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國際

韓國到底有多「強」?李在明:全世界能打贏我們的國家,只有四個

正所谓“庙小妖风大”,面积仅相当于我国一个省的朝鲜半岛,不仅是整个东北亚地缘矛盾最突出的地区,还是“国际吹牛新闻”的频发区。

在朝鲜多年宣称自己是“世界第三强国”的情况下,不甘下风的韩国终于抛出了“能打赢韩国的只有四个国家”的奇葩言论。

6月4日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李在明高调宣称“韩国是世界第五大军事强国”,不过这番表态并不是像朝鲜那种“迷之自信”,而是有凭有据的舆论战。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美国“全球火力”组织(Global Firepower)发布的“2025年全球军力排行榜”中,韩国竟然凭借0.1656的评分位列第五。那么,这份榜单究竟有多高的含金量呢?

一、神秘的全球军力排行榜

虽然作为非政府组织(NGO)的“全球火力”确实很难避免拿钱办事的问题,但是这家至今已经发布了20份年度全球军力榜单的组织确实比较客观。就拿今年分列榜单第15名的以色列和第16名的伊朗来说,6月13日至今的实战检验已经充分证明人多势众的伊军,确实比以军低一个段位。

当然你可以认为美国NGO刻意贬低伊朗、抬高以色列,但是“全球火力”发布的年度军力榜单确实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持久战能力”。

根据“全球火力”官方的介绍,和那些单纯比较核威慑力、战略纵深或者兵员规模的军力榜单不同,他们采用了综合衡量60个指标的“赋分制”评价体系。

比如,在先进装备、军费预算等方面拥有全球领先优势的美国获得了0.0744,最接近0所以美国是“2025年全球军力排行榜”中的第一军事强国,后面自然是中国和俄罗斯,还有印度。

和美国、以色列、伊朗这些相对客观的评分、排名结果不同,凭借0.1656的评分位列第五的韩国确实让人难以理解。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按理说长期处在对峙状态的朝韩两国完全应该是半斤八两的军力水平,但是“全球火力”却只把朝鲜排在第34位,并且这还比2024年提高了两位。

众所周知,朝鲜是国际公认的拥核国,并且朝鲜军队的规模大约是韩国的2.13倍。

难道“全球火力”觉得一个人多势众的拥核国,还打不过一个总兵力还不到自己一半的无核国吗?

二、韩军凭什么强

需要指出的是,“全球火力”并没有将核威慑力这一指标纳入“2025年全球军力排行榜”的评分系统,朝韩之间的断崖式排名差距确实和这个因素有关。在仅考虑常规军力的情况下,韩国排名远超朝鲜并不奇怪。

首先,韩国的国防工业具有超强的自主研发能力。朝鲜好不容易才在俄罗斯的军援下生产出两艘“崔贤”级驱逐舰,并且“二号舰”还曝出了下水失败的奇葩事故。

凭借海陆空多层次国防工业体系,韩国长年稳居全球十大军工出口国榜单,并且韩国还具备超强的自主研发能力。比如,2024年11月下水的1.2万吨大驱“正祖大王”号,就是韩国海军的骄傲。

其次,支撑韩国军力提升的经济基础十分牢固。虽然在关税战、贸易战的冲击下韩国经济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这个全球第十大经济体今年依然拿出了61.59万亿韩元(约合463亿美元)支持国防建设。

相比朝鲜20.8亿美元的国防预算,韩军简直富得流油。并且以三星为代表的韩国财阀集团,也可以在战时状态下大力资助韩国军力提升。

最后,韩国的兵员素质也明显超过朝鲜。现代战争绝不是靠士兵冲锋陷阵可以取胜的,随着无人机等大量先进装备进入实战,士兵文化水平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高。

在大学及以上学历人口占比超过50%的韩国,韩军基层士兵大部分可以充分理解长官下达的命令,并且他们的作战技能也有非常高的提升潜力。

虽然我们不否认坚持“主体意识”的朝军有更加英勇无畏的战场斗志,但是这些连网络都没接触过的人,恐怕根本胜任不了无人机、电子战的作战任务。

三、韩国的短板

韩国确实有远超朝鲜的军力,但是李在明那番“世界上只有四个国家打得过我们”的言论明显属于过度理解。从三个方面来看,存在巨大短板的韩国根本配不上“世界第五军事强国”的位置。

第一,国防自主权严重受限。和清朝晚期北洋舰队的悲剧一样,既不能选择开战时机,又无法制定作战方案的韩军,充其量只能发挥“美日同盟保安军”的战略作用。一旦朝鲜半岛硝烟再起,国防自主权严重受限的韩国恐怕只能选择暂时投降等待援助的妥协方案。

第二,国防工业核心技术缺乏。号称是“世界第五军事强国”的韩国竟然连射程超过800公里的导弹都造不出来,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不想让韩国拥有改变半岛局势的实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韩国海军的骄傲“正祖大王”号最核心的导弹防御系统“宙斯盾”也是美国的技术。

第三,战略纵深几乎为零。国土呈现长条状的韩国根本没有打持久战的可能,因为他们的首都距离朝韩实控线还不到50公里,朝鲜一旦发动对首尔的炮火覆盖打击,韩国经济就将遭到毁灭性打击。

李在明之所以一边强调韩国应该发展“实用外交”,一边坚持“美韩同盟是韩国国家安全的基石”,就是因为他清楚韩国的天然短板。

结语

李在明急需收拾尹锡悦留下的烂摊子,适当说一些提振韩国民族自信的“吹牛话”可以理解。

虽然“全球火力”的这份榜单确实存在一定合理性,但是建立在美日韩军事同盟基础上的韩国国防系统显然没有那么强。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果然不出所料,美國重啟對華301調查,貝森特:不賣稀土就加稅

美国重启对华贸易301调查,美财长也威胁不卖稀土就加税,看来美国是打算随时准备翻脸了。 今天来看看两个关于中美贸易战的新闻,美国这次很显然是憋着坏,做好了要继续跟中国摊牌的打算。 第一个新闻,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表示,尽管中美会晤后两国贸易战进入休战期,但是美国将继续对中国开展调查,以了解2020年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是否全部履行。 美贸易代表还说,尽管中美进行了五轮贸易会谈,进行了高层会晤,但是“没有解决中美关系中的所有问题”。 第二个新闻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说,如果中国继续限制稀土出口,那么美国会对中国提高关税。希望中美成为“值得依靠的伙伴”。 两个都看得出来,美国对中国的威胁已经不加掩饰,他们丑话说在前头,就是为了翻脸做准备。 第一个新闻里面,美国贸易代表说的这个所谓的调查,也就是臭名昭著的“301调查”,这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的第301条,这项条款授权美国总统,对被认定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国家征收进口关税。 特朗普第一任期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就是根据这个调查发动的。 现在美国为什么突然又重启了调查呢?在我理解来看,美国现在是实在没牌可以打了,关税牌没有让中国屈服,拉拢盟友一起对中国加税,结果盟友们嘴上说的好好的,但是谁都不敢配合美国对中国加税,因为他们知道,中国敢硬刚美国,就一定不会对他们手软。 美国重启301调查,就是要找一个理由和借口,未来对中国重新加征100%的关税,继续威胁中国让步。 第二点关于稀土出口问题,中国还是那句话,稀土是我们的战略资源,我们对此予以管控符合国家利益。 美国不是老说什么,他们的“国家安全风险”吗?为了维护他们的“国家安全”,美国不仅在国内出台各种法律法规,甚至把这些法律法规应用到国际上,导致美国法大于国际法的奇观屡屡出现。 典型的就是美国不允许其他国家进口伊朗石油,认为此举资助了伊朗革命卫队,违反了美国对伊朗的制裁。 现在美国要求中国放开稀土出口,美财长贝森特还说什么,“中国垄断了稀土市场,有证据证明,中国有时不是可靠的合作伙伴”。 美国人说这些话之前应该好好照照镜子,先别说中国,美国自己称得上是“可靠的合作伙伴”吗?…

4 minutes ago

英國媒體點破真相:中國正在用美國的武器,打贏貿易博弈

在全球化浪潮持续深化的背景下,中美之间的经贸互动早已超越传统贸易争端范畴,逐步演变为发展模式与制度韧性的深层次对弈。 过去,西方主流舆论普遍认为中国难以在高强度的外部压力下维持经济稳定,然而以《经济学人》为代表的权威媒体近期立场转变,清晰折射出这一预判正在土崩瓦解。 从精准反制策略的灵活运用,到供应链体系展现出的强大抗压能力,再到国家治理体系所支撑的长期发展动能,中国正以实践重塑全球经贸博弈的基本逻辑。 小李将带您穿透信息噪音,深入解析西方认知转向背后的深层动因,揭示中国应对挑战的战略底气,并探讨这场大国角力如何深刻影响未来世界秩序的重构路径,为公众提供一份冷静而系统的观察视角。 西方终于看清博弈现实 当特朗普公开为中美马来西亚会谈打出满分评价之际,《经济学人》却通过一系列深度分析文章表达了截然不同的判断。 这家创立于1843年的国际知名政经期刊,近期接连发布题为《为何中国正在赢得贸易谈判》和《中国如何用美国的方式击败美国》的文章,明确指出美方在经贸对抗中正逐渐丧失主导地位。 作为全球政治、商业与学术界广泛信赖的信息来源,《经济学人》拥有覆盖各国高层决策者、跨国企业领袖及顶尖学者的读者群体。 前美国总统奥巴马曾为其撰写专栏文章剖析美国内部经济结构性难题,比尔・盖茨坚持每日阅读其内容,查理・芒格更是将其列为每日清晨必读刊物之一。 尽管该杂志长期带有鲜明的西方中心主义视角,早年亦与其他西方精英一样,预设中国无法承受贸易战带来的冲击,但如今其态度发生根本性逆转,反映出对客观事实的重新审视与理性回归。 这种认知变迁的意义远超舆论风向的变化。此前西方之所以低估中国,关键在于以线性思维解读中国的发展轨迹,误以为关税施压足以导致产业链外迁、迫使政策退让。 但在实际交锋过程中,中国不仅有效稳住了经济基本面,更通过动态调整策略实现了战略主动,这种超出预期的表现促使《经济学人》不得不摒弃原有偏见,依据真实数据重建分析模型。 从市场行为来看,近年来大量欧美企业并未响应美国政府推动的“去风险”或“脱钩”倡议,反而持续扩大在中国的投资布局。 企业的选择始终基于市场规律与盈利逻辑,中国庞大的内需潜力、高度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以及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使其成为全球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节点。 《经济学人》的态度调整,实质是代表西方决策圈承认了一个共同认知:经贸竞争的结果并非由单一国家宣称决定,而是由全球资源配置效率与发展现实共同塑造。…

16 minutes ago

特朗普下手好快:越南、印度、菲律賓都傳來消息,對中國頗為不利

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日前接受采访时,明确对3亿多美国民众做出保证:“两年之内,一定能解决稀土问题,让中国无法在这个领域威胁到美国。”不管贝森特是否在吹牛,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这两年之内,五角大楼不敢跟中国大陆直接冲突,因此,他们需要在亚洲做好布局,先按住中国大陆。为此,他们需要在中国周边布下所谓的“天罗地网”。 在刚刚过去的几天时间里,印度、菲律宾、越南都传出大消息,都对中国颇为不利。 先说印度方面。日前,美国防长赫格塞斯正式宣布,已经跟印度签下了10年防务合作协议框架。也就是说,最终莫迪政府仍然在这方面对美方妥协了,在军事合作问题上,他还是更相信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在这方面仍然被莫迪凉在了一边。 接着,是菲律宾方面。数小时前,赫格塞斯和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共同宣布:菲律宾特遣部队正式成立。根据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说法,这支特遣部队共有60人,由一名海军将军领导,目的就是为了应对中国。 然后,就是越南。11月2日,赫格塞斯对越南进行了访问,越南高层对其非常热情。事后,赫格塞斯表示:“美军将向越南交付三艘巡逻艇,以及12架教练机中的3架”。而且,赫格塞斯还明确表示:“我们美国支持一个独立而又强大的越南!”让一个“强大的”越南待在中国周边,美国这个套路跟几十年前如出一辙。 当然,对五角大楼来说,仅仅是印度、菲律宾、越南三国还不够,他们还需要日本和韩国的力量。 近几天,日本和韩国也确实都在张罗一桩大事。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前几天特朗普访问韩国时,曾明确表示:“美国批准韩国建造核潜艇”。对此事,李在明政府相当高兴,毕竟未来他们就能用该核潜艇来盯防中国了。而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韩国这边正高兴着,日本那边也有动静了。这两天,日本官媒称:“在韩国得到美国的允许后,高市早苗政府也在寻求美国的核潜艇”。好家伙,要是再加上一直在张罗此事的澳大利亚,也就是说,未来中国最差的情况是:周边的日本、韩国、澳大利亚都会有核潜艇。而且,都是为了盯防咱们。 综上,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虽然中美贸易战已经降温,但美国对中国的动作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快。而且,特朗普已经彻底改变了跟中国一对一的策略,他已经回到了拜登的老路上:寻找更多盟友,来帮美国按住中国。这个策略是早在奥巴马以及拜登时期,美国就已经定好的,特朗普上台后曾一度对此颇为不屑。近段时间,由于贸易战,特朗普才猛然发现:中国确实不好对付,确实该联合更多盟友。 既然特朗普对华策略已经变了,那我们中国的应对之法自然也要有变化。

57 minutes ago

印度該收斂了!印學者警告: 中國只是缺一個合適的機遇來收拾印度

印度又开始飘了?边境挑事、国际上拉帮结派对咱中国阴阳怪气,结果连印度自己的学者都急了,直接警告: “别再挑衅中国了!人家只是缺个机会收拾你!”这话一出,印度政坛瞬间炸锅,看来有人是真该长点记性了!   自家学者看不下去了   印度近几年在国际上特别活跃,简直一副“谁都不怕、我最牛”的架势。先是在边境地区不断挑起事端,甚至多次派军队试探咱中国的底线; 后又在国际会议上各种“阴阳怪气”,试图拉拢其他国家一起针对咱中国。可以说,印度这些年的“小动作”一件比一件离谱,仿佛生怕别人不知道它和咱中国有矛盾似的。 而这次,连印度的学者都看不下去了。据印度媒体报道,不少印度知名学者最近纷纷公开警告本国政府: “不要再对中国进行无谓的挑衅,中国目前只是缺少一个合适的机遇,一旦机会成熟,印度将为这种不成熟的对抗承担惨痛的损失。” 其中一位学者更是直言,印度的军事能力和经济实力根本不足以与中国抗衡,继续挑衅只会自讨苦吃。 这话听着虽然刺耳,但却并非空穴来风。毕竟,印度近年来在中印边境地区的表现可以说是“得寸进尺”,多次试图改变现状,甚至公然侵犯咱中国的主权。 2020年的加勒万河谷冲突,至今依然是印度政坛的“痛点”。而在国际舞台上,印度更是拼了命地“刷存在感”,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拉拢美国、日本等国家,组成所谓的“反华联盟”。 然而,印度的这些努力真的有效吗?事实证明,印度不仅没能从这些挑衅中捞到什么好处,反而在多个领域被咱中国远远甩在了后头。 无论是经济发展、科技实力,还是国际影响力,印度和咱中国的差距都在不断拉大。而现在,连印度自己人都开始担心:继续挑衅下去,印度会不会把自己玩脱?  …

1 hour ago

一邊抄中國作業,又一邊想取代中國,該國放豪言:2045成發達國家

如果一个国家“照抄”中国改革开放的作业,那这个国家会崛起吗? 这其实还真不一定——因为中国南边的越南,就是“抄作业”失败的经典例子!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越南“抄中国”作业的计划最终破产? 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不是真的不可复制? 中越渊源 中越两国的关系有多深? 这恐怕最远要从秦始皇时期开始说起: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在今天的越南北部设立象郡,从那时候开始,中原王朝就跟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但真正的故事,还要从汉武帝说起!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一口气灭了南越国,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 这一设就是一千多年,整个越南中北部都成了中国各朝代的直属郡县。 有越南人称中国统治越南的这段历史是“殖民”? 可当时的中原王朝可不这么想,他们把这里当成了自家后院,修路架桥、兴修水利、推广农耕技术,连汉字都一并传了过去! 这一千年,越南史书上叫作“北属时期”,北属时期的越南人从那时起,就开始“抄中国的作业”,学会了种稻子、读汉书,甚至是考科举! 可以说,没有这一千年的“北属时期”,就没有后来的越南文明。 越南后来的传统建筑、宗教信仰、政治制度,哪一样不是从中国学来的? 就连越南的历代皇帝,都要用汉字给自己起个像样的年号!…

20 hours ago

中國要提防!高市早苗上台後做的第一件事,徹底暴露了日本的野心

中国和日本未来十年时间里,爆发战争的概率究竟有多大? 这个概率的具体数字,我们难以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高市早苗的上台,中日爆发战端的概率大大提高! 为什么高市早苗的上台,是中日未来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高市早苗的上台,究竟预示着日本怎样的地缘野心? 右翼崛起 高市早苗的当选绝非偶然,她是日本右翼势力精心栽培的政治果实。 还记得安倍晋三吗?那个死不悔改的战争罪犯后代,一辈子想要为军国主义翻案!高市早苗就是他最得意的门徒,是安倍政治遗产的忠实继承者! 看看她的履历就知道了——长期参拜靖国神社,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鼓吹修改和平宪法,主张日本应该拥有“正式军队”。 这哪里是什么政治家,分明就是穿着西装的军国主义复辟者! 她在台湾问题上的强硬表态,甚至多次暗示“日本应该拥有核武器”,这样的言论出自一国首相之口,难道不是对整个亚洲和平的赤裸裸挑衅吗? 更可怕的是,高市早苗的上台还意味着日本整个政治生态正在右倾化。 自从安倍晋三开启了这个潘多拉魔盒之后,日本的政治天平就再也没有回到过中间立场。 一个接一个的右翼政客粉墨登场,他们打着“正常国家”的旗号,干着复活军国主义的勾当! 你以为这只是政客的个人野心吗? 错了!这背后是整个日本社会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不满和挑战。从教科书篡改历史,到政客集体参拜靖国神社,从修改和平宪法,到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日本正在一步步撕毁战后的国际承诺!…

20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