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科技

越南總理定下大計,10年內高鐵打通南北,沒有中國能辦到嗎?

越南高铁10年内打通南北,没有中国能办到吗?

越南决心在10年内建成关键的南北高铁,强化南北两大经济区的经济联系,而能否及时与中国达成合作,很有可能成为越方能否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

【越南总理范明政表示将在10年内完成南北高铁的建设工作】

在新一届达沃斯经济期间,越南总理范明政表示,基础设施建设是越南今年达成GPD增长8%以上,并在未来几年内实现GDP两位数增长目标的关键支柱。越南政府计划于年内开始进行中越跨境铁路建设,同时将在10年内完成南北高铁的建设工作。

虽然范明政此次同样提到了越南即将进行的公路、海港建设,但从越南媒体的报道细节上看,铁路建设仍旧是越南此番基建升级工作的首要切入点。

越方作出这一决断,自然是意识到了越南国内交通运输业存在的现实问题。

【越南政府将铁路基建建设作为了经济发展的重点】

越南国土南北狭长,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北方的红河三角洲与南方的湄公河三角洲。这就决定了,越南必须构建起完善的南北运输体系,实现两个主要经济区之间的联通,才能够确保经济的长久发展。

可越南的交通运输体系存在巨大问题。由于大部分铁路都是法国殖民时代的米轨铁路,货运能力弱,且运行速度慢,很多货运列车只能开到每小时50公里,货物从南方经济重镇胡志明市运到首都河内需要数十个小时,导致铁路无法在越南南北联通中发挥作用。

越南每年的铁路货运量在国内货运总量中的占比不到5%,60%以上的货物运输依靠公路进行。但公路本身的运量有限,运输成本较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越南经济的发展。越南急需修建一条能够贯通南北的现代化铁路。

【越南原有的米轨铁路运力严重不足】

只是以越南自身的技术实力,越方很难独立完成这条全长超过1500公里的高铁建设,更不用说是在10年内建成。寻找外部支援就成了越方必须做的事情。

越方之前寻找的外援是日本,可日本企业普遍对可能面临的征地等问题存在担忧,同时不愿意在铁路修建初期为越方提供资金支持,等到铁路建成后再慢慢收回成本,日本政府也就在此事上保持了模糊态度,既不明确拒绝越南,也迟迟没有真正推进此事,最终造成了这条高铁项目拖延了约20年都没有开工。

在看清形势后,越南政府终于在2024年下定决心,准备以更加独立的方式进行铁路建设,1.7万亿越南盾,约合4920亿元人民币的建设资金,将全部由越南国家财政负担,但需要他国提供技术和关键设备支持。

【越南自身很难完成这一铁路建设】

而在迟迟没能与日方达成合作后,越南转而寻求中国帮助的可能性也在增加。越方曾派人前往老挝等地,参观中国帮助其他东南亚国家建设的铁路,以及京沪高铁等中国自己的高铁线路。

2024年,中越正式达成了3条跨境铁路建设的合作协议,这也就是范明政此次所说的要在年内开工建设的铁路。

在此次达沃斯论坛期间,范明政与中国代表商讨了铁路建设问题,提议中越在技术、人力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推进3条跨境铁路建设。这些已有合作无疑能够为中越在南北铁路项目上可能的新合作打下基础。

况且,越南进行铁路建设的一个目标,是加强与中国的铁路连通,强化对华贸易。这无疑增加了越南在南北铁路建设中,同样采用与中国相同标准的1435毫米国际标准轨,进一步与中国实现“车同轨”的可能性。

【中越有望进一步实现车同轨】

中国同样需要通过与越南进行铁路建设合作,达成自身的发展目标。首先,在越南方面认清现实,清楚自身发展离不开中国,将对华外交作为越南外交第一优先项这一背景下,中越双边贸易额稳步提升,越南成为中国的一个关键出口市场。

中越之间的铁路运输量也在逐年增加,仅在2024年,从中国广西始发的中越班列货物运输量,就是2023年的近12倍。如果中越之间的新跨境铁路以及南北高铁建成,运输量必将再度翻倍。

其次,越南是“泛亚铁路”东线的关键国家,如果能够帮助越南完成铁路基建升级,中国就有望更快完成“泛亚铁路”建设,为中国与东盟的跨境贸易提供足够的运输保障,进而提升中国在整个东南亚方向的影响力。

【越南是泛亚铁路东线的关键国家】

只是由于越南国内可能存在的安全焦虑,以及越方在大国间保持平衡的“竹子外交”战略影响,越南政府迟迟没能真正下定决心,正式选择中国为合作伙伴,开启南北高铁的合作协商工作。

但随着范明政正式定下10年之期,越方已经没有了在中日之间左右摇摆的时间,如果不想重蹈覆辙,越南就需要在年内作出决断,正式开始与中国进行接触,争取在2026年之前签署协议。不然的话,越方制定的2027年开工计划,又将化为泡影。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黃循財打破沉默,不願見台海爆發戰火,暗示日本已經在努力「降溫」,中方應放下成見

中日之间最近又起了波澜,这次一切的导火索都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开发表了涉台言论,踩到了最敏感的红线。 中国随即做出了反制,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外交层面也强烈抗议。眼看局势越烧越旺,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一场国际论坛上突然开口,呼吁中日“降温”,还特别提到日本是想稳定关系的。 这番话一出,舆论很快炸开了锅。问题是,日本真的在降温吗?这场风波背后,其实远比表面复杂。 黄循财“劝降温”,却绕开了问题的核心 当地时间11月19日,黄循财在一场活动上提到中日最近的紧张关系时表示希望中日两国能够找到化解纠纷的方法,但与此同时他还表示日本显然是想降温的,他希望“中国也持有相同的态度。” 黄循财的表态,听上去是希望别再进一步升级了。 他的意思明显是偏向日本的,还劝中国也应当“降温”。但他这番说法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完全没有提高市早苗的言论本身,也没有对日本政府的态度做出评价,只是笼统地说双方要缓和。 这就让人很难不产生疑问,他到底是站在中间说话,还是在有意回避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而且要说降温,明明是中方先通过外交渠道进行的表态,这样做就是希望日方能认识到错误,及时撤回言论,中方的做法就是在第一时间阻止事态升级。 而高市早苗的发言,是直接干涉中国内政,是挑衅性极强的动作。日本政府不但没有约束,事发后也没有任何实质反应,甚至连一句道歉都没有。 如果说这样的行为都可以轻描淡写地“向前看”,那是不是意味着今后谁都可以说点过分的话,然后靠一句“大家冷静”就能收场? 黄循财的说法,其实混淆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层面。中日之间确实有不少历史遗留问题,但这次的争议并不是老问题,而是现实中正在发生的新挑衅。 把这种现时挑衅和历史争议放在一起谈,等于用过去的“历史和解”来为现在的错误行为找台阶下,这种处理方式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只会让矛盾更难真正解决。 日本没有认错,中方为什么要先让? 如果说黄循财真的是出于善意,希望两国冷静处理分歧,那他至少也应该把问题说清楚、讲明白。…

11 minutes ago

美國不許日方低頭?送上8200萬軍火,高市開始醒悟,對華踩下剎車

大好河山,邀您共看 Hello,大家好呀!老墨今天想和大家细聊一下,美国在中日关系紧张之际,对日出售8200万美元军火的事情。 自从高市早苗抛出涉台言论,便引发了一场巨大的外交风波,而就在局势僵持之际,美国突然要卖给日本8200万美元的军火,还附带一系列力挺高市的政治动作。 但高市却在压力下悄然改变口风,开始缓和对华态度。 那么这场风波背后,到底是日本的主动挑衅,还是美国在暗中操盘?高市的“紧急踩刹车”,又是否意味着日本真的意识到了危险? 涉台言论惹祸上身 高市早苗的言论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是因为她不止一次,把台海局势和日本国家安全直接挂钩。 她在国会中明确表示,一旦中国大陆封锁台湾,就会让日本陷入危险,所以日本可能要派遣自卫队介入。 这个表态在日本国内外引发巨大震动,也让中方强烈不满,在她发言后,中日外交关系立刻进入低温状态。 中国外交部用措辞严厉的声明回应,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提醒日方“自重”,不仅如此,中国军方也罕见地用中日英三语发布警告,直言如果日本介入台海战事,其本土将沦为战场。 与此同时,高市的言论也引发了日本内部的不满,东京街头出现大规模抗议民众,高喊要求高市道歉、辞职。 日本多位前首相也纷纷表达反对意见,认为高市的发言太过激进,把日本推向危险境地。 那么高市早苗真就是要一条道走到黑吗?虽然目前来看还不好说,但根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高市本人私下里已经意识到发言过头,愿意“留出对话空间”。 可就在这一节点,美国突然出手,给日本“打气”,也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那么,美国到底想通过这场军售传递什么信号?…

22 minutes ago

真要出兵打?特朗普重磅宣布:美國將很快變成一個更大的國家

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可以说是美国自二战结束后以来最热衷于领土扩张的总统了,此人已经在多个场合公开提出了自己对美国的北方邻国加拿大、丹麦手中的世界第一大岛屿格陵兰岛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巴拿马运河的领土要求。并且,从目前的种种迹象上看,特朗普似乎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的打算要夺取或者说“合并”这些地区! 根据我权威媒体援引外媒的消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在多个公开场合宣称,美国将很快扩张领土。特朗普不仅重申了他对收购格陵兰岛的兴趣,还再次提到将加拿大纳入美国版图的可能性,以及美国重新控制巴拿马运河的相关计划。近期,就在特朗普在拉斯维加斯进行公开讲话之际,他就直截了当地表示称:“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国土面积可以随着发展而大大增加。” 很显然,特朗普已经将目光瞄准了加拿大、格陵兰岛和巴拿马运河区。特朗普之所以对这三个地方垂涎欲滴,一方面是因为加拿大和格陵兰岛都属于是人口较少,同时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加拿大仅有4000多万人口,而格陵兰岛虽然坐拥2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相当于三个乌克兰),却仅有大约6万人。因此,“合并”这样地广人稀且资源丰富的地区,对于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而言,难度并不是非常大。另一方面,这些地区的战略位置也十分重要,巴拿马运河区扼守大西洋和太平洋,加拿大和格陵兰岛则可以制衡北极,眺望欧洲。 特朗普此前已经公开表示,“不排除”在进行领土扩张之际使用武力。而近期,针对丹麦在格陵兰岛的扩军计划(包括新增两艘巡逻船,两架狗拉雪橇等),特朗普也是公然予以了嘲讽。由此可见,一旦丹麦对特朗普的扩张计划予以强烈抵制,特朗普确实有要求美军直接出兵的可能。而美国作为如今的世界第一强国,若是真的公然进行武力扩张的话,那么世界局势必将会产生极大的动荡!

37 minutes ago

美專家警告美國,若不發生戰爭,與中國搞零和博弈,是一個大錯誤

近几年的美国仿佛陷入到了一个怪圈之中。 一边高呼着要促发展,一边又陷入到了与中方的博弈之中。 而且与中方的对决也是反复无常。 人前高呼要与我国和谈,促进两国的合作,人后又重拳出击加强对中方的制裁。 这样的困局仿佛让美着了魔一般,一定要与中方分出个输赢,所以双方的交锋是一轮接一轮,对于这一问题美专家曾发出过警告。 约瑟夫·奈是哈佛的学者,也是美国著名的专家。 在2021年的时候,他曾公开表示如若不发生战争,美与中方搞零和博弈,是一个天大的错误。 当时不少人对此不以为意,甚至认为这是危言耸听。 可从现下的局势来看,他的警告不无道理,两国的相争没有所谓的赢家,只会两败俱伤。 之所以这位专家会有这样的警告,是因为进入到21世纪之后,美便从多个领域向中方施压,大有与我们死磕到底的架势。 还扬言要与我国脱钩。 可事实证明,中美经贸往来日渐加深,两国作为国际强国,经济断交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还会引发全球性的动荡。 之后的科技战,华为在国际上遭到了百般刁难。 短时间内的确是限制住了中企的发展速度,中方却从未低头,反而是在逆境中闯出了一番天地。 中企突破了技术难关,不仅拥有了自己的芯片,还开始抢占国际份额,受到伤害最大的反而是美企。…

57 minutes ago

沉默兩周終於發聲,高市一堆好聽話,但關鍵問題上,一個字沒鬆口

沉默两周后,高市早苗终于说话了,一张口就是好听话,但是在谈到中国几次三番强调的核心问题时,高市却一个字都不松口,还想浑水摸鱼。 高市早苗 自高市早苗不当涉台言论引发中日外交风波后,这位日本新首相就一直保持沉默,尽管国内外要求高市道歉的声音此起彼伏,但是高市一直不为所动。然而,在沉默两周后,高市首次就动荡中的中日关系发声了。 高市早苗在最新采访中表示,中日元首曾在上个月会晤时达成一致,要坚定推动中日战略互惠的大方向,关于这一点,日本的想法是没有改变的。说得直白点,继续与中国做生意,深化经济合作,也是日本现在想要的。 日本福岛渔民 本以为这是高市早苗幡然悔悟的前兆,没想到高市话锋一转,声称关于“日本存亡危机”的看法,日本政府的立场也是一贯的,不会改变的。说到底,高市到现在为止都不认为她的涉台言论是错误的,并且似乎已经做好了和中国硬刚的准备。 这一表态被看作是高市对中日近期外交风波的回应,但是她试图用“战略互惠关系”的糖衣,包裹其坚不退让的“存亡危机事态”立场,在中国要求日本道歉的最核心问题上,高市可是一个字没松口。在这种情况下,中日关系恐难真正改善。 日本水产品 我们免不了怀疑,高市表面呼吁改善关系,实质坚持原有强硬立场,就是在政治作秀,企图赢得国际舆论支持。如果是真心想和中国改善关系,高市不会不清楚中方的诉求,也就不会在历史和台湾问题上一再坚持错误立场。 如今说出“坚持中日战略互惠”这种好听话,不过是对日本经济担忧的表现罢了。中国接连发布赴日旅游、留学警告,暂停日本水产品进口、日企赴华参观,中日商务部、文化部部长会议也接连延期。日本嘴上说着“没影响”,但实则比谁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若中日外交关系崩盘,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危机,从汽车、半导体到农业、文化,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力已经渗透至方方面面。更糟糕的是,若日本此举打破亚太地区力量平衡,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和对抗情绪,可能会将包括日本在内的众多国家拖入战火之中。 日本近期疯狂扩军 高市早苗不顾百姓和企业的生存困境,一味挑衅中国,企图激起国内右翼势力对中国的仇恨,然后趁此机会完成“扩军”的目标。不论是当年的侵华战争,还是如今拿台海做文章,日本右翼的手段没有改变,不过是用民众的税收和安全,为少数人的利益买单罢了。 中日关系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建立在明确的政治基础之上,既然日本想要和平相处,就不该在核心问题上一再挑衅中国。战争有什么好处?对抗有什么好处?中方的诉求不会改变,日本必须给中国一个说法,深刻反思历史责任,不再干涉中国内政。

1 hour ago

特朗普再次語出驚人:全球第二大國家和第四大國家要合並?

从海湖庄园晚宴到社交媒体狂轰滥炸 特朗普这个“第51州”说法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根子其实扎在2024年底。那时候他刚赢了大选没几天,就开始在自己的Truth Social上放风,先是威胁对加拿大所有进口货加25%关税,理由是边境移民和毒品问题,还说要解决贸易逆差。 2024年11月29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专门飞到佛罗里达海湖庄园跟他吃饭,谈的就是关税的事。结果特朗普当场就扔出炸弹,说如果关税让加拿大扛不住,不如干脆变成美国一部分,这样特鲁多就能当新州的负责人了。这话一出,现场气氛尴尬,但特朗普还觉得自己挺幽默。 没过几天,12月18日他直接在平台上发长文,说美国每年补贴加拿大上百亿,根本没道理,还说很多加拿大人其实想加入美国,能省一大笔税和军费。 他把这叫“伟大主意”,直接喊出“第51州”。民调显示,当时只有13%的加拿大人支持这个想法,83%直接反对,但特朗普不管这些,继续发帖,甚至把特鲁多叫成“加拿大州州长”。 2025年1月6日,特鲁多宣布辞去自由党党魁,特朗普马上发文,说这证明了他的话对头,美国不能再补贴加拿大了,合并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还说加拿大人会免受俄罗斯和中国船只包围。 第二天1月7日,他干脆发了一张美加合并后的地图,把加拿大涂成美国颜色,配文“哦,加拿大!”。当天记者会上,他还不排除用经济力量推动合并,还说美加边界就是人为画的线,没啥意义。 整个1月到3月,特朗普反复提这个事儿。1月24日在北卡罗来纳讲话,说合并后加拿大人能拿更好医疗和减税。3月18日接受福克斯采访,又说美国厌倦给加拿大当免费保安,合并后加拿大会成为最大最美的州,美国会好好照顾。 3月19日重申,美国每年补贴加拿大2000亿,加拿大注定加入。加拿大这边从一开始当笑话,到后来真急了,民调显示反对率高达90%,连阿尔伯塔省这种相对亲美的地区也只有18%支持。 关税大棒加“金穹”诱饵的双重攻势 特朗普手里捏着关税这张王牌,从2024年底就威胁,2025年3月4日部分关税真落地了,加拿大出口到美国的汽车、钢铁、铝、木材、能源全中招。 加拿大经济对美依赖重,出口占GDP近30%,对美出口更占总出口75%以上,这一下直接让港口货柜堆山,工厂开工率掉,失业率蹭蹭涨。加拿大不得不反制,也对美国货加关税,但体量差太多,吃亏更大。 特朗普还不光用棍子,还扔胡萝卜。5月20日他公布“金穹”导弹防御计划,总花费1750亿,说这是天基系统,能防全世界导弹。5月27日直接发帖,说加拿大很想加入,但保持独立得掏610亿,变成第51州就免费,还说加拿大正在考虑。 加拿大国防开支本来就低,2024年才1.37%…

2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