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國際

美國最怕中國的不是經濟和軍事實力,而是這三個方面,令美忌憚

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作为唯一幸存的超级大国,自此开始主导全球事务。

彼时,作为世界上“唯一的霸主”,美国不仅在军事、经济上占据绝对优势,还通过好莱坞、迪斯尼等文化产业向全球输出意识形态。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的外交政策开始体现出更多的强势和傲慢。

无论是1993年强行扣押我国商船“银河”号,还是1999年蓄意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美国一次次通过武力证明自己的全球霸主地位。

受制于国力,当时的我们没有能力对等反制,只能进行外交抗议,可谓是“牙齿打碎了往肚里咽”,以至于有不少人给外交部寄钙片,希望外交部能硬起来。

然而时过境迁,中国历经三十年的蛰伏,自身实力早已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

面对眼前这个新兴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再也不敢轻启战端。

但事实可能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美国忌惮的并非中国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

那么如今的老美,究竟在怕什么呢?

第一,来自中国的顶级阳谋——“爱好和平”

自建国起,我国就坚持奉行“和平共处5项基本原则”,此后更是旗帜鲜明强调“爱好和平”。

相比于美国动辄以军事联盟和经济制裁为主要手段的外交策略,我们所宣扬的“合作共赢”模式不断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关注,不能不称之为“顶级阳谋”。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项合作计划旨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往来,将亚洲、非洲、欧洲乃至全球联系起来。

12年来,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与我国签订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如今,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累计进出口总额已达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在双向投资方面,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沿线国家对中国的投资也超过了1400亿美元。

这些有来有往的数字不仅展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成效,也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

与我国不同,美国在全球政策中仍然还在采用军事施压、国际禁运、贸易制裁的“三板斧”,在世界各地煽风点火,冒充“世界警察”。

但我国采取的方式则截然不同。通过以经济为纽带的合作,中国不仅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合作伙伴,更是一步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朋友圈”。

尤其是在2023年,中国促成沙特与伊朗这对中东千年宿敌握手言和,可谓给足了“面子”。而在巴以冲突爆发时,中国也多次呼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形成了与美国“火上浇油”行事风格的鲜明对比。

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样的对比也让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中国似乎和其他传统大国不太一样,而美国则逐渐显得孤立无援。

第二,上了我“世界工厂”的船还想跑?

美国对中国的第二大忌惮源于我国强大的工业基础。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已经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核心地位。

在2019年中美贸易战打的最激烈时,曾经有一档美国电视节目,主持人随机找一位路人去他家里看看到底有多少“中国制造”的产品,起初这位来自佛罗里达州的美国人还信誓旦旦的说“家里没有一件中国货”。

但节目组在两个多小时的盘点后只能无奈宣布:“家里边的所有产品都是Made in China”,此事在当时也引起了不小的舆论。

从日用品到高端技术设备,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就连我们习以为常的一元一个的打火机,现在很多国家都造不出来。

相比之下,美国的制造业早在20世纪后期就开始向外转移,逐渐失去了对低端制造业的控制权。中国通过庞大的工业体系和高效的生产能力,不仅填补了这一空缺,还以价格和质量上的双重优势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

从衣物到电子产品,再到日常生活用品,如果脱离中国的供应链,美国的零售市场将立刻陷入混乱。如今,即便特朗普成天高喊“让制造业回到美国”,但高额的土地、人力成本和不完整的工业链也让很多制造业巨头望而却步。

此外,中国还掌握着全球稀土资源供应的主导权。稀土作为制造高端技术产品(如芯片、电动汽车、军事设备等)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中国在全球市场的供应量占比超过60%。

美国虽然试图在国内发展稀土开采和加工产业,但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替代。如果中国减少或中断稀土出口,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将受到严重打击。

这种不可替代也性进一步巩固了中国世界工厂的战略地位,也使得美国在贸易战中不敢那么肆无忌惮。

第三,中美深度捆绑,打中国就是打自己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中美之间早已形成了深度的经济联系,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让双方在对抗中都不得不顾及经济代价。

2023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总额达到了1058.48亿美元,而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总额则高达3160.71亿美元。

而到了2024年,仅前十个月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就花了4277.76亿美元,出口却只有1363.98亿美元,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这种巨大的贸易逆差虽然常被美国政界作为“攻击中国”的论据,但实际上也显示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不仅如此,中国还是美国农产品的最大买家之一。美国荷华州、伊利诺伊州等地每年都有大量的大豆、玉米、牛肉等农产品出口到中国市场,且这几个农业州还是大选的“关键摇摆州”,说话很有分量,这就导致美国内部的经济利益集团也不得不在对华政策上保持谨慎,以避免对国内经济造成严重损失。

与此同时,中国的美债持有量也对美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截至2024年底,中国持有美债接近7800亿美元,且持有规模仍然在不断下降。

作为美国的第三大债权国,如果中国在关键时刻大幅减少美元资产的持有量,美国的金融市场可能会面临剧烈波动,甚至引发一场新的经济危机。

结语

如今我们的各方面软实力让老美在选择对抗时深感无力,他们只能不断通过追加制裁来“虚空造牌”。

而这些优势的背后,是中国几十年来改革发展和稳健外交政策的结果。

随着特朗普再次回归,中美竞争势必会更加激烈,但这些关键因素注定了美国在面对中国时必须谨慎行事,不敢轻易迈出激化冲突的关键一步。

 

  • 参考资料:
  • 新华网《新闻调查丨美国从对华贸易战中得到了什么》

 

 

人民网《开创共建“一带一路”更加光明的未来》

 

 

光明网《国际观察:虚假的“美式民主”不得人心》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特朗普下手好快:越南、印度、菲律賓都傳來消息,對中國頗為不利

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日前接受采访时,明确对3亿多美国民众做出保证:“两年之内,一定能解决稀土问题,让中国无法在这个领域威胁到美国。”不管贝森特是否在吹牛,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这两年之内,五角大楼不敢跟中国大陆直接冲突,因此,他们需要在亚洲做好布局,先按住中国大陆。为此,他们需要在中国周边布下所谓的“天罗地网”。 在刚刚过去的几天时间里,印度、菲律宾、越南都传出大消息,都对中国颇为不利。 先说印度方面。日前,美国防长赫格塞斯正式宣布,已经跟印度签下了10年防务合作协议框架。也就是说,最终莫迪政府仍然在这方面对美方妥协了,在军事合作问题上,他还是更相信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在这方面仍然被莫迪凉在了一边。 接着,是菲律宾方面。数小时前,赫格塞斯和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共同宣布:菲律宾特遣部队正式成立。根据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说法,这支特遣部队共有60人,由一名海军将军领导,目的就是为了应对中国。 然后,就是越南。11月2日,赫格塞斯对越南进行了访问,越南高层对其非常热情。事后,赫格塞斯表示:“美军将向越南交付三艘巡逻艇,以及12架教练机中的3架”。而且,赫格塞斯还明确表示:“我们美国支持一个独立而又强大的越南!”让一个“强大的”越南待在中国周边,美国这个套路跟几十年前如出一辙。 当然,对五角大楼来说,仅仅是印度、菲律宾、越南三国还不够,他们还需要日本和韩国的力量。 近几天,日本和韩国也确实都在张罗一桩大事。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前几天特朗普访问韩国时,曾明确表示:“美国批准韩国建造核潜艇”。对此事,李在明政府相当高兴,毕竟未来他们就能用该核潜艇来盯防中国了。而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韩国这边正高兴着,日本那边也有动静了。这两天,日本官媒称:“在韩国得到美国的允许后,高市早苗政府也在寻求美国的核潜艇”。好家伙,要是再加上一直在张罗此事的澳大利亚,也就是说,未来中国最差的情况是:周边的日本、韩国、澳大利亚都会有核潜艇。而且,都是为了盯防咱们。 综上,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虽然中美贸易战已经降温,但美国对中国的动作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快。而且,特朗普已经彻底改变了跟中国一对一的策略,他已经回到了拜登的老路上:寻找更多盟友,来帮美国按住中国。这个策略是早在奥巴马以及拜登时期,美国就已经定好的,特朗普上台后曾一度对此颇为不屑。近段时间,由于贸易战,特朗普才猛然发现:中国确实不好对付,确实该联合更多盟友。 既然特朗普对华策略已经变了,那我们中国的应对之法自然也要有变化。

7 minutes ago

印度該收斂了!印學者警告: 中國只是缺一個合適的機遇來收拾印度

印度又开始飘了?边境挑事、国际上拉帮结派对咱中国阴阳怪气,结果连印度自己的学者都急了,直接警告: “别再挑衅中国了!人家只是缺个机会收拾你!”这话一出,印度政坛瞬间炸锅,看来有人是真该长点记性了!   自家学者看不下去了   印度近几年在国际上特别活跃,简直一副“谁都不怕、我最牛”的架势。先是在边境地区不断挑起事端,甚至多次派军队试探咱中国的底线; 后又在国际会议上各种“阴阳怪气”,试图拉拢其他国家一起针对咱中国。可以说,印度这些年的“小动作”一件比一件离谱,仿佛生怕别人不知道它和咱中国有矛盾似的。 而这次,连印度的学者都看不下去了。据印度媒体报道,不少印度知名学者最近纷纷公开警告本国政府: “不要再对中国进行无谓的挑衅,中国目前只是缺少一个合适的机遇,一旦机会成熟,印度将为这种不成熟的对抗承担惨痛的损失。” 其中一位学者更是直言,印度的军事能力和经济实力根本不足以与中国抗衡,继续挑衅只会自讨苦吃。 这话听着虽然刺耳,但却并非空穴来风。毕竟,印度近年来在中印边境地区的表现可以说是“得寸进尺”,多次试图改变现状,甚至公然侵犯咱中国的主权。 2020年的加勒万河谷冲突,至今依然是印度政坛的“痛点”。而在国际舞台上,印度更是拼了命地“刷存在感”,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拉拢美国、日本等国家,组成所谓的“反华联盟”。 然而,印度的这些努力真的有效吗?事实证明,印度不仅没能从这些挑衅中捞到什么好处,反而在多个领域被咱中国远远甩在了后头。 无论是经济发展、科技实力,还是国际影响力,印度和咱中国的差距都在不断拉大。而现在,连印度自己人都开始担心:继续挑衅下去,印度会不会把自己玩脱?  …

22 minutes ago

一邊抄中國作業,又一邊想取代中國,該國放豪言:2045成發達國家

如果一个国家“照抄”中国改革开放的作业,那这个国家会崛起吗? 这其实还真不一定——因为中国南边的越南,就是“抄作业”失败的经典例子!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越南“抄中国”作业的计划最终破产? 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不是真的不可复制? 中越渊源 中越两国的关系有多深? 这恐怕最远要从秦始皇时期开始说起: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在今天的越南北部设立象郡,从那时候开始,中原王朝就跟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但真正的故事,还要从汉武帝说起!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一口气灭了南越国,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 这一设就是一千多年,整个越南中北部都成了中国各朝代的直属郡县。 有越南人称中国统治越南的这段历史是“殖民”? 可当时的中原王朝可不这么想,他们把这里当成了自家后院,修路架桥、兴修水利、推广农耕技术,连汉字都一并传了过去! 这一千年,越南史书上叫作“北属时期”,北属时期的越南人从那时起,就开始“抄中国的作业”,学会了种稻子、读汉书,甚至是考科举! 可以说,没有这一千年的“北属时期”,就没有后来的越南文明。 越南后来的传统建筑、宗教信仰、政治制度,哪一样不是从中国学来的? 就连越南的历代皇帝,都要用汉字给自己起个像样的年号!…

19 hours ago

中國要提防!高市早苗上台後做的第一件事,徹底暴露了日本的野心

中国和日本未来十年时间里,爆发战争的概率究竟有多大? 这个概率的具体数字,我们难以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高市早苗的上台,中日爆发战端的概率大大提高! 为什么高市早苗的上台,是中日未来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高市早苗的上台,究竟预示着日本怎样的地缘野心? 右翼崛起 高市早苗的当选绝非偶然,她是日本右翼势力精心栽培的政治果实。 还记得安倍晋三吗?那个死不悔改的战争罪犯后代,一辈子想要为军国主义翻案!高市早苗就是他最得意的门徒,是安倍政治遗产的忠实继承者! 看看她的履历就知道了——长期参拜靖国神社,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鼓吹修改和平宪法,主张日本应该拥有“正式军队”。 这哪里是什么政治家,分明就是穿着西装的军国主义复辟者! 她在台湾问题上的强硬表态,甚至多次暗示“日本应该拥有核武器”,这样的言论出自一国首相之口,难道不是对整个亚洲和平的赤裸裸挑衅吗? 更可怕的是,高市早苗的上台还意味着日本整个政治生态正在右倾化。 自从安倍晋三开启了这个潘多拉魔盒之后,日本的政治天平就再也没有回到过中间立场。 一个接一个的右翼政客粉墨登场,他们打着“正常国家”的旗号,干着复活军国主义的勾当! 你以为这只是政客的个人野心吗? 错了!这背后是整个日本社会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不满和挑战。从教科书篡改历史,到政客集体参拜靖国神社,从修改和平宪法,到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日本正在一步步撕毁战后的国际承诺!…

19 hours ago

特朗普下最後通牒,中亞必須參與對俄制裁,否則關稅伺候!

在几天后的11月6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总统们将飞往华盛顿,参加一个名为C5+1的峰会,简单说就是美国和中亚五国坐在一起谈事情。 但这次会议可不是普通的友好交流,而是带着火药味的。美方直接甩出“最后通牒”,要求这些中亚国家加入对俄罗斯的制裁行列,否则就等着关税大棒砸下来。 美方的三大目标 美国这次可不是来中亚做客聊天的,而是带着明确的计划来的。根据披露的信息,美方在峰会上设定了三个主要目标,简单概括就是:让中亚国家帮忙制裁俄罗斯、吸引他们投资美国产业,以及确保美国公司能优先开发中亚的矿产资源。 这些目标听起来挺直白,但背后藏着不少算计。 要知道,中亚国家和俄罗斯经济联系紧密,比如贸易往来频繁,边境上经常有货物流动。美方希望通过施压,让这些国家在检查进出口货物时多留个心眼,阻止可能帮助俄罗斯绕过制裁的物资。 说白了,美国就是想让中亚当“帮手”,在乌克兰问题上给俄罗斯添堵。举个例子,哈萨克斯坦最近就在俄哈边境加强了对卡车的检查,这明显是配合美方行动的表现。 不过,这种要求对中亚国家来说挺为难的,他们既不想得罪美国,又怕惹恼邻居俄罗斯,毕竟两边都有利益牵扯。 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已经表态,说要分别投资80亿和40亿美元购买波音飞机和机车设备。听起来数额挺大,但仔细一想,这些国家自己资金并不宽裕,而且这些设备是不是真的急需,还是个问号。美方这么做,是想拉动本国经济,也是想通过投资绑定中亚,扩大影响力。 但问题在于,这种“承诺”可能更像是一纸空文,如果实际需求跟不上,投资就可能变成负担。 第三个目标是确保美国企业能优先开发中亚的关键矿产,比如钨、锑、锂、稀土和铀等。这些资源在现代科技和国防中至关重要,美国显然不想让其他国家,尤其是竞争对手,抢了先机。 美方希望通过协议锁定这些资源的开发权,为未来的战略储备铺路。这招挺聪明,既解决了资源需求,又能在中亚站稳脚跟。 美方这三大目标环环相扣,核心就是利用经济和政治手段,在中亚地区插一脚。不过,这些计划听起来美好,实际操作起来可没那么简单,尤其是面对中亚国家的现实考量。 美方的软硬兼施手段 为了说服中亚国家配合,美方可不是光靠嘴皮子,而是准备了一套“胡萝卜加大棒”的组合拳。所谓“胡萝卜”,就是各种诱人的承诺,试图用利益拉拢这些国家;而“大棒”呢,则是威胁性的制裁措施,不听话就让你吃点苦头。…

20 hours ago

中美最近在太空進行了一次較量,絕對是高手過招,招招致命

都说天高地远,事不关己?可如今,大国较量早飞到了天上去! 导弹没响、火箭没炸,两国却在万米高空上动起了“真格”。 美国盯着中国卫星偷偷拍,拍完还发图炫耀;中国冷不丁反手就是一拍,还连拍四小时。 你以为这只是技术秀?错!这是赤裸裸的试探,是针尖对麦芒的硬碰硬! 到底谁先挑事?谁更能打?这场“太空互拍”背后藏着什么玄机?今儿咱就一锤锤地说明白! 美国玩偷拍?“天眼”盯上中国卫星,秀肌肉还装无辜 说起这事儿,还得从2025年6月3日那天下午说起。 美国的麦克萨科技公司(Maxar Technologies),一家专门干卫星遥感的企业,突然在网上炸了锅。 炸啥?发照片!还不是地球的,是咱中国在轨的“实践二十六号”卫星。 这颗卫星,2014年12月2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用的是长征四号乙火箭。任务呢?国土普查、农业估产、防灾减灾。民用的,光明正大。可美国这家伙偏偏不信邪,扭头就用自己的卫星,对准了天上咱的卫星——来了一出“太空偷拍”。 拍的是谁?他们的“世景军团2号”(WorldView Legion 2)拍的。 拍多近?29.2公里!…

20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