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台海这事儿,本来就是自家的事儿,外人掺和进来总让人觉得别扭。最近俄罗斯那边,从乌克兰战场上抽时间,给中国递了句实打实的提醒:要是美国真敢武力插手台海,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就直接瞄准西太平洋的美军基地开干。 俄罗斯自己用高超导弹打过仗,知道这玩意儿的杀伤力,也清楚美军在亚太的那些基地像一张网,网眼密得让人喘不过气。 中国这边呢,高超导弹技术早不是纸上谈兵,东风-17之类的家伙事儿,已经是实打实的威慑工具。美军那边也急眼了,各种报告里直嚷嚷中国导弹能把他们的前线基地砸个稀巴烂。这提醒来得及时,也让大家看清了,台海问题上,谁也别想轻轻松松占便宜。 俄罗斯这提醒不是空穴来风,得从他们自家那摊子事儿说起。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动武后,高超音速导弹成了他们杀手锏。像“匕首”导弹,从米格-31战机上甩出去,速度能飙到10马赫,飞行中还能变轨,美军那些老防空系统根本追不上。 俄罗斯军方在哈尔科夫和敖德萨港用过这东西,炸得对方指挥部和油库直冒烟。2023年下半年,他们通过外交渠道跟中国聊了聊,说白了就是分享经验: 美军在西太的基地群,是个铁桶阵,但高超导弹专治这种硬骨头。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日本冲绳的嘉手纳基地、菲律宾的苏比克湾补给点,这些都是美军的前哨站。 中国要是动手,先用高超弹把这些节点砸瘫,美军航母编队就得缩手缩脚。俄罗斯人自己吃过亏,知道美军补给线一断,整个行动就卡壳了。 俄乌硝烟里藏着的台海战术课 俄乌战场上,高超导弹的实战表现,让俄罗斯对台海形势有了更清醒的判断。俄罗斯专家在莫斯科的智库会议上,直言不讳:美军在西太平洋的部署,像一条锁链,台湾地区就是链条上的扣子。中国的高超武器要是发挥好,能一击断链。 拿东风-17来说,这导弹射程上千公里,滑翔体在大气层里机动,雷达想锁定都费劲。2024年,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在国会作证时,就承认中国火箭军的高超导弹,对美军亚太基地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俄罗斯的提醒,正好戳中这点:别等美军全员到位,先发制人,摧毁关岛和冲绳的跑道和仓库,美军飞机和导弹就飞不出来了。 俄罗斯自己在乌克兰试过类似战术,2024年1月用“锆石”导弹炸敖德萨港,油库烧了几天,乌军补给直接瘫痪。这套路搁台海用,效果估计更狠,因为西太海域广,美军后勤线拉得长,一断就全线崩盘。 俄罗斯人这么提醒中国,也不是单方面卖好。两国军事合作本来就紧,2023年普京访华时,就聊过高超技术共享的事儿。俄罗斯的“匕首”和“锆石”,给中国提供了宝贵数据:高超导弹不光快,还得抗干扰。战场上,美军用卫星和预警机想反制,但俄罗斯导弹的机动轨迹,让他们屡屡扑空。 中国这边,东风系列早服役了,2025年上半年,解放军在南海演习时,就模拟过对美舰的打击。俄罗斯的纸条上写得清楚:台海若起,美军第一波干预靠的就是这些基地。 中国用高超弹先下手,就能把美军的“第一岛链”砸出窟窿。日本那边也慌了,2024年《共同社》报道,美军计划在琉球群岛和菲律宾吕宋岛摆中远程导弹,防的就是中国的高超反击。俄罗斯这课上得值,告诉中国,别光盯着台湾地区,得把美军后院也算计进去。 高超导弹不是万能钥匙,得配上情报和饱和攻击。俄罗斯在乌克兰的经验是,先用巡航导弹软化目标,再上高超弹收尾。搁台海,中国火箭军有上千枚常规导弹做铺垫,高超弹就是压轴戏。…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地中海心脏地带,一个面积仅为316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正悄然成为中国移民的新宠。 马耳他,作为全球体量最小的发达国家。当下,其每五十人之中,便有一位华人的身影穿梭其中。 马耳他虽小,却拥有独一无二的国际地位。它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存在,集欧盟成员国、申根区、欧元区与英联邦这四重身份于一体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有着独特且重要的地位。 马耳他护照独具特殊地位,持有它,便拥有在欧盟27国自由居住、工作、学习与生活的权利。这一权益,赋予持照者广阔的发展空间与丰富的生活选择。免签畅游29个申根国,使用欧元消除汇率风险,享受英联邦的教育体系和法律制度。 对于经常往返于中欧两地的商务人士来说,这种便利性具有极大吸引力。马耳他成为了中企进军欧洲和北非地区的“战略支点”,许多中国老板选择在此设立区域总部。 马耳他的教育体系对中国家庭有着特殊吸引力。作为英联邦国家,马耳他沿用传统的英式教育体系,英语是官方语言之一。 这里全国遍布340所学校,教育密度极高。公立学校免费,教育资源优质,学历在欧美国家广泛认可。相较于国内学费动辄高达十几万的国际学校,马耳他私立学校的收费堪称亲民。其年均学费仅在3万至8万人民币区间,性价比优势十分显著。 最吸引中国家长的是,孩子可以凭借马耳他身份参加华侨生联考。这项考试竞争人数少,试题简单,录取分数线低,四五百分就能进入国内985、211名校。 马耳他享有“欧洲低税天堂”和“南欧的瑞士”的美称。这里的税收政策对高净值人群极具吸引力。 马耳他没有遗产税、资产得利税,不动产税。企业所得税经退税后可低至5%,远低于欧洲平均24%的税率。 这些政策吸引了微软、币安等科技巨头在此设立区域总部,许多中国企业家也选择在此设立离岸账户,优化全球税务布局。 马耳他的移民政策以其包容性和灵活性著称。一人申请,全家四代可以一同移民,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和祖父母。…
中美两国分别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超大型经济体,双方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持续多年,在经济上早就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特朗普悍然单方面设立贸易壁垒,其实就是逆势而为、倒行逆施,不仅完全不得人心,而且也不会成功,同时也会给美国自己带来极大的损失。 近期,中美之间的贸易博弈再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就在不久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在经济领域对华发难,其已经疯狂无比地表示:“应对中方,我们有很多东西可以用,其中一个就是飞机,其买的波音飞机需要零部件!”好家伙,这是在暗示将通过停供波音零部件的方式,来妄图卡“脖子”。 而特朗普这样一番言论,其实反而会让美国自己的支柱性企业波音极为紧张,原因就在于,根据外媒的报道:中方正在跟波音磋商一桩大生意,涉及500架波音飞机,如果这次生意做成了,就能直接将波音从近几年的危机泥潭之中,彻底拉出来,同时也至少可以让波音增加500亿的营业额,这对美国波音公司乃至美国经济都可谓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中文名)称:中国跟波音的订单已经进入了最后讨论阶段 不过,随着特朗普的威胁,中方必然会在采购波音飞机的问题上进行更加深入的考虑,这有可能会使得波音公司失去这个大单,波音公司对此自然是欲哭无泪。而特朗普此举,很有可能就是为了在其余的领域上,要求中方妥协。 目前,最让特朗普头疼的,其实就是农产品出口问题和稀土问题,这是特朗普已经“顾不上”波音的重要原因。中方停止采购美国的大豆、高粱等农产品,已经让美国的农业从业者受到了极大的损失,而这些人其实都是特朗普的忠实拥趸,这样的压力自然会传导到特朗普身上,而稀土则关乎美国的科技行业发展,对美国而言也是至关重要。 不过,特朗普或许已经忘记了,在大飞机领域,中方不仅可以采购欧洲空客,而且还已经自行研制了C909、C919等大型飞机,特朗普妄图以此为筹码逼迫中方妥协,其实已经是几乎不可能的了。
俄乌战争已经拖延了480天,局势依然紧张,没有和解的曙光。乌克兰军队在最近的春季反攻中遭遇挫折,似乎步入战败的轨道。 北约国家一直在提供大规模援助乌克兰,但这种过度支持已经导致欧洲的安全岌岌可危。他们投入了大量资源,不仅财力,还包括武器装备,同时也承受着与俄罗斯的直接对抗所带来的威胁。如果乌克兰无法守住阵地,那么北约的援助将变得毫无意义,反而会损害北约的国家利益,引发国内不满。然而,放弃乌克兰对于北约来说也不是选择,这将减损其在欧洲地区的影响力,威信将受到打击。北约被迫在两难之间挣扎,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北约的坚决立场引起了俄罗斯等国的极大不满,增加了对抗和报复的可能性。前北约秘书长拉斯姆森曾发表冒犯性言论,暗示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可能出兵乌克兰。这种言论的实现将导致全面的欧洲战争,给国际局势带来极大的不稳定。 俄罗斯坚决反对北约的直接干预乌克兰事务,将其视为战略威胁和挑衅。为捍卫自身安全利益,俄罗斯可能采取军事反击,甚至使用核武器进行威慑。北约国家对乌克兰的援助已经令俄罗斯感到严重威胁。 然而,北约国家如果采取拉斯姆森所说的军事行动,可能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乌克兰危机已经长时间存在,外部军事介入并不一定会帮助实现稳定,反而可能使局势更加混乱。 北约国家公开表示,如果乌克兰不堪一击,将采取军事行动对抗俄罗斯。这导致北约在西部边境集结了大量军队,频繁举行大规模军演,还支持波兰、立陶宛等国。然而,这种行动对白俄罗斯造成了损害,白俄罗斯一直试图摆脱西方势力的控制,与俄罗斯等国家加强合作。 白俄罗斯对北约的强硬姿态感到担忧,总统卢卡申科甚至警告北约,如果他们出兵乌克兰,白俄罗斯将毫不犹豫地发射原子弹进行反击。白俄罗斯认为北约的举动会破坏地区稳定,加剧乌克兰危机。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坚决表态对北约国家产生了威慑效果,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俄乌战争依然持续,各方应冷静对待,避免采取过激举措。最终,乌克兰的问题需要由乌克兰自身解决,外部军事介入可能只会让局势雪上加霜。
拿下铁矿石定价权,咱中国这回真是赢麻了! 必和必拓扛不住压力,终于认了,铁矿石用人民币结算,历史性的一刻来了!澳大利亚铁矿巨头这波服软,意味着全球铁矿石市场的游戏规则要改写了! 铁矿石谈判,终于轮到咱中国说话了 说到铁矿石,大家都清楚,咱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买家。每年进口超过11亿吨,世界范围内七成以上的海运矿石都被我国市场吞下。 澳大利亚这些年靠着铁矿石赚了不少,必和必拓就是澳洲最大的那一位。以前,澳洲卖铁矿石,想怎么定价就怎么定价,还得用美元结算,咱中国企业基本是“被动买单”。 但今年,情况变了。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这家央企,刚成立没几年,直接把国内四大钢铁和矿产企业整合起来,统一对外谈判。 以前大家各自为战,这次换成“一个声音”,底气明显不一样。这一波操作,终于让中国在铁矿石谈判桌上有了主动权。 今年9月底,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突然发话,所有国内钢厂和贸易商暂停采购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 不管合同签没签、货到没到、钱付没付,只要不是人民币计价,一律不收货。这等于是给了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商一个“硬核警告”。 必和必拓起初还嘴硬,说影响不大,他们已经提前卖出了大部分矿石。但市场说了实话。“停购令”一出,必和必拓的股价直接跳水。 结果,仅仅一周,必和必拓就改了口,同意人民币结算。这速度,足够让人看清咱中国的分量。其实铁矿石这点事,咱中国盯了三十年。 2003年咱中国正式参与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结果从头到尾都是“冤大头”。三大海外矿山控制着全球七成以上的海运铁矿石,每年一开会就是涨价。 这一切的根子,就是咱中国买家分散,谈判没有统一声音,议价能力弱。澳洲矿山只要一通知,咱们就得乖乖买单。…
中国坦克遥遥领先?一名乌克兰专家的评价,让西方有点坐不住了。 “遥遥领先”这个词,放在军事技术领域,尤其是坦克这种老牌重型装备上,多少有些不合时宜。但偏偏就有这么一位乌克兰专家,在分析我国最新型100式坦克后,说出了这四个字,而且语气不带一丝犹豫。 但为什么是中国先动手?为什么100式突然就成了“时代转折”的代表?遥遥领先到底是实力使然,还是臆想? 中国坦克思维开始反转,领先西方 他叫谢尔希·别列祖茨基,是乌克兰战略倡议中心的装甲专家,一个在俄乌战场上研究了四年半“坦克怎么被炸”的人。在美媒特邀节目中,专门针对中国坦克进行研究,看完中国100式坦克,他的评价极高。 谢尔希的评价,是基于实打实的战场数据和现代战争的转型趋势。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2700多辆坦克已经在战场上报废,大多数不是被同类坦克击毁,而是被几千块钱一架的无人机从天上点头杀。 在这种背景下,一辆重新定义坦克概念的新型装备,自然会引来关注。 俄乌冲突带来的最大战术冲击,就是让坦克从“陆战之王”变成了空中打击的靶子。根据乌克兰国防部和西方智库Oryx的统计,截至2025年初,俄乌双方累计损失坦克超过2700辆,其中大比例是被民用无人机改装的投弹装置摧毁。 这意味着一个残酷现实:传统的坦克防御逻辑,已经彻底不适用于现代战场。 过去几十年,坦克发展基本遵循一个思路,更厚的正面装甲、更大的口径火炮、更强的穿甲能力。但这种思维在几千块成本的无人机面前,显得近乎可笑。 60吨重的钢铁怪兽,顶部装甲往往只有三四厘米,根本挡不住一个改装手雷的俯冲攻击。 于是,各国开始反思。德国试图用主动防护系统和重型炮塔对抗空中威胁,英国对挑战者3做了部分雷达防护升级,美国M1A3计划也试图塞入自动装弹机和电传动系统。 但这些方案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在老平台上打补丁。 而中国这时候选择的是重启。100式不是99A2的延伸产品,而是彻底从零构建的新一代中型主战平台。在俄乌战场上研究了几百辆坦克被无人机炸成钢渣的谢尔希·别列祖茨基,看到100式的设计后惊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