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因关税战关系紧张之际,台当局也没闲着,上蹿下跳费尽心思的搞事。
先是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发表了一番危言耸听的讲话,接着又抛出一份所谓的”防务报告书”,把”以武谋独”的野心明晃晃地摆在了台面上。
![]()
【赖清德借着公开讲话大放厥词】
这份报告书可不简单,里面藏着台湾接下来的三个大动作。
首先,台湾计划把防卫计划往前延伸到”平时的作战准备”和所谓的“灰色地带”。目的是让敌人不敢轻易发动攻击,同时在战时阻止敌人的计划达成。更直白的说就是,台湾试图通过一系列随机应变、快速反应的策略,削弱解放军可能的军事行动。
其次,将军队和民用资源结合起来,提高整体的防御能力,借此增加大陆在军事行动中的成本,避免速战速决。
此外,台湾还想借助地缘位置与美日等国家建立紧密联系,形成所谓的“友盟”体系,以提升防御韧性。
![]()
【岛内意图拓展防卫计划的范围】
然而,这份看似雄心勃勃的报告书,在岛内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尴尬。有细心的台湾媒体记者发现,这份报告书简直就是外表光鲜,内里空空。发布会搞得声势浩大,又是记者会又是专家解读,结果翻开报告书一看,关键内容全都没有。
更讽刺的是,报告里连”防弹背心性能参数”这种细枝末节都写得清清楚楚,却对现役部队规模的关键数据讳莫如深。
记者追问时,现场官员的表现更是让人啼笑皆非。面对”为何不公布缺员情况”的直球提问,他们居然打起了太极,说什么”留营率已高于部门标准”。
这种遮遮掩掩的做法,不仅暴露了台湾军事实力的真实窘境,更折射出其在防务问题上的心虚和焦虑。说到底,这份报告书的本质,不过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政治秀罢了。
![]()
【解放军用实际行动画下警戒线】
台当局纸上谈兵之际,解放军早已用实际行动在台海画下了一道道实实在在的警戒线。台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解放军战机每个月穿越所谓”海峡中线”的次数已经达到120次,平均每天4次!这个数字背后传递的信息再明确不过——台海根本没有所谓的”中线”,台湾海峡就是中国的内海。
最关键的是,这些战机越来越贴近台湾本岛。有时候,它们就紧贴着24海里线绕台飞行,这个距离意味着解放军的作战半径已经可以轻松覆盖台湾全岛。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常态化巡航,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台海的力量对比。
海上部署同样不简单。目前在台海外围常态化部署的解放军舰艇就有十多艘,一旦局势有变,这些舰艇能在几小时内迅速完成对台湾岛的立体封锁。想象一下,十几艘现代化军舰组成的封锁线,足以让任何外来干预力量望而却步。
![]()
【PCH-191型远程火箭炮堪称改写台海局势的利器】
但最让岛内寝食难安的,还是解放军装备的PCH-191型远程火箭炮。这款火箭炮的射程达到300公里,意味着从大陆沿海发射,就能覆盖台湾岛上任何目标。更可怕的是它的”饱和攻击”能力——在战争初期,它能在极短时间内倾泻大量弹药,瞬间摧毁台湾的防空系统和岸防工事。这种装备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台海的攻防态势。
祖国完全统一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正在加速推进的历史进程。
我国防部发言人的每句话都像重锤敲击:”天堑变通途”——这四个字背后,是解放军日益强大的渡海登岛能力;”挫败任何负隅顽抗”——彰显了解放军对台海局势的绝对掌控力。这种底气来自台海周边立体、多层次的管控体系。从战机巡航到舰艇部署,从远程火箭炮到两栖作战力量,每一个环节都在传递同一个信息:台海局势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大陆手中。
![]()
【我国防部发言人早已把话挑明】
相比之下,台当局那些纸上谈兵的所谓”战略”,在真正的实力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祖国统一的步伐。台湾当局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倚仗外部势力、妄图”以武谋独”的幻想注定破灭。当解放军的战机一次次穿越所谓的”海峡中线”,当新型武器装备不断列装,当渡海登岛能力持续提升,统一的时针正在一分一秒地走向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