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時事

美論壇:明明孟買領先上海30年,為什麽中國人卻還認為印度落後?

最近,在美国版知乎上,一个印度哥们儿的帖子火了,直接引爆了整个评论区。他那个问题问得理直气壮:“孟买明明是亚洲的中心城市,领先上海至少30年,为什么中国人却还普遍认为印度是个落后的国家?

这个问题一下子戳到了两个大国国民心态里最微妙的那个点。孟买跟上海比,究竟是个什么水平?以及,为什么绝大多数中国人,压根就不买这个账。

孟买的“王牌”,握着一手什么好牌?

平心而论,你要说孟买啥也不是,那绝对是偏见。这座城市,可是印度揣在兜里的“王牌”,是印度的商业和娱乐之都。大名鼎鼎的宝莱坞就在这儿,每年产出的电影能把好莱坞的数量都给比下去,票房占了印度市场的绝大部分。

更硬核的是金融。孟买证券交易所,那是亚洲最古老的证券交易所,1875年就有了,比咱们这边早了不知道多少年。印度储备银行、国家证券交易所,还有数不清的国际大银行,总部或者分部全都扎堆在孟买。

最有说服力的,可能就是富豪数量了。根据2025年最新的胡润全球富豪榜,孟买以超过90位的亿万富翁数量,首次超越北京,成了亚洲亿万富翁最多的城市。这是什么概念?东京、新加坡、香港,全被它甩在了身后。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净资产超过千亿美元,他在孟买市中心那栋叫“安蒂利亚”的27层豪宅,花了10亿美元建造,雇了600多个仆人来维持日常运转。这栋楼矗立在那,就像是孟买财富的图腾。

此外,孟买港是印度最大的港口,全国超过一半的集装箱吞吐量都得从这儿走。从经济数据上看,2025年孟买的GDP大约在3100亿美元,这个体量放在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绝对是一线大都市的水平。

所以你看,从金融历史、富豪聚集度、文化影响力这几个角度看,孟买确实有它骄傲的资本。那位印度网友觉得孟买领先上海30年,很可能就是被这些光鲜亮丽的“顶层建筑”给迷住了眼。在他看来,一个城市只要有了亚洲第一的富豪圈,有了强大的金融心脏和文化输出能力,那就是领先。

但问题是,一座城市的真正领先,从来不是只看金字塔尖上那几个人的生活

光鲜B面,是令人窒息的折叠世界

孟买的繁华,就像一部经过精心剪辑的电影预告片,只给你看最精彩的部分。可当你走进这座城市,亲自去感受它的肌理,你会发现一个被割裂、被折叠的真实世界。

这座超过2000万人口的超级都市里,有超过60%的人,生活在贫民窟里。大大小小的贫民窟,像牛皮癣一样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达拉维贫民窟。这片只有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据说挤着超过100万人,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27万人,人均居住面积可能还不到3平米。这里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没有稳定的水电供应,垃圾遍地,污水横流。

生活在这里的人,每天的收入可能都不到10美元。他们从事着最原始的体力劳动,比如回收垃圾、制作陶器、缝补衣服。孩子们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几乎接触不到外面的世界,阶级固化就像一道无形的墙,死死地把他们困在这里

一边是安巴尼价值10亿美金、俯瞰全城的豪宅,另一边是数百万人在3平米的空间里为生计挣扎。这种极致的贫富差距,让孟买的“繁华”显得格外刺眼和苍白。这不是领先,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

印度政府不是没想过改变。2022年11月,印度另一位超级富豪阿达尼的集团,就拿下了达拉维的重建项目,计划投入巨资,把它改造成现代化的住宅和商业区,预计能大赚24亿美元。听起来很美好,对吧?

但现实的骨感超乎想象。项目推进两年多了,到2025年的今天,依然困难重重。2025年3月,印度最高法院要求阿达尼集团回应关于“投标不公”的指控,有迪拜的公司想加价进来分一杯羹。更大的麻烦是土地收购,项目需要近600英亩的土地来安置居民,涉及到700多万人的搬迁问题,直到2025年8月,土地问题还没搞定。反对党批评这是官商勾结,而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则举行了大规模抗议,他们害怕被赶出自己唯一的家园,拿到的补偿却不足以在孟买生存下去。

你看,一个贫民窟的改造项目,就牵扯出印度社会根深蒂固的土地私有制难题、政治效率低下和资本与民争利的矛盾。这种系统性的障碍,才是孟买乃至整个印度发展的最大瓶颈

没有对比就没有答案:上海怎么样?

回头再看上海,是完全不同的一幅景象。

从经济体量上,2025年上海的GDP预计将达到9000亿美元,几乎是孟买的三倍。在城市基础设施上,上海的地铁总里程超过900公里,而孟买只有100多公里。上海拥有世界级的港口、机场和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城市交通高效运转,你看不到孟买那种人挂在火车外的景象。

最关键的区别在于,上海没有像达拉维那样规模庞大、触目惊心的贫民窟。上海的发展,更注重均衡和普惠。城市有完善的规划,老旧小区的改造、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都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贫富差距同样存在,但不会像孟买那样,富人区和贫民窟仅一墙之隔,仿佛两个世界。

当我们把视野从城市拉到国家层面,差距就更明显了。2025年,中国的GDP总量是13.7万亿美元,而印度是3.91万亿美元,人均GDP上,中国是印度的近5倍。在教育方面,中国的成人识字率高达97%以上,而印度只有77%左右,尤其是女性识字率更低。

一个国家的强大,最终体现在它对每一个普通国民的托举能力上。当中国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建设覆盖全民的医保社保体系时,印度大部分底层民众还在为干净的饮用水和基本的卫生设施发愁。这就是为什么,即便孟买的亿万富翁数量超过了北京,中国人依然觉得印度整体落后

中国人看到的,是印度思维里的“落后”

在那个帖子的评论区里,很多外国网友的看法一针见血。

一个美国人说,印度的落后是“原始的落后”,街头的垃圾、不卫生的食物和超标的大肠杆菌,是现代文明社会难以想象的。一个英国人说,中国人根本不屑于和印度比较,中国的目标是重回世界之巅,美国都只是短期对手,印度还排不上号。一个摩洛哥人则说,孟买的现代化只属于少数有钱人,整个印度社会的思想,还被种姓制度等落后观念牢牢束缚着。

这些看法,其实和大多数中国人的观感不谋而合。我们认为的“落后”,不仅仅是经济数据上的差距,更是发展理念和社会形态上的代差。

中国人经历过一穷二白的年代,我们深知,国家的强大必须建立在工业化和全民教育的基础上。而印度似乎跳过了这个过程,想直接进入金融和服务业驱动的“发达”阶段,结果就是产业空心化,制造业严重依赖进口,连基本的零部件都得从中国买。

更深层次的,是那种根植于社会文化中的“贫穷思维”和阶层固化。在中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相信努力可以改变命运。但在印度,种姓制度的阴影依然笼罩,很多人从一出生,命运就被决定了。这种精神上的枷锁,远比物质上的贫困更可怕。

说到底,那个印度网友的问题,恰恰暴露了印度社会一种普遍的、急于求成又缺乏自省的心态。他们习惯于放大自己局部的、表面的优势,却选择性地忽视了那些更根本的、结构性的短板。他们总想着在某个单点上超越中国,来证明自己的成功,却没意识到,国家的竞争是长跑,是全方位的比拼

孟买的摩天大楼和宝莱坞的歌舞,或许能给印度带来一时的自信,但只要达拉维的哭声还在,只要恒河的水还未澄清,这种“领先30年”的说法,就永远只能是一个自说自话的梦。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高市早苗吉隆坡拜日軍墓碑,馬來西亞人怒了:忘了祖輩流的血?

刚当上日本首相没几天,高市早苗就跑到马来西亚 “捅了篓子”。10 月底东盟峰会期间,她不好好参加会议,反倒抽时间去了吉隆坡的日本人墓园,给里面的日军 “慰灵碑” 献花,还说这些战死的日军是 “我先辈们”,压根没提当年日军在马来西亚杀人放火的事儿。这波操作直接点燃了马来西亚人的怒火,网上骂声一片,连当地报纸都连着几天发文批评。 峰会期间 “跑偏”:专门去给侵略者献花 10 月 25 日,距离高市早苗当选首相才四天,她就带着外交团队抵达吉隆坡。按照日程,她要参加东亚峰会、与多国领导人会谈,可谁也没想到,她悄悄加了个 “私人行程”—— 去吉隆坡日本人墓园参拜。 现场照片显示,高市早苗站在刻有日军名字的慰灵碑前,双手捧着鲜花鞠躬,嘴里念叨着…

5 hours ago

中國致函聯合國,有權對日自衛!日本前參謀長:若日不反擊恐為笑柄

中国致函联合国,表态日本若介入台海就是侵略,届时中国将会自卫。这件事情引发日本媒体的强烈关注,一些日本的极端人物显然坐不住了。 11月21号,中国正式向联合国致函,目前该封信件已经成为联合国大会的正式文件,向联合国所有的成员国分发。也就是说,中国给联合国的这封信,属于讲给整个国际社会听的。 这封信的内容主要是指出日本方面的涉台言论侵害了我们的主权,尤其强调如果日本用武装力量介入台海问题的话,中国依据联合国宪章等相关法律赋予的合法权益展开自卫权。也就是说,我国等同于告诉全世界,如果日本在台海问题上轻举妄动的话,我们不惜开战。而且,我们用武力回击是依据国际法令的,这一方面是作为2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权利之一,另外一方面也属于严格遵循二战之后的国际秩序和相关的法律,属于替天行道。从这一点上来说,即便到时候我们真的和这个岛国开战的话,也是师出有名,并且提前已经通报了自己的观点和相应的法理依据。 而针对我国21号向联合国提交的这份信函,日本媒体高度关注,一直在紧盯着这件事情的整体走向。朝日新闻在11月22号提到这件事情的时候,表示“预计中国今后将会加大力度向国际社会发出信号”! 这也是日本目前比较担忧的我国的一个做法,因为我们的呼吁和立场,一旦在国际上形成普遍共识和得到大力支持的话,那么日本有可能陷入空前孤立的国际局势。这绝对不是这个岛国愿意看到的。 而与此同时,日本内部的一些激进派对于这则消息也非常的敏感。不过相比于日本的一些主流媒体,这些激进派仍然秉持着自己一些极端的思维,认为这个时候是日本做出强硬反击的时候了。 田母神俊雄是日本航空自卫队的前总参谋长,此人在11月23号通过自己的社交平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此人同样指出了21号中国向联合国致函这件事情,说中国似乎可以为所欲为。而这一切的发生,就是因为日本此前对于中国驻大阪总领事的极端言论没有立刻启动“不受欢迎的人”的程序,所导致的。现在面对中国向联合国提交的这封信函,日本方面要如何回应?如果日本不会对于这种荒谬的言论采取强硬措施的话,将会沦为国际的笑柄。 这个人的观点既极端又荒谬,而且还强行把一些不相关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我们驻大阪的总领事当时之所以说出一些比较强硬的言论,恰恰是由于高市早苗拒不撤回涉台言论又不肯道歉,是在这种情况下才愤慨发声的。身为我国的外交人员,坚定的维护我们的主权和尊严没有任何问题。日本政府没有任何的理由对我们的领事采取强硬措施,而即便退一步讲,就算是日本当时对我们的外交人员采取了所谓的驱逐措施,也不会影响我们向联合国致函这件事情。目前导致中日关系持续紧张的核心原因就是日本政府方面拒不撤回言论又不认错,只要这个核心原因没有变,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相应反制动作就不会停止。这种反制动作绝对不会因为日本方面驱逐我方的外交人员而发生任何的变化。 至于此人提到的日本对于这件事情如果不进行强烈反制就会沦为笑柄这个话题,我认为就是在挑动日本内部的一些极端势力。 我国已经向联合国表明了我们的态度,我们尊重国际秩序和国际法规,我们履行的也是维护二战之后国际秩序的责任和义务,行的是大道!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本身理亏在先,又能够采取怎样的所谓强制措施呢?而如果日本真的想采取强硬的反制措施的话,我认为他们早就应该行动了。因为从11月7号高市早苗涉台言论一直到现在为止,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几天了,我国从外交,经贸和军事领域多管齐下,对日本进行反制!这些动作都已经让日本感受到了一些空前的压力,如果这个岛国真的想采取强硬的措施进行反击的话,他们早就应该动手了。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日本方面对于中国采取的措施不仅没有进行反制,反而只是一味的被动接受,只是在硬挺而已。 日本之所以如此被动,首先是自己理亏,其次是实力不允许,就算是想反击,也只能是杀敌800自损1000,最后得不偿失。第三是中国占据着法理公道的绝对制高点,根本没有给日本留任何的余地。

6 hours ago

誰把高市早苗畫成白骨精?日方要求道歉,中國駐外使館高調轉發

11月7日高市早苗发出涉台言论后,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在10多天连续发酵期间,高市不仅不道歉,还声称立场不变。 11月17日,日本派来金井正彰,但刘劲松给没有给其好脸色,全程双手插兜,日本政界对此表示不满,指责中国方面“怠慢”“失礼”,还让中方做出解释。 这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网上一则漫画再次引起日本政府不满。 笔者注意到,这则漫画把高市早苗画成“白骨精”,在烧纸祭拜引出了鬼魂,还有高市早苗与军国主义象征的鬼魂手牵手等。这让日本政府对此不满和公开抗议,但我国的做法让日本惊呆了。 高市早苗踩中国红线,这道歉绝非“小题大做” 11月7日日本国会那场震惊东亚的答辩会,当时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扬言"台湾有事"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如果解放军武力攻台,日本可能出兵。 说白了,就是能以这个为借口军事介入台海局势。日本前首相石破茂看得很明白,她这几乎等同于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而这可是历任日本政府都不敢明确触碰的红线。 要知道,中日建交时就明确了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是写进《中日联合声明》的铁规矩。高市这么说,相当于直接掀翻了中日关系的桌子。 这操作连日本国内都看不下去了,前首相野田佳彦等人公开反对,11月15日还有上百名日本民众跑到首相官邸前抗议,喊着“高市下台”的口号。 在今年这个特殊年份说这种话,更是火上浇油。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高市这时候挑事,简直是在亵渎历史正义。 中国外交部说得很直白,这根本上损害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公愤,如果日本敢介入台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必会迎头痛击!所以说,高市早苗必须道歉! 谁是人?谁是鬼? 最近高市早苗拜鬼漫画在全网疯传,日本再次要求中国解释,有网友说,这是把她的真实面目画了出来。 高市早苗跟靖国神社的渊源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这地方供奉着14名二战甲级战犯,说白了就是军国主义的“招魂堂”,而高市几乎把这儿当成了“打卡地”。今年8月15日日本战败纪念日那天,她就以在职大臣的身份去参拜了,到了10月靖国神社秋季大祭。 有媒体统计,光是最近几年,她公开参拜和供奉祭品的次数就不下十次,几乎每个重要祭日都少不了她的身影。更值得警惕的是,有消息说11月26日她可能还要去,这频率简直是把“缅怀战犯”当成了日常。…

1 day ago

七國集團拉上8個國家一起開會,不僅沒請中國,還支持日本立場

11月11日,尼亚加拉大瀑布的水声盖过了会场的快门声,G7外长却在这道天然“白噪音”里完成了两场“悄悄话”: 一是把俄罗斯继续钉在制裁板上,二是把“东海—台海—南海”打包写进联合声明。 没有中国、没有俄罗斯,却硬塞进来八张新面孔——澳印巴韩南墨沙乌,媒体顺口叫“G7+8”,官方文件里却找不到这行字。 **“+8”到底是拉群还是拆台?** 用一句话概括:G7在给自己打补丁,而不是开新局。 1976年七国GDP占全球七成,今天只剩45%,人口更只占一成。数字跌得比尼亚加拉的水压还快,于是把金砖“边角料”——印度、巴西、南非——一并拉进来凑人气。 可这三位毫不客气,会前集体表态:不选边、不对抗、不脱钩。 一句话,只蹭饭,不买单。 **日本为什么成了“最吵的麦克风”?** 原因很简单:它是七国里唯一的亚洲股东,天然拥有“区域解释权”。 会前两个月,东京悄悄把防卫预算提到GDP的2%,还首次把“台湾稳定”写进外交蓝皮书。 这次联合声明里“反对以武力改变现状”的句式,几乎复刻了日本年初的国会演讲。 表面是七国合唱,其实是东京领唱,其余人跟着哼哼。 **欧洲为什么哼得有点跑调?** 德国经济部刚批完大众在中国的新厂,法国外长会后就飞成都吃兔头。…

1 day ago

絕不讓中國孤軍奮戰,俄羅斯警告高市早苗:台海問題不是你能說的!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20日谴责了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有关台海局势的严重挑衅言论,指出日本至今不反省自身错误。在当天的例行记者会上,针对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露骨挑衅言论并在中方表达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后仍执迷不悟、拒不撤回一事,扎哈罗娃评论说,日方不仅不反省其近期言论的错误,而且在80年后的今天仍然拒不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 扎哈罗娃表示,一些国家一边高调宣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一边又不断加剧台海紧张局势,阻碍中国和平统一。这些国家向台湾提供武器,加强与台湾的军事和政治联系,煽动分裂主义情绪,将台湾问题作为对中国施压和进行地缘政治遏制的工具。 她强调,俄罗斯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始终如一,俄方强烈谴责一些国家在台湾问题上的虚伪立场。扎哈罗娃重申,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俄方反对以任何形式谋求“台独”。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中方完全有正当理由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中方的真正朋友和可靠伙伴,俄方愿继续与中方在包括台湾问题在内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 此前,扎哈罗娃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还表示,高市早苗等日本政界人士应深刻反省历史,警惕错误言行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

1 day ago

挑釁14天後,高市對中方的第一句話:不是道歉,而是對台立場不變

2025年11月,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用一场十分精心算计的“沉默戏码”,直接把中日关系拖到了更危险的漩涡之中。 14天以前,她在国会上公然将台湾有事儿与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捆绑,暗示要武力介入台海。 这可就直接撕开了中日之间关系的底线。 可是当全世界都在等她解释或者道歉的时候,她却选择了闭麦,直到取证参加G20峰会前才抛出来了一句对台的立场不变。 这句话没有歉意,没有反思,只有赤裸裸的挑衅和政治投机。 甚至有很多中国的网友表示高市早苗,难不成是在拿日本起号吗? 高市早苗的立场不变,其实本质上就是在自欺欺人。 她嘴上是说着遵循既定立场,实际上却把日本往战争的边缘推。 因为按照日本法律,存亡危机事态就意味着即便日本没有遭到攻击,也能够行使集体自卫权。 这可不是什么立场不变,反而是把台湾问题当成了突破和平宪法,实现军事扩张的跳板。 她心里比谁都清楚,这种言论会激怒中国,可是还是敢说出口。 无非就是算准了美国能给她撑腰。 不过近期美国在台海动作确实是不少。 又是对台军售,又是外交碰瓷,高市早苗凑上去那不就是去当马前卒吗? 可能她以为只要在涉台问题上能足够强硬,就能够在每日同盟里面获得更多的好处。…

1 day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