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軍事

九三閱兵結束,最大亮點不是核導彈方隊,而是他們

今天,期待已久的九三阅兵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观看全程,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了精彩瞬间!

当国之重器,“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等组成的战略核导弹方队以排山倒海之势驶过天安门广场时,其所带来的视觉与心理冲击无疑是震撼性的。它们集中展示了中国完整的“三位一体”战略核打击能力,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持战略平衡的终极“王牌”,其意义不言而喻。

然而,在我眼中,此次阅兵式上最具革命性、最能预示未来战争形态深刻变革的亮点,并非这些轰鸣的雷霆,而是那支悄无声息、却蕴含着无限可能的无人作战群。它们或许没有核武器那般令人望而生畏的瞬时毁灭力,但其代表的“非对称”、“智能化”、“低代价”作战理念,正在悄然重塑战争规则,成为未来战场上决定胜负的游戏改变者。下面就和大家浅谈下无人作战群。

一、海上无人作战方队

海上无人作战方队展示了新型无人潜航器、无人艇和无人布雷系统。这些装备看似小巧,却个个是“奇兵利器”,它们共同勾勒出一幅未来智能化海战的图景。

  1. 无人潜航器
    无人潜航器被誉为“海底幽灵”。它无需人员操控,可长时间隐蔽在浩瀚大洋之下,执行多种任务。它能悄无声息地潜入对手关键水道、海军基地附近,进行水下地形测绘、水文数据收集、舰艇声纹信息采集,甚至对海底光缆进行监控,为战略决策提供至关重要的实时情报。大型无人潜航器可携带水雷,自主航行至预设阵地,精确布设智能水雷阵,封锁关键航道,瘫痪敌方港口和海上交通线。同时,它也能作为移动的反潜传感器节点,与其他平台协同,构筑一道难以逾越的水下反潜网,让敌方潜艇无所遁形。

在极端情况下,大型无人潜航器甚至可以携带战斗部,成为自主水下攻击平台,对敌方高价值水面舰艇乃至停泊在港内的舰船发起“蜂群”式自杀攻击,其隐蔽性和突然性极强,防御难度极大。

  1. 无人艇
    无人艇则展现了其在水面的高度灵活性和协同作战能力。多艘无人艇可以组成协同作战网络,通过数据链共享信息,进行分布式侦察、电子干扰甚至饱和攻击。它们可以像狼群一样,从不同方向对大型水面舰艇发起冲击,消耗其防空反导弹药,最终实现“蚂蚁啃大象”的效果。无人艇平台通常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任务需求搭载声呐、光学设备、机枪、导弹甚至反潜武器,灵活执行巡逻警戒、反潜搜索、火力支援等多种任务,效费比极高。
  2. 无人布雷系统
    无人布雷系统将传统的水雷战提升到了新的智能化高度。它可以通过无人平台远距离、隐蔽、精准地投送智能水雷。这些水雷具备定时激活、远程指令激活甚至自主攻击特定目标声纹特征的能力,大大提高了雷场的针对性和威胁性,同时也降低了己方舰船和民用船只误触的风险。

二、空中无人作战方队

空中无人作战方队所带来的冲击更为直观,受阅的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僚机、舰载无人直升机,共同构建了一个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空中无人作战体系。

  1. 察打一体无人机:永不停歇的“天空之眼”与“定点清除者”这是我国成熟且久经实战检验的装备。其优势在于:

持久存在:续航时间长达数十小时,能对重点区域进行不间断的监控,提供稳定的情报、监视与侦察支持,极大缓解有人侦察机的压力。

即发现即摧毁:集侦察与打击能力于一体,一旦发现高价值时敏目标,可立即发动精准打击,显著缩短“从传感器到射手”的决策时间,抓住转瞬即逝的战机。

低政治风险和低成本:即便被击落,也不会造成飞行员伤亡或被俘的风险,政治和舆论压力小。其使用成本远低于有人战机,可实现大规模部署。

  1. 无人僚机:有人机战力的“倍增器”
    这是本次阅兵最具未来感的装备之一。无人僚机概念的核心是“人机协同”。无人僚机可与有人驾驶的战斗机编队作战,由长机飞行员统一指挥。它们可以前出充当“传感器”和“武器库”,携带大量导弹和电子战设备,深入高危空域执行侦察、电子干扰甚至率先攻击的任务,有效保护有人长机的安全。

多架无人僚机之间可通过人工智能自主协同,形成攻击蜂群,根据战场态势动态调整队形和战术,对敌方防空系统进行饱和压制,或协同攻击多个目标。这种作战模式复杂度高,防御极其困难。

  1. 舰载无人直升机:大洋上的“多面手”
    舰载无人直升机的亮相,标志着中国航母编队和大型水面舰艇的航空作战保障体系正向智能化迈进。它主要承担:

广域反潜:凭借较长的续航时间,扩大舰艇的反潜搜索半径,通过吊放声呐持续追踪水下目标,成为编队反潜链的关键一环。

超视距中继制导:为舰艇发射的反舰导弹提供中继制导,延伸导弹的有效射程,实现对超视距外目标的精确打击。

后勤补给与搜救:执行舰舰之间、舰岸之间的轻型物资转运任务,或在战时执行搜救落水飞行员等任务,解放有人直升机资源。

结语:无人作战群的颠覆性优势与战略意义

与战略核力量的“终极威慑”属性不同,无人作战群代表的是“常态化、可实际应用的军事革命”。其核心优势可概括为:

颠覆成本结构:以相对低廉的成本,实现对高价值目标的消耗和压制,改变战争的经济学。

降低人员伤亡:实现“零伤亡”或“低伤亡”作战,极大缓解军事行动国内外的政治和舆论压力。

提升作战效能:通过智能化、网络化和集群化,实现7×24小时不间断作战,决策速度远超人类,战术运用更加灵活多变。

改变战争规则:模糊了“战时”与“平时”的界限(如平时可进行持续抵近侦察),降低了战争门槛,使得“灰色地带”冲突成为新常态。

综上所述,此次阅兵展示的无人作战体系,绝非简单的装备更新,而是中国军队在军事理论、组织形态、装备技术上全面迈向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集中宣言。它表明,人民军队不仅在守护国家安全的“终极盾牌”上坚不可摧,更在打造应对未来多样化军事挑战的“智能尖兵”上走在了世界前沿。这支“静默的惊雷”所蕴含的颠覆性力量,其影响之深远,或许将远超我们的想象,它真正定义了下一场军事革命的方向。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火速趕回國的特朗普,在專機空軍一號上,親口說出此行最大遺憾

特朗普在回国的专机上,亲口说出了此行最大遗憾。 特朗普的亚洲之行已经落幕了,单看他的行程安排,确实够得上 “脚不沾地” 的程度。 10 月 26 日他飞到吉隆坡,先跟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碰了头,接着就出席东盟峰会的领导人晚宴,还顺带敲定了几笔和东南亚国家的贸易、矿产合作协定。 转天一早又赶去东京,跟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聊了整整一天,不光签下三个合作文件,还特意去横须贺美军基地慰问,连 “乔治・华盛顿” 号核动力航母都登上去看了一圈。 到了 29 日,他又扎进韩国庆州,半天时间就和李在明把贸易协定里 2000…

9 minutes ago

特朗普讓世人知道中國的強大,新加坡勸誡中國“忍讓”被打臉

中美贸易战停战,这个结果表面上看是平局,但实际美国输得彻底。美国率先做出妥协,主动撤回多项正在实施或即将落地的制裁政策,而中方则是“暂停”反制措施,这标志着中美实力正发生根本逆转。正如外媒指出,当一个在西方说一不二的老大,使尽全力也无法摆平大洋彼岸的挑战者,最后还得满面堆笑、跟挑战者握手言和时,本身就已经败了。 特朗普的出尔反尔,把美国的外强中干暴露无遗,而中国依靠自身实力以及敢打必胜的意志力赢得这一局。 在这次中美休战之前,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主办的第七届新中论坛上,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长徐芳达在谈及中美贸易摩擦的时候达提出一个观点:各国面对关税问题,不应秉持“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的心态,而是应该“多搭桥梁、寻找合作”,减轻保护主义带来的冲击。 简言之,徐芳达这话就是在劝中国:贸易摩擦是不好的,你不能和美国一般见识。你得学会忍让,学会寻找合作的机会。不要人家美国做了初一,你中国就急着做十五。 但现在中美贸易战的这个结果,可以说是打了新加坡的脸。 新加坡有这种认知不奇怪,过去几十年里,美国凭借其二战后积累的强大国力,长期扮演着全球“老大哥”的角色,主导着国际规则的制定。从贸易标准到高科技产业链,美国的话语权几乎是压倒性的,其他国家往往只能跟随其脚步。 徐芳达劝诫中国忍让,更接近于“维持现有美西方主导秩序下的合作”,即希望中国接受美国单方面设定的红线。 然而,在过去数十年间,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已在逐步改变这一局面。从经济总量上看,中国已然成为足以与美国比肩的经济体;在5G、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中国也实现了从追赶到并跑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构建起了全球唯一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为自身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且中国手里逐渐积累了多张具备战略威慑力的王牌,其一是稀土牌,没有它,很多先进设备连开工都难。比如美国的F47战机,光是发动机和雷达系统里,就至少需要17种不同的稀土材料。 复旦沈逸教授过去连线台媒曾表示,因为没有稀土,美国制造商被卡到连电动牙刷都造不出来。凡是有高速电动机要转的地方,都有可能用到稀土里面的永磁材料。更不用说先进芯片的支撑。 目前全球90%以上的稀土精炼加工能力仍掌握在中国手中。更关键的是,中重稀土的提取、纯化和磁性材料制造,中国掌握着成熟的技术路径和产业配套。 这些不是砸钱就能立刻复制的。 其次是,中国的外贸与制造业流通格局,已经摆脱了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早已今非昔比。 数据显示,2024年中美贸易额为6883亿美元,听上去不少,但只占中国6.2万亿美元进出口总额的约11%。放在中国的GDP盘子里,这个比例还不到2%。说白了,美国市场对中国来说依然重要,但远没有非它不可。…

14 minutes ago

中國駐日使館交涉,這回火氣非常大,高市攤上大事,鄰國反制來了

原本是想握握手、缓缓气氛,结果一转身就点燃导火索,高市早苗在APEC峰会上对中方释放“善意”,没过24小时就在韩国与台湾地区人员会面、公开叫板。 中国方面的反应立刻升级,从外交部到驻日使馆,火气全开,这场戏剧性的急转弯,不只撕破了“改善关系”的假面,也让日本在东西两线同时承压,中俄两国的反制火力已在路上,日本的这步棋,走得不只是冒险,更是危险。 公然挑衅与雷霆回应 2025年10月底的旧金山,APEC峰会期间,一场看似积极的中日会晤落下帷幕,高市早苗代表日本政府发出希望“恢复日中战略互惠关系”的信号,语气缓和,姿态低调。 这对长期因历史争议和地缘摩擦紧张的中日关系来说,原本算得上一丝喘息,但谁也没想到,戏还没散场,高市就翻了篇。 11月1日,从旧金山飞抵韩国的她,立即会见了台湾民进党当局的林信义,并在社交媒体上大方晒图,还配文强调“日台友好合作”。 这不是外交分寸的问题,而是直接踩线,台湾问题从来不是什么普通议题,而是中国的核心利益红线,中方的回应,没含糊。 当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发声明,措辞强硬地指出高市此举“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向‘台独’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明确表示“已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   更重要的一句是:“台湾问题事关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中国不可逾越的红线”,第二天,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亲自出马,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据报道,使馆方面“火气非常大”,没有任何外交场合常见的“润色修辞”或“留面子”处理,措辞直接、语气冷硬,显然不是例行公事。 这并不仅仅是一场言辞较量,中国这次的反应速度、强度和层级都显示出:台湾问题一旦触线,中国不会留情面,也不会再忍让。 特别是日本,曾经在台湾有过殖民统治历史,背负历史责任,本该在这个问题上尤其谨慎,中方这次话里话外,都在强调一个意思:你可以不合作,但别来挑衅。 高市早苗的“两面三刀”…

26 minutes ago

加拿大對華說一套做一套,剛見完中方,轉頭就跟菲律賓簽軍事協議

搅局南海,加拿大也加入了。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加拿大和菲律宾两国防长签订了防务合作协议,这是加拿大在亚太地区签署的第一份此类军事协议。 加拿大国防部长麦金蒂与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签署协议 协议规定,两国军队可以互相参加对方的军事演习。加防长麦金蒂当即表示,希望明年可以参加菲律宾和美国的联合军演。 菲防长特奥多罗则声称,在中菲关系日益紧张的当下,菲律宾必须与更多国家展开军事合作,以震慑中国,主打一个人多力量大。在加拿大之前,菲方已经和美、日、澳、新达成了类似合作。 另一方面,菲律宾也在积极扩充军备。据军方高层披露,菲律宾打算买一批日本护卫舰,虽然数量只有几艘,而且破旧不堪,但菲方依然积极促成这项交易。 以至于有菲议员感慨,菲律宾就像“乞丐”一样,到处搜刮别人不要的破烂,当成宝一样重视。毕竟,乞丐是没有资格挑三拣四的。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 只不过,即使是购买别国淘汰下来的老旧装备,菲律宾的实力也不允许。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本来允许菲律宾购买本国战机,但因为菲方资金不足,到现在还八字没一撇,只能无限期推迟。 无奈之下,菲律宾只能尽可能多地拉拢其他国家,不管跟亚太有没有关系,只要跟中国不对付,一律拉过来。这样一来,菲军方在南海搞事情的时候就有更多底气了。 当然,如果菲律宾真的惹上麻烦,这些所谓的盟友也不会出手相助,顶多就是不痛不痒地帮一句腔,但也无济于事。美国尚且如此,鞭长莫及的加拿大更不例外。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和加拿大最近也在闹矛盾。因为一则关税广告,特朗普直接下令停止一切对加谈判,尽管加总理卡尼已经道过歉了,特朗普依然不打算原谅他。 特朗普在白宫会见加拿大总理卡尼 在这一背景下,加拿大开始寻求改善对华关系。上周,中加两国领导人在APEC峰会期间举行会晤,这是双方八年来的首次会晤。 卡尼高度评价了这次会晤,称中加关系将迎来转折,通过与中方加强合作,加拿大将会拥有更多机会,实现互惠共赢。…

42 minutes ago

中美簽字前,美國又變臉了,連出2招逼中國認栽,中方寸步不讓

中美经贸团队经吉隆坡磋商,达成多项共识,包括美国将暂停实施 9 月 29 日公布的出口管制 50% 穿透性规则一年,我国则暂停实施 10 月 9 日公布的相关出口管制措施一年,并将研究细化具体方案。尽管达成上述共识,双方尚未签署贸易协定。 美国财长贝森特近日宣称,中美贸易协定最早或于近日签署。然而,在协定签署前,美国却再度转变态度,连出两招,试图逼迫中国让步。 首先这“第一招”还是关税,贝森特声称,“美国已经设立了一个标准,如果世界其他国家不纷纷效仿,他会觉得意外,目前中国的出口商品正涌向欧盟、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其他国家已经对中国征收关税或正计划这样做”。这话什么意思?说得简单点就是,美国已经在对华关税问题上制定了标准,并且这个标准不仅得到了多个国家的支持,而且它们已经开始照做了。说白了,美国就是想继续拉拢盟友在关税问题上对付中国。 其次,美国的“第二招”则是继续调查中国是否遵守了特朗普第一任期内中美达成的贸易协定。之前,有美媒就指出,特朗普政府准备在10月31号至12月1号期间,就中国未能遵守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签署的贸易协议条款启动调查一事公开征求意见,并在12月16号举行听证会收集更多证词。为什么特朗普政府认为我国没有遵守之前的贸易协议?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协议里有一条内容是要求我国在两年内额外采购约20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以重新平衡美中贸易关系。 但当时正值新冠疫情全球肆虐期间,物流受阻严重,继而导致采购目标没有完成;其次是因为美国政府最先没有履行自身义务,对华实施一系列出口管制和投资限制等措施,这严重扰乱了中美正常贸易与投资活动。现在特朗普政府又想以此为借口对我国展开调查,这不就是在恶意甩锅、倒打一耙吗?在这一点上,我国必定是寸步不让的。10月30号,中美两国元首刚举行完会晤,双方一致同意加强经贸等领域的合作。美国却还想着继续调查中国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对中美贸易协定的履约情况,这只能说明美国在经贸关系上的单边主义和霸凌主义行径依旧存在,其行为本质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通过不断施压来试图在中美经贸博弈中占据有利地位。…

47 minutes ago

果然不出所料,美國重啟對華301調查,貝森特:不賣稀土就加稅

美国重启对华贸易301调查,美财长也威胁不卖稀土就加税,看来美国是打算随时准备翻脸了。 今天来看看两个关于中美贸易战的新闻,美国这次很显然是憋着坏,做好了要继续跟中国摊牌的打算。 第一个新闻,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表示,尽管中美会晤后两国贸易战进入休战期,但是美国将继续对中国开展调查,以了解2020年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是否全部履行。 美贸易代表还说,尽管中美进行了五轮贸易会谈,进行了高层会晤,但是“没有解决中美关系中的所有问题”。 第二个新闻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说,如果中国继续限制稀土出口,那么美国会对中国提高关税。希望中美成为“值得依靠的伙伴”。 两个都看得出来,美国对中国的威胁已经不加掩饰,他们丑话说在前头,就是为了翻脸做准备。 第一个新闻里面,美国贸易代表说的这个所谓的调查,也就是臭名昭著的“301调查”,这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的第301条,这项条款授权美国总统,对被认定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国家征收进口关税。 特朗普第一任期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就是根据这个调查发动的。 现在美国为什么突然又重启了调查呢?在我理解来看,美国现在是实在没牌可以打了,关税牌没有让中国屈服,拉拢盟友一起对中国加税,结果盟友们嘴上说的好好的,但是谁都不敢配合美国对中国加税,因为他们知道,中国敢硬刚美国,就一定不会对他们手软。 美国重启301调查,就是要找一个理由和借口,未来对中国重新加征100%的关税,继续威胁中国让步。 第二点关于稀土出口问题,中国还是那句话,稀土是我们的战略资源,我们对此予以管控符合国家利益。 美国不是老说什么,他们的“国家安全风险”吗?为了维护他们的“国家安全”,美国不仅在国内出台各种法律法规,甚至把这些法律法规应用到国际上,导致美国法大于国际法的奇观屡屡出现。 典型的就是美国不允许其他国家进口伊朗石油,认为此举资助了伊朗革命卫队,违反了美国对伊朗的制裁。 现在美国要求中国放开稀土出口,美财长贝森特还说什么,“中国垄断了稀土市场,有证据证明,中国有时不是可靠的合作伙伴”。 美国人说这些话之前应该好好照照镜子,先别说中国,美国自己称得上是“可靠的合作伙伴”吗?…

57 minute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