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軍事

076來了!全球從未出現過的艦型,根本不需要垂直起降戰鬥機

2024 年 12 月 27 日中国 076 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在上海盛大下水,正式命名为 “四川舰”,舷号 51,这一里程碑事件瞬间吸引了世界各国海军的目光,也为中国海军的发展掀开崭新一页。

一、076 型两栖攻击舰正式下水

当日的上海造船厂,彩旗飘扬,气氛热烈非凡,随着香槟酒瓶在舰首撞碎,“四川舰” 缓缓滑入水中,宣告其正式开启服役之旅。

这艘战舰从诞生之初便自带光环,它是全球首款具备电磁弹射能力的两栖攻击舰,这一开创性设计,直接刺破了传统两栖攻击舰的技术天花板,让世界海军界为之一震。

其设计理念堪称独树一帜,重新定义了两栖攻击舰的范畴,它巧妙融合无人机航母特性,凭借自身强大的硬件配置与软件系统,成功跻身世界最大无人机航母行列。

美国海军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后,惊叹之余,将其形象地称为 “深海怪兽”。这一绰号背后是 076 型两栖攻击舰令人生畏的实力展现,它打破了常规海战力量的平衡,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高度关注与热议,各国海军纷纷开启对未来海战战略战术的重新审视与规划。

二、尺寸、排水量与电磁弹射的突破

从外观尺寸来看“四川舰” 展现出非凡气魄,长度约达 263 米,宽度为 43 米,这般雄伟身姿,已然超越中国 075 型两栖攻击舰,与美国 “美利坚级” 两栖攻击舰相比也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关键指标上更胜一筹。

满载排水量高达 4 万余吨,这一数据使其无限接近英国 “伊丽莎白女王” 级航母,虽吨位相近,但在综合战斗力和多任务执行能力层面,“四川舰” 凭借独特设计优势实现弯道超车。

最为亮眼的当属其创新性配备的电磁弹射系统。

这一系统的应用堪称海战技术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相较于传统的蒸汽弹射,电磁弹射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极大地提升了舰载机的起飞效率,让战机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升空作战,抢占先机。

同时安全性也得到质的飞跃,有效降低弹射事故风险,保障飞行员生命安全与作战任务顺利推进。尤为关键的是,它摆脱了对垂直起降技术的依赖,为固定翼舰载无人机的大规模应用敞开大门。

以往中国在垂直起降技术领域存在短板,而电磁弹射系统的出现巧妙化解这一难题,使得各类先进固定翼舰载无人机得以在 “四川舰” 上一展身手,作战能力由此实现跳跃式提升。

此外“四川舰” 采用的双舰岛设计独具匠心,通过将舰桥与甲板巧妙分离,构建起更为高效的指挥与飞行操作体系。

一方面舰桥专注于航行操控与战术指挥,为舰长提供清晰视野与精准决策支持;另一方面独立的飞行甲板控制岛确保舰载机起降作业有条不紊,减少指挥混乱与误操作风险。

两者相辅相成,大幅提高舰载机作业效率,无论面对日常巡逻、紧急战备还是高强度作战任务,都具备极强的适应性,为复杂多变的海战环境提供坚实保障。

三、076 型两栖攻击舰带来的战略变革

目睹 “四川舰” 的诸多卓越特性,不禁令人陷入深深思索。在现代海战体系中,它的出现究竟意味着什么?从战术层面看传统两栖攻击舰主要承担有限的兵力投送与近距离火力支援任务,作战模式相对单一、刻板。

而 076 型两栖攻击舰凭借强大的无人机作战集群、电磁弹射以及双舰岛等先进技术,将两栖作战与远洋制海权争夺紧密相连,极大拓展了作战半径与任务范畴。

一艘 “四川舰” 既能在近海区域组织高效两栖登陆作战,又能在远海大洋凭借无人机编队实施侦察、预警、打击一体化作战,对敌方海上、陆地目标构成全方位威胁,彻底打破传统海战攻防界限。

从战略维度考量,它为中国海军战略转型注入强大动力,过去中国海军侧重于近海防御,伴随国家利益不断向海外拓展,构建一支具备全球作战能力的蓝水海军迫在眉睫。

076 型两栖攻击舰的服役,填补了我国在大型两栖作战平台与远洋无人机作战力量的空白,与航母编队、核潜艇等形成高低搭配、优势互补作战体系,助力中国海军大步迈向深蓝,切实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海外资产与公民安全,为世界和平稳定贡献中国力量。

同时它也促使周边国家重新评估对华海上战略态势,推动地区海上力量平衡向着更加多元、稳定方向发展。

四、无人机作战能力

作为全球最大无人机航母,“四川舰” 的无人机作战能力堪称一绝,其精心打造的无人机起降与指挥系统,能够同时调度多种类型无人机协同作战。

这些无人机功能各异,涵盖侦察、打击、通信、电子战等诸多领域,共同编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作战网络。

在侦察任务中,无人机凭借出色的隐身性能与超长续航能力,能够悄无声息地奔赴远海、深入敌境,利用携带的先进传感器,对目标区域展开全方位、高精度侦察。

无论是敌方舰艇编队的动向、岛屿军事设施的部署,还是潜在海域威胁的探测,无人机都能迅速、精准地将情报回传至 “四川舰” 指挥中心,为后续作战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并且依托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无人机能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对海量信息进行实时筛选、分析,确保关键情报不被遗漏,侦察任务安全高效完成。

而在精确打击环节,“四川舰” 搭载的无人机更是展现出惊人实力,它们能够携带多种精确制导武器,依据侦察情报,对地面、海面目标发动突然袭击。

由于无人机体积小巧、机动性强,可灵活穿梭于复杂地形与敌方防空薄弱区域,有效规避敌方雷达探测与防空系统拦截,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战果。

这种隐蔽、突然的打击方式,让敌方防不胜防,成为海战战场上令人生畏的 “幽灵杀手”。

与其他国家的无人机航母相比,“四川舰” 无论是吨位规模还是综合性能,都占据明显优势。

“阿纳多卢” 号在设计理念与技术应用上相对保守,而 “四川舰” 凭借电磁弹射、先进隐身设计等前沿技术,推动无人作战集群从辅助作战力量向核心作战力量转变,彻底颠覆传统海战 “有人为主、无人为辅” 的模式,开启无人作战新时代,引领未来海战发展潮流。

五、两栖作战与整体性能

两栖作战是 “四川舰” 的看家本领之一,舰体内部空间宽敞,能够搭载大量气垫登陆艇、装甲车辆等两栖作战单元,构建起海陆无缝对接的作战体系。

这一整套两栖作战流程紧密衔接、高效流畅,展现出 “四川舰” 极强的战略灵活性,使其能够适应从热带海岛到寒带海岸等多种作战环境,成为两栖作战领域的 “全能选手”。

隐身性能也是 “四川舰” 的一大亮点,舰体采用先进隐身设计,通过优化外形结构、敷设吸波材料等手段,大幅降低被敌方雷达探测的概率,在复杂电磁战场上极大增强自身生存能力。

与此同时配备的先进雷达系统与指挥网络,能够实时、精准地掌握战场动态,从深海潜艇行踪到高空战机轨迹,无一遗漏。

依据实时情报,指挥中心迅速制定作战方案,灵活组织舰载机、无人机、舰炮等武器展开多层次打击,让敌人陷入防不胜防的困境。

无论是高速航行奔赴作战海域,还是在战场上周旋规避敌方攻击,“四川舰” 都能游刃有余,为作战任务胜利完成提供坚实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舰” 高度模块化的设计理念为其赢得更多作战优势,通过模块化设计,舰上武器系统、装备模块可依据任务需求快速更换、调整,实现 “一舰多用”。

执行远洋护航任务时,可强化防空、反潜模块配置,为商船队提供安全通道;在岛礁防御作战中,侧重反舰、对地攻击模块,守护祖国海疆;面对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则优化两栖作战单元搭载,发挥最大作战效能。

这种灵活多变的设计,使 “四川舰” 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任务需求,成为中国海军手中的一柄 “万能利器”。

结语

中国 076 型两栖攻击舰 “四川舰” 的下水服役,是中国海军发展史上一座巍峨丰碑,标志着中国海军在装备技术、作战理念、战略布局等多方面实现重大飞跃。

它以全球领先的设计、超强的作战能力,改写海战规则,为维护国家海洋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注入磅礴力量。

未来随着更多类似先进战舰入列,中国海军必将乘风破浪,在世界海洋舞台上书写更加辉煌壮丽的篇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肩负起大国海军的神圣使命。

参考资料:

阵匠2024-12-27076来了!全球从未出现过的舰型,根本不需要垂直起降战斗机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如果不動用核武器,能打敗日本的國家有哪些?一國上榜令人意外

核武器的杀伤力在二战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如若不是美国的这两枚原子弹,日本恐怕没这么快投降,战争结束后更是深受其害。也正是考虑到核武强大的威力,如今只有联合国五常合法拥有这一杀器。日本作为战败国,二战后受到不少限制,尤其是军事领域,不过在美国的庇护下,其经济迅速发展,自卫队的作战能力也因此提高,随着军力的提升,日本野心也逐渐显露,此前甚至有专家分析称,一旦日本崛起,第一个攻击的目标便是美国。 就目前局势来看,美日两国似乎不可能反目成仇,但分析人员指出,双方不过是在互相利用,一旦失去利用价值,必然会翻脸。毕竟二战的两枚原子弹的仇日本还没报。此前有人提出,在不使用核武器的前提下,有哪些国家可以打败日本?分析人员给出答案,其中除了中美俄外,还有一个国家的名字让人大吃一惊。 中美俄作为三大强国,打败日本十分容易。日本一直都在美国的眼皮子底下发展,对该国的军事实力了如指掌,加上美国的海军实力碾压该国,因此即便不是核武器,美国也能轻松战胜。除了美国外,俄罗斯作为2号强国,继承了苏联不少军事遗产,加上近年来发展出不少先进的武器装备,尤其是在高超音速武器上领先全球,就连美国动手都要三思而后行,因此想要打败日本轻而易举。而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拥有了完善的军工体系,日本作为岛国,到时候在海上进行封锁的话,恐怕支撑不了多久。 除中美俄三国外,英国和法国也在榜单上,毕竟身为五常,基本的军事实力还是不可小觑。不过印度上榜着实出乎人们意料,要知道印度作为一个武器装备都需要进口的国家,潜力并不被大众看好,加上近年来频繁挑起冲突,军事实力受到极大的影响。尤其是该国目前处于内忧外患当中,国内疫情迟迟无法解决,战胜日本在外界看来根本不可能。不过专家称印度军队数量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如果使用人海战术并且封锁印度洋,掐死日本的经济命脉,那么日本将不战而败。

3 hours ago

西方衛星在中印邊境,拍到多架隱形無人機,美媒:美軍已落後

中国新型无人机的发展速度,再次超出了美国方面的预期。 据美国“战区”网站10月11日报道,西方商业卫星公司公布的卫星图显示,近期在中印边境中国一侧的高原机场上,出现了多架攻击-11隐身无人机。美国军事专家研判称,这很可能是为了进行高海拔严酷环境的实战测试,意味着攻击-11已经具备了初步或完整的作战能力。 (商业卫星拍摄到的攻击-11无人机) 美媒在承认中国无人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也对五角大楼发出批评,认为美军对无人机的保守态度和解放军形成鲜明对比,已经被中国甩在了身后。 据报道,公开的商业卫星图片显示,今年8月份到9月份,在距离中印边境大约140公里的日喀则机场出现了至少3架攻击-11隐形无人机,这款无人机的代号为“利剑”,从首次亮相至今已经经历了10多年的研发和测试,如今终于进入到了实战部署阶段。 (歼-20可以和攻击-11搭配作战) 据介绍,攻击-11是一款多用途隐身飞翼式无人机,除了具备对地打击能力外,还可以执行情报搜集、监视和侦察任务,并可以作为电子战平台参与空战对抗。美媒表示,攻击-11还能够和双座版的歼-20S隐形战机搭配作战,担任后者的“忠诚僚机”。 美媒称,攻击-11近期部署的日喀则机场海拔大约为3800米,拥有全世界最长的跑道之一,跑道长度长达5000米,近年来还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修建了3000米长的辅助跑道,以及7个大型飞机的停机坪,目前扩建工作还在持续中,是中国在西部高原的重要军民两用机场。 据悉,除了近期部署了攻击-11无人机外,当地常年部署有大批作战飞机,包括歼-10、歼-16、空警-500预警机等等,此外还部署过彩虹-4、无侦-7等多型号无人机。 (阅兵式上的攻击-11无人机) 美媒认为,攻击-11无人机在中印边境附近的部署意义非同一般,一方面这里是进行高原测试的绝佳地点,另一方面也可以“拿敌练兵”,在复杂环境下测试印度一侧的雷达和防空系统。 美媒表示,攻击-11只是中国庞大无人机家族的一员,在“9.3阅兵”中展示的多款隐形无人机都已经服役,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军类似无人机的研发却遭遇了重大挫折,包括X-47B等多款无人机都宣布中止研发。美媒警告称,美军错失无人机发展的宝贵机遇,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阅兵式上的攻击-11无人机) 军事分析人士表示,长期以来,印度方面都自信认为,在中印边境具备对中国的空中优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方一侧的海拔较高,不利于传统有人战机的常态化部署,而中方在无人机领域的突破,无疑打破了印度方面的迷之自信,攻击-11这种无人作战飞机的实战部署,使得解放军在高海拔地区的空中情报感知和作战能力大幅增强,换言之,解放军对印备战已经进入了无人作战的新阶段。 (阅兵式上的中国无人机)…

3 hours ago

首個被踢出北約的國家出現?特朗普發了最後通牒,將盟友推向中國

最近的北约圈子不太平,美国和欧洲盟友之间的气氛越来越微妙。 从几个月前的峰会上吵得面红耳赤,到不少国家悄悄搁置美制武器订单,昔日铁板一块的同盟,如今裂痕肉眼可见。 这股火药味,终究还是烧到了明面上。美国总统特朗普又搞出大动静了,这次将枪口对准了北约盟友西班牙,直接放话要把西班牙踢出北约。 特朗普却没想到,被美国这么一逼,反倒让西班牙更倾向于跟中国合作。 2025年10月9 日,特朗普在和芬兰总统斯图布会谈时,突然扯到了西班牙的军费问题,语气十分强硬:“西班牙不大幅涨军费,北约就该考虑把它踢出去。” 表面上看,这是美西两国之间的军费矛盾,可是往深了想,其实是北约内部乱成一锅粥的缩影。 特朗普这话明着是说西班牙,实际上也是给其他欧洲国家敲警钟,让他们盯着西班牙,把西班牙的国防预算能按照北约的规矩来,提到GDP的5%。 熟悉情况的都知道,这已经不是特朗普第一次提出涨军费要求了。 早在2025年6月的北约峰会上,他就狮子大开口,要求各国提高军费,当时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就没给面子,直接回怼:“我们军费够保卫自己了,再涨钱就得从民生里抠,老百姓不同意。”直到现在,西班牙的军费占比也才2.1%。 见西班牙油盐不进,特朗普不光威胁要惩罚西班牙,还让其他欧洲国家一起施压,这强硬劲儿,把美欧之间的那点遮羞布都快扯没了。 不过,西班牙敢跟美国硬刚真的不怕被踢出北约吗? 其实,西班牙的底气一半来自国内,一半来自中国。 对于军费问题,2025年西班牙就搞过一次民调,结果显示只有 30%…

3 hours ago

美國教授警告印度:華盛頓憎恨中國,不是因為它不好,而是太成功

杰弗里·萨克斯这个人,在经济学圈子里挺有名的。他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以前还当过联合国的特别顾问,帮着搞可持续发展的事。80年代,他帮玻利维亚和波兰搞经济改革,那时候拉美和东欧国家经济乱套,他推的那些快速私有化和紧缩政策,虽然帮着稳住了通胀,但也让不少人日子难过,失业率蹭蹭上涨。 后来转战俄罗斯,90年代初的“休克疗法”闹得经济崩盘,贫富差距拉大,批评声一大堆。话说回来,这些经历让他对全球经济格局看得很透,尤其大国之间的博弈。进入21世纪,他更多关注贫困和环境问题,写书推项目,强调合作而不是对抗。2025年,他还在到处演讲,点名批评美国的外交政策,特别是对中国的态度。 2025年4月,那时候萨克斯去印度参加一场经济论坛,顺便接受当地媒体采访。他直言不讳地说,美国对中国的敌意,主要不是因为中国做了啥坏事,而是中国发展太快,太牛了,让华盛顿坐不住。印度当时正被美国拉着搞“印太战略”,想在中美之间找平衡。萨克斯就提醒印度人,别太天真,美国现在欢迎你们,是因为你们还没强到威胁它的地位。要是印度哪天也像中国那样,在制造业和科技上独领风骚,美国的态度准翻脸。印度媒体报道了这事儿,标题就直接用了他的话,很快就传开了。 萨克斯的观点其实不是头一回了。从特朗普2017年上台开始,他就批评美国对华政策太偏激。特朗普那时候搞贸易战,加关税,禁技术出口,萨克斯说这些不是基于事实,而是美国对中国崛起的焦虑。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起步,几十年下来,经济体量跃居世界第二,科技和基建都飞速前进。高铁里程全球第一,新能源车产量占大头,供应链从头到尾自己搞定,不用看别人脸色。这些成就,让8亿多人脱贫,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都认可。可在美国眼里,这就成了威胁,因为中国没按美国的剧本走,没依赖它的体系,却自己玩得风生水起。萨克斯在采访中举数据,中国制造业占全球30%以上,出口额稳居首位,这些不是靠运气,而是长期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和研发的结果。 美国为什么这么敏感?萨克斯分析,美国习惯了当老大,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都是它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霸权,让它控制全球贸易和金融。中国崛起后,不光经济独立,还推“一带一路”,帮发展中国家建港口、修路,这就动了美国的奶酪。特朗普时代开始的贸易战,本想逼中国让步,结果美国自己企业成本涨了,消费者买东西贵了。数据显示,加关税后,美国通胀压力增大,很多公司还是得从中国进口,转道东南亚也没省钱。可中国自己研发5G和AI,进步没停。萨克斯说,这不是竞争,是病态压制,美国担心中国模式被别人学去,动摇它的全球影响力。 针对印度,萨克斯的话更扎心。印度人口多,市场大,正想接棒中国成为制造中心。美国拉印度入伙“四方对话”,给援助,帮着建军工项目。可萨克斯点明,美国这么做,是因为印度现在制造业只占GDP15%左右,基础设施落后,港口效率低,劳动力技能不高。跨国公司去印度投资,常常卡在土地政策和劳工法规上,物流成本高企。印度有潜力,但要赶上中国,得先解决这些内部问题。 萨克斯举例,日本上世纪80年代经济腾飞,美国就用广场协议压日元升值,限制出口。现在中国遇到的围堵,印度要是真强大了,也逃不掉。美国历史上,对欧盟、日本、俄罗斯都用过类似招数,一旦对手起来,就设限打压。印度别只盯着中美冲突的机会,得建自己的战略自主性,多跟中国合作,经贸联系本来就紧密,中印贸易额2024年就超1000亿美元。 萨克斯的提醒,在印度引发热议。一些学者承认他说得对,印度不能全靠美国,得自力更生。社交媒体上,帖子转发他的视频,讨论印美关系的真实性。印度政府没公开回应,但政策上开始调整,跟中国边境谈判,恢复部分经贸。萨克斯在后续采访中说,美国与其恐惧中国成功,不如学着共存。多极世界是大势,单极霸权过时了。中国推动的全球合作,比如气候协议和扶贫项目,对大家都有利。美国如果继续围堵,只会让盟友离心,经济上自食恶果。

3 hours ago

特朗普急了,發長文狠批中國,威脅要對華祭出2招,但強調一件事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中美之间再度泛起新的波澜。 此次率先按捺不住的,是特朗普。 他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火力猛攻,洋洋洒洒发布数百字长文,直指中国“态度强硬、咄咄逼人”,痛批中国实施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对全球构成威胁”。 他在文中言辞激烈,一套套狠话接连抛出,甚至还亮出了“百倍关税”以及“软件封锁”这两张他惯用的“王牌”。 然而,剧情很快出现转折。 话锋一转,他又突然着重强调“不会取消与中方会晤的可能性”。 这出“先兵后礼、打打谈谈”的戏码,对于我们而言,早已不是初次见识。 但此次他如此急切,究竟是被何种因素触动了敏感神经呢? 触及经济要害,他暴跳如雷特朗普此次大发雷霆,表面上看是对中国稀土政策心怀不满,实则是中国的举措精准击中了美国的经济命脉。 他在文中使用了诸多刺耳的词汇,指责中国“操控全球科技链”“充满敌意”,甚至将其上升到“道德耻辱”的高度。 不过,对于熟悉他行事风格的人来说,都清楚这种夸张的表述,往往是他情绪失控的外在表现。 中国此次的应对策略确实精准有力。 稀土并非什么稀罕之物,但它在高科技制造领域以及军工系统中的地位,堪称“无可替代”。 反观美国,几十年来在稀土战略储备方面严重缺失,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几乎达到了“毫无保留”的地步。 此次中国不仅没有丝毫手软,还顺势推出“全链条监管”“不可靠实体清单”以及“特别港务费”等一系列组合举措,将整个供应链紧紧掌控。…

3 hours ago

美國擔心的情況出現了?特朗普收到消息:解放軍接下來有大動作

中东地区正在经历战略变局。一场代号"蓝剑-2025"的演习,恰似一记惊雷,在中东地缘政治的天空中炸响。 据中国国防部发布的消息,这场演习将在10月中下旬举行,由中国和沙特联合举行。结合近期的中东局势来看,这似乎并不是一次普通的军事交流。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宣布将与沙特举行联合演习】 沙特,这个坐拥石油财富的国家,几乎一直依赖美国的保护伞。在军事实力的天平上,利雅得把信任押在了华盛顿身上。但现在的美国却不那么靠得上了,面对以色列对卡塔尔的空袭,特朗普选择袖手旁观。这让海湾诸国不得不开始反思:今天是卡塔尔的遭遇,明天会不会轮到我们? 在这样的背景下,沙特开始寻求新的战略合作伙伴,以在地区安全平衡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而中国,凭借稳固的政治经济基础和日益强大的军事能力,成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项。 “蓝剑-2025”似乎就是这段关系的生动注脚。 中国和沙特的联训,不只是为了提升彼此的海军战术技能,而是一种政治宣言:沙特正在逐步摆脱对美国的高度依赖,希望与中国以及巴基斯坦一道,在中东地区形成一个更为稳定和自主的安全体系。 【中国舰队将“出征”阿拉伯半岛】 为什么会提到巴基斯坦,因为其在沙特与中国的关系中发挥着特殊作用。 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后,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了军事同盟条约。从那一刻开始,任何想要对沙特动手的力量,都不得不掂量一下巴基斯坦手中的核武器。但问题在于,巴基斯坦的军事实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关键因素——能否获得持续先进的武器装备。中国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中沙军演这个平台,沙特可以直接向中国传达其战略需求。一旦双方达成共识,沙特的资金就能源源不断地注入巴基斯坦的国防现代化进程。这种合作模式的精妙之处在于:中国没有直接介入地区冲突,却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这种"沙特出钱、中国出技术、巴基斯坦出人力"的合作模式,正在重新定义中东地区的安全架构。 【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重磅军事协议】 当中沙"蓝剑"军演的舰艇编队在波斯湾破浪前行时,这场演习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军事交流,它标志着中美在中东的战略博弈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这片曾经被美国视为"后花园"的地区,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权力转移。 中国海军在亚丁湾持续十余年的护航行动,是对中国远海作战能力的实战检验。数据显示,中国海军已累计派出40余批护航编队,为近7000艘中外船舶提供安全护航。这种持续存在的海上力量展示,向地区国家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不仅有维护地区稳定的意愿,更具备相应的能力。…

4 hours ago