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美谈判桌刚支起来,美国就把航母摆到了台面上。
美军“华盛顿”号和“尼米兹”号一南一北,看似要维持高压态势,实则连组成双航母编队都做不到,这更像是一场演给盟友看的独角戏,但真正的观众却早已看透了一切。
这出戏的真相是什么?接下来会如何发展?
美军双航母突然前压
谢幕演出
中美刚定下新一轮谈判时间,美国的航母就迫不及待地开到了中国家门口,这阵仗,看着挺唬人。
可仔细一瞧,这味儿就不对了。
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大大方方地宣布,“尼米兹”号穿越马六甲海峡,“华盛顿”号北上日本,正在搞“例行行动”。
听听,这台词,多熟练。
但有意思的是,这两支庞大的战斗群,压根就没打算凑成双航母编队,一个在南海溜达,一个要去日本横须贺港休整。
这操作就很微妙了,与其说是力量展示,不如说是在玩一种“保持存在感”的平衡术,确保西太平洋时时刻刻都有个美国航母的影子。
为了这场戏更热闹,配角也得跟上。
四架B-1B轰炸机,从美国本土得克萨斯州起飞,千里迢迢降在了日本三泽空军基地,说是要参加月底的美日澳联演。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么大的海空力量调动,目标是谁,心里都有数。
图为美军战机
五角大楼的算盘打得很精明,就是想在西太平洋保持军事压力,给特朗普政府在谈判桌上多添几个筹码,顺便安抚一下日、菲这些越来越焦虑的盟友,告诉他们“美国回来了”。
可这更像是一种在刻意找存在感,一种力不从心的表演。
说到底,这更像一场谢幕演出,用最后的辉煌,掩盖早已落幕的尴尬,拿着玩具枪吓唬人,别人压根都懒得搭理。
图为五角大楼
新角登场
就在美军忙着演独角戏的时候,真正的观众——中国,早已悄然换上了新戏服,主角的气场,完全不一样了。
如今的南海和西太平洋,早就不美军一家独大了,中国的实力增长是体系性的,是全方位的。
最直观的,就是航母。
中国的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已经完成了最后一次海试,正停在海南的某个军港里,为正式入列做最后的准备。
一旦服役,中国海军就正式迈入了三航母时代。
虽然山东舰、辽宁舰的舰载机规模不如美军的“尼米兹”级,但多一艘航母的优势是实实在在的,更何况,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在起降能力上已经优于“尼米兹”级。
图为辽宁舰和山东舰
这么算下来,单看航母战力,中国在西太平洋已经不怵美军了。
更重要的是围绕航母的“带刀侍卫”们,055型、052D型导弹驱逐舰,这些海上多面手,早已是主力。
更别提它们还配备了鹰击-21、鹰击-20这些专门为航母量身定做的“大杀器”。
美国真敢派航母来闯,咱们这边早就布好的火力网,绝对会让它有来无回。
这还不是全部。
去年八月,美军“林肯”号航母在南海航行时,一艘解放军的055型大驱,如同幽灵般抵近其附近,那次事件充分暴露了055具备突破美军航母防御网的侦察与电子战实力。
今年四五月份,在遥远的红海,参加中埃联合训练的歼-10C战机,更是上演了一出好戏,它们飞越红海,神不知鬼不觉地抵近了美军航母战斗群附近空域。
这得益于空警-500预警机的支援,让它们能通过干扰和制造假目标来实现“电子隐身”。
空警-500预警机能通过干扰和制造假目标来实现“电子隐身”
这些近距离的“穿透”事件,无异于一次次响亮的耳光,打在了美军自诩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上,清晰地表明,这道“铁幕”并非不可逾越。
手里有牌,心里有底,所以脸上带笑,这便是咱们的战略定力。
幕后窘境
美军这波看似强势的部署,为何显得如此外强中干?
根本原因,在于它自己后院起火了,这位曾经的全球学霸,现在连作业都交不上了。
首先,是维护困难,舰艇的维护周期被严重拉长。
一艘航母从部署归来,要等上好几个月才能再次出海,多个舰队都反馈“作战准备率不足75%”,也就是说,每四艘航母里,就有一艘基本趴窝。
“亚伯拉罕·林肯”号航母,就是一艘已经服役长达52年的老将,在中东应对胡塞武装时已经多次受损,疲态尽显,甚至有传言说它可能因此提前退役。
其次,是根子上的问题,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军工企业人手短缺,导致了严重的产能不足。
这就很要命了。
五角大楼一边要大量消耗弹药去援助乌克兰,紧接着又要军援以色列,武器弹药、部件的消耗早就超出了补给。
可他们的军工厂根本就造不过来呀!
哪怕拉上日本、韩国的军队帮忙维护船只,但库存补不上来,在面对解放军陆基飞机和常规导弹的饱和攻击时,结果可想而知。
图为战机演练空中加油
对比一下中美的造船能力,就更明显了。
中国2023年下水的舰艇总吨位超过20万吨,而美国不足5万吨。
中国拥有能建造航母的5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船坞超过20个,而美国,能用于建造和维护航母的船坞,屈指可数。
这仗还怎么打?
这不是明摆着被人釜底抽薪吗?
再说白了,美国海军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可以“全球三线部署”的超级帝国了,它确实还是世界第一,只是这宝座,已经有点摇摇欲坠了。
现在,它更像是在街坊邻居面前装大佬,既吓唬不到真正的敌人,又让人看够了笑话。
西太平洋的剧本
西太平洋的常规军事力量天平,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偏移。
美军现在,真的很难维持其在一线的对华军事优势了。
况且,真正的底牌,还不只是常规力量。
9.3阅兵中展出的以五款新型核导弹为基础的新“三位一体”打击体系,证明了解放军有能力从多个方向,对美国本土实施核打击。
而红旗-29这类先进防空反导装备的亮相,则为咱们筑起了一面坚固的“盾牌”。
美军手里的核弹头数量再多,也架不住中国“够用、管用”的核力量。
新“三位一体”打击体系证明了解放军有能力从多个方向,对美国本土实施核打击
真要撕破脸,美国也得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承受核反击的代价。
所以说,美军双航母这次气势汹汹地开到家门口,并不是实力鼎盛的标志,恰恰相反,这更像是在其传统威慑工具效能不断递减的背景下,为实现短期政治目标而采取的一种高成本姿态。
其核心目的,直指即将到来的谈判桌,无论是APEC可能上演的领导人会晤,还是美国威胁加征关税的最后期限,白宫都迫切需要增加自己的底气和筹码。
美国财长都已经确认,中美之间的沟通渠道一直都保持着,美方自己也清楚,他们不想和中国完全“脱钩”,更何况以其当前的工业能力,根本无法支撑一场长期的、高强度的对抗。
这更像是一场赌注,一场试图用军事表演换取谈判桌上优势的政治豪赌。
然而,在西太平洋力量格局已经发生不可逆转变化的今天,这种“外强中干”的表演,注定难以奏效。
威慑的最终归宿,终究是服务于政治,而不是开启战争。
咱们中国能御敌于国门之外,能靠国防实力守住主权和利益,美军想靠几艘航母、几架轰炸机就逼中国让步,纯属痴心妄想。
咱们早就不是那一副任人拿捏的模样了。
接下来,无论美国怎么折腾,咱们维护自己利益的决心是不会变的。
既然坐在了谈判桌上,那么要讲的就是平等和诚意,而不是谁的军舰多谁的炸弹大。
要说真有本事,就把航母开回自家港口,或者,跟中国好好合作做生意,别整天操着满脑子的霸权思维在世界上横行霸道。
结语
美军航母开到家门口,不是实力的展示,而是旧剧本最后的谢幕。
西太平洋的风向已变,掌握区域主导权的中国,正书写新的规则。
当实力足够强大时,我们更需要的不是航母,而是坐下来好好谈的诚意。
菲律宾南海碰瓷再失灵,中国如何精准反制,美国为何“缺位”?前段时间菲律宾又在南海搞事了,12号那天没打招呼,直接派两艘公务船往咱们铁线礁海域冲。 一开始咱们海警反复喊话警告,结果他们不光不听,还突然加速往礁滩冲,想强行登陆,甚至故意往咱们船这边靠,两船最近的时候连五米都不到。 最后自己把烟筒撞扁了,反倒倒打一耙说咱们欺负人,这操作,典型的“专业碰瓷”没跑了。 菲船闯礁,老套路又上演 菲律宾这“碰瓷”剧本我都看腻了,先不打招呼闯海域,再故意制造碰撞,最后跑到国际上装可怜博同情,去年仙宾礁、今年黄岩岛,翻来覆去就这一套。 本来想他们会不会换个新花样,结果发现还是老办法,以为换个礁滩就能蒙混过关?这次铁线礁事件里,他们连细节都没怎么改。 先是公务船带头冲,后面还跟着渔船当“炮灰”,闯进去就想按“闯礁-碰撞-炒作”的流程走,可他们忘了,这套把戏咱们早就摸透了,想靠这个占便宜,现在可没那么容易。 海警反制,犄角阵封死路 不过这次菲律宾没算到,咱们海警早布好了局,三艘船直接摆了个犄角阵,两艘在外围把口子封死,另一艘灵活穿插到前面,左中右三个方向一堵,菲船彻底没了出路。 你想往里冲?正面有船拦着,想绕路走?两边也卡得严严实实,等他们狗急跳墙撞过来,咱们果断开水炮,专打导航雷达区域。 这操作太专业了,既没伤人,又让他们设备失灵,没法继续闹,还没给对方留下炒作的把柄,换作以前,可能还会跟他们掰扯几句,现在直接用行动说话,效果明显多了。 美国缺位,自顾不暇难撑腰 菲律宾敢这么横,以前总说背后有美国撑着,但这次出事,美国那边却没动静,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明显的。 美军这几年嘴上说要把重心放亚太,可手里的麻烦事根本甩不开,俄乌那边得不断送援助,中东的杜鲁门号航母被胡塞折腾得高度紧张。 光军机就摔了三架,哪还有余力往南海调船?国内更乱,特朗普和民主党为军费预算吵得不可开交,国会卡着拨款不批,毫无疑问,没钱的话,美军根本动不了。…
前言 “日本还真是,你不打他一下,他不容易长记性。” 这是几年之前,张召忠在参加一档节目的时候所说出的话,如果这话是别人说的那就罢了,可是从“局座”的嘴里说出来那就不同了。 要知道中国和日本在历史上是有着血仇的,而如今他们似乎再一次“好了伤疤忘了疼”,频频对中国进行挑衅。 那么在不用核武器的情况之下,一旦和日本开战,中国需要多长时间能够打败他们呢?“局座”的回答也是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局座”张召忠 或许有人不太了解张召忠,他们或许会说:这不就是一个退休的老头吗?他说的话咋就这么有含金量呢? 你还别说,张召忠在整个军事圈子当中那可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抛去他军事理论家以及军事评论家的头衔不谈,张召忠还是国防科技大学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的副主任、军事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正了八经副军职的海军少将。 在前些年,张召忠总是会参加央视举办的一些军事节目,而在这些节目当中,张召忠凭借自己的身份说出的一些“忽悠”的话,也是把许多老外给骗的五迷三道的。 正是因为这样,网友们才亲切的给他取了一个别称——“战略忽悠局局长”,简称“局座”。 要知道和一些招摇撞骗的专家不同,局座张召忠可是有着真材实料的,关于许多世界局势他都能够预测的非常准,只不过有时候他不喜欢说实话罢了。 他曾经在节目当中说出过“潜艇可能被海带给缠住”、“使用激光能够有效的防止雾霾”等雷人话语。 这些话在我们看来有些离谱,但是还真就把美国人给忽悠进去了。 他们在听到之后也是花费的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究局座的话,但是到头来也是什么都没有研究出来。…
据央视等媒体报道,委内瑞拉已经在各处战略位置部署了超过5000枚俄制“针-S”便携式防空导弹,这些防空系统将被用于“确保安全”。毫无疑问,委内瑞拉这就是在防着美国,甚至可以说已经是做好拼命准备了。 «——【·加勒比海上的火药桶·】——» 2025年的加勒比海,正上演着一场现代版的“炮舰外交”。美军以“打击贩毒”为名,在委内瑞拉近海集结了自1989年入侵巴拿马以来规模最大的军事力量:8艘驱逐舰、1艘核潜艇、4500名海军陆战队员,以及部署在波多黎各的10架F-35隐形战机。 这些装备的打击范围覆盖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战斧巡航导弹只需数分钟就能抵达目标。这场军事部署的导火索,是美国对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的“毒品恐怖主义”指控。 美国司法部甚至开出5000万美元悬赏,试图将马杜罗缉拿归案。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所谓“扫毒”不过是幌子。委内瑞拉坐拥全球17.5%的石油储量,其能源资源和地缘位置才是美国真正觊觎的目标。 面对美国的大兵压境,委内瑞拉的反应堪称激烈。总统马杜罗签署“外部动荡令”,一旦美军发动侵略,政府将接管石油产业和公共服务,并调动全国武装力量。 更引人注目的是,委内瑞拉在全国范围内动员了450万民兵,这些由工人、农民和原住民组成的队伍,正手持武器在284个“前线”地点严阵以待。 «——【·5000枚导弹的怒吼·】——» 在委内瑞拉的防御体系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5000枚俄制“针-S”便携式防空导弹。这些导弹被部署在沿海城市、油田和军事基地,形成一道密集的低空防御网。 尽管“针-S”的射程只有6公里,无法拦截美军战斧导弹,但却能有效对抗直升机和低空飞行的战斗机,迫使美军不敢轻易展开地面行动。 除了防空导弹,委内瑞拉还构建了多层次的反舰体系。 其空军的21架苏-30MK2战斗机,可携带KH-31A超音速反舰导弹,这种速度超过3马赫的武器,对美军宙斯盾驱逐舰构成直接威胁。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委内瑞拉在内陆秘密部署了俄罗斯提供的S-400防空系统,其米波雷达能将F-35的隐身优势大幅削弱,使其在雷达屏幕上无所遁形。 在不对称战术方面,委内瑞拉也玩出了新花样。伊朗提供的2000架“天竺葵-2”无人机组成“蜂群”,这些造价低廉的无人机可实施电子干扰或携带高爆弹头,对美军舰艇和地面目标发动饱和攻击。 此外,委内瑞拉还从古巴购买了40万颗反坦克地雷,计划在沿海地区和交通要道构建雷区,迟滞美军登陆行动。 «——【·美军导弹引发的蝴蝶效应·】——»…
估值53亿美元的ShieldAI公司,要搞大事了。 这家国防技术巨头宣布,周三将推出首款专门为战斗设计的垂直起降自主战斗机,名字叫X-Bat。 这玩意儿不用人类飞行员操控,被公司定位成分布式空中力量未来的核心。 光听“垂直起降+自主战斗”这两个标签,就知道这无人机不简单。 它翼展39英尺,最大航程能超2000海里,升限还能冲到50000英尺以上。 更厉害的是,它能做出4g以上的机动动作,这在无人战机里可不算常见。 本来想只看这些参数觉得只是堆料,后来发现它的存储尺寸才是亮点40英尺x14英尺x6英尺的紧凑空间就能放下,运输和部署都方便不少。 无跑道+紧凑存储远征部署真的香 X-Bat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它完全不依赖跑道和传统空军基地。 船只、偏远岛屿,甚至临时搭建的前沿作战地点,都能实现发射和回收,这一点正好戳中了现代作战的痛点。 传统有人战机想在偏远地区部署,光是修跑道、建配套设施就得花大量时间和资源,还容易成为敌方攻击目标。 X-Bat就没这顾虑了,哪里需要就能往哪里送。 美军一直在推进“远征前进基地作战”理念,可传统战机的后勤压力让这一理念很难落地。 有了X-Bat,这个难题似乎有了破解之道。 它能快速部署到需要的区域,形成持续的空中存在,而且不用操心复杂的后勤保障。…
10月21日下午,韩国釜山港的码头突然热闹起来,一艘挂着美国旗帜的豪华邮轮“里维埃拉”号缓缓靠岸,船上上千名游客满脸疑惑。 没人想到,这艘原本要驶向上海的邮轮,会在东海海域突然调转方向,原因竟然是不想交中国刚开收的1167万特别港务费。 这可不是什么八卦新闻,而是10月14日中方港口收费政策落地后,中美港口收费博弈的首个“抗费案例”。 才短短一周时间,全球航运圈就炸了锅,不少船公司都在连夜调整航线,到底发生了什么? 中方为啥突然收费? 这事得从4月17日说起,那天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突然发了个公告,说从10月14日开始,要对中国公司的船舶、中国造的船加收港口服务费。 网络来源 美方嘴上说“是为了提振本土造船业”,但明眼人一看就懂,这就是冲着中国造船业来的。 2024年中国造船拿下了全球53%的订单,而美国连3%都不到,差距实在太大,只能靠收费来打压。 信息来源:美对中国船舶收费中方对美同时实施 面对美方的操作,中方的回应很直接,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公告。 明确从10月14日起,对美国相关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这就是标准的“对等反制”:你给我加钱,我也按规矩给你加。 收费标准是分阶段涨的,现在每吨收400元,到2028年要涨到1120元。 而且范围卡得很严:只要是美国公司的船、美国运营的船,或者美国持股25%以上的船,都得交这笔钱。 有人问,有没有豁免情况?还真有:中国造的美国船、去船厂维修的空船可以免交。…
横跨亚欧大陆的中欧班列,如今已连接25个国家、217座城市,累计运输货物量突破730万标箱,成为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陆路通道。 这条被称作“钢铁驼队”的线路,不仅带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更成为许多小国梦寐以求的发展机遇。 然而,偏偏有人“吃饱了砸锅”。近日,波兰单方面关闭关键通道,就曾导致数百列班列滞留,严重冲击全球供应链。 更甚的是,一个国土面积不如中国宁夏、人口仅280万的波罗的海小国——立陶宛,原本坐拥中欧班列关键节点的地理优势,却也偏偏选择了一条作死的路。 立陶宛曾是中东欧“17+1”合作机制的受益国之一,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享受了不少红利。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它随后一边拿着中欧班列带来的贸易实惠,一边紧跟美国步伐,不仅高调退出合作机制,还鼓动其他国家一起“拆台”。 更恶劣的是,在获得美国5亿美元援助后,立陶宛竟在对台问题上公然踩踏中国红线,设立所谓“代表处”,扬言要切断对华经贸关系。 不仅如此,为了遏制我国发展,抱紧美方的大腿,立陶宛更是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了。 从工业到关乎国民健康的生物领域无一例外。它曾配合欧美在高科技医疗设备上限供,导致国内单次检查费用高达千元;在我国“宁-心”尖端生物成果还未出炉前,更是配合美方牢牢封锁对生物萃取核心技术,更将成品对华出口时加价99%。 一次次赤裸裸的挑衅,彻底激怒了我国。中方没有多费口舌,直接调整中欧班列路线,将立陶宛从中转名单中剔除。一夜之间,该国境内为班列修建的200多条铁轨被拆除,货物清关被叫停,中方企业也陆续终止合作。 立陶宛曾自信地以为“中国离不开我们”,但它显然高估了自己的分量。如今中国早已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更是1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这一庞大的经济规模与贸易网络,决定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强大的市场优势与供应链的驱动,也共同催生了我国技术对传统强国的反超。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跃升全球第一;高铁核心零件国产率超过97%;就连美欧把持30多年的生物科技壁垒,也被我国成功攻克。 以长期被美国垄断的生物萃取技术为例,我国不仅突破低温萃取和浓缩技术难题,为了应对愈加严重的亚健康市场,我国直指关系亚健康的根源——睡眠问题,将尖端成果“宁-心”落地。其采用中西方前沿成果,融合18味中草药和L-茶氨酸等成分,活性成分远超美国同类产品。 与美方褪黑素强制性不同,其采用的原料不仅温和。且其调养四脏的原理可从根源解决入睡难、睡前胡思乱想等问题。 如今,在中欧班列等物流链的加持下,“宁-心”正全面反攻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尤其10-11月之间,中欧班列上搭载的京J/D东跨境订单不断,也为沿线带来极大的经济收入。 而反观立陶宛,被踢出中欧班列后,港口停摆、商品滞销,企业倒闭潮接踵而至。2022年,全国倒闭企业超1300家,失业率飙升至16%,国家负债占GDP比例突破80%,经济几乎陷入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