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8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采访里放话,说有几个国家需要被美国“修理”,点名的对象包括印度、巴西和瑞士。他的理由很直接:这些国家的市场没完全对美国开放,还在搞一些损害美国利益的政策。所以美国必须动手,要他们做出“正确反应”。
这种说法,说白了就是威胁。美方一边把话说得很硬,一边拿出过去和欧洲、日本、英国的谈判成果来做对比,意思是别的国家都被美国打开了市场,现在轮到你们了。更有意思的是,瑞士这个小国也没逃掉。按理说瑞士是西方阵营的传统成员,和美国没什么大矛盾,可在贸易顺差和资金避险问题上,瑞士确实让美国眼红了。对特朗普来说,这个点足够拿来做文章。
当然,美印之间的矛盾,不仅是贸易和能源,还有地缘政治上的摩擦。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上还说美国“调解了印巴冲突”,这让莫迪政府非常不爽。印度一直否认外部力量在印巴关系中的作用,美国这样说明显是在抢功。加上签证政策的变化和制裁豁免的撤销,印度内部对美国的信任度大打折扣。美媒自己也承认,美方释放的所谓积极信号不过是糖衣炮弹,真正的条件一条比一条苛刻。
巴西的情况类似,巴西是金砖国家的一员,本来希望通过和中国、俄罗斯等伙伴的合作,平衡一下外部压力。但美国要“修理”巴西,多少也是冲着金砖组织来的。印度和巴西都和中国关系紧密,美国的这种操作本身就是在敲打中国。虽然卢特尼克没点名中国,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你们和中国站得太近,就要承担代价。
除了盯着这几个国家,美国国内也面临着大麻烦。政府预算还没过,眼看着就要在10月初陷入停摆。特朗普要说服民主党议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这意味着停摆几乎成定局。更大的看点是,五角大楼即将召开的那场全球美军将领大会。美国媒体说,这是前所未有的场面,特朗普会亲自出席,国防部长还可能要求所有将领宣誓效忠。有人拿它和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集会做比较,形容场面紧张而危险。
一方面,美国对外继续搞强硬,点名要修理别人;另一方面,美国内部党争激烈,预算过不去,军队政治化加剧。这样的双重矛盾,难免让人怀疑美国是否还能维持所谓的全球领导地位。
而对中国来说,也不能置身事外。印度和巴西都是金砖的重要成员,还是中国的关键伙伴。如果美国对他们下手,实际上就是在冲击金砖机制。中国当然不会袖手旁观。从贸易到能源再到国际组织,中国都会和这些伙伴站在一起,避免美国把双边问题演变成对中国的集体施压。再说了,中国和瑞士也有不少经贸往来,美国想在瑞士动刀子,欧盟和中国都会关注。
换个角度看,美国的做法其实反映出焦虑。特朗普政府对外采取高压姿态,是为了掩盖内部的矛盾。经济恢复缓慢,通胀没完全压下去,社会分裂严重。这个时候挑几个国家出来威胁,可以转移注意力,也能为国内博得一些支持。
可问题是,印度、巴西这些国家不是软柿子。印度已经明确表示不会接受美方对俄油采购的限制,巴西也不可能因为美国的压力而放弃和金砖伙伴的合作。美国真要硬来,可能引发更大的反弹。
至于未来的走向,美国和印度的谈判会继续拉扯,但要彻底解决关税和能源问题很难。而美国对巴西的压力可能会加大,但巴西会尽力把问题转向金砖合作来平衡。瑞士也会寻求和欧盟站在一起,不至于被美国单挑。总之,现在的局面是,美国外部要修理别人,内部却快要停摆。特朗普一边高调喊话,一边面对国内的掣肘。印度、巴西、瑞士不会轻易服软,中国也不会不管。
接下来局势怎么演变,还要看美国自己能不能先稳住内部。如果他们连政府停摆都解决不了,所谓的“修理”计划可能只是口头上的威胁。对世界来说,这种不确定性才是真正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