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向全世界撂話:誰用華為設備,將被拉入黑名單,還要切斷援助!

歐盟向全世界撂話:誰用華為設備,將被拉入黑名單,還要切斷援助!

据彭博社11月10日报道,欧盟委员会正在探索各种手段:针对中国科技企业的限制,将华为和中兴的设备从电信网络中剔除,还打算将原本的“建议”变成“硬性规定”。

更令人关注的是,这回他们不仅管自己家,还打算把这条“规矩”推广到全球。

一句话概括就是——哪国用了华为、中兴的设备,就别指望再从欧盟那里拿到援助,甚至有可能被拉入“黑名单”。

欧盟这步棋,意欲何为,是防是攻?还是慌?

从建议变成法律,欧盟动了真格但却难落地

 

据彭博社11月10日透露,欧盟委员会负责技术主权等事务的执行副主席汉娜·维尔库宁希望把2020年关于在移动网络中停止使用“高风险供应商”的建议,升级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强制规定。

 

意思很明确:这回不是参考意见,是硬性规定。谁敢不遵守就等着被告。

这样的转变,显然是有背景的。美国方面持续加码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封锁,而欧盟在这种大气候下,也不得不做出表态。

可想法归想法,现实却有它自己的节奏,不少欧盟成员国并不愿意照单全收。

比如西班牙,早在8月就和华为签了份5G核心网的大合同,一签就是到2030年,价值超过1200万欧元。还对外宣称西班牙安全机构完全掌握服务器内的数据,外部无法提取。

言下之意就是不用担心我们的设备信息安全,这个合作我们肯定继续下去的。

其实这些反对的国家不是不懂欧盟的担心,是实在不想自断筋骨。毕竟换设备不是换电池,动辄就是几十亿欧元的投入。

说到底,欧盟搞的是一刀切的规定,但各国面临的却是千差万别的现实。有些国家早就铺好了华为的网络基础,拆了重建,既伤筋动骨,也伤钱袋子。

更别说,那些运营商了。他们看的是信号稳定不稳定、成本高不高、客户满不满意。你让他们为了政治姿态去拆掉现成的设备,恐怕一句“安全”压不住内部的反弹声。

欧盟想统一行动,听起来很美,可真要落地,难度比想象中大得多。

援助变成“条件交换”,欧盟把全球项目当成了筹码

知情人士称,欧盟这次不光是管自家,还打算把外面的事也一块安排上了。他们启动的“全球门户”计划,原本是为了对冲中国的“一带一路”,现在却利用其达成“谁用中国设备就不给钱”的新目的。

想拿欧盟的援助?可以,但前提是你得保证项目里不出现华为或者中兴的影子。不然,资金立刻叫停,合同也作废。

这种“换条件”的做法,听起来像极了“你要吃我的饭,就得听我的话”。

可惜的是,这个算盘打得响,现实却没那么配合。因为他们资助的一些项目,恰恰就是用的中企技术。

比如格鲁吉亚的E60高速公路、克罗地亚的佩列沙茨大桥,这些“门户”项目背后,都是中国企业在干活。

更讽刺的是,欧盟“全球门户”的咨询委员会里,还有葡萄牙电力公司的一席之地,而这家公司可是有中国资本参股的。你说这边喊着要摆脱中国设备,那边却离不开中国的钱和技术,这画风是不是有点反转?

从这个角度看,欧盟拿援助当筹码,其实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一方面想对发展中国家施压,一方面又摆脱不了对中企的依赖。这种“你不能用,我自己还得用”的操作,怎么看都像是“规则双标”。

更关键的是,发展中国家也不是过去那个“你说啥我就听”的角色了。他们也在比价格、拼效率、看成果。

如果欧盟的援助要求高、条件多、效率低,人家自然有其他选择。毕竟,合作又不是只此一家。

技术禁令变成“自限令”,欧盟这一刀割到了自己

也许欧盟的初衷是遏制中国企业的技术扩张,可结果却像自己给自己设了道坎。一边喊着要摆脱中国设备,一边却发现没了华为,建设慢了、成本高了、内部还起了分歧。

不少东欧国家就直言不讳,华为设备不光便宜、稳定,而且铺设快,没它,5G建设就得推迟三四年,预算也容易爆表。这可不是小事,数字化转型拖延意味着错失整个产业升级的窗口期。

更有趣的是,欧盟自己用着中国设备不说,还要禁止别人用,这种做法自然引来了不少批评。很多发展中国家公开表示,这种要求本质上就是经济胁迫,既不公平,也不透明。

你自己在用,还不让我们用,这到底是讲安全,还是讲别的?

从这个角度看,欧盟的禁令不仅没起到“封堵”效果,反而让中国技术在其它区域站稳了脚跟。这不是技术封锁,更像是战略自限。

最重要的是,欧盟委员会口口声声说华为、中兴等中国通信企业存在安全风险,却拿不出任何证据,这是典型的“莫须有”罪名,这就让其他国家更难以接受。

尾声:喊得再响,也拦不住技术的脚步

欧盟这次对华为的“全球围堵”计划,看起来是一次大动作,实则暴露了它在技术安全与现实利益之间的矛盾。想脱钩,却又离不开;想强推,却没那么多国家愿意跟。

禁令喊得再响,也架不住技术进步的车轮滚滚向前。

如果这项规定真的落实,短时间内,欧盟或许会对那些“抗命”的国家启动法律程序,比如西班牙这些不愿放弃华为的成员国。但真要全面落地,实在是道道难题。

至于那些被要求“弃用中国设备”的发展中国家,他们也许会反过来要求欧盟出替换设备的钱,到时候谁掏腰包,恐怕又是一场争执。

长期看,中国的技术升级在继续,5.5G等新技术也在快速推进。如果欧盟持续封锁,只会加速全球形成“各走各路”的技术阵营。这对全球数字治理来说,不是好事。

技术的事,终归要用技术的方式来解决。合作才能双赢,封锁只会两败俱伤。欧盟这步棋,走得急了点,也拐得猛了点,能不能转回来,还得看它自己有没有那个智慧。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简体 繁體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