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臉比翻書快!中美剛“停戰”,美國就亮刀!美財長:2年讓中國稀土脫鉤!

翻臉比翻書快!中美剛“停戰”,美國就亮刀!美財長:2年讓中國稀土脫鉤!

哈喽,大家好,老武这篇文章讲的是中美达成关税停战协议后,美财长贝森特称两年内摆脱中国稀土依赖,实则面临产业链短板等困境。

2025年10月,韩国釜山的会晤现场还留着中美握手言和的余温,双方约定暂停关税战,中方也暂缓了稀土出口管制,本以为这是两国缓和关系的开始。

可谁能想到,协议墨迹还没干透,美国就迫不及待亮出了刀子。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对着媒体镜头斩钉截铁,声称中国限制稀土出口是严重错误,最多两年,美国就能彻底摆脱对中国的稀土依赖。

这番话听得人啼笑皆非,刚拿到中方释放的善意,转头就掀桌子,美国的翻脸速度,比翻书还快。

我们先从这场“停战”的来龙去脉说起。

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稀土作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从新能源汽车到隐形战机,都离不开它的身影,自然成了博弈的关键。

中方暂缓稀土出口管制,本是释放合作诚意,可在美国眼里,这反倒成了“示弱”的信号。

贝森特的狠话刚出口,美国国内的对华强硬派就跟着起哄。

民主党大佬查克・舒默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指责特朗普向中国妥协,特朗普立马回怼对方叛国,两党之争闹得不可开交。

其实大家都清楚,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对华强硬早已成了拉拢选票的工具,特朗普政府必须摆出强硬姿态,才能稳住国内的政治基本盘。

嘴上喊得凶,实际情况却惨不忍睹。美国确实不缺稀土矿,加州的芒廷帕斯矿储量不小,但稀土产业的核心根本不在开采,而在后端的分离、提纯和冶炼。

这些环节技术密集、流程复杂,还伴随着严重污染,美国早在2000年后就陆续放弃了这些产业,导致如今产业链几乎完全空心化。

数据不会说谎,全球90%以上的稀土精炼产能都牢牢掌握在中国手中。

稀土分离被称为化工工艺的皇冠,仅镧系元素分离就需要上千次萃取循环,废水处理还得专门技术。

美国曾试图重启芒廷帕斯矿,结果连最基本的精炼技术都拿不出来,最后还是靠中国盛和资源的技术支持才勉强开工,如今这家中企仅用20%的产能,就满足了美国80%的轻稀土需求。

为了实现所谓的“两年脱钩”,美国拉上了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搞起了“去中国化”联盟。

可这些盟友根本指望不上,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算是少数能做分离工作的企业,但产能低得可怜,连本国需求都满足不了;

加拿大和日本的企业要么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要么商业化应用举步维艰。

更讽刺的是,美国能源部耗资2.3亿美元建设的帕斯山精炼厂,2024年因为无法分离镝元素,直接被迫停工。

想在两年内重建完整的稀土产业链,简直是天方夜谭。

且不说稀土分离需要上百道工艺,美国现在连成熟的技术人才都没有,光培养熟练技师就得好几年。

更要命的是环保问题,稀土冶炼会产生大量放射性废料,美国的环保审批流程长达数年,光是扯皮就能耗死项目。

还有成本压力,美国稀土生产成本比中国高出3-5倍,企业根本承受不起这样的差价。

早在上世纪,美国就有过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后来因为污染重、成本高才主动放弃。

如今想重新捡起来,哪有那么容易?重启封存的矿井,从设备更新到产能恢复就得六年;

新建矿山更是要跨越探矿、环评、基建等十余个环节,没有十年根本形成不了稳定供应。

2010年美国就喊过要摆脱中国稀土依赖,十五年过去了,不仅没实现,反而依赖度越来越高,现在又喊出两年目标,不过是自欺欺人。

就在贝森特放狠话的同时,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在亚洲展开了一连串动作,显然是要配合这场稀土舆论战。

美国和印度签署了十年防务合作协议,涵盖联合演习、情报共享,甚至包括导弹、武装无人机的联合生产,莫迪政府在关键时刻选择站队美国,给中印边境局势埋下隐患。

紧接着,美国又和菲律宾宣布成特遣部队,由海军将军指挥,明摆着针对中国。

过去美菲虽有防御协议,但实战动作不多,这次成立专门部队,意味着美军半只脚已经踏进了南海。

更值得警惕的是,日本、韩国也跟着谋求核潜艇,特朗普政府已经批准韩国建造,日本紧随其后提出诉求。

如果日、韩、澳大利亚都装备了核潜艇,中国周边将形成一条核潜艇链,美军在西太平洋的水下监控和威慑能力会大幅提升。

这一系列军事动作,和贝森特的稀土言论遥相呼应,美国一边在经济上叫板,一边在军事上围堵,算盘打得噼啪响。

可这套组合拳看似声势浩大,实则漏洞百出。

印度、越南虽然和美国合作,但都不愿完全绑上美国战车,毕竟谁也不想被当枪使;

日韩的核潜艇计划很可能引发地区军备竞赛,反而让局势更紧张;而稀土供应链的突破,更是短期内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美国之所以这么急着喊出两年脱钩,核心原因还是国内的中期选举。

2026年11月的中期选举,是特朗普执政两年的大考,共和党必须拿出对华强硬的姿态,才能讨好选民。

贝森特把时间点卡在两年,正好是2027年,也就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后期,到时候就算没实现,也能把锅甩给市场或者国际形势,政治责任最小。

这种选举至上的操作,早已不是第一次。

2024年特朗普在竞选集会上挥舞着“稀土独立”的标语,结果背后PPT的数据图表全来自中国稀土产业白皮书。

更讽刺的是,就在贝森特宣称要摆脱中国稀土依赖的同一天,美国国防部悄悄批准了第17次稀土紧急采购申请,目标直指中国江西赣州的中重稀土矿。

嘴上喊着脱钩,身体却很诚实。

美国37家军工企业中,有29家因为稀土供应不足,被迫放缓F-35战机升级计划;

雷神公司为沙特提供的导弹防御系统,因为缺了铽元素,雷达精度直接下降40%。

反观中国,商飞C919客机生产线创下日产3架的纪录,每架飞机要消耗1.2吨稀土永磁材料,充足的供应背后,是完整产业链的支撑。

中国的稀土优势,不是一天两天建成的。我们掌握着17种稀土元素中15种的提纯专利,分离纯度能达到99.9999%,而美国最先进的企业连99.9%都难以实现。

稀土分离需要的串级萃取技术,中国工程师用了20年才摸索成熟,上千次的萃取循环,还有废水处理的核心技术,这些都不是靠砸钱就能短期复制的。

更关键的是,中国早已布局全球。在非洲的13个稀土勘探点,锁定了全球最后一批未开发的轻稀土矿;

在纳米比亚沙漠,中国工程师带着全套设备进驻,那里的镨钕储量足够支撑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十五年需求。

同时,中国还在推进“稀土+AI”计划,用机器学习将分离效率提升37%,新一代稀土回收技术更是能把成本降低60%。

美国拉拢的那些替代国,更是问题重重。

澳大利亚的稀土矿,90%的原矿都要运到中国加工;

缅甸的稀土走私量在2025年暴跌70%,因为中方通过海关数据锁定了每一批货物的流向;

哈萨克斯坦的美国投资稀土矿,因为处理不了放射性废料,被环保组织告上了国际法庭。

这些场景充分说明,脱离中国的稀土供应链,根本玩不转。

再看美国所谓的“印太防线”,也充满了内在矛盾。印度和俄罗斯有着传统渊源,不可能完全倒向美国;

菲律宾的特遣部队规模有限,真要介入南海事务,未必能占到便宜;越南更是清楚,和中国搞好关系才符合自身利益,不会轻易被美国当枪使。

这些盟友各有各的小算盘,美国想靠它们围堵中国,纯属一厢情愿。

中美刚达成的停战协议里,藏着关键条款。

协议明确规定,中国有权根据国家安全需要,对稀土出口配额实施动态调整。

这意味着,只要美国敢乱来,中方随时可以按下“稀土阀门”。

更有意思的是,协议里获准对华出口稀土的37家企业,清一色都是中国资本控股的海外子公司,相当于美国绕了一圈,最后还是要和中企打交道。

贝森特的两年豪言,本质上就是一场政治表演。

把选举政治的套路用到产业竞争上,注定不会有好结果。

稀土产业的发展需要长期深耕,中国用了二十年才建成完整的产业链,美国想靠喊口号在两年内实现超越,简直是异想天开。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简体 繁體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