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導自演!印度媒體稱,已向中國施壓,中國將推遲交付殲-35訂單

自導自演!印度媒體稱,已向中國施壓,中國將推遲交付殲-35訂單

印度媒体又放出了个消息,说他们已经向中国施压,中国会推迟向巴基斯坦交付歼-35战机的订单。

但这说法,既没说清消息从哪儿来,中巴双方也都没回应,而且印度媒体之前也常编类似的离谱谣言。

中巴的军事合作向来有自己的节奏,印度真能左右得了?这到底是真有其事,还是印媒自导自演的戏?

印度说自己“逼停”了歼-35交易

2025年11月3日,印度防务网站IDRW突然抛出一则“独家消息”,瞬间在军迷圈掀起波澜。

报道里写着,印度政府在金砖峰会期间向中国提了要求,让中国暂停向巴基斯坦交付歼-35隐形战机,还明确说交付时间不能早于2029年。

更有意思的是,不少印度媒体跟着起哄,纷纷宣称这是“外交重大突破”,说“中方接受了印方主张”,甚至夸口“成功遏制了巴铁空军升级”。

乍一看,好像印度真的靠外交手段左右了中国的军贸决策,但稍微细究就会发现,这事儿从头到尾都是疑点。

要聊“推迟交付”,首先得确认有没有“交付”这回事,可事实是,这笔所谓的“交易”从来就没被证实过。

 

信息来源:军贸重磅!歼-35特大订单,“巴铁”一口气买40架!中航系大涨,国防军工ETF(512810)涨逾1%

 

早在2025年6月,巴基斯坦国防部长哈瓦贾・阿西夫就在青岛参加上合组织防长会时明确否认:“并未与中方就歼-35战斗机签署协议,也未确定任何交付时间表”。

而且阿西夫的表态很有讲究,他只说“2026年不会交付”,没否认“是否在谈判”,这种模糊态度更像是谈判中的策略,而非真有现成订单。

再看中国这边,首次亮相是2024年珠海航展,至今还没大规模列装中国空军,仍在技术打磨阶段。

懂行的都知道,中国军贸有个惯例:优先保障本国军队需求,尤其是这种刚服役的第五代战机,出口根本不是短期能落地的事。

连自家部队都还没配齐,怎么可能先给别国交货?印度媒体连这个基本逻辑都不顾,就敢说“逼停交付”,实在说不过去。

“施压说”的3个漏洞

退一步讲,就算真有谈判,印度所谓的“施压成功”也全是漏洞,随便挑几个就能看出问题:

第一个漏洞是消息源模糊,印度媒体一会儿说消息来自“高级外交人士”。

一会儿又说是“军方内部消息”,但从头到尾没敢公布具体是谁说的,也没有任何官方文件佐证。

这种没有实据的说法,在新闻里根本站不住脚。

第二个漏洞是不懂中国军贸逻辑,中国的重大军贸项目从来不是第三方能轻易左右的。

就拿之前出口巴基斯坦的歼-10CE来说,印度当时也强烈反对,还搞了不少舆论施压,但该交付还是正常交付。

 

信息来源:巴基斯坦引进歼10CE,印媒反应来了

 

2025年5月的“5・07空中交锋”里,巴铁就是用歼-10CE压制了印度的“阵风”战机,这事儿印度军方比谁都清楚。

真能施压的话,当初怎么没拦住歼-10CE?

第三个漏洞是地理常识错误,之前有印度媒体为了圆谎,说“巴方飞行员已经赴北京接受歼-35训练”。

但稍微懂点军工的都知道,歼-35是沈飞制造的,试飞和培训设施全在东北沈阳,跟北京八竿子打不着。

连这种基本常识都能搞错,可见这些报道是怎么编出来的。

印度为啥非要编这个“胜利故事”?

其实印度媒体这么折腾,根本原因是“焦虑过头了”,这背后藏着三个不能说的秘密:

首先是空战输怕了的应激反应。

2025年5月的空中交锋,巴铁用四代半的歼-10CE就压制了印度的“阵风”,让印度军方颜面尽失。

歼-10CE尚且如此,要是真有五代机歼-35,印度更是没底气,所以媒体先编个“逼停交付”的故事,本质是给自己找心理安慰。

其次是转移国内矛盾,印度自己的国产“光辉”战机,从立项到首飞花了30多年,至今没能形成战斗力。

国内民众对军工体系的不满越来越大,媒体炒作“施压中国”的话题,能暂时转移注意力,还能给继续高价外购战机找理由,比如向俄罗斯买苏-57,或者求美国卖F-35。

 

信息来源:俄飞行员驾驶苏-57经停太原买买买,还耐心签名

 

最后是想离间中巴关系,这不是印度第一次干这种事了,之前还炒作过“巴基斯坦拆枭龙生产线送土耳其”的谣言,全是无稽之谈。

这次说“中方屈服于印方压力”,一方面是吹自己的外交实力,另一方面是想让中巴之间产生嫌隙,可惜根本没人信。

各方态度

面对印度媒体的热闹炒作,各方的反应很能说明问题。

中国这边自始至终没回应,这种沉默根本不是“默认”,而是懒得理会。

歼-35对中国来说,首先是服务于自家航母编队的核心装备,产能和技术都优先满足国内,出口本来就是长远的事。

印度把“没开始谈”当成“被自己叫停”,纯粹是对中国军贸逻辑的误解。

巴基斯坦的态度更直接,防长阿西夫早就明确否认了交付时间表,等于从根上否定了印度的说法。

而且巴铁和中国的军贸合作从来都是按自己的节奏来,当年歼-10CE也是直到飞抵伊斯兰堡才官宣,这种低调风格早就成了惯例。

更讽刺的是,印度自己天天搞军购,法国“阵风”、俄罗斯S-400、美国“阿帕奇”买了个遍,全都说成是“为了震慑中国”。

可轮到巴基斯坦正常更新装备,就喊“破坏地区平衡”,这双重标准也太明显了。

结语

到2025年11月4日,这场由印度媒体自导自演的闹剧基本没了声响。

毕竟谎言经不起推敲,连印度国内都有网友吐槽:“没签的合同怎么推迟?这是把大家当傻子吗?”

其实印度真正该焦虑的,从来不是歼-35会不会卖给巴基斯坦,而是自己的问题。

军工体系跟不上,国产装备顶不上来,只能靠砸钱买外国武器,外交上总想搞挑拨离间,却没意识到中巴合作的根基根本动不了。

反观中国,军贸决策从来都是基于自身战略和国际规则,不会被不实舆论左右。

至于歼-35会不会出口、什么时候出口,自有明确的节奏。

印度与其花心思编故事,不如好好想想怎么解决自己的军工短板——毕竟靠炒作赢不来真正的实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简体 繁體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