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軍事

西方媒體納悶,為啥中國導彈這麽厲害?一定是華為偷走了我們技術

自从中国的霹雳—15E导弹,在印巴空战的战场上扬名开始,西方国家就经历了从否认到愤怒,再到讨价还价,最后到沮丧和接受这五个阶段。

从始至终都好像是在想办法给自己找一个,可以接受现实的精神寄托。

但是在最近这段时间,美国媒体却又抛出了一个离谱的说法,说在咱们的霹雳—15所用的先进技术,是华为通过阿联酋的公司“偷”过来的!

这件事得从印巴空战的时候说起,在25年的5月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空战,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战机发射霹雳—15E导弹,在160公里之外精准击落了印度的“阵风”战机。

这场战斗让我国的霹雳—15导弹一战成名,霹雳—15导弹采用双脉冲发动机,射程超过200公里,而咱们的自用版可以达到300公里以上,速度可以达到4马赫。

在那场战斗当中,巴基斯坦的空军总共发射了10枚霹雳—15E导弹,而在事后,印度跑到现场捡了不少的导弹残片。

虽然印度的官方在嘴上并没有承认什么损失,但是自己后面的小动作却是说明了一些问题,刚开始的时候说要先把残片送给日本和一些西方专家进行技术鉴定。

后来又传出了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正在研究在这些碎片,甚至还想要破解霹雳—15E的技术,然后移植到自家的“阿斯特拉”导弹上。

而外界的反应很快就分成了两波,一波觉得这件事很严重,长距离空对空打击能力如果真有这样的水平,那么战略概念就得往前挪了。

“阿斯特拉”空空导弹

而美国也是立马就表示,他们现在正在加紧的推进AIM—260等远程空对空导弹的研制,目标就是应对类似霹雳—15这类武器的威胁。

另一波媒体就回到了老路上,上来就开始怀疑是不是技术窃取,好像只有把问题归咎于技术被偷上,那就一起真相大白了一样,但这说法却经常出现证据不足的情况。

而真正把这场舆论推向高潮的,是英国媒体《金融时报》的一篇报道,这篇报道援引自一份匿名情报,情报称是阿联酋的一家AI公司,通过华为把西方的技术传给了中国。

并且是专门用于让中国升级空对空导弹的,甚至还专门点名了霹雳—15和霹雳—17导弹,刚看到这的时候,还以为这是要被实锤了。

但要是仔细去看时间线的话,就会发现那真是漏洞百出,首先就是在印度捡回的导弹残片上,有一个部件上面刻着生产铭文。

这个生产铭文上说,这个部件是在2015年7月,由中国的电子科技集团的第55研究所做的Ku波段TR组件。

而那家被点名的阿联酋公司,却是2018年的时候才成立的,这两边的时间都根本对不上,毕竟怎么在15年就知道18年的时候要在霹雳—15上用到这个组件的呢?

面对这种空穴来风的指控,阿联酋的那个公司和华为都站立即出来进行否认,阿联酋那边说自己从来没有把受保护的技术给华为或者是解放军。

而华为那边也是直接就说这个报道不实,面对这种情况,美国和西方国家情报圈里的高层却都是一致的保持着沉默。

在近些年来,中国为了能够更好的熟悉北约的武器装备,于是就会经常找一些装备有北约武器的友好国家来进行联合军演。

像和巴基斯坦一起展开的“雄鹰”空军联合训练,和泰国的“鹰击”空军联合训练,还有和阿联酋的“猎鹰盾牌”联合空中军演。

阿联酋虽然不是什么大国,但空军装备却是很齐全,不仅装备了68架F—16,还装备有58架幻影2000战斗机。

幻影2000

这俩机型虽然在现在看起来已经是很老了,但要是就因为这就小看了阿联酋手里的飞机,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毕竟当年阿联酋在买这两种战机的时候,那可是发动过“钞能力”的,直接就是最顶配,并且还带定制的版本。

就说那F—16吧,那是装备有AN/APG—80源相控雷达的F—16E/F型号,这在F—16V出现之前,那可以说算是全球最顶尖的F—16了,比当时美军自己用的F—16还要更先进。

再说那个幻影2000,那是阿联酋从法国手里买的,当时阿联酋发动“钞能力”之后,让法国根据人家的要求,将幻影2000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然后就做出了幻影2000—9。

阿联酋F—16E/F

后来这个版本的幻影2000,就成了法国专门为中东客户们定制的出口型号,对标的就是美国最新的F—16,为的就是能跟美国抢中东这块市场。

而经过全方位升级之后的幻影2000—9的战斗力,已经不输与早期的阵风了,而幻影2000—9也是中国空军在演习的过程中,所能接触到的最先进的北约战斗机型号。

印度阵风

要说为啥中国这么执着于了解北约的战斗机,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幻影2000不仅阿联酋有,台湾和印度也有。

说到这其实大家也就能懂了,为什么中国这么执着于了解北约的战斗机了,而中国在与阿联酋的那次演习当中,也是非常的重视。

直接派出了歼—10C和歼—16去和阿联酋进行对抗训练,这让中国的飞行员积累了不少的跟北约战斗机交手的经验。

而有着大量西方先进战斗机的阿联酋空军,也是理所应当的装备了很多种型号的西方空对空导弹,这其中就包括法国的米卡导弹和美国的AIM—120C。

虽然说刚开始西方对于阿联酋跟中国进行空军演习有点意见,但是一想到阿联酋的“钞能力”,于是这事在当时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但是在印巴空战之后,西方发现中国的空对空导弹咋就突然变的这么猛了,要知道,在这些西方国家的眼中,中国在空对空导弹领域,那可还是小学生一样的。

现在你突然说这小学生很厉害,都已经把老师傅给按地上摩擦了?这结果就让西方国家有点接受不了了。

然后就开始想着法的往印度空军的头上甩锅,但是后来调查了几个月之后,发现“中国的空对空导弹现在已经领先了”这件事竟然是事实!

不过虽然是事实,但西方还是不想接受这个事实,于是就开始把阿联酋给拿出来当挡箭牌了,想给阿联酋扣上一个给中国输送西方技术的锅。

由此来否认中国的技术和实力,然后给自己的脸上贴金,这都是西方国家的老伎俩了,不过这次的西方媒体却是算错了。

你说中国抄你的技术,那你倒是挑个先进点的说呀,最后竟然挑了个米卡和AIM—120,你这不就像是在说孙悟空之所以能大闹天宫,是因为偷学了“小钻风”的功法一样可笑。

要是放在20年前的话,米卡导弹对于中国来说,还算是一个比较先进的导弹,但现在可是2025年,现在的米卡导弹在中国的眼里也就只能算是“小钻风”级别的了。

而且在霹雳—15出现之前,世界上就还没有出现能量产的双脉冲空空导弹,所以说,中国咋去凭空的抄出来一枚双脉冲空空导弹?

而且在霹雳—15发威之前那么久,都没听西方媒体说过霹雳—15是抄袭的,现在一发威,就成抄袭了?这不是妥妥的自己骗自己嘛,不过现在西方国家打又打不过霹雳—15,那就只能这样自欺欺人了。

之前的中国确实引进过西方的空空导弹技术,甚至之前我国主力的空对空导弹霹雳—8也是仿制的西方导弹。

但是从霹雳—12开始,中国就已经走上了自主研发空空导弹的路程,而霹雳—12、霹雳—15还有霹雳—17的陆续问世。

说明中国已经完成了从仿制到自研,再从追赶到领先的全过程,而西方这时候“造谣”说霹雳—15是抄的西方技术。

那其实也可以理解为,这是西方变相承认了,中国在空对空导弹领域的领先地位。

信源:英国媒体《金融时报》

信源:新浪财经 印度妄图仿制霹雳-15E,外形能抄,飞控难仿!专家:没那么简单

信源:经济观察报 台海观澜|印巴空战举世震惊,岛内“台独”鸦雀无声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日本高官:中日未來若開戰,核武或許是唯一選擇!

不把中国警告当回事? 日本高官又喊话了。 10月30日,日本自卫队前统合幕僚长河野克俊他公开宣称,日美安保同盟下的共同防御义务应扩展至日本领土之外,涵盖关岛,甚至呼吁建立核武器共享机制,让美国在日本本土部署核武器。 而这位曾担任日本防卫省武官最高领导的前军事强人直言不讳:“应该建立一个框架,让日本能够参与有关使用核武器的决策。” 甚至公然要求重新审视日本坚持数十年的“无核三原则”。 他狡辩称,俄乌冲突中俄罗斯的核威胁已经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可信度崩塌。 河野克俊的军旅生涯堪称辉煌,统合幕僚长的职位让他对日本军事体系了如指掌。他敏锐地捕捉到特朗普言论背后的潜台词:美国需要日本在太平洋地区承担更多军事义务。 他的提议超出了常规的同盟协作范畴,不仅主张将防卫范围延伸至西太平洋,更触及了日本战后最敏感的核武议题。 不过日本政府似乎正在将这种极端言论转化为实际行动。2025年9月防卫省专家小组会议公然讨论引入核动力潜艇计划。 而日本囤积的47吨分离钚,理论上足以制造6000枚核弹头,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中俄英法四国核弹头总和。 河野克俊的言论并非孤立事件。 他甚至在访谈中试图将特朗普批评美日安保条约“不公平”作为筹码,主张日本应将安保条约的防御范围扩展至关岛。 河野克俊直言不讳地指出:“日美同盟可能是唯一一个没有互助关系的同盟。”他试图借助这种“不平等”的叙事,为日本扩大军事行动范围制造合理性。 很显然,日本对核武器的执着早已超越理论探讨阶段。2025年8月,日本防卫省透露,美日已在延伸威慑磋商中举行突发事态桌面推演,并讨论设定东亚发生危机时使用核武器。 在模拟演习中,日方代表反复要求美军动用核武用于“威胁中国”。…

16 minutes ago

中國沒能攔住,美國向高市早苗做出一個承諾,把日本右翼激動壞了!

近几日,围绕高市早苗关于“台海若发生变化时日本可能出兵”的言论,中国对日本的反应愈发强烈、雷厉风行。美方原本观望、以为事态会平息,但发现中国这一次“闹大”的意愿十分明确。于是,台海与中日关系的博弈,正在步入一种新态势。 一、中国为何“不给你轻易过去” 之前,日方在台湾问题上有言论偏硬,外界普遍判断:中国或许会表态、释放一些信号,但可能不会大规模升级。其逻辑在于:中日关系体量大,合作面多,中国或许会将其视作局部争议、一笑了之。但事实发展显示,中国选择了另一条路。 1. 经贸制裁迅速出手 中国商务部、外交部以及其他政府部门近日相继宣布:暂停或终止从日本进口部分水产品。根据报道,中国已决定暂停日本海鲜进口;此前谈判中的日本牛肉进口事宜也被搁置。此外,中国还对日本提出贸易合作基础已被“严重破坏”警告,要求日方撤回相关言论,否则将承受“所有后果”。 2. 外交表达与警告同步升级 在联合国相关场合,中国代表对日本提出:日本没有资格要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并提醒日本谨慎处理台海、钓鱼岛等议题。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向全国发出旅行提示,建议中国公民赴日旅行需慎重,相关航线、旅行社纷纷推出免费退改签政策。 3. 军事海警动作加剧 在东海争议海域,尤其是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附近,中国海警舰船及无人机等行动频繁。11月16日,中国海警舰队驶入钓鱼岛附近海域,日方海上自卫队亦紧急应对。 这些连环动作,传达出的信号十分明确:这次,中国不打算只是“口头抗议”,而是做好了用经济、外交、海上、空中多维度出招的准备。 二、日本被“震”到:想不到对方挺硬 日方原本或许预期,此次涉台言论引起中国不满后,可能会有一定波动,但不会“大动干戈”。但现实是:…

42 minutes ago

水產旅遊只是開胃菜,若不撤回錯誤言論,日本將面臨「斷糧」危機

“日方若不立即收回错误言论,中方将采取更严厉反制措施!” 昨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这句话,字字千钧,这就是最后通牒。但很多人可能低估了“更严厉”这三个字的分量。 目前的停止水产进口、削减航班、旅游预警,虽然让日本感到疼痛,但还不足以致命。真正的雷霆手段,往往藏在深处。 如果日本政府以为扛过这波舆论就没事了,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中国正在酝酿的,可能是一场针对日本经济支柱的精准绞杀,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贸易战”。 中国手中的王炸还没出 针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挑衅,中国目前已实施了暂停水产进口、发布旅游和留学预警等一系列反制措施。 外交部发言人警告,若日方不纠正错误,将面临更严厉后果。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的措施仅属于“常规操作”,尚未触及日本经济的核心命门。 如果局势升级,中方极有可能祭出稀土出口管制、对日本汽车和电子产品加征关税等手段,这将标志着中日摩擦从外交争端升级为全面的贸易战。 目前的动作,只是“常规套餐”。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这些措施更多是在表明立场:你惹我不高兴了,我不买你的鱼,不让你赚游客的钱。这对日本经济有影响吗?有,比如日本GDP可能会掉个0.36%。但对于一个几万亿美元的经济体来说,这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但是,真正的风向标,是看接下来的动作。 如果高市早苗继续一意孤行,中国完全有理由把反制升级为“惩罚性贸易战”。 我们手里有什么牌? 第一张牌:稀土。 这是日本高端制造业的死穴。日本的汽车电机、精密机床、半导体材料,无一不需要稀土。而中国掌握着全球稀土的定价权和供应权。一旦中国宣布对日实施严格的稀土出口管制,日本的工业机器就会像没油的汽车一样趴窝。这不是恐吓,这是产业链的客观规律。…

58 minutes ago

黃循財打破沉默,不願見台海爆發戰火,暗示日本已經在努力「降溫」,中方應放下成見

中日之间最近又起了波澜,这次一切的导火索都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开发表了涉台言论,踩到了最敏感的红线。 中国随即做出了反制,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外交层面也强烈抗议。眼看局势越烧越旺,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一场国际论坛上突然开口,呼吁中日“降温”,还特别提到日本是想稳定关系的。 这番话一出,舆论很快炸开了锅。问题是,日本真的在降温吗?这场风波背后,其实远比表面复杂。 黄循财“劝降温”,却绕开了问题的核心 当地时间11月19日,黄循财在一场活动上提到中日最近的紧张关系时表示希望中日两国能够找到化解纠纷的方法,但与此同时他还表示日本显然是想降温的,他希望“中国也持有相同的态度。” 黄循财的表态,听上去是希望别再进一步升级了。 他的意思明显是偏向日本的,还劝中国也应当“降温”。但他这番说法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完全没有提高市早苗的言论本身,也没有对日本政府的态度做出评价,只是笼统地说双方要缓和。 这就让人很难不产生疑问,他到底是站在中间说话,还是在有意回避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而且要说降温,明明是中方先通过外交渠道进行的表态,这样做就是希望日方能认识到错误,及时撤回言论,中方的做法就是在第一时间阻止事态升级。 而高市早苗的发言,是直接干涉中国内政,是挑衅性极强的动作。日本政府不但没有约束,事发后也没有任何实质反应,甚至连一句道歉都没有。 如果说这样的行为都可以轻描淡写地“向前看”,那是不是意味着今后谁都可以说点过分的话,然后靠一句“大家冷静”就能收场? 黄循财的说法,其实混淆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层面。中日之间确实有不少历史遗留问题,但这次的争议并不是老问题,而是现实中正在发生的新挑衅。 把这种现时挑衅和历史争议放在一起谈,等于用过去的“历史和解”来为现在的错误行为找台阶下,这种处理方式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只会让矛盾更难真正解决。 日本没有认错,中方为什么要先让? 如果说黄循财真的是出于善意,希望两国冷静处理分歧,那他至少也应该把问题说清楚、讲明白。…

1 hour ago

美國不許日方低頭?送上8200萬軍火,高市開始醒悟,對華踩下剎車

大好河山,邀您共看 Hello,大家好呀!老墨今天想和大家细聊一下,美国在中日关系紧张之际,对日出售8200万美元军火的事情。 自从高市早苗抛出涉台言论,便引发了一场巨大的外交风波,而就在局势僵持之际,美国突然要卖给日本8200万美元的军火,还附带一系列力挺高市的政治动作。 但高市却在压力下悄然改变口风,开始缓和对华态度。 那么这场风波背后,到底是日本的主动挑衅,还是美国在暗中操盘?高市的“紧急踩刹车”,又是否意味着日本真的意识到了危险? 涉台言论惹祸上身 高市早苗的言论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是因为她不止一次,把台海局势和日本国家安全直接挂钩。 她在国会中明确表示,一旦中国大陆封锁台湾,就会让日本陷入危险,所以日本可能要派遣自卫队介入。 这个表态在日本国内外引发巨大震动,也让中方强烈不满,在她发言后,中日外交关系立刻进入低温状态。 中国外交部用措辞严厉的声明回应,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提醒日方“自重”,不仅如此,中国军方也罕见地用中日英三语发布警告,直言如果日本介入台海战事,其本土将沦为战场。 与此同时,高市的言论也引发了日本内部的不满,东京街头出现大规模抗议民众,高喊要求高市道歉、辞职。 日本多位前首相也纷纷表达反对意见,认为高市的发言太过激进,把日本推向危险境地。 那么高市早苗真就是要一条道走到黑吗?虽然目前来看还不好说,但根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高市本人私下里已经意识到发言过头,愿意“留出对话空间”。 可就在这一节点,美国突然出手,给日本“打气”,也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那么,美国到底想通过这场军售传递什么信号?…

1 hour ago

真要出兵打?特朗普重磅宣布:美國將很快變成一個更大的國家

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可以说是美国自二战结束后以来最热衷于领土扩张的总统了,此人已经在多个场合公开提出了自己对美国的北方邻国加拿大、丹麦手中的世界第一大岛屿格陵兰岛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巴拿马运河的领土要求。并且,从目前的种种迹象上看,特朗普似乎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的打算要夺取或者说“合并”这些地区! 根据我权威媒体援引外媒的消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在多个公开场合宣称,美国将很快扩张领土。特朗普不仅重申了他对收购格陵兰岛的兴趣,还再次提到将加拿大纳入美国版图的可能性,以及美国重新控制巴拿马运河的相关计划。近期,就在特朗普在拉斯维加斯进行公开讲话之际,他就直截了当地表示称:“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国土面积可以随着发展而大大增加。” 很显然,特朗普已经将目光瞄准了加拿大、格陵兰岛和巴拿马运河区。特朗普之所以对这三个地方垂涎欲滴,一方面是因为加拿大和格陵兰岛都属于是人口较少,同时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加拿大仅有4000多万人口,而格陵兰岛虽然坐拥2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相当于三个乌克兰),却仅有大约6万人。因此,“合并”这样地广人稀且资源丰富的地区,对于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而言,难度并不是非常大。另一方面,这些地区的战略位置也十分重要,巴拿马运河区扼守大西洋和太平洋,加拿大和格陵兰岛则可以制衡北极,眺望欧洲。 特朗普此前已经公开表示,“不排除”在进行领土扩张之际使用武力。而近期,针对丹麦在格陵兰岛的扩军计划(包括新增两艘巡逻船,两架狗拉雪橇等),特朗普也是公然予以了嘲讽。由此可见,一旦丹麦对特朗普的扩张计划予以强烈抵制,特朗普确实有要求美军直接出兵的可能。而美国作为如今的世界第一强国,若是真的公然进行武力扩张的话,那么世界局势必将会产生极大的动荡!

2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