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軍事

員工罷工、血虧118億!美國航空巨頭波音隕落,六代機計劃或泡湯

1

2019年美国国会的听证现场,当议员厉声质问波音首席执行官米伦伯格:这起事故对波音的企业文化意味着什么?这位前一刻还在从容应答的高管瞬间凝固在话筒前。

2

会场下方坐着346位手捧遗照的遇难者家属,他们的亲人分别在短短五个月间,因印尼狮航与埃塞俄比亚航空的两起空难而永远离世,失事机型均为波音737MAX。

3

同一型号,两次坠毁,189人加157人的生命被无情吞噬。那个曾制造出人类航空史奇迹的波音公司,为何面对“文化”一词竟无法开口作答?

4

从二战时期每小时就能下线一架轰炸机的辉煌顶峰,到如今依赖未经培训的临时工组装客机的荒诞现实,这家曾代表美国工业巅峰的巨头,究竟经历了怎样一场系统性的溃败?

5

听证席上的沉默早已昭示真相。米伦伯格无法回应的,不只是一个管理问题,而是波音从国家使命担当向资本逐利机器的彻底蜕变。这种转向,在悲剧发生之前便已有清晰征兆。

6

空难之后,一段流传于美国街头的话语如同低语控诉:有人默默付出全部心血,有人却年薪高达三千万美元;当亲人葬身蓝天,生者连一句真诚的道歉都未曾获得。

7

这不是虚构的剧本台词,而是波音内部真实生态的映射。对比之下更显悲凉——二战期间,面对国会议员质疑其垄断经营,时任波音总裁怒斥对方:“请先问问你自己,波音是否履行了对国家的责任!”

8

那份强硬源自无可置疑的实力与担当。B-17与B-29重型轰炸机撑起了美军太平洋战场的空中脊梁,长达1.6公里的超级工厂以惊人效率持续输出战机,成为轴心国军队挥之不去的梦魇。而今日,面对生命的诘问,波音只剩无言以对。

9

航空业内有一条铁律:企业文化就是安全底线。当一家企业连“文化”都不敢直视,其背后必定隐藏着深层危机。米伦伯格的失语,不过是这座神话大厦崩塌的最后一声回响。

10

要真正理解波音堕落之深,就必须回望它曾经光芒万丈的高度。民用航空制造业被称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一款商用客机需整合上万个高精度零部件,涉及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电子控制等数十个尖端领域,唯有具备顶尖综合国力的国家才能主导这一舞台。

11

波音的鼎盛时期,正是美国制造业全球称雄的时代。二战期间,为支持两线作战,美国启动史上最大规模军事采购计划,波音凭借惊人的生产能力脱颖而出。

12

在其绵延1.6千米的巨型厂房内,大型轰炸机以小时为单位接连出厂。每一架飞机所含零件数量堪比一座中型工厂的全部设备总量,这样的量产速度即便放诸今日也属罕见。

13

尤为关键的是,这些战机下线后立即试飞,随即投入实战。支撑这一切的是近乎严苛的工艺标准。超过4000架B-29“超级空中堡垒”飞赴前线,摧毁日本全国24%的城市建筑群,并将终结战争的原子弹投向广岛与长崎。

14

战后,波音的地位进一步巩固:1966年,其65%的产品直接服务于美国政府,波音707成为美国总统专机的原型机,肯尼迪总统的灵柩也正是由波音运输机护送回国。

15

更重要的是,波音带动了一个庞大产业链的成长。为727提供辅助动力系统的盖瑞特、为747研发引擎的普惠公司、供应先进复合材料的日本东丽株式会社,都是在波音的技术牵引下成长为行业领军者。

16

彼时的波音,已远超一家企业的范畴,它是美国高端制造生态的核心驱动力,是技术创新与国家战略融合的象征。从产业引擎到空难推手,波音的衰落并非一日之寒,而是三大结构性问题长期侵蚀的结果。

17

首先是产业空心化的步步紧逼。上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美国企业纷纷将生产基地转移至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本土制造业岗位大量流失,技术工人梯队出现断层。

18

波音未能幸免于这场变革。曾经孕育无数航空匠人的生产基地逐渐退化为简单装配线,甚至连核心工序也开始敷衍了事。

19

2014年,媒体秘密调查曝光令人震惊的画面:波音工厂里充斥着刚从快餐连锁店离职的普通员工,他们未接受任何专业航空训练,甚至无法独立完成基本组件的组装流程。当记者询问他们是否敢乘坐自己参与制造的飞机时,多数人摇头表示拒绝。

20

其次是管理层基因的根本性替换。当传统制造业利润空间收窄,波音发现卖飞机的收益竟不如可口可乐这类消费品企业。于是,注重技术积累的工程师出身管理者逐步退出权力中心,取而代之的是擅长财务运作和股价操作的金融背景高管。

21

这批新掌舵者不懂飞行原理,也不关心空气动力学,但他们精通削减开支、提升报表数据。在他们眼中,安全性是可以量化的成本项,而非不可逾越的红线。为了抢夺空客A320的市场份额,2016年波音仓促推出737MAX 8机型。

22

为节省研发费用,公司并未重新设计机身结构,而是强行安装更大尺寸的新一代发动机,此举严重破坏了原有气动平衡,埋下了致命隐患。

23

最后是监管体系的全面失守。面对明显的设计缺陷,波音引入MCAS自动防失速系统试图补救。然而该系统存在致命弱点——仅依赖单一攻角传感器的数据判断,一旦传感器故障,系统便会错误地强制压低机头。

24

更为荒唐的是,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竟授权波音自行完成安全认证及飞行员培训方案的设计。所有风险最终都由无辜乘客的生命承担。

25

2018年10月29日,印尼狮航一架737MAX 8起飞十分钟后失控坠入爪哇海,189人全部遇难。2019年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同型号客机起飞六分钟后坠毁,157人不幸罹难。

26

事后调查揭示,两起灾难的原因高度一致:MCAS系统因传感器误读数据而反复触发俯冲指令,而驾驶员因未被告知该系统的存在,也未接受相关处置训练,根本不知如何关闭这一“杀人程序”。

27

航空安全专家指出:人为失误可以通过培训预防,但系统性漏洞注定引发灾难。波音的覆辙,正是从生产端的无证上岗,到设计端的偷工减料,再到监管端的自我审查,整个链条全线崩溃的必然结局。

28

那些在空难中逝去的生命本可幸免。如果车间里站着的是受过严格训练的技术人员,如果决策层没有为压缩成本牺牲飞行安全,如果监管部门没有放弃应有的审查职责,那么346个家庭就不会陷入永无止境的哀痛之中。

29

如今再审视波音,昔日荣光已然褪色。它不再是每小时产出轰炸机的工业传奇,反而沦为依靠非专业人员拼装飞机的行业反面教材。

30

从代表国家实力的空中旗舰,变为背负346条人命血债的“空中棺材”,它的陨落成了美国制造业空心化进程中最刺目的注脚。

31

追逐利润本身无可厚非,但当资本逻辑凌驾于技术敬畏之上,当成本控制压倒安全准则,再强大的企业也会走向自我毁灭。

32

而这还不是最令人担忧的部分。美国正在推进第六代战斗机的研发项目,即F-47隐形战机计划,该项目依旧由波音主导开发。但从当前波音的整体状态来看,这项关乎未来空中优势的战略工程恐怕难以如期推进,甚至可能再度搁浅。

33

波音的兴衰史深刻揭示:现代工业文明的根基,从来不是单纯的效率或盈利数字,而是对技术规律的尊重、对制度规范的恪守,以及对每一个生命的深切敬畏。

34

346条生命的消逝,最终化作镌刻在工业发展史上的沉重警示碑。当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遗忘了制造业的初心与责任,无论过去多么辉煌,终将如泡沫般破灭。这,或许就是波音留给世界的最深刻教训。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日本議員質問高市早苗:戰火擴散到全日本,怎麽辦?她慌張了

日本议员质问高市早苗:战火扩散到全日本,怎么办?她的表情明显慌张了。 在日本国会最近的一次答辩会上,在野党议员冈田克也对高市早苗提出了尖锐的质问。他指出,高市早苗此前的一些言论可能将日本卷入更广泛的冲突。 冈田克也提到,从乌克兰和加沙的局势来看,冲突的扩散是难以预测的,甚至有可能蔓延到日本全境,这对日本国民来说将是一个极其严峻的考验。 冈田克也要求高市早苗对此做出评价。然而,高市早苗的回应显得避重就轻,她表示要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反应。尽管她试图保持镇定,但她的表情明显慌张,显然她没有预料到战火会燃烧到日本本土。 高市早苗的慌张表情并非偶然。日本一直位于美国的羽翼庇护之下,高市早苗这种人根本没想到有朝一日,战火会降临到日本本岛。她们可能会认为,美国会阻止中国对日本领土发射导弹。她们想不到,中国不会听美国的招呼,而且美国会放弃保护日本。美国唯一的理由是担心自己也被卷进去。 冈田克也的质问是尖锐的,高市早苗的表情是慌张的,这反应了日本有些人早已脱离了对常识的理解,这是十分危险的信号。

2 hours ago

為舊日軍招魂?高市早苗再做出越界舉動,中方罕見做出兩個回應

今天是11月14号,距离高市早苗发表涉台不当言论已经过去一周,这位日本首相不仅毫无悔改之意,反倒抛出更离谱的操作,计划为自卫队恢复"大佐"等旧日军军衔。这番明目张胆的"历史倒车",既暴露了右翼势力的险恶用心,也彻底点燃了我方网友的怒火。 根据据日本《产经新闻》11月12号报道,高市早苗正推动将自卫队"一佐"改回旧称"大佐",官方美其名曰"与国际接轨、便于理解"。但明眼人都清楚,这就是为旧日本军队招魂。 原本二战后日本为淡化军事色彩,特意将"大佐""大尉"等带有侵略印记的军衔改为数字编号,如今要改回去,无非是想一步步复活军国主义幽魂。要知道,"大佐"在旧日军时期常对应师长级职位,是侵略战争中的重要推手,这个称谓背后是亿万受害民众的血泪记忆。 面对这种挑衅,中方的反制来得又快又狠。一方面,紧急召见了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就高市早苗错误言行进行严正交涉,这是日本新首相上任后首次遭遇如此严厉的外交抗议,直接亮明中方的红线底线。 另一方面,"中国军号"和外交部直接用日语在全球社交平台发声:"若日方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势,中方必将迎头痛击",用对方的语言传递强硬立场,这份决心不言而喻。 而高市早苗的倒行逆施不仅激怒了邻国,也让日本国内和平民众深感不安。日本主流媒体纷纷发声批判,《东京新闻》直言这种言论无异于公开叫嚣开战。 公明党也指出其发言偏离日本一贯立场,必须修正。琉球地区的《冲绳时报》更是怒斥高市早苗,轻言战争是对民众的不负责,毕竟谁都清楚,军国主义曾给日本带来灭顶之灾,如今重走老路,无疑是在引火烧身。 其实高市早苗就是想通过这些言论讨好扶她上位的右翼势力,但是这种敏感问题绝不是她能够用作筹码的,如果她执意一条道走到黑,用咱们网友常说的那句话,必然是"新账旧账一起算"!

2 hours ago

14億人都準備好了!如果日本真敢插手台海,揍它,這次一定要打服!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最近在国会公开表示,如果中国大陆对台湾使用武力,可能触发日本安保法的所谓“存亡危机事态”,意味着日本自卫队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直接武力介入台海。 这句话的分量很大,因为这是日本现任首相第一次在正式场合打破长期“战略模糊”政策,公开把台湾问题和日本安全利益绑定在一起。 更关键的是,在中方多次严正交涉后,她依旧拒绝撤回,事态迅速升级。 中国外交部连续发声,不止是惯常的外交辞令,而是明确警告: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的核心,绝不容外部势力干涉,日本若胆敢武力介入,将被视为侵略行为,中方必将迎头痛击,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把话说到这种程度,背后就是中国在今天的综合实力和战略自信,14亿中国人都已经准备好了。 军事对比很直接,中国军队总兵力约200万,而日本自卫队不到20万。 海军方面,中国有超过400艘现役军舰,其中3艘航空母舰,潜艇数量达到85艘,含核潜艇,日本只有约100艘舰艇和20艘常规潜艇。 空军部分,中国已经列装了数量可观的歼-20隐身战斗机,配合完整的早期预警体系和火箭军的战略打击能力,可以在开战初期对对手实施饱和攻击。 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这是中方在各个场合一再重申的立场,国际社会也普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日本在历史上殖民台湾长达半个世纪,曾多次以所谓“存亡危机”为借口发动侵略,这是中国人民不可能忘记的历史经验。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在这样的时间点,日本作出这种表态,无异于在中国人最在意的历史记忆上再度挑衅,不可容忍。 如今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高市早苗不仅是在国内政治圈里讲话,她的言论和动作很可能与美日军事一体化进一步深化有关。 一旦日本明确把台湾问题纳入自身防务范畴,这意味着在潜在冲突中,美日会有更紧密的联合行动,美国的军事力量会更容易在日本本土利用基地对中国进行包卫和压制。 这种战略意图对中国来说十分清晰,也会促使中国在军事和外交上同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地区局势被外部势力胁持。 我方的回应这次是多层级的,从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到副部长孙卫东,再到新华社、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都传递了一个一致的信息:这种挑衅是不能容忍的,不纠正就要承担后果。…

2 hours ago

不僅武力干涉台海,高市早苗還有一個更危險的計劃

在暗示武力干涉台海引爆中日舆论后,高市早苗还有什么危险计划?在核武器的问题上,高市早苗又有怎样的野心? 日前,因为高市早苗在日本国会上接受质询时,贸然就涉台问题发表错误言论,暗示日本将武力干涉台海,引起了中方的强烈不满和抗议,高市早苗也因此遭到广泛质疑。 不仅中方对高市早苗的错误发言进行了严厉的批驳,包括日本国内也对高市早苗的激进立场表示不满,包括前首相野田佳彦都对高市的表态“感到极为震惊”,并指出日本历任首相在类似问题上通常都会有所克制,高市早苗表现出单方面冒进的信号,“存在重大风险”。 而另一位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则讽刺高市早苗称:“人们常说,越小的狗越会叫。叫得越响,越容易给人一种强大的印象,而对此产生的期待就越多,但它终归不是大狗。不过,现在的日本社会似乎更倾向那些叫得响亮的人。于是,高市女士自然就在这样的风气中被推选为首相。” 但是随着日本国会的质询持续推进,大家会发现,高市早苗的危险计划还不止武力干涉台海这一项。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11月11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众院预算委员会上接受质询,在被问及明年将要修改的三份安保相关文件内容,是否还会坚持无核三原则时,高市早苗选择了避而不谈,只含糊表示:“三份文件的修改工作即将开始,还没有到由我来说明具体内容的阶段。” 随后日本官房长官木原稔在12日的记者会上,也被问及相关问题,他同样避而不谈:“关于具体内容将在今后展开讨论。现阶段不便做出预判。” 日本议员这里提到的无核三原则,是日本公开对国际社会承诺“不拥有、不制造、不运进”核武器,从1967年开始,这便是日本政府的基本国策。 而之所以会向高市早苗提出这个问题,显然也不是空穴来风,因为高市早苗的拥核野心早就已经暴露无遗。 在去年自民党总裁选举期间,高市早苗就曾公开表示,关于无核三原则中“不运进”的部分有必要展开讨论。 我们注意到,高市早苗在2024年公开出版的书中,已经清楚说明了她的立场,她将“不运进”核武器的原则描述为“不现实的”,理由是美国可能需要将核武器带入日本,以威慑“竞争对手”。而日本和邻国韩国一样,都必须受到华盛顿所谓“核保护伞”的保护。 根据路透社在8月发表的一项调查发现,日本作为唯一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国家,核武器仍然是日本社会的禁忌话题,但是日本政客和公众越来越倾向于放松这一承诺。 包括自民党内的一些议员则造谣“中国扩大核武库”为借口,声称日本也应该允许美国通过潜艇或其他平台将核武器带入日本,以加强威慑。 俄罗斯方面也已经注意到了高市早苗政府在核武器问题上的激进态度,在11月11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还公开警告,美国正在与韩国和日本就可能在其领土上部署核武器进行谈判,这是一场“非常危险的游戏”。 中国外交部也曾就美日“延伸威慑”问题表态称,美日强化核威慑合作,将刺激地区的紧张局势,加剧核扩散与核冲突风险。…

2 hours ago

一邊在中國數錢,一邊罵中國″垃圾產品″,德國財長:中國別賣來歐洲,我們不想要

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就在这两天,G20财长和央行行长在开会,结果7个西方国家的财长就鬼鬼祟祟凑了个小饭局——哦不对,是G7小会。 结果你猜怎么着?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林拜尔,当着记者的面就说:"中国货都是垃圾产品!" 好家伙!我直接好家伙! 要知道,就在他说这话的时候,德国车企在中国市场正赚得盆满钵满。结果自家财长倒好,不分青红皂白,倒打一耙! 这操作,连最会写剧本的好莱坞编剧都得直呼内行!   一、自己卖车数钱时笑嘻嘻,转头就骂中国"产能过剩"?   克林拜尔在G7小会上煞有介事地说:"我们G7国家现在到处都是中国'垃圾产品',必须想办法遏制!" 听听这词儿用的——"垃圾产品"。 好家伙,中国制造横扫全球的时候,怎么没见你们跳脚?现在竞争不过了,就开始泼脏水?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所谓"产能过剩"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上百年了,各国本来就有各自的优势产业。德国造汽车厉害,中国光伏、新能源车做得好,这不是很正常吗? 按克林拜尔的逻辑,德国车企全球每卖三辆车就有一辆是在中国卖的,那是不是也该说德国"汽车产能过剩"?…

2 hours ago

G7一口咬定中國擴核,提出了一項惡毒要求,比讓中方銷毀核彈還狠

G7集团一口咬定中国扩核,提出了一项恶毒要求,比让中方销毁核弹还狠。 之前 G7 外长在加拿大开会,绕来绕去都在说中国核武库的事,口口声声说 “要提高透明度才能维护战略稳定”,可转头看看他们自己做的事,全是自相矛盾的双标操作。 就拿核武库规模来说,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 2025 年刚出的数据显示,全球现存的 12241 枚核弹头里,美国和俄罗斯两家就占了快 90%,单是美国的军用库存弹头就有 3700 枚。 反观中国,核力量一直控制在最低威慑水平,连美国的零头都不到,却成了他们重点 “关照”…

3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