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越关系,那真是让人五味杂陈。咱们中国和越南挨得这么近,从古时候起就纠缠不清。秦朝时候,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就把岭南地区,包括现在越南北部,设成桂林、象郡、南海三个郡。秦亡后,赵佗搞了个南越国,到西汉武帝公元前111年又灭了它,汉朝接着管辖那儿,一管就是上千年。北宋初,李朝建国后,也得向宋朝称臣纳贡,封交趾郡王,新皇帝上台还得中原王朝册封才算数。这关系从直接管辖变成藩属,延续到清朝。两国边民本来混得挺熟,贸易啥的也没少干。
可近代一乱套,就变味了。法国从19世纪中叶开始蚕食越南,跟咱们鸦片战争差不多时间。1883年8月25日,法越签了第一次顺化条约,越南全境成法国殖民地。二战时,1940年法国投降德国,日本钻空子进来,到1945年3月日军全盘接管。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河内宣布独立,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法国不干,1946年12月19日抗法战争打响,一直到1954年7月21日日内瓦会议,法国才滚蛋。
这时候中国帮了大忙。1950年代初,咱们派陈赓、韦国清等军事顾问团去越南,教战术、帮制定计划。援助物资堆成山:15.5万支枪、5785万发子弹、3692门炮、108万发炮弹、84万枚手榴弹。奠边府战役里,顾问团帮着分析地形,越南部队才把法军堵死。1964年8月,美国升级对越战争,还飞机炸中国海南、云南、广西。中国接着援,顾问团扩大,帮着规划。1973年1月27日巴黎协定签了,美国撤军。1975年4月30日,南方解放,西贡陷落。1976年7月2日,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南北统一。
中国以为这下稳了,两国边境能太平。可越南统一没多久,就开始折腾。1974年1月19日至20日,西沙海战,南越舰艇闯永乐群岛,中国海军击沉一艘、伤三艘,收复珊瑚、甘泉、金银岛。从1974年到1979年2月,越军在中越边境搞了3500多次武装挑衅,用得全是先前中国援的武器。还驱逐20多万华人,财产没收,华侨沿公路撤,船上挤得满满当当。1978年12月25日,越南20万军队分七路侵柬埔寨,1979年1月7日占金边,扶韩桑林上台。这下中国坐不住了,1979年2月17日到3月16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中国部队从广西、云南推进,占谅山、高平、老街三省会和17县,重创越军四个师十个团。战后撤军,边境安静了点。
越南后来自己也承认,这事儿有三点原因,说出来挺让人心凉的。第一,领土争端。这是最直接的导火索。两国陆地边界1300多公里,多是山林,法国殖民时1880年代跟清政府划界,法国占便宜,把云南、广西一些地强划给越南,埋下祸根。越南独立后,边界具体线条上意见大,尤其法卡山、者阴山,山头归谁、河道中线怎么分,都没说清。边民种地、放牧、采药,常越界,小摩擦不断。在国际环境下,这些小事儿被放大。
海洋上更麻烦,越南海岸长,对海资源馋得很,向中国南沙群岛南威岛等要主权,1975年统一时占了南子岛、南威岛等六个,还在报纸上画地图把南沙划进去。西沙、南沙主权,中国从古就有,1958年9月4日重申过。越南还争专属经济区,万安滩附近非法勘探油气,海警扣中国渔船、渔民。南海诸岛,中国管辖无可争辩,越南这要求纯属搅局。
邻居之间边界不清,本来能坐下来谈,可越南统一后不光不谈,还主动占岛建设施,南海灯塔、军事点都上去了。这不光是资源眼红,还想用实际控制赖账。1956年越南还承认过中国南海诸岛主权,三次声明呢,后来翻脸不认。法国殖民遗留问题,本该两国协商解决,越南却拿来当借口挑事儿。
边界陆上,广西凭祥、云南河口,常有越军小队潜入,埋地雷、烧房屋。中国边防只能还击,越滚越大。南海渔业纠纷,越南船只追中国渔民,扣船罚款,这在专属经济区重叠区,本该按国际法分,可越南仗着海军,硬来。领土这事儿,说白了就是贪心不足,法国时候占了便宜,还想再捞一把。中国维护主权是正当的,越南这态度,让人觉得不地道。
第二点,越南自己野心太大。统一后,军队膨胀,自信心爆棚。胡志明1969年9月2日去世,黎笋接班,1975年领导统一,威望高。越南经抗法、抗美,军队从游击队变正规军,规模大、装备好,底气足。长期反殖民,民族主义被煽得旺,统治层拿来凝聚人心,顺带对周边树敌。东南亚殖民者走后,权力真空,越南觉得自己能填上,建以越南为核心的秩序。黎笋政策就是这样,推行“越南模式”,觉得自家社会主义经验牛,能输出给别人。还想搞“印度支那联邦”,把越南、老挝、柬埔寨合一块儿,当老大。
1978年7月25日,越老签友好合作条约,把老挝搁“特殊关系”下,派顾问渗透政府,操控政策,确保亲越势力上位。柬埔寨更惨,波尔布特红色高棉政权虽残暴,但中国支持它平衡越南。越南1978年12月25日出兵,坦克沿公路推,N307师等快速占腊塔纳基里,1月7日进金边,驻军十年,抽木材、矿产资源。柬埔寨抵抗弱,越军势如破竹。这扩张不光为资源,还为霸权。
越南视中国为最大障碍,因为中国帮红色高棉,还在边界施压。黎笋集团穷兵黩武,不顾国内重建,军队继续扩,1978年6月29日加入经互会,拉苏联经济。野心这东西,一旦起来,就刹不住车。越南本该舔舐战争伤口,发展经济,可偏偏对外伸手,这不光伤邻居,还把自己拖垮。后期经济烂摊子,靠苏联输血,黎笋1986年7月10日病逝后,越南才调头,1986年路线调整,广交朋友少树敌,裁军发展经济。可那时候,早把周边得罪光了。
这野心膨胀,说到底是领导层问题。黎笋出身南方,早年反法,1930年代入党,1940年代管地下,1950年代南方局书记,1960年回北当第一书记,推动南方解放。统一后,他不设党主席,自掌大权,政策偏军事扩张。越南军队锤炼几十年,人数上百万,装备从中国、苏联混来,用着顺手。可这底气用错地方,对内排华,对外侵邻。
老挝被政治控制,顾问进政府各部门,干预政务。柬埔寨占了后,韩桑林傀儡上台,越军驻扎,掠资源运回。越南想当东南亚老大,可实力不够,地理上窄长,资源少,靠扩张补,可这路走不通。历史证明,野心过头,只会招来反噬。中国当时看不下去,1979年出兵,就是教训这股气焰。越南后来承认,这扩张是自己找事儿,忽略了邻国感受。
第三点,苏联在背后撑腰。国际格局变了,中苏关系从60年代裂痕,到1969年3月珍宝岛冲突,苏联军队闯岛,中国边防反击,枪战激烈。苏联想全球争霸,亚洲找盟友制衡中国,越南正好。越南统一前,苏联加大援,先进武器、军事顾问进越南军队,还建工业项目。越南表面平衡中苏,公开说抗美需双方帮,避免表态。可统一后,领土争端加野心,彻底倒向苏联。1978年11月3日,苏越签友好合作条约,25年期,军事援助条款,一方挨打另一方帮。这条约本是为经济合作,实际是军事同盟,苏联想通过越南围中国。
苏联战略是建“亚洲集体安全体系”,拉越南当东南亚代言人。越南加入后,苏联给贸易优惠、军援扩军。越南敢侵柬、边境挑衅,就仗这腰杆。1978年2月,中南半岛紧,越南支持柬反波尔布特,同时北边和中国冲突。中苏交恶从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批斯大林开始,中国反对。60年代初,中国经济难,苏联要提前还贷,撤专家,加剧对立。苏联看中美1972年靠拢,1979年建交,更急,拉越南堵中国南大门。越南成了棋子,苏联包庇其侵略,在国际上帮腔。越南靠这,嚣张在中南半岛,占柬控老,视中国为威胁。
这三点原因,领土争端是表象,野心膨胀是内因,苏联撑腰是外力。越南统一本该庆幸中国援,可忘恩负义,用援武器反咬。越军后来在回忆里说,这些事儿是自己作,忽略历史恩情,民族主义过头,国际站队错。1979年战,中国实现目的,占要点、重创越军,越南伤亡大,经济雪上加霜。战后越南继续占柬到1989年撤,国际孤立。1991年后,中越关系缓和,贸易起来,边境协议1999年签。可南海分歧还在,越南还占南沙29岛,中国建岛礁维护权益。中国现在国力强,不怕这些小动作。
如果一个国家“照抄”中国改革开放的作业,那这个国家会崛起吗? 这其实还真不一定——因为中国南边的越南,就是“抄作业”失败的经典例子!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越南“抄中国”作业的计划最终破产? 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不是真的不可复制? 中越渊源 中越两国的关系有多深? 这恐怕最远要从秦始皇时期开始说起: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在今天的越南北部设立象郡,从那时候开始,中原王朝就跟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但真正的故事,还要从汉武帝说起!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一口气灭了南越国,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 这一设就是一千多年,整个越南中北部都成了中国各朝代的直属郡县。 有越南人称中国统治越南的这段历史是“殖民”? 可当时的中原王朝可不这么想,他们把这里当成了自家后院,修路架桥、兴修水利、推广农耕技术,连汉字都一并传了过去! 这一千年,越南史书上叫作“北属时期”,北属时期的越南人从那时起,就开始“抄中国的作业”,学会了种稻子、读汉书,甚至是考科举! 可以说,没有这一千年的“北属时期”,就没有后来的越南文明。 越南后来的传统建筑、宗教信仰、政治制度,哪一样不是从中国学来的? 就连越南的历代皇帝,都要用汉字给自己起个像样的年号!…
中国和日本未来十年时间里,爆发战争的概率究竟有多大? 这个概率的具体数字,我们难以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高市早苗的上台,中日爆发战端的概率大大提高! 为什么高市早苗的上台,是中日未来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高市早苗的上台,究竟预示着日本怎样的地缘野心? 右翼崛起 高市早苗的当选绝非偶然,她是日本右翼势力精心栽培的政治果实。 还记得安倍晋三吗?那个死不悔改的战争罪犯后代,一辈子想要为军国主义翻案!高市早苗就是他最得意的门徒,是安倍政治遗产的忠实继承者! 看看她的履历就知道了——长期参拜靖国神社,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鼓吹修改和平宪法,主张日本应该拥有“正式军队”。 这哪里是什么政治家,分明就是穿着西装的军国主义复辟者! 她在台湾问题上的强硬表态,甚至多次暗示“日本应该拥有核武器”,这样的言论出自一国首相之口,难道不是对整个亚洲和平的赤裸裸挑衅吗? 更可怕的是,高市早苗的上台还意味着日本整个政治生态正在右倾化。 自从安倍晋三开启了这个潘多拉魔盒之后,日本的政治天平就再也没有回到过中间立场。 一个接一个的右翼政客粉墨登场,他们打着“正常国家”的旗号,干着复活军国主义的勾当! 你以为这只是政客的个人野心吗? 错了!这背后是整个日本社会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不满和挑战。从教科书篡改历史,到政客集体参拜靖国神社,从修改和平宪法,到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日本正在一步步撕毁战后的国际承诺!…
在几天后的11月6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总统们将飞往华盛顿,参加一个名为C5+1的峰会,简单说就是美国和中亚五国坐在一起谈事情。 但这次会议可不是普通的友好交流,而是带着火药味的。美方直接甩出“最后通牒”,要求这些中亚国家加入对俄罗斯的制裁行列,否则就等着关税大棒砸下来。 美方的三大目标 美国这次可不是来中亚做客聊天的,而是带着明确的计划来的。根据披露的信息,美方在峰会上设定了三个主要目标,简单概括就是:让中亚国家帮忙制裁俄罗斯、吸引他们投资美国产业,以及确保美国公司能优先开发中亚的矿产资源。 这些目标听起来挺直白,但背后藏着不少算计。 要知道,中亚国家和俄罗斯经济联系紧密,比如贸易往来频繁,边境上经常有货物流动。美方希望通过施压,让这些国家在检查进出口货物时多留个心眼,阻止可能帮助俄罗斯绕过制裁的物资。 说白了,美国就是想让中亚当“帮手”,在乌克兰问题上给俄罗斯添堵。举个例子,哈萨克斯坦最近就在俄哈边境加强了对卡车的检查,这明显是配合美方行动的表现。 不过,这种要求对中亚国家来说挺为难的,他们既不想得罪美国,又怕惹恼邻居俄罗斯,毕竟两边都有利益牵扯。 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已经表态,说要分别投资80亿和40亿美元购买波音飞机和机车设备。听起来数额挺大,但仔细一想,这些国家自己资金并不宽裕,而且这些设备是不是真的急需,还是个问号。美方这么做,是想拉动本国经济,也是想通过投资绑定中亚,扩大影响力。 但问题在于,这种“承诺”可能更像是一纸空文,如果实际需求跟不上,投资就可能变成负担。 第三个目标是确保美国企业能优先开发中亚的关键矿产,比如钨、锑、锂、稀土和铀等。这些资源在现代科技和国防中至关重要,美国显然不想让其他国家,尤其是竞争对手,抢了先机。 美方希望通过协议锁定这些资源的开发权,为未来的战略储备铺路。这招挺聪明,既解决了资源需求,又能在中亚站稳脚跟。 美方这三大目标环环相扣,核心就是利用经济和政治手段,在中亚地区插一脚。不过,这些计划听起来美好,实际操作起来可没那么简单,尤其是面对中亚国家的现实考量。 美方的软硬兼施手段 为了说服中亚国家配合,美方可不是光靠嘴皮子,而是准备了一套“胡萝卜加大棒”的组合拳。所谓“胡萝卜”,就是各种诱人的承诺,试图用利益拉拢这些国家;而“大棒”呢,则是威胁性的制裁措施,不听话就让你吃点苦头。…
都说天高地远,事不关己?可如今,大国较量早飞到了天上去! 导弹没响、火箭没炸,两国却在万米高空上动起了“真格”。 美国盯着中国卫星偷偷拍,拍完还发图炫耀;中国冷不丁反手就是一拍,还连拍四小时。 你以为这只是技术秀?错!这是赤裸裸的试探,是针尖对麦芒的硬碰硬! 到底谁先挑事?谁更能打?这场“太空互拍”背后藏着什么玄机?今儿咱就一锤锤地说明白! 美国玩偷拍?“天眼”盯上中国卫星,秀肌肉还装无辜 说起这事儿,还得从2025年6月3日那天下午说起。 美国的麦克萨科技公司(Maxar Technologies),一家专门干卫星遥感的企业,突然在网上炸了锅。 炸啥?发照片!还不是地球的,是咱中国在轨的“实践二十六号”卫星。 这颗卫星,2014年12月2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用的是长征四号乙火箭。任务呢?国土普查、农业估产、防灾减灾。民用的,光明正大。可美国这家伙偏偏不信邪,扭头就用自己的卫星,对准了天上咱的卫星——来了一出“太空偷拍”。 拍的是谁?他们的“世景军团2号”(WorldView Legion 2)拍的。 拍多近?29.2公里!…
前言 “中国已经开始老了,而印度还很年轻,我对印度有自信,早晚会追上中国的,甚至赶超也不是梦。” 不得不说,新加坡最近真“忙”,前有新加坡的总统尚达曼对中国放话,声称中国若是想要达到世界和平的目的,就必须要放弃自给自足。 10月28日,新加坡前任总理在英国参加活动时,再次对中国放话,声称印度终将会超越中国,那么,新加坡前总理这一席话,到底几个意思? 自言自语 最近,新加坡的两位顶级人物,前后脚地向亚洲两大巨头隔空喊话,一番操作下来,让人觉得信息量巨大。 前总理、现任国务资政李显龙给印度送上了一顶高帽,预言它凭借年轻活力,早晚能赶上甚至超越“正在变老”的中国,不仅如此,紧接着,现任总统尚达曼则向中国发出了诚恳的“劝告”,希望中国能放下“自给自足”的想法,重新拥抱与西方的“相互依存”。 这些话,听起来是高屋建瓴的国际战略分析,但如果你把它们放在新加坡这个城邦小国的处境里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完全是另一番滋味,这哪里是什么单纯的预测,分明是一面镜子,清晰地照出了新加坡在巨人林立的世界棋盘中,那种深入骨髓的生存焦虑。 对于新加坡这样的小国来说,在国际上被忘记,就约等于被判了死刑,所以,它必须不停地说话,而且得找对地方,用对方式,才能确保自己的声音能被听见,这是一种“言说即存在”的生存法则。 其实他们选择的舞台,那都是精挑细选的。 李显龙那番“印度终将超越中国”的论断,不是在某个随意场合讲的,他选择的平台是英国顶级的智库查塔姆研究所,而尚达曼劝说中国的那番话,则是在全球金融中枢,华盛顿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说的,这两个地方,都是全球目光的聚焦点,在那发声,确保了最大的传播效力。 这些讲话,与其说是给中印两国领导人听的“悄悄话”,不如说是新加坡向全世界展示自己战略肌肉的一种方式。 它通过输出观点、提供分析框架,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一个不可或式的角色,一个既懂东方又懂西方、能洞察大国博弈的中间人和思想家,这种能力,就是新加坡的“智识资本”。 这种“以言立身”的传统,可以说是从国父李光耀那里一脉相承的,把脑子里的智慧,巧妙地转化成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这本身就是一门炉火纯青的国家级艺术,通过扮演“智者”和“顾问”,新加坡才能在全球事务的牌桌上,给自己争得一个宝贵的席位。 新加坡的经济能有今天的成就,几乎可以说是建立在全球化这块基石上的。马六甲海峡这条黄金水道,就是它搏动的经济命脉。所以,任何可能影响全球贸易格局的风吹草动,都会牵动它最敏感的神经。…
自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就直接对华“掀桌子”,以各种理由对华加税,但中国并没有自乱阵脚反而精准反制“打痛美国”。 特朗普 面对中国的强硬态度英国专家看得明白:中国手里有四张“王牌”,其中一张最为致命,其他三张也让美国束手无策,那么,中国的“王牌”究竟有哪些? 中国经济、制造是是王牌之一 打贸易战,归根结底还是拼谁扛得住,美国想靠加税逼中国让步,可问题是,中国的家底真没那么容易被撼动。 官方数据表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涨了5.1%。 这说明啥?说明14亿人口撑起的内需市场,完全可以让中国自己“消化”掉一部分外部冲击,换句话说,美国不买了,中国自己也能过得去。 再看中国的制造能力,从原材料到成品,从螺丝钉到火箭壳,中国的产业链是全球最全的。 美国断一环,中国自己就能补上不求人,而且中国的劳动力不光是多,素质也高,工程师多,高技能人才多,产业升级的路上,一个都不少。 更关键的是,中国不是靠印钞票撑经济的,而是靠实打实的制造业和消费市场顶着,这种结构抗风险能力强,不是靠一两个关税就能击垮的。 所以特朗普这一轮关税大棒打下来,中国非但没怎么“受伤”,反倒是美国自己先扛不住,消费者叫苦连天,企业成本飙升,一堆公司开始搬厂、裁员。 美国民众反对关税 更让美国头痛的是,中国不但能自力更生还能“痛击美国”。 自特朗普宣布对华加税后,中国就宣布对所有美国产品加征关税,税率直接干到84%,中方不是乱打而是精准反制,农业、能源、稀土,这些都是特朗普选票的“命根子”。 比如大豆,中国2025年9月进口量清零,这一下子美国中西部农民“炸了锅”,选举年本来就焦头烂额的特朗普团队直接多了一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