步,与台湾只保持“非政府工作关系”。今年9月,时任日本外相的岩屋毅刚刚重申日本对台湾的基本立场以1972年日中联合声明为基础;更不必说高市早苗本人在10月末出席APEC会议时,刚向中方亲口保证了这一立场。
再回顾下安保法案的规定:“对与日本有密切关系的另一个国家的武装攻击”,台湾是所谓“国家”吗?
这里值得多提一句,那就是日本政客不是没人想试试,譬如麻生太郎不久前还再次公开称台湾为“国家”。然而十几年下来,要打这个擦边球的都得先下台,在职的都明白“试试就逝世”这个道理。
所以高市早苗的表态,算是开了一次先河,具有强烈的试探意味,对此断不可姑息。
高市早苗的第二个违法,就是公然违宪。安保法案本身问题一大堆,早在安倍晋三任内强推时,日本在野党和大批法律界人士已指出该法案违反日本战后制定的和平宪法。而高市早苗对中国内政的武力威胁,直接违反了日本宪法第九条“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作为日本自卫队的最高统帅,这个表态的性质无疑更加恶劣。
高市早苗的第三个违法,则直接触及中日双边国际条约的底线。作为中日关系的“定海神针”,1978年签署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明确规定了中日两国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尤其是“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
中日签订友好条约
高市早苗的威胁,已经颠覆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基础。
对于台湾问题,《条约》明确规定,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所表明的各项原则应予严格遵守”,而《联合声明》不仅写明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明确日本要“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总有人想断章取义,扯什么日本对台湾属于中国仅仅只是“理解和尊重”,并不代表承认,却忘了《中日联合声明》这后半句“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已经框死了日本的义务:
“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可以领有之小岛在内。”
由此也带出高市早苗的第四个违法,即对于超出日本主权范围的事务说三道四,这是公然挑战二战以后的国际法和国际政治秩序。须知集体防卫权是特指在自身没有受到任何军事威胁的状态下,却要积极出兵海外、介入他国战争事务,因此被视为一种潜在的进攻作战。
一个二战战败国,嘴上说着永不再战,如今竟公然搞起进攻作战理念,性质有多恶劣可想而知。更何况,这个战败国所挑衅的,还是一个被它伤害荼毒最深的二战战胜国。性质有多么恶劣,我们作为战胜国的维权法理就有多充足。
高市早苗政府的这波挑衅,其实是日本的又一次战略投机,从解禁集体防卫权至今已有十年,期间日本不断炒作“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在它们眼中,中方长期对此是抗议多、行动少,就和1960年的尼赫鲁一样,中方对他越是释放善意、顾及大局,他越向印度边防军发令“放心大胆向前进”。
于是乎,我们看到了如今日本开始迈出“惊险一跃”,将“集体防卫权”的战争威胁导入到“有事”炒作。而这种试探绝不仅仅只是服务于日本。
如果继续听之任之,域外势力干涉台海、内外反动派掏空“一个中国”原则的挑衅将更加有恃无恐,考虑到日本一贯历史不良记录,以及美日勾结程度,其影响远非此前其他小国闹事可以比拟。因此组织有力反击势在必行。
这是一次精准打样,“打得一拳开,莫待百拳来”。
对于日本政府的“暴走”,我们如何迎头痛击
对于日本的这次挑衅,首先从法理上,不妨理直气壮地指出,这已经构成前文所述的对《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动摇。
作为中日关系的上位法,如果《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与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都不复存在了,那不仅意味着两国的政治互信与外交关系被颠覆,同时也意味着日本的和平承诺与自卫原则也被颠覆,那么中日关系的指导性文件将只有《波茨坦公告》。
议题抛出去了,不妨给日本出道选择题,是要继续干预中国内政,还是要迎接现有中日关系颠覆后的地动山摇?
这种法理上的颠覆,也是对日本政客的法律定性,意味着从国际法的大义名分上,日本不仅是不思悔改的本地区麻烦制造者,也再次成为了战争策源地。由此发散下去,不仅可能触发联合国宪章中的“敌国条款”,甚至必要时还能更进一步,比照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前同盟国达成的《伦敦协定》精神,对日本政客作破坏和平罪、战争罪乃至反人类罪的诉讼准备。
日本右翼政客一口一个“有事”,不知可曾想过,当年东条英机面对这样的“有事”时,连自杀的枪都瞄不准,上绞架的脚都得有人拽。不知道在国际法面前,如今这批“有事”政客真摊上事了,是否有信心能表现得比其偷偷祭拜的战犯前辈们更好。
再说经济上,工具箱一直很齐全,包括但不限于再次收紧对日本包括稀土、镓、锗等关键矿产的出口审查、暂停或限制诸如水产品等特定商品进口、关注特定产业赴日投资和资金流出问题、减少对日航班与旅游、对日本相关政客进行经济制裁等等;同时,在双循环格局下加快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对日本商品的加速替代。此外,还有用军事手段引导市场预期的平战两用模式,这一点放在后文分析。
这里特别指出的是,开动宣传机器促使日本无形资产定价回归合理,通俗来说就是打破过往对日本商品过度宣传的迷信,避免消费者花冤枉钱。诸如笔者曾在去年涉及“日本米荒”的分析中,提到日本农产品的农药用量是我们国内的6.14倍,且日本农产品价格偏高背后的畸形定价机制和种种营销乱象,这是应当祛魅的。
外交上则是亮明立场,争取统一战线,可以考虑以白皮书形式强调我方在台海与亚太相关问题上的立场,谴责日本对中国内政发起的战争威胁,必要时甚至不惜降低外交层级。同时,利用联合国、APEC、东盟、上合等国际和区域合作组织平台,主动设置议题,聚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正视历史、反对侵略、关切军国主义回潮、关注日本对原住民迫害等问题,引导日本国内问题国际化,增加其国际道义成本。
军事上值得着重展开,不久前曾提出对台“焖统”的设想,之所以叫“焖”,原因之一就是力争战线前推,向台湾以外布置巡航与防御,在和平时期震慑潜在的域外干预力量,真到“有事”之时,能将战场尽可能设置在国境线以外。
安倍、麻生之流的日本右翼一直叫嚣“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我们正好把逻辑反过来,“你若敢让台湾有事,必然让你摊上大事”。
近年来,我军只是在正常的巡航与训练中无害路过日本,就已经让心中有鬼的日本自卫队伴飞伴航造成大量舰机磨损。如果真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不复存在,中国不再受“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的约束,等待日本的会是什么呢?
笔者个人甚至认为,现在就不妨给日本立一条规矩:由于日本首相是所谓的自卫队统帅,因此一旦其胆敢在涉台问题上发出武力威胁,那么中方将发起对等反制,在日本周边组织不亚于“联合利剑”规模的军事演训活动,伴随特定区域的禁飞禁航,具体形式、时间、区域均由中方自主设定,炒作“有事”的日本无权干涉。
理由都是现成的——“为抗议日本威胁以武力干预我国国家统一、破坏和平宪法、军国主义抬头……”
这种演训将承担几项任务:
一是如上所述,在战略层面开辟第二战场,将对我统一大业的域外干涉力量尽可能远地推出国门之外。
二是敲山震虎,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任何胆敢对我统一说三道四乃至发出武力威胁者,必将面对武力的反制。
三是强化战备,一体两面,对内提升部队在日本方向“两个不经、一个遂行”能力,即“不经人员装备补充、不经临战训练即可遂行战斗任务”,做好极端情况下的最佳准备;对外则是形成有力威慑,让日本自卫队掂量自己将被驱赶至何种境地。
四是对敌装备运维、巡查体系和军心士气的破坏;中日两国海空主战装备的国产化水平不可同日而语,并且前期巡航已暴露了日本舰机损耗较大、乃至索性放弃伴飞伴航的情况,导致“御用摄影师”近年水平也明显下滑,在高强度军演中,上述问题还将继续放大,进而打击日本自卫队的军心士气。
五是上文所述,与经济战线形成联动,营造预期,包括不少日本政客在内的境外势力都存在一种幻想,即中国没有完成统一大业以前不会轻易介入外战;而我们就是要打破这种侥幸心理——一个选择武装介入中国内政、与中国对抗的日本,就是开出了第一枪,必将成为战场,领受人民解放军“两个不经、一个遂行”的随时启动。而打破这种侥幸心理,影响将不止停留在军事层面,也会直接冲击日本的投资与外汇市场,进而对经济基本盘造成扰动。中日两国的地理面积与经济体量决定了这种预期竞赛将是对日本不公平的游戏,高市早苗也好、麻生太郎也罢,右翼政客们有几个脑袋背得上预期破灭后经济大盘螺旋式下降?
2025年6月8日、9日,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连续发布信息称,日方于上周末在西太平洋海域发现两艘中国航空母舰——辽宁舰和山东舰。这是日方首次确认有两艘中国航母在西太平洋同时活动 日本防卫省
六是测试美国反应,检验美国在亚太的实质军事存在效能与美日安保条约的可靠性。这可以说是我们一脉相承的传统保留节目,当年一场金门炮战,就测出了美国对台海的协防能力与美蒋条约的漏洞,如今完全可以复制到一心干预台海的日本这里。既然它们想掏空“一个中国”,那我们就针对美国海空力量正在萎缩的现状,主动加码,抬升其安保压力,掏空美日“联防安保”的同盟关系。
这其中又可以与法律层面形成联动,也就是日本正在利用《美日安保条约》,公然干预他国内政,并发出战争威胁,主动将自己置于兵凶战危的情况。
《美日安保条约》标榜“遵守联合国宪章的规定”,美日两国“即便是为了保持领土完整和政治的独立,也应该慎重使用以武力威吓”。而如今日本的所作所为,公然违反该条约自我标榜的原则,也早已突破联合国宪章。
如果在日本主动挑衅的背景下,该条约仍被履行,违反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正好坐实了该条约滥用集体自卫权,所谓的“安保”变成“进攻”——而且是二战策源地再次发动进攻,条约可被认定为非法。对此,我们可以在军事斗争的同时,准备相关的权利声索和舆论造势。
大家心知肚明,《美日安保条约》从一开始就动机不纯,堪称域外国家挑动东北亚地缘秩序的抓手。而随着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中国正在迎来以军事后盾推动条约松动的契机,客观上这种做法也何尝不是在“帮”美国“体面”,中美在围绕该条约的博弈中未尝没有谈判空间,只是需要先把话题制造出来。
对于日本,军事斗争还有一个额外意义。80周年前的太平洋战争,日本只是领教过一个1.4亿人口级别的工业化国家如何将它打败;如果继续执迷不悟,80年后的今天,将领受一个14亿人口级别的工业化国家的碾压。
何去何从,都是日本选的。
设置议题、反守为攻,到了该让日本多回答的时候
上文提到主动设置议题,让日本国内问题国际化。这方面的素材其实并不少,包括不该属于日本领土、但被美国私相授受的琉球。笔者在此抛砖引玉,提一个谈论相对较少的话题,就是日本对原住民的迫害。
日本对战后新宪法的宣传画,展现的国土范围中已经不包括琉球
笔者对该问题印象深刻,原因有二。一是因为20年前参加过日本外务省的一场活动,亲眼见证日本人的神经分裂,一方面会议材料上明明写了日本民族构成是和族和阿伊努人,一方面宣讲的外务省官员大谈特谈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由此就开始关切日本的少数族裔问题。
二是因为近年来日本追随美国,炒作新疆人权问题,就在这次APEC峰会上,高市早苗还贼心不死,公然提出对新疆局势所谓的“严重关切”,客观上反而给了我们借力打力的机会。
按照日本自己炒作的标准,其国内有更加惨不忍睹的少数族裔——阿伊努人权问题。早在19世纪50年代日本殖民北海道时,阿伊努人就遭到了大量屠杀和压迫,土地遭剥夺,狩猎捕鱼被禁止,被日本殖民者从传统聚居区驱赶到山地贫瘠地区,其中也包括大面积的杀戮和饥荒。
日本炒作新疆问题时恐怕忽视了,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不过70年时间,新疆维吾尔族人口翻了将近4倍;而北海道的阿伊努人,在1882年是1.72万人,到2023年降低到1.15万人,降了小一半。
直到当代,日本依然通过官方形式,以极其下作的手段干预阿伊努人的生育。当年731部队霍乱班的头目长友浪男,战后供职于厚生省,并于1962年起在北海道任职,官至副知事。在此期间,长友浪男捡起了自己在731部队的“本事”,按照《优生保护法》,积极推进对强制绝育手术的拨款和实施,导致北海道共有近2600名妇女被实施了强制绝育手术,其中大部分是当地原住民阿伊努人,被日本历史研究人员评价为战后日本强制绝育手术的“总指挥官”。
当然,日本也有辩护者认为,真正的阿伊努人要比统计数据多,只是隐瞒了自己的血统。这恰恰证明了一个问题,即日本施加在阿伊努人身上长达上百年的歧视与不公,让他们不得不隐瞒自己的种族血统、割断自己的文化习俗。就在本世纪10年代,日本内阁官房发布的调查显示,依然有72.1%的受访阿伊努人表示受到歧视和差别对待,涉及职场、学校等各种社会场景。
左为日本社会运动家荒井源次郎作品《阿伊努的呐喊》,右为日本历史学家新谷行作品《阿伊努民族抵抗史》
而比起这些具象化的歧视,更为严重的是阿伊努人作为少数族裔的身份和权利长期受到压制。日本政府直到2008年6月,才通过《承认阿伊努人为土著人民的决议》,且该决议在当时并不具备约束力;直到2019年4月,才首次正式承认阿伊努人为日本北海道的原住民。
尽管官方有了“承认”,一些压迫政策仍绵延至今,譬如到今天为止,阿伊努人在自己自古以来的聚居区内打渔,还需得到日本当局的明确许可。阿伊努人为此持续抗争,一路告到联合国[1],向全世界揭露了殖民主义如何在本世纪依旧阴魂不散。
2023年7月,阿伊努代表在联合国土著人民权利专家机制(EMRIP)会议上控诉日本对其渔权的侵犯,敦促日本政府遵循人权相关法案
相比起人口数量和相关权利,阿伊努人的语言更是濒临凋亡。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就宣布讲阿伊努语非法。1899年出台所谓的《北海道旧土人保护法》,严格限制阿伊努文化,强推日语与“和人习俗”教育。该法持续时间长达98年,哪怕二战战败后也并没有放松管制。就在当代社会,阿伊努语的使用人口在1966年后的短短十几年内,降低了2/3,到如今连方言都算不上,压根没几个人会说,几乎成了死语言。
更为黑色幽默的是,日本政府把人家的语言灭了以后,又开始惺惺作态要“恢复”“抢救”,更是引入AI技术搭建系统;可是小十年过去了,直到2024年刚刚出台的评估结果显示:“还没有达到实用水平”。
类似案例还有所谓对阿伊努文化的“保护”,日本政府在北海道南部建立“民族共生象征空间”,不仅没有对迫害阿伊努人的道歉,甚至还不顾其反对,强行建立日本神道教的“慰灵设施”。
杀人诛心,莫过于此。
这些光怪陆离的现象背后,其实是法西斯军国主义思想仍旧暗流涌动。这对我们来说是个隐患,对阿伊努人却构成了实实在在的迫害。
这种迫害其实已经涉嫌触犯联合国《灭绝种族罪公约》,根据该公约,种族灭绝并不只是指肉体消灭,诸如对特定群体成员造成严重身体或精神伤害、采取旨在防止儿童在群体内出生的措施、强行将儿童从该群体转移到另一个群体,都属于种族灭绝的范畴。更不用说西方还会将“瓦解文化、语言、民族情感、宗教”都归为种族灭绝。日本对阿伊努人正好犯了个遍。
对了,这个条约现在有153个缔约国,美国签了,德国在1954年也签了,日本至今没签。
阿伊努人的故事里还出现了“案中案”,譬如在争取自己原住地的捕捞权益时,就寻找过很多其他地方原住民的声援,包括美国华盛顿州,至今美国国会还保留像日本那样垄断后者渔权的约束。
同是天涯沦落人,美日在此都同盟。一声叹息!
北海道的阿伊努原住民尚且如此,琉球的原住民问题更甚。在阿伊努人总算取得原住民身份的十几二十年后,琉球人依然被无视原住民身份,阿伊努人的遭遇,琉球人也都经历了个遍,并且在冲绳战役中被日军逼迫群体性自杀不说,还在战后遭遇美国军事基地的双重压迫,又是一次“美日同盟”!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和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都曾批评这种“当代形式的种族主义”,批评过美国,也向日本不断发出建议。
近期日本京都大学宣布该校藏有466具被盗挖的琉球人遗骨,是日本吞并琉球后试图论证“日琉同祖论”所窃取。而项目负责人清野谦次,正是731部队创始人石井四郎的老师
而日本对于原住民的残酷压迫与蓄意无视背后,其实还自带浓厚的封建残余,以及法西斯阴魂不散的基因。
在日本的意识形态里,对于“单一”有一种近乎偏执的追求,所以标榜日本王室是“万世一系”,对于绳文人、弥生人及周边地区混血的“拼盘式混合体”避而不谈,伪装自己是单一民族国家、只用一种语言。
2020年,时任副首相的麻生太郎强行声称:“除了这个国家之外,没有其他国家能够以一种语言、一个民族和一个王朝持续长达2000年”。
还记得法西斯是什么口号么?——“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领袖”。麻生太郎这一开口,就暴露了自己的底色。
纳粹德国关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领袖”的若干宣传材料,日本对于“单一”的执迷,与之一脉相承
对这个问题的正确认知,不仅是针对日本的议题设置,还涉及到我们的话语权争夺。如今西方媒体拿着放大镜对我们的边疆议题连续炒作,而对上述这些联合国都一次次参与认证的、货真价实的民族压迫,以及种族灭绝、法西斯思想回潮,居然长期忽视,让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的国家,一而再再而三挑衅地区秩序、域内国家,这正常吗?
从历史经纬上,作为中国人,我们对琉球人和阿伊努人的关注还带有另外一份情愫。琉球与中国的亲缘,大家都很熟悉,阿伊努人其实也不遑多让。自古以来他们分布的范围不仅包括北海道,在一海之隔的库页岛上也同样存在。在我国古籍《山海经》中,明确记载过朝鲜近邻有海中大岛名“姑射(ye第四声)”,且分北姑射和南姑射。部分研究认为,这就是库页岛和北海道在史籍中最早的存在。
后来中原王朝更替不断,但时不时会出现阿伊努先民“毛人”来朝进贡的记录,直到明朝《坤舆万国全图》将阿伊努人生活的“野作”(北海道古称“虾夷”的音译),列入奴儿干都司。
在《坤舆万国全图》中,误认为“野作”地区是河流分割而非海洋隔离的岛屿,但是与日本本土的填色截然不同,而归属于奴儿干都司
以上只是若干议题中的一项,就已经聊出这么多的渊源,可见中国手上不是没有牌。我们以前是把它们想得太好了,换来的却是得寸进尺,乃至于如今一个日本首相,在峰会刚刚结束的半个月里,已多次拿着“台独”议题打擦边球,甚至公然以多重违法的姿态对中国统一大业发出战争威胁。
笔者相信,以斗争的姿态反而能争取更大的和平可能,并且随着我们主动设置议题,包括对日本政客及其背后门阀势力的制裁、对日本无形资产发起的“定价回归”、在日本本土周边开展军事演训、推动《波茨坦公告》在琉球群岛的彻底落实、对琉球北海道等原住民人权的关切以及“自古以来”……无论日本还是美国,再要拿台湾说事,也要掂量掂量。
日本国内有一批政客始终认为二战没有输给中国,始终想要重拾自己在东亚称王称霸的岁月。对于这种“情结”,不是客客气气、点到为止就能醒悟的,大可以用它们听得懂的语言,去纠正其认知偏差,让它们回到自己该有的位置。
这一切,可以从反击高市早苗的谬论开始。
当地时间11月12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了G7外长会议,一份联合声明让人大跌眼镜,这份声明三次提到中国,并且是“下命令般”语气。 声称:中国不许支持俄罗斯,中国不许再台湾问题上动武,中国不许控制稀土出口。 熟悉这个组织的人都知道,这明显又是舆论战,想趁机一起制裁中国,但他们的算盘恐怕要落空。 【中国中立立场,岂容指手画脚】 首先得把话说清楚,俄乌冲突打了三年,中国自始至终都没有支持过冲突双方中的任何一方。 从冲突爆发之初,中国就提出了劝和促谈的立场文件,多次呼吁停火止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分歧。三年来,中国既没有向俄罗斯提供过一兵一卒的军事援助,也没有向乌克兰输送过任何攻击性武器,这是国际社会有目共睹的事实。 联合国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在冲突期间向乌克兰提供了多批人道主义援助,包括粮食、药品、御寒物资等,实实在在帮助当地民众缓解困境,这哪里是所谓的“支持俄罗斯”? G7真正在意的,其实不是中国是否支持俄罗斯,而是中国与俄罗斯保持的正常国家间关系。 近年来,中俄在能源、贸易、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形成了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新型大国关系。这种关系让习惯了阵营对抗的G7国家坐立难安,他们总觉得国与国之间非黑即白,要么是盟友要么是对手,根本理解不了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合作模式。 试想一下,G7国家自己常年抱团取暖,搞排他性的军事同盟和贸易协定,却不允许其他国家发展正常的双边关系,这是什么道理? 美国与欧洲多国向乌克兰提供了数百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输送了坦克、导弹、战斗机等先进武器,这才是真正加剧冲突的行为。 随着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发展,G7想仅凭一纸声明就定义国际秩序、左右他国立场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外部势力无权干涉】 在G7的联合声明中,最让人无法接受的就是对台湾问题指手画脚,甚至试图限制中国在台海问题上的正当权利。 而就在声明发布前几天,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公然叫嚣,声称如果中国解放军对台使用武力,日本不排除出兵介入。这种狂妄言论刚一出炉,就遭到了中国外交部的严厉警告。…
尽管如今中国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仍指出,美国目前依然保有五大关键优势。这一观点引发了外界对中美实力对比的深入思考。 那么,这位长期研究国际关系的知名学者如何看待两国之间的互动格局?他所提到的五大优势又具体指向哪些方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细细剖析。 论天生优势有多重要 某些国家实力的基础源自与生俱来的自然禀赋,这类原生性优势无法通过短期努力复制或追赶,尤其体现在地理格局与能源结构上,构成了一国最深层的战略依托。 以美国为例,其国土被大西洋与太平洋双重环绕,形成天然的地理屏障;北邻加拿大、南接墨西哥,这两个邻国均无重大安全威胁,使得美国在战略布局上几乎无需分心防卫本土,能够将全部资源投向海外影响力拓展。 相较之下,中国的地缘环境则显得错综复杂。陆地边界绵延数万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利益摩擦交织存在,与印度、日本、越南等周边国家的关系时常处于紧张状态。 这种复杂的邻国生态迫使中国必须持续投入大量外交与军事资源维系周边稳定,这种内向型的安全压力是美国难以真正体会的地缘现实。接下来再看能源层面。 得益于页岩气技术突破,美国成功实现了从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到能源净出口国的转变。掌握自主能源供应使其在全球博弈中拥有了更强的议价能力与战略回旋空间。 而中国每年七至八成的原油消费依赖进口,且主要运输通道集中于马六甲海峡等海上咽喉要道,一旦发生区域冲突或航道封锁,能源安全将面临严峻考验。 面对这些结构性差异,中国并未选择正面硬撼,而是采取“战略迂回”的应对思路——地理条件不可更改,便致力于缓和区域矛盾、降低地缘风险;能源自给短期内难以实现,便加速推进进口来源多样化。 因此我们看到,中国不断推进通往俄罗斯、中亚诸国的陆上油气管道建设,同时深化与沙特、伊朗及海湾国家的合作,旨在构建多路径、低依赖的能源输送网络,为国家命脉增添多重保障。 谁定的规矩谁说了算 如果说地理与能源属于先天要素,那么制度体系则是后天精心打造的结果。它通过主导国际规则制定、构建盟友网络以及掌控核心枢纽节点来施加影响,在这方面美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金融霸权与科技联盟成为其两大支柱。 美元作为全球贸易结算与外汇储备的核心货币,牢牢掌控着国际金融系统的运行逻辑。无论是跨国交易还是资本流动,多数仍需经由美元体系完成。 这赋予了美国独特的制裁权力:一旦认定某国或企业违反其政策,便可动用SWIFT系统切断金融通道,甚至直接冻结海外资产。伊朗因核问题受制裁、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后遭金融孤立,都是典型案例。…
11月14日,受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台言论影响,中国外交部领事司发布通报,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以免人身和生命安全受到重大风险。 通告称,今年以来,日本社会治安不好,中国公民在日本安全环境持续恶化,高市早苗公开言论,更是进一步恶化中日人员交流氛围。 就在中国发布警告后,日本开始担心旅游业遭到严重打击,多名高官赶紧对华改口。 11月15日,日本官房长官木原稔在记者会上表示,中日认知存在差异,立场不同,需要多层次沟通,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随后,日本自民党政调会长小林鹰之在秋田县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希望中国冷静对待,继续对话,努力实现建设性且稳定的中日关系。 对于日本来说,突然对中国寻求缓和关系,主要因为相较于军事和外交上的警告威慑,经济上的反应更加直接,尤其是旅游业首当其冲。 按照日本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访日外国人达到3165万人次,其中中国游客748.72万人,比去年增加了42.7%。 此外,中国游客不光是来得多,而且也消费得更多,单单是第三季度的3个月,就在日本消费了5901亿日元,相当于人民币271亿元,位居外国游客消费首位。 显然,在目前全球经济普遍低迷,尤其是国际游客旅游消费普遍疲软的情况下,如果中国游客不来或少来了,对日本旅游业和经济将造成较大打击影响,从而影响政府税收,让高市早苗难以兑现选举的经济承诺。 更关键的是,除了发布旅游提醒外,我国还有更多经济上手段没拿出来,比如贸易反制,调控进出口等方式,一旦实施,将进一步推高日本国内通胀和经济承压,引起民众不满,进而对高市早苗经济政策构成打击。 实际上,高市早苗敢于发布涉台湾言论,关键在于得到了国内右翼选民支持。 然而,不论高市早苗如何上蹿下跳,中日贸易高度绑定,日本对华高度依赖的经济现状,没有改变。 也就是说,一旦日本经济因中国反制遭到重挫,感到切肤之痛的选民恐怕顾不上中国问题,就先选择把无能的首相轰下台去。
中國今(15)日突然宣布,17日至19日將在黃海中部進行實彈射擊,就疑似劍指日本。(圖/翻攝自Google Maps) 分享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表示,「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的「存亡危機事態」,引發日中關係緊張,中國不僅警告公民避免赴日,更在今(15)日突然宣布將在17日至19日,於黃海中部進行實彈射擊,劍指日本。對此,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今表示,北京當局基於政治目的對日本進行的各類型複合式威脅,正對印太區域的安全穩定帶來高度威脅,期待中國善盡大國責任,即刻停止這類不恰當的單邊作為,不要成為國際社會的麻煩製造者。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惹怒中國 高市早苗7日在日本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上被問及「台灣有事」時表示,若涉及武力行使,有可能構成日本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此發言讓中日緊張關係持續升溫;不僅引起中國駐日本大使薛劍跳腳,發表「斬首論」,中國外交部14日也突然發布通知,以日本社會治安不佳為由,「提醒中國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中共今天更發布航行警報,稱將從17日至19日起,對黃海部分海域進行實彈射擊,被外界解讀是劍指日本。 總統府:盼中國停止不恰當作為 別成為國際麻煩製造者 對此,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今天表示,台灣與日本共享自由民主價值,經貿上亦共享發展與繁榮,兩國人民緊密友好,有鑒於北京當局連日來相關行為對於區域安全穩定的衝擊,我國正密切關注,並將與日方在內的區域各國密切合作,以確保印太地區的安全穩定與自由開放。
比高市早苗更希望中日开战的人出现,叫嚣驱逐薛剑总领事,并鼓动日本政府对此事追究到底。 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引发的中日外交震荡还在继续,日本国内的部分极端右翼政客巴不得中日关系彻底恶化,甚至走向兵戎相见的地步,被定性为“当代大汉奸”的日本参议员石平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每逢中日关系有什么波澜,此人必跳出来说三道四,本次中日外交交锋激烈之时,石平又开始狺狺狂吠。 尤其是在中国驻日本大阪总领事薛剑,发表针对日本武力干涉台海局势的“斩首论”之后,石平在社交媒体上极其活跃,发挥其火上浇油,不知廉耻的一贯作风,对薛剑总领事进行污蔑抹黑,并加大力度挑拨中日关系。 石平在社交媒体上连续发文,对薛剑总领事的相关言论评头论足,声称中国外交官对日本政府的“恐吓”,绝不能仅仅用“抗议”就解决的,至少要将这名中国外交官驱逐出境,他自己也将在日本参议院召开的外交与防务委员会会议上对此事追究到底。 石平不忘拱火中日关系,声称日本从一开始就不可能与中国建立互利共赢的战略关系。 对自己的母国能够恶毒到这种程度,怪不得石平会遭到中方的制裁和惩罚,此人为了一己政治私利,可以说是毫无底线可言。 他明白,即便自己在日本生活了这么多年,加入了日本国籍成为日本公民,但他华裔的身份始终是无法彻底抹去的,他想在日本政坛继续存在下去,必须把“反华抗中”牌用到极致,只有比日本人更反华,才能在日本政坛立足。 对于这种数典忘祖的汉奸,中方一向是不会手软的。两个月前,中国外交部就宣布了对日本参议员石平采取的反制措施,包括冻结其在中国境内各类财产,禁止中国境内组织、个人与石平进行交易、合作,禁止石平及其直系亲属入境。 中方的理由也很充分。石平是日本政坛的“资深反华派”,长期在台湾、钓鱼岛、历史、涉疆、涉藏、涉港等问题上散布谬论,公然参拜靖国神社,严重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和一个中国原则,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此人曾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高材生,当年公费赴日留学后就没再回来了,2007年加入了日本国籍,今年当选日本参议员。 日本的反华政客不少,像石平这种“逢华必反”,“无死角”与中国作对的不多。例如,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曾在访华期间,到访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凭吊。石平居然大放厥词,痛斥福田康夫是卖国贼,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 不是因为石平是华裔政客,中方才对他重点关照,而是他的种种反华劣迹过于“逆天”,中方到了不得不收拾他的时候。 最后,借用一首词作结尾: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那几只在中国头上跳的欢的“苍蝇”,迟早会得到应有的惩罚,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高市早苗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真是让人忍无可忍! 不仅拒绝撤回错误言论,居然还要倒打一耙威胁中国处理薛剑代表,对于这种行为中方果断对日发出最严厉的警告。 或许说这已经不是警告,而是施压和提前声明,如果日方不立刻悬崖勒马,那么中国就不会心慈手软,而四十八小时过去后中国第一记惩罚重拳到来,日方措手不及! 高市早苗作为日本首位女首相,她上台不足一月,便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台海议题。 早在釜山会见台湾民进党代表时,她已引发中方不满,随后在日本众议院演讲中进一步升级言论,声称日本有权基于美日安保条约行使集体自卫权。 这种立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推动下的产物,日本社会面临经济停滞、人口老龄化等内部压力,政客们往往通过外部议题转移国内矛盾视线。 台湾问题恰好成为他们手中的“牌”,试图借此重塑日本在国际舞台的强势形象,同时试探美国盟友的底线。 高市早苗的强硬姿态,一方面是为巩固国内支持,避免被极右翼势力指责软弱;另一方面,也在赌中美日三角关系的微妙平衡,期望美国能在关键时刻提供庇护。 然而日本的算盘显然打错了,中国并非八十年前那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如今的综合国力已今非昔比。解放军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经济体量稳居世界前列,对外贸易韧性强劲。 日本对华经济依赖度超过两成,尤其在汽车、电子和制造业领域,中国市场是众多日企的生命线。 美日同盟虽在强化,但美国自身在亚太事务中也需权衡多方利益,不会轻易为日本的冒险买单,中国外交部和驻外机构的一系列动作,正是基于这种自信而展开的精准反制。 警告发出后,日本方面非但没有收敛,反而选择硬刚,高市早苗公开拒绝撤回言论,日本外务大臣茂木敏充更倒打一耙,要求中方对驻大阪总领事薛剑的强硬表态做出回应,甚至称其影响中日关系大局。 薛剑此前在社交媒体上使用“斩首”一词警告日本,虽随后删除,但已彰显中方底线不容侵犯的决心。 日本的这种态度,进一步激化了矛盾。今年恰逢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日本本应借此机会反省历史教训,推动和平发展,却反其道而行之,屡屡在台湾问题上越线。 这不仅是对中日建交政治基础的践踏,也让国际社会对日本的地区角色产生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